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综合试题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机模拟题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机模拟题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机(总分:13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29,分数:29.00)1.存导致肾阴亏虚的原因中,较为次要的是A.久病伤阴,累及于肾B.五志过极化火,耗及于肾C.幼年肾气虚弱,老年精气衰退√D.他脏为病,累及于肾E.房劳过度,耗伤于肾2.“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C.恣食生冷,寒伤中阳D.脾肾阳气不足,阴寒内盛√E.痰湿内阻,从阴化寒3.“故水病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的病机是A.肾病及心,水气凌心B.脾肾阳虚,水湿泛滥C.肺脾气化失司,津液停积D.肾病及肺,子病犯母√E.肾病及肝,母病及子4.《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均属于A.气机逆乱B.阴血不足C.阳气之变动√D.津液亏虚E.筋脉失养5.与未老先衰,头发枯萎、早脱、早白密切相关的病机是A.肝血不足B.肾精亏损√C.肺气虚衰D.肾气不固E.脾虚不运6.阴阳不能相维系,可出现A.阳胜则热,阴胜则寒B.阳虚则寒,阴虚则热C.阴盛格阳,阳盛格阴√D.阴虚阳亢,阳虚阴盛E.刚损及阳,阳损及阴7.最易导致阴虚阳亢的脏是A.肺脾肾B.心脾肾C.心肝肾√D.肺肝肾E.肺脾肝8.临证所见“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其病机是A.太阳之脉终结B.少阳之脉终结C.阳明之脉终结D.太阴之脉终结E.少阴之脉终结√9.阴损及阳的病机主要是指A.阴虚不足,虚阳上亢B.外感阴寒之邪,伤及阳气C.阴液亏损,虚热内生D.阴寒壅盛,阳气浮越于外E.阴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10.“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两者的关系A.气与血B.津液与血√C.气与津液D.津液与汗11.下列不属于瘀血痹阻心脉及心的阳气虚衰的表现是A.心胸憋闷疼痛或暴痛B.心悸怔忡或惊恐C.心烦失眠多梦√D.肢冷或汗出肢厥E.脉伏不出12.“故水病者,下为肘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的病机是A.肾病及心,水气凌心B.脾肾阳虚,水湿泛滥C.肺脾气化失司,不能输布津液D.肾病及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E.以上都不是13.下列不属于心曲亏虚的病理表现是A.血脉空虚而见脉细无力B.心神失养而见神志衰弱C.心阳失敛,阳不入阴,神不守舍而见失眠多梦D.颜面失于荣养而见面白无华E.眼目失于濡养而见于涩、昏花√14.阴阳不能相维系,可出现A.阳胜则热,阴胜则寒B.阳虚则寒,阴虚则热C.阴盛格阳,阳盛格阴√D.阴损及阳,阳损及阴E.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15.阳损及阴的病机,主要指A.阳气虚损,气化不利,水湿积聚B.外感温热阳邪,伤及阴液C.阳虚不能制阴,阴寒内盛D.阳气虚损,阴液化生不足√E.阳热遏伏,拒阴于外16.“虚”的主要病机是A.正气不足√B.功能减退C.抗病能力下降E.津液亏耗17.脾的阳气失调病机,下列哪项不确切A.健运无权,气血生化不足B.运化失职,津液代谢失常C.升举无力,中气下陷D.受纳失调,消谷善饥√E.统血无权,血溢脉外18.“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的病机是A.肝气上逆B.血随气逆√C.气机逆乱D.火气上逆E.肺气上逆19.《金匮要略心典》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病机是A.气不固津B.气随液脱√C.脾胃气虚D.津停气阻E.以上都不是20.何经“气盛则身以前皆热”A.手少阴心经B.足阳明胃经√C.足太阴脾经D.足厥阴肝经E.冲脉21.《素问·诊要经终论》载,临床见“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为何经气血衰竭A.太阴之脉B.少阴之脉C.阳明之脉D.少阳之脉E.太阳之脉√22.《临证指南医案》说“内风”产生之机理为A.体内气机之逆乱B.体内阳气之变动√C.体内阴血之不足D.体内筋脉之失养E.周身络脉之失濡23.急躁易怒主要与下列哪项功能失调有关A.神不守舍B.髓海空虚C.肝血不足D.肝升太过√E.心神失养24.“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是A.邪气亢盛√B.脏腑功能亢盛C.气血郁滞D.水液停积25.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而出现的病机是A.由实转虚B.虚实夹杂C.真虚假实D.真实假虚√E.因虚致实26.《灵枢·经脉》所载“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此为何经的病变A.手少阴心经B.任脉C.足厥阴肝经D.足阳明胃经√E.足太阴脾经27.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甚则夜盲,多因A.肝气上逆B.肝火上炎C.肝阳上亢D.肝风上扰E.肝血不足√28.《灵枢·经脉》说何经“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A.手少刚心经B.任脉C.冲脉D.足阳明胃经√E.足太阴脾经29.经络的哪种病理变化可以致“厥”A.经络气血偏盛偏衰B.经络气血逆乱√C.经络气血运行不畅D.经络气血衰竭E.以上都不是二、B型题(总题数:6,分数:18.00)A.戴眼,反折,瘛疭B.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C.口目动作,善惊妄言D.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E.中热嗌干,善溺心烦,舌卷卵缩(1).太阴之脉终绝,可见(分数:1.50)A.B.C.D. √E.(2).少阳之脉终绝,可见(分数:1.50)A.B. √C.E.A.戴眼,反折,瘛疭B.耳聋,百节皆纵,日曩绝系C.口目动作,善惊妄青D.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E.中热嗌干,善溺心烦,舌卷卵缩(1).足少阳之脉终绝,可见(分数:1.50)A.B. √C.D.E.(2).足太阴之脉终绝,可见(分数:1.50)A.B.C.E.A.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B.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C.产后恶露日久不净D.热病后期,阴津亏损E.水不涵木,浮阳不潜(1).血燥生风的病因是(分数:1.50)A.B. √C.D.E.(2).阴虚风动的病因是(分数:1.50)A.B.C.D. √E.A.尿量增加B.尿量减少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肾的气化失常,则(分数:1.50)A.C. √D.(2).肺的宣降失常,则(分数:1.50)A.B. √D.A.气虚B.血热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形成瘀血的原因是(分数:1.50)A.B.C. √D.(2).形成出血的原因是(分数:1.50)A.B.C. √D.A.元气耗损,脏腑功能衰退B.气机不畅,脏腑经络功能障碍C.气机失常,脏腑之气逆上D.气虚升举无力,脏腑位置下移(1).气滞的病机是(分数:1.50)A.B. √C.D.(2).气陷的病机是(分数:1.50)A.B.C.D. √三、X型题(总题数:44,分数:88.00)30.导致胆汁分泌排泄障碍的主婴原因是A.气机失调√B.食滞中阴C.湿热熏蒸√D.胆郁痰扰31.津液不足的病理表现有A.形瘦肉瞤B.口渴引饮√C.皮肤干燥√D.目陷螺瘪√32.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A.水火既济B.精血同源√C.藏泄协调√D.阴阳制约平衡√33.胆汁的生成与排泄异常,可导致A.胃失和降√B.脾失健运√C.肝失疏泄√D.肝升太过√34.心的阳气偏亢,可导致A.心神被扰√B.心肾不交C.心神不足D.血热而脉流薄疾√35.导致胆汁分泌、排泄障碍的主要原因是A.情志所伤√B.痰湿内蕴C.脾胃湿热√D.阴虚火旺36.影响冲任二脉气血充盈的因素是A.肾中精气不足√B.阳叫脉衰少√C.肝失疏泄√D.脾失健运√37.肺气虚损可致A.卫表不固而自汗√B.津液不布,聚痰成饮√C.呼纳失司,动辄气急√D.宗气不足,少气不足以息√38.导致女子胞生理功能失调病机,主要是指A.气血不和√B.心、肝、脾、肾功能障碍√C.冲、任气血不足√D.督、带经气欠和39.心阳偏亢可导致A.心神不足B.心阴不足√C.神志呆滞D.血热而脉流薄疾√40.经络的气血逆乱可见A.眩晕跌仆√B.咽痛目赤C.咯血、衄血√D.腹部剧痛41.形成肝风内动的原因可有A.邪热炽盛√B.阴虚阳亢√C.阴血亏耗√D.外感风邪42.引起胃火炽盛的原因多为A.肝郁气滞√B.嗜食辛辣√C.邪热入里√D.肝火横逆√43.阴偏衰的病机,是指A.精血津液不足√B.滋养、宁静功能减退√C.阳气相对亢盛√D.阳热偏盛而伤阴44.脏腑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为A.脏腑功能的太过或不及√B.脏腑相互关系的失调√C.脏腑阴阳的失调√D.脏腑气血的失调√45.形成心血瘀阻的主要原因是A.胸阳不振√B.寒客胸中√C.痰浊阻滞√D.宗气虚衰√46.影响脉道通利的因素是A.气机小利√B.痰浊内阻√C.津液枯洞√D.过食成味√47.阴偏盛的病机,是指A.阴邪偏盛√B.阳不化阴,滋生痰湿√C.阳气被遏而寒盛√D.阳不制阴,虚寒内生48.脏腑失调病机,主要是指A.脏腑功能太过√B.脏腑功能不及√C.脏腑阴阳失调√D.脏腑气血失调√49.肢体筋腱的有力,关节屈伸转运的灵活,主要取决于A.津液的濡润√B.血量的充足√C.血行的流畅√D.气机的调节50.脏腑失调病机主要表现于A.脏腑功能太过或不及√B.先天禀赋不足脏腑衰弱C.脏腑本身阴阳气血失常√D.气血津液生成不足51.导致心的阳气偏盛的主要原因有A.邪热内郁√B.瘀血化热√C.劳心过度D.五志化火√52.脾气虚损病机,主要是指A.运化无权,纳食不化√B.升清作用减弱,升降失司√C.健运失职,气血生化无源√D.统摄失权,血溢脉外而出血√53.导致脉道不利的原因是A.津液枯涸√B.痰浊内阻√C.寒凝瘀阻√D.固摄失司54.三焦气化失司,主要概括了A.气血生化失常B.有关脏腑气机不利√C.血液运行失常D.全身水液代谢障碍√55.胃气虚的病机表现,主要是A.受纳失常,饮食无味√B.腐熟无权,脘胀隐痛喜按√C.其气上逆,泛恶干呕√D.升举无力,内脏下垂56.髓海不足,则可导致A.腑转耳鸣√B.目无所见√C.懈怠安卧√D.胫酸脚软√57.形成胃阴虚的主要原因是A.情志内郁化火,煎灼阴液B.热病后期,邪热久留,耗伤阴液√C.高热汗出,灼伤阴液D.久病不复,消灼阴液√58.阻滞脉道通利的因素是A.气机不利√B.痰浊内停√C.津液枯涸√D.火热内扰59.形成胃气虚的常见原因有A.饮食失节√B.湿邪羁留C.禀赋素虚√D.久病元气不复√60.导致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 五行学说b) 经络学说c) 阴阳学说d) 脏腑学说2. 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古代文献?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千金方》d) 《景岳全书》3.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主要用于解释:a)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b) 疾病的发生和演变规律c) 经络的运行和调节机制d) 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4.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a) 望诊b) 问诊c) 切诊d) 摄诊5. 中医基础理论中,通过观察舌苔、舌质等来推断患者的病情属于哪一种诊断方法?a) 望诊b) 听诊c) 闻诊d) 切诊二、简答题1. 请解释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虚”和“气滞”的概念,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2.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经络学说”是指什么?它对中医诊治有何意义?3. 请列举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六淫”是指哪六种外界因素,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经络”是如何运行的?请说明其主要路径和调节机制。
5.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行学说”是指什么?请解释五行之间的相克和相生关系,并说明它们与人体健康的关联。
三、论述题请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阐述中医诊断与治疗的基本原则,并举例说明其应用方法。
考生可以自行选择心悦的中医理论,并展开论述,但需保证基本原则的准确表达和例子的合理性。
(文章限制字数已增加至1500字,考生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字数)。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考试试题:中医基础理论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中医诊断学B. 中药学C. 中医养生学D. 中医经典著作2.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以整体观念为基础B. 以病因病机为核心C. 以药物治疗为主D. 以症状表现为依据3.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针灸B. 拔罐C. 推拿D. 理疗4. 中医的基本诊断方法有哪些?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5.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科体系主要分为几个方面?A. 三个方面B. 四个方面C. 五个方面D. 六个方面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对中医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学和推拿学等学科。
()3.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减少对外部干预的依赖。
()4. 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步骤。
()5.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科体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包括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和中医基础理论学。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 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法指的是什么?请逐一介绍。
3. 中医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还有哪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四、论述题(共10分)请阐述中医基础理论对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以上为“中医基础理论试题”的内容,祝你顺利完成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中医基本理论的内容?A. 五行学说B. 阴阳学说C. 八纲学说D. 脏腑学说2.中医基本理论中,阳对应的属性是?A. 寒B. 热C. 阴D. 湿3.中医基本理论中,病因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六淫B. 五劳七伤C. 精神因素D. 饮食不当4.中医中,人体的防御系统被称为?A. 免疫B. 抵抗力C. 气虚D. 抗生素5.中医中,主要用于养生的方法是?A. 针灸B. 推拿C. 草药D. 饮食调养6.下面哪一种中药性质味道偏寒凉?A. 附子B. 生姜C. 人参D. 枸杞7.中医理论中,脉搏的数量和质地反映了哪一方面的情况?A. 中药的煎煮时间B. 病情的变化C. 饮食的调节D. 灼烧伤的程度8.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医的四诊之一?A. 望诊B. 问诊C. 听诊D. 切诊9.中医中,主要通过哪些方法辨识病情?A. 洗澡B. 摸诊C. 闻诊D. 拉诊10.中医基本理论中,气血的生成与哪一脏腑的功能相关?A. 心脏B. 肺脏C. 肾脏D. 肝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学说的原理和应用。
【答】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它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来描述万物变化。
阴阳是根据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进行划分的。
阴阳学说的应用包括诊断、治疗和养生等方面,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维护身体健康。
2.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行学说的原理和应用。
【答】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以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来描述和分析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的原理包括相生相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应用于中医诊断、治疗和药物选择等方面。
3.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学说的原理和应用。
【答】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体器官为基础,研究脏腑之间的生理和病理关系。
脏腑学说的原理包括脏腑功能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它应用于中医诊断、辨证施治和养生等方面。
中医基础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心开窍于”:A. 舌B. 目C. 耳D. 鼻答案:A2. “肾为先天之本”出自于: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A3. 中医中“五行”包括以下哪些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气C. 金、木、水、火、风D. 金、木、水、火、电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A. 望B. 闻C. 问D. 摸答案:D5. “肝主疏泄”是指:A. 肝负责调节情绪B. 肝负责调节消化C. 肝负责调节血液D. 肝负责调节呼吸答案:A6.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是指:A. 脾负责食物的消化B. 脾负责食物的运输C. 脾负责水液的代谢D. 脾负责血液的生成答案:C7. “肾藏精”在中医中的含义是:A. 肾负责储藏血液B. 肾负责储藏精气C. 肾负责储藏水分D. 肾负责储藏食物答案:B8. 中医中“六淫”包括:A. 风、寒、暑、湿、燥、火B. 风、寒、暑、湿、燥、热C. 风、寒、暑、湿、燥、毒D. 风、寒、暑、湿、燥、气答案:A9. “气为血之帅”在中医中的含义是:A. 气能推动血液的流动B. 气能抑制血液的流动C. 气能净化血液D. 气能改变血液的性质答案:A10. 中医中“经络”的作用是:A. 连接脏腑B. 连接肌肉C. 连接骨骼D. 连接皮肤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五脏”?A. 心B. 肺C. 肾D. 脾E. 肝答案:ABCDE2. 中医中“六腑”包括以下哪些?A. 胆B. 胃C. 大肠D. 小肠E. 膀胱答案:ABCDE3. 中医的“四气”是指:A. 寒B. 热C. 温D. 凉E. 燥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五味”?A. 酸B. 苦C. 甘D. 辛E. 咸答案:ABCDE5. 中医中“七情”包括以下哪些?A. 喜B. 怒C. 忧D. 思E. 悲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试卷15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试卷15(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脉B.筋C.肉D.皮E.骨(分数:4.00)(1).属于“木”的体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形体对应五行分别为:筋属木,脉属火,肉属土,皮属金,骨属水。
(2).属于“金”的体是(分数:2.00)A.B.C.D. √E.解析:二、 A1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中医之“证”的含义说的是(分数:2.00)A.症状和体征的总称B.认识疾病的过程中所确立的证候C.选择适当的治疗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D.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E.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解析:解析: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2.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为(分数:2.00)A.地B.天C.水D.气√E.风解析:3.阴液不足,日久不愈,影响阳气化生,引起阳气不足的病理变化称为(分数:2.00)A.阴损及阳√B.阳偏衰C.阳损及阴D.阴阳互损E.阴偏衰解析:解析: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
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如果正常的阴阳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乃至危及生命。
在病理情况下,人体内的阳气和阴液,一方的不足可以引起另一方的亏损,阳损可以耗阴,阴损可以耗阳。
4.依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分数:2.00)A.上午B.前半夜√C.下午D.后半夜E.以上均非解析:解析:一日之中,上半夜从合夜天黑之时至半夜鸡鸣的时候,是一个完整的一天24小时结束的最后阶段,这段时间入夜越深天越黑,晚上温度开始下降,人开始休息睡眠,一切开始沉寂,是阴气最盛的时候,所以是阴中之阴。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doc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一、选择题1.中医学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学科?A. 经验学科B. 实证学科C. 哲学学科D. 数理学科答案:A2.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五脏六腑B. 阴阳五行C. 经络气血D. 三焦九窍答案:A、B、C3.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针灸B. 草药C. 推拿D. 手术答案:A、B、C4.中医所讲的“气血阴阳”是指什么?A. 人体的营养物质B. 人体的生命活动能量C. 人体的体液循环系统D. 人体的神经系统答案:B5.中医的“望闻问切”是指下面哪些内容?A. 观察患者的面色B. 听患者的言语C. 问患者的病史D. 触摸患者的脉搏答案:A、B、C、D二、填空题1.中医所讲的“五脏”指的是肺、肝、心、脾和(胃)。
2.中医所讲的“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3.中医的基本理论是以(阴阳)和(五行)为核心。
4.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针灸),通过调节人体经络和气血来治疗疾病。
5.中医草药的治疗原理是通过草药的药性作用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三、简答题1.中医的“阴阳”理论是什么?中医的“阴阳”理论是指万物存在于世界上的一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阴阳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和人体都有阴阳之分,阴阳是相对的,互为存在。
在人体中,阴阳相互作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阴阳失衡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中医的“五行”理论是什么?中医的“五行”理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五行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对应着五行,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约,保持了人体的动态平衡。
五行理论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中医的“经络气血”理论是什么?中医的“经络气血”理论是指人体内经络系统的运行和气血的循环。
中医认为,经络系统是连接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通道,气血通过经络系统流动,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经络气血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中医综合考试题试题及答案
中医综合考试题试题及答案中医综合考试是检验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治疗学以及临床实践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
以下是一套中医综合考试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医认为“肾藏精”,这里的“精”主要指的是什么?A. 精液B. 血液C. 精气D. 津液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B3.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风、寒、暑、湿、燥C. 酸、苦、甘、辛、咸D. 肝、心、脾、肺、肾答案:A4.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五脏”?A. 肝B. 心C. 脾D. 胃答案:D5. 中医治疗原则中的“治未病”是指:A. 治疗已经出现的疾病B. 预防疾病发生C. 治疗疾病的病因D. 治疗疾病的症状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升降、出入、开合、化生、变化7. 根据中医的“阴阳学说”,人体的生理活动可以分为阴和阳两大类,其中阴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静止、寒冷、抑制、活动、温暖、兴奋8. “四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热、温、凉9. 中医的“五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苦、甘、辛、咸10. 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治病求本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阳中求阴?2.阴中求阳?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5.阴病治阳?6.阳病治阴?7.阴阳互根?8.阴阳?9.气?10.气机?11.气机调畅?12.气化?13.宗气?14.营气?15.卫气?(二)填空题1.在五行归类中与心同类的五色、五气是________。
?2.在五行归类中与肝同类的五味、五气是________。
?3.金之所胜者为________,所不胜者为________。
?4.土之所胜者为________,所不胜者为________。
?5.以药物的四气分阴阳,则________属阳,________属阴。
?6.中药以五味分阴阳,其中味________者属阳,味________者属阴。
?7.阴阳失调的最基本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
?8.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基本治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
?9.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
?10.《难经》把相生关系比喻为________关系。
《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____ ____。
?11.引起相侮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12.引起相乘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13.五行相生的次序是________。
?14.五行相克的次序是________。
?15.五行相侮的次序是________。
?16.五行相乘的次序是________。
?17.《尚书・洪范》中说:“水曰________”,“火曰________”。
?18.《尚书・洪范》中说:“金曰________”,“土爰________”。
?19.《尚书・洪范》中说:“木曰________”,“土爰________”。
?20.调整阴阳的根本原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道试题的多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中医基础学题库
中医基础学题库一、中医基础概述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中国,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平衡和和谐。
中医基础包括中医理论、诊断、治疗方法等内容,是学习和实践中医的基础。
二、中医基础学题库1.什么是阴阳学说?它在中医中的作用是什么?2.中医的脏腑学说包括哪些脏腑?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3.中医诊断的四诊法包括哪些内容?请对各诊法进行简要介绍。
4.请解释中医经络学说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5.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请分别介绍针灸、中药、食疗等方法。
6.请简要阐述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7.中医预防疾病的方法有哪些?请谈谈中医预防疾病的特点。
8.中医的养生保健理念是什么?如何根据四季变化调节生活方式?三、中医基础学题库解析1.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强调事物的相互对立和统一。
在中医中,阴阳学说被应用在人体生理病理的分析中,有助于揭示病因病机,指导治疗和调养。
2.中医脏腑学说认为人体内脏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主要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等,每个脏腑有其独特的功能,形成了“五脏六腑”体系。
3.中医的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这些诊法,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4.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起到调节和治疗作用。
5.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食疗、推拿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和适应症。
6.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核心理念,强调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治疗方法,有助于个体化治疗和康复。
7.中医预防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防未然”和“早治未病”两个方面,注重调节饮食、起居、运动等生活方式,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
8.中医的养生保健理念注重顺应自然规律,坚持“因时而变”、“因地而异”的养生方法,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25考研中医综合基础阶段测评试题docx
考研中医综合基础阶段测评试题(中基)1-30为多选题,31-60为单选题1.阴偏胜病机,是指A. 阴邪偏胜,引发阴盛B. 阳不化阴,痰湿内生C. 阳气被遏,阴寒内盛D. 阳虚阴盛,虚寒内生2.水谷精气的转输与布散依赖于A. 肝气的疏泄B. 肺气的宣发C. 肾气的蒸化D. 脾气的升清3.气对尿液、汗液的调控作用是A. 温煦作用B. 气化作用C. 推动作用D. 固摄作用4.心血瘀阻的原因主要是A. 阳气不足,血脉寒滞B. 痰浊凝聚,血脉不畅C. 心肝火旺,灼伤心阴D. 劳倦感寒或情志刺激5.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A. 水火既济B. 精血同源C. 藏泄协调D. 阴阳制约平衡6.肝开窍于目的生理基础是A. 足厥阴经上行连接目系B. 肝藏血,目受血而能视C.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D. 肝气通于目7.气对血液生成的作用是A. 气化作用B. 温煦作用C. 推动作用D. 固摄作用8.胆为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根据是A. 胆无判断事物,做决定的作用B. 胆不传化饮食糟粕C. 胆为“中精之府”D. 胆附于肝,为空腔器官9.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内容的有A. 形与神俱B. 因地制宜C. 同病异治D. 四时养生10.属于气的推动作用的有A. 促进机体生长发育B. 促进津血的生成C. 激发经络功能D. 激发脏腑功能11.下列各项中,反映湿性重浊表现的有A. 头晕胀痛B. 面垢眵多C. 肢体重着D. 小便浑浊12.“通因通用”适用于A. 肝脾失调所致的泄泻B. 食积不化所致的腹泻C. 瘀血阻滞所致的崩漏D. 湿热蕴结所致的痢疾13.下列各项中,体现阴阳互根关系的有A. 孤阴不生B. 阴中求阳C. 阳病治阴D. 阴损及阳14.宗气的分布部位有A. 蓄于丹田,注于气街B. 积于气海,散于脘腹C. 积聚于胸中D. 贯注于心肺之脉15.痰饮的致病特点有A. 阻滞气血运行B. 影响水液代谢C. 易于蒙蔽心神D. 病证变幻多端16.下列关于“正治”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 正治又称为“从治”B. 逆其病证性质而治C. 顺从病证外在假象而治D. 适于疾病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17.脾与胃的关系表现为A. 藏泄相济B. 升降相因C. 燥湿相济D. 纳运相得18.气机失调可表现为A. 气逆B. 气虚C. 气陷D. 气脱19.昼夜晨昏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有A. 阳气朝始生B. 阳气夜半衰C. 病情旦慧昼安D. 病情夕加夜甚20.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中焦如沤”描述的是A. 受盛化物B. 化精微,奉生身C. 泌别清浊D. 泌糟粕,蒸津液21.下列选项中不宜采用“阴中求阳”治则的是A. 阳虚证B. 阴虚证C. 阳热证D. 格阴证22.下列选项中,属于治则内容的是A. 既病防变B. 调整阴阳C. 扶正祛邪D. 三因制宜23.下列关于脾生理特性的表述,正确的是A. 以通为用B. 以升为健C. 喜燥恶湿D. 以降为顺24.与血液生成和运行皆有关的脏腑是A. 肾B. 肺C. 脾D. 心25.下列各项中,符合寒性收引致病特点的是A. 胸膈满闷、苔白B. 肢体沉重、便溏C. 头身疼痛、无汗D. 肢厥不仁、脉紧26.扶正与祛邪兼施适用于A. 实中夹虚B. 虚中夹实C. 真虚假实D. 真实假虚27.五味偏嗜的发病特点是A. 直伤五味对应之脏B. 导致脏腑阴阳失调C. 常可伤己所胜之脏D. 伤及五脏所主五体28.导致“内燥”的病因有A. 亡血失精B. 久病耗液C. 感受燥邪D. 实热伤津29.下列叙述中,反应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是A. 五脏一体观B. 左病治右,右病治左C. 形神合一D. 有诸内,必形诸外30.根据《素问•五藏生成》中,“多食甘”可导致A. 骨节疼痛B. 形体肥胖C. 口唇干燥D. 头发脱落31.《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是指A. 相生B. 相克C. 相侮D. 相乘32.《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五八”,则A. 阳气衰竭于上,面焦B. 肾气衰,发堕齿槁C. 肝气衰,筋不能动D. 肾脏衰,形体皆极33.以调节气机升降为主要作用的脏腑是A. 肺与肾B. 肾与肝C. 脾与胃D. 肝与肺34.随神往来者,谓之A. 志B. 魄C. 魂D. 意35.下列选项中,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A. 角、徵、宫、商、羽B. 呼、歌、笑、哭、呻C. 筋、肉、脉、骨、皮毛D. 青、黄、赤、白、黑36.“肺为水之上源”指的是A. 肺气宣发,布散津液B. 肺气肃降,有利大肠吸收津液C. 辅助心君,转输气血津液D.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37.“夺血者无汗”所说明的生理关系是A. 气与血B. 气与津C. 血与津D. 精与津38.导致心气涣散不收的病机是A. 悲则气消B. 恐则气下C. 惊则气乱D. 喜则气缓39.阳病治阴的具体应用是A.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B.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C.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D.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40.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 巢元方B. 张景岳C. 张仲景D. 陈无择41.“肾为气之根”的含义是A. 肾为阳气之根本B. 肾藏先天之精气C. 肾主一身之气化D. 肾摄纳吸入之清气42.根据《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述,“久行”易伤的是A. 血B. 筋C. 骨D. 肉43.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燥邪44.“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属于A. 顺应气机的调养原则B. 顺应自然的调养原则C. 顺应情志的调养原则D. 顺应体质的调养原则45.在津液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 肾之蒸腾气化B. 肺之通调水道C. 脾之运化水液D. 小肠之分清泌浊46.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属于A. 先安未受邪之地B. 早期诊治C. 扶正祛邪D. 未病先防47.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A. 朱丹溪B. 刘完素C. 张从正D. 张元素48.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A. 调和气血B. 调畅情志C. 调畅气机D. 调节血量49.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A.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 心火下降,肾水上济C. 肝气主升,肺气主降D.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5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A. 多食咸B. 多食苦C. 多食甘D. 多食辛5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A. 血燥生风B. 阴虚风动C. 风中络脉D. 热极生风52.脏腑气滞多见于A. 肺、肝、脾、胃B. 肺、肾、肝、胆C. 心、肾、肝、胆D. 心、肝、脾、胃53.依据《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的原因是A. 伤寒B. 伤风C. 伤湿D. 伤暑54.气的推动作用减弱时可以导致A. 早衰B. 自汗C. 出血D. 畏寒55.依据《灵枢.营卫生会》,“昼精而夜瞑”主要依赖于A. 宗气的功能B. 卫气的功能C. 中气的功能D. 营气的功能56.寒邪与湿邪致病的共同点是A. 阻遏气机B. 损伤阳气C. 收引凝滞D. 黏腻重浊57.下列各项中,不适宜“以补开塞”的是A. 脾虚腹胀B. 气虚便秘C. 气郁胀满D. 血枯经闭58.“肾者,胃之关也。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模拟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模拟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B1型题 3. A1型题A.黑B.赤C.黄D.白E.青1.属“水”的色是正确答案:A解析:五色对应五行分别为青属木,赤属火,黄属土,白属金,黑属水。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2.属“金”的色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A.气虚血少B.气虚血瘀C.气虚出血D.气随血脱E.血虚气亏3.气生血功能失常可见正确答案:A解析:气旺,则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强。
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4.气行血功能失常可见正确答案:B解析:气虚或者气滞,则推动血行的力量减弱,血行迟缓,流行不畅,称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5.气摄血功能失常可见正确答案:C解析:如果气虚则固摄作用减弱,血不循经而逸出脉外,则可导致各种出血病证,即是“气不摄血”。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6.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表现在A.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B.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C.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D.人禀天地之气而生E.人与自然均受阴阳五行规律制约正确答案:C解析: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7.精气神学说中的“精”主要说的是A.生殖之精B.肾中所藏之精C.自然界之清气D.后天之精E.水谷精微正确答案:B解析:精原于先天而充养于后天,先天之精又称“元精”,藏之于肾;后天之精则主要指由脾胃所化生之水谷之精,输布贮藏于五脏六腑,故后天之精可涵养肾中之无精。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8.阴阳交感说的是A.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D.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E.阴阳二气的对峙正确答案:A解析: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之间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
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之究极本原。
《中医基础理论》B型题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B型题绪论B型题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论》D.《金匮要略》E.《神农本草经》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B.“春善病鼽衄”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4.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5.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6.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绪论》答案:B型题1. D2. C3. E4. C5. A6. B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B型题A.精气学说B.比较、演绎、类比C.诊断方法D.治疗方法E.预防方法1.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2.属中医学哲学方法的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滋阴扶阳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A.阴阳的运动B.阴阳的交感C.阴阳的制约D.阴阳的互根E.阴阳的平衡5.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6.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克7.肝火犯肺属于8.肝气犯脾属于A.益火补土B.滋水涵木C.培土生金D.抑木扶土E.金水相生9.以泄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治法称10.以温肾阳的方法而补脾阳的治法是11.滋养肺肾法称A.比较法B.类比法C.演绎法D.以表知里E.反证法12.患者四肢震颤、抽搐,诊断为风邪为患,此采用的是13.患者唇、舌青紫,诊断为血瘀,此采用的是A.反证法B.试探法C.司外揣内D.比较E.类比14.中医古代医籍中的“消息法”属于15.诊断性治疗属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答案:B型题1. B2. A3. D4. C5. B6. A7. D8. C9. D 10. A 11. E 12. B 13. B 14. B 15. B第二章藏象B型题A.心B.肺C.脾D.肝E.肾1.“气之主”是2.“气之根”是A.心B.肺C.脾D.肝E.肾3.称“后天之本”的是4.称“封藏之本”的是5.称“罢极之本”的是A.肝B.胆C.三焦D.心E.膻中6.“谋虑出焉”是指7.“决断出焉”是指A.肺B.脾C.三焦D.肾E.膀胱8.通调水道的是9.主宰水液代谢的是A.心B.命门C.肾D.脑E.膻中10.称为“生之本”的是11.称为“生命之门户”的是12.“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指的是A.胆B.脑C.脉D.头E.骨13.“精明之府”指的是14.“元神之府”指的是15.“血之府”指的是A.水脏B.娇脏C.刚脏D.孤府E.子脏16.肝为17.肺为18.肾为A.心B.肺C.脾D.肝E.肾19.称“胃之关”的是20.称“作强之官”的是A.元神之府B.玄府C.血之府D.孤府E.传导之府21.脉为22.汗孔又称23.三焦为A.阑门B.贲门C.魄门D.幽门E.吸门24.大肠与小肠交接处是25.小肠与胃交接处是26.会厌是《藏象》答案:B型题1. B2. E3. C4. E5. D6. A7. B8. A9. D 10. A 11. B 12. B 13. D 14. B 15. C 16. C 17. B 18. A 19. E 20. E 21. C 22. B 23. D 24. A 25. D 26. E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B型题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人的生长发育靠气的2.使津液变成汗、尿是气的3.多尿是与气的哪项功能失常有关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4.对脏腑的功能活动起激发、推动作用的是5.主司腠理开合的是6.能营养全身、化生血液的是A.润泽肌肤B.化生血液C.温煦脏腑D.充养脑髓E.化生神志7.营气的作用是8.津的生理功能是9.液的生理功能是A.肝B.心C.脾D.肺E.肾10.津液的生成不足,主要责之于11.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12.与汗液的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A.肺脾肾B.心脾肝肾C.心肺肝脾D.脾肺肾肝E.心肺脾肾13.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14.与血的运行关系最为密切的是15.与津液的输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脾胃B.肺C.心D.肝E.肾16.一身气机的枢纽是指17.可以直接调节和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的是18.可以疏通和调畅气机的是A.气机不畅B.气滞C.气逆D.气陷E.气结19.气的运动受阻,运动不利时,称为20.气的运动受阻较甚,在某些局部发生郁滞不通时,称为21.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体内者,称为A.气滞B.气逆C.气陷D.气闭E.气脱22.气的由下向上运动太过,称为23.气的上升不及而下降太过,称为24.气的由里向外运动太过,称为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2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26.积于胸中之气称为27.水谷之悍气是指A.心B.肝C.脾D.肺E.肾28.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在于29.能助心行血的是30.能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的是A.心B.肝C.肺D.肾E.脾胃31.血液的生成与何项关系最为密切32.津液的生成与何项关系最为密切33.对津液的输布起主宰作用的是A.气虚血少B.气虚血瘀C.气虚出血D.气随血脱E.血虚气亏34.气生血功能失常可见35.气行血功能失常可见36.气摄血功能失常可见A.气虚B.气脱C.气滞D.气闭E.气逆37.血虚可导致38.大失血时可导致39.水液停滞可导致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调控作用40.血液循行的动力是指气的41.控制着津液排泄是指气的42.津液输布和排泄的动力是指气的《精气血津液神》答案:B型题1. A2. E3. D4. A5. D6. C7. B8. A9. D 10. C 11. E 12. D 13. A 14. C 15. D 16. A 17. B 18. D 19. A 20. B 21. E 22. B 23. C 24. E 25. A 26. B 27. D 28. A 29. D 30. C 31. E 32. E 33. D 34. A 35. B 36. C 37. A 38. B 39. C 40. A 41. D 42. A第四章经络B1型题A 足厥阴肝经B 足太阴脾经C 足少阴肾经D 足少阳胆经E 手少阴心经1.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的经脉是2.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的经脉是A 足少阴肾经B 足厥阴肝经C 手太阳小肠经D 督脉E 足阳明胃经3.出于额,上达巅顶的经脉是4.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的经脉是A 冲脉B 任脉C 督脉D 阴跷脉E 阴维脉5.称为“血海”的经脉是6.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经脉是A 能约束纵行诸脉B 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C 抗御外邪、感应和传递相关信息D 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E 参与女性的特殊生理活动7.经筋的主要功能是8.皮部的主要功能是A 足太阳经B 足少阳经C 足阳明经D 手太阳经E 手少阳经9.起于目内眦的经脉是10.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经络》答案:B型题1 A2 C3 B4 D5 A6 A7 D8 C9 A 10 B第五章体质B1型题A.体格 B.体型 C.体重 D.体姿 E.性征1.反映体质的体表形态标志是2.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为A.甘寒凉润 B.补气培元 C.健脾芳化 D.清热利湿 E.温补益火3.体质偏阴者治宜4.体质偏阳者治宜A.寒化 B.热化 C.燥化 D.湿化 E.传化5.素体阴虚阳亢者,受邪后多从6.素体阳虚阴盛者,受邪后多从《体质》答案:B型题1 A2 B3 E4 A5 B6 A第六章病因B1型题A. 寒邪伤于脏腑B. 寒邪伤于肌表C. 寒邪伤于筋脉D. 寒邪入于血分E. 寒邪伤于关节1.“伤寒”是指2.“中寒”是指A. 风邪B. 湿邪C. 火邪D. 燥邪E. 暑邪3.六淫中最易导致肿疡的是4.六淫中最易导致出血的是A. 开泄B. 收引C. 涩滞D. 生风E. 重浊5.燥邪的性质是6.湿邪的性质是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燥邪E. 火邪7.导致四肢抽搐的病因是8.导致胸闷苔腻的病因是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燥邪E. 火邪9.易于阻气的邪气是 .10.易于耗气的邪气是 .A. 喘咳咯痰B.胸闷心悸C.恶心呕吐D.瘰疬痰核E.眩晕昏冒11.痰浊上扰可见12.痰阻经络可见A.面颈胸臂血痣朱纹B.痛经崩漏C.心痛心悸D.胁痛痞块E.大便色黑如漆13.瘀阻脉络可见14.瘀阻胞宫可见A.溢饮B.支饮C.悬饮D. 痰饮E.留饮15.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者称为16.水饮停留胸膈,则胸闷、咳喘而不能卧者称为A. 上腹疼痛B. 肛门奇痒C. 脐周疼痛D. 皮下结节E. 腹大如箕17.血吸虫病临床多见18.蛲虫病临床多见《病因》答案:B型题1 B2 A3 C4 C5 C6 E7 A8 C9 C 10 E11 E 12 D 13 A 14 B 15 D 16 B 17 E 18 B第七章发病B1型题A.心 B.肺 C.脾 D.肝 E.肾1.气陷病变多见于2.阴阳互损病变多与哪脏阴阳亏损密切相关。
中医基础试题精选答案
中医基础试题精选答案
一、单选题
1.什么是按摩? A. 分泌疗法 B. 刮痧疗法 C. 推拿疗法 D. 小腹疗法
答案:C. 推拿疗法
2.中医所说的“气”可以分为多少种? A. 3种 B. 5种 C. 7种 D. 9种
答案:C. 7种
3.哪个经络的气血主宰人体? A. 手太阴肺经 B. 足阳明胃经 C. 手少阳三
焦经 D. 足厥阴肝经
答案:B. 足阳明胃经
二、多选题
1.以下哪些不属于中医“五脏”? A. 心脏 B. 肝脏 C. 胆脏 D. 肾脏
答案:A. 心脏、C. 胆脏
2.下列哪些是中医病因的分类? A. 精神因素 B. 天气环境 C. 饮食不节 D.
基因遗传
答案:A. 精神因素、B. 天气环境、C. 饮食不节
三、判断题
1.中医运用药物的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生理特征来决定。
答案:错误
2.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身体穴位来调整气血。
答案:正确
四、问答题
1.请简要说明中医针灸疗法的原理。
答案:中医针灸疗法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请简述中医“气”与“血”的关系以及在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在中医理论中,气和血是密不可分的。
气是人体内最为主要的生命活动物质,血则是气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气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血是养四肢百骸的物质基础。
中医在治疗疾病中,往往通过调理气血来达到平衡阴阳、和谐五脏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模拟试卷2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模拟试卷2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A1型题A.脉B.筋C.肉D.皮E.骨1.属“木”的体是正确答案:B解析:形体对应五行分别为:筋属木,脉属火,肉属土,皮属金,骨属水。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2.属“金”的体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下列哪一项A.辨证求因与审求论证B.望闻问切与辨证论治C.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D.阴阳五行与藏象经络E.以五脏为主的整体观正确答案:C解析: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是:①整体观念;②辨证论治。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4.两汉时期“元气一元论”认为,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是A.精B.元气C.谷气D.精气E.云气正确答案:B解析:后世所谓的“元气一元论”是指将之前的各种气感念同化了的两汉时期的元气说,认为元气是构成宇佰万物的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5.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的作用是A.神的作用B.气的作用C.精的作用D.精气互化的作用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正确答案:A解析:精、气、神在传统养生理论中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出现的。
其中精、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神则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或称为生命结构的总体功能信息。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6.“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这句话说明了阴阳的A.互用B.交感C.消长D.互根E.制约正确答案:A解析:“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说阴精藏于内不断地起而供应阳气的需要,阳气保卫于外使机体固密,体现阴阳相互为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7.五行中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无法克制它,反而受其反向克制,说明五行之间的关系是A.五行相生B.五行相侮C.五行相克D.五行制化E.五行相乘正确答案:B解析:五行相侮,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试卷20_真题-无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试卷20(总分54,考试时间90分钟)1. B1型题A.酸B.苦C.甘D.辛E.咸1. 属于“水”的味是A. B.C. D.E.2. 属于“木”的味是A. B.C. D.E.A.感受阳邪B.正气的强弱C.体质的强弱D.邪气的种类与性质E.感受阴邪3. 病情的轻重主要与什么有关A. B.C. D.E.4. 疾病的病位主要与什么有关A. B.C. D.E.2. A1型题1. 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 《素问》B. 《伤寒》C. 《黄帝内经》D. 《小儿药证直诀》E. 《难经》2. 精气神学说中的“神”说的是A. 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B.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C. 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D. 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E. 以上均是3.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这句话说明了阴阳的A. 交互感应B. 消长平衡C. 互根互用D. 对立制约E. 相互转化4. 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重的色脉关系是下列哪一个A. 主色胜客色B. 客色胜主色C. 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生D. 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克E. 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同5. 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怒胜思B. 思胜恐C. 恐胜喜D. 惊胜怒E. 喜胜悲6. 五行中,“火”的“所不胜”之行是A. 土B. 水C. 木D. 金E. 以上均非7. 心在志为A. 喜B. 恐C. 悲D. 思E. 怒8. 四肢肌肉的壮实主要取决于A. 肾主骨的功能B. 肝主筋的功能C. 脾主运化功能D. 肺主气的功能E. 心主血脉功能9. 与爪甲的色泽和坚脆有关的主要脏腑是A. 肺B. 胃C. 肝D. 心E. 脾10. 下面哪一个脏具有“主疏泄”功能A. 肾B. 肺C. 肝D. 脾E. 心11. 下面哪个是胃的生理功能A. 受盛化物B. 主持诸气C. 受纳腐熟D. 传化糟粕E. 以上都不是12. 下列有“化物”功能的脏腑是A. 小肠B. 大肠C. 胆D. 膀胱E. 胃13.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A. 动气B. 卫气C. 营气D. 宗气E. 元气14. 在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A. 气能生血B. 气能摄血C. 血能载气D. 气能行血E. 以上都不是15. 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 别络B. 奇经C. 正经D. 经筋E. 经别16. 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的A. 手少阴心经B. 足少阳胆经C. 足太阴肾经D. 足太阴脾经E. 手太阴肺经17. 具有“主胞胎”功能的奇经是A. 督脉B. 任脉C. 冲脉D. 阴维脉E. 带脉18. 下列不属于体质评价指标的是A. 适应能力B. 心里发育水平C. 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D. 身体的功能水平E. 生长速度19. 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A. 寒邪B. 火邪C. 湿邪D. 暑邪E. 风邪20. 与全身气虚关系最密切的是A. 肺脾肝气虚B. 脾肾气虚C. 肺肾气虚D. 心肺气虚E. 脾肺肾气虚21. 导致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机变化的是A. 正胜邪退B. 邪正相持C. 正虚邪恋D. 邪盛正衰E. 邪去正虚22. 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A. 正气B. 劳复C. 食复D. 复感新邪E. 药复23. 四季养生中正确的是A. 春季养肺B. 夏季养脾C. 秋季养肝D. 冬季养肾E. 长夏养心。
中医基础试题
中医基础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A. 道家思想 B. 阴阳五行学说 C. 草木皆兵论
D. 社会辨证法
2.《素问·灵枢》是哪位医学家的著作? A. 李时珍 B. 张仲景 C. 伊尹 D.
黄帝
3.中医的辨证分类大致分为多少类? A. 2类 B. 4类 C. 6类 D. 8类
4.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哪几种? A. 针灸和推拿 B. 药物和拔罐 C. 贴
敷和艾灸 D. 寒热洗涤和梁柱
5.中医的“气”、“血”、“津液”是指什么? A. 三种常见疾病 B. 三种特殊手
法 C. 三种润滑物质 D. 人体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二部分:判断题
1.中医治病的基本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正确/
错误)
2.中医认为病人的脉象可以反映全身的病证情况。
(正确/错误)
3.在中医理论中,脏腑是指人体内部的实体器官。
(正确/错误)
4.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是从局部症状入手,推断全身病情。
(正确/
错误)
5.中医治病更强调调整人体的内部环境,促使机体自愈。
(正确/错误)
以上是关于中医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您学习愉快!。
中医执医综合笔试基础必测100题
中医执医综合笔试基础必测100题1.本次测试题目共计100道,每题1分,总分100分。
1.《素问·脉要精微论》:“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体现的观念是() [单选题]A.恒动观念B.辨证论治C.形神一体观D.整体观念(正确答案)E.辨证思想答案解析:“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的意思为随着四时季节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会随之变化,体现了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
2.下列选项中,属于阴阳互根关系的是() [单选题]A.阴在内,阳之守也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正确答案)C.阳在外,阴之使也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答案解析:阴阳互根,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故选B。
A项、C项属于阴阳互用,D项属于阴阳相互转化,E项属于阴阳互损。
3.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单选题]A.有助于元气的生成B.有助于肺气的宣发C.有助于气道的清洁通畅D.有助于精气的固摄E.有助于吸气保持一定深度(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肾主纳气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人体的呼吸,由肺所主,但吸入的清气,由肺气的肃降下达于肾,必须再经肾气的摄纳潜藏,使其维持一定的深度,以利于气体的交换。
4.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 [单选题]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过程(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具体的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气化”是“气”的五大功能之一5.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单选题]A.扰神B.炎热C.伤津(正确答案)D.动血E.生风答案解析: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火热易伤津耗气。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试卷13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试卷13(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怒B.喜C.悲D.思E.恐(分数:4.00)(1).属于“火”的志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情志对应五行分别为: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属金,恐属水。
(2).属于“金”的志是(分数:2.00)A.B.C. √D.E.解析:二、 A1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下列哪一项(分数:2.00)A.辨证求因与审求论证B.望闻问切与辨证论治C.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D.阴阳五行与藏象经络E.以五脏为主的整体观解析:解析: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是:①整体观念;②辨证论治。
2.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分数:2.00)A.清气B.天气C.水精D.阳气E.精气√解析:解析:精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所构成,宇宙自然界是一个万物相通、天地一统的有机整体。
人体亦由精气所构成。
3.下面除哪项以外,都体现了阴阳的相互关系(分数:2.00)A.阴在内,阳之守也B.阳在外,阴之使也C.阴损及阳,阳损及阴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E.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解析:解析: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五方面。
D项体现了阴阳的互相转化。
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了阴阳的(分数:2.00)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相互转化D.消长平衡E.互根互用√解析:解析:“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从中医理论来讲,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对立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5.属于“子病犯母”的脏病传变是(分数:2.00)A.心病及脾B.心病及肾C.肝病及肺D.心病及肝√E.心病及肺解析:解析:指五行中某一行异常,影响其母行,终使子母两行皆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气机郁滞引致的心脉痹阻,症状特点有
A.痛如针刺B.舌紫暗C.脉沉滑D.闷痛E.胀痛
2、某患者,身热不甚,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鼻燥,右脉数大,治宜选用A.杏苏散B.桑杏汤C.桑菊饮D.清燥救肺汤E.小青龙汤
3、既可用以治疗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或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淋漓不止;又可用以治疗脾不健运所致的食少体倦,神疲少寐的方剂是
A.温脾汤B.健脾丸C.清脾饮D.实脾散E.归脾汤
4、巅顶痛属
A.太阳经头痛
B.阳明经头痛
C.少阳经头痛
D.少阴经头痛
E.厥阴经头痛
5、瓜萎根在仙方活命饮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A.生津止渴B.清热润燥C.清热散结D.解毒消瘀E.消肿散肌
6、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称之为
A.血虚B.血瘀C.气血双虚D.气不摄血
7、导致耳轮甲错的常见原因是
A.肾气不足B.肾精耗竭C.瘀血入络D.肾阴亏虚
8、汗证属营卫不和者,如半身或局部出汗,可用桂枝汤配合下列何方治疗A.玉屏风散B.四君子汤C.甘麦大枣汤D.当归六黄汤E.补中益气汤
9、治疗石淋的首选药物是
A.瞿麦B.石韦C.金钱草D.篇蓄
10、既能治便血、痔血,又能治烫伤的药物为
A.侧柏叶B.地榆C.槐花D.大蓟
11、旋覆代赭汤的主治病证是
A.胃虚有热,气逆不降B.胃气虚寒,气逆不降C.肝气犯肺,气逆不降D.胃虚痰阻,胃气上逆
12、提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医家是
A.张从正B.李东垣C.刘河间D.朱丹溪
13、下列各项,符合五行相生的次序的是
A.木→土→水→金→火→木B.水→火→金→木→土→水C.金→木→水→土→火→金D.土→金→水→木→火→土
14、治疗风疹、湿疹,苔白或黄,脉浮数者,宜选用的方剂是
A.玉真散B.消风散C.仙方活命饮D.普济消毒饮E.大秦艽汤
15、舌淡胖嫩而见黄滑润苔,其主病为
A.湿热不化B.痰湿内停C.内有食积D.阳虚水湿不化E.脾虚运化无权
16、根据《素问·刺热篇》中关于面部的脏腑定位,鼻部属
A.肝
B.肺
C.心
D.肾
E.脾
17、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均含有的药物是
A.人参、黄芩、半夏、干姜、甘草B.人参、生姜、半夏、甘草、大枣C.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大枣D.柴胡、人参、黄芩、生姜、甘草E.黄连、黄芩、半夏、甘草、大枣
18、吴茱萸的主治病证是
A.胃寒呕吐
B.虚寒久泻
C.寒滞肝脉诸痛
D.口疮
19、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主要用于
A.肝气郁结之郁证B.肝气犯胃之胃痛C.气滞血瘀之腹痛D.气滞血阻之积证
20、肝的生理特性是
A.主藏血,调节血量B.主疏泄,调畅气机C.喜条达而恶抑郁D.主血海而调冲任
21、下列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特点
A.季节性B.地区性C.传染性D.外感性
22、心悸、失眠、汗出者,当选用
A.朱砂
B.磁石
C.琥珀
D.酸枣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
1、水沟、十二井穴及十宣都可以治疗的病证是
A.神志病B.脏腑病C.胸腹病D.寒证
2、麻杏石甘汤中麻黄与石膏的药量原方要求是
A.石膏与麻黄等量
B.石膏1倍于麻黄
C.石膏2倍于麻黄
D.石膏3倍于麻黄
3、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原则是
A.整体观念
B.同病异治
C.异病同治
D.辨证论治
4、女,35岁。
哮喘咳嗽,痰多气急,咳吐黄稠痰,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选用
A.贝母瓜蒌散B.止嗽散C.清气化痰丸D.定喘汤
5、下列哪项是阴证的典型表现
A.呼吸气微B.便秘腹痛C.恶寒发热D.烦躁不安
6、《灵枢·经脉》所载“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此为何经的病变A.手少阴心经B.任脉C.足厥阴肝经D.足阳明胃经E.足太阴脾经
7、面瘫面部腧穴针刺宜用____
A.补法B.泻法C.灸法D.平补平泻法
8、实脾散证的病因病机是
A.脾阳不足,冷积内结B.脾胃虚弱,痰食阻滞C.脾虚气滞,饮食停聚D.脾胃虚弱,饮食不化E.脾肾阳虚,水气内停
9、治疗外感表虚有汗,最宜选用____
A.桂枝B.麻黄C.紫苏D.白芷
10、以下哪项不属于桂枝汤证的见症
A.汗出恶风B.头痛发热C.鼻鸣干呕D.脉象浮数
11、下焦病证的基本舌脉是
A.淡红舌,脉沉细B.舌红绛少苔,脉虚数C.舌淡白,脉沉细无力D.苔黄燥起刺,脉沉实有力
12、瓜蒌根在仙方活命饮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A.生津止渴B.清热润燥C.清热散结D.解毒消瘀E.消肿生肌
13、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
A.呼、笑、歌、哭、呻B.筋、脉、肉、皮毛、骨C.青、赤、黄、白、黑D.角、徵、商、宫、羽E.酸、苦、甘、辛、咸
14、治疗石淋的首选药物是
A.瞿麦B.石韦C.金钱草D.篇蓄
15、首载山楂的本草文献是
A.《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食疗本草》
16、半夏泻心汤的主治证候是
A.肠鸣下利,舌苔微黄而腻
B.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C.心烦不得眠,腹中痛
D.心下痞,满而不痛,呕吐
17、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截疟的药物是
A.硼砂B.砒石C.硫黄D.白矾
18、既能杀虫,又能行气的药物是__
A.花椒
B.蛇床子
C.川楝子
D.槟榔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川乌、草乌、附子、细辛擅治痛痹B.防风、蕲蛇、乌梢蛇、威灵仙擅治行痹C.桑寄生、狗脊、五加皮、防己擅治久痹D.苍术、薏苡仁、木瓜擅治着痹
20、具有回阳救逆作用的为____
A.隔姜灸B.隔附子灸C.隔胡椒灸D.隔盐灸
21、芒硝的性味是
A.辛、苦、凉B.甘、淡、凉C.酸、甘、寒D.咸、苦、寒22、下列哪项不是湿邪为病的主要表现
A.困重B.闷胀C.酸楚D.无汗E.舌苔腻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