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建县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合集下载

十个早稻品种比较试验

十个早稻品种比较试验

十个早稻品种比较试验杨安中;张玲;吴文革;段素梅【摘要】采取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10个旱稻品种的生长及产量表现。

结果表明,沪旱15的单产最高,中旱221、赣农旱稻1号、绿旱1号产量分别位于第二~第四位,且与沪旱15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焦旱1号、津原85、旱糯2号的产量分别位于倒数第三一倒数第一位。

其中,赣农旱稻1号和绿旱1号生育期、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最好,适宜在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ten upland nee varieties naa been studied by methods of field trials and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It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HuhanNo15 was the highest; Zhonghan No211, Gannonghand- ao Nol, and Lvhan Nol were ranked from second to fourth, respectively, but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a- mong them. Furthermore, the yield of Jiaohan Nol, Jinyuan No85, and Hannuo No2 were ranked antepenulti- mate to reciprocal first, respectively. Thereinto, annonghandao Nol, and Lvhan Nol performed best on the growth period, in disease resistance and other traits, which are adapted to planting and extending along Huaihe River region.【期刊名称】《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6)006【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旱稻;产量;性状比较;品种筛选【作者】杨安中;张玲;吴文革;段素梅【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安徽凤阳233100;安徽省凤阳县种子管理站,安徽凤阳233100;安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安徽凤阳23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6中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排世界110位左右。

早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早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Ab t a t ih e e ry r e c h v r r n r d c d a d ma e a c mp rt e ts tL n c ivl g sr c :E g tn w al i u ia swe e i t u e n d o a ai e ta o g h i a e,T z u n o , c o v l a h a g twn Mi g i g c u t ,i 0 ,b sn 6 a d W ey u 7 a o t 1 h e u t h we a e a ea e yed fn w c h v r n qn o ny n2 1 1 y u i g I n io 7 sc nr .T er s l s o d t tt v r il so e u ia s 6 o s h h g G n o l 0 ,T i o 6 8 n o g e o 2 w r l hg e h n b t w o t l e h v r , te i ce sn a g s wee a y u 8 a y u 5 2 a d Y n h l u e e al ih r t a oh t o c nr u i as h n ra i g r n e r 1 y o 3 3 % 一1 . % .T e ef r d h g —i l n ih d s a e r s tn e.a d c u d c n i u o b e td i e t e r .8 84 h y p rome ih y ed a d h g ie s e i e e s n o l o t e t e t s n n x a . n e y Ke r s y wo d :Eal i e e u i a ;c mp r t e tss o r h n ie e au t n ry r ;n w c h v r o a a i e t ;c mp e e s v l ai c v v o

早稻品种对比试验

早稻品种对比试验

早稻品种对比试验摘要为了验收于都县高产高质量水稻新品种的优势,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增产,保障农民收入,对早稻新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准两优2号、准两优312、荣优1506、株两优211号表现突出,可在该县推广。

关键词早稻品种;综合性状;对比;江西于都为了筛选适合于都县早稻高产、优质、高效水稻当家新品种,实现粮食持续增产,2010年于都县在仙下乡进行了早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时间为2010年3月15日至7月25日,试验地点设在仙下乡石陂村下石陂村小组一农户责任田,面积为1 667 m2,前茬为油菜地,排灌条件良好,土壤质地为潮沙泥田,土壤肥力中等。

供试水稻品种为准两优2号、准两优312、奥优12、株两优211、荣优1506、ek优10号、佳优317、准两优6号、金优402。

1.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9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其中以金优402为对照(CK)。

每个处理设2次重复,每小区面积30 m2,共27个小区,各小区随机排列,采用湿润育秧方式。

各小区不设置田埂,试验田采取统一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1.3试验实施4月20日机耕整地,施45%施大壮复合肥(15-15-15)300 kg/hm2、尿素75 kg/hm2作基肥。

3月25日播种,4月22日移栽,秧龄27 d,叶龄5.3叶,用种量为22.5 kg/hm2。

采取浅水移栽,寸水返青,返青后除施肥、防治病虫害外,其余时间均采用间歇灌溉方式,在达到计划苗数80%时排水晒(露)田。

幼穗分化第5期灌浅水,以保证幼穗分化对水分的需求,齐穗后采用干湿间歇灌溉,至收割前7 d断水[1-3]。

追肥分2次进行,一次在4月28日用45%施大壮复合肥(15-15-15)150 kg/hm2、尿素45 kg/hm2;另一次在幼穗分化第5期末施尿素30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

移栽后7 d,结合追肥用25%苄丁1.2 kg/hm2,并保寸水5 d以上,防除农田杂草。

2012年新建县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2年新建县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2年新建县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摘要2012年新建县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主推品种株两优606、优Ⅰ156、中早33、湘丰优402、荣优9号和五优21等品种在此次展示中增产明显,抗性也较好。

其次是株两优1号,是较易实现高产稳产的品种;优Ⅰ2058这个组合穗大粒多,是极具增产潜力的品种,只要通过科学栽培,提高其有效穗数即可实现高产。

新丰优22虽产量高,穗大粒多,千粒重加重,但该品种易倒伏。

关键词早稻;新品种;生育性状;经济性状;江西新建;2012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发挥优良品种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帮助农民选择良种,应用良法,确保粮食生产安全,避免农业生产上的种植风险,按照《江西省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新建县生态环境,通过常规的栽培方式进行田间管理,考察其适应性、抗逆性及产量表现,进一步筛选出适合新建县栽培的新品种。

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大区设在石埠乡留田村6.67 hm2,小区对比试验设在石埠、西山、望城、象山和联圩5个镇各1 333.33 m2,小区展示面积共计6 666.67 m2,均为水旱无忧、排灌方便,土壤为肥力中上的双香稻田。

展示总面积7.33 hm2。

1.2 试验材料参试早稻新品种共21个,含对照品种1个,分别为:湘丰优402、欣荣优5号、早丰优402、淦鑫203、荣优9号、五优301、新丰优22、优I651、株两优606、先农29、先农25、金优458、两优42、优I2058、株两优609、株两优I 号、鄱优364、株两优08、五优21、中早33、荣优463。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2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荣优463作对照(CK)。

根据文件要求,不设重复,按展示品种数量划分相应均等的小区,每小区面积20 m2(10 m×2 m),1个品种1个小区,按早、中、迟熟期随机排列,工作行宽30 cm,田块四周设保护行。

2012年早稻产量和气候关系简析及建议

2012年早稻产量和气候关系简析及建议

2012年早稻产量和气候关系简析及建议关于早稻气候与产量相关性的研究,我们对此分别做了地市之间的横向对比和同一地市的纵向对比,发现纵向对比的可参考性较强,对监测早稻生长情况和产量预测有一定价值。

同时,此项研究必须结合前期早稻主产区产情调研的实际结果才能得出更具现实意义的结论。

分析结果如下:气候采集时期:6月8日-7月13日。

早稻生长阶段:6月8日-6月25日孕穗抽穗期6月25日-7月1日灌浆乳熟期7月1日-7月13日成熟期采集地区:湖南采集对象:湘潭、常德背景资料:早籼稻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分别为: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并进期、生殖生长期。

其中,分蘖期、幼穗形成期、开花灌浆结实期为早籼稻生长过程中极其灌浆的时期,在这几个阶段,积温、光照将成为影响早稻产量的关键因素。

2012年5月,全国早稻主产区遭遇了持续低温阴雨天气,使得产区早稻有效分蘖数减少,分蘖不足,植株矮小,对后期产量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一)横向对比从农业科学角度出发,决定早稻产量的因素有很多,有光、温、水分、风、施肥状况、品种光和效率、生育期长短等。

设定产量为Y(X1 X2 X3 ……X n),这些因素为X1 X2 X3 ……X n,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时间T。

在早稻的不同发育期T中,这些早稻影响因素值的大小都会对后期产量造成影响。

目前我们还不能建立一个如此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相关性研究,并对其量化。

通过我们监测的两地数据可以得出每旬或者每月湘潭和常德的晴雨天数和平均气温状况,但这两项指标无法将气候进行量化,也不能得出地区间的单产对比。

(二)纵向对比通过横向对比,我们已经发现,前期采集的数据指标量化性不强。

除此之外,通过进行纵向对比,对同一个地区进行不同时期的对比分析,相对来说更有参考价值。

我们设定一个正常年份,然后通过不同年份的同一生长期的气候变化的对比,可以对本年度作物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相对客观的评判。

但从目前来看,我们掌握的历史数据还太少,缺少比较对象。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摘要】本研究通过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对比各品种的再生能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指标。

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在再生能力和抗逆性上存在差异,其中某些品种表现出色。

产量和品质比较发现,部分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在本研究对水稻再生育种提出一些启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水稻品种选育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对水稻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稻品种、再生稻、比较试验、试验设计、结果分析、再生能力、抗逆性、产量、品质、育种、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而水稻的遗传育种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水稻的自交亲和制度和复杂的遗传背景,传统育种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利用再生技术进行水稻育种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再生技术是指通过组织培养和再生植株的方式,使植物细胞重新分化成整株植物。

再生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遗传变异率,加速品种选育进程,还可以帮助繁育难以实现传统杂交育种的物种。

目前,有关水稻品种的再生育种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不同水稻品种再生能力和抗逆性的比较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分析各品种的再生能力和抗逆性,为水稻再生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这对于推动水稻育种技术的进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探究它们的再生能力和抗逆性差异,为水稻再生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评价不同水稻品种的再生能力和再生频率,找出再生潜力较大的优良品种;2.比较各品种在不同逆境条件下的再生能力和表现,揭示其抗逆性差异;3.分析各品种再生后的生长发育过程和产量品质指标,为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对水稻品种进行再生育种比较,可以为培育抗逆性更强、产量品质更优的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满足我国和全球的粮食需求,为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12年水稻国审品种公告

2012年水稻国审品种公告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01品种名称:天优华占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天丰A×华占以往审定情况:2008年、2011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湖北省、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3.1天,比对照天优998短0.1天。

每亩有效穗数19.7万穗,株高96.3厘米,穗长20.9厘米,每穗总粒数141.1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4.3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白背飞虱3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褐飞虱,中抗白背飞虱。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0%,长宽比2.8,垩白粒率20%,垩白度4.5%,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3.4千克,比对照天优998增产5.6%;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471.7千克,比天优998增产8.5%。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2.5千克,比天优998增产6.9%。

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2.8千克,比天优998增产4.0%。

栽培技术要点:1.华南作早稻,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6千克,培育壮秧。

2.移栽秧龄25~30天,宽行窄株栽插为宜,栽插株行距13.3×30厘米或16.7×26.6厘米,双本栽插,亩基本苗8万左右。

3.多施用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亩施复合肥20~25千克、碳铵20~30千克做底肥,移栽后早施追肥,尿素与氯化钾混合施用;穗粒肥依苗情适施或不施。

4.浅水插秧活棵,薄水发根促蘖,亩总苗数达到16万时,排水重晒田,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湿润管理。

5.重点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作者:邹旭祝飞胡玉平胡金和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02期[摘要] 针对南昌地区优质稻产业发展的需求,本试验引进8个优质稻品种和本院选育的5个优质稻材料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星2号、11001、10429、11329等适应性好、产量高的优质稻品种和材料。

[关键词] 南昌市优质稻引种试验测产[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69-02优质稻是当前江西稻谷市场的畅销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优质稻是未来水稻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农业部分也提出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优质稻产业。

目前江西省水稻审定标准仍然以高产为主,米质只作为参考标准,没有专门的优质稻区试组。

2012年南昌市农科院引进了部分外省优质稻品种和本院自育优质稻材料在温圳镇农技站实验田进行观察对比实验和测产,目的是从中筛选出适合南昌平原地区种植的品质优、产量高、丰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

南昌市地处江西北部平原,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0C ,年均降雨量1650毫米,降水日为147-157天,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年无霜期251~272天。

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约500万亩,大田作物以双季和单季水稻为主,作为省会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具备发展优质稻产业的硬件基础[1]。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本实验共引进8个外省优质稻品种,分别是象牙占、软占、粤晶丝苗、湘中籼3号、新912、晚展18、40优7号和星2号,本院自育优质稻材料有11001、10429 、10924、11329、11435,对照品种为黄华占和赣晚籼30号。

2.小区设计试验地点为南昌市温圳农技站实验田,实验地在同一田块进行,周围设置保护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小区面积14.5平方米,株行距为20×20CM,小区栽插规模9X35穴,各小区之间空一行工作行。

2012年南城县晚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2012年南城县晚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2012年南城县晚稻新品种对比试验摘要2012年进行南城县晚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各参试品种特征特性、生育期、抗性、经济性状及产量等因素,以早熟组五优308、欣荣优2498、荣优225、H优518和中熟组的荣优华占、庆丰优7998、金优H4等品种表现较优秀,可定为南城县2013年晚稻主导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而泰丰优398和泰丰优淦3号2个品种产量一般,但米质特优,是订单农业的首选,商品性能优异,是今后水稻优质发展的方向,可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生产订单。

关键词晚稻新品种;对比;江西南城;2012年优良品种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

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善米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筛选出适应南城县种植的优良水稻新品种,推动品种更新,2012年进行南城县晚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南城县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内进行,试验田面积0.2 hm2,田块土地平整,肥力中等,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前作为水稻。

1.2 供试品种早熟组合:淦两优602、泰丰优398、丰源优2297、欣荣优2498、H优518、五优308、岳优9113、荣丰优868、H优158、天丰优T025、荣优225、深优957;中熟组合:湘优196、荣优华占、天优998、天优101、庆丰优7998、准两优608、泰丰优淦3号、金优H4、益两优918、辐优21。

1.3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22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作1个处理,其中早熟组合以岳优9113作对照(CK1),中熟组合以天优998作对照(CK2)。

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6.7 m2,各处理之间空工作行,小区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栽插相应品种。

1.4 试验方法6月21日用浸种灵浸种消毒,6月22日播种,采用湿润育秧,播种量为300 kg/hm2,育秧田肥力中上等,排灌方便,2叶1心时喷多效唑壮秧,移栽前施送嫁肥、喷送嫁药。

一年多点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

一年多点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

区组 2 32.0 16.0 28.5
14.25 0.5
0.25
品种 3 240.0 80.0 278.25 92.75 108.0 26.0
误差 6 166.0 27.67 119.5 19.92 39.5 6.58
总变异 11 438.0
426.25
148.0
变异起源 DF
区组
2
品种
3
误差
6
总变异
II
12
10
12
15
L5
III
7
9
10
7
Tv
24
27
33
33
Tv..
168 132 231
147
Tr.
T L..
35 49 33
117 T=678
(1) L1试验点品种比较试验旳方差分析 • 分别对表10-3早稻多点试验各试验点小区产量成果(kg)
进行方差分析,计算出各试验点相应旳平方和、自由度和 均方。
F值
msr/ mse msl/ mse msv/ mse msvl/ mse
二、品种多点试验成果统计分析示例
• 设有一种早稻品种多点试验,供试品种四个(V=
4),以V1、V2, V3, V4表达,其中V4品种为对照, 三次反复(r=3),以I、II、III表达,随机区 组试验设计,分别在五个试验点(L=5)同步进 行,以L1, L2, L3, L4, L5表达,小区面积为100m2, 试验小区产量成果(kg)列于表10-3。
自由度 10 4 3 12 30 59
均方 10.850 172.275 126.600 29.475 13.783
F
4.295* 2.139*

早籼品种中组143_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初报

早籼品种中组143_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初报

收稿日期:2023-04-14作者简介:吴水女(1975 ),女,浙江开化人,本科,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mail:263594188@㊂文献著录格式:吴水女,潘一峰.早籼品种中组143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初报[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10):2366-2369.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402早籼品种中组143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初报吴水女1,潘一峰2(1.开化县农业农村局,浙江开化㊀324300;2.绍兴市越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绍兴㊀312000)㊀㊀摘㊀要:为了给早籼稻品种中组143在越城区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该品种进行了不同机插密度对比试验,记载该品种在越城区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包括分蘖动态㊁生育期㊁经济性状㊁产量情况等;分析它们与机插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梳理出该品种获得高产的较佳插种密度,以指导实际生产㊂试验结果为,中组143在越城区的气候㊁土壤条件下,以机插密度为25cm ˑ12cm 实际产量最高,产量达到8361.0kg㊃hm -2,其次是机插密度为25cm ˑ14cm 的8202.0kg㊃hm -2,再次为机插密度为25cm ˑ10cm 的7747.5kg㊃hm -2,最低为机插密度为25cm ˑ16cm 的7423.5kg㊃hm -2;因此,在越城区的自然条件下,中组143大田生产中首先应当推广应用的机插密度为25cm ˑ12cm,其次为25cm ˑ14cm㊂关键词:早籼稻品种;中组143;机插密度;比较试验;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3)10-2366-04㊀㊀水稻机插是越城区早稻的主要种植方式,约占早稻种植面积(3400hm 2)的35%;插种密度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稻苗根㊁茎㊁叶㊁蘖正常生长发育与之关联度很高[1-3];中组143是近几年越城区早稻的主栽品种之一,2022年种植面积约800hm 2,占早稻种植面积的23.5%,研究中组143机插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越城区早稻产量乃至全年粮食产量十分重要,为此2022年本研究进行了中组143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探索其获得高产较佳的插种密度,为指导面上生产提供依据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㊀㊀供试品种为中组143,系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籼稻㊂1.2㊀试验设计㊀㊀试验于2022年3月至7月在越城区富盛镇义峰村绍兴国明家庭农场开展㊂种植地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438.6mm,年平均日照时数1881.5h,常年平均气温16.8ħ,10ħ积温年均5136.5~5247.7ħ,常年气温平均值16.8ħ,大于10ħ积温的持续天数年平均为234~240d㊂试验田前作冬闲;田面平整,排灌方便,肥力水平较高,经取土化验测定土壤中养分分别是:全氮含量1.61g ㊃kg -1㊁有效磷含量74.5mg㊃kg -1㊁速效钾含量271.0mg㊃kg -1㊁有机质含量48.9g㊃kg -1,测定土壤的pH 值为4.38,翻耕深度约25cm㊂试验采用7寸插秧机插种,行距统一为25cm,按照不同的株距设4个处理:A,25cm ˑ10cm;B,25cm ˑ12cm;C,25cm ˑ14cm;D,25cm ˑ16cm,不设重复,每个小区面积333.3m 2㊂4个处理间除插种密度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包括施肥㊁除草㊁排灌水㊁病虫防治等)相同㊂1.3㊀试验方法1.3.1㊀浸种催芽㊀㊀根据越城区气候情况,于3月25日浸种催芽;为防治水稻恶苗病发生,用25%咪鲜胺2000倍液加0.3%四霉素500倍液进行浸种,本试验采用浸种催芽一体技术进行催芽,温度控制在28~32ħ㊂48h 后(3月27日)芽谷根长一粒谷㊁芽长达到半粒谷时将种子沥干进行机械播种[4-5]㊂1.3.2㊀播种叠盘㊀㊀采用机械播种,芽谷每盘用种量控制在100g左右,采用叠盘暗出苗技术育秧,所用基质为中锦牌水稻育秧基质,底层基质厚度2cm,覆盖基质厚度0.5cm,叠盘高度为25~35盘,于3月29日秧苗立针后移入育秧大棚内㊂1.3.3㊀培育壮秧㊀㊀育秧期间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1~25ħ,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㊂当气温超过25ħ时,于上午9:00前后棚内外温度接近时揭膜通风,揭膜通风前要先灌好满沟水,以免秧苗因生理失水而青枯死亡;在整个秧苗培育期间,注意控制水分,使秧苗处于旱育状态,插种前3d排干沟水,促进盘根结实以便于机械插种[6-8]㊂1.3.4㊀适时插种㊀㊀在气温恒定通过15ħ时插秧,防止因气温过低出现插后秧苗发僵㊂本试验于4月22日机插,此时秧龄26d,叶龄3.51叶㊂1.3.5㊀合理密植㊀㊀采用7寸插秧机插种,行距为25cm,根据试验设计株距分别为10.0㊁12.0㊁14.0㊁16.0cm,平均每穴插4~5苗,本试验为4.6苗㊂1.3.6㊀科学施肥㊀㊀插种前2d(4月20日),施45%NPK三元复合肥(N15%㊁P2O515%㊁K2O15%)450kg㊃hm-2作基肥,第1次追肥在插种后7d(4月29日)施尿素112.5kg㊃hm-2,第2次追肥在第1次追肥后10d(5月9日)施尿素112.5kg㊃hm-2㊂齐穗后(6月18日)根据叶色确定是否喷施叶面肥㊂1.3.7㊀水浆管理㊀㊀机插时保持2cm薄水层,减少缺株;插种后次日保持3~4cm的水层,自然落干后实行沟灌露田通气与浅水灌溉交替,促进根系与分蘖生长;全生育期以湿润灌溉为主㊂适时搁田,当每公顷总苗数达到260万(约计划穗数的85%)时,加深丰产沟(宽50cm,深30cm)开始排水搁田,实行多次轻搁至田块中间泥土沉实不陷脚㊂后期干湿交替,收获前7d左右断水㊂1.3.8㊀病虫防治㊀㊀重点防治二化螟和纹枯病㊂二化螟在5月20日前后防治,用20%甲维㊃甲虫肼悬浮剂750mL㊃hm-2+5%阿维菌素1200~1500mL㊃hm-2㊂纹枯病在6月20日前后防治,用20%烯肟㊃戊唑醇600~ 750mL㊃hm-2防治㊂同时注意对稻瘟病㊁白叶枯病的观察,尤其是上年的老病区田块[9-11]㊂1.4㊀做好试验记载1.4.1㊀生育期记载㊀㊀主要包括播种期㊁出苗期㊁移栽期㊁分蘖期㊁拔节期㊁抽穗扬花期和成熟期㊂1.4.2㊀苗情记载㊀㊀机插后每隔5d调查一次苗情,直到苗数出现下降㊂苗情调查点每个处理选取有代表性的1个点,每个点选取10丛,记录每个点的苗数㊁叶龄,再分别推算出每个处理大田的基本苗数㊁最高苗数㊁有效穗数和叶龄㊂1.5㊀考查经济性状㊀㊀收割前及时田间取样,每个处理选取有代表性的稻穗10丛,考查每丛株数㊁测量株高,稻穗带回室内进行穗部性状(穗长㊁每穗总粒数㊁每穗实粒数㊁结实率㊁千粒重)考查,根据考种结果,推算出理论产量㊂等到90%的稻谷呈金黄色时进行田间实割称重,测得潮谷产量,再折算标准含水量(13.5%)的产量得出各处理的实际产量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苗数与机插密度的相关性㊀㊀各处理的苗情观察记载情况详见表1㊂从表1可以看出以下两点:一是苗数与机插密度呈正相关,4个处理中,处理A插种密度最大,其基本苗㊁最高苗和有效穗数也相应最高(分别是168.0万㊁440.4万和351.9万㊃hm-2),处理D 插种密度最低,其基本苗㊁最高苗和有效穗数也相应最低(分别是115.1万㊁331.1万和280.05万㊃hm-2),处理A的基本苗㊁最高苗和有效穗数比处理D分别增加52.9万㊁109.3万和71.85万㊃hm-2,差异明显;二是成穗率与机插密度成负相关,4个处理中,处理A插种密度最高,成穗率最低为79.9%;处理D插种密度最小,成穗率最高为84.6%,处理A比处理D低4.7百分点㊂从高产㊁稳产角度综合考虑,以选择插种密度25cmˑ12cm为佳㊂2.2㊀生育期与机插密度的相关性㊀㊀各处理的生育进程详见表2㊂从表2可以看出,4个处理的生育期基本一致(除处理A成熟期为7月16日比其他3个处理的7月15日迟1d㊁处理A全生育期为112d比其他3个处理的111d 多1d;处理D的始穗期为6月14日比其他3个处理的6月13日迟1d),其中出现的误差最大可能是试验误差;可以看出,机插密度对中组143生育进程影响不大,因此,在生产上不能通过调节插种密度来调节生育进程;农户为了获得高产,采取适㊀㊀表1㊀中组143不同机插密度的苗数动态处理基本苗/(万㊃hm-2)不同日期(月-日)苗数/(万㊃hm -2)04-2705-0205-0705-1105-1505-2005-2505-3006-0507-15成穗率/%A 168.0194.4230.9270.9328.2361.8414.8440.4440.4407.3351.9079.9B 153.5181.1215.7246.5306.8346.2376.8402.3402.3369.5322.9580.3C131.6155.4189.8228.5268.5306.2339.5368.4366.0345.2309.9084.1D115.1137.7168.6208.8250.7275.6303.6331.1327.8300.9280.0584.6表2㊀中组143不同机插密度的生育期处理播种期(月-日)移栽期(月-日)始穗期(月-日)齐穗期(月-日)成熟期(月-日)全生育期/d A 03-2704-2206-1306-1707-16112B 03-2704-2206-1306-1707-15111C 03-2704-2206-1306-1707-15111D03-2704-2206-1406-1707-15111当提高种植密度的方法,也不会推迟其成熟和收获,对种植连作晚稻的插种期影响不大㊂2.3㊀经济性状与机插密度的相关性㊀㊀各处理的株高㊁穗长㊁有效穗㊁每穗总粒数㊁每穗实粒数㊁结实率㊁千粒重详见表3㊂从表3可以看出以下五点:一是株高与机插密度呈负相关性,4个处理中处理D 插种密度最小,植株最高为87.8cm,处理A 插种密度最大,植株最低为85.8cm;但二者差别不大(只差2cm)㊂二是穗长与机插密度相关性不强,4个处理的穗长差不多,都在16.2cm 左右㊂三是有效穗与机插密度呈正相关,4个处理中处理A 插种密度最高,有效穗相应也最高,达351.90万㊃hm -2,随着插种密度的下降有效穗相应减少,处理A 有效穗分别比处理B㊁处理C㊁处理D 多28.95万㊁42.00万和71.85万㊃hm -2,增加8.96%㊁13.55%和25.66%㊂四是每穗粒数与机插密度呈负相关性,无论是每穗总粒数还是实粒数,都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处理A 插种密度最大,每穗总粒数(116.3粒)㊁每穗实粒数(94.8粒)最低,处理D 插种密度最低,每穗总粒数(128.7粒)㊁每穗实粒数(112.0粒)最高,处理A 比处理D 的每穗总粒数㊁每穗实粒数分别少12.4粒和17.2粒,可以看出,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植株个体发育受到影响,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随之减少㊂五是千粒重与机插密度相关性不大,4个处理中除处理A 的千粒重略低(为26.1g)外,其余3个处理(B㊁C㊁D)的千粒重基本接近,因此,千粒重与机插密度相关性不大㊂综上,从高产稳产的角度出发,本研究认为插种密度以处理B 为最佳,其次是处理C㊂表3㊀中组143不同机插密度的经济性状处理株高/cm 穗长/cm 有效穗/(万㊃hm -2)每穗总粒数/粒每穗实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g 理论产量/(kg㊃hm-2)实际产量/(kg㊃hm-2)A 85.816.1351.90116.394.881.526.18707.07747.5B 86.616.1322.95124.7107.486.126.59191.58361.0C87.716.3309.90125.6109.587.226.79060.48202.0D87.816.2280.05128.7112.087.026.68343.27423.52.4㊀产量与机插密度的相关性㊀㊀各处理的理论产量及实际产量详见表3㊂从表3可见,产量与机插密度的相关性比较密切㊂本试验的4个处理中,产量最高的为处理B,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为9191.5kg㊃hm-2和8361.0kg㊃hm -2,其次为处理C,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为9060.4kg㊃hm-2和8202.0kg㊃hm -2,但处理B与处理C 产量差异不大(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只差131.1kg㊃hm-2和159.0kg㊃hm -2),属于试验误差范围;而处理B㊁处理C 产量明显高于处理A㊁处理D;尤其是处理D,实际产量最低,只有7423.5kg㊃hm -2,分别比处理B (8361.0kg㊃hm -2)㊁处理C (8202.0kg ㊃hm -2)和处理A(7747.5kg ㊃hm -2)减产937.5㊁778.5和324.0kg㊃hm -2,减幅分别为11.21%㊁9.49%和4.18%㊂分析原因主要是处理D 插种过稀,导致有效穗数明显偏少(只有280.05万㊃hm -2),比处理A 的351.90万㊃hm -2㊁处理B 的322.95万㊃hm-2和处理C 的309.90万㊃hm-2分别少71.85万㊁42.90万和29.85万㊃hm -2,减幅达20.42%㊁13.28%和9.63%,从而导致产量较低㊂处理A 产量偏低的原因是机插密度过高,有效穗数偏多,导致植株个体发育偏差,穗型变小,使每穗总粒数(116.3粒)和实粒数(94.8粒)偏少,尤其是实粒数只有94.8粒,比处理B的107.4粒㊁处理C的109.5粒和处理D的112.0粒分别少12.6㊁14.7和17.2粒,减幅分别为11.73%㊁13.42%和15.36%㊂综上,插种密度是影响机插水稻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插种过密,植株的个体发育变差,稻穗变小,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变少,导致产量较低;插种过疏,有效穗数不够,导致产量偏低㊂3㊀结论与讨论㊀㊀本试验结果表明,机插密度是影响早稻品种中组143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㊂在越城区的气候㊁土壤条件下,中组143要获得高产,必须走穗㊁粒㊁重兼顾之路,并适当密植,保证有效穗数在300万㊃hm-2以上,每穗实粒数在100粒以上㊂为此宜选用7寸插秧机(行距为25cm)插种,首选株距为12cm,其次为株距14cm,以保证合理的穗㊁粒㊁重结构㊂参考文献:[1]㊀毛光锋,王军伟,孔祎昕,等. 中组143 机穴直播不同密度和不同栽培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20(1):52-54.[2]㊀黄国龙,袁俊,吴嘉垲.机插密度对陵两优102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7(4):25-27.[3]㊀冯加根,周燕,龚才根.不同机插密度对 花优l4 大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12(3):43,45.[4]㊀李卫华.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的特点及技术要点[J].农家致富顾问,2020(24):135-136.[5]㊀诸根.不同药剂混配浸种预防早稻恶苗病重发效果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39,59.[6]㊀何文洪,陈惠哲,朱德峰,等.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08,14(3):60-62.[7]㊀王光俊,谢小平,高云峰,等.底铺不同厚度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机插质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3,19(6):65-66.[8]㊀张卫星,朱德峰,林贤青,等.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1):45-48.[9]㊀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92-125. [10]㊀陈惠哲,朱德峰,王广,等.稻草机插秧盘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3,19(4):19-22,27.[11]㊀高兴友.育秧基质对早稻中冷23机插秧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4):548-549.(责任编辑:董宇飞)。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两优27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两优27

-16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6.1 粮食作物
长0.1 天。 株型较 紧 凑 , 分 蘖 力 中 等 , 茎 秆 粗 壮 , 抗倒性较强, 茎秆基部有部分露节现象。 叶色浓 绿, 剑叶较短、 挺直, 生长势较旺。 后期熟相好, 谷粒黄色, 长粒型, 稃尖无色、 无芒。 主茎总叶 片 13~14 叶 , 株 高 86.9 cm, 穗 长 20.3 cm, 有 效 穗 325.5 万/hm2, 每 穗 总 粒 数 111.1 粒 , 每 穗 实 粒 数 94.9 粒 , 结 实 率 85.4% 。 穗 大 粒 多 , 着 粒 密 度 5.47 粒/cm,千粒重 25 g。 3.2 稻米品质优
2008 年 在 荆 州 手 工 测 交 组 合 HD9802S/R27; 2009 年夏荆州种植观察测交组合,表现分蘖力强、熟 期早、结实率高、熟相好,同年也进行了小面积制种。
2010 年在荆州进行品比试验,增产优势明显。 20112012 年 参 加 湖 北 省 早 稻 区 域 试 验 ,2014 年 12 月 通 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 审稻 2014001。
粮食作物 2016.1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两优 27
舒 冰 1,2,3 涂志杰 1,2,3 段洪波 1,2,3 杨前玉 1,3 刘 庆 1 陈木炎 1,3 解晓峰 1 (1.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荆州 434020;2.湖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 430064;
3.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荆州 434023)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该组合属中熟偏迟籼型两系杂交早稻, 在湖北
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 111.5 天, 比对照鄂早 18

连江县2012年早稻新品种引进试验小结

连江县2012年早稻新品种引进试验小结

连江县2012年早稻新品种引进试验小结孙传春【摘要】引进7个早稻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嘉早312、佳辐占、农优902、岳优9113、中优2155、金优07、两优06等早稻品种比对照禾盛10号增产6.65%~ 32.41%,可作为早稻或单季早稻栽培.【期刊名称】《福建稻麦科技》【年(卷),期】2013(031)001【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早稻;新品种;品比试验【作者】孙传春【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县农业局农技站,福建连江3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48;S318近年来,连江县早稻面积虽然稳定在3 000 hm2左右,但由于品种单一,产量低,生产效益差,影响了农民种早稻生产积极性。

为了加快高优水稻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促进早稻品种更新换代,2012年在福州市农业局支持下,引进7个早稻新品种,以早熟优质早稻主栽品种禾盛10号为对照,在连江县东岱镇山堂村进行品比试验。

通过试验,观察各品种的农艺性状、丰产性、抗逆性,了解各品种的特征特性,为筛选出适宜连江县种植的早稻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参试7个新品种:农优90、岳优9113、中优2155、金优07、两优06、佳辐占、嘉早312等。

以早熟而易避过7月份台风灾害,米质优市场好,近几年连江县早稻主栽品种禾盛10号为对照。

1.2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选择在连江县东岱镇山堂村林承德农户稻田,地处敖江下游南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宽阔,土壤为灰泥田,土质沙壤,肥力中等,光照充足,水利条件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1.3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长方形,宽2.4 m,长13.9 m,面积33.4 m2,设3个重复,共24个小区,小区与小区之间、小区与保护行之间设30 cm工作沟。

常规品种插秧规格统一按照20 cm×21 cm,丛插6~7本,杂交稻品种插秧规格统一按照20 cm×23 cm,丛插2本。

2012年早稻品种简介

2012年早稻品种简介
荣优1506
113
3月中下旬
25天
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短挺、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结实率高、千粒重大、熟期转色好。
欣荣优5号
112
3月中下旬
25天
该品种株型适中、茎杆粗壮、叶片短直、熟期转色好、结实率高、米质优。
新丰优22
114
3月中下旬
25天
超级稻、2010年全市16个品种对比、产量名列第一位、杆高93厘米、株型适中、剑叶窄挺、米质优。
2013年早稻品种简介
品种
全生育期(天)
播种期
秧龄(天)
价格(元)
主要特点
陆两优996
108
3月中下旬
25天
该品种株高95厘米,株型适中茎杆粗壮,分蘖力强,而肥性好,后期转色好、抗性强、每穗总粒数13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8克,米质优。
欣荣08Βιβλιοθήκη 1113月中下旬25天
该品种株高93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抗性好、产量高、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米质优。
株两优10
120
3月中下旬
25天
该品种株型适中,叶片较短,后期转色好,株高87厘米,抗性强。
欣荣华占
120
3月中下旬
25天
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分蘖力强,熟期转色好,
五优156
113
3月中下旬
25天
该品种株高90.1厘米,穗长18.6厘米,抗稻瘟病强,米质优。

南昌市粮食局关于印发《2012年南昌市粮食局中晚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昌市粮食局关于印发《2012年南昌市粮食局中晚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昌市粮食局关于印发《2012年南昌市粮食局中晚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昌市粮食局•【公布日期】2012.11.05•【字号】•【施行日期】2012.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南昌市粮食局关于印发《2012年南昌市粮食局中晚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粮食局(办):根据《江西省粮食局关于做好2012年中晚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赣粮检〔2012〕1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2012年南昌市粮食局中晚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一二年十一月五日南昌市粮食局2012年中晚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各县区粮食局(办):根据省局《关于做好2012年中晚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赣粮检〔2012〕15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此次专项检查工作,确保国家各项粮食政策落实到位,促进粮食宏观调控和保供稳价目标的实现,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市局定于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20日期间对辖区内中晚稻收购活动的各类粮食经营、加工及转化企业进行全面督导检查查。

现制定我市2012年中晚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方案:一、组织领导为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检查取得实效。

市局成立中晚稻收购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赵智平副局长,监督检查处、调控处、行业处、监察室等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日常工作由监督检查处负责。

各县区粮食局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领导,统一实施。

二、检查内容督促各类粮食收购主体切实做到“五要五不准”:要敞开收购、随到随收,不准折腾农民;要依质论价、优质优价,不准坑害农民;要公平定等、准确计量,不准克扣农民;要现款结算、不打白条,不准算计农民;要优质服务、排忧解难,不准怠慢农民。

1、核查粮食收购者是否具有粮食收购资格,政策性粮食委托收储库点是否具备规定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新建县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摘要 2012年新建县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主推品种株两优606、优ⅰ156、中早33、湘丰优402、荣优9号和五优21等品种在此次展示中增产明显,抗性也较好。

其次是株两优1号,是较易实现高产稳产的品种;优ⅰ2058这个组合穗大粒多,是极具增产潜力的品种,只要通过科学栽培,提高其有效穗数即可实现高产。

新丰优22虽产量高,穗大粒多,千粒重加重,但该品种易倒伏。

关键词早稻;新品种;生育性状;经济性状;江西新建;2012年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052-02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发挥优良品种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帮助农民选择良种,应用良法,确保粮食生产安全,避免农业生产上的种植风险,按照《江西省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新建县生态环境,通过常规的栽培方式进行田间管理,考察其适应性、抗逆性及产量表现,进一步筛选出适合新建县栽培的新品种。

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大区设在石埠乡留田村6.67 hm2,小区对比试验设在石埠、西山、望城、象山和联圩5个镇各1 333.33 m2,小区展示面积共计
6 666.6
7 m2,均为水旱无忧、排灌方便,土壤为肥力中上的双香稻田。

展示总面积7.33 hm2。

1.2 试验材料
参试早稻新品种共21个,含对照品种1个,分别为:湘丰优402、欣荣优5号、早丰优402、淦鑫203、荣优9号、五优301、新丰优22、优i651、株两优606、先农29、先农25、金优458、两优42、优i2058、株两优609、株两优i号、鄱优364、株两优08、五优21、中早33、荣优463。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2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荣优463作对照(ck)。

根据文件要求,不设重复,按展示品种数量划分相应均等的小区,每小区面积20 m2(10 m×2 m),1个品种1个小区,按早、中、迟熟期随机排列,工作行宽30 cm,田块四周设保护行。

1.4 试验实施
在展示中遵循试验的差异原则,各项管理技术措施均保持相对一致,供展示品种的浸种、插秧、移栽等时间相同,秧田播种量、插秧密度、大田栽种密度相同,展示田必须平整,底肥施用要求均匀,各供试小区追肥、除草、用药防治病虫等措施,均要保持一致[1-3]。

1.4.1 培育壮秧,适时移栽。

3月20—28日播种。

育秧采用水育秧,秧田播种量,按14 m2干谷播种量为0.25 kg,匀播,播后埋芽。

合理施足断奶肥,送稼肥,防除杂草,综合防治病虫害,移
栽前3 d喷好送稼药。

供展示品种秧龄不超过30 d,并要求同时移栽。

移栽时,每兜2粒谷,带叶7~8根,密度相同,株行距约17 cm ×17 cm。

1.4.2 科学管水,合理施肥。

科学管水,浅水分蘖,够苗露晒田,孕穗期不脱水,抽穗期有水,壮籽期干湿交潜,黄熟期断水。

在平衡施肥的前提下,基肥施用农家肥7.5~15.0 t/hm2、45%施可丰配方肥150~225 kg/hm2、尿素150~300 kg/hm2、氯化钾57 kg/hm2,分蘖肥于栽后7 d施尿素75.0~11
2.5 kg/hm2,巧施孕穗肥,晒田复水用尿素37.5~75.0 kg/hm2加一定量微肥撒施,看苗补施壮粒肥,齐穗后用磷酸二氢钾3 kg/hm2、尿素7.5 kg/hm2或其他新型壮粒肥对水750 kg进行叶面喷施。

1.4.3 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综合防治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结合新建县病虫害预测预报,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施药时保持水层,以提高防治的效果[4]。

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在播种前封闭,用40%丁恶乳油2 250 ml/hm2对水600 kg均匀喷雾,保持田间处于湿润状态,在播种后2~4 d,等秧苗扎根后排干田水再施药,用40%苄口密、丙草胺(直播净,稻隆直播宝)可湿性粉剂675~900 g/hm2对水450~675 kg均匀喷雾,施药后2 d内保持田板湿润,2 d后灌水。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性状
各参试品种整体生育期较为集中,在111~116 d,以先农25最
短,为111 d,荣优463最长,为116 d,在2012年度气候生长环境下与正常年份相比,各品种年度生长表现全育期有缩短(5~10 d)。

从各试点生长期间观察记载看,西山、石埠、联圩3个试点播种日期从3月20—27日,全种植管理期为111~116 d;象山、望城2个试点播种在3月24—28日间播种,全种植管理分别为111、116 d(表1)。

2.2 苗情性状
各参试品种平均插基本苗在24.0万~25.5万根/hm2之间,较为均衡,群体高峰苗蘖285.6万~359.55万根/hm2,相对集中300万~360万根/hm2之间,反映了各试验点在苗情发育调控措施运用上较为一致,分蘖率以株两优609、株两优08、五优21、荣优9号和湘丰优402较强,先农25、株两优606、五优301和欣荣优5号较弱,有效穗数在159万~360万穗/hm2之间,整体水平较为平衡,整体发育不够充足,群体成穗率相对较低,基本集中在55%左右,据此考察结果,表明在统一管理措施的实施下,各参试品种在苗情消长结构调控上达到了相对的平衡,品种间相对稳定的群体结构上趋于均衡。

2.3 经济性状
参试品种平衡测定株高为78.1~97.4 cm,其中株高90 cm以上的品种数达4个。

每穗总粒数在83.3~129.8粒之间,基本以中穗型品种为主,每穗总粒数超过110粒的品种有8个与区域杂交稻丰产栽培和高产攻关应用穗型结构选择所需相适应,结实率多数参试
品种达到80%以上,2012年度生长气候条件较有利于后期灌浆结实。

品种千粒重与正常值有一些差异,以后期高温逼熟时间相对集中有关系。

2.4 农艺性状
各参试品种群体生长基本整齐,株型适中,叶色青绿,长势较为繁茂,后期转色较好。

纹枯病均有发生,偏重于上新建山龚田块,其他发生程度中等偏轻,稻瘟病在各试验点中除两优42偏重发生外,其他品种均未发现。

3 结论与讨论
综合分析各参展品种:早稻主推品种株两优606、优ⅰ156、中早33、湘丰优402、荣优9号和五优21,这几个品种在此次展示中增产明显,抗性也较好。

其次是株两优1号,是较易实现高产稳产的品种,优ⅰ2058这个组合穗大粒多,是极具增产潜力的品种,只要通过科学栽培,提高其有效穗数,即可实现高产[5-7]。

新丰优22虽产量高,穗大粒多,千粒重重,该品种易倒伏,对现在机收年代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

由于展示点都安排在交通方便的国道、省道路旁,农闲时,农民朋友纷纷自发地去现场观摩,认为通过新品种展示该种方式推广新品种非常好,感谢农业部门为农民、种子企业、农业生产办了一件实事、好事,使广大农民享受到试验示范的成果。

4 参考文献
[1] 喻凤琴,刘宗发,黄海燕,等.超级晚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22-25.
[2] 石扬娟,申广勒,周宗玲,等.9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品比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6(14):3302-3303.
[3] 蔡晓谋,徐红辉,龚滇鹏,等.早稻超级稻品种对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57.
[4] 万礼根.南昌县2004年早稻品种(组合)对比试验简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5,17(4):60-62.
[5] 梁珍,陈景智,黄伟平.兴国县2006年水稻杂交组合品比试验简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2):122-123.
[6] 周乐明,魏新林,李建新,等.早杂新组合不同生态点品比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45-47.
[7] 卢作保,何晓荣,熊云林,等.修水县2005年杂交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简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35-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