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上人:绝对他力
前行第一百一十一课笔记
前行第一百一十一课笔记发了菩提心之后, 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
前面已经学完了前七品的内容, 今天开始学习第八品——静虑。
此品一方面宣讲了如何安住禅修, 一方面宣讲了让我们相续中世俗菩提心得以增上的方便。
菩萨的六度中, 静虑度属于第五度, 前面我们分析过, 布施度、持戒度和安忍度, 这三者主要随顺于福德资粮, 而静虑度和智慧度随顺于智慧资粮, 精进度是二者的助伴。
在《入中论》中引用佛经的观点讲到, 布施、持戒和安忍主要是佛陀为在家行者宣讲的;而静虑度和智慧度, 主要是为出家的修行者宣讲的。
当然这是从主要角度而言, 并不是说在家修行者不能修持静虑、智慧, 出家修行者不能修持布施、持戒和安忍。
而是针对于各自不同的环境情况:在家行者的资具比较多一点, 但真正一心修寂止, 通过闻思修增长智慧的因缘不是特别具足, 所以主要是修持布施、持戒和安忍;出家修行者, 因为不是在世间工作, 没有很多资具, 所以主要是以法布施为主, 财布施等修法就不是特别地主要, 而应该在寺庙或寂静处, 一心一意地修持静虑, 长时间地依止清净善知识, 闻思修正法, 生起闻慧、思慧和修慧, 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闻思修, 增长智慧的侧面上。
但不管在家还是出家, 菩萨都需要圆满地修持六度。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八品的内容, 六度中的第五度——静虑。
静虑、禅定、等持、寂止和三摩地等等很多名词, 都是表达一个内涵不同的侧面。
学习过《入行论》的人, 都知道在第八品静虑品中, 并没有讲很多修寂止的技巧, 比如, 观呼吸的方式, 或者专注一境禅修, 和一般禅定的技巧。
反倒是要我们舍弃对世间法、有情的执著, 以及怎样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等等, 这方面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第八品的内容。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
学佛之人需要达到的四个境界分别是:
1.见性成佛:明心见性,彻悟自性。
这是佛教修行的第一阶段,也
是最基础的一步。
通过修行和悟道,可以发现自己的本性和内在的智慧,从而摆脱烦恼和执着,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2.破执除疑:在见到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物质世界的执着
和迷惑。
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了解世间万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不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和束缚。
3.和合利他:在自我修行的基础上,积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困难。
通过传播正念、慈悲和智慧,启发他人的觉悟和善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无我利他:超越个人利益的局限,以全人类和大自然的利益为己
任。
通过修行和实践,培养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状况做出贡献。
这四个境界是相互关联、逐步递进的。
只有不断追求真理、探索自我、服务社会、完善人格,才能逐渐达到更高的境界,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修行2·随缘-第八章
第八章“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
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种灭,谓流注灭及相灭。
“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
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
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
大慧,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
大慧,现识及分别事识,此二坏不坏,相展转因。
大慧,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是现识因。
大慧,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
大慧,若覆彼真识,种种不实诸虚妄灭,则一切根识灭,是名相灭。
大慧,相续灭者,相续所因灭,则相续灭。
所从灭及所缘灭,则相续灭。
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
依者,谓无始妄想熏;缘者,谓自心见等识境妄想。
大慧,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
金庄严具,亦复如是。
大慧,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成,是故不异。
若不异者,则泥团、微尘应无分别。
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
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
若自真相识灭者,藏识则灭。
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大慧,彼诸外道作如是论,谓摄受境界灭,识流注亦灭。
若识流注灭者,无始流注应断。
大慧,外道说流注生因,非眼识色明集会而生,更有异因。
大慧,彼因者,说言若胜妙,若士夫,若自在,若时,若微尘。
“复次,大慧,有七种性自性,所谓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
复次,大慧,有七种第一义:所谓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超二见境界、超子地境界、如来自到境界。
大慧,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
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如来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法,圣慧眼,入自共相建立。
如所建立,不与外道论恶见共。
大慧,云何外道论恶见共?所谓自境界妄想见,不觉识自心所现,分齐不通。
少林武功的哲学基石
哲学禅武少林拳禅合一是少林寺武功的基本特征,也是少林寺武功的哲学基础。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中禅宗的祖庭。
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修行,将衣钵传授给道育、慧可、道副(一作“僧副”)、昙林诸人,是为禅宗之始,达摩因此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禅宗以“顿悟成佛”而著称。
禅宗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主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也就是说,只要指示人人本来具有的心性,彻见此心性,即可成佛。
六祖慧能说: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惠为日,智为月,知惠常明。
于外著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
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澈,于自性中,万法皆见。
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
他又进一步指出: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智慧)观照。
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至佛地。
按照慧能的观点,尽管你心中有无数妄念邪欲,而一旦起般若观照,内外明澈,刹那间即可成佛。
这种单刀直入式的禅法彻底摒弃了以苦行为方式的烦琐戒律,为世人指出了一条立地成佛的终南捷径。
少林寺妙兴大师(字文豪,登封人,1891~1927)有一幅墨宝,题为《人祖门少林派性功罗汉拳诀》,其全文如下:头如波浪,手似流星。
身如杨柳,脚似醉汉。
出于心灵,发于性能。
似刚非刚,似实而虚。
久练自化,熟极自神。
妙兴大师为一代武林高手,又颇通文墨,佛学造诣很深,曾任少林寺当家和尚,传有僧徒上千人,俗家弟子二百余人。
“出于心灵,发于性能。
似刚非刚,似实而虚”这十六个字道出了少林拳的精要。
一般人多认为少林拳以刚猛为上,其实这种理解未免有点片面。
武林前辈认为,凡练少林拳而“筋努骨突,任气用力”者,皆是因为后来“支分派衍,渐失其真”。
而真正的少林高手,则是“藏神在眉尖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发如美人之采花,收如文士之藏笔。
诸葛君之纶巾羽扇,羊叔子之缓带轻裘,差可仿佛,夫岂有圭角之可寻哉? ”其中,“藏神眉尖”四字,说明内功修炼已达到相当火候;“运气腰囊”四字,则道出了少林拳运气发劲之所在,这与其他内家拳并无二致。
毘钵舍那第8讲
毘钵舍那第8讲我们翻开404页第三自然段,“又有一类先觉”一直到405页的头两行。
那我们这一段主要也就是要谈的对中观论师的分类了。
那么实际上面也就是说,这些宗派观点的不同。
那么在这一自然段当中,我们又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那么第一个层次,“又有一类先决”那么这个一直到“名瑜伽行中观师”,那这是可以是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就立胜义亦立二名”,那么一直到这一页的倒数第二行,“若诸细流谁能尽说”。
然后就第三部分,“又其觉慧大译师云”,第三个部分。
那么第一个部分里头是要从世俗的名言这样子的一个层面,来分析中观论师。
那第二个部分就从胜利的部分,来给中观论师安立他的名称。
那么第三个部分是觉慧大译师的这种观点。
然后,就是我们最后这种宗大师的一个总摄。
所以在这段当中,它的层次还是非常地分明,先从世俗的部分,然后从胜义的部分,再一个是引了善慧大译师的说法。
那么因为对中观论师的分类不同,那实际上面也就是说,在过去这些中观论师,他们对中观的认识,对中道的认识是不是有偏差,究竟不究竟,圆满不圆满,这样子的一个问题。
那第一个层面谈的是,从世俗名言,世俗名言那么它是跟客观外境是有关系的,所以又有一类的先觉知识,那么这个在过去的古大德们,过去的这些善知识,“作如是言”还有这样子的一种说法,什么说法呢?就立名言而立名言者。
那么就世俗谛的名言的概念,名言安立,那么来安立的话,来安立中观师的这种名言的话,那可以分成两类,略于二类大中观师,那么可以分成两类的中观师。
那么是哪两类呢?“谓于名言许外境者,名经部行中观师”,就是在世俗的名言概念这个份上,如果承认有外境的话,叫做经部行的中观师。
“及于名言不许外境者”,在这个世俗概念名言份上,如果不承认有外境的话,那这个派别的中观师叫做瑜伽行中观师。
那这个也就是分成两类:一类是经部行中观师,一类是瑜伽行的中观师;一类是许外境,一类是不许外境。
那这个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先觉知识作如是言”,就过去的这种善知识,他们这样子的一种分法:经部行中观师,瑜伽行的中观师。
慧净上人:他做自受 自作自受4页88
他作自受自作自受所谓「他作自受」,是从因果道理来讲的。
因果道理有「自作自受」跟「他作自受」两种。
「自作自受」是就自力圣道修行的法门而言,「他作自受」则是就他力慈悲救度的法门来说。
「自作自受」:就是所谓「自因自果」,就是说「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譬如像「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吃饭自己饱」;他人喝酒他人醉,我们不喝酒,我们不会醉。
他种的因,他自己承受果报,跟别人毫无关系,别人也不能承受。
如同《地藏经》所讲的:「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不能代受。
」就是说父子那样的至亲,同堕地狱、同受狱苦,也是各别各别去承受,不能互相代替,这个是「自作自受」。
「他作自受」:就像父母积财留给子孙,又像慈善家行大布施来救济贫困。
《无量寿经》就谈到: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又说: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由这两首偈子可以知道,阿弥陀佛是一位大施主,是一位救世主,而且是「救世之法王」。
《无量寿经》又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又说: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又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由这几段经文就可以晓得,我们这个法门是「他作自受」的法门。
也就是阿弥陀佛(他)为我们(自)开法藏,为我们「专求清白之法」,使我们成就往生成佛的功德。
如果他不能成佛,当然这些功德还没有具足、完成,那样的话,既不能救度我们,也不能成为阿弥陀佛这一尊佛。
如果这些都完成了,他才能成为阿弥陀佛、成为大施主、成为救世主。
所以,这个「他」,是指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兆载永劫所修行的六度万行,是为了给十方众生受用,这个叫做「他作自受」,如同前面所讲的,父母积财留给子孙、慈善家行大布施来救济贫困。
所以,由这些内涵可以看出,阿弥陀佛把众生看得比自己重要,因为如果他不能使我们往生,他就要舍掉正觉的生命,所谓「不取正觉」。
慧净上人论 善知识是得道的全因缘
所谓“善知识”的定义是,只要能使对方走上解脱之路的,就是对方的善知识。
善知识又分“教授善知识”、“护法善知识”与“同行善知识”。
善知识对我们学佛的重要性如何呢?有一次,阿难尊者请问佛陀:“善知识是不是助我们得道的半因缘呢?”佛陀回答:“是得道的全因缘。
”一般人大概会认为,我们都有佛性,佛性就像种子一样,如果努力耕耘,随着时节因缘的成熟,总会开花结果的;所以,外来的缘应只是一半的因缘,而我们本具的佛性、自身的精进又是另一半的因缘,二个因缘合起来就是全部因缘,则能开花结果,也就是修行证果。
一般人大都会这么想,但是佛陀却说:“不是这样!善知识就是我们得道成佛的全因缘。
”密教有四皈依,在四皈依当中最重要的是皈依金刚上师,我想这有它的道理在,因为善知识适得其时的一句话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命运或一生。
俗语也说:“一言兴邦,一言灭国。
”尤其在关键时刻,紧要的一句话对人的影响是绝对性的。
像王铁珊居士在这个奄奄一息的关键,如果没有他太太这位善知识的一句话,恐怕就要不久人世,马上会被那些过去所杀害的冤家债主拖入地狱了。
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善知识是很难得的。
譬如说,太太想学佛,丈夫会阻止、障碍她;反之,丈夫想出家,太太就会阻止、反对。
就这情形,善导大师在《般舟赞》里就说:父母妻儿百千万,非是菩提增上缘,念念相缠入恶道,分身受报不相知。
意思是说,生生世世以来百千万的父母、妻儿,都不是我们的菩提增上缘,不是我们学佛证果、脱离三界轮回的好因好缘。
为什么呢?因为彼此互相障碍,你障碍我,我障碍你,所以说“念念相缠入恶道,分身受报不相知。
”等到下辈子,即使彼此皆投生为人,又再见面了,也不晓得你是我前辈子的爸爸,或者是妈妈,或者是丈夫、太太,所以“分身受报不相知”。
想到这一点,我们今生今世就要尽量成就对方,因为我们到现在都还在轮回,可见生生世世、旷劫以来我们都在彼此障碍对方。
所以,今生今世就要互相鼓励对方。
唉!这个家庭经济我来一肩承担吧!你就学佛去吧!你就出家去吧!有一位净崇师,出家前,夫妻就有这样的心情。
入行论第178-180课学习笔记
第178-180课学习笔记【科判关系】智慧品分三:戊一、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戊二、生智慧之方法;戊三、以智慧所得之事戊二、生智慧之方法分三:己一、认识智慧之自性;己二、深入对境无我;己三、破除所断实执己三破除所断实执分为:庚一、总说(178.01);庚二、遮破能立;庚三、宣说能害庚二、遮破能立分为:辛一、相互依存故不成立(178.02、178.03);辛二、破彼遣过之回答(178.04)庚三、宣说能害分为:辛一、由因建立空性;辛二、由果建立空性;辛一、由因建立空性分为:壬一、真实无生建立空性;壬二、名言中由因生建立空性;壬一、真实无生建立空性分为:癸一、破无因生(179.01、179.02);癸二、破常因生;癸三、摄义癸二、破常因生分为:子一、破由大自在所生;子二、破由微尘所生;子三、破由主物而生;子一、破由大自在所生分为:丑一、大自在不成立(179.03、179.04、179.05);丑二、由彼所生不存在(180.01);丑三、大自在不能作为能生第178课学习笔记己三(破除所断实执)分三:一、总说;二、遮破能立;三、宣说能害。
能断是断除所断的智慧,所断是需要断除的实执、分别念。
庚一、总说:心境实有宗,理极难安立。
【颂词分层与解释】从佛菩萨证悟的境界来看,一切内心和外境都是无实有的。
从根本的理论上观察,万法是空性的缘故,没办法安立心境实有。
安立心境无实有的理论就叫做事势理。
顺着万法的究竟本性抉择,万法怎么样,就如是抉择,叫做事势理。
{广释}许心境实有的宗派,其立论很难成立。
如果说外境实存可以由心识成立,那么依凭什么成立心识实有呢?{辅导}安立内心和外境实有的宗派,从道理上来讲非常难以安立。
【重点与难点分析】1. 众生所认为的心境实有,不是正理观察之后安立的实有,而是众生的实执安立为实有而已。
执著心境成实的有实宗,或是认为微尘实有,或是认为心识实有,或是连这些也没有抉择到。
他们对虚无缥缈的显现极为执著,然依靠教证、理证进行观察,最终得出结论是:实有法在世间上绝对找不到,执著实有是一种错误、荒谬的见解。
八识五十一心所
八識五十一心所佛法把心分為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我們平常能見色聞聲等,是前面五個識的作用,這譬如門口招徠客貨的人;第六意識由前五識所引起,活動的力量最強,這譬如接收客貨入棧的專使;第七末那識,“末那”譯為“意”,意就是思量,它堅固執住第八識為我,恒常思量,為煩惱的根本,這譬如完全憑主觀來收受貨物的人;第八阿賴耶識,譯為藏識,我們有生以來,所經過的千萬事情,都能不忘,學習技能工巧,而能辦成,都是這藏識的作用。
它能含藏一切種子,這譬如大棧房,一切大小、好壞、淨汙等物,無不藏入。
這第八識原是真妄和合,為諸識的根本,力用很大,人生的六道流轉,就是由六識的造業,而由它去受報。
這八個識,也叫做八個心王。
另有五十一個為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叫做五十一個心所。
其中五個是起心動念的必經步驟,叫做“遍行心所”——觸(接觸)、作意(注意)、受(感受)、想(想像)、思(思維),這五個是連貫的;五個是各有各的境界,並不連貫,叫做“別境心所”——欲(欲望)、勝解(認為)、念(記憶)、定(專注)、慧(判斷),有十一個“善心所”是作一切善事、自利利人的依據——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有六個是“根本煩惱心所”,是一切煩惱的總根——貪、嗔、癡、慢、疑、惡見;有二十個是“隨煩惱心所”,是隨根本煩惱而起的——忿、恨、惱、覆、誑、謅、驕、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不靜)、失正念、不正知(謬解)、散亂;有四個是“不定心所”,是善惡並不固定的——悔、眠、尋(尋求)、伺(伺察)。
十八界─心物結合的世間壹、前言佛陀將宇宙萬有的事物,歸納為色、心二法,也就是物質現象與精神活動。
但是眾生根器不同,迷悟的程度也有差別,所以對於心法不能瞭解的人,佛陀為他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對色法認識不清楚的人,則為他說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對色、心二法都不明白的人,則為他說十八界──生理方面的六根、物理方面的六塵與心理方面的六識。
一觉一切觉,一迷一切迷 (五台山比丘果戒)
一觉一切觉,一迷一切迷(五台山比
丘果戒)
弟子:师父,《摩诃止观》是天台三大部之一,这个摩诃止观讲的是…..?
师父:摩诃止观讲的是怎样不打妄想、怎样生起智慧来。
是专门修止观法、修禅定的。
“止”和“观”,是把教理和禅定合起来讲的。
“止”就是把你那个妄想心熄灭;“观”就是把诸佛菩萨的智慧生起来。
弟子:我看《大般涅槃经》,有一段经文的意思是,在当初佛成道的时候,佛全身放光,把六道里面的众生都度脱了。
但是现在这个六道还是充满众生。
师父:那是佛的了义境界,是究竟的境界、佛的自证境界。
佛的自受用境界没有众生,都度尽了。
一切功德都圆满了!但我们现在还是众生的境界,所以对我们来说现在这个六道还是充满众生。
所谓一空一切空(二乘),一迷一切迷(凡夫),一假一切假(菩萨),一觉一切觉(佛)。
比如道生说法顽石点头,本来无一物,哪有众生可度?佛浑身放光也是假的,度一切众生也是假的,按佛的了义境界来说,上无佛道下无众生。
《金刚经》云:佛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
你说他一放光把众生度了,本来没众生,他度哪个众生?像这些说法都是佛菩萨的境界,即一觉一切觉、一假一切假;而我们凡夫则是一迷一切迷,所以六道还是充满着众生。
第十四讲 禅宗
第十四讲禅宗14.1禅宗的修行今天讲禅宗的用功路线,有四种方法。
第一种是忘心忘境,用冯大阿阇黎说话便是:“即心即境,能所双忘”。
第二种是参话头,第三种为观力线,第四种为观月轮。
这四种方法的关系,参话头和忘心忘境是从去妄,观力线和月轮是显真。
参话头和忘心忘境先去妄,等破了初关,月轮和力线随之显现。
当然,观力线和月轮也有去妄作用。
只是,前两类偏于去妄,后两类强调显真。
14.1.1忘心忘境现讲第一种忘心忘境方法。
第一个例子是七佛传法偈[1]。
七佛传法偈全是表现的对心境双忘的方法。
毗婆湿佛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前两句说身是幻,第三句说心识本来也没有。
身心都是空幻的,本来皆无。
尸弃佛偈曰:“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锯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一致的,第三句标明“身如锯末心如风”,身心均是空幻的性质,通过遮妄来显真。
毗舍浮佛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尘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基本是同一意思:忘心,无心无境,连用词都差不多。
拘留孙佛偈曰:“见身无时是佛见,了身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处别?”全是身心皆忘的精神。
拘那含牟尼佛偈曰:“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之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不见身是佛,实有之别无佛。
下一位迦叶佛偈曰:“一切众生性清静,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身心是幻。
释迦牟尼佛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万法皆空的境界。
总之,七佛传法偈,都是从去妄角度,从对妄的观察中遮妄显真。
第二个文献是初祖达摩尊者入道“二入四行”论。
二入指理入和行入;行入又分作四种入。
“依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缚,不能显了。
若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道冥符,无有分别。
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这里达摩祖师既说了去妄,又说了显真,就跟七佛传法偈不同了。
西游记金丹揭秘84回笔记
西游记金丹揭秘84回笔记感谢韩老师。
1、自然,没有另外的修道,生活就是修道,人的这个心灵之光要在生活中去验证,能量如果具足的话,在生活中就会显化成各种各样的妙用,所以没有另外的佛法,只有自然本身,如果你还有一个法,就还在二的状态,就没有归一,一的玄妙就显现不出来。
2、道是无为无不为的,任何法都是多余的,局限的。
只是天然自在的妙觉,和光混俗,相机而行。
3、姹女求阳,要跟唐僧结婚,脱离了烟花苦海,再向西来,比喻先天一气已经把人的身体转阳,精化气,气化光,已经成功地化完了。
所以叫脱离了尘俗,上了圣路,人已经变成了一个阴阳合一的圣人的身体,他才会不动心,把后天的那个情色完全转化了,为下一步脱胎奠定了基础,如果色心还没有转化,凡胎还没有变成阴阳合一体,就不可能脱胎,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假如真阳没有,并且真阳转化阴气没转化完,那修道练影儿都没有。
4、你去西天取经美女还执着一个取经的心,还执着一个学佛修道的心,你再往前走,就寸步难行,只有万法皆空,才会真空妙有,你执着一个有为的东西还想往前走,根本就走不了了。
5、执于声色,执于某一个法,绕不过去,除非是元神进入到无形世界,去通有入无,如果是有形的,如果是后天的意识执某一个去修,就非死不可,根本进入不了那个世界。
6、观音显现,讲的是要神明默运,不假色求,有声有色的求都求不到,在初级还有一点作用,到色身的阴阳转化完了以后,任何有为的都毫无用处了。
7、有祥光比喻没有阴邪之气,人就是阴阳;妖是纯阴;佛是纯阳。
没有妖气是一个人的世界。
8、没有什么专门的修道,普通的人平凡普通的生活就是修道,没有另外的道,道就在自然里,自然是最高的,到在哪?道在生活细节里,生活细节里就是天机。
9、异性同居,修道修道就是这个一体,这个共性,你能够没有分别心,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没有彼此的分别,这一个共性这个能量就会一念呈现为一个事实,不能有分别心,那个本体能量才能显化。
10、不知道真道的人,不知道是天地的道光德能,是先天的真阳能量,执着一身有声有形有相,执声执色这样地修行,都是执于这一身的阴气和阴性的思想,没有真阳。
慧净上人——法照大师《五会念佛偈》摘要
慧净上人——法照大师《五会念佛偈》摘要慧净上人——法照大师《五会念佛赞》之偈摘要(一)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二)借问家乡何处在?极乐池中七宝台;普劝道场同行者,努力回心归去来。
(三)借问今生多罪障,如何净土肯相容?报导称名罪消灭,喻若明灯入闇中。
(四)借问凡夫得生否,如何一念闇中明?报导除疑专念佛,弥陀决定自亲迎。
(五)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
(六)如来尊号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
(七)莫辞念佛度朝朝,弥陀本愿许相招;临命终时生安乐,闻法悟解得逍遥。
(八)弥陀本愿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愚;一切众生皆度脱,称名即得罪消除。
(九)弥陀摄化无厌足,悲心常遶世间行;但有倾诚能念佛,毫光直照目前明。
(十)弥陀光明广无边,普照群生度有缘;但有倾心能念佛,当来决定离人天。
(十一)凡夫若得到西方,旷劫尘沙罪消亡;具六神通得自在,永除老病离无常。
(十二)众生随佛到西方,微尘故业自消亡;如来愿力亲加被,闻法悟道证真常。
(十三)西方极乐七宝池,八功德水不思议;底有星沙岸香树,莲华涌出化生儿。
(十四)西方净土更无过,阎浮极苦罪人多;欲得今生出三界,唯须至意念弥陀。
(十五)西方净土离嚣尘,众生到即断贪瞋;总是善人菩萨众,亦无恶趣更怨亲。
(十六)西方净土实堪停,若欲求生发至诚;弥陀令遣称名字,唯须专心尽一形。
(十七)西方进道胜娑婆,缘无五欲及邪魔;成佛不劳诸善业,华台端坐念弥陀。
(十八)五浊修行多退转,不如念佛往西方;到彼自然成正觉,还来苦海作津梁。
(十九)朝朝暮暮念弥陀,为在阎浮降众魔;暂到西方亲见佛,还来度脱此娑婆。
(二十)急须念佛莫悠悠,欲超苦海要船舟;称名决定生安乐,永绝阎浮生死流。
(二十一)阎浮浊恶不堪停,处处唯闻众苦声;不如专念弥陀号,今生直到宝莲城。
瑜伽师地论十七地层次和果位
瑜伽师地论十七地层次和果位摘要:一、瑜伽师地论简介二、十七地层次概述1.欲界地2.色界地3.无色界地4.空无边处地5.识无边处地6.无所有处地7.非想非非想处地8.菩萨十地9.如来地三、果位概述四、如何修炼达到高层次果位五、瑜伽师地论在我国的影响正文:瑜伽师地论是印度佛教哲学家弥勒菩萨所著的一部瑜伽行派哲学经典。
这部论著详细阐述了瑜伽修行者的心理状态、修行境界和果位等内容,为修行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修行体系。
在瑜伽师地论中,将修行境界分为十七地层次。
这十七地层次包括了欲界地、色界地、无色界地等不同境界。
其中,欲界地指的是修行者还在追求物质欲望的阶段;色界地则是指修行者开始脱离物质欲望,追求精神境界;无色界地则是指修行者进一步脱离色相,进入更为纯粹的精神领域。
在十七地层次中,最高的境界为如来地。
如来地是指修行者达到了无上的觉悟,具备了无量的智慧和慈悲,成为了圆满的佛陀。
要达到如来地,修行者需要经历菩萨十地,即在十个阶段中不断积累功德、智慧和解脱能力。
在瑜伽师地论中,果位是指修行者通过瑜伽修行所达到的境界和地位。
修炼瑜伽,可以达到高层次的果位,如如来地。
要实现这一目标,修行者需要遵循瑜伽师的指导,刻苦修炼,培养自己的心智、品德和智慧。
此外,修行者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佛法,利益众生,以积累功德。
瑜伽师地论在我国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自从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以来,这部论著成为了佛教修行者的重要指南。
在我国佛教史上,许多高僧大德都对瑜伽师地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弘扬,使得瑜伽师地论的修行体系在我国得以发扬光大。
总之,瑜伽师地论是一部指导修行者如何修炼、提升心灵境界并最终达到圆满觉悟的经典之作。
通过学习瑜伽师地论,修行者可以了解到瑜伽修行的完整体系,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修行目标提供清晰的方向。
达摩血脉论原文读诵
达摩血脉论原文读诵
【实用版】
目录
1.达摩血脉论简介
2.达摩血脉论的核心观点
3.达摩血脉论的现代意义
正文
【达摩血脉论简介】
达摩血脉论,又称《达摩祖师血脉论》,是佛教禅宗创立者达摩祖师所著的一部论述佛教修行的经典之作。
该书主要论述了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和心法,对于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达摩血脉论的核心观点】
达摩血脉论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达摩血脉论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一观点主张直接指向人心,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本性,从而达到成佛的境界。
这一观点对于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
其次,达摩血脉论提出了“静坐”和“面壁”两种修行方法。
这两种修行方法都强调内省和自悟,通过静坐和面壁,让人们达到对自我和世界的深入认识,从而达到修行的境界。
最后,达摩血脉论强调“无我”和“空性”。
这一观点主张人们应该放弃对于自我和世界的执着,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从而达到解脱的境界。
【达摩血脉论的现代意义】
虽然达摩血脉论是佛教经典,但是其所包含的智慧和哲理对于现代人
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达摩血脉论的核心观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直接指向问题的本质,而不是纠缠于问题的表象。
达摩血脉论所强调的“静坐”和“面壁”修行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从而达到对于自我和世界的深入认识。
大圆胜慧法本原文
大圆胜慧法本原文【原创版】目录1.大圆胜慧法本概述2.大圆胜慧法本的内容3.大圆胜慧法本的实践与应用4.大圆胜慧法本的价值与意义正文大圆胜慧法本是佛教密宗一部重要的经典,它是佛教哲学和修行实践的高度概括。
本文将从大圆胜慧法本的原文概述、内容、实践与应用以及价值与意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大圆胜慧法本原文概述:大圆胜慧法本,全名《大圆满胜慧法界宝藏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部重要经典。
此经由莲花生大士所传,主要阐述了佛教密宗的哲学观念和修行方法。
这部经典在藏传佛教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密宗的哲学宝典”。
大圆胜慧法本的内容:大圆胜慧法本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哲学观念、修行实践和密宗传承。
1.哲学观念:大圆胜慧法本主张“一心二相”的哲学观念,认为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心识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修行者应当通过观照自心,达到对内外世界的究竟了知。
2.修行实践:大圆胜慧法本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修行方法,包括禅修、观想、持咒等。
这些方法旨在帮助修行者证得内心的真实面貌,从而达到解脱的境地。
3.密宗传承:大圆胜慧法本详细介绍了密宗的传承历史和历代祖师的事迹,以及密宗的修行体系和仪轨。
大圆胜慧法本的实践与应用:在佛教密宗的修行中,大圆胜慧法本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许多密宗修行者都将这部经典作为修行指南,通过学习其中的哲学观念和修行方法,来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同时,大圆胜慧法本也为研究佛教哲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于了解佛教的发展历程和思想内涵具有重要价值。
大圆胜慧法本的价值与意义:大圆胜慧法本不仅是一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佛教经典,还是一部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佛教哲学文献。
它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佛教哲学观念和修行方法,对于佛教的发展和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慧净上人:机法一体2页88
机法一体
要而言之,弥陀之成佛,与众生之往生,两者命运,结成一体,即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约。
阿弥陀佛成佛的命运,跟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命运,两者是结成一体、永不分开的。
有了弥陀的成佛,就有我们的往生;有了我们的往生,就有弥陀的成佛。
故,「若不生者」之众生往生,与「不取正觉」之弥陀成佛,谓之「机法一体」。
亦即,阿弥陀佛将他的成佛,与我等十方众生的往生,结合一体,同时发誓;阿弥陀佛成佛的同时,即是完成
我等众生的往生功德,若有一众生没有为他完成往生功德,弥陀即不能成佛。
这意思也都很浅显,容易明了。
也就是:往生的功德都是由阿弥陀佛所完成的,如果需要我们去完成,根本就没有希望。
所以,不是由我们众生如何如何去考虑、如何如何去修行、如何如何去成就,我们没有这个力量。
是以阿弥陀佛的功德做为我们往生的功德,阿弥陀佛的成佛即是完成我们往生的功德。
对我们来讲,往生这件事,不是凭我们的功夫和能力,因为我们既不能、也不需要。
同时,阿弥陀佛有这个愿望,只要他对我们负责,就会为我们完成。
既然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了,我们当然就可以乘愿往生,而这个先决条件,必须是阿弥陀佛已取正觉。
五根和五力最经典的解释
五根和五力最经典的解释五根和五力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指导修行和实现解脱的关键要素。
下面是关于五根和五力的经典解释:五根(五根本)指的是信、精进、念、定、慧这五种根本品质或能力。
它们是修行的基础,也是达到解脱的必备条件。
1. 信(信心)是指对佛法的信仰和对佛陀的教导的信任。
它是修行的起点,让我们愿意接受佛法的指导,并且坚信佛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 精进(精进力)是指为了实现解脱而付出的努力和毅力。
它是修行过程中的动力,让我们持续不断地修行,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提升自己。
3. 念(正念)是指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能力,以及保持警觉和觉察的能力。
它是修行中的关键要素,让我们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身心状态,并且从中获得智慧和觉悟。
4. 定(禅定)是指通过专注和冥想来培养心灵平静和清晰的能力。
它是修行的重要阶段,通过禅定,我们可以超越思维的妄念和烦恼,体验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5. 慧(智慧)是指对真实性和无常性的直接认知和理解。
它是修行的最终目标,通过智慧,我们能够看透生命的本质,超越痛苦和烦恼,实现解脱和觉悟。
五力(五力足)指的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这五种力量或能力。
它们是在修行过程中发展和培养的,能够帮助我们克服障碍,跨越困境,实现解脱。
1. 信力是指通过信仰和信心来产生力量和动力。
它让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解脱,并且能够坚定地迈向修行的道路。
2. 精进力是指通过努力和毅力来产生力量和动力。
它让我们不断努力地修行,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提升自己。
3. 念力是指通过正念和觉察来产生力量和动力。
它让我们能够保持警觉和觉察,从而及时发现和转化痛苦和烦恼。
4. 定力是指通过禅定和专注来产生力量和动力。
它让我们能够培养心灵的平静和清晰,从而超越思维的妄念和烦恼。
5. 慧力是指通过智慧和觉悟来产生力量和动力。
它让我们能够看透生命的本质,超越痛苦和烦恼,实现解脱和觉悟。
通过发展和培养五根和五力,我们能够提升修行的效果,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地。
仁德上人 发挥歌
仁德上人发挥歌
不要虚伪不虚荣,称性发挥高水平。
人生发挥好与妙,关键认知成佛道。
佛是最佳发挥者,悲智双运圆佛道。
发挥好啊发挥妙,心空无我成佛道。
佛道见性要发挥,发挥身心最灵妙。
弥陀发挥无量愿,普贤发挥愿真干。
观音发挥大慈悲,文殊发挥慧无边。
地藏发挥愿无穷,势至发挥最顶尖。
诸佛见性会发挥,发挥善巧利人天。
成佛第一要见性,见性发挥随缘用。
见性名为根本智,发挥妙用后得智。
二智合一称般若,般若智慧方是佛。
悟透这段发挥歌,称性妙用妄念歇。
妄心歇下灵知现,发挥自性做圆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他力
弥陀正觉,依能否使我等往生而定;
我等往生,依弥陀是否成正觉而定。
意思就是,阿弥陀佛能不能成佛,是有条件的,先决条件是:祂能不能使像我们这样烦恼强盛、业障深重的众生往生。
而像我们这样卑贱、渺小、无力——只有业力、没有功德之力的众生,要往生成佛,也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看阿弥陀佛成佛了没有。
如果阿弥陀佛没有成佛,我们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如果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那我们就有了往生的希望。
所以,要出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都不是靠我们的力量,因为我们只有业力、没有功德之力,都是靠阿弥陀佛,所谓「全凭佛力、绝对他力」。
我们能够生而为人、遇到佛法,最后能够遇到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背后都有阿弥陀佛的力量在调摄、在推动,否则,以我们的愚痴、罪业以及缺乏福德智慧,哪能够信受这个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