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说各阶段的特点林斤澜五分的深刻思想内容教学讲义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_王步高_当代小说

大学语文_王步高_当代小说
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
方方的《风景》、《随意表白》等。
浙江温州人,1937年因参加抗日宣传工作辍 学,在西南各地从事戏剧工作。1945年毕业于重 庆社会教育学院。1949年后在北京市文联工作。 1958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北京文学》主编。
小说集
《春雷》
《山里红》 《林斤澜小说选》 《矮凳桥风情》 《十年十癔 》
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
张炜的《秋天的愤怒》
贾平凹《浮躁》等
4、 寻根文学
兴起于1985年前后的“寻根小说”注重以现代 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并对题材所蕴涵的深层的 历史文化信息进行艺术传达,进而探寻民族文化
和民族灵魂重建的可能。
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女女女》 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 郑万隆的《异乡异闻》 郑义《老井》,《远村》 李杭育《沙灶遗风》 王安忆《小鲍庄》等。
一个铁青的“长”端了杯水过来。
“不渴!” 一声不响,捧着水走开。
我看着姐姐大笑,往后仰,张着嘴,我看见两个
下巴,两张嘴,我眼里的姐姐是双的,双双重叠的。
对“我”而言,“五”不仅浓缩了残暴的历史“五 错”, 也因为它与“姐姐”以及他们整个家庭悲剧的宿命般的关 联,而使其在心理与生理上倍感恐惧。
正是在“我”对“五”的恐惧之中,看到了疯狂的历 史 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性的扭曲与戕害,也进一步体现 了“历史的记忆”的顽强存在及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体现了“姐姐”的战士风采。
我看见姐姐吸气,做准备,以后大笑出来。她比 先前虚弱,苍白,气短,若不好好准备,只怕笑不成 声。她大笑。狂笑,强调出来的笑,笑声里,我听出 话来了:
“你看姐姐多神气,这么多人陪着。出来进去,前

45 第四十五讲当代小说

45 第四十五讲当代小说

由一个焦点、 由一个焦点 、 一条线索和一个侧面 来书写人生与历史的悲剧, 表现了深邃 来书写人生与历史的悲剧 , 的历史主题。 的历史主题。
五分》 《 五分 》 显示了作者认识与把握世界 的另一种独特方式。 的另一种独特方式 。 本来作品中关于姐姐 的故事只是十年浩劫中一出普通的悲剧, 的故事只是十年浩劫中一出普通的悲剧, 照直写来,并无惊人之处。 照直写来 , 并无惊人之处 。 但是作者对故 事作了巧妙的处理。 事作了巧妙的处理。
小说多处写到了“姐姐”的笑, 小说多处写到了“姐姐”的笑,这些貌 似疯狂的“大笑” 狂笑” 似疯狂的“大笑”和“狂笑”,充分表现了 她对历史暴力的蔑视,体现了“姐姐” 她对历史暴力的蔑视,体现了“姐大笑出来。 我看见姐姐吸气,做准备,以后大笑出来。 她比先前虚弱,苍白,气短,若不好好准备, 她比先前虚弱,苍白,气短,若不好好准备, 只怕笑不成声。她大笑。狂笑,强调出来的笑, 只怕笑不成声。她大笑。狂笑,强调出来的笑, 笑声里,我听出话来了: 笑声里,我听出话来了:
作为一位勇敢的精神战士,“姐姐”像 作为一位勇敢的精神战士, 姐姐” 狂人”一样以她特有的“疯狂” “狂人”一样以她特有的“疯狂”不屈地见 证与反抗着疯狂的历史。 牢狱写作” 证与反抗着疯狂的历史。“牢狱写作”正是 极“左”路线横行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 反抗方式,小说中的“姐姐” 反抗方式,小说中的“姐姐”,正是采取了 这样的方式。 这样的方式。
街上打死人。 黑帮斗死了叛徒, 街上打死人 。 黑帮斗死了叛徒 , 斗黑 帮的两边对打死了, 叫烈士。 帮的两边对打死了 , 叫烈士 。 妈妈说幸亏 姐姐住在铁门里,保住了一条命。 姐姐住在铁门里,保住了一条命。
冬天,那年雪大,不化。 冬天 , 那年雪大 , 不化 。 雪地上的 血点子好像冻干了的红梅,不走尸, 血点子好像冻干了的红梅 , 不走尸 , 尸 首也不臭。 首也不臭。

7.1中国现当代小说(上)讲稿

7.1中国现当代小说(上)讲稿

第七章中国现当代小说(上)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史,了解中国现当代小说审美特征,能欣赏中国现当代小说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要求1.教学重点:分析中国现当代小说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将小说中所蕴含的情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赏析老舍《断魂枪》。

2.教学难点:掌握中国现当代小说语言运用和叙事的特点。

3.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教学、讨论。

本周开始我们用两周的时间学习中国现当代小说。

一、中国现当代小说概况(一)现代小说1.现代小说的含义中国现代小说主要是指“五四”文学革命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种采用白话文形式表现中国人的审美心态和情感方式的新体小说。

2.现代小说的发展1919年到1949年,那是一个峥嵘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痛苦与希望相交织、新兴与腐朽相搏斗、光明与黑暗相衔接。

现代小说,特别是优秀的现代小说,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真实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活与命运、理想与追求、思想与性格、心理素质与美学情趣。

(1)第一个十年的小说(1917——1927)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巨人是鲁迅。

鲁迅的作品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肇始,又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巅峰。

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此后,鲁迅又有《孔乙己》《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名作问世,他把这时期的25篇小说分在《呐喊》和《彷徨》这两本小说集中。

鲁迅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在于立人为本、独立思考,坚守自己的人格和思想操守,在于对世界优秀文化的拿来主义和对中国优秀传统的韧性坚守。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经典著作。

《阿Q正传》中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其性格的主要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2)第二个十年的小说(1928——1937)革命文学“左联”小说。

这类小说强调跟进时代,反映重大题材,表现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抗,追求强烈的宣传效果。

这类作品在当时曾经以其先锋性受到青年读者的欢迎和鲁迅的表彰与鼓励。

当代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的分期
以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为标志,形成不同阶段的文学特点
·第一阶段:1949年—1966年
史称“十七年文学”。

延续延安文艺和解放区文艺的方针和政策。

实用理性和狂热的政治激情奇妙结合,英雄主义情绪高度发扬,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普遍应用。

自觉强调文学创作的政治目的性和政治狂热性。

五四传统依旧存在,形成潜在的对抗。

·第二阶段:1966年—1976年
史称“文革文学”。

虽然和十七年文学有相似的地方,但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区别。

“阴谋文化”的渗透,对十七年文学的彻底否定使文革文学呈现出“文化专制”“极端政治化”的特征。

·第三阶段:1976年—1989年
史称“新时期文学”。

特征:思想解放,恢复了五四文学传统。

伤痕→反思→改革→先锋派→寻根→新写实→市井小说。

人性、人道主题。

知青文学、朦胧诗等。

个人文学话语的初步确立。

·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

市场经济的文化背景,宏大叙事向个人化叙事的转变。

主旋律、消费型、纯文学三分天下。

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精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精讲

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

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欲融入世界文学之林的历史诉求。

掌握五四新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意义。

讲授内容:概述中国现代文学各阶段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进程重点: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的整体风貌难点:各阶段文学的内在联系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晚清、民初的社会、文化与文学。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生长期、尝试期、充满了生机。

出现了鲁迅、郭沫若等一批举世闻名的作家(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鲜明特点。

但文坛并非单调,在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与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

长篇叙事文学取得突出成就。

出现了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等一批文学大家。

(三)第三个十年(1937――1949)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文学与战争和救亡紧密联系。

一批老作家(巴金、老舍、茅盾等)继续贡献新作,同时钱钟书、沙汀、艾芜、张爱玲、赵树理等也成为颇富盛名的作家。

三、怎样学好《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程。

第一章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意义。

理解五四新文学的文化立场。

掌握“五四”文学革命最初的理论目标。

讲授内容:1、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2、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3、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4、“五四”及二十年代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重点:胡适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和周作人“人的文学”与“平民的文学”主张。

难点:五四新文学观念的确立。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1、文学革命的准备:(1)晚清以来的思想及文化资源:a、文学因时而变的信念b、社会变革的使命感c、向传统挑战的激进精神d、“言文一致”的语言变革运动e、域外小说翻译(2)晚清以来的文学态势:a、“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b、文学市场的形成与职业作家的出现第二章鲁迅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43当代小说

43当代小说

浙江温州人,1937年因参加抗日宣传工作辍 浙江温州人,1937年因参加抗日宣传工作辍 在西南各地从事戏剧工作。1945年毕业于重 学,在西南各地从事戏剧工作。1945年毕业于重 庆社会教育学院。1949年后在北京市文联工作。 庆社会教育学院。 1949年后在北京市文联工作。 年后在北京市文联工作 1958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北京文学》主编。 1958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北京文学》主编。 年入中国作家协会
丛维熙的《大墙下的白玉兰》 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 叶辛的《蹉跎岁月》等。
2、 反思小说 、
略晚于“伤痕小说”,在历史内容上进一步扩 展和深化,它把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由“文革”向 前推进到五十年代中期,对解放以来特别是五十年 代中期以来的极“左”路线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 思,作家的目光更为深邃,作品的主题更为深刻, 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和悲剧意味。
张炜的《秋天的愤怒》 贾平凹《浮躁》等
4、 寻根文学 、
兴起于1985年前后的“寻根小说”注重以 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并对题材所蕴涵的深 层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艺术传达,进而探寻民族 文化和民族灵魂重建的可能。
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女女女》 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 郑万隆的《异乡异闻》 郑义《老井》,《远村》 李杭育《沙灶遗风》 王安忆《小鲍庄》等。
概述
十七年” (一)“ 十七年”时期的小说
1、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 长篇小说的成绩最为显著,在很大程度上,它 还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走上成熟的重要标志。从 1949年到1966的共有200多部长篇小说正式出版。 注重深广地概括社会生活,描绘和揭示我国人民的 革命道路与历史命运,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典 型形象。
叶兆言《枣树的故事》 格非的《迷舟》、《褐色鸟群》 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等

当代文学知识点梳理

当代文学知识点梳理

当代文学知识点梳理当代文学是指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广泛的题材与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本篇文章将对当代文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当代文学作品。

一、时代背景与特点当代文学的产生与二十世纪全球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密切相关。

它呈现出以下几个时代背景与特点:1.1 多元性与包容性当代文学的创作题材与风格多样,涵盖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不再局限于特定的艺术流派或主题,而是包容了更多元的声音与观点。

例如,一些作家关注社会问题,写实主义成为当代文学的一大特点;一些作家追求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创新,强调意象与意义的多重解读。

1.2 反思与批判当代文学作品往往对现实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揭示社会的不公与矛盾。

它关注人类的尊严、自由与平等,同时批判权力与压迫。

这些作品通过细腻的思考和生动的描写,引发读者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1.3 科技与媒体科技与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文学的呈现方式和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使得文学作品可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和交流,同时也催生了网络文学与电子书籍等新的文学形式。

二、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与作品当代文学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他们通过作品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与见解。

下面介绍几位知名的当代作家及其代表作品:2.1 莫言《红高粱家族》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浙江土地气息,同时融入了神秘主义与历史文化的元素。

《红高粱家族》以红色高粱为象征,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生活与命运变迁,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社会内涵。

2.2 奥尔汀·蒂利《盲眼人的花园》奥尔汀·蒂利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她的作品细腻描绘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盲眼人的花园》是她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女性主义和家庭关系的探索,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冲突与困惑。

2.3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文学的奇才,他的作品充满了奇幻与现实的交织。

关于《春风》塑造的别样林斤澜

关于《春风》塑造的别样林斤澜

关于《春风》塑造的别样林斤澜《春风》是钱钟书的小说作品之一,这部小说以大学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热爱文艺的青年人与纯情女孩之间的感情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主角别样林斤澜的形象是十分丰满的,他的塑造展现出了作者深厚的人物塑造功力和对时代气息的把握。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春风》中别样林斤澜的形象塑造。

首先,在别样林斤澜的塑造中,钱钟书突出了他的特质和性格。

别样是一个文艺青年,他热衷于写作和文艺活动,对于书法、诗歌和音乐都有浓厚的兴趣。

他洋溢着热情和自信,总是充满活力地奔走在各种艺术活动之间。

同时,他也是一个充满思考和研究精神的人,常常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在思想上富有深度。

在小说中,别样斗志昂扬,敏感细腻,他有对爱情的敏感和执着,同时对于朋友和生活也都充满热情。

这些特点都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浓郁的时代气息。

其次,在小说中别样林斤澜的塑造也充分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革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小说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刚刚走出封建社会而进入现代化的中国正在进行巨大的社会变革。

这个时期的人们正在经历新陈代谢,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这个时空背景下,别样林斤澜这个思想开放,积极热衷于文艺活动的大学生充分地代表了当代青年对于文化的追求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于别样的塑造,小说传达了作者对于青年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考,并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审视和反思。

最后,在别样林斤澜的形象中,钱钟书也描绘出了人物的成长和变化。

小说中,别样在经历了一段爱情的考验之后,逐渐成熟起来。

他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并尝试将自己的文艺理念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这种成熟的变化既是一个个体的成长,也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这个变化中,别样林斤澜不仅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也表达出了作者对于中国青年成长的深刻思考和期望。

别样林斤澜是小说《春风》中的重要形象,他形象丰满,富有个性和时代气息。

通过对于别样的塑造,钱钟书展现了对于时代和人物的深刻把握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青年文化和成长的关注和期望。

《高中语文教案:现代小说的特点》

《高中语文教案:现代小说的特点》

《高中语文教案:现代小说的特点》现代小说的特点一、概述现代小说的背景和定义二、写实与叙事手法的创新1. 现实主义的强调2. 内心独白和意识流的运用三、主题与思想内涵的探索1.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探讨2. 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入剖析四、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塑造1. 多元角色及其刻画2. 塑造复杂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过程五、语言表达与文学技巧的运用1. 直观形象描写2. 夸张与寓言概述现代小说的背景和定义现代小说是指20世纪至21世纪初,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变迁等因素影响下,出现一大批以自由散漫风格、着眼现实生活而构建起来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长篇或中篇小说。

它是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捕捉到现实生活中个体命运变迁,展示了对时代问题和深层人文关怀的思考与审视。

现代小说打破了固有传统写作规则,对写实和叙事形式进行了创新,以更加真实生动的方式展示世界。

写实与叙事手法的创新现代小说强调真实性和写实主义,通过对社会问题、人物命运、人类心理等进行深入揭示来反映现实。

同时,在叙事手法上也具备创新。

一方面,现代小说注重写实主义的运用,追求真实生活的再现。

例如沈从文在《边城》中以真实生活经历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乡村故事;另一方面,内心独白和意识流成为现代小说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通过这种手法,作者能够深入读者心灵,揭示人物内心复杂而纷繁的思想与情感世界。

主题与思想内涵的探索现代小说除了关注个体命运之外,也非常关注社会问题和时代变迁带来的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水准等方面的变化。

它试图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来呼唤读者对于当前问题的思考。

同时,现代小说也深入剖析人性和情感世界,揭示人物内心的纠结与挣扎。

它不再单纯地追求激烈的情节冲突,而是更为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与把控。

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塑造现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极富多样性,涵盖了各个社会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

这些各具特点的人物角色通过作者精妙而生动的笔触得以塑造出来,并通过他们之间错综复杂、充满张力的关系构建起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

现代小说分析与欣赏

现代小说分析与欣赏

现代小说分析与欣赏引言:现代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课件教案将以现代小说的分析与欣赏为主题,通过深入剖析现代小说的特点、主题、结构以及文学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小说作品。

一、现代小说的特点1.1 反映现实生活:现代小说以真实的社会背景为基础,通过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的描写,展现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1.2 多元化的叙事方式:现代小说在叙事方式上更加多样化,采用了多种叙述手法,如内心独白、回忆录、多重叙事等,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1.3 塑造复杂的人物形象:现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或反面人物,而是更加真实、立体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二、现代小说的主题2.1 现代人的困惑与迷茫:现代小说常常揭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困惑、迷茫和挣扎,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现实的无奈。

2.2 社会问题的反思:现代小说关注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人际关系、环境保护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揭示和思考,引导读者思考社会的现状和未来。

2.3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现代小说常常探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价值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三、现代小说的结构3.1 线性结构:现代小说中的线性结构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示人物的成长和故事的发展。

3.2 非线性结构:现代小说中也常常采用非线性结构,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法,将故事的时间线打乱,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复杂性。

3.3 多重叙事结构:现代小说中的多重叙事结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结构形式,通过不同的叙述者和视角,展示多个故事线的交织和融合。

四、现代小说的文学技巧4.1 比喻与象征:现代小说中常常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对具体事物的隐喻和象征,加深作品的意义和表达。

4.2 对话与描写:现代小说中的对话和描写是展示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精彩的对话和生动的描写,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现代小说知识点

现代小说知识点

现代小说知识点现代小说是指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旨在通过现实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以展现社会、个体和情感的多样性。

现代小说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分支,在世界文坛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现代小说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现代小说的特点现代小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版式创新:现代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采用了多样化的叙事结构,如逆时序、交叉叙事等形式,以丰富叙事层次。

2. 内容多元化:现代小说关注社会现象、人际关系、人性内心等丰富而复杂的话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3. 心理描写:现代小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通过描写人物的思想、情感、精神状态等来展现其丰富的个性。

4. 现实主义风格:现代小说尤为重视对真实生活的描摹,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力图展现出真实社会生活的深刻印象。

二、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家1. 马尔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哥伦比亚的作家,代表作品有《百年孤独》,以其奇幻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浓厚的拉美文化特色著称。

2. 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俄国的作家,代表作品有《罪与罚》,以其对人性的深度思考和复杂心理描写而受到广泛赞赏。

3. 乔伊斯(James Joyce):爱尔兰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尤利西斯》,以其流畅奇特的叙述风格和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致描绘而被誉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三、现代小说的流派1. 现实主义小说:以真实生活为素材,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来反映现实。

2. 神秘主义小说:以幻想、奇幻的元素为特色,通过揭示超自然现象和人物思想的边界来探索人类的命运。

3. 心理小说:重点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内心变化和矛盾冲突,展示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 社会小说:以社会问题和人际关系为主题,关注社会现象和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影响。

四、现代小说的阅读价值现代小说作为一种表达思想、刻画人性、揭示社会的文学形式,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现代小说解读教案

现代小说解读教案

现代小说解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现代小说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现代小说的阅读策略和解读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现代小说的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简要介绍现代小说的定义和发展背景,引起学生兴趣)现代小说是20世纪以来在中国文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

与传统小说相比,现代小说在形式和主题上更加多样化和开放式,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解读现代小说的特点现代小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样的叙事手法:现代小说以线性叙事为主,但也出现了非线性叙事、多重叙事等形式。

这种多样性的叙事手法能够更好地表达现实生活的错综复杂性。

2. 塑造多元化的形象:现代小说的形象塑造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英雄、美女形象,而是通过描绘普通人物的生活和命运来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

3. 探索个体心理:现代小说注重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探索人物的情感、欲望和心理变化,以及他们在现实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处境。

4. 重视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现代小说将重点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历史事件,通过小说的叙述和描写来反映社会的问题和变迁。

三、阅读策略和解读技巧1. 关注作品的背景和时代特点:了解作者创作小说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和时代特点,有助于理解小说中一些隐含的意义和象征。

2. 留意小说的语言特点:现代小说的语言风格多样,需要留意作者的运用,如富有诗意的描写、铺陈叙事和生动活泼的对话等。

3. 分析角色的心理变化:现代小说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读者应该关注角色在故事中的思想、情感变化和心理冲突,有助于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行为动机。

4. 解读隐喻和象征:现代小说中常常使用隐喻和象征手法,需要读者细致入微地解读隐含的意义和象征,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示范解读以鲁迅的《狂人日记》为例进行解读:1. 背景介绍:介绍作者鲁迅和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观察。

2. 分析叙事手法:分析小说中使用的叙事手法,如第一人称叙事和自白式的叙述方式,为什么选择这种叙事方式?3. 解读主人公行为背后的心理变化:关注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的变化,分析主人公为什么会表现出“疯癫”的行为。

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的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ppt

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的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ppt

教学建议
小说与戏剧 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诗歌与 散文”大致相同,如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 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 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 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 段,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 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 此外,可结合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 品,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鼓励学生组织文 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19.03.2019 28
备考:
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学过的小说,让
学生掌握鉴赏的方法,逐渐提高鉴赏能 力。 如:必修学过的、初中学过的
后期,使用没见过的优秀小说训练、强
化应考能力。
19.03.2019
29
恳请批评指正 谢谢
19.03.2019
30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19.03.2019 8
问题设计如下:
1.读完这部书的开篇章节后,你的感受是什 么?读完这部书一半之后,你的感受又是什么? 读完这部书的全部后,你的感受又是什么? 2.读这部书时,你感到可笑?你想哭?你想 感到恐惧而沮丧?你想微笑?你感到愉悦?你 感到勃然大怒?对你的每一个反映做出解释。 3.本书和你的生活有什么联系?解释这种联 系。这部书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这 部书最糟糕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17
2.方法――传统与创新
(1)小说首先是要读的--传统的继承
初读—再读—三读,每次读的目的不同 内容不同,读的方法也不同: 有的语段适合朗读 有的语段适合速读 有的语段需要细细品读

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 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  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是在完成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学习后,为了进一步提升作品解读能力、增强审美意蕴而开设的。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发展中的经典作家的代表作品,体会文学经典的多面价值和意义,学会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提高文学经典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由主要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

(四)教学时数(五)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六)考试目的与考试要求考试目的:检查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解读能力。

考试要求:采用开卷方式,以能力考查为主;成绩评定中平时成绩占40%,考查成绩占60%。

(七)选用教材自编讲义。

二、本文绪论教学要点:介绍的课程性质、学习目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选文标准和分析方法考核要求:课程性质、学习目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一讲鲁迅的小说教学要点:现代小说的开拓者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一、现代小说的开拓者二、知识分子的自我审视:《在酒楼上》《孤独者》三、历史的荒谬性:《铸剑》考核要求:知识分子形象的意义第二讲废名的小说教学要点:废名小说的乡土性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别样的乡土二、传统还是现代:《桥》考核要求:废名乡土小说乡土性的意义和价值第三讲茅盾的小说教学要点:茅盾小说的历史价值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茅盾过时了?二、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矛盾三、阶级视野中的伦理问题考核要求:茅盾小说的历史价值第四讲老舍的小说教学要点:《骆驼祥子》的悲剧性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一、超越“五四”二、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老字号》、《断魂枪》三、悲剧不可避免?:《骆驼祥子》考核要求:祥子的多重悲剧及其意义第五讲施蛰存的小说教学要点:施蛰存都市小说的意义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都市的意义二、西方理论的形象阐释三、欲望的各种变体考核要求:施蛰存都市小说的主要特征与意义第六讲张爱玲的小说教学要点: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及艺术成就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一、家族与时代的另类体验二、非正常的人类心性三、如何表述个人经验:视角、技巧与方法考核要求: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及艺术成就第七讲《白鹿原》教学要点:《白鹿原》的史诗特质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历史书写的可能与局限二、史诗特质考核要求:《白鹿原》的历史意识与史诗特质第八讲《生死疲劳》教学要点:《生死疲劳》的传统性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传统的叙事结构二、深广的历史意识考核要求:《生死疲劳》的叙事结构与历史意识三、参考书目:1.王晓明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当代文学各章节重点

当代文学各章节重点

当代文学各章节重点引言当代文学是指二十世纪末至今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不同的章节来介绍当代文学的各个方面,包括题材、风格、创作手法等。

第一章:当代文学的题材多样性当代文学的题材非常多样化,涵盖了社会生活、历史事件、个人情感等各个方面。

其中,社会生活成为当代文学作品的热门题材之一。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和反思,展现了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同时,历史事件也成为了当代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之一,作家们通过回忆历史事件,思考历史的渊远意义。

此外,个人情感也是当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题材,作家们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第二章:当代文学的风格多变当代文学的风格非常多变,反映了作家的个人特点和时代背景。

其中,现实主义风格是当代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风格之一。

现实主义以真实的社会生活为根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塑造展现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此外,挖苦与幽默也是当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风格特点,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戏剧性的情节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思考。

另外,奇幻与科幻风格在当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家们通过夸张的想象和科幻元素的运用,展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构空间。

第三章:当代文学的创作手法新颖当代文学在创作手法上也呈现出一些新颖的特点。

其中,多元化的叙事结构是当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手法之一。

作家们借助多线索、多视角的叙事结构,让故事更加复杂丰富,既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表达了作家对当代社会多元化的认识。

此外,异质性的语言运用也是当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之一。

作家们通过对不同语言形式的运用,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另外,自传体和角色写实也是当代文学中常见的创作手法,作家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塑造具体角色的方式来展现当代社会的人性和命运。

结论当代文学的各个章节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当代文学的重点内容。

当代文学的题材多样性、风格多变和创作手法新颖,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当代小说赏析

中国当代小说赏析

灵魂的还乡——论苏童的小说《米》在苏童早期的“枫杨村的故事系列”的小说《1934年的逃亡》、《飞越我的枫杨村故乡》、《逃》等作品中,有大量的关于人们逃离故乡去城市谋生的描述,这是苏童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小说创作的一个主题。

小说中笼罩着的是逃亡者对自己生生不已,魂牵梦绕故乡的追忆缅怀和强烈的归乡心绪,使人难以忘怀。

逃亡者虽以不同的方式逃离乡村进入城市,却以相同的心态寻找归乡之路,踏上归乡之途。

长篇小说《米》即是通过一个极富传奇性的故事,描述了枫杨树人的精神在异乡城市的流浪,表现他们的存在与虚无,现实与梦想,罪恶与救赎。

小说包含着深刻的生命哲理和丰厚的文化内涵,苏童从容不迫的叙述让人们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

很明显,这部《米》的内涵,主题表现已不同于他以往的原乡小说的叙事抒情形态。

小说既没有缅怀故乡风物的纯朴固陋,也没有追忆少年往事的真率和灿烂多姿,乡里的奇情异事,而是一改过去荡气回肠,柔美沉溺的叙述美学风格,在对城市之俗之恶的大加铺陈中,绵亘着对故乡往事凄惨沉痛的回忆;或关于贫穷,饥馑,洪荒,或关于漂泊无定,或面对时移往事灵魂深处的悲凉感伤,或丧失生命之根的内在隐患。

我认为,在这里,原乡题旨和小说的传奇性故事本身一样,仅构成了小说的表层形态,它的深层意蕴则是小说对人的命运、存在问题颇具文化、哲学意味的思考。

在沾染难以治愈的性病之后,五龙做过一次认真的反思:也许他会在暗病的折磨下丢失整个生命,他冷静地寻找他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发现他的心灵深处始终仇视着这个城市生活。

但他的肉体却在向他们靠拢、接近,千百种诱惑难以抵挡,他并非被女人贻害,而是被一种生活的欲望和梦想所害。

于是,五龙遭受阿保之子报玉的残害后对城市彻底绝望。

实际上,苏童写作小说《米》的初衷以及文本本身展现的意旨并不在于对寻根意义的探询,而是着力地表现人对无限漂泊的恐惧和客居异乡异地灵魂的无定。

灵魂最终的归属离不开故乡的土地和“元气”,因此,晚年的五龙滋生了强烈的归乡意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短篇小说:
建国初:赵树理《登记》、孙犁的《山地回忆》、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路翎《洼地上的“战 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五十年代:峻青《黎明的河边》、 王愿坚《党费》、茹志娟《百合花》等
1956年后,出现大胆干预生活、反映社会矛盾, 勇于触及时弊的优秀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 人》、李准《灰色的蓬帆》、李国文《改造》、耿简 《爬在旗杆上的人》等
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 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 古华的《芙蓉镇》 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王蒙的《蝴蝶》
谌容的《人到中年》 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 张贤亮的《灵与肉》等。
3、 改革小说
反映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进程及引起的社会 变革、价值冲突和心理震荡。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柯云路的《三千万》、《新星》 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
刘心武的《班主任》 卢新华的《伤痕》 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王蒙的《最宝贵的》 宗璞的《弦上的梦》
丛维熙的《大墙下的白玉兰》 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 叶辛的《蹉跎岁月》等。
2、 反思小说
略晚于“伤痕小说”,在历史内容上进一步扩 展和深化,它把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由“文革”向 前推进到五十年代中期,对解放以来特别是五十年 代中期以来的极“左”路线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 思,作家的目光更为深邃,作品的主题更为深刻, 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和悲剧意味。
5、 现代派小说
八十年代中期,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 《蓝天绿海》、《寻找歌王》和残雪的《苍老的 浮云》、《黄泥街》等。
6、 实验小说
八十年代中期出现,在文化内涵、文学观念 和文本特征方面均有激进的反叛色彩和实验品格。
马原《虚构》、《冈底斯的诱惑》 洪峰《极地之侧》 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平静如水》 余华《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年》、 《古典爱情》、《鲜血梅花》
爱情题材的小说:宗璞《红豆》、邓友梅《在 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等
六十年代初期:赵树理《套不住的手》、西戎 《赖大嫂》、欧阳山《乡下奇人》、陈翔鹤的 《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等。
(3) 中篇小说
孙犁的《铁木前传》,刘绍棠的《运河的浆 声》,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等
3、局限
对于文学政治功能的过分追求也限制了一些作 品的思想艺术水平。
浙江温州人,1937年因参加抗日宣传工作辍 学,在西南各地从事戏剧工作。1945年毕业于 重庆社会教育学院。1949年后在北京市文联工 作。1958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北京文学》 主编。
小说集 《春雷》 《山里红》 《林斤澜小说选》 《矮凳桥风情》 《十年十癔 》
不仅整体上控诉了1949年以后不断的历史 错误对于普通民众以及知识分子的残酷迫害, 而且,还深刻地表现了这种迫害在人们的精神 深处造成的严重创伤,充分昭示了历史的顽固 遗存与延续。
1、当代小说各阶段的特点
2、林斤澜《五分》的深刻思想内容和表 现方法
时间 “十七年”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新时期” 小说创作潮流涌迭
文学成就
中长篇小说成绩显著, 我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文艺领域一片萧条
1、伤痕小说 2、反思小说 3、改革小说 4、寻根小说 5、现代派小说 6、实验小说 7、新写实小说
中短篇小说创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短篇小说成就更为突出。
(1)长篇小说:
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赵树理的《三里湾》 李颉人的《大波》 梁斌的《红旗谱》 杨沫的《青春之歌》
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 吴强的《红日》 曲波的《林海雪原》 欧阳山的《三家巷》 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第一部)等
(二)文革时期,文艺领域一片萧条
(三)新时期小说创作 最为突出的表征是创作潮流的不断更迭与演进。
1、伤痕小说
“新时期”小说最早涌现的潮流。
主要特点:揭露和控诉“四人帮”的罪行,表现对 人民遭遇的深切同情,歌颂对“四人帮”的不屈斗 争,及时感应时代脉搏,表现时代主题,反映了人 民心声,也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
张炜的《秋天的愤怒》 贾平凹《浮躁》等
4、 寻根文学
兴起于1985年前后的“寻根小说”注重以 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并对题材所蕴涵的深 层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艺术传达,进而探寻民族 文化和民族灵魂重建的可能。
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女女女》 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 郑万隆的《异乡异闻》 郑义《老井》,《远村》 李杭育《沙灶遗风》 王安忆《小鲍庄》等。
当代小说的特点
1、注重对人的观察,立体、真实、 动态的描写人的真实的世界。
概述
(一)“ 十七年”时期的小说
1、主要特点:
长篇小说的成绩最为显著,在很大程度上,它 还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走上成熟的重要标志。从 1949年到1966的共有200多部长篇小说正式出版。 注重深广地概括社会生活,描绘和揭示我国人民的 革命道路与历史命运,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典 型形象。
以“精神癔症”的方式作为表征的精神创伤, 无论是在“姐姐”这样的受虐者,还是在“历史记 忆”的书写者“我”这里,均有突出的表现。在 “姐姐”那里,主要表现为“疯狂”,在“我”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里是对“五”的恐惧。
“姐姐”——疯狂 “我”——对“五”的恐惧
小说以“我”的回忆视角,着力塑造了“姐姐” 这一人物形象。“姐姐”的悲剧非常典型地代表了广 大的中国民众以及知识分子在极左时期的苦难命 运:——1950年错定为地主家庭,1957年错划为右派, 1960年错捕入狱,1968年错判无期,1970年错杀身亡。
叶兆言《枣树的故事》 格非的《迷舟》、《褐色鸟群》 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等
7、 新写实小说
注重对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大多以客观化的 “冷峻叙述”来表现叙述者对于现实的无奈与认 同,缺乏明确的价值判断与理性精神。
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 《太阳出世》
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 方方的《风景》、《随意表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