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七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云南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云南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逡巡(qūn)从散约败(zòng)氓隶(máng)鞭笞天下(chī)B.瞋目(chēn)人为刀俎(zǔ)戮力(lù)按剑而跽(jì)C.癸丑(guǐ)流觞曲水(shāng)激湍(tuǎn)游目骋怀(chěng)D.流憩(xī)放浪形骸(hái)轻飏(yáng)植杖耘耔(zǐ)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①在本次服装节的模特表演赛中,她风光________,魅力四射②据美味思副食公司总裁________,他们准备诉诸法律,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③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________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双方互访,促进了关系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④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是对台海地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
A.十足泄漏大肆更/和B.实足透露大事也/乃至C.实足泄漏大肆更/和D.十足透露大事也/乃至3.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光十色去描绘。
B.如果认识到我们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还有许多地方不能解释,也就不足为训了。
C.突然,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时动时静,像行云流水,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朋的光环,萦绕在北斗星的周围。
D.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图书馆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收藏的有50万册。
B.近代考古学的新发现,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唯心论者的错误观点。
C.他俩虽是孪生兄弟,但性格志趣迥异,理想追求更是大不相同。
高一云南月考试卷
高一云南月考试卷一、语文(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题。
【文章内容】(此处应为一篇现代文阅读材料,由于篇幅限制,不具体提供)1.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分)2. 第二段中提到的“他”指的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5分)3.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5分)4. 文章最后一段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5分)(二)古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5-7题。
【古文内容】(此处应为一段古文阅读材料,由于篇幅限制,不具体提供)5.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5分)6.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5分)7. 古文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10分)(三)作文(60分)请以“我眼中的云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二、数学(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实数集R的子集?()A. 整数集ZB. 有理数集QC. 复数集CD. 以上都不是2. 若函数f(x)=2x^2-3x+1,求f(-1)的值。
()A. 0B. 4C. 6D. 8...(此处应有更多选择题,由于篇幅限制,不具体提供)(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满足a^2 + b^2 = 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
2.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3,公差d=2,求第10项a10的值。
...(此处应有更多填空题,由于篇幅限制,不具体提供)(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 解不等式:|x-2| + |x+3| ≥ 10。
2. 已知直线l1: y = 2x - 1与直线l2: y = -3x + 4相交于点P,求点P的坐标。
3. 证明:若a,b,c是正实数,且a + b + c = 1,则(1/a + 1)(1/b + 1)(1/c + 1) ≥ 27。
202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含答案
202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数十年来,中国史前遗址的发现层出不穷,仅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就有数千处。
当代考古学家认为,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有过不少地方性的文化圈。
观察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的发展趋向,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聚落分布的密度很大。
换言之,人类的聚落不断地繁衍,不断地分化,星罗棋布,散见各处。
其二,地方文化虽多,却逐渐凝聚为几个范围相当大的文化圈,而这些文化圈的分布形态与后世中国的地域区划也往往十分契合。
是以,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既有繁衍分化的现象,也有凝聚融合的现象,整个进行的过程是两者交替重叠。
其扩散到一定程度,随即因接触与互相影响而有融合。
在扩散的过程中,人口繁殖导致聚落的扩大、分化与增殖,这是生活条件改善之后,人口增殖的自然现象。
从社会意义上来说,子孙繁衍是人群亲缘关系的延伸;另一方面,在融合的过程中,不同的人群通过婚姻与结盟的方式组合为更大的群体。
于是,扩散与融合加强并扩大了亲缘纽带,而与社群纽带纠结不分,邻里乡党与亲族婚姻成为中国人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
自古迄今,中国人见面,“贵姓”与“贵处”总是必问的问题。
亲属关系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
同宗,何尝真有血缘关系?同乡,更是空泛的认同。
但是,中国人认为这些纽带是重要的联系。
这一观念本身,即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论一个文化圈有多大的范围,其原来成分仍由地方文化演化,仍有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这些独特性也许来自古代的部落,也许来自古代的种姓。
各个原有的群体也必有其各自认同的象征,象征的形式可能以祖先、宗神的形式出现,可能以自然神作为地方的保护神出现,也可能以某种事物为象征符号。
总之,群体的自我认同表现为诸种诸样的可能方式,而这些象征往往是神圣的。
但是,当不同群体融合为较大的群体时,各个族群之间的象征符号也必须融合为一个共同神祇以代表所有成员。
云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试题 语文含解析
2025届高三年级9月份联考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他们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包括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
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极大拓展了生产空间,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
云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答案和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语文答案【答案】1.B 2.D 3.C4.①受传记繁荣、泛滥的影响,有意甚至刻意讳言传主之“恶”。
②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故意拔高人物,人为编造美化。
③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或者为了哗众取宠,以“重写历史”为旗号,有意回避或者淡化其在历史上的负面形象。
5.①写作传记应秉持史家春秋笔法,追求全面真实是基本要求。
②不能因为某些因素影响,而讳言人恶,歪解曲解历史。
③遵循历史事实,也要通过细节、对话、环境渲染等塑造人物。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
B.“‘泛生命体’拥有珍贵的文献和学术价值”错误,张冠李戴,由“而是工程、城市、部队、江河湖海渠等‘泛生命体’。
在作家眼中,这些事物似乎都变成了有生命的物体和存在,……这些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史志史传、文献和学术价值”可知,具有文献和学术价值的是作家写出的作品,而不是“工程、城市、故选B。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
A.“是因为他们的个人经历对读者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启示意义”错误,变或然为必然,且以偏概全,由“这或许是因为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创作道路,对其他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具有启示与感召意义,同时又具有文学史价值”可知,原文说的是“或许是因为”,且还有“具有文学史价值”这点原因。
B.“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错误,无中生有,材料一1-4段分析现当代传记文学的发展特点,5、6段指出当下存在的问题,并未给出建议。
C.“它决定了传记的真实程度”错误,以偏概全,由“主要不是看它写了什么样的历史而是怎么写历史”可知,怎么写历史只是传记真实与否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能就决定了传记的真实程度。
故选D。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A.体现了为“泛生命体”立传的特点。
B.“以见证者的身份讲述路遥在人世间最后二年的生存状况和经历”体现了“传记文学在写作手法上也在努力出新出奇”的特点。
2024届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月考(九)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1.(3分)C 【解析】于文无据,材料对此现象并无评判。
2.(3分)B 【解析】A项,“细节频次的调节”错,应该是“高密度的细节”;C项,“细节的密度”错,体现的是细节的频次;D项,依据原文“也许一个细节单元就是整个艺术世界”,并不能得到“到时用多个细节单元来写小说已无意义”的结论。
3.(3分)B 【解析】“作者举此例意在肯定金圣叹见解独到”错。
4.(4分)①为小说情节服务。
②大量细节摆脱了叙事的束缚,成为小说主体。
(每点2分)5.(5分)①高频次细节。
②体现了深刻的洞察力和穿透力。
③细腻展示了祥林嫂内心的悲痛、绝望。
(第①点2分,第②和第③点答出一处2分,答出两处3分)6.(3分)A 【解析】“出于对林则徐的惧怕,他们不得不……”理解错。
7.(3分)A 【解析】“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错。
8.(5分)①刚开始接下刺杀“任务”时,一心只认钱,毫无忌惮,嚣张自负。
②看到贩卖鸦片的商人冯安刚被果断斩首后,有所畏惧。
③闯入林则徐下榻的院子准备动手,为林则徐的禁烟决心和英雄气概所震撼,内心震动,放弃刺杀。
(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9.(6分)①通过两条线索展开叙事,互为映照,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有条理。
②两方面的内容交织在一起,体现了正与邪之间的较量,暗示了林则徐面临的禁烟形势严峻,充满挑战和危险。
③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写出了林则徐禁烟的决心和胆识,突出其英雄气概。
(每点2分)10.(3分)CEH(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11.(3分)A 【解析】“何竟日默默在此”中的“竟”指从头到尾。
12.(3分)D 【解析】“一年后”错,“秩满”指任期满。
13.(8分)(1)(4分)自己取了两个大瓜来赔偿,又欺骗恶少,把孩子留给他,用来赔偿他以前丢失的瓜。
(“以”“绐”“偿”“者”各1分)(2)(4分)于是上疏给皇上说明这是荒诞的事,这件事就搁置下来了。
(“乃”“白”“妄”“寝”各1分)14.(3分)①王继将查问太仓获得的十万余款上缴国家,而非依从惯例与同事中官平分。
云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医成为国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科院外籍院士李约瑟认为,中医是疾病记载方面几乎唯一拥有连续性著述传统的医学,在古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先进的地位。
新文化运动后,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医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是落后腐朽的东西。
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说,与西医相比,中医典籍都可以烧掉。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曾质疑过中医的议论和方药。
尤其是国民政府肇建之初,激进派视中医为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不惜以“规划现代化的卫生工作”为名,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该法案被国民政府通过,开辟了五四以来以政治法权解决文化论争的先例。
面对自身岌岌可危的生存态势,中医界有识之士拼力抗争。
从此,论战、抗争以及探寻中医出路,便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中医变迁史的双重基调....。
作为一门关涉国计民生的应用技艺,医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它既是关爱生命、促进健康、治疗疾病的科学、艺术和实践,又包含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的文化要素。
诚如熊月之先生所言:“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
如果在各种学科中,举出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特征的一种,我以为医学最为合适。
”从这个意义着眼,医学无疑可为活生生的文化标本。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古代社会,定位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方向的测定。
《考工记》一书最早明确记载了根据太阳的视运动进行立竿测影,以辨别东南西北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且实用,但也有不正。
因为所选择的时间是日刚出没之时,这时太阳光线很弱,容易导致表影模糊,使观测者很难精准确定观测的结果。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提出了另一种测影定向方法。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先在平地上立一定表B,然后再拿一表A,在早晨太阳刚出时,让A表在相距B表10步的地方对B表和太阳中心进行瞄准,当三者成一直线时,将A表固定下来;当傍晚太阳要没入地平线时,另用一表B′,在相距A表10步的地方对A表和太阳中心进行瞄准,当三者成一直线时,将B′表固定下来;将B和B′连线,其中间点为C,这时B和B′的连线表示的就是正南北方向,点C和表A的连线表示的就是正东西方向。
这种方法的测量时间也是在日刚出没之时,但观测方法是用眼睛直视,而非像之前《考工记》那样观察表影,这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表影模糊造成的误差。
再加上用三个表进行测向,其定向精度比《考工记》的要高。
《淮南子》以降,历代都有学者探讨过如何提高测影定向精度的问题。
其中成果最突出的是元代的郭守敬。
郭守敬根据测影定向原理,发明了专门仪器“正方案”——一种中心有孔洞,围绕孔洞有19个同心圆的石板。
在测向时,先在孔洞中插上表,然后随着表影的变化,在圆周相应位置做标记,直到下午表影东移出外圆为止。
最后把同一圆上的两个交点连接起来,其连线所代表的方向就是东西方向,其垂直平分线所代表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
郭守敬的做法很有道理:他选择在太阳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测量,这时太阳光比较强,表影浓度高,便于观察;他采用多组观测的办法,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这与现代误差理论的主张是一致的。
2023-2024学年云南省红河市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云南省红河市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诗人听完琵琶女生活的不幸,又想到自己仕途的坎坷,于是有了“______,__________”的共鸣。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和小凤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桌,高中我们俩又住一个宿舍,这次高考报志愿,我们俩也要比翼双飞....,决定报同一所大学。
B.完全没有退路的特鲁姆普在场上拼得更加凶狠,丁俊晖反而有些想法太多,要么畏首畏尾....要么操之过急,让观众为他捏一把汗。
C.苹果智能手表发布一年多以来,它的表现并不能差强人意....,其用户评价也低于其他的苹果产品,但是仍然战胜了三星、华为等等。
D.在“中国市场环境的变迁”论坛上,隆国强指出,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谁能把握好未来趋势,谁就可以脱颖而出....。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
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惯、古典文化、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2020年9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机密★考试结束前【考试时间:2020年9月3日,上午8:30-10:30,共120分钟】云南省2020年春季学期末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4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
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
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圈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咸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
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
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
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串、水榭、一轩、一楼。
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
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
云南省昆明市三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
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
能发挥新创的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
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
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成就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
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的,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因这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甚至于消亡。
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上虽仍需采用西洋方法,但一切为自觉的建设。
要提炼旧这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必须增强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
构架的纵模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
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的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
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
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
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
现在我们不必削足适,拿自己的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颠倒欧美这筑的作用。
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这筑。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大理州高一6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
学会挑选食物,是对抗植物毒素的有效做法。
在肯尼亚马萨伊马拉草原上,我们总能看到长颈鹿在悠然地嚼着金合欢的叶子。
只要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
因为,如果只吃一棵金合欢树的叶子,很容易引起中毒。
因为金合欢会“通风报信”。
金合欢含有特殊的化学武器——单宁。
在通常情况下,树叶中的单宁含量并不高,毕竟合成单宁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长颈鹿在啃食树叶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这些乙烯被金合欢感应到,接着金合欢就会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
过量的单宁会影响到长颈鹿的消化系统,降低它们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所以,聪明的长颈鹿自然会找新的地方进餐了。
说到挑选食物,还有一个出名的例子,那就是在澳洲的桉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个动物就是树袋熊(考拉)。
桉树叶子是考拉的主要食物,但是并非是棵桉树,考拉都会吃。
在澳大利亚分布着约300种桉树,但是考拉仅仅热衷于吃其中的三种桉树的叶子,分别是小帽桉、细叶桉和赤桉。
这种现象其实也发生在大熊猫身上,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挑嘴的大熊猫就只愿意吃冷箭竹,像毛竹、麻竹这样的竹子根本就不入它们的法眼。
考拉如此挑选食物是有原因的。
桉树可以说是将化学防御这件事玩到极致的植物之一。
中国南方大片的桉树林根本不需要喷洒农药控制虫害,因为几乎没有动物能够解除桉树的防御武器。
桉树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桉叶油,桉叶油中的主要成分桉叶素有着特别的刺激性气味。
虽然稀释过后的桉叶油也可以作为香精添加到人类的食品当中,但在高剂量下,桉叶油仍然有毒。
对于食草动物而言,桉树叶是种“只可远观”的能源宝库。
相对来说,作为考拉食物的三种桉树中的桉叶油含量远不如柠檬桉、蓝马里桉、辐射桉、丰桉这些应用于精油生产的桉树。
2024届云南省统测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隐私★启用前【考试时间:4月19日9:00—11:30】2024年云南省中学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读题)和第Ⅱ些(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加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与在答题上,并仔细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与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单一国家已经难以独自面对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
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须要中国才智、中国方案。
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提倡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沟通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欢迎各方共同参加;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表明,这一宏大创举是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超越与创新。
它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旺盛。
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帮助各参加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
2020届宣威九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宣威九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腊梅花开胥得意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本来还在认认真真地办着年货,等儿子回来安逸地过一个祥和的年,谁知道来了封城的消息。
城封得很快,头一天的消息,第二天就封了。
新闻里和通知里都讲了,人人都不能出门,要彻底把那种说不清的病毒隔离住。
全城人都行动了,这位母亲也不能例外。
她平时就是一个明事理的人,退休后,主动当起了小区里的志愿者,事事都带头。
这次,因为疫情封城,一定是因为事情非常重大了。
母亲给儿子打电话:“封城了,政府不让回来,你就不要回来了。
”儿子是海军的一名军医,一直跟着军舰出海,已经两个春节没有回家了,恰好今年没有任务,早就计划回来过春节的。
在接到母亲的电话前,在新闻中,他已经得知了家乡封城的消息。
不能出门,只好在家里看新闻。
母亲和父亲的心里焦急万分,他们所在的城市每天都有新增的病例,而且更可怕的是,一时还没有特效药,人们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好在,电视中不停地播放着各级政府抗击疫情的相关消息。
北京的专家队来了,上海的医疗队来了,全国各地都在支持着自己所在的城市,而且为这次疫情而建的医院正在一天一个样地拔着节,母亲和父亲心中有了些安慰。
可是,一觉醒来,父亲却开始咳嗽,并伴有发烧,一连串的症状都和新闻中所说的疫情相仿。
忐忑不安中,老两口拨通了防疫站的电话。
一个小时后,急救车来到了小区。
上门的医护人员仔细地询问完情况后,父亲迅速被急救车拉走了。
母亲被隔离在家了。
趴在阳台上看着呼啸着疾驰而去的急救车,母亲心里像长满了草。
她急切地给儿子打电话,儿子没接。
儿子在稍后的留言中告诉母亲他很忙。
听说儿子忙,母亲突然意识到自己给儿子添乱了。
全城几百万人都在家隔离着,又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慌什么!自从父亲被接走后,母亲就开始了茫然无措。
直到一天,有一位专家在电视中讲,只要春天一到,疫情就会好转。
于是,她开始无比渴望春天的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七次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俗的集体性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人的根本属性是他的社会性,民俗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群体活动。
当人类社会产生时,相应的各类民俗文化就孕育产生了。
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部落和村镇出现,民族形成,人类社会出现了种种人群集合体,民俗文化便由这一群体不断创造、完善、传承和保护下来,形成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
由此可见,民俗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
民俗的集体性源远流长。
在远古时代,民俗的集体性就是它的全民性。
原始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是全民共同参与创造和传承的。
这种传统通过某种变异,一直延续至今。
今天民间传承的许多民俗事象,我们都无法找到它原来的倡导者和创造者,它完全靠一代又一代集体的心理、语言和行为传承下来,服饰、饮食、居住、家庭、村落、岁时节日和人生仪礼民俗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民俗,莫不如此。
民俗的集体性并不排除个人因素,有些民俗事象的倡导者也许是个人,但这种个人应被理解为集体的一员,只是他隐姓埋名变为无名氏。
退一步讲,即便是个人的创造,也必须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否则就不能成为普遍传承的民间习俗。
总之,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
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
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和他所要遵循的礼仪等,只有和社会的习俗相结合,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融于社会的民俗之中。
集体性也是民俗在流传上的显著特征。
民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集体的行为习惯,并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流动。
这种流动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在自然流动和传承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因素。
我们经常看到,民俗在流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都经过集体的不断补充、加工、充实和完善。
比如汉民族的春节习俗,主要体现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
原始农业对自然气候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当时人们还只是通过物候观察划分年月。
草青一次为一年,谷熟一次为一年。
所以《说文》释年曰:“谷熟也。
”那时“年”只是计时单位。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懂得了通过观察天象确定方位和时间,并依此指导农业生产。
直至西周时期,才产生了较明确的历法,准确地确定一年的岁首,并有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
不过这时的年节,只标志新旧交替,并没有固定日期。
中国后世的年节,大约形成于汉代。
汉武帝颁布《太初历》,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年节习俗才一直延续至今。
当年节确定后,民间信仰习俗渐渐浸染到年节习俗中,庆祝丰收与祭祀神灵、祭祀祖先相结合,驱邪逐疫等亚术活动也成了年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具有喜庆气氛的娱乐活动也加入进来,使春节变成名副其实的民间文化节日。
丰富多彩的春节民俗文化的形成是集体智慧的创造,是在春节习俗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没有后世的补充创新,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完备与丰富的春节节日习俗。
集体性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整体意识,也决定了民俗的价值取向,这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摘编自陶立瑶《民俗的基本特征》)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俗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因为民俗文化是由人群集合体不断创造、完善、传承和保护下来而形成的人文景观。
B.有些民俗事象也许是个人倡导和创造的,如果它没有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也不能成为普遍传承的民间习俗。
C.汉民族的春节习俗在自然流动和传承过程中,经过集体的不断补充、加工、充实和完善,逐渐完备和丰富。
D.中国后世的年节形成于汉代,即使在西周晚期有了庆祝丰收的活动,但也只标志着新旧交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年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直接点出民俗的本质特征,并指出了民俗文化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群体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B.文章紧扣民俗的本质特征和民俗在流传上的显著特征来论述说明民俗的集体性,十分具有针对性。
C.作者在第二段中说明今天许多民俗事象通过集体的心理、语言和行为代代传承下来的现象,是为了论证民俗的集体性源远流长。
D.文章借助民俗的集体性论证了民俗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旨在警示当代的人们应该注重传统习俗的保护与传承。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始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创造和传承离不开全民的共同参与,意味着它们从产生到延续至今都是集体行为,没有个人参与。
B.一旦个人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承认,就可以融进社会的民俗中,成为一种民俗事象,流传下去。
C.春节民俗文化的形成是集体智慧的创造,即使到了当代,随着人们对其补充和创新,它或许也还会不断地丰富。
D.民俗的形成和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集体活动,都会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民俗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新时代新技术为新医疗带来了无限可能,专家预言,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智能诊断、临床决策、精准治疗以及健康管理。
在人工智能助力下,精通各种领域的“AI (人工智能)医生”会变为现实。
用手机对准患病的皮肤拍照,上传到图像识别系统后,即可对患者患上的皮肤病进行诊断,这并不是电影里的场景。
目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已经研发出皮肤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建立皮肤病的辅助诊断模型,准确率超过85%。
未来医院还将建立多发病常见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模型,为临床医生提供辅助诊断,为群众就诊提供科学引导。
随着科技发展,远程医疗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
湘雅远程医疗平台“雅影肺管家”与2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联系,为多名来自基层的肺结节患者进行远程会诊,经过会诊的大部分肺结节患者留在了当地基层医院进行手术,避免了舟车劳顿之苦。
(摘自新华网《“AI医生出道”一“智慧医疗”让看病更简单》)材料二: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将教师从批改作业、阅卷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辅助教师进行口试测评、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通过人机交互技术,协助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开展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成熟,教育行业也开启了人工智能时代。
相比于昔日的教学模式,如今的课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工智能+教育’正在引起教育的一场革命。
它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式、师生关系等等。
”在今年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如是说。
这个判断也是业内的普遍共识。
有关人士表示,教育行业将是人工智能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与此同时,AI+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其颠覆性的产生尚需时间。
(摘自工人日报《AI+教育悄然融合》 )材料三: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7万亿美元,保持全球第二大数字经体的地位。
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中国的数字经济将进入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新阶段,将在人与智能机器交互方式上带来重大变革。
比如,人们对手机依赖程度逐步降低。
过去20年,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会逐步提升。
未来20年,智能终端会超越手机的范围包括智能音箱、智能穿戴设备等应用会逐渐普及,人们将会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和智能机器交流。
智能机器的服务内容会多样化。
比如说智能音箱,基于语音交互技术,不方便使用手机的老人和孩子能方便使用,消除了教字鸿沟。
除了放音乐,它还能播视频、看直播、听故事、查菜谱。
未来,人工智能会维生新业态。
交通、医疗、城市安全、教育等,各个行业会快速地实现智能化,切实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中。
比如,不久的将来,普通市民可以通过APP一键呼叫自动驾驶汽车。
(根据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公开演讲整理编辑)材料四: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
以无人驾驶技术为例,在全球范围内已出现多起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然而,并没有法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
当人们向算法让渡了部分决策权,也会让归责成为难题。
事实上,如何对人工智能进行规范,在世界范围内还未形成共识。
在不少国家,无人驾驶领域的立法一直在讨论中,看法不一;在中国,无人驾驶的汽车能否上路、是否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引发了一系列讨论。
欧盟最新发布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也没能对人工智能涉及的隐私风险、数据保护风险做出符合大众期待的回应。
每当一种新技术出现,都会有关于旧的治理规则是否适用、是否需要升级,以及是否需要制定新的治理规则的讨论。
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引发的问题,如何用法律条文探寻最佳应对方案、凝聚对未来的共识,是一项艰巨挑战。
(摘自人民日报《发展人工智能,治理需跟上》)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相较于临床医生诊断,人工智能诊断一方面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另一方面还可进行远程会诊,为群众就医、医生诊断提供更多支持。
B.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开展应用将会促使传统教育形态发生改变,不过二者要实现深度结合还需要一段时间。
C.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与智能机器的交互方式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智能终端会更加多元,智能机器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
D.无人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多起事故,说明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待发展,而事故的归责成为难题,说明人工智能的治理尚待完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目前,患者可以借助皮肤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手机上进行医疗诊断,可见在不久的将来,AI 医生可以代替临床医生进行各项疾病的诊疗。
B.人工智能渗透进教育行业无疑将对教育带来巨大影响,材料二举例说明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形式,也具体指出了存在的各种问题。
C.中国保持了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的地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数字经济,将进一步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D.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何对其进行规范是个巨大挑战,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出台。
6.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等待清洁朱以撒他们总是在挥毫前做一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情。
譬如在木桶里沉着地泡着,慢条斯理地洗涤身上的尘泥,然后一身清爽地换上一件宽大的衣裳,舒展丝毫无碍的筋骨。
接着走出,进入书房,燃一炷香,让香气漫开,充满空间。
坐下来,仍然是慢悠悠地,用三个指头捏住一锭墨,轻微的“沙沙”声响,在墨底部和砚台平面相接处传了出来。
脸上淡淡的表情,像一件庄严的大事即将展开,让人察觉其中一定有神圣的成分存在。
这就是古代文人一种常见的挥毫前状态。
不说太远,从蔡邕开始吧,总是要在氛围形成,才拈起那杆手感稔熟的狼毫,从容下笔。
从准备到落墨,它们之间相隔着一段漫长的等待,犹如音乐悠长的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