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时间的合理利用与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时间的合理利用与分配
城关小学赖定兰
一. 现状
从目前来看,课堂中存在两方面情况:
一是存在“四多四少”现象(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老师问得多,学生答归答,灵活思考少;老师灌输多,学生质疑少;老师包办多,学生活动少),课堂的大量时间被老师占用,学生缺少课堂生活时间和空间,他们跟着老师、围着知识任务转,学得被动、吃力。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角色,充其量是个“听众”、“观众”。这种满堂灌、填鸭式、一刀切的课堂教学阻碍着学生的主动发展,扼杀了学生的丰富个性;
二是存在课堂活跃了,教学目标没达到的情况:课堂活了,纪律松了,活动多了,教学任务完不成了。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理念,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自主探究,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感觉到了自由、宽松,问题敢提了,异议敢说了。可是,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堂“乱”了,纪律“差”了,学生“坐不住”了,老师“控不了”了,教学质量降了。或者是活动多了,环节多了,师生感情融洽,活动气氛热烈,课堂40分钟明显不够用了,教学任务完不成了。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把握课堂45分钟,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益。也就是说教师要合理利用与分配课堂时间。
二.问题分析
1.教师方面的原因
由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经历也不同,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不充分。教师备课时,过分依赖教师用书,参考名师教案,还有的过
分依赖教学模式,依赖集体备课,盲目以为使用优质课教案上课一定会好,
对教材的自我挖掘、深入研究较少,备学情更少,出现了一些课堂上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在课上使尽招数引导、鼓励,学生无动于衷、启而不发。
教师急的没办法,只好以讲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以问答式代替讲解。还有一种现象,学生提前预习是看资料,上课时,学生手里有现成的字词句解释类的资料,上课时,学生回答问题千篇一律,明显的在念资料上的内容,根本没动脑筋,更谈不上独到见解,值得引起老师们的注意。
2)教学目标定位偏难或目标错位。在课堂教学目标中过分突出认知目标或技
能目标,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重视不够,且写得空泛,变成每节课每个单元都能用的中长期目标,难以落实和评价。教学目标与教学实施缺乏呼应性。教学目标与达成教学目标的步骤和方法有一定差距、出入。
3)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能力非常重要,我们经常
听到的一句话,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重视细节,课堂教学也是一样,一节课好课往往是有无数精彩的细节组成的。课堂上,教师除了按照提前预设的教案进行教学外,还要会处理学生的课堂生成,这也正是优秀教师的课堂靓点处。如果教师缺乏教育机智,就会出现学生回答的答案在老师预料之外,教师就不知所措,不置可否或者给予错误的判断,这样既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又影响教学的效果。这样的评价,很难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会觉得无所谓,而得不到来自老师的有效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感就得不到充分的激发。也将会影响教学效果。
4)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欠缺。大部分教师从理论上讲,认可自主探究学
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但在操作中,缺乏必要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不会学习,不深入学习,与教师的督促、指导和验收不到位关系很大。合作学习,需要做好小组建设工作,需要教师提高组织和协调能力,努力培养小组长的领导能力,培养学员的合作能力,培养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等等。有些教师只是浮在表面上,只走走形式,过一段时间发现合作学习缺乏效果,不找原因改进,而是放弃改革,回到原点,严重影响改革的步伐。
2.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生自身生理与心理不成熟。
2)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较低。
3)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学生不能有效地控制不良思想、欲望、感情、言语、
行为。对不良欲望不会克制、对不良情绪不能有效控制、对不良习性不
知道克服、对不良行为也不会抵制。
三.课堂时间的合理利用与分配
构建了科学学科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5分钟左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要解决学生言之有物的问题,必须要在有限的40分钟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当堂习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指导成功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还可以通过语言、声调、动作和神态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注意,使之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表达欲望。
2、问题导学(3分钟左右)
教师指导学生以问题或学习目标为切入点自主学习,把知识问题化,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也可以抓住主要问题牵引生,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主动的搜集、加工、处理、储存信息资料与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信息处理、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学生解决未知、深化已知的最佳途径,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教师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始终能让其按图索骥,取向明确,有正确的探究思路。为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3、互动探究,构建知识体系(20分钟左右)
开展生动有趣的自主学生活动,在指导预习和其他环节学生的活动量我们称之为课外活动量,课外学生的活动量不受时间的限制。但这一环节学生的活动量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活动量,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