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洪灾害监测现状与发展趋势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预期成果
03
实现山洪灾害实时监测和预警信息的快速发布;
04
提高山洪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05
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6
提升山区居民和相关部门对山洪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 力。
02
总体架构设计
系统组成要素及功能
监测站网
包括雨量站、水位站等,用于 实时监测山洪灾害易发区的降
雨和水位变化。
应对措施制定和演练活动
制定应对措施
针对识别出的各种风险因素,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
开展演练活动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检验应对措 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持续改进优化
根据演练活动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对应对措施进行改进和优 化,提高系统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需要建立实时监测网络, 对降雨量、水位、流量等 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数据传输
监测数据需要及时、准确 地传输到预警中心,以便 进行分析和预警。
预警发布
根据监测数据和预警模型 ,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 信息,以便相关部门和居 民采取防范措施。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01
建设目标:构建覆盖广泛、功能完善、运行稳定的山洪灾 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山洪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水文模型构建与优化方法
分布式水文模型
01
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山洪灾害发生地的水文过程,提高
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模型参数优化
02
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优化方法,对水文模型参数进行
自动寻优,提高模型的模拟精度和预测能力。
多源数据融合
03
我国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方法现状及展望
我国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方法现状及展望发表时间:2019-02-21T15:09:43.0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作者:朱丹[导读]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现状以及我国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的基本思路,本文在大量调查数据的结果上,对山洪灾害分析,对其他地区的山洪预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会更加深入,山洪灾害预警必将走向更高的台阶。
朱丹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430070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现状以及我国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的基本思路,本文在大量调查数据的结果上,对山洪灾害分析,对其他地区的山洪预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会更加深入,山洪灾害预警必将走向更高的台阶。
关键词:山洪灾害;分析方法;未来展望前言:山洪灾害属于地质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发生范围较广,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各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坏,这也是世界各国国家山陵地区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山洪进行防御,减少损失,已经成为山陵地区防护和经济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全球山洪灾害分析方法现状目前在我国还没有成熟的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系统,但是在其他国家已经山洪预警指标方面展开了相应研究。
美国在山洪预警方面研发出具有极强代表性的(FFG),这种技术在欧美国家地区已经普及,在东南亚和南美等地也逐渐推广开来;日本也提出多种方法,如土壤雨量指数法、实效雨量法、汇流时间与降雨强度法,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确定泥石流的临界雨量;澳大利亚在利用各国山洪预警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预警系统,将山丘地区山洪和泥石流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并且限制土地的利用程度。
在国内虽然还未形成成熟的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系统,但是也有学者对该方面进行研究,对山陵区重点山洪危险等级和防洪能力进行探讨。
在实际应用方面,全国各地会依据经验确定山洪灾害预警指标。
而我国目前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其对山洪灾害的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成果进行规定。
我国洪水防护的进步趋势
我国洪水防护的进步趋势
近年来,我国洪水防护的进步趋势显著,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手段的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在洪水预警、水文监测、水工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新型的洪水预警系统能够准确预测洪水的发生和水位变化,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2. 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加大了对洪水防护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包括修建和加固堤坝、河道疏浚、排涝系统建设等。
同时,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工程,强化了对山区洪灾的防范。
3. 综合治理的推进:我国注重综合治理洪涝灾害,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修建水库、调整水源涵养区、增加水资源调配能力等,以减轻洪涝灾害的危害程度。
4. 提高应对能力:我国加强了防汛、抢险救灾的组织力量和能力,建立了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了各级政府和群众的洪水应对能力。
5. 民众的防灾意识提升:我国加强了公众对洪水的宣传教育工作,推广了洪水预警知识和自救技能,提高了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洪水防护的进步趋势表现在科技手段创新、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治理推进、应对能力提高以及民众防灾意识的提升等方面。
这些进步措施的实施
将有助于减轻洪灾的危害,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洪现状情况汇报
防洪现状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防洪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下面就我国防洪现状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防洪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防洪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防洪工程的投入,加强了防洪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同时,我国还积极推动生态防洪理念,加强了对江河湖泊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提高了自然防洪能力。
其次,我国防洪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给防洪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给城市和农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对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以及城市内部的排水问题,都对防洪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一些地方在防洪工作中存在投入不足、设施老化、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了一些地区的防洪能力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强气象预警和监测,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警和应对能力。
二是加强城市防洪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和抗洪能力。
三是加强对江河湖泊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提高自然防洪能力。
四是加大对防洪工程的投入,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防洪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我国防洪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洪工作,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应对能力,加强城市防洪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大对防洪工程的投入,提高防洪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应对日益严峻的防洪形势。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防洪工作,加大对防洪工作的投入,共同努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协作机制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明确各 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形成高
效的工作合力。
07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策略
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多维度评估指标
包括预警准确性、及时性、系统稳定性等关键指标,全面衡量系统 性能。
定制化评估方案
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山洪灾害,制定个性化的评估方案。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监测站点管理
管理各个监测站点的设备状态和数据传输情况,确保数据准确性 和实时性。
预警发布模块功能介绍
预警阈值设置
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设置不同级别的预警 阈值。
预警信息生成
当实时监测数据超过预警阈值时,自动生成预警 信息。
预警信息发布
通过多种渠道(短信、电话、APP推送等)向相 关人员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模型构建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山洪灾害预警 模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预警功 能。
物联网技术在系统集成中应用
传感器网络建设
01
在山洪灾害易发区部署各类传感器,构建物联网传感器网络,
实时监测水文、气象等要素信息。
数据采集与传输
02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正式运行与维护阶段
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并定期进 行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长期
稳定运行。
资源保障措施及协作机制
01
02
03
04
资金保障
确保项目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
技术支持
组建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为 项目提供全程技术支持,确保
项目顺利推进。
物资保障
提前采购所需的传感器、通讯 设备等物资,确保项目建设过
洪灾监测与预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洪灾监测与预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洪灾是由暴雨、融雪或河流泛滥等原因引起的水灾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应对洪灾,监测与预警技术逐渐进步与完善,成为防洪抗灾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洪灾监测与预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监测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洪灾监测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传统的监测手段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水文站点观测,但在面对突发性强降雨事件时存在局限性。
因此,现代化的监测技术逐渐兴起,包括卫星遥感技术、雷达监测技术、水文传感器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实现对洪灾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预警系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二、预警技术的应用洪灾预警技术的应用对于减轻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预警系统通过监测与预测水位、降雨等数据,可以提前发现洪水风险,为相关单位和公众提供预警信息。
目前,智能化的预警系统逐渐普及,包括自动报警系统、手机短信预警等方式。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做好防范准备,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技术发展对灾害防治的意义洪灾监测与预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及时发现洪灾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决策机构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应对灾害的效率和精准度。
总而言之,洪灾监测与预警技术的发展,对于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洪灾监测与预警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创新。
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被引入到预警系统中,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监测和预警。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和投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因素带来的挑战,共同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
综上所述,洪灾监测与预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建设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愿科技的力量与人们的智慧共同努力,为实现灾害防治和社会安全贡献力量。
洪水灾害防治的现状与发展
洪水灾害防治的现状与发展洪水灾害是指因降水过多或者江河湖泊溃堤等原因导致河流、湖泊以及其他低洼地区水位猛涨,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在全球范围内,洪水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洪水灾害防治成为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洪水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我们来看洪水灾害防治的现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洪水灾害的规模和频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各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洪水灾害的挑战。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成为重要任务,通过改造和扩建下水道、雨水花园等设施,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此外,还采用河道整治、水库建设等方法来调节河流的水量,减少洪水的危害。
另外,通过完善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提醒民众采取防护措施,有效降低了洪水灾害带来的损失。
然而,尽管在洪水灾害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不合理,导致城市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不足,出现城市内涝等问题。
其次,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也加剧了洪水灾害的发生。
此外,对于洪水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仍有待提高,尤其是针对突发性的洪水灾害事件,预警机制存在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在洪水灾害防治方面继续加强研究和应对措施。
在未来的发展中,洪水灾害防治工作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科学研究,提升洪水预测和预警的能力。
通过对洪水形成机理的深入研究,提高洪水预测的准确性,使预警信息更加及时和准确。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投资和改造,加强河道整治和水库建设,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和抗洪能力。
再次,加强社会公众的意识和应对能力。
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洪水灾害的认识和了解,促使公众能够自觉采取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洪水灾害防治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众意识提高等方面来应对洪水灾害的挑战,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山洪灾害调查报告
中国山洪灾害调查报告
中国山洪灾害调查报告
摘要:
中国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山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山洪灾害的调查和研究,总结了山洪的成因、特征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防灾减灾建议。
一、山洪成因
山洪灾害是由于大规模降水引起地面径流快速增加,超过地表的径流系统容纳能力而产生的。
其主要成因有:降水量大、降雨持续时间长,地表状况复杂,水土流失等。
二、山洪特征
山洪具有以下特征:泥沙含量高,流速快,水势陡,冲击力大,规模广,下泄能力差,后果严重。
三、山洪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山洪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首先,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破坏农田、居民房屋、基础设施建筑,导致生产生活困难;此外,山洪还会引发环境问题,污染水源和土壤,威胁生态环境的健康。
四、山洪防灾减灾建议
为了减轻山洪灾害的破坏,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山洪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测准确率和及时性;
2. 优化山区水土保持工程,加强防洪堤、拦河坝等设施建设;
3. 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山洪发生机理,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4.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山洪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增加投入,提高抗洪救灾能力,加强灾后重建工作。
五、结论
山洪灾害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加强山洪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防洪应对能力,增强抗洪救灾能力。
备注: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如需更详细调查数据和实证数据,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资料收集。
山洪灾害防治情况汇报
山洪灾害防治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山洪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山洪灾害,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我们加强了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
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气象雷达,我们能够及时监测到山洪的形成和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和相关部门做好防范工作。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山洪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通过对潜在山洪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和评估,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其次,我们加强了山洪灾害的防治工程建设。
在山洪易发区,我们加大了防洪堤坝、拦河坝、山洪沟、滞洪区等防洪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了山洪灾害的防范能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山洪灾害的治理工作,对山洪易发区进行了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减少了山洪灾害的发生概率。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山洪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了健全的山洪灾害应急预案,提高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山洪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救援工作,最大限度
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的来说,我们在山洪灾害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防治工程建设和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高山洪灾害的防范和减灾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研究现状及展望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研究现状及展望作者:丁凡桠黄超李书来源:《长江技术经济》2020年第03期摘要:欧美发达国家基于FFG(flash flood guidance)等方法开展了大量山洪预警实践。
我国也探索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山洪预警信息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出我国信息平台建设中的不足,并展望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中图法分类号:X43;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DOI:10.19679/ki.cjjsjj.2020.0313山洪灾害主要发生于山区,指由降雨引起的河水暴涨及其诱发的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具备易突发、难预测、成灾快、水量集中,且具有巨大破坏力等特点[1]。
近年来,鉴于山洪地质灾害频发,且带来生命财产损失,各国政府均高度重视,山洪灾害预警防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2]。
美国水文研究中心基于FFG指标开发了山洪预警指南系统,为山洪预警提供实时信息指导[3]。
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基于耦合空间上分布的水文模型,主导研发了欧洲洪水感知系统,并应用于相關国家的中期洪水预报[4]。
日本国土交通省河川局和气象厅联合完成基于X波段雷波获取降雨数据和激光雷达获取河道地形测量数据的洪水预报系统,该系统通过分布式水文模计算洪水演进,并通过各自渠道公布预报成果[5]。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起步较晚,在水利、气象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通过2010—2018年建设规划的实施,基本完成山洪灾害防治区的所有调查评价工作,初步查清了山洪灾害基本情况和分布特征;通过建设数据共享功能自动雨量监测站,建成基本覆盖我国国土的山洪灾害监测网络和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建设共完成了覆盖1个国家级、7个流域机构、30个省级、305个地级市、2 058个县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上下联动的监测预警体系,有效提升了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的信息化水平[6、7]。
山洪灾害防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索
山洪灾害防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索摘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随着地方暴雨的频率增加和山区人类活动的增加,山洪正在成为预防和减少灾害的障碍。
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监测、预测、预警和灾害防御。
山洪灾害的预防和管理工作起步较晚,2010-2016年期间建立了山洪灾害防御系统。
然而,研究和应用一般起步较晚,预警不够及时和准确。
然而,为预防和控制山洪而建立的系统是有效的,大大减少了灾民人数。
鉴于现有研究成果的应用以及迅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监测和预测山洪的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必然会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御;特点;成因;问题前言山洪灾害是一场严重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
近年来,洪水越来越频繁,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因此,山洪灾害防御已成为一个紧迫问题。
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特点、原因,提高公众对防灾的认识;以期在规划系统建设中提高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效率的措施。
一、山洪灾害成因与特点1.成因(1)降雨因素。
降雨是造成山洪的直接因素和灵感来源。
山洪与降雨、强度和时空分布密切相关。
大雨,特别是短期暴雨,可能在山谷地区的特殊地下条件下造成河流泛滥。
(2)地形地质因素。
不利的地质条件是山洪的一个重要因素。
山区复盖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从西部向东倾斜三层,坡度从一层移动到另一层,山脉及其边缘,山谷高度相差2000米以上,山区坡度30米。
500处河床坡度较陡,有较多的跌水和跌水,方便了山洪暴发。
(3)经济和社会因素。
由于人口、土地和水资源的限制,山区的资源开发和建设活动经常用于经济发展,人类活动严重扰乱了地球环境,造成或加剧了山洪暴发。
大多数山地房屋位于海滩、山或斜坡等地区。
在发生水灾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员和物质损失。
由于山洪灾害防御标准较低,山区的城市往往被洪水淹没,往往造成重大损失。
2.特点分析(1)广泛传播和频率广。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和台风地区,夏季和秋季降雨量高,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人口众多,极易受到河流泛滥的影响。
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现状概述
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现状概述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现状概述自然灾害在我国的发生频率和规模都相当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挑战。
为了提前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不断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工作。
本文将对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现状进行概述。
我国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洪涝灾害、地震灾害、台风灾害、干旱灾害等。
针对这些自然灾害,我国采取了多种监测预警手段和技术,包括传统的气象、地震、水文监测技术,以及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遥感、卫星技术等。
首先来看洪涝灾害的监测预警。
洪涝灾害是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我国建立了以河流水文站和水文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洪水监测系统。
目前,我国已经有数千个水文站覆盖全国各地,实时监测河流水位、流量等数据。
此外,我国还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和无人机获取洪水灾害的信息,包括洪水范围、深度等。
这些监测数据被及时传输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群众撤离和抢险工作。
地震灾害是我国另一个重要的自然灾害。
我国的地震监测预警体系已经相当完善。
我国建立了地震台网,覆盖了全国范围。
地震专家和地震台网通过实时地震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发布地震信息和预警,提醒民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此外,我国还大力发展地震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地震前兆信号,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并通过快速广播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
台风灾害是我国沿海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我国建立了完善的台风监测预警体系,主要借助气象卫星、雷达和风速测量站等。
气象部门可通过这些监测手段获取台风的路径、强度等信息,并及时发布台风预警,提醒居民做好防御措施。
此外,我国还开展了“人工增雨”等技术手段,以减轻台风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干旱灾害对我国来说也是严重的威胁。
我国现代化干旱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包括气象监测、植被覆盖监测、土壤湿度监测等。
通过这些监测手段,可以更好地了解干旱的发生、发展趋势,及时发布干旱预警,指导农民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农业生产。
暴雨山洪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暴雨山洪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暴雨山洪是指降雨强度极高、时间较短、雨水流速快、流量大的降雨过程,并常常伴随着山洪的形成和暴雨洪水泛滥。
暴雨山洪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及早预警和应对暴雨山洪灾害,人们不断进行暴雨山洪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本文将从暴雨山洪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暴雨山洪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可分为物理观测方法、遥感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三个方面。
物理观测方法是最早应用于暴雨山洪监测的技术之一。
通过在特定位置设置雨量计、水位计和流量计等设备,实时监测和记录降雨和洪水的变化情况。
该方法具有实时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但受限于设备布置和维护成本高、监测范围有限等问题,在大范围的暴雨山洪监测中应用较为有限。
遥感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拓展了暴雨山洪监测的范围和效率。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航空器等平台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来获得有关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地形等地理特征,进而推测暴雨山洪的发生和演变。
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范围的影像数据,并通过遥感图像分析算法来提取有关洪水演变的信息。
但遥感技术对于雨水径流量的监测有一定限制,无法提供洪水的具体流量和速度等细节信息。
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暴雨山洪进行模拟和预测。
数值模拟通常基于物理规律和统计学原理,将洪水输入模型中,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洪水发展和演变过程。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对洪水的发生和扩展进行较为精确的预测,有利于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然而,数值模拟方法需要经过大量的参数设置和精细的模型校验,同时计算量也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进一步完善。
与暴雨山洪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相对应,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多种监测技术集成应用。
由于暴雨山洪的特点较为复杂,单一的监测技术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洪水的演变情况。
因此,将物理观测方法、遥感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等多种监测技术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体系,将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暴雨山洪信息。
暴雨洪涝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暴雨洪涝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近年来,暴雨洪涝灾害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通过领先的监测和预警技术来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洪涝灾害。
本文将探讨当前暴雨洪涝灾害监测和预警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现状目前,我国的暴雨洪涝灾害监测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气象部门主要通过卫星、雷达、探空等手段,实时监测大气和云系状况,预测降雨量、持续时间和强度等信息。
而在洪水及时预警方面,水文部门利用大量的水文站点,通过连续实时监测河流的流量、水位和水质等信息,以判断河流的洪水情况并进行预报,及时预警洪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还有一些能够预测洪涝灾害影响范围的模型和方法,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预警和应对灾害的效率。
其中,组合预报技术是一种常用技术,其通过将气象、水文多种监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出针对具体区域的灾害预测以及预警信息。
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预报时间不足和精度不够,还有一些自然因素造成的误差,以及设施、人员等其他方面的影响。
二、未来发展方向1. 建设智能网络化监测系统未来,将依托现代化的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构建智能化监测系统。
届时,大量传感器、卫星数据和自主采集数据等将会集成在一起,形成快速准确的数据获取和处理体系,提高了监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这个系统可覆盖天气、物联网、水文、传感器、空气监测等多领域,不仅能够及时诊断自然灾害,而且可以为相应的行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2. 创新灾害预测模型和技术在预测模型和技术方面,将通过研究数据融合、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方法,探索新的模型和算法。
这些方法将用于定量分析影响因素和监测数据,以便获得更准确的洪涝灾害预测和预测效率提升。
3. 完善灾害预警系统完善预警系统将是未来我们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关键在于提高监测系统的精度和覆盖范围,并实现快速的灾害预警。
暴雨山洪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暴雨山洪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暴雨山洪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暴雨山洪成为城市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掌握暴雨山洪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对于城市的防洪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人们积极探索暴雨山洪监测技术,并在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发展趋势。
首先,基于遥感技术的暴雨山洪监测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遥感技术能够通过卫星、航空器和地面测量等手段,准确地测量水文要素,如降雨量、洪水深度等。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对暴雨山洪的发展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灾害预警与评估。
其次,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也为暴雨山洪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无人机能够快速飞行并拍摄高分辨率的图像,通过无人机获取的数据可以直观地展示暴雨山洪的情况,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灾害的范围和影响。
同时,无人机还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文要素,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间效率。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暴雨山洪监测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实现对暴雨山洪的准确预测与监测。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将历史暴雨山洪的数据与气象数据、地形数据等相结合,构建预测模型,并实时更新,使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和有效。
此外,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在推动暴雨山洪监测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获取实时的气象信息,并获得与暴雨山洪相关的监测数据和灾害预警。
同时,移动互联技术还可以实现与相关部门和群众的信息共享,提高监测与救援的效率。
然而,尽管暴雨山洪监测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与发展趋势。
首先,如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现有的监测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但其准确性和时效性仍然有待提高。
其次,如何提高监测数据的解读和利用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当前,暴雨山洪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投入,导致数据的处理效率较低。
山洪灾害防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山洪灾害防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魏永强;盛东;董林垚;谭军;邱佩
【期刊名称】《中国防汛抗旱》
【年(卷),期】2022(32)7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山区生态环境恶化、极端水文事件增加,造成山洪灾害日益严重。
山洪灾害防治经过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建设实践、灾
害事件复盘调研等,目前已经形成了非工程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
从山洪灾害成灾机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和山洪灾害风险管理3个方面阐述
了当前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现状,分析了变化环境下山洪灾害防治的实际需求,提出
山洪灾害防治研究的发展方向:从机理研究、技术研发、模式构建和应用示范开展
山洪灾害防御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山洪灾害防治领域中的
应用,构建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新型山洪灾害防治范式。
【总页数】6页(P30-35)
【作者】魏永强;盛东;董林垚;谭军;邱佩
【作者单位】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7
【相关文献】
1.天祝县山洪灾害防治现状及建设运行管理探析
2.我国与美国、日本山洪灾害现状及防治对比
3.古交市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及防治对策
4.广东省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自动监测站点现状及运维管理对策
5.大余县山洪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防洪工程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预计近年洪涝灾害程度将不会超1998年
中国防洪工程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预计近年洪涝灾害程度将不会超1998年预计2020年洪涝灾害的受灾程度将低于1998年2020年6月以来,我国长江、黄河上游、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太湖发生了今年1号洪水。
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条超保,33条超历史,防汛形势较为紧急。
为了打赢这场抗洪抢险硬仗,相关部门多次再看防汛会议,紧急部署抗洪抢险任务,也加快了未来防洪工程的建设速度,预计2020-2022年国家将投入2.9万亿,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新增防洪库容约90亿立方米,治理河道长度约2950公里等。
而对比1998年洪水来看,随着我国防洪工程设施逐渐完善,防洪能力不断增强,预计2020年这场洪涝灾害的受灾程度将低于1998年。
1、南方汛情严峻,国家加快部署重大水利工程建设2020年7月13日,国新办举行防汛抗旱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吹风会。
会上表示,6月以来,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条超保,33条超历史。
长江、黄河上游、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太湖发生了今年1号洪水,长江干流监利以下河段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均已超警。
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份部分汛情严重地方纷纷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而作为汛情最为严重的江西-鄱阳湖,截至7月14日,受灾人数超642万人,东部战区从浙江、安徽等省共调集2万余人支援江西抢险救援,累计投入各种抗洪抢险力量128.26万人次。
目前,我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长江和太湖流域的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后期雨带将会北抬,淮河等北方河流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
因此,在紧盯当前防汛工作的同时,也加快了未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部署:2020-2022年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包括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灌溉节水和供水、水生态保护修复、智慧水利等五大类,总投资1.29万亿元。
工程实施后,预计可新增防洪库容约90亿立方米,治理河道长度约295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约2800万亩,增加年供水能力约420亿立方米。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现状与特点探析王凤飞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现状与特点探析王凤飞发布时间:2021-11-06T01:41:13.588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4期作者:王凤飞[导读]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专项建设至今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果,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集宁区农牧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摘要:,已经在业务化的防灾减灾中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基于官方部门统计的山洪灾害防御相关数据,首先从建设的内容、成效2方面综述了我国山洪防御建设现状,初步建成了覆盖我国2058个县面积为463万km2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提炼了防御中的典型案例和治理模式;探究了我国新防御形势下强降雨诱发的山洪灾害特征,具体为:①突发性强、危害大,山洪发生一般几十分钟到几小时;②溪河洪水频发,所占总次数54.3%;特大型山洪致灾严重,其中2场特大型山洪灾害,导致316人死亡失踪;③山洪发生时间跨度延长,山洪一年中初次发生时间和结束时间均延长;最后,针对山洪灾害的严峻形势,探讨了山洪灾害防御实用的对策。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御现状;防御模式;灾害特点引言某县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山地海拔约500m,山坡坡度一般为30°~50°;山区向东延伸为丘陵区,海拔100~200m,坡度约20°。
某县地处豫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华北地区大陆性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雨量510mm,因受季风影响,降雨时空极不均匀。
年内夏季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降雨较多,一般集中在7—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
如此大的地形坡度加上安阳县地区原本生态脆弱,极易发生山洪灾害。
较大的短时强降雨,容易形成地表径流,直接汇流致使沟河洪水猛涨,洪水夹带的泥沙、石块顺河而下,淤积下游河道和水库,直接威胁地区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建设现状1.1建设内容2002年,水利部组织编制《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并于2006年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确定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分布范围,明确了具体防治思路、建设目标和任务;2010年9月,国务院确定了2011-2015年山洪灾害的防御治理任务,共覆盖2058个县,386万km2,其中2010-2012年初步建设山洪灾害防御的非工程措施;2013-2015年主要增加了调查评价、山洪沟治理等建设;2013年5月,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新增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和重点山洪沟工程治理,构建了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2016-2020年,我国将在不同类型、不同灾害频度的山洪灾害防治区,确定相应的重点建设内容;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山洪灾害防御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3期2019年7月灾害学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Vol.34No.3Mar.2019熊朕,田宏岭.我国山洪灾害监测现状与发展趋势[J].灾害学,2019,34(3):140-145.[XIONG Zhen and TIAN Hon-gling.A review and trend:flash flood disaster monitoring in China[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019,34(3):140-145.doi:10.3969/j.issn.1000-811X.2019.03.026.]我国山洪灾害监测现状与发展趋势*熊朕1,2,3,田宏岭1,2,3(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山洪灾害包括山洪及由山洪诱发的滑坡、泥石流,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目前,监测作为最主要的非工程手段已广泛运用于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为预警提供了直接依据。
该文首先评价了监测预警实施效果,然后从监测要素、临界雨量、监测设备与台站系统和相关法律法规4个方面详细评述了山洪灾害监测现状与主要进展,总结出监测当存在监测系统寿命与灾害频率不匹配、临界雨量选取困难、监测要素和设备有限3个问题。
最后提出当前山洪灾害监测的发展趋势为多要素立体化监测及新技术的融合运用、布设适应流域水文特点的站点、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标准化体系。
关键词:山洪灾害;监测现状;发展趋势;监测要素;监测设备;综述中图分类号:X43;X915.5;TV8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11X(2019)03-0140-06doi:10.3969/j.issn.1000-811X.2019.03.026山洪是指发生在山区沟道中迅速、强烈的地表径流现象,具有暴发突然、历时较短、暴涨暴落、破坏力极强、预测难度大等特点。
与大江大河的洪涝灾害不同,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面积小于50km2的山区小流域,同时受特殊的地形和下垫面条件控制。
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山区中,山洪灾害常常诱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1-4]。
我国水利部门将山洪及由山洪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统称为山洪灾害[5]。
山洪灾害严重威胁山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例如“8.8舟曲泥石流”灾害就是暴雨诱发山洪,洪水在向下游演进过程中侵蚀挟带大量松散物质,进而发展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泥石流灾害[6-7]。
又如2006年7月,受强烈热带风暴“碧利斯”影响,我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遭受500年一遇暴雨,引发的山洪共导致618人死亡、114人失踪。
目前山洪灾害防治手段主要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大类。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建排洪道、谷坊、丁坝和水库等;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监测预警、植树造林以及灾害管理等措施[2,8]。
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起步较晚,技术力量略显薄弱。
2006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9],并确立了“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原则。
2011年水利部启动了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10-11]。
其中,县级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山洪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
山洪监测是指通过利用相关设备搭建监测平台,对能够激发山洪灾害以及山洪灾害启动过程中的各个因素进行监测,达到在成灾前预警、降低山洪灾害损失的目的。
1山洪灾害监测现状1.1山洪灾害监测效果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发布的《中国水旱灾害公报》(2006-2017)[12],如图1所示,2000-2017年共计18年间,山洪灾害平均死亡人数为870人/年,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72.62%,山洪灾害占主导地位。
图12000-2017年我国山洪灾害死亡人数统计分析注:图中数据不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收稿日期:2019-01-23修回日期:2019-04-0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2502),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18YYJC0168)第一作者简介:熊朕(1993-),男,四川南充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山地灾害防治新技术.E-mail:95482860@ 通讯作者:田宏岭(1974-),男,河南太康人,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评价.E-mail:thl@3期熊朕,等:我国山洪灾害监测现状与发展趋势在山洪监测工程实施以前的2000-2010年期间,山洪灾害平均死亡人数为1178人/年,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73.51%;自监测工程实施后,2011-2017年间山洪灾害死亡人数平均值为386人/年,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71.22%。
与未开展监测预警之前相比,死亡人数降低率为67.23%,然而山洪灾害致死人数所占份额仍然较大。
魏丽等[10]统计了近10年来,我国山洪灾害致灾平均死亡人数,分别为美国、日本的14倍和26倍,即使在开展监测工作后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仍分别为美国、日本的6.5倍和8倍。
从整体上看,我国山洪灾害监测工作自开展以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提升空间。
山洪监测不仅仅是建立监测系统平台的简单工作,一个成功的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应包括组织管理体系、监测要素、预警阈值(临界雨量)、监测设备与台站等多方面的内容(图2)。
图2山洪灾害监测预警1.2山洪灾害监测要素目前国内外预警模型均以山洪灾害激发要素来构建,山洪灾害的监测要素选取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监测系统的有效性以及预警的成功率。
基于延长预见期的考虑,国内外对于山洪监测系统监测要素的选取大体相同,均将临界雨量作为山洪灾害监测的核心指标[8,13]。
虽然核心指标选取相同,但国内外关于临界雨量的定义有所差别。
我国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根据降雨量直接定义临界雨量,即当某一时段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雨量时,山洪灾害发生,该雨量即为临界雨量,通常采用统计归纳法进行判别[14]。
而国外则以目标流域断面生成临界流量所需的累计降雨量作为临界雨量[15],在此监测过程中,需要根据河道安全水位反推临界雨量,通常采用水文水力学方法。
因此,基于前述定义的差别,不同国家在临界雨量研究的具体指标选取上各有侧重。
美国根据山洪预警指南系统(Flash Flood Guid-ance,FFG)来计算临界雨量[16-19],该方法较为全面的考虑了影响临界雨量的降雨、土壤含水量及下垫面特性三大因素,物理过程明确,选取因素具有实时、动态化的特点,因此采用该方法监测到的临界雨量进行预报的准确率较高。
这种临界雨量的计算方法即为前文提到的水文水力学方法。
欧洲国家则多采用基于气候模拟的欧洲降水指数(European Precipitation Index based on simulated Cli-matology,EPIC)作为判别极端暴雨的指标[20],该方法更类似于风险区划。
1.3临界雨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降雨、土壤、地质环境等基础因子情况不一,水文基础资料完善程度差异较大,预警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雨量监测,辅以水位监测的方案。
对于水文资料完整的地区,选取历史成灾水位为预警阈值;如果该地缺乏历史成灾水位资料,则以可能造成灾害的最低水位为预警阈值[8]。
相对于水位,目前我国关于降雨量的研究更多,但主要还是使用前文提及的基于数据驱动的统计归纳法。
由于统计归纳法较为简单,实际应用方便,加之不涉及山洪物理过程机制,因此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21]。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试行)》将临界雨量推求方法分为有资料地区和无资料地区。
对于山洪灾害和降雨量资料记录较为充足的地方,可以用区域临界雨量法和单站临界雨量法计算。
前者是通过统计区域内山洪发生过时段内最大面平均雨量值的最小值,并为其赋予一个变幅,只要面雨量在该变幅内,该区域就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22]。
这种方法简单可行,实用性强,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但无法定量评估山洪灾害的规模和次数。
单站临界雨量法则是统计单个站点与历次山洪灾害对应的各时段最大雨量中的最小值,作为临界雨量初值,并增加变幅,一旦降雨量在该区间内,则区域内发生山洪概率增加。
单站临界雨量法相对区域临界雨量法精度有所提高,在满足雨量计密度足够大的前提下,可以确定每个小流域的临界雨量,但监测数据仍不能直接用于预警预报,需要与其它方法相结合[23-24]。
如江锦红等人[25]构建了最小临界雨量和临界雨力的概念,作出暴雨临界曲线,并通过三次暴雨山洪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较为可靠。
对于无资料地区的临界雨量计算主要采用内插法、比拟法、山洪灾害实例调查法和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法[26-30]。
如刘媛媛等人[31]通过临界水位比拟反推出临界雨量,并用北京门头沟区山洪灾害防治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一定可靠性。
张玉龙等人[32]用内插法推求无资料地区的临界雨量并绘制了临界雨量等值线图,并在云南典型山洪流域建议验证。
上述方法由于简单易行,且对降雨资料依赖性不强,用于无资料地区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精度较低,加之目前实践较少,通过这些方法推求得到的临界雨量值用于预警时应谨慎。
目前,国际上正通过无资料地区预报(Prediction in Ungauged Basins,PUB)计划对无资料地区山洪计算方法进行不确定性研究[33]。
141灾害学34卷1.4山洪灾害监测设备及台站基于我国山洪灾害预警所需要素,山洪灾害监测的设备主要为简易雨量站、自动雨量站和自动水位站。
简易雨量站能进行雨水情信息自动监测并具有自动报警功能,主要用于群测群防;自动雨量站和自动水位站可以实现雨量、水位等监测要素的自动采集、存储和传输,可用于预警平台发布信息。
监测设备的布局和密度是监测工作的关键。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要求,在山洪灾害严重的区域原则上按照20 100km2/站的密度布设自动或人工雨量站;特别严重的区域应按照20 30km2/站的密度布设自动或人工雨量站。
在面积超过100km2的山洪灾害严重流域,应布设自动水位站。
根据上述要求,我国目前已建成自动雨量、水位站共计6.3万个,简易监测站40万个,共建监测预警平台2058个,部分市县山洪灾害监测站点最大密度已达10 20km2/站,覆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5个地市及2058个县,控制山洪流域53万个[34-36]。
重点防治区内监测台站稀疏的区域设备布设密度得到了补充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