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院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治疗上消化道指的是胃部、食道等器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较多,例如饮食不卫生、误食异物等。

为此,在患上上消化道出血时,应当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还要戒烟、戒酒,尽量不喝、浓茶、咖啡等饮品。

防止出现因不良习惯加重病情,这会严重影响治疗。

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1、炎症因素大多数的情况下均和胃肠道黏膜发炎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发生胃肠道黏膜发炎后,则会有充血、水肿、糜烂以及溃疡等情况产生。

同时还与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以及息肉等病症存在密切的联系。

应要按照胃肠道疾病的类型施行对症治疗。

2、机械因素是由胃、十二指肠等器官被感染导致黏膜糜烂、出血等情况,并且还和食管穿孔导致的黏膜绞窄、阻塞、出血等有着关系。

另外,疾病刺激和外界刺激导致的呕吐,也能够造成消化道出血,反复性的剧烈呕吐经常会将胃内压升高,造成食物和胃部的粘膜发生撕裂,进而产生出血的情况。

3、胃癌胃癌可以说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病情进展至晚期,因癌组织表面产生缺血性坏死,致使出现较多的糜烂和溃疡,进而累及到胃内血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

该病症状一般常见黑便、呕血。

对于早期的胃癌患者,常常会伴有大便潜血、贫血等情况。

5、消化道溃疡通常情况下,消化道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也是比较多见的。

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特别是在溃疡位置的大量毛细血管分布时,则会致使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引发出血。

在溃疡位置具有动脉血管时,还会有一定的几率致使大出血发生,进而引起死亡。

7、邻近器官疾病因素动脉瘤、胆道感染引起的胆道出血、胰腺炎以及胰腺肿瘤等均能够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在予以治疗上消化道输血的过程中,应对上述这些疾病进行治疗,方能对上消化道出血予以改善。

需进一步治疗邻近器官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能有所改善。

全身性病因素败血症,严重肝炎,血友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类型有一定几率导致上消化道发生出血。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预防感染。

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分析报告

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分析报告

消化道出血护理病例分析报告病例背景本次报告将对一名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和护理报告。

患者姓名为李先生,男性,67岁,既往病史中无消化道相关疾病或手术史。

他因为突发呕血及黑便,于入院后进行了一系列检查。

病情描述李先生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呕血及黑便,伴有乏力、恶心、上腹部不适等。

在初步检查中,血液常规检查显示贫血,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降低。

胃镜检查发现大量胃内凝血块,而结肠镜检查则显示梗阻物。

诊断与治疗鉴于李先生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经过综合判断,医生对其进行了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进一步检查发现出血部位在胃和结肠,且出血程度较为严重。

为减轻出血和维持李先生的体力状况,医生立即采取了综合治疗方案:1.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以备紧急输血时使用;2.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准备输血血液制品;3.高压氧治疗,改善组织血氧供应;4.实施护理措施,包括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活动等。

确诊后,医生立即安排给予李先生胃黏膜保护药物,并开始用药止血。

同时,由于消化道出血涉及整个消化道,医生还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结果显示,出血部位为胃窦幽门部和乙状结肠部。

护理目标与措施护理目标1.控制消化道出血,减轻病情;2.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3.减轻并发症的风险。

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2.定期检测和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指标;3.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包括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胃肠道营养支持;4.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出血的程度和颜色的变化;5.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叶酸管,保持导尿通畅;6.保持患者心理稳定,进行心理护理和支持。

护理效果评估经过护理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管理,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治疗,患者的出血状况明显减轻,呕血和黑便的程度也在逐渐减少。

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数值均有所提高,恢复到正常范围。

护理总结与建议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且危险的疾病,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导语: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急诊护理措施的角度,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以及观察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

一、急诊护理措施1. 确定出血部位及程度急诊护理措施的第一步是准确地确定出血部位和程度。

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包括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护士应与医生紧密合作,通过病史询问、身体检查以及相关检验结果,尽快明确出血的部位和程度。

2. 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伴有休克状态,护理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包括给予输液支持,快速纠正失血引起的低血压和低血容量等。

3. 监测和处理并发症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监测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呼吸困难、肝功能损害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和康复的重要一环。

4. 协助进行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的有效手段,在急诊时迅速开展内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尽早给予相关治疗。

护士应配合医生完成内镜检查,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检查环境。

二、临床效果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也备受关注。

下面分别从患者出血控制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出血控制情况通过应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是相对可行的。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大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经过急诊护理后,出血症状得到明显控制。

然而,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内镜止血或手术干预等。

因此,急诊护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出血控制至关重要。

2. 并发症情况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并发症。

然而,通过有效的监测和处理,并发症的发生率得以显著降低。

研究结果显示,合理的液体支持、氧疗和积极处理并发症,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3. 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急诊护理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

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调查,显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关怀态度对患者满意度有着显著影响。

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医院感染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作为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的管理更显得尤为重要。

我院内儿科是内科和儿科合并在一起的综合科室,年龄悬殊大,病种复杂,在医院感染管理上存在许多难点和不足。

我院内儿科于2008年9月收治的一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住院4天后出现肺部感染。

现将该患者所发生的院感原因进行分析及护理体会归纳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入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

患者因“头昏,乏力、腹痛、解黑便两天”入院,查体:t 36.8℃,p 88次/分,r 20次/分,bp 90/60mmhg。

神志清楚,面色苍白,精神差,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hr 88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剑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急诊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80万/mm3,血红蛋白82g/l,白红胞5×109/l,血小板:200×109/l,心电图未见异常。

治疗计划:常规止血,对症、支持、预防感染治疗。

①0.9%ns100毫升+奥美拉唑40毫克静滴。

②5%gs250毫升+氨甲环酸1克+酚磺乙胺3000毫克静滴;③5%gs500毫升+vitc2g+vitb6200mg+10%氯化钾13毫升静滴;④复方氨基酸250ml 静滴;⑤乳酸钠林格氏液500毫升+10%氯化钾7毫升静滴;⑥5%gs250毫升+氨苄西林钠6g静滴。

嘱患者卧床休息,禁食、禁饮水。

患者入院第四天时,出现体温升高,持续在38.5℃至39.2℃之间,患者出现咳嗽,咯白色粘稠痰,胸闷,医嘱停用氨苄西林组,改5%gs250ml+头孢哌酮钠3g静滴,5%cs150ml+克林霉素0.6g静滴,肌注退热剂和物理降温,患者仍出现反反复复发热一周,体温仍持续在38℃至39℃之间,经x摄片提示:双肺肺部感染。

在未获得细菌培养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情况下,试验性联合使用5%gs150ml+头孢匹胺3g,每日2次,5%gs150ml+左氧氟沙星0.4g;每日2次,替硝唑0.8g,每日一次,结合扶正支持,纠正与调节各种营养素平衡,患者出血停止,改禁食为温凉流质,患者咳嗽消失,体温正常,大便潜血试验连续三次化验为阴性,于住院的第26天治愈出院。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和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和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和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各40例。

观察临床疗效,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37例(92.5%),护理满意38例(95.0%);对照组治疗有效30例(75.0%),护理满意31例(77.5%);试验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及时诊治上消化道出血能够获得良好预后,实施综合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综合护理;满意程度【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158-02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主要是消化道严重病变的并发症,发病部位包括胃、肠、食管、胆道等。

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呕血、便血,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处理,会危害生命安全[1]。

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方法和应用价值,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

依据《现代消化病学》[2],患者经临床和内镜检查后确诊;同时排除精神疾病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

在对照组中,男性18例(45.0%),女性22例(55.0%);年龄处于28~75岁阶段内,平均(48.6±1.7)岁;出血原因:消化道溃疡14例、胃炎11例、胃黏膜损害8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7例。

在试验组中,男性24例(60.0%),女性16例(40.0%);年龄处于25~72岁阶段内,平均(49.3±2.1)岁;出血原因:消化道溃疡15例、胃炎10例、胃黏膜损害6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9例。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黏膜的出血情况。

这种情况严重程度不一,一般可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高,病情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在护理上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常规措施,以及及时的护理干预。

1.监测生命体征:上消化道出血可能造成患者血容量减少,导致休克的发生。

护士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休克等并发症。

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出血时可能引起呕吐,护士需要及时疏通患者的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有大量呕血,可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减少误吸的风险。

3.胃肠减压:上消化道出血时,应及时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胃肠道内压力,减少出血量。

护士在减压时要确保管道通畅,并观察抽出的胃液颜色和量,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4.静滴支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或输液来补充丧失的血容量。

护士应按医嘱进行静滴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副作用,如过敏反应等。

5.高位抬头位:上消化道出血时,抬头位可以减少食管和胃静脉压力,减轻出血情况。

护士可以将患者的床头抬高,使患者保持半坐位或半卧位。

6.管道护理:患者出血时,可能需要插入导尿管或胃管等管道,护士要确保插管操作正确,并对管道进行定时护理,如更换导尿管袋、冲洗胃管等。

7.精心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包括出血颜色、量和性状的变化、腹痛程度、出血后的血压和脉搏变化等,及时向医生汇报。

8.积极预防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可能需要留置胃管或呼吸机等医疗器械,护士应加强卫生消毒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9.安抚患者情绪: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患者往往情绪不稳定,护士要耐心对待,安抚患者情绪,减轻其对病情的恐惧和焦虑。

10.配合医生治疗:护士在护理上需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主动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需要全面的观察和护理措施,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胃肠减压、静滴支持治疗、高位抬头位、管道护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染、安抚患者情绪和配合医生治疗等。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的出血情况,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和处理,以避免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种情况。

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护理人员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观察。

观察患者面色是否苍白,查看口唇和指甲是否有发绀的情况,以及患者呕血、便血的情况。

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以及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通过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护理和处理。

二、保持患者安静在发现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后,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将患者移至安静的环境,避免与患者交流过多,减少患者的精神和情绪上的紧张。

保持患者安静可以减少出血的风险,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出血过程中容易因为大量出血而咽喉部血块阻塞呼吸道。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并及时处理因呕吐而引起的呼吸道阻塞。

一旦发现呼吸道有阻塞的情况,要及时抬高患者头部,清除呕吐物和血块,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四、监测血压和心率上消化道出血会导致患者体内血容量减少,血压和心率下降。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以及观察患者出现晕厥、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旦发现患者血压和心率下降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辅助患者维持血压和心率的稳定。

五、及时输液补充上消化道出血会导致患者体内血容量减少,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及时给予输液补充。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输注电解质溶液、红细胞悬浮液、全血或血浆等,以帮助患者迅速补充失血量,增加循环血容量,维持血液循环的稳定。

六、观察尿液颜色和量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少尿、无尿和尿液变深等情况,因此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和量。

如果发现患者尿液颜色变深或出现无尿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包括积极输液补充、控制出血等,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尿液正常。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维普资讯
医学杂志 20 年 6 08 月第 2 鲞箜 翅 I
2Q Q




1 1 ・ 6
加强 功能锻炼 以保持 活 动能 力 , 注意 休 息 , 寻求 情感 上 的支
持。 定期 与医护人 员保持联系 以便及 时获取 关于 MS的有关
维普资讯

12 ・ 6
医学杂志 2 0 年 6 08 月第 2 卷 笫 期 j 9 婴 Q f
i堡 Q 鱼 Q

: 垫

表 2 上 消化道出血不 同年龄组病 因构成 ( ) 例
2 3 上 消化道 出血 的常 见诱 因 见表 3 。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和年龄 本组 32 其中男 26 女 8 例, . 4 例, 5 例, 6 男
女 比例为 2 9 :。年 龄最 小 l 岁, 大 7 .8 1 1 最 8岁, 均 5 . 平 28 岁。青年人 ( 年龄 ≤3 5岁)60 1 .8% (532 , 5/4 )中年 人 ( 年龄 3~5 6 9岁 )8 8 3 .9% (3/4 )老 年 人 ( 龄 ≥ 6 1332 , 年 0岁 ) 占
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0 0 3 6—3 2 2 0 :5 6.
t l s e s [] A N ,9 5 1 ( )2 9 ie c r i J . J R 19 ,6 3 :5 . p l os
( 收稿 日期 :0 7 5 8 2 0 —0 —0 ) ( 本文编辑 : 吴 慧)
食不 当、 酗酒为 多见(90 5 .6%) 。饮 酒可使 胃黏膜 毛细 血管 充血及脆 性增加 , 甚至发 生黏 膜糜烂 , 坏黏膜屏 障, 生急 破 产

上消化道出血的个案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的个案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的个案护理措施上消化道出血的个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一般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直至出血停止。

在此期间,应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防寒保暖。

2. 呼吸道护理:出血期间应保持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

随时清除口腔和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3. 口腔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每日进行2次口腔清洁,以保持口腔清洁、无味。

呕血时应随时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清洁口腔。

4. 便血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大便次数频繁,每次便后应擦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以防发生湿疹和褥疮。

5. 饮食护理:出血期应禁食;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饮食。

出血后3天未解大便的患者,慎用泻药。

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不同,制定合理的饮食食谱。

6.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神志及面色的变化。

观察呕血、便血的性质和量,以及尿量。

观察有无再出血迹象。

7. 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会感到紧张、恐惧。

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安慰体贴患者的疾苦,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8. 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尽快补充血容量。

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血浆代用品,大量出血时应及时配血、备血,准备双气囊三腔管备用。

9. 使用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治疗时的护理:参照双气囊三腔管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以上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个案护理措施,具体护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出血,是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我们将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做好患者的观察工作1.1 患者的病情观察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入医院后,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观察。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神志、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

1.2 出血情况的观察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包括出血的颜色、量、持续时间等情况。

及时记录患者的出血情况,并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3 引流液的观察如果患者接受了胃肠道内镜检查或手术治疗,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

二、保证患者的休息和营养2.1 维护患者的安静在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后,要保证患者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精神紧张,以减少出血的发生。

2.2 维持患者的营养供应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影响了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因此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其他途径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

三、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3.1 避免刺激患者口腔在患者出血期间,口腔黏膜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刺激而出血加重,因此需要避免用过热或过冷的饮食刺激患者口腔,为患者提供适宜的食物和饮食。

3.2 做好口腔清洁工作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及时清洁口腔,清除口腔中的渣滓和残留物,避免口腔炎症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细菌感染。

四、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4.1 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在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差,需要给予患者易于消化吸收的流质饮食,如米汤、粥类等,帮助患者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4.2 避免刺激性食物护理人员要避免给患者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浓茶、咖啡等,以减少食物对患者消化道的刺激,减少出血的风险。

上消化道道出血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探讨

上消化道道出血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探讨

上消化道道出血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探讨摘要】上消化道是指口腔到十二指肠的消化系统,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指出血点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饮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病,常常会因为发病较急而又诊断不清危害患者的生命。

本文就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护理措施。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353-02一、上消化道道出血的原因1.平时饮食,当导致上胃肠道疾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平日饮食不当,导致上胃肠道疾病。

中医认为饮食不当、冷热不均、饥饱失时,都会导致脾胃受伤,从而导致燥热内生,灼伤血络引起吐血、便血之症。

比如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大多有饮食不注意,饥饱失常、冷热不调或者是过多吃油腻、太甜、辛辣食物及吃生冷食物的习惯。

如果长期饮食不当,就会影响胃的功能,损伤胃粘膜的防御屏障,使胃粘膜产生病变。

产生一系列的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和空肠疾病像食管炎、食管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等疾病。

2. 静门脉高压导致上消化道道出血静门脉高压也会导致上消化道道出血。

静门脉高压主要病状有:各种肝硬化失代偿期。

门静脉阻塞: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出现问题,也会导致消化道出血。

比如,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

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

二、上消化道道出血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是病人在治疗和恢复病情过程中重要的部分。

医护人员应该善于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找出原因。

消化道出血案例分析及护理措施

消化道出血案例分析及护理措施

02
CATALOGUE
消化道出血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消化道出血案例
患者张先生,男性,45岁,因“黑便、头晕、乏力3天”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解黑便,每天2-3次,伴有头晕、 乏力,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既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胃溃疡病史5年,未规律治疗。查体:T 36.8℃,P 90次/分,BP 100/60mmHg,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四肢湿冷。
以上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和 原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CATALOGUE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
急性期护理
严密监测
保持呼吸道通畅
止血措施
静脉输液
心理支持
在消化道出血的急性期 ,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监 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以及出血量、颜色和 性质。
消化道出血的分类
•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下消化 道出血主要包括小肠和大肠等部位的出血。根据出血速度和出血量,可分为急性出血和慢性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溃疡病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最常见的原因。
食管炎和食管溃疡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防止因呕吐或出血导致 的窒息。
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患 者止血药物或采取其他 止血措施。
建立静脉通道,根据患 者病情和医嘱,给予补 液、输血等支持治疗。
消化道出血患者往往伴 有紧张、恐惧等情绪,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 心理支持和安慰。
恢复期护理
饮食调整
活动指导
在恢复期,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逐步调 整患者的饮食,从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 到正常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

首先介绍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和发生原因,接着详细描述了临床表现,包括呕血、黑便等症状。

在护理要点部分,强调了及时监测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保持患者休息,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在护理措施方面,建议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结论部分强调了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关键作用,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情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提供给临床护理工作者关于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指导。

【关键词】引言、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护理要点、护理措施、护理的重要性1. 引言1.1 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急性疾病,临床上常见于胃、十二指肠和食管等部位。

出血量可以从轻微的便血到严重的呕血、黑便甚至休克。

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需要及时、迅速且专业的护理,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并掌握相应的护理要点和护理措施。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知识,护士才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从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护理要点和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护士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重视和专业水平。

护理是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护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 正文2.1 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十二指肠及食管等器官发生出血的情况。

通常可以通过呕血或便血来表现,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急诊情况之一。

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失血性休克等,因此对于这种情况的及时护理至关重要。

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出血现象,更涉及到具体病因以及出血部位的确定。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分为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出血。

食管出血可表现为呕血,胃出血则通常表现为黑便,而十二指肠出血则可能呈现为鲜红便血等不同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人体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如果是急性的上消化道出血,则会存在较大的生命危险,属于较为严重的疾病并发症。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呢?发生时又该如何进行急救?护理工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下面就对其相关问题进行简单介绍。

一、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二)炎症与溃疡1、炎症当患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时,主要是因为经常酗酒导致的,还可能与患者口服泼尼松、水杨酸等一类药物造成的急性胃黏膜损害。

另外,也可能是慢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反流引起的相关炎症。

2、溃疡如果患者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消化性溃疡以及胃泌素瘤等,也容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二)肿瘤无论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都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贲门癌、胃恶性淋巴瘤、胃癌、胰腺癌、胆囊癌等。

良性肿瘤中胃息肉、胃平滑肌瘤、胃血管瘤等。

(三)门脉高压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通常情况下,会出现在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等,会对食管、胃底出现静脉曲张,从而导致导致人体上消化道出现破裂出血的情况。

此外,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瘤压迫等也会引起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等,进而使得门静脉高压而导致血管破裂。

(四)全身性疾病如果患者患有以下疾病,也会导致上消化道出现出血的症状。

比如血液病中的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血管性疾病;再有就是应激性溃疡,如严重感染、脑外伤、烧伤、败血症等,还有脑出血、重症心力衰竭等所引起的应激状态;此外还有一些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等。

这些疾病都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五)物理、化学损伤比如患者出现剧烈的呕吐引起的食管、贲门黏膜撕裂,或者受到器械检查、异物损伤等,这些属于物理损伤。

而化学损伤则主要为强酸、强碱及其他化学制剂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损伤。

1.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当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临床表现:其一,患者会排除黑便,并且其便会出现柏油的样子,黏稠发亮,有时还会出现暗红或鲜红的情况,散发出一股金属气味。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出现在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黏膜的破裂,导致黏膜下或黏膜上血管破裂出血。

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有少量黑便或呕血,重者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对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下面就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

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该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状态等进行定期观察,一旦出现异常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特别是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应该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血压,以及进行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大时,易出现呕吐或咳血,导致呼吸道阻塞。

护士需要及时翻身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呕吐物或血块,避免发生窒息。

对于意识状态改变的患者,还需定期翻身,以防止舌根后坠引起呼吸道梗阻。

在进行这些护理操作时,护士要注意避免刺激患者,以免引起反射性呕吐,加重出血。

三、静脉输液保持血容量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大量失血,易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护士需要及时给予患者静脉输液,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保持血压稳定。

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入量出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避免出现过度输液或血容量不足的情况。

四、协助医生进行内镜检查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检查是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的重要手段。

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内镜检查,保持患者的安全,协助医生清洁患者口腔和胃肠道,协助患者完成内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如禁食、清洁肠道等。

在内镜检查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五、监测出血情况及引流管引流情况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及引流管引流情况。

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需要定时检查患者的呕血、便血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管道堵塞导致出血物不能有效排出。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及处理(一)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及处理(一)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及处理(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十二指肠、食管等消化道上部出血的情况,常常引起病患不适、黑便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处理,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会毒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本文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1. 消化道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消化道疾病引起。

如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食管炎症等。

2. 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这是因为高血压可能增加到各器官的血压,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3. 药物和化学物质:某些非甾体类抗炎药、化疗药物、毒素和其他化学物质也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二、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方法1. 平卧休息:一旦发现上消化道出血后要及时躺平休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2. 必要时输血: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可能会引起贫血等其他症状。

如果病情严重,需要输血支持,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氧供。

3. 注意饮食:在出血的过程中要注意饮食,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或肉汤等。

4. 药物治疗:“贴敷胃肠减负”、“消瘀散血止痛”和“抑酸消炎”等类属性口服药物可以使用来舒缓胃十二指肠的痉挛,消炎,提高消化道黏膜的自我保护作用。

但是,药物的治疗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延误病情。

5. 高效清除:双腔导管居多使用填胃输液装置(如胃大泡)、血红蛋白泌尿装置或医云管完成高效清除。

这样可以有效地清除胃肠道内容物和痉挛,减轻胃肠道压力和血管损伤。

以上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适当的运动和注意规律生活方式来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同时及时发现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症状,预防病情的恶化,保护消化道,维护身体的健康。

消化道出血案例分析及护理措施

消化道出血案例分析及护理措施
应禁食。
注意食物温度适宜,避免过冷 过热刺激消化道。
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避免坚硬、刺激性食物。
进食后观察患者是否有腹痛、 腹胀、恶心等症状,如有异常 及时处理。
心理护理
01 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缓解紧张情绪。
02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增强 治疗信心。
03
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和尊严 。
02
03
04
加强培训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 其对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和诊疗
能力。
完善检查手段
引进先进的检查设备,如内窥 镜等,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规范治疗方案
制定规范的消化道出血治疗方 案,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加强沟通
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 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05
参考文献
消化道出血案例分析及护理 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8
目录
• 案例介绍 • 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 护理措施 • 案例反思与总结 • 参考文献
01
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01
患者姓名:张三
02
年龄:52岁
03
性别:男
04
职业:工人
病情状况
上腹部疼痛 呕血
黑便 头晕、乏力
诊疗过程
入院时,患者呈中度贫血 貌,血压偏低
到控制,病情好转。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参考文献
案例一
患者男,56岁,因上腹疼痛、呕 血、黑便等症状就诊,诊断为胃 溃疡出血。经过禁食、补液、抑 酸等治疗,出血停止,病情好转

案例二
患者女,34岁,因腹痛、腹泻、 血便等症状就诊,诊断为结肠癌 。经过手术切除、化疗等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塞的护理对策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塞的护理对策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塞的护理对策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十二指肠或食道黏膜的破裂或溃疡所致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部疾病。

在临床上,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症,常常会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

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期间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进行综合护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下面,就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塞的护理对策进行介绍。

一、加强术前评估对于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塞的情况,在进行护理时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及并发症情况,包括出血的原因、严重程度、发作次数以及是否存在脑梗塞等并发症。

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生活情况、饮食习惯等,以便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二、监测生命体征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以及意识状态等。

特别是针对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塞的患者,由于可能存在大量出血和脑血管受损等情况,因此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三、合理饮食护理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塞的患者,饮食护理非常关键。

一方面,需要限制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等,以避免进一步刺激消化道黏膜,导致出血加重。

需要保证患者的饮食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四、保持患者宁静在护理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塞的患者时,需要保持患者的宁静。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提醒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或情绪激动,以减少出血和脑梗塞的风险。

还需要保持室内的清洁、安静,避免嘈杂的环境刺激患者的神经系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五、定期康复评估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康复评估。

通过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和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还需要关注并发症的变化情况,如出血、脑梗塞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见诱因分析及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见诱因分析及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见诱因分析及护理发表时间:2013-04-07T17:03:13.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何桂雨[导读]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常见原因主要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胃癌、特别是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可达40%—70%。

何桂雨(云南省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云南昆明 650021)【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278-01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常见原因主要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胃癌、特别是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可达40%—70%。

且复发率高达30%—50%,因此,寻找诱因是降低或者减少复发的首要问题,经过多年的观察,我认为,消化道出血患者存在以下诱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饮食及护理1.1以呕血及大量黑便为表现者应该禁止所有食物的摄入,所需营养均由静脉补给。

1.2大便次数增多而且呈柏油样,但无呕吐者,可进食低温或者冷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米汤、稀藕粉等,每次100—150lm,每天4—6次。

1.3以黑便为表现而且每日次数不超过3次,精神状态良好者,可进食稀饭、烂面条、馒头、蛋糕等,每次200ml,每日4—6次。

1.4 出血停止一周后(以大便潜血试验阴性为标准),可进食软饭、面条、鱼丸、肉末和含纤维素少的蔬菜和水果,如切碎的菜叶、香蕉、苹果等。

出血停止两周以后,可逐渐恢复到普食范围内,但应忌辛辣、香燥、硬固及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葱、姜、蒜、辣椒、炒豆、干鱼、牛干巴、韭菜、白菜帮等食物,同时,应防止食物过热过烫,避免暴饮暴食,以少食多餐为宜。

2.心理护理2.1消化道出血患者因病情变化快,自觉症状明显,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发现患者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烦意乱、甚至眠不安稳,梦中惊醒,或者沉默寡言、整日唉声叹气、思维行为异常、意志力、自制力下降,对治疗和生活丧失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院感的原因分
析及护理对策
医院感染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作为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的管理更显得尤为重要。

我院内儿科是内科和儿科合并在一起的综合科室,年龄悬殊大,病种复杂,在医院感染管理上存在许多难点和不足。

我院内儿科于2008年9月收治的一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住院4天后出现肺部感染。

现将该患者所发生的院感原因进行分析及护理体会归纳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入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

患者因“头昏,乏力、腹痛、解黑便两天”入院,查体:T 36.8℃,P 88次/分,R 20次/分,BP 90/60mmHg。

神志清楚,面色苍白,精神差,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HR 88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剑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急诊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80万/mm3,血红蛋白82g/L,白红胞5×109/L,血小板:200×109/L,心电图未见异常。

治疗计划:常规止血,对症、支持、预防感染治疗。

①0.9%NS100毫升+奥美拉唑40毫克静滴。

②5%GS250毫升+氨甲环酸1克+酚磺乙胺3000毫克静滴;
③5%GS500毫升+Vitc2g+VitB6200mg+10%氯化钾13毫升静滴;④复方氨基酸250ml静滴;
⑤乳酸钠林格氏液500毫升+10%氯化钾7毫升静滴;⑥5%GS250毫升+氨苄西林钠6g静滴。

嘱患者卧床休息,禁食、禁饮水。

患者入院第四天时,出现体温升高,持续在38.5℃至39.2℃之间,患者出现咳嗽,咯白色粘稠痰,胸闷,医嘱停用氨苄西林组,改5%GS250ml+头孢哌酮钠3g静滴,5%CS150ml+克林霉素0.6g静滴,肌注退热剂和物理降温,患者仍出现反反复复发热一周,体温仍持续在38℃至39℃之间,经X摄片提示:双肺肺部感染。

在未获得细菌培养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情况下,试验性联合使用5%GS150ml+头孢匹胺3g,每日2次,5%GS150ml+左氧氟沙星0.4g;每日2次,替硝唑0.8g,每日一次,结合扶正支持,纠正与调节各种营养素平衡,患者出血停止,改禁食为温凉流质,患者咳嗽消失,体温正常,大便潜血试验连续三次化验为阴性,于住院的第26天治愈出院。

2 感染原因分析
2.1 患者个体因素
2.1.1患者因腹痛进食少,加之贫血体质衰弱,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感染。

2.1.2年老体弱,吸烟史42年,卧床后呼吸运动功能减弱,清理呼吸道困难,分泌物沉积。

2.2 环境因素
2.2.1在患者多,床位紧的综合科室,没有条件按病种收住,常常是几种病收住同一病房,该患者的邻床就是一位肺部感染的患者。

这就是造成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2.2.2由于患者年龄大,担心受凉感冒,没有足够的通风,也是造成呼吸道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2.3 药物因素
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由于基层医院没有先进的快速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仅凭经验和试验性地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治疗,往往显得盲目,不科学。

3 护理
3.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腹部情况,有无呕血、便血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和交班。

3.2 饮食护理是出血病人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血时应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24-48小时后酌情给予温凉清淡流质,病人无饱胀不适后再逐渐加量,宜选用米汤、豆浆等碱性食物,以中和胃酸、收敛黏膜,有助于止血。

3.3 把患者搬进清洁、舒适、温度、湿度适宜的二人病房,不再收住其它病种的病人;做好空气消毒,定时通风,但防止患者受凉。

3.4 咳嗽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粘稠时行超声雾化吸入,遵医嘱按时给患者服下止咳祛痰药。

3.5 高热护理
认真观察热型、发热时间规律,高热行物理降温,使体温控制在38℃以下,降温后及时更换衣服,床单,定时进行口腔护理。

3.6 重视患者心理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要重视心理方面的需求,对病人不冷不硬,不顶不推,护理细心,回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病人有怨气,要反复解释,直到病人接受,把病情以恰当的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

4 总结
该例院内感染的发生既多花费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又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

预防和控制院感,护理工作仅仅停留在针对性的护理方面是不够的。

从这位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上应该吸取的教训是:首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不充分,病人年龄大,抵抗力差,又是失血性贫血,加上隔离工作不到位,所以引起肺部感染,当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症状以及更换抗生素之前,医院检验科无条件提供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只能试验性使用抗生素。

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在护理上系统的敏感性、预见性欠缺,分科和分病种势在必行,医院领导已经分科和分病种,护理工作在预防和控制院感方面不但责任重大,而且迫在眉睫,特别是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死亡事件的发生,更是给我们“警钟长鸣”。

我们要抓住院感发生的三大环节: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从这些相关因素与环节入手,培养高素质专门从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专业人才,做好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工作。

制定更加严格的洗手制度及空气消毒制度,加强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菌素。

医院要尽快解决检验科及时向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结果以及细菌对抗菌素的敏感试验报告,解决抗菌素的合理使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