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一)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15篇)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15篇)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精选篇1一、同学总体状况:高三12-25班是我校文科班,三个班共810人,其中12-15班为史生班,16-21班为史政班,22-25班为史地班。
本届相当一部分同学历史基础学问不扎实,学习层次参差不齐,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把握,二卷答题不规范,历史基础学问很不扎实,理解运用力量较差,与高考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还有肯定的差距。
在对同学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一轮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二、定好基调,做好方案:第一轮复定下的基本基调是:“踏实、精确、稳步”。
踏实:依纲据本梳理课本学问,穿插小专题。
延长和加深要适度,照看全体同学,注意夯实基础,扎扎实实,讲得实在,练到实处,达到实效。
基础学问、基本技能要求把握讲到位、练到位。
训练中突出重点,讲究效果。
除了重点内容要训练外,要求重点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训练,狠抓错题过关,提倡“小题大做”。
在基础学问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总结规律,不断提高。
我们要求同学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总结提高,让同学通过自己的总结,探究解题规律,把老师的教学思路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精确:就是要瞄准考纲,精确定位,把准难度,讲练精确。
稳步:稳步推动,稳中取胜。
不单纯追求进度,以学问是否把握到位为基本依归。
三、教学任务:1、进行第一轮复习把握单元基础学问,巩固学问点,强化学问体系。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同学的解题力量及思维力量。
四、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1、仔细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争论,轮番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准时学习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第一轮复定下的基本基调是:“踏实、精确、稳步”。
历史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试说明】学测说明: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考说明: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社会影响。
【知识体系】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
(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
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秦以来的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1.形成原因:帮助皇帝。
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由此出现。
(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内阁性质、地位: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
(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
3.时间:年间。
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
(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
(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高历史必修全套教案
高历史必修全套教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一)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编写人刘德清审核人:刘红霞[课标要求]22、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3、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4、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5、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整体感知]学习本专题,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翻旧的封建政权或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然后经过多次的政治动荡和政府更选,或者通过多次改革才逐步完善起来。
资产阶级代议制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二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权利法案》颁布的条件、内容及其意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二是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三是法兰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四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三要理解一个重要观点:资产阶级代议制作为资本主义的间接民主形式,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要求和反映。
同时资产阶级代议制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学习过程]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光荣革命1、原因2、过程3、实质及影响(二)限制王权的法案1、法案(1)《权利法案》A时间:B内容:(2)《王位继承法》A时间:B内容:2、法案颁布的目的:3、结果(影响):(三)小密室的演变(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含义:所谓“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必须集体向国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权原则的体现。
其具体内涵包括: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组成,首相和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首相通常是下院多数党首脑。
2、形成:3、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4、内阁制的作用:(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背景:(原因)2、内容:3、影响:(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内阁1、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时间:原因:2、内阁权力的膨胀时间:表现:原因:二、美国1787年宪法(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1、背景——联邦宪法制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必要性:(2)可能性:2、1787年宪法的制定时间、地点、制定机构:原则:分权与制衡内容:评价:(三)从“邦联”到“联邦”1、《联邦宪法》的实施2、宪法实施的结果:3、影响:(四)两党制的雏形1、形成:2、实质:三、民主政治的扩展(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二)“一票共和”1、1785年宪法的制定时间:内容:意义:2、艰难的共和之路(三)脆弱的德国民主————《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背景:德意志统一原因:经过:影响:2、帝国宪法的制定时间:内容:评价: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确立:19世纪70年代方式:特点:类型:发展:19世纪70年代后。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教学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时空坐标·单元概览][阶段特征]先秦是指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基本奠定。
[时空坐标][整体感知]政治—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和完善;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变。
经济—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模式逐渐形成;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并发展。
文化—“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先秦时期的政治[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2.神权色彩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王位世袭制按血缘关系传承王位。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的开端,也是历史的进步。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核心内容土地和人民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影响(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周朝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教案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线索。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历史现象的归纳、历史资料的分析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例,探讨这一时期哲学思想的繁荣与特点。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辅以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文献、图表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诸子百家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探讨不同学派的思想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诸子百家思想在其中的体现。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深化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某一学派思想的短论文。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作业的形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学反思】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语:。
一轮复习必修一教案 酶的特性
2020.5. 磨课教案高三一轮复习教案
酶的特性
一、考纲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二、高频考点
1、酶的特性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背诵并默写
1、酶的特性
2、常见动植物体内的某些酶的最适温度与PH
(二)利用典型试题进行学情监测
1、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3提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将不断上升
2、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3、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的加酶洗衣粉好
4、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5、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酶的保存
6、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7、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8、pH和温度超过最适值后,活性都下降,只要达不到使酶变性的范围,改变pH和温度为最适值后,酶的活性就可以恢复。
9、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不会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
10、人体在发热感冒时,常出现厌食恶心现象,这与人体内酶的活性有关,说明酶活性的发挥离不开适宜的温度等。
11、在稀蛋清液中加入蛋白酶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由于蛋清液中的蛋白质被分解,因此不再发生紫色反应。
12、酶在反应后并不失活,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均保持不变。
13、酶并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不能提供能量,只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缩短反应达到平
衡的时间。
(三)重难点知识分析
四、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相关习题、创优方案易错判断和考点题型突破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整理笔记
五、二次备课
六、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最早的祖先和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2、掌握早期人类社会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过程;3、认识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文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1、早期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2、不同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文化意识。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0分钟)展示一张《人类演化图》,引发学生对早期人类生活的好奇和思考。
提问: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什么样的?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二、知识讲授(25分钟)1.人类的最早祖先:震旦人、直立人、智人等。
介绍他们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2.早期人类社会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过程:狩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农耕文明社会。
讲解每个社会的特征和转变过程。
三、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早期人类社会的特征和演变过程展开讨论。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汇总。
四、知识扩展(20分钟)1.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黄河文明、印度河文明等。
讲解每个文明的发展历程、成就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介绍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如丝绸之路的开通等。
五、学习方法指导(10分钟)讲解如何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思考,提醒学生要善于思考和归纳,将零散的历史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
六、课堂练习(1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扩展练习。
如:列举古代文明的共同特征和差异。
七、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过的内容,重点回顾早期人类社会的特征和演变过程以及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
八、课后拓展(自主学习,时间不限)要求学生自主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研究,扩展自己在早期人类社会和古代文明方面的知识。
可以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早期人类生活方式的小论文,或者设计一个展板,展示自己对古代文明的了解。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等,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文化意识。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5篇】备课是教师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学生现状分析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个的历史教学工作。
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封建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就是要将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
要注意研究在复习中怎样把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题问题、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要研究怎样整合教材,怎样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怎样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要研究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把主干历史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起来,达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运用灵活。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情况,进入本课主题。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时空定位
【问题】请在空白处填出相应政权和首都的名称,并说出其兴亡之际的重要历史事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展示示意图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北宋(汴京)——陈桥兵变、靖康耻,灭于金
南宋(临安)——赵构应天称帝,灭于元
西夏(兴庆)——李元昊称帝,灭于元
辽(五京制)——五代十国时建国,灭于金
教学难点 整体上分析这一时期社会发展中“多”与“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以问题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知识学习
教师活动 1.展示图片 2.展示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1.观察图片,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齐声朗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课堂导入 设计意图:
揭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从整体聚焦到局部,关注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发展
【总结归纳】结合所学知识,请同学们从疆域、政治、经济、思想、民族等角度概括辽宋夏金元时 期的阶段特征,进一步阐释“多”和“一”的关系。
第三部分:习题演练(略)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掌握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论证了“多”与“一”的辩 证关系。在以后的课上,我们将进一步围绕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经济发展、理学体系构建及其社会 文化生活发展等角度进一步讲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金(燕京)——完颜阿骨打称帝,灭于元
元(大都)——蒙古人征服欧亚,灭于明
设计意图:
采用示意图的方式讲解政权更迭的过程,树立学生的时空观念。
第二部分:阶段特征
【问题 1】对比三幅地图,说明辽宋夏金元各政权的领土范围发生了怎出示地图: 图片一:辽西夏北宋对峙图 图片二:金西夏南宋对峙图 图片三:元朝统一图
高三第一轮复习历史教案
高三第一轮复习历史教案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连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养教育为根本主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历史的进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高三第一轮复习历史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高三第一轮复习历史教案1第六节亚洲革命风暴重点:欧洲列强加紧入侵亚洲的主要方式及其危害;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与作用难点: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地图、历史图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教学进程:一、导入出示“亚洲革命风暴形势图”。
提问:世界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上半期时,亚洲哪些国家的领土已不再完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
引入新课。
二、亚洲革命风暴:1.亚洲革命风暴的起因提问:欧洲列强何时踏上殖民亚洲之路的?回想新航路首创之后西方殖民历史,结合地图,简介19世纪上半期亚洲一些国家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提问:工业革命前后,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方式、特点有哪些不同?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明显的历史阶段性特点。
通过比较商业利益和工业利益的结果不同,引出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危害。
可结合教材中资料部分所引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的一段话进行分析。
2.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根据教材,重点分析其双重性。
3.亚洲革命风暴的五次重大起义及意义结合地图由学生概括起义名称,分析起义的意义。
教师简介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三、印度民族大起义本目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以下:第一,由学生浏览教材中本目内容,归纳起义的原因、概况和意义。
其次,教师设置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起义的特点和失败的原因。
例如: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人参加?起义的主力是谁?是谁?印度的封建王公为何要参加起义?发挥了什么作用?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并可扩大、引申:探讨印度人民怎样才能获得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胜利?印度的独立终究采取了什么方式?四、小结亚洲革命风暴之所以产生在19世纪中期,是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入侵亚洲的结果。
“历史必修一线索复习”教案讲义
“历史必修一线索复习”教案讲义
教案标题:历史必修一线索复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历史必修一的重要线索;
2.掌握历史必修一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
1.对历史必修一的线索进行归纳梳理;
2.历史必修一的主要内容;
3.历史必修一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10分钟)
教师介绍历史必修一的重要线索,例如: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奴隶社会的灭亡、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变革等。
步骤二:概述(20分钟)
教师概述历史必修一的主要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等。
步骤三:对比(30分钟)
步骤四:分组讨论(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时期,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然后在班级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步骤五:批判性思考(3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历史必修一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步骤六: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针对历史必修一的内容进
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教学资源:
1.历史必修一相关教材和资料;
2.多媒体设备;
3.小组讨论笔记和展示材料。
教学评价:
教师可采用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即时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讨
论结果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书面作业来
巩固和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历史高三一轮复习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案
第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要求: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纲明示: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主干知识理一理]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
3.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盖中书省出令,而门下省复之,王命之重,莫大于此")4.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实行察举制,举荐孝廉做官.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唐:实行科举制①过程:隋文帝时,开始采用;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②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
[拨云见日想一想]1.你能图示出三省六部的运作模式吗?试答提示: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何特点及影响?试答提示: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3.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吗?试答提示: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4.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相同吗?试答提示: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15篇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15篇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落实贯彻。
本届高三历史复习以新课程标准与20XX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狠抓基础知识,注意提高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现象、探究历史规律和正确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争取在__年高考当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复习目标1、依据新课程标准和2____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狠抓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复习效率,实实在在地推进素质教育。
3、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本届共八个班376人选修历史,其中2班、4班中有陆建江、张杰、吴晓琴、陈红等几名学生基础好一点,其余基础都较差。
从整体看,由于生源的因素,历史分析问题能力整体较差,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只能分层教学,重点辅导。
力争完成学校和上级领导给我们分配的指标。
四、具体措施1、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__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积极关注广东、海南地的课改方案,积极探索实践新课程改革。
2、认真备课、上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努力提高45分钟效率,认真批改作业练习,做到“有做必批”。
3、备课组分工合作,进行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备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集思广益,以不断完善。
4、加强个别辅导与答题,针对性的辅导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一些有基础学习认真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消化,多鼓励他们,使其保持学习的热情;对于基础差,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进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听好每节课,掌握基础知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新教材)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第三单元第7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
第7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时空重点主题概览宋元时期政治上从分裂割据、若干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制度上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宋代设二府三司分割相权,削弱地方官的权力,解决了地方分裂问题;元代中央设中书省,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变革;民族关系方面逐渐走向全国范围的大交融。
一、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两宋的兴亡政权北宋南宋建立960年1127年都城东京应天府→临安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宋高宗赵构灭亡1127年(靖康之变)1276年(临安被攻破)2.(1)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分散机构权力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地方设转运司和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
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图解历史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2)影响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3.王安石变法背景措施结果(1)北宋财政危机和边疆危机严重。
(2) 庆历新政失败。
(3)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富国方面(1)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2)官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强兵方面(1)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
(2)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效果并不明显思维点拨王安石变法的本质与局限性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为解除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必修一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麓版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麓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二. 学习目标: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三. 重难点讲解:知识点一、从某某国到帝国(1)罗马建城之初,实行君主制。
公元前6世纪末,建立某某国,实行贵族某某制。
公元前27年,军阀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因其采用“元首”称号,这种制度被称为元首制。
(2)公元前6世纪末,建立某某国:机构和官制:罗马某某制主要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执政官是某某国的最高官职,共两名,两人权力相等,由选举产生,任期一年。
为避免独断专行,一切政令必须经两人同意方可执行。
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全体成员皆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公民大会是平民可参加的会议,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在某某国早期,贵族垄断一切国家权力。
平民为维护自身利益,与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政治斗争,迫使他们不断让步,最终允许他们选举自己的官员,以监督政府行为,平民保民官由此设立。
某某国时的扩X:为扩大领土,罗马积极对外扩X,经过几百年的鲸吞蚕食,最终成为地中海霸主。
到某某国末期,某某政体的基本原则已被废弃,罗马从贵族某某制走向帝制。
(3)帝国的建立及发展:实行元首制:元首制的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这一年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的尊号,这一年通常被认为是元首制的正式开始之年。
元首制的实质:披着某某外衣的君主专制。
元首制的特点:在元首制下,元老院受元首控制。
奥古斯都集军政、司法、某某等大权于一身,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帝国进入了近2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历史上称为“罗马和平”。
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自公元3世纪始,罗马帝国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彻底抛弃某某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必修一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岳麓版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岳麓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的政治制度二. 学习目标: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某某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某某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某某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 重难点讲解:知识点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开端。
人类早期主要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它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是维系古希腊文明发展的生命线。
1、爱琴文明(1)含义及组成: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克里特文明:时间: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700年。
特点:产生君主制国家,其标志是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的出现。
(3)迈锡尼文明:时间: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公元前12世纪。
特点:一系列君主国兴起,伴之出现的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以及众多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充满好战尚武气息。
(4)“黑暗时代”:公元前12世纪,由于另一支希腊人的入侵,迈锡尼文明被彻底毁灭。
此后的300年,希腊完全处于沉寂状态,被西方人称为“黑暗时代”。
2、古代希腊城邦:(1)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兴起的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城邦发展起来。
古希腊城邦的概念:城邦是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2)古希腊城邦的海外殖民扩X原因和结果:殖民运动的原因:必要性: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很少;可能性:希腊半岛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因此航海业与海军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
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向海外殖民扩X。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单元专题特征整合』● 资产阶级代议制1、概念: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代议制最早产生于英国。
由于这种制度代表了人类在政治民主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所以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2、本质: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资产阶级内部民主)3、特点:(1)议会为核心,间接民主。
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立法机构。
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2)实行普选制度:议员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保证法律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3)实行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4)实行政党政治:政党之间相互竞争,加强政党之间的监督和制约。
(5)两院制4、主要政体、最典型的代表:5、作用:①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从法律上保障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②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典型)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典型)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③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第一课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考点导航知道光荣革命的背景、结果与影响;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作用;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体会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发展要求:了解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说明:“《王位继承法》”、“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与“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基础知识一.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经济:(根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2、过程:①内战:1640年爆发革命,②共和: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③独裁: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建立独裁统治④复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⑤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3、结果:资产阶级、新贵族掌权,为君主立宪政体确立提供政治保障二.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1、颁布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2、内容:(关键在于理解如何限制王权:立法、税收、军事、司法、集会等)3、作用: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一)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编写人刘德清审核人:刘红霞[课标要求]22、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3、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4、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5、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整体感知]学习本专题,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翻旧的封建政权或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然后经过多次的政治动荡和政府更选,或者通过多次改革才逐步完善起来。
资产阶级代议制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二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权利法案》颁布的条件、内容及其意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二是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三是法兰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四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三要理解一个重要观点:资产阶级代议制作为资本主义的间接民主形式,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要求和反映。
同时资产阶级代议制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学习过程]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光荣革命1、原因2、过程3、实质及影响(二)限制王权的法案1、法案(1)《权利法案》A时间:B内容:(2)《王位继承法》A时间:B内容:2、法案颁布的目的:3、结果(影响):(三)小密室的演变(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含义:所谓“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必须集体向国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权原则的体现。
其具体内涵包括: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组成,首相和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首相通常是下院多数党首脑。
2、形成:3、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4、内阁制的作用:(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背景:(原因)2、内容:3、影响:(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内阁1、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时间:原因:2、内阁权力的膨胀时间:表现:原因:二、美国1787年宪法(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1、背景——联邦宪法制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必要性:(2)可能性:2、1787年宪法的制定时间、地点、制定机构:原则:分权与制衡内容:评价:(三)从“邦联”到“联邦”1、《联邦宪法》的实施2、宪法实施的结果:3、影响:(四)两党制的雏形1、形成:2、实质:三、民主政治的扩展(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二)“一票共和”1、1785年宪法的制定时间:内容:意义:2、艰难的共和之路(三)脆弱的德国民主————《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背景:德意志统一原因:经过:影响:2、帝国宪法的制定时间:内容:评价: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确立:19世纪70年代方式:特点:类型:发展:19世纪70年代后。
作用:局限性:[重点突破]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1)亦称“君主立宪”。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在现代英国,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权力象征。
(2)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以两党制、常任文官制为主要特点。
国王不仅远离至上权力,“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
(3)作用: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英王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英王是英国国家的人格化,提供了国民效忠的对象,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具有被咨询权、支持权和敬告权;英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的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进步性与局限性(1)内容:①立法权归于国会 a.国会实行两院制;b.参议院、众议院的选举规则;c.立法权归于国会,法律的实施经总统批准;d.国会拥有宣战权;e.参议院对总统任命权、缔结条约的审批权;f.在职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
③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
④“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权力之间制约达到平衡。
(2)进步性: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③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⑤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长期稳定。
(3)局限性:①刚刚独立的美国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所以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
②以财产多少为划分标准。
从政府各部分的地位和关系等方面,简要分析和对比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同: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他们国体一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2)他们的政体不一样。
①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就有。
但是,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如英国。
②共和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也是自古就有。
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
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指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极广泛的权利,如美国。
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为依据,对比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特别注意对比两国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有世袭君主;共和制的国家首脑由选举产生。
从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上看: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又有行政大权。
德国:德国首脑(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帝国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立法权;德国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结束两院,因此,德国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3)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
总统执掌行政权,亦会掌握立法权(4)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A、实际上确立了议会主权B、遭到洛克等思想家的反对C、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完成3、美国1787年宪法制宪原则起源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狄德罗4、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A、参议院B、众议院C、联邦法院D、内阁5、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权力,表述正确的是①行政权归总统②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有特赦权③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④在参议院的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⑤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6、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于()A、拿破仑统治的确立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7、法兰西共和政体确立的深远意义在于()A、杜绝复辟势力B、推翻了帝制C、确立了民主政治D、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8、1875年以后,法国代议制的最高行政首脑是()A、首相B、议会议长C、总统D、总理9、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法律必经哪一机构同意才能最终有效()A、皇帝B、联邦议会C、帝国议会D、大法官10、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这突出表现在()①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②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④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A、行政权B、立法权C、司法权D、外交权12、下列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B、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C、议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D、议会拥有立法权13、下列有关美国总统权力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②军队的总司令,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③有权提名并经过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④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4、德国首相与英国首相最大的不同是()A、由君主任命B、对君主负责C、是内阁首脑D、主持政府工作15、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的是()A、《权利法案》与1787年宪法B、《权利法案》与德意志宪法C、1787年宪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宪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6、英国历史学家将1688年宫廷政变称之“光荣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变是辉格党和托利党的联合行动 B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C没有经过大的流血而获得成功 D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最终确立17、在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中,女王的政治作用不包括()A国家元首 B国家的象征 C政府首脑 D英联邦首脑18、1787年宪法是美国国情的产物,下列最能体现其国情的是()A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B立法权属于国会,由参议院、众议院两院组成C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D行政权赋予总统,有行政、军事、批准或否决国会的法案等职权29、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个机构拥有宣战权()A总统 B国会 C联邦法院 D国防部20、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叙说,不正确的是()A享有行政权 B不能连选连任,有期限制C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D有特赦权,在参议院赞同下可解散众议院二、材料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折回地位、宗教信仰、政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