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工程——西环明清安徽会馆移建修复小记
香闺学士巾帼丈夫——明清安徽才女印象
香闺学士巾帼丈夫——明清安徽才女印象作者:傅瑛, FU Ying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安徽,淮北,235000刊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10,31(3)被引用次数:0次1.傅瑛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述辑考 20102.陈维崧妇人集3.潘江龙眠风雅4.王士禄宫闺氏籍艺文考略 1936(2)5.王士禄官闱氏籍艺文考略 1936(2)6.方中履姑母孙恭人传7.潘江龙眠风雅续集8.张廷玉蠹窗诗集序9.汪启淑撷芳集10.潘江龙眠风雅续集11.潘江龙眠风雅续集12.方御文阁诗选序13.清史稿·列女一 199814.钱谦益列朝诗集·闰集15.邓汉仪诗观初集16.汪启淑撷芳集17.徐树敏.钱岳众香词·射集18.沈善宝名媛诗话19.陈诗皖雅初集 192920.吴希庸.方林昌桐山名嫒诗钞21.萧穆敬孚类稿 199222.王豫.阮亨淮海英灵续集·辛集23.吴修月修月女史遗稿24.戴燮元京江鲍氏三女史诗钞合刻序25.汪人镇黹余小草序26.沈善宝鸿雪楼外集27.汪启淑撷芳集28.法式善梧门诗话29.方溶师冶溪故里吟30.王笃生崇节母传31.沈敏元鸿雪楼初集序32.杨运知合肥诗话续集@二 1935(6-7)33.光铁夫安徽名媛诗词徵略 198634.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35.李保民吕碧城词笺注 200136.吕碧城予之宗教观 199837.李保民李清照后第一人 2004(1)38.桐城县志·人物传 199539.吴弱男告幼年诸姊妹 190440.孙锡三孙多森简历 200141.安徽省志·人物志 19991.期刊论文魏霞.刘正刚明清安徽与广东的贸易往来-安徽史学2001,""(4)明清时期,通过徽商与粤商的贸易往来,使内陆安徽与沿海广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会馆资料
会馆资源丰厚遗迹亟待发掘会馆是交通史、物流史和商贸史的产物,尤其是历史上以商业活动频繁著称的古老城市的重要建筑遗存。
通过对于一座城市的会馆遗址的统计、研究、修复与展示,不但可以雄辩地证明这座城市商贾云集的历史盛况,而且也是潜在的现实旅游资源。
因为各地风俗习惯截然不同,所以各会馆的建筑风格也截然不同,本身就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在扬州,除了盐商的老房子之外,各处会馆几乎还是一个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1、湖南会馆坐落在南河下街68号,始建于明,数度兴废,几易其主。
解放前湖南会馆曾先后驻日军、国民党军队,解放初驻解放军,后二十三所占用,将此内旧屋、旧景几乎全部拆除砌了新房,现为楼房宿舍,只剩八字门楼今还在。
湖面会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湖北会馆坐落在南河下西端170号,与大盐商汪鲁门住宅毗连,是清代湖北籍盐商同乡会在此创办的盐商会馆。
会馆原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解放初还剩老屋二十三间四厢,建筑面积672.46平方米。
由东、西两路及火巷一道组合而成。
正厅后楼宅,原是作念佛楼之用,现为民居。
其后檐墙曾拆除重砌。
西路住宅原有前后三进院落,现已全部改建。
湖北会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岭南会馆是清代广东盐商在扬州聚会议事、联络乡谊的场所,同时兼作交易、情报、住宿、娱乐之用。
岭南会馆原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原有屋宇近百间。
现今尚存老屋五十余间,原组群布局由东、中、西三路住宅并列。
楠木大厅在2000年因屋面渗漏严重,2003年才将其修复。
西路建筑主房五进,除三飞式砖檐部分损坏外,余至今保存相当完好。
岭南会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浙绍会馆位于达士巷54号,是浙江绍兴商贾来扬憩息、聚会之所。
占地面积约700余平方米,遗存老房子计十六间四厢三披,建筑面积458.58平方米。
先作为市房屋修建公司下属工区所在地,后改作职工宿舍,居住拥挤,乱搭严重。
浙绍会馆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旌德会馆在明代前称行会,到明代中期称会馆、会所、公会,至清代名称则更多。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1961-3-4 1961-3-4 1961-3-4 1982-2-23 1982-2-23 1988-1-13 1996-12-25 2001-6-25 2006-5-25 2006-5-25 2006-5-25 2006-5-25 2006-5-25 2006-5-25 2006-5-25 1961-3-4 2001-6-25 2006-5-25 2006-5-25 即曲园。 传为唐杨惠之塑。包括天王殿、经幢 唐始建。石塔为宋物。1956-10-18公布 位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5-4-19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即北寺塔。包括附属建筑。 春秋始建。 元始建。 北宋始建。 包括附属建筑及石刻。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总序号 名称 级别 地区 时代 地点 公布日期 备注
苏州市区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25处,省级56处,市级184处,共265处)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 0010 0011 0012 0013 0014 0015 0016 0017 0018 0019 0020 0021 0022 云岩寺塔 瑞光寺塔 国保 国保 市区 市区 五代 北宋 虎丘 盘门内 1961-3-4 1988-1-13 即虎丘塔。包括云岩寺其他建筑。 即瑞光塔。 包括平江图、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 运图。文庙于2001年6月25日并入。文 庙,即府学。北宋始建,1957-8-30公布 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总序号 0050 0051 0052 0053 0054 0055 0056 0057 0058 0059 0060 0061 0062 0063 0064 0065 0066 0067 0068 0069 0070 0071 0072 0073 0074 0075 胥门 文起堂 惠荫园 卫道观前潘宅 大石头巷吴宅 江苏巡抚衙门旧址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 潘世恩宅 吴云宅园 吴门桥 韩世忠墓 楞严经石刻 蒯祥墓 楠木厅及石雕艺术品 绍德堂 瑞霭堂 诸公井亭 名称 级别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省保 地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市区 元 明 明清 清 清 清 清 清 清 清 南宋 明 明 明 明 明 明清 旧石器晚期 宋 宋 宋 1927至1937年 明 明清 清 明 时代 城西 干将路 南显子巷 卫道观前 大石头巷 书院巷 道前街 钮家巷 庆元坊 盘门 灵岩山下 光福司徒庙 胥口渔帆村 东山镇 东山镇 东山翁巷村 东山镇 东山三山村 车坊大姚村 光福龟山 西山林屋山 穹窿山东南 西山镇东村 西山涵村 西山东村 地点 公布日期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2006-6-5 1957-8-30 1982-3-25 1982-3-25 1982-3-25 1982-3-25 1982-3-25 1995-4-19 1995-4-19 1995-4-19 1995-4-19 1995-4-19 2002-10-22 2002-10-22 2002-10-22 2006-6-5 包括寺前宋桥。 厅名念勤堂。 即潘世恩故居留馀堂。曾为太平天国英 王行馆。 即吴云故居听枫园 始建于北宋。 包括金刚经石刻。 春秋始建。 即张凤翼、张献翼故居。 即安徽会馆。 又称礼耕堂。 又称树德堂。 备注
苏州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实施细则-苏府[2003]187 号
苏州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实施细则正文:---------------------------------------------------------------------------------------------------------------------------------------------------- 苏州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实施细则(苏府[2003]187号2003年12月16日苏州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苏州古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落实《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是法律赋予的责任。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大文物保护、抢救、维修力度,努力探索国家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的新路子,真正使古城的历史遗存流传后世,永续利用。
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保护责任1.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古建筑抢修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领导目标责任制。
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办公室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有关问题,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
2.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古建筑的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要切实承担起抢修保护责任,并列入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日程。
古建筑较多的房管、园林、宗教、文化、教育等部门,要建立专门班子,确定专职人员,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古建筑的安全。
各区人民政府要依法保护好所辖区域内的城墙、牌坊、古井等古建筑或构筑物,要明确管理责任单位,做好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3.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区别轻重缓急,制订古建筑抢修计划。
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计划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保护责任状,下达抢修任务书,并将其列入年度考核目标,也作为领导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一。
苏州安徽会馆简介苏州安徽会馆旅游攻略→MAIGOO百科
苏州安徽会馆简介苏州安徽会馆旅游攻略→MAIGOO百科基本介绍苏州古城内南显子巷的安徽会馆,建于清同治四年至六年(1865-1867),属于惠荫园部分,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该处在明代嘉靖年间为归湛初宅园,由周秉忠布画,建有台榭池石及水假山。
后属胡汝淳,名“洽隐山房”,后荒废。
清顺治六年韩馨入城购归氏废园,修为栖隐地,名“洽隐园”。
康熙四十六年毁于火,惟存东南半壁奇峰秀石。
乾隆十六年重葺二楹于占石洞口,由蒋蟠漪篆书“小林屋”字额。
后归皖人倪莲舫知府,修建后易名“皖山别墅”。
咸丰年间,传说太平天国听王陈炳文曾居此。
潘钟瑞《苏台麋鹿记》载:“南北显子巷合而为听王府,包人洽隐园,巷道中截。
”按太平天国王、将占富室巨宅临时驻扎,称为“打馆”,潘所称王府实际上是打馆性质,听王在苏仅是短暂驻扎,该处应称为听王陈炳文所打之馆。
范围内南显子巷6号韩宅、7号周宅,北显子巷4号陈宅、6号、11号江宅也都是有砖刻门楼的大宅,亦应被听王部队临时驻扎所用。
安徽旅苏同乡会设于此。
在此曾设阅报社,一度改为游艺场,游客众多,2002年1月18日《姑苏晚报》刊登了“七十年前的一帧老照片——惠荫园秋禊图”。
张荣培有《重游皖山别墅》诗曰:“不到游踪二十年,坠欢重拾渺如烟。
楼台缭曲还依旧,花木凋零却逊前。
试剔苔痕摹古篆,且邀茶话论新泉。
此中雅有天台胜,笑我刘郎骨未仙。
”1940年张建初在此创办私立育英女子初中,1946年停办。
抗战胜利后,东部散为民居,西部一度由女侠施剑翘创办从云小学,成为地下党活动的主要场所。
“安徽会馆”砖细门楼在小巷深处,门楼前有新建的铁栏护栏包围护卫。
左右有石库门各一,门上包铅皮钉钉有装饰及虚空大字,连同西侧的“皖山别墅”大门,从东向西依次为“福”、“禄”、“寿”三字。
“福”字门上有砖饰门额“憩棠”、“禄”字门上有砖饰门额“敬梓”。
原安徽会馆门前照墙处及程公祠前照墙现为几家民居,昭忠祠大门现为一初中校门,对而照墙曾为篮球场,现为学校照墙,书4个一米见方大字“惠荫书苑”。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五批控制保护建筑的通知-苏府〔2019〕71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五批控制保护建筑的通知正文:----------------------------------------------------------------------------------------------------------------------------------------------------市政府关于公布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五批控制保护建筑的通知苏府〔2019〕71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经市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市文广旅局会同相关部门按规定程序选出的36处文物保护单位和37处控制保护建筑,确定为我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五批控制保护建筑,现予公布。
同时,同意2014年公布的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沈家绸行旧址”更名为“昇记绸庄旧址”。
请各区、各有关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尽快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区域,设立保护标志,确定保护责任人,建立记录档案,依法实施保护管理。
附件:1.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苏州市第五批控制保护建筑名单苏州市人民政府2019年8月23日附件1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序号名称地区年代地址原级别备注1白塔西路温宅姑苏区清白塔西路100号控保2尤先甲故居姑苏区清刘家浜39、41号控保3嘉寿堂陆宅姑苏区清天官坊8、9、10、11、12、14号,肃封里控保4宣州会馆清吴殿直巷8号控保5洪钧祖宅姑苏区清西支家巷6边、8、10、11、13号控保6汀洲会馆姑苏区清山塘街192号控保7李氏祗遹义庄姑苏区清山塘街815号控保8张国维祠姑苏区清山塘街800号控保9言子祠清干将东路908号控保10陆润庠故居姑苏区清阊门内下塘街9、10、11、12号控保11蒋氏义庄姑苏区清胡厢使巷34、35号控保12忠仁祠姑苏区清庙堂巷16号控保13中国银行旧址姑苏区清阊门社区德馨里控保14桃坞小学旧址清、民国石幢弄34号控保15鲍传德庄祠姑苏区民国山塘街787~789号控保16昆曲传习所旧址姑苏区民国原林机厂内控保17同益里、同德里姑苏区民国五卅路北部控保18报国寺姑苏区民国穿心街38号控保19严家淦旧宅民国阊门社区德馨里控保20桃树里某宅吴中区明末清初东山镇陆巷古村含山107号21湖沙刘公堂吴中区清东山镇杨湾村湖沙里华侨公墓办事处22席氏支祠吴中区清东山镇陆巷山址朱巷23木渎廊桥吴中区清末木渎镇南街市河上24中区小菜场旧址民国东山镇上湾村16号西侧25福昌桥相城区清元和街道众泾社区26陆士龙祠堂相城区民国阳澄湖镇湘城老街人民街27章钰、章元善墓高新区民国横塘街道老梅湾村28中心街邱宅吴江区清黎里镇中心街哺坊弄1号(德芬堂),西邱家弄2号(敬承堂)控保29南新街沈宅大厅清黎里镇南新街46号控保30松陵李宅吴江区清松陵街道新盛街29号控保31桃源富乡桥吴江区清桃源镇富乡村控保32松陵泰安桥吴江区清松陵街道盛家厍控保33震丰缫丝厂旧址吴江区民国震泽镇頔塘河北侧34利字窑旧址民国汾湖高新区芦东村35白溪御龙桥吴江区民国桃源镇青云天亮浜控保36坛丘缫丝厂旧址吴江区建国初期盛泽镇坛丘丝厂路12号附件2苏州市第五批控制保护建筑名单序号名称地区年代地址1孙岳颁故居姑苏区清干将东路726号2殿基巷陈宅清殿基巷1号3景德路451号陈宅姑苏区清景德路451号4宝林寺前53-3号周宅姑苏区清宝林寺前53-3号5火神庙姑苏区清天库前16号6范玉山、范雪君故居姑苏区清牛角浜21号7乐村姑苏区民国道前街乐村8致冷双阁民国山塘街虎丘山山门内8号9太平坊清真寺姑苏区民国石路太平坊29号10侍其巷张宅姑苏区民国侍其巷47号11市立医院本部民国建筑姑苏区民国道前街市立医院本部12九如巷王宅姑苏区民国九如巷4号13十梓街29-4号建筑姑苏区民国十梓街29-4号14泗井巷任宅民国泗井巷31号15百步街江宅姑苏区民国百步街8号16小曹家巷2、3号民国建筑姑苏区民国小曹家巷2、3号17闾邱坊巷张宅姑苏区民国闾邱坊巷11、13、15、17号18大王家巷唐宅姑苏区民国大王家巷5号19文丞相弄37号某宅姑苏区民国文丞相弄37号20敦仁里民国包衙前敦仁里21閤村坊巷戚宅姑苏区民国閤村坊巷29号22同乐里姑苏区民国高师巷同乐里23景云堂西花厅吴中区清东山镇陆巷古村含山15组山址29号24陆巷古村尊德堂吴中区清东山镇陆巷古村文宁巷内25震泽底定桥吴中区清东山镇上湾村石桥头26伍象桥清望亭镇迎湖村27横扇保生堂药店旧址吴江区清横扇街道横南街58号28八坼城隍庙吴江区清八坼街道万安桥南堍29横扇黄氏节孝坊吴江区清横扇街道双湾村30开阳桥吴江区清桃源镇开阳村31郎家桥吴江区清盛泽镇北旺村32明月桥、清风桥清末盛泽镇坛丘明月港(明月桥),清风港(清风桥)33八坼沈宅吴江区清末八坼街道中心街65号34溪港李宅吴江区民国平望镇溪港村集镇东岸35迎春桥吴江区民国桃源镇铜罗人民街36民立桥吴江区民国桃源镇戴家浜村37千佛里桥吴江区民国桃源镇富乡村——结束——。
苏州文物建筑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推介
苏州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珍贵的文物建筑资源。
保护和利用这些文物建筑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天,我们将介绍苏州市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优秀案例,希望能够为其他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木渎古镇的保护与利用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市市区东南的山塘街道,在苏州吴江区境内。
它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水墩园林的风貌和传统民居建筑的综合体。
自明清以来,以繁盛水运业著称,留下了众多古老而优雅的建筑。
为了保护木渎古镇的历史街区和古建筑,苏州市政府多次出台政策,对古镇的保护与利用给予了不少支持。
在政府的支持下,木渎古镇成功保护了大量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同时也进行了有效的利用。
现在,古镇已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重要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2. 苏州博物馆的改扩建苏州博物馆是苏州市的一座大型博物馆,收藏和展示了丰富的文物资源。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文物,苏州市政府对博物馆进行了改扩建。
通过改造现有建筑,增建新的展厅和配套设施,博物馆的展陈和服务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改扩建后的苏州博物馆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和展示文物,还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成为了苏州市的文化名片之一。
3. 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平江路是苏州市的知名景点,也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地区的文物建筑,苏州市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
对历史建筑进行了加固和修缮,确保了它们的安全和完整性。
对周边的商业和旅游设施进行了合理规划和布局,保证了景区的整体风貌和文化氛围。
如今,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了苏州市的文化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4. 园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园林之城,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级别的园林。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园林艺术,苏州市政府加大了对园林的保护和利用力度。
加强了对园林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了它们的长久保存。
另举办了各种园林文化展览和交流活动,推动了园林艺术的传播和交流。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苏府[2011]136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正文:----------------------------------------------------------------------------------------------------------------------------------------------------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苏府〔2011〕136号)各区人民政府、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加强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现将第六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公布,具体范围以市文物局、规划局编制的《第六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图录》为准,请依照执行。
在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它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在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其形式、高度、体量、色彩应当与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边环境相协调,工程设计方案须经市文物局同意后,报市规划局批准。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文物保护单位,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原址保护。
附件:第六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表二○一一年七月八日附件第六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表序号名称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1志仁里志仁里本体三排建筑东至仓桥浜,南至志仁里(巷),西至浒溪仓,北至河2尚志堂吴宅南至西北街,东、北至院墙,西至界墙南至西北街,西至公管弄,东至保护范围外2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15米3太原王氏义庄南至传芳巷,东、西、北至界墙南至传芳巷,东、西、北至保护范围外12米,北至保护范围外5米4大柳枝巷杨宅南至大柳枝巷,北至丁香巷,东、西至界墙南至河,东、西、北至保护范围外12米5悬桥巷方宅南至悬桥巷,东、西、北至界墙南至河,北至菉葭巷,东、西至保护范围外12米6三茅观巷沈宅南至三茅观巷,西至宋仙洲巷横街,东、北至界墙西至宋仙洲巷横街,东、南、北至保护范围外15米7任道镕旧居南至王洗马巷,东至园墙,西、北至界墙南、北至保护范围外10米,东至保护范围外5米,西至保护范围外15米8陶氏宅园南至盛家浜,北至富郎中巷,东、西至界墙东至游马坡巷,北至富郎中巷,西至保护范围外15米,南至保护范围外5米9舒适旧居南至庙堂巷,北至盛家浜,东、西至界墙北至富郎中巷,南至保护范围外15米,东、西至保护范围外12米10东善长巷奚宅二层住宅楼本体及楼南院落东至保护范围外3米,西至保护范围外1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5米,南同保护范围11袁学澜故居东至官太尉桥(巷),西、南、北至界墙已划入国保单位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建控地带12圣约翰堂南至十梓街,西至小巷,东、北至界墙南至十梓街,东同保护范围,北至保护范围外15米,西至保护范围外10米13蒋纬国故居二层楼本体保护范围外15米14苏纶纱厂旧址厂内12幢建筑东至人民路,北至盘门路,西至大龙港(河),南至民国小洋楼南侧小路15苏州关税务司署旧址东至东楼东侧,西至西楼西侧,南、北至楼外沿西至小巷西侧,东南北至保护范围外20米16叶天士故居东至西叶家弄,南至渡僧桥下塘,西、北至界墙保护范围外15米17观音殿遗址四周至围墙已划入国保单位云岩寺塔建控地带18拥翠山庄四周至围墙已划入国保单位云岩寺塔建控地带19纯德堂四周至界墙东、西至保护范围外15米,南、北至保护范围外10米20久大堂四周至界墙东、北至保护范围外20米,南、西至保护范围外15米21师俭堂四周至界墙东至保护范围外20米,南、北至保护范围外10米,西至保护范围外25米22裕耕堂四周至界墙东至保护范围外25米,南至保护范围外5米,西、北至保护范围外30米23瞻瑞堂四周至界墙东至保护范围外90米,南至保护范围外5米,西至保护范围外2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25米24徐家祠堂四周至界墙东、西至保护范围外25米,南至保护范围外15米,北至保护范围外35米25萃秀堂四周至界墙东至保护范围外35米,南至保护范围外15米,西、北至保护范围外20米26庆馀堂四周至界墙东、西至保护范围外25米,南至保护范围外15米,北至保护范围外20米27仁寿堂四周至界墙东、南、西至保护范围外15米,北至保护范围外20米28沁远堂四周至界墙东、南至保护范围外5米,西至保护范围外1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20米29仁本堂四周至界墙东至保护范围外20米;南、西、北至保护范围外10米30承志堂四周至界墙东、北至保护范围外20米,南至保护范围外10米,西至保护范围外15米31燕贻堂四周至界墙东至保护范围外5米,南、西、北至保护范围外15米32畬庆堂四周至界墙东至保护范围外25米,南至保护范围外5米,西、北至保护范围外15米33樟坞里方亭本体东、西至保护范围外30米,南、北至保护范围外20米34沈家弄沈宅四周至界墙东、北至保护范围外20米,南至保护范围外30米,西至保护范围外10米35赵宅四周至界墙东、西至保护范围外20米,南、北至保护范围外10米36沈氏旧宅四周至界墙东、西、北至保护范围外10米,南至保护范围外20米37万盛米行旧址四周至界墙东、西至保护范围外15米,南至保护范围外2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20米38沈家祠堂四周至界墙东至保护范围外55米,西至保护范围外15米,南至保护范围外5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5米39沈宽夫老宅四周至界墙东、西至保护范围外30米,南至保护范围外5米、北至保护范围外10米40严家老宅四周至界墙东至保护范围外27米,西至保护范围外20米,南至保护范围外1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7米41里尺桥桥本体四周至保护范围外15米42穹窿山摩崖题刻孙武苑、宁邦寺、御道一带43新路村承德堂花厅四周至界墙东、西至保护范围外20米,南至保护范围外25米,北至保护范围外5米灵应观后殿建筑本体南、北至河,西至鱼塘东岸,东围墙外2米45湘城粮仓四周围墙内46妙智庵旧址及明御祭姚广孝文碑建筑本体四周2米保护范围外20米47南桥桥周边1米保护范围外10米48万安桥桥周边1米东、西至保护范围外15米,南至保护范围外1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2.5米49众缘桥桥四周10米——结束——。
210971869_保护唐寅祠,延续其历史神韵和鲜活生命力
保护唐寅祠,延续其历史神韵和鲜活生命力记者丁云你或许未曾走进过桃花坞廖家巷前新街10号的唐寅祠,但记得西边一堵带着“唐寅祠”文物保护标志牌的观音兜山墙,墙顶两侧还延伸出波浪形坡。
这堵桃花坞片区第一墙与墙下日复一日路过于此的芸芸众生,生成了古城与人共生共荣的宁静画面。
这面优雅又经岁月磨砺的墙体刚刚经历过一场成功的保护修复工程。
现代苏州 2023.3(上) 053在苏州传统建筑中也属罕见。
大厅前廊梁架、正三间的木构架,均雕饰花纹,部分施以彩绘,非常精美。
此外,东山墙顶部泥塑八角形框内塑“佛”字。
当大厅建筑整体向西倾斜严重时,东、西山墙墙体的西倾更加显而易见:东山墙正中屋脊处最大倾斜值达33公分,西山墙观音兜封火山墙顶部最大倾斜值达37公分。
受构架倾斜的影响,屋面歪闪、漏雨,瓦件脱落,多处柱梁节点出现脱榫、拉脱现象。
为有效保护好唐寅祠西路大厅,修缮工程开始了。
为顶升做全面准备如果采用拆卸的方式对倾斜的构架、墙体进行修缮,会对建筑本体扰动较大,且势必会造成大量历史信息的丢失,因而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最低限度干预”原则,桃花坞工程部最终采用了纠偏的方式对大厅进行修缮,其中东、西山墙“不解体、整体纠偏”,大木构架“纠偏及整体加固”。
东、西山墙以整体顶升的方式纠偏,即先墙体支护及临时加固,之后屋面卸荷及内墙拆除,支顶托梁浇筑,支顶基础浇筑,然后进行顶升作业,至墙体纠偏到位,拆卸临时加固设施后,对墙体加固。
“就是现在山墙底部分段掏筑一道通长砼托梁,并间隔一定距离预埋工字钢,作为墙体顶升纠偏的受力构件。
”工程部相关人士介绍道。
往西倾斜的西路大厅这堵观音兜山墙,是唐寅祠西路大厅西墙。
唐寅祠原名唐解元祠,明万历十年(1582年)僧旭小在这里构筑禅房,天启六年(1626年)杨端孝创准提庵于此,因其奉唐伯虎牌位,名曰“唐解元祠”,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寅祠现存两路四进建筑,西路门厅、大厅及连廊为清代遗建,建于嘉庆五年(1800年),其余均为2012年最近一次维修时所建。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苏府[2009]129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正文:----------------------------------------------------------------------------------------------------------------------------------------------------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苏府〔2009〕129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市文广新局按一定程序选定的49处文物点,已经市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确定为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请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尽快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立保护标志,确定保护管理责任人,建立记录档案,依法进行保护。
附件: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二○○九年七月十日附件: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31处)名称年代地址备注志仁里民国仓桥浜舒适旧居民国庙堂巷36号、盛家浜5号东善长巷奚宅民国东善长巷11号4幢大柳枝巷杨宅清、民国大柳枝巷25、26号悬桥巷方宅清、民国悬桥巷45、47号45号为控保方嘉谟故居,47号为其祖宅,两处合为一处拥翠山庄清虎丘山门内观音殿遗址宋虎丘山门内承志堂清金庭镇蒋东村后埠井亭南燕贻堂明清金庭镇蒋东村辛村96号畬庆堂清金庭镇东蔡村东里186号樟坞里方亭清金庭镇石公村樟坞小亭坞仁寿堂明清金庭镇东村植里下泾77号庆馀堂清金庭镇东村阴山38号纯德堂清东山镇杨湾村张巷80号师俭堂清东山镇三山村东部湖滨清、民国木渎镇西街108、110、112、114号沈宽夫老宅明清甪直镇西汇上塘街16号万盛米行旧址清甪直镇南市上塘街54号沈家祠堂清甪直镇万盛米行旧址西沈氏旧宅清甪直镇南市下塘街6号现辟为王韬纪念馆沈家弄沈宅民国甪直镇东市下塘街沈家弄3号赵宅清、民国甪直镇东市上塘街207号摩崖题刻清、民国穹窿山风景区内里尺桥明临湖镇灵湖村黄墅新路村承德堂花厅清横泾街道新路村石路浜122号灵应观后殿明清阳澄湖镇湘城河东街妙智庵旧址及明御祭姚广孝文碑明清阳澄湖镇湘城人民街后弄南桥清元和街道元和塘南端万安桥1934年渭塘镇凤凰泾村北雪泾湘城粮仓中华人民共和国阳澄湖镇湘城观桥头1951年建,70年代扩建,现存圆形粮囤、仓房和入口处地称等众缘桥宋浒关镇青灯村二、原为苏州市控保建筑(18处)名称原标牌号年代地址备注叶天士故居194清渡僧桥下塘46、48、50、52、54号三茅观巷沈宅047清三茅观巷26号、宋仙洲巷横巷4、6号原命名沈宅任道镕旧居045清王洗马巷7号原命名蔼庆堂亦称万氏宅园陶氏宅园142民国盛家浜8号袁学澜故居154清官太尉路15、17、17-1号蒋纬国故居176民国十全街655号、带城桥路99号苏纶纱厂旧址249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人民路239号苏州关税务司署旧址250民国南门路45号圣约翰堂157民国十梓街18号太原王氏义庄035清传芳巷2号尚志堂吴宅007清西北街58、66号久大堂276清东山镇杨湾村张巷129号萃秀堂304清金庭镇东村东上62号徐家祠堂300清金庭镇东村西端瞻瑞堂297清金庭镇大明湾27号东侧揄耕堂296清金庭镇大明湾27号沁远堂285清金庭镇堂里花园街5号仁本堂284清金庭镇堂里河西巷21号——结束——。
苏州古城墙的修缮情况如何
苏州古城墙的修缮情况如何苏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古城墙是其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象征。
苏州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时期,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与变迁。
然而,由于岁月的侵蚀、战争的破坏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苏州古城墙曾一度面临着严重的损毁和破败。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苏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近年来加大了对古城墙的修缮力度。
那么,苏州古城墙的修缮情况究竟如何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苏州古城墙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价值。
苏州古城墙是中国现存古城墙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也是苏州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古城墙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和古代军事防御的智慧,其城砖、城门、城楼等建筑构件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同时,苏州古城墙还是苏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苏州古城墙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投入,古城墙的修缮工作进展缓慢,一些城墙段落甚至面临着倒塌的危险。
然而,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苏州市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古城墙保护的投入和力度。
近年来,苏州市成立了专门的古城墙保护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规划和政策,为古城墙的修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修缮过程中,相关部门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地保留古城墙的原有风貌和历史信息。
对于破损的城砖、城楼等建筑构件,修缮人员采用了传统的工艺和材料进行修复,以确保修缮后的古城墙与原有的建筑风格相一致。
同时,为了提高古城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修缮人员还对城墙的基础进行了加固处理,并完善了排水系统等设施。
目前,苏州古城墙的修缮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相门段古城墙经过修缮后,重新展现出了昔日的雄伟风貌。
城楼上的建筑得到了精心修复,城砖的勾缝整齐美观,城墙周边的环境也得到了有效的整治。
苏州清代惠荫园修复方案的探讨
苏州清代惠荫园修复方案的探讨
石秀明
【期刊名称】《中国园林》
【年(卷),期】2003(019)010
【摘要】苏州始建于明代的洽隐园,属于私人的宅院.其中有名的园林假山洞小林屋洞,是明代造园大师、画家周秉忠设计的作品,大约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年(1551)以后,距今已有450多年了.这座假山洞造型很逼真,是我国古代假山洞的珍品.同治初,李鸿章担任江苏巡抚时代,建立安徽会馆,洽隐园改称为惠荫园.当年李鸿章的部下王凯泰题名为惠荫八景.解放之后,苏州市第一初中占为校园.
【总页数】3页(P63-65)
【作者】石秀明
【作者单位】苏州市园林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洞石玲珑惠荫园 [J],
2.惠荫园的传奇往事 [J], 陶瑾;
3.关于民办幼儿园普惠性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J], 李卿
4.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性发展之困境与对策探讨 [J], 付娜; 王冬兰
5.苏南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探讨——以苏州市吴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例 [J], 魏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苏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二批控制保护建筑的通知-苏府[2004]151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苏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二批控制保护建
筑的通知
正文:
----------------------------------------------------------------------------------------------------------------------------------------------------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苏州市第五批文物
保护单位和第二批控制保护建筑的通知
(苏府[2004]151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单位:在市文物局和《姑苏晚报》联合开展的“迎世遗会,古城寻宝”近代建筑普查活动中,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提供有关线索,根据有关专家的评审意见,经研究,同意将吴振声故居等16处近代优秀建筑列为第五批市文物保护单位,将万宜坊谢宅等50处近代优秀建筑列为第二批市控制保护建筑。
现一并公布,请各相关部门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保护措施,切实做好保护管理工作。
2004年12月23日
——结束——。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规划文本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规划文本苏州市规划局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0月第1条水道系统1、水网格局的保护⑴保护原则坚持整体保护、局部恢复、整治环境、有效利用的原则,改善水环境、弘扬水文化、做优水景观,发挥水经济。
⑵整体意向——“三环连扣涵风物;路河伴行傍画楼”三环即平临环:平门小河——王天井河——干将河——临顿河——齐门河——外城河;盛桃环:学士河——道前河——十全河——盛家带河——官太尉河——平江河——东西北街河——桃花河;城河环:外城河。
通过处理临水、沿街建筑立面,增设公共开放空间,导入传统产业及休闲功能等措施,使三环水系、特色街巷、环城风貌带紧密结合,彰显“涵风物”、“傍画楼”的意境。
⑶保护措施①保护现有河道保护历史城区内现有河道,改善水质,定期疏浚,形成流动的水;整修古桥、驳岸、河埠等相关环境要素,保持水巷的尺度、比例和两岸建筑风格;增加开敞空间、亲水空间,充分发挥其旅游、休闲、景观和生态的价值。
②合理恢复历史河道恢复中张家巷河、王天井河以及古城西北部内城河,延续古城骨干水道历史格局,恢复重要片区的水网系统。
保持路河空间关系,两侧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沿河建筑高度与河面宽度应保持适当的尺度比例,体现“小桥流水”、“人家枕河”的优美意境。
③挖掘、串联不同主题功能,组织特色水上游线结合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特色空间的打造,组织水上旅游(平江河——东西北街河——桃花河——学士河——道前河——十全河、平门小河——王天井河、齐门河——临顿河)。
2、与水相关的要素保护⑴水质:坚持“源头治理是根本,河水流动是关键,强化管理是保证”的原则,治理水环境、促进水流动、预防水污染,建立覆盖整个古城的水系保洁网络,推行保洁监督和维护。
⑵驳岸:驳岸应充分体现苏州古城的风貌特色,反映地方文化,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缓坡式驳岸、直立式驳岸和具有传统风貌的驳岸。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区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12]27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区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区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12〕27号)平江、沧浪、金阊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苏州市区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二年二月六日苏州市区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实施意见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人文荟萃、历史遗存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仅城区就存有控保建筑232处、文保建筑121处,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左右,其中70%以上都是直管公房,承租住户3500多户。
实施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件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提高百姓生活品质的惠民实事。
为有效推进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加大对古建老宅的抢修、保护和利用力度,更好地让历史文化遗存流传后世、永续利用,根据《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实施细则》等法规规定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决定精神,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保护修缮对象和工作目标、原则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的主要对象是分布在古城区内的文保建筑、控保建筑等具有苏州典型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根据古建老宅的历史文化内涵、社会影响、保护利用条件等因素,按轻重缓急、以点带面,分期分片实施,创造条件、加大力度,逐步让古城区的古建老宅恢复历史原貌、焕发新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的实施原则是:“两个统一”,即政府统一组织、主导和管理,统一修缮规划和使用功能定位;“两个多元”,即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允许产权多元化,允许使用模式多元化;“两个注重”,即注重运作市场化,审批规范化。
安徽会馆
建筑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会馆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分为中、东、西三路庭院,每路皆为四进。大门位于中路前端,面阔5间。 正房文聚堂内悬挂书有皖籍中试者姓名的匾额。套院中有祭祀朱熹及历代名臣的神楼。戏楼是中路规模最大的建 筑,系旧京四大会馆戏楼之一。东路为乡贤祠,有思敬堂、奎光阁等建筑。西路为接待用房。北部原有花园,面 积1 300余平方米,有假山、亭阁、池塘和小桥等,现仅存一座碧玲珑馆,李鸿章曾在此接待过朝鲜使臣。会馆 建筑除花园已无存外,基本格局保持尚好。1984年5月会馆戏楼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对戏楼等主 体部分进行了修缮。
虽然安徽会馆现址的门牌是三号、二十五号和二十七号,但整条胡同自东而西较为统一的建筑风格,不禁让 人遥想会馆当年占地9000多平方米,“北起八角琉璃井,南止后孙公园胡同,东达厂甸,西与泉郡会馆为邻”的 宏大规模和坐拥219间半房屋的非凡气度。
连环套院三进院落通达各屋
据清光绪年间《京城安徽会会馆存册》记载,安徽会馆分为中院(正院)、东院和西院三部分,开有三道大 门,内有中夹道、西夹道将三套院落分开,夹道间开的门又将院落连成一体,无论从哪道大门进去,都能通达各 处。
此后,又分别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五月和清光绪十年(1884年)五月进行两次扩建。建成后的安徽 会馆占地9000多平方米,共有219间半馆舍,其规模居在京会馆之首。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因西邻泉郡会馆燃放鞭炮失火,安徽会馆大部分馆舍均毁于火中,于同年八月重 修。重修后的安徽会馆规模较之以前更为宏大。
27号院的一户居民倚着保大妈的核桃树建了个厨房。日久天长,压得核桃树的树干向外弯曲倾斜,有人说要 把这棵树砍了。这让保大妈心里别扭了好一阵,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虽然眼前所见比较憋屈,但保大妈一闭上眼睛,浮现出的便是过去极为规整、干净的四合院,还有后院的假 山、亭子和月牙河。
八十五年前苏州古城墙之修缮
八十五年前苏州古城墙之修缮苏州市民公社关于修理城墙所垫经费事宜函苏州总商会城墙,是一座城市历史的记载、文明的标记,它的存在,反映着这座城市的兴衰历程和沧桑变迁。
上个世纪50年代初,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撰写了一份《苏州市文化建设计划书》,指出筑于公元前五一四年的苏州城墙累经修葺,而城址始终寸步未移,苏州“实为全国最古的一座城池”。
他建议“这城墙永久不拆,已毁的雉堞也修好,替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存一个历史上具有重大价值的古迹。
”当时苏州有十座城门,除了阊、齐、娄、葑、胥、盘六座古城门,还有民国时开辟的平门、金门、相门,以及解放后新开的南门。
有人提出要拆除城墙,顾颉刚明确表示反对,后来把这意见写进了保护古城的计划书中,当下被苏州市政府采纳,他欣喜万分,在日记中写道:“予计划书中力主不拆城,一致通过无异议,此为予对于苏州古迹一大功也。
”苏州的有识之士对城墙保护由来已久。
在苏州市档案馆中,就有一组关于古城修复的民国档案资料。
那是发生在八十五年前的往事,当时军阀混战,散兵游勇到处流窜,而苏州古城墙多处坍塌,成为治安隐患。
1927年3月9日,《苏州明报》刊登了一篇报道:临平、临北、城南、城北、金阊、新阊、胥盘、道养、桃坞等九个市民公社经过集体讨论,认为时局严重,巩固城防刻不容缓,要求县公署拨款,将九公社及因故未能出席的双塔公社所辖城墙择要维修。
翌日,报纸发表了各公社对修理城垣两种不同意见:一派主张解决根本问题,认为既有县款拨助,为一劳永逸巩固城防之计,应自城根大加翻砌;一派主张解决表面问题,认为只要略加修理,如坍塌过多就将石块堵塞做暂时计。
花多大代价整修还是归结到经费问题。
3月13日,市民公社联合会为维修城墙所需经费呈报吴县各公法团联合议事处,计应修城垣雇工估价、择要修理工料等费用共大洋二千九百十四元九角八分。
因修城事不宜迟,款项先由各公社筹借垫用,以解燃眉之急。
这期间又有一段小插曲,胥门城墙一带向有不少贫民临墙搭建,当时城楼上有一座建于明朝的伍子胥庙,因风吹雨打年久失修、房屋已半边颓塌,摇摇欲坠,边上居民和过往行人惟恐屋倒伤及无辜,于是请求在公社修葺城墙时能一并修缮,此项工程估价要六百元,市民公社联合会在16日即致函吴县各公法团联合议事处,希望能并入修城案内给予拨款修理,以期保全古迹。
苏州可园修复工程
苏州可园修复工程
佚名
【期刊名称】《风景园林》
【年(卷),期】2022(29)S01
【摘要】"园之堂,广深可容,堂前池水清浤可挹,故颜堂曰挹清.池亩许,畜鯈鱼可观,兼可种荷,缘涯磊石可憩,左平台,临池可钓;右亭,作舟形,曰坐春舻.可风,可观月,四周廊庑,可步.出廊数武,屋三楹,冬日可延客,曰濯缨处.盖园外隔溪,即沧浪亭,故援孺子之歌,可以濯缨也".——清·朱珔《可园记》。
【总页数】4页(P39-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揭开尘封的面纱,再现传统园林风采——苏州可园修复记
2.U型HDPE内衬修复管道成功用于苏州老管网修复工程
3.苏州宅院类建筑遗产修复工程真实性保护机制初探——以可园为例
4.苏州宅院类建筑遗产修复工程真实性保护机制初探——以可园为例
5.苏州传统园林修复工程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州市发改委关于南半园古建修复及周边地区综合整治项目的备案通知书
苏州市发改委关于南半园古建修复及周边地区综合整
治项目的备案通知书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6.11.29
•【字号】苏发改中心[2016]388号
•【施行日期】2016.11.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苏州市发改委关于南半园古建修复及周边地区综合整治项目
的备案通知书
苏发改中心[2016]388号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你公司苏创投经〔2016〕164号文及有关附件收悉。
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5〕120号)会议精神和市文物局《关于南半园古建修复及周边地区综合整治设计项目方案(修改稿)的批复》(苏文物批字〔2016〕12号),经审核,准予备案。
项目名称:南半园古建修复及周边地区综合整治项目
建设地点:姑苏区仓米巷24号(大石头巷25号)
总投资:2500万元,资金由企业自筹解决
建设规模:项目拟对5350平方米文物保护紫线区域内现存的八进住宅建筑全面恢复,在保护其原真性前提下进行修缮,并对庭院后期改建和搭建的连廊及景观进行整修,恢复东路住宅后两进院落,使整个园林住宅部分保持完整性;文保紫线区域外的其他现代建筑,进行外立面改造,使其与园林建筑风格尽量统一协
调。
本备案通知书有效期为2年,自发布之日起计算。
在备案通知书有效期内未能如期开工的,应在备案通知书有效期满30日前向我委申请延期,逾期本备案通知书自动失效。
接文后,请你公司协助项目单位办理规划、环评、能评、住建、消防等相关审批手续,具备条件后方可开工建设。
苏州市发改委
2016年11月29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工程
西 环 明清 安徽 会 馆 移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 52 ) 10 1 中图分类号 : 8 文献标识码 : K5 A
门厅 , 轿厅 , 大厅 , 间又连以两侧辅 房及走 廊若干 。会馆基础采 用 其 C 5 筋混凝土条基与独 立、 2钢 构造柱基 , 辅以 MU1 砖基和 C 5 0 2 钢筋 为生活区 , 有民国四年(9 5吴县县政府布告石刻等遗迹 。解放后 曾 砼 地圈梁 构成 ( 11 ) 露台码头处为浆砌驳石基础 ) 主体 则为全木构架与 ; 先后辟建成为枫桥小学 ,朝阳小学等 。现 已为苏州市控制保护 古建 砖砌混合 结构 : 外围以钢筋砼 构造柱 、 圈梁 、 屏风墙 压顶联结 MU 0 1 筑。 墙体围护。 好事多磨 ,安徽会馆 移建保护修 复的提 出最 早要追溯到 20 00 由于旧有建筑破损 严重, 多历史信息已轶失 , 许 根据之前资料调 年。 因西环 高架建设的需要 , 也为 了配合整个苏州环 古城运河的改造 查 , 可知建筑原格局的部分信息如下 : 治理 ,04 20 年初 , 据《 依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文单 : 关于落实安徽会馆移 1码头 、 台— — 该码 头形状 为马蹄 形 ; 台部分设有八 字 露 露 建的批示》文件编号 : 0 年下字 10 号 )终于 由在古建筑修复方 形照墙两座 , ( 2 3 0 37 , 中间植有两棵古银杏树 。 照墙东 、 西侧各设石窟门一座, 面 有资深经验与技术的苏州园林发展股份 有限公 司 ( 前身为苏州古 其背弄延伸至轿厅南包沿 , 地面铺有人字型砖; 典园林建筑公司)承建修复并开始进行实质性 的保护统计与施工整 2 头门( . 即门厅 ) ——为五开间 , 五架梁结 构, 设有轩廊 , 地面铺
方砖 , 上方挂有“ 敦化堂 ” 一块匾额 ;
按市府要 求, 现会馆复建地址移至原址东约百余米处 , 位于苏州 3第一进天井——只有罗汉松 、 、 . 柏树 梧桐树 、 香椿树各一株 ( 意 西环路来凤东桥引桥东堍。 根据原建筑设计总平面图, 安徽会馆工程 为 : 松柏同春) : 建筑面积 60M2 其余为天 井、 9 , 露台 、 通道等 , 另有庭园及周边配套 4 . 轿厅——为五开间 , 六架梁 , 中柱结构 , 中设屏门 , 东西两边间 绿化 52. 。 25 1 2 M2 该会馆建筑为院落结构 , 单檐、 屏风墙硬山、 砖木结 设有门洞 , 地面铺方转 ; 构。 竖向承重为 中1o 中2 O 6 ̄ 4 原木立柱。 主屋面 采用仿古蝴蝶瓦 , 清代 5 . 第二进天井 一 中间设有过道连接轿 厅与大厅。 形成工字殿形 徽式龙吻脊。南立面由徽派牌坊式门楼及两侧砖细照壁 、 式石库门 势 , 徽 两侧配有吴王靠并设有东西花坛各一个 , 坛内植有牡丹 、 ; 芍药 构成。室内通道檐廊四周环通, 与门厅 、 、 轿厅 大厅相含。该会馆建筑 6大厅——为五开间, . 四架梁结构 , 前为梁架扁作鹤颈轩 。 后为船 东西宽 3 . 米 , 2 4 南北长 6 . 米 ( 1 4 O 含露台)至南端古京航运河 ; 高 篷轩, 上方挂有“ 2 , 檐 厅 上天路 ” 匾额一块 , 大厅前候都 以屏门隔断。 30 , . 米 建筑屋脊高度 4 06 0 、 6 . . 米 门楼脊顶标高 8 0 , 5 7 - 米 为清代典 7 我司受业主委托 ,在开工前已请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勘测 型徽派建筑风格。 现 场地质条件 , 其报告于 20 年 9月 8日给出(9 编号 : 0 一 一 04 毽查 2 4K 0 由于上塘在 苏州城市历史上的特 殊地位和性质 。我们根 据安徽 4 1 情况如下 : 7) , 会馆移建保护与设计要求 , 施工注 重水道和本体建筑联 系的同时 , 在 1 工场 内原始地面标高 2 6 2 1 平均标高 2 4 。 施 .  ̄ m, 7 9 . m 8 力求使古建筑 、 旅游 、 城市生活 、 风景区风貌保护及交通 等方面有机 2 . 分布 自上而下 , 土层 依次 为 : ①杂填土或 素填 土 ; ②黄褐 色牯 结合在 一起。 土; ③粉质粘土 ; ④粉土夹粉 质粘土 ; ⑤粉细砂 ; 质粘土。 ⑥粉 为此 。 我们在实际施工 中努力使这一历史文化遗存显露出来 . 形 3 场内地下水 ( . 浅部) ,为潜水和微承压水 ; 潜水初见水位标高 成局部 的“ 传统水 乡空间文化 ”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 0 1 0 1 稳定水位标高 1 1 1 3 微承压水稳定水位标高 O 0 . " . m, 8 -9 ' .  ̄ . m, 2 3 .- 8 1 . 考虑到该区域 目前 已新建 高架 , 因此我方按照设计要 求, 工 1. 0 。 施 0m 时适 当调整 “ 安徽会馆” 的屏风墙体及增加 门楼脊顶 高度 , 并在 南沿 作为 有针对性 的市级文物保护项 目的修复工程 ,我们在实际复 古运河露台码头 的处理上 , 使其跟环 古城原驳岸连成一体 , 为水上 建施工中 , 成 主要按照以下三个阶段部署进行: 旅游的又~亮点。 第一阶段 : 包括旧木料 的筛选 、 归类 、 整修 、 编号 ; 审图、 阅图及定 2 移建 、 . 在 修复 “ 徽会馆 ” 工时 , 安 施 我们 在观念上 尊重历史原 位放线 、 现场勘察 , 编排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 新料摘备制作 机械进 貌、 反映历史信息 , 行动上调用能工巧匠 , 又从 并至歙县实地 考察 , 以 场 , 组织人员进场 , 对施工人 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等事项 。 确保在该建筑南立面与内部屏风墙脊顶 的施工处理上充分体现本会 第二阶段 : 进行新 旧木料及基础 白蚁防治 , 下水道敷设施工完毕 馆建筑的徽派特 色。 后, 实施木构件移建 , 屋面施 工复建 , 望板浇刷披 线 , 铺设瓦件 , 筑 修 3 . 设计将该建筑融 入上塘河 的整体节点空间中 , 兼顾装饰性 、 工 屋脊。 艺性、 功能性和 科学性 : 在实际施 工中 , 我们同样按设计意 图与图纸 第三阶段 : 进行木构件古法麻布生漆批裹打底 , 广漆工艺施工 。 要求, 留下足够供人活动 、 休息 、 交往的空间和 设施 , 如按设计要求配 砖细方砖铺设施工。电气工程穿插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置 的庭院环境绿化 。 及新增的会馆西侧外围的入馆金 山石园路 , 既满 考虑到工期及场地等问题 , 其中大木结构 ( 木屋架) 木装修等均 、 足 了消防通道的要 求, 又给游人以一种伸展空 间, 整个布局创造了和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古建筑标准在园林发展公 司斜塘基 地配料 修 谐优美多样 的滨河环境 。 缮、 加工制作完成后 , 再运至现场拼装。 在修旧如旧、 物尽其用的前提 安徽会馆工程 决算造价 3 9 万元。 2. 8 开工初期并未包含绿化。 工 下, 我们 首先在 确保结 构承载力的前提下尽 量修补 , 采用挑选 、 修 整
监督验收 ; 太湖古建 筑勘察 设计研究所编制的《 安徽会馆移建保护规 划方案》 在经文广局审批后 , 由苏州园林发展股份 有限公 司园冶设计 研究室负责对 旧有材料整理统计后最终设计 出图。苏州景原工程设 计监理咨 询有限公司负责工程的现场监督 。
整个安徽会馆工程 由南向北依次为 : 山石码 头 、 台( 金 露 广场 ) ,
理。
安徽会馆 , 又名东廓 堂( 敦化堂 )位于苏州历史上的重要黄金水 , 道上塘 河北岸 , 西临来凤桥 , 东近下津桥 。该建筑为明末清初典型的 会馆造式 , 是城中南显子巷“ 安徽会馆” 的分馆 。其主要承担祠堂( 安 徽同乡举行丧俗的地方 ) 的功能 。移建前该建 筑已破损严重 , 仅存朝 南两路 , 建筑面积约 74 7 平方米 ; 另据查考 , 其东路有三进 , 为头 依次 门、 轿厅 、 大厅 , 均为五开间 , 为该建 筑的主要特色部分 , 大厅 面宽 1 8 米, 进深六檩 1 米 , 1 前为鹤颈轩 、 架扁作 , 梁 后为船篷轩 ; 西路有两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