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docx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节课通过分析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使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区的差异和特色,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有待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能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各地理区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难点: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各地理区域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分享成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地区,分析其地理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PPT课件,进行教学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各地理区域的基本情况。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2-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2-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练、固”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二)教案部分【内容标准】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课标分析: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内容,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发展中的经济”和“人口与经济”四部分内容,从地缘、血缘、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来看,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台湾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的范围台湾岛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特别要强调台湾省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上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图来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特征,因此培养学生识图、记图,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而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需要学生在地图中获取知识,总结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地图和资料,说出台湾省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2.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3.运用资料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神圣领土。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台湾省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难点: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突破:通过读图解决教学重点;通过读图分析和探究解决难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读图分析、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A__________B_________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密切的关系( )).甘蔗请从血缘、地缘、文化渊源三方面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对桌口头检查)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台湾省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以及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台湾永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我们要为捍卫祖国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疑问,请你谈附:板书设计台湾省1.人口、城市分布特点2.经济发展特色3.神圣领土【教学反思】学案部分8.2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学案第二课时班级姓名小组等级【学习目标】1.通过地图和资料,我能说出台湾省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821中国的地形第三课时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821中国的地形第三课时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练、固”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中国的地形(三)【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势特征。

2.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能在地图上找出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3.分析中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经济、交通等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我国地势特点和组成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难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观察判读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农业、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突破措施: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可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读图分析法”、“列表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地形的概况录像”短片,教师根据视频提问,引导学生直观了解中国的地形概况,激发学生兴趣。

在放视频文件过程中,引出课题《中国的地形》,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自学探究(10分钟)1.展示中国地形概况图。

2.依据提纲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学课本30页,依据自学提纲进行自主探究,自行解决本节课重点知识。

A、在古诗词“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中,你能发现哪些地理信息?B、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C、自学课本30页,完成以下问题:我国地势可分为几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米?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小游平原分别位于哪一级阶梯上?3.读图析图完成活动。

通过读图析图完成课本31页中的活动题1:读图2-1、2-8、2-19,在图2-21中勾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并标注界线上的主要山脉及界线两侧的主要地形区。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提升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分析、表达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突破本节课难点。

(二)精讲点拨读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821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821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练、固”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课标分析】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位置,并归纳出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特征。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征。

3.知道山区的优势及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教学重点: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难点: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征。

措施:通过读图找地形区,找名称——赏景观——定位置——练习填图——反复读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记忆,循序渐进逐步深化重难点。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视频或图片:如:大兴安岭茂密的森林、青藏高原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牧草茂盛、华北平原交通线路密集、云贵高原的“坝子”等。

从刚才展示的图片中,我们知道伟大的祖国有壮美的山川,这些美丽的风景分布在各种各样的地形上,那么,我国的地形有哪些种类?地形又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地形》第二框题----------地形复杂多样。

设计意图:利用景观视频或图片导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地形复杂多样1.读课本24页图2-8,找出以下地形区的名称和位置。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2.自学课本24-27页内容,找出并以下地形区的特征(学生读图、阅读并记忆)。

(1)四大高原的位置及特征(2)四大盆地的位置及特征【补充】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许多地方受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形成一连串小块绿洲,是新疆主要的农牧业区。

四川盆地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来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吸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需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四大地理区域归纳的划分教案1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以及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2.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栖息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弊病的对策。

3.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侵害水资源的重要性。

4.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者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风险教育。

结构分析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内容点析及教学建议1.水是宝贵的资源自然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从地球大些环境及水资源总量小得多上看,应是可以循环永续利用的。

但是一方面,水资源并不是指世界水体的全部剩余,而仅指煤炭资源能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且,这部分淡水资源中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部分又比重极小;另一方面,在生活空间一定室内空间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自然原因(例如气候、河流分布原因),或人为原因(例如使用不合理、污染和浪费),水资源不仅有限,还可能枯竭。

因此,希望中学生能辩证科学地认识可再生资源的属性,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水球”为什么也会闹“水荒”。

教材第75页图3.16和第76页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水资源之所以越来越宝贵的原因。

2.中国的水资源状况教材中所利用文字说明和“活动”课文展示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主要:一为“水资源短缺”,二为“时空分布不均”。

课文叙述方面基本依照“提出问题──图文材料补充说明──治理对策──学生活动”的体例,其知识谱系见本文“结构分析”。

“活动课文”内容拓展性较强,一类为“温故知新”,例如联系气候、河流知识,解释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分布西南地区不均的原因;二类为材料分析,例如第76页活动2;三类为联系实际,例如第80页活动2和3。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掌握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的定义、划分标准以及各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植被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来提高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难点: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以及各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教学PPT,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

3.准备地图,让学生观察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地理环境的划分。

2.呈现(10分钟)介绍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展示PPT,让学生了解各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以及各地理区域的特点。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821中国的地形2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821中国的地形2
完成课本P27页活动题1和29页活动题2
第27页活动题1
巫山 横断山脉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西侧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东侧地形区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北侧地形区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南侧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天山 昆仑山
第29页活动题2
发展旅游业 发展林果业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精品课件
市实验中学 地理组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
学习目标
• 1.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的名 称和位置,并归纳出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特 征。 •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四大高原、四大盆 地、三大平原的特征。 • 3.通过山区发展经济优劣势的学习,树立因地 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
பைடு நூலகம்
山区优势
种植中草药 发展畜牧业
当堂训练
• 选择:1.A 2.B • 高原:C 青藏高原 H 云贵高原 • 盆地:A 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D 四川盆地 平原: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
对照目标 畅谈收获
• 1.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我能找出主要地形区 的名称和位置,并归纳出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 本特征。 •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我能了解四大高原、四 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征。 • 3.通过山区发展经济优劣势的学习,我要树立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
说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J K I A H D G C E
B
F
连线题: 1.青藏高原
2.内蒙古高原
3.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雪山连绵
多喀斯特地形
4.云贵高原
5.塔里木盆地
地面坦荡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四大区域的划分》学案附反馈练习答案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四大区域的划分》学案附反馈练习答案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学案课型:新授课本章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

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

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

因此,在学习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能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读图、分析地图、观察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判断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的认识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

学习重点: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2.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学习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能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一)谈论假期外出见闻,再参考课本2页图5.1我们看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东南沿海地区——————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带——区长江三角洲—————区—区讨论:上述地区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划分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等?(提示:如年级分班级管理等)结论:1.区域划分的原因是根据。

2.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

(二)春节期间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拜年,打电话、写信、寄贺卡等,都能感受区域的存在。

你知道邮政编码的数字都表示什么么?看书3页活动2。

小结:同是行政区域,却还有不同。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练、固”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部分【内容标准】课标要求: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课标分析: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2.通过图文资料,简单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3.通过学习,体会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难点: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突破:通过读图解决教学重点;通过读图分析和探究解决难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读图分析、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BCDE附:板书设计8.5黄土高原1.自然地理概况2.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3.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教学反思】学案部分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学案班级姓名小组等级【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我能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2.通过图文资料,我会简单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3.通过学习,我能体会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指导1.读99页图8-65,找出并记住下列地理事物。

地形:黄土高原、太行山、秦岭、长城、祁连山、乌鞘岭。

其它:山西省、陕西省、黄河、汾河、渭河、西安、太原。

2.阅读课本99-104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西抵乌鞘岭,东到。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呈现出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等地貌类型。

阅读100页材料找出什么是塬、梁、峁?(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5中国的地域差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5中国的地域差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练、固”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第五章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第Ⅱ卷的答案表中。

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2题。

1. 关于A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位于非季风区,河流多为内流河B. 沙漠广布,生态脆弱C. 光照充足,绿洲农业发达D. 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2. D区域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造的目的是A. 便于空气流通B. 便于接受阳光C. 便于雨水流泄D. 便于更快散热读我国青藏地区图,完成3—4题。

3. 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下列江河中源头不在青藏地区的是A. 雅鲁藏布江B. 额尔齐斯河C. 长江D. 印度河4. 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A. 肥沃的冲积平原B. 山间盆地C. 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D.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是我国地形的重要特征。

读我国局部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中100°E以东,120°E以西,40°N以北的我国范围内最主要地形区的特征是A.等高线密集,所以地形陡峭B.等高线密集,所以地形坦荡,起伏小C.等高线稀疏,所以地势平坦,起伏和缓D.等高线稀疏,所以地表崎岖不平,起伏大6.河流①处在冬春季节往往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梅雨 B.伏旱 C.凌汛 D.赤潮7.②地区出现大面积的沙漠,主要是因为A.靠近祁连山,山上冰雪少B.农业、工业发达,用水量大,导致地表缺水C.距离海洋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D.黄河水量小,灌溉水源少读右图,完成8—9题。

8.图中的山脉是A.南岭 B. 大兴安岭C. 秦岭D. 太行山9.造成图中山脉南北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 B. 降水C. 地形D. 土壤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完成10—12题。

10.潍坊所处的温度带是A.Ⅱ B.Ⅲ C.Ⅳ D.Ⅴ11.下列温度带中,由于地势的原因形成的是A.Ⅲ B.Ⅳ C.Ⅴ D.Ⅵ12.农作物熟制属于一年两熟到三熟的温度带是A.Ⅱ B.Ⅲ C.Ⅳ D.Ⅴ13.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有关,能够有效减轻这种灾害性天气的人类活动是A.在农业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B.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C.适当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D.不断开垦草场,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14.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家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作,却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B.我家在内蒙古草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C.我家在东北平原上,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农作物种类多,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D.我家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15.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是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16.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在于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热量充足,降水丰沛C.交通便利,人口众多 D.历史悠久,技术先进17.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B.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和“寒”C.青藏地区是我国唯一没有火车相通的地区 D.青藏地区的湖泊以内流湖为主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描述的是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19.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A.深居内陆降水少 B.云量少,日照强,昼夜温差小C.深居内陆气温高 D.云量少,日照强,昼夜温差大20.与秦岭﹣淮河一线大体相一致的是()①一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⑤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界线⑥水田与旱地的界线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A.①②③ B.①③⑥⑦ C.②③④ D.①③⑤⑦2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西北地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其显著特征,牧区多见蒙古包B.乙是南方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C.丙是北方地区,以平原、高原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D.丁是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城镇多见平顶碉房2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①区的自然景观由西向东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②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③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资源D.④区主要种植玉米、甜菜、大豆等农产品23.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干旱原因的是()A.纬度位置 B.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C.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D.深居内陆,距海较远24.跨经度最多的区域是()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5.关于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种植业发达B.乙区域耕地以水田为主C.丙区域许许多的江大河的发源地D.丁区域气候温度湿润,黑土广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A、C两处相比,夏季气温较低的是,主要原因是。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

教材从我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独特地域文化。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学习之前,已经对我国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对一些地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其特点,掌握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观察、思考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增强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我国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引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分享学习心得。

4.成果展示:各组代表发言,展示本组合作探究的成果。

5.教师点评:针对学生探究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八年级地理教案:四大区域的划分

八年级地理教案:四大区域的划分

八年级地理教案:四大区域的划分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推荐的四大区域的划分,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四大区域的划分1. 知道区域的划分,了解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2. 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指出它们大致的位置和范围,分析确定其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3. 能够在图上找到秦岭和淮河的位置,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学习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学习过程:学习主题一:不同的地理区域1.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区域,比如区域、区域和区域等。

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身份。

如山东省属于,山区和平原属于,林区和农耕区属于。

2. 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或的区域。

如我国的行政区域可划为、、三级。

3.我国的温度带可划分为带、带和带,而温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带、带、带。

学习主题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差异很大。

根据各地的、和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2.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一(河流)一线一致。

该界线是我国主要的地理分界线试写出几种并明确其含义(至少六条) 、、、、、。

3.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与界线相似,大致经过。

4.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第、级阶梯分界线一致,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A、东北三省B、长江三角洲C、京津唐地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 )A、地形区B、行政区C、自然区D、经济区3、下列不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域的是( )A、省B、县C、乡D、村下图中西侧的山脉和东侧的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按要求完成4~6题。

4.山脉东侧的河流是( ) 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5.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大致与1月O℃等温线吻合C.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D.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6.下列山脉中,既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又是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B.太行山脉C.秦岭D.昆仑山脉7.下列河流中流经四大地理区域最多的是( )A.黑龙江B.黄河C.长江D.珠江8.我国邮政编码中的第一、二位编码, 第三、四位编码,第五、六位编码分别表示( )A.省、市、县B.省、县、乡C.市、县、乡D.省、市、乡二、综合题1.把下列地理区域与其对应的类型用直线连起来。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练、固”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北方地区教案(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我们家乡属于哪一地理区域?(北方地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北方地区。

(二)展示目标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图文资料,归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4.通过学习,理解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指导:阅读课本第6-8页内容,图文结合,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第6页图,找出并记住下列地理事物。

(1)渤海、黄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京杭运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黄土高原。

(2)找出位于北方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2.阅读课本第6-8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以北的地区,面积占20%,人口占40%。

(2)北方地区的农业区有哪三个?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中国重要的林区。

(3)本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耕地类型为。

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作物熟制,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等。

长城以南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

(4)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北方地区地方特产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洛阳、兰州白兰瓜。

(5)本区、、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工业区、工业区和工业区。

此外,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还有哪几个?(6)北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在课本上划出特大型油田和主要煤矿。

是中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陕西是中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练、固”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六章第一节第1课时总计第1课时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知道喜剧之王赵本山吗?那你知道他的家乡在哪里吗?我们都知道他的家乡在东北,那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二)展示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2.理解东北地区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二、先学环节(10分钟)过渡语:明确目标后,请同学们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一)对照学案,完成自学。

要求: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第24-26页的内容,参照学案,边读边思考边记忆,用自己方式标注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

1.通过完成课本25页活动题,理解“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含义。

2.东北地区的位置:①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看“东北的范围和行政区划”(图6-2),临海。

②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看“东北的范围和行政区划”(图6-2),注意读图上的两条纬线看东北地区约跨多少纬度?_________。

3.先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注意在课本记笔记)完成课本26页活动题①提示:可以从交通、对外贸易等方面考虑。

②提示:纬度影响热量,从而影响温度带,再影响到农作物、熟制等。

(二)自学检测过渡语: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本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自我检测。

1.某旅游团从辽宁出发,就近进行了“出境游”。

他们可能游览了我国下列邻国中的 ( )A. 蒙古B. 印度C. 朝鲜D. 越南2.关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中国的东北部B.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C.西面与蒙古接壤D.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重要3.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邻国:A________ ,B___________。

(2)临海:C________(3)读图分析:东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合上课本,独立完成自学检测题。

学法指导:组内两两交换,核对答案。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4.1.农业1-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八.4.1.农业1-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练、固”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4.1农业4.1农业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的区别。

2. 帮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成就,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提到农业大家都不陌生,我们首先想到了农民种田,这只是狭义的农业,那么广义的农业还包括哪些部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具体的农业。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二、先学环节(15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仔细阅读课本83-87页内容,图文结合,完成下列问题。

1.让“土地奉献”的产业(1)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_、_气候_和_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_____________”的产业。

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_条件和_经济社会状况,____________地发展农业。

(2)补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

(结合图4-1了解)2.中国农业的发展(1)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最早_________,最早栽培的国家。

(2)目前,我国哪些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阅读85页材料,了解新型农业的类型(在课本上划出)。

创汇农业以为主要特征,所生产的农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我国的创汇农业基地主要有哪四个?以水果、蔬菜、花卉、畜禽等农产品的外向型经营为重点。

四地区发展创汇农业的共同优势:地处沿海地区,对外联系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补充在课本85页上面)(二)自学检测反馈过渡语:刚才同学们的自学都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自学的效果。

检测内容:1.目前,我国哪些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我国的创汇农业基地主要有哪几个?它们发展创汇农业的共同优势?(三)质疑问难过渡语:在刚才的的自主学习和检测中,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word教案 (公开课)2020年湘教版地理 (2)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word教案 (公开课)2020年湘教版地理 (2)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上台阐述,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主。

〔4〕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教学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教学过程:引入中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涵盖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

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开展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让我们来认识祖国各地的面貌,畅游神州大好的河山吧!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主要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2、阅读P3秦岭和淮河的阅读材料3、活动〔1〕读图5—1,完成以下任务。

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找出秦岭和淮河所在或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

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

读图5-6、5-7,请解释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三、四大地理区域1、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阅读: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3、活动:(1)结合“秦岭—淮河线〞的学习,说一说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有哪些显著的地理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湘教版八下地理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湘教版八下地理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生:秦岭东西向山脉,淮河自西向东流。

秦岭——淮河主要通过的省区有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

师: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简要说明秦岭——淮河线在气候方面的地理意义,完成下面内容。

⑴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干湿地
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抢答。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由于秦岭山脉的阻挡,使得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减弱。

学生:四大地理分别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师: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
课件展示:
教师:观察中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分界线的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400
教师:观察00C等温线及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教师:观察中国青藏高原的边缘线与青藏地区的边界线的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四大地理区域,主要是依据气候和地形的差异,同时兼顾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的不同来划分的。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湘教版的初二地理教案模板

湘教版的初二地理教案模板

湘教版的初二地理教案模板湘教版的初二地理教案模板1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某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表达)配套,依次翻开。

[讲授新课]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

(课本图5.1)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某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学生思考后答复: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36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2课时

36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2课时

金塔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教练案执行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第1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2课时,总第36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彭雪梅责任人:李建兵时间:2016年月日一、认知学习目标1.复习提问,我们学过的秦淮线的地理意义有哪些?2.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两遍,知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达到的要求。

二、预习成果展示1.出示自学题,给学生5-10分钟独立自学课文。

2.老师口头随机提问,基本上要求每小组后进学生回答自学题。

如回答不上,则由其他同学补充完整。

并按小组进行记分。

3.学生展示后,教师针对自学情况小结或提出要求,再给学生1—3分钟,全体起立同桌互相检测,完成者入座后继续学习,至到全体同学互检完成。

三、课堂研讨助学课堂探究一:结合秦岭----淮河的学习,说说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哪些显著的地理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课堂探究二: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确定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1.独做:要求学生读课文,依据问题独立认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2.对查:两人小组相互交流、讨论。

一看自己的归纳是否正确,二看不正确的地方是否可以解决。

3.群学:由各组较好同学讲解,其余同学补充。

4.展示反馈:有每小组后进学生进行展示。

5.课堂小结及评价:一方面教师对这个问题进行点拨。

另一方面,教师就学生的展示加以及时评价,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愉悦之中。

四、当堂训练检测1老师出示训练题,各小组举手抢答。

2.有每一小组后进学生进行展示自主练习结果,若有错误,其他小组的同类学生补充,同时教师将相关知识点再次强调。

五、知识反馈升华本节课主要学了什么?(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六、新课预习指导1.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2.精读课文,用双色笔将课文重点内容加以圈点勾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练、固”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第五章第一节第 1 课时总计第 33 课时课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课型新授主备人课程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在地图上指标准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1. 通过读图,准确说出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及其走向。

目标 2. 通过图文资料,说出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3.通过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重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及其走向。

点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教学策略与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分析、对比分析法手段教学学案、课件、地理图册准备课时安排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一、导入环节1课时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只对区域地理宏观进行介绍,其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秦岭—淮河线”;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

其中“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及其走向”是重点。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要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是重点和难点。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对于秦岭—淮河线,学生并不陌生,前面已经多次接触,但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地图,引导学生把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总结出来,提升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我国东西横跨5200 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 多千米,涵盖了多个温度带的自然景观,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这节课我们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二)展示目标1.通过读图,准确说出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及其走向。

2.通过图文资料,说出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3.通过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指导过渡语:明确目标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

要求: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结合图5-1 及 2-3 页内容,图文结合,根据下面的导学问题,边读边思考边记忆,用自己方式标注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

1.秦岭—淮河线( 1)读图 4-1 秦岭—淮河线示意图,秦岭呈_______走向,淮河的流向是 ____________,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 5 个省级行政区。

(记在课本上)(2)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 _____________,地理界线两侧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 _____________。

(3)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4)结合课本第 2 页表格记住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5)阅读第3 页“秦岭和淮河”,找出下列问题:秦岭为_______水系和_______水系的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 _________,南侧是狭窄的 ___________,主峰是 _________。

(结合第4 页图 5— 7 学习)2.四大地理区域( 1)阅读课本第 4 页“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写出上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A、B、C、D___________。

在第5页第一自然段中划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2)找出地跨四大地理区域的省区 __________,我们学校所在区域是 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课本第 5 页“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回答: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中国大致划分为 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部分。

东南半壁受夏季风明显,雨热同期,以________为主。

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是中国重要的________区。

(二)自学检测反馈过渡语: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本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自我检测。

1.秦岭—淮河线的位置。

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学法指导:组内两两交换,核对答案。

鼓励学生展示,互相指正。

对知识点进行巩固记忆1-2 分钟。

点拨语:点拨:秦岭 - 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就是体现在秦岭 - 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利用课本第 2 页的表格对比记忆,产生这些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导致的,也就是气候的不同造成的。

三、后教环节( 15 分钟)学生先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完成,纠正错误。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争取人人发言,组长做好协调,准备展示。

合作交流:课本P4活动题 2 及 P5 活动题 2。

预设:(1)学生能理解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但是在提出问题时不能围绕探究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 2)学生对第 4 页活动题 2 理解不到位,有一定难度。

点拨语: 1. 思路点拨:秦岭对南下的冷空气起到明显的阻挡作用,秦岭北侧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大,南侧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

2.第 5 页活动题 1 思路点拨:气候的影响。

活动题 2 思路点拨:降水,地势(海拔)。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哪些是你在检测训练过程中容易出错的?请认真归纳总结在下面。

我的收获我的易错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及其走向。

2.通过图文资料,说出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3.通过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指导:结合图 5-1 及 2-3 页内容,图文结合,完成以下各题。

1.秦岭—淮河线( 1)读图 5-1 秦岭—淮河线示意图,秦岭呈_______走向,淮河的流向是 ____________,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 5 个省级行政区。

(记在课本上)(2)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 _____________,地理界线两侧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 _____________。

(3)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4)结合课本第 2 页表格记住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5)阅读第3 页“秦岭和淮河”,找出下列问题:秦岭为_______水系和_______水系的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 _________,南侧是狭窄的 _________,主峰是 _________。

(结合第 4页图 5-7 学习)2. 四大地理区域( 1)阅读课本第 4 页“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写出右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A、B、 C、D。

在第 5 页第一自然段中划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 2 )找出地跨四大地理区域的省区__________ ,我们学校所在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

( 3)阅读课本第 5 页“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回答: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中国大致划分为 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部分。

东南半壁受夏季风明显,雨热同期,以________为主。

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是中国重要的________区。

(二)自学检测课件展示检测内容。

二、合作探究(一)合作交流:完成课本P4 活动题 2 及 P5 活动题 2。

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争取人人发言,组长做好协调,准备展示。

(二)我的疑惑:请你言简意赅地说出在自学和探究过程中的疑惑。

三、当堂训练要求:合上课本,独立完成,然后对桌相互批阅。

1.下列省区中,秦岭—淮河线没有穿过的是()A. 甘肃B. 陕西C. 河南D.山东2.秦岭山脉的走向与下列哪条山脉一致()A. 天山B. 长白山C.太行山D.武夷山3.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A. 长江B. 黄河C.珠江D.湘江4.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A. 太行山B. 长白山C.巫山D. 大兴安岭5.下列省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有()A. 湖北B. 山东C.山西D.河北6.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

A B CD( 2) C、D 两个区域分界处的山脉是山脉和山脉。

( 3) A、B 两个区域分界处的山脉是山脉。

( 4) A、D 两个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年等降水量线。

( 5)地跨 A、B、C、D4 个区域的省级行政区是。

四、自我反思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哪些是你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错的?请认真总结在下面。

1. 我的收获2. 我的易错点随堂练习部分1.下列省区中,秦岭—淮河线没有穿过的是()A. 甘肃B. 陕西C. 河南D.山东2.秦岭山脉的走向与下列哪条山脉一致()A. 天山B. 长白山C.太行山D.武夷山3.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A. 长江B. 黄河C.珠江D.湘江4.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A. 太行山B. 长白山C.巫山D. 大兴安岭5.下列省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有()A. 湖北B.山东C.山西D.河北6.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

A B CD( 2) C、D 两个区域分界处的山脉是山脉和山脉。

( 3) A、B 两个区域分界处的山脉是( 4) A、D 两个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山脉。

年等降水量线。

( 5)地跨 A、B、C、D4 个区域的省级行政区是。

作业部分1.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山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该山脉是()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2.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A. 1 月 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4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读右图完成 3-4 题。

3.图中现象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列山脉A. 秦岭C. 横断山脉B.天山D. 南岭4.此图反映的地理差异是A. 气温C. 土壤B.降水D.资源5.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完成以下问题。

(1)用代表以下地理事物的字母填图。

D青藏地区A 南方地区B 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其中跨经度最广的地区是,气候最温暖湿润的。

(填名称)(2)①是(山脉)②是(河流)(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第级与第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4)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确定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