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社会行为》教案2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3《社会行为》(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要求: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活动建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核心素养:
科学探究——分工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进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
三、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实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生命的脆弱,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油然而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学生谈感受。
教学小结
请获得实验成功的同学用一句话概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在音乐声中让学生一起朗诵屏幕上的一段文字:“仁慈地善待生命进化低于人类的动物,应该是人类的一种责任,人性的光辉将通过人类自身照亮同样有喜怒哀乐的动物世界”。
实验完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在班级进行交流,其它小组的同学评价其小组实验的优价。
【成果分享失败的教训】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同学评价其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
实验感受
实验完成以后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是一只小蚂蚁会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动物?
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制定方案
每四人一组阅读教材提示,拟定计划,进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不按教材中的实。
(让学生制定方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
小组成员确定实验步骤;明确实验材料;进行分工。确定记录的方法。
交流方案的可行性
让学生评价优点和缺点使学生在看到其它组的同学不足时,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展开热烈的讨论。
四、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起探究欲望
教师提供资料:观察蚂蚁取食时,一只蚂蚁发现食物,会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奔向食物所在地。
生物《社会行为》教案
生物《社会行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特点,理解社会行为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社会行为的基本类型,包括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竞争行为等。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生物社会行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特点2. 社会行为的基本类型3. 生物社会行为的意义4. 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5. 案例分析:动物的社会行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行为的定义、特点及基本类型,生物社会行为的意义。
2. 教学难点: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动物社会行为的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行为的定义、特点、基本类型及生物社会行为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动物的社会行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2. 辅助材料:PPT、案例资料、图片等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物社会行为的了解。
2. 提问:什么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哪些特点?二、新课内容讲解(20分钟)1. 讲解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行为的概念。
2. 讲解社会行为的基本类型,包括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竞争行为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讲解生物社会行为的意义,强调社会行为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动物社会行为的案例资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复述社会行为的定义、特点、基本类型及生物社会行为的意义。
2. 强调社会行为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2. 选择一个动物社会行为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 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对社会行为的理解和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2.3社会行为教案2新版
第三节社会行为授课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绘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点,阐述分工合作关于动物生计的意义;2、举例说出动物集体信息沟通的方式,阐述动物集体信息沟通的意义。
3、养成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4、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定,试一试设计实验研究各样动物的通讯行为。
5、认同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体,集体中合作沟通的重要性;授课重点分析:动物的集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连续的意义。
动物各样行为的存在都是对其个体和种族的生计有利的,其中社会行为可否也具备同样的作用呢?经过对课本中和同学们提出的集体生活的动物的分析,使学生们理解分工合作关于个体和种族连续的重要性。
授课难点分析:研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推行。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一个好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的提出,必然是这个学生在对所察看动物有很大兴趣,且有了必然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的。
教师要激励学生善于察看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勇敢猜想并进行科学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好的探究实验,并进一步进行方案的设计与推行。
若是学一生常就对生物缺乏兴趣,是不可以能提出并设计出好的研究实验的。
功到自然成!相信经过一年多的不断研究实验,同学们的研究能力是会不断增强的。
授课策略: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使我们的生物讲堂上能够把大自然中的、动物园里的、课下随时察看到的场景动向地表现在学生眼前。
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研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想把这一难点打破,对动物社会行为和信息沟通的特点、意义的学习中必然要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
而利用大量视频、图片形象地把动物的社会行为显现给学生,进一步引导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像一个生物学家同样去搜寻答案是我们的最好收获!本节课需要 2 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各样资料。
设计并制作课件。
捕捉、饲养和察看蚂蚁。
授课过程:(第 1 课时)时间授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说明5 分钟导入播放一个社会行为动物的视频观看视频视频:动物(封闭其中的讲解)。
生物《社会行为》教案
生物《社会行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了解社会行为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让学生掌握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特点:社会行为是指生物个体在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特点:目的性、适应性、可塑性、复杂性。
2. 社会行为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社会行为可以提高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社会行为可以促进生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社会行为可以增强生物种群的适应性。
3. 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和应用:观察法:通过观察生物个体的行为来研究社会行为。
实验法:通过实验来模拟和探究社会行为。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种群的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行为。
应用:社会行为的研究可以应用于动物饲养、植物栽培等领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特点,社会行为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难点:社会行为的特点和作用。
1. 教材:《生物》与社会行为相关的章节。
2. 教具:PPT、投影仪、生物学实验器材。
3.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生物个体在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引发学生对社会行为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特点,举例说明社会行为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实验:进行社会行为的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并观察社会行为的现象。
4. 讨论:引导学生对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和应用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 总结:总结社会行为的特点、作用和研究方法,强调社会行为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社会行为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社会行为在不同生物群体中的差异和相似性。
2. 让学生探讨社会行为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3. 让学生思考社会行为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社会行为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评价学生对社会行为在生物进化中作用的认识。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社会行为》教案
第三节社会行为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方面: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方面(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咱行为。
(2)、对比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2、教学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
三、课型、教学时数新课、讨论法。
课时:1课时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教学挂图等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三节社会行为一、概念:二、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三、通讯作用:群体中的不同个体间随时交流信息检测案1、在动物的社会行为中,最占优势者是(A)A、主要表现在攻击彳丁为上总是得胜者B、最后享用食物者C、往往是一个雌性个体D、负担对外战斗、保护群体者2、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A)A、鲫鱼B、象C、白蚁D、金丝猴3、狗外出时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出去时走不远就要撒尿,其目的是(B)A生理活动的需要B留下气味做“记号”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4、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D)①蚂蚁②菜粉蝶③苍蝇④蜜蜂⑤黑猩猩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5、在白蚁群体中,不具有生育能力,担负着建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兵蚁和幼蚁等职能的白蚁是(C)A、雄蚁B、雌蚁C、工蚁D、兵蚁6、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C)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7、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D)A、蜜蜂的舞蹈行为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8、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那种语言进行交流的(B)A、舞蹈B、气味C、声音D、表情9、有人做了如下试验: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的干净无声,也能引起其他椿象的逃逸。
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教案人教版知识目标.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概念。
2.社会行为的特征。
能力目标.认识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理解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研究并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积极了解并且掌握动物的社会行为,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动物。
2.通过本节的学习,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动物社会行为的概念。
2.社会行为的特征。
难点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家知道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有独居的,也有营群居生活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是营群体生活的吗?2.这些群居动物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整理成体系列到黑板上,比一比哪组做得更多更好。
(师生互动)学生分析,老师板书.这些动物不是独居的,是很多动物生活在一起的。
2.它们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
3.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分工合作的。
4.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5.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总结以上内容,展示(内容如下):.社会行为:动物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2.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根据社会行为的特征,分别举一些事例加以说明播放课前准备的《动物世界》剪辑录像.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2.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的群体生活3.一群蜜蜂4.一群鸡(有一只漂亮健壮的大公鸡)5.一群山羊(有一只威猛的头羊)非常好。
通过对以上事例的分析,使同学们对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更加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你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表扬并激励发言的同学,同时指出营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成员,少则几十只,多则几千至几万只,它们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八年级生物上册5.2.3《社会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社会行为》教案
一、本节课的教材地位、作用
《社会行为》一节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中的第三节。
有关动物的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而且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因此本节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哪些动物营群体生活,能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并能举出实例;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蚂蚁的通讯>的探究,进一步的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社会行为》的学习,使学生认同社会成员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友爱的思想。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法。
2、难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探究问题的组织与实施。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蜜蜂、白蚁、狒狒、群体生活的动物成员图片。
2、制作牧羊人拴羊而牧的图片。
3、出示“白蚁分工连线题”与“探究提示”的小黑板。
学生准备: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
五、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教案)社会行为导学案2
社会行为导学案2八年级生物教案一、教材《社会行为》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动物的社会行为。
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社会行为的特征,二是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呈现的方式也很直观,主要是两幅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先观察再讨论总结,易于学生接受。
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构建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种族,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动物行为特征”这一观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认真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情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生物课已经没有七年级的新生那么有兴趣。
因为在一年的学习中,现实告诉他们:学好语、数、外、物才是硬道理。
因此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务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贴近生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自学的动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结群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观察和群体组织特点的总结,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了解,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感受集体力量的伟大。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行为的特征,社会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难点蚂蚁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气味,动物结群生活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教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科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录像、演示动画,化抽象为形象,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资源,化被动为主动,逐步实现生本教育。
学法仅仅教会学生知识的老师不是好老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观察思考法:观察为其思考提供必要的源泉,有助于理解。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3《社会行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社会行为》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三)情感目标认同群体中分工合作对种群生存的重要性和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点。
2.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点。
2.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导新课欣赏图片,引导归纳社会行为的概念二.探索发现,求索新知(一)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教师活动:展示蚂蚁群体影象资料以后,组织学生交流“蚂蚁群体生活的特点”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资料,交流认识。
教师活动:让学生介绍其它动物过群体生活的特点学生活动:结合已有的认知进行介绍教师活动:布置学生观看课本55页狒狒群体生活图,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解决问题:1.狒狒群体中是否有“首领”?“首领”享有哪些特权?2.这幅图片说明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哪些特征?教师活动:引导总结归纳社会行为的特征(二)社会行为的意义教师活动:动物为什么要结群生活?(要求学生举列说明)学生活动:根据已有知识发表看法教师活动: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归纳社会行为的意义(三)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教师活动: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多样而高等(如电话、传真、网络的QQ等),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群居生活的动物在群体中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呢?学生活动:展开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活动:介绍一些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并引导归纳总结动物信息交流方式1。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3《社会行为》(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要求: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活动建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核心素养:
科学探究——分工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进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
三、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实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生命的脆弱,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油然而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学生谈感受。
教学小结
请获得实验成功的同学用一句话概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在音乐声中让学生一起朗诵屏幕上的一段文字:“仁慈地善待生命进化低于人类的动物,应该是人类的一种责任,人性的光辉将通过人类自身照亮同样有喜怒哀乐的动物世界”。
【升华情感,体验人性的美。】
学生发言。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
五、目标达成检测
一、选择题
1.在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可用手直接移动“桥”
B.实验用的蚂蚁要使它处于饥饿状态
C.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大致要一致
D.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再做实验
2.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实施方案
提示:
1.蚂蚁喜欢吃什么?
2.怎样饲养蚂蚁?
3.观察蚂蚁的取食行为时饥饿状态和吃饱的状态哪一个效果好?
4.怎样能更好地控制蚂蚁的行为?
5.能不能用其它的一些物体代替纸片?
6.最好将观察过程拍下来。
【学生自己动手,可以有更深的感受,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
交流过程
步骤1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上册教案:5.2.3《社会行为》教案2.doc
《社会行为》教案一、课题社会行为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阐述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培养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2)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设计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
(3)加深对“生物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普遍联系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2)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难点重点:(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
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视频播放不同动物的相关行为:同学们在片中都看到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中有哪些是群体生活的?你们还知道别的群体生活的动物吗?群体生活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优越性呢?教师小结后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三节社会行为)任务一:社会行为的特征【问题引导,自主探究】⒈联系生活实际,说出群体生活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明显的特征?2、白蚁的群体生活有什么特点?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3、狒狒群体中的首领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会成为首领?它有哪些特权?4、狒狒群体生活的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特征呢?5、为什么许多动物都要群体生活呢?群体生活对动物有何意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资料,并与同学交流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认识。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教案2
教法选择
启发学生,引导,帮助学生分组
学法引导
1.学生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文字、图片、录像等);
2.仔细观察动物的社会行为。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教师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文字、图片、录像等)多媒体,实物展台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文字、图片、录像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课题
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明确社会行为的特征;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通过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合作、创新等能力。
3、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
过程与方法
指导,交流,引导,设疑评价,鼓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内容
第一课时
了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
方案一:学生观看录相,找出片中群体生活的动物。
方案二: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哪些动物是群体生活的。
通过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了解群体生活动物的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
说明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指导学生设计探究活动方案;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研究动物,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
第二课时
探究报告交流
学生代表发言,本组同学补充,其他组同学可提问,并进行评比。
客观的评价,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把学生还有的问题列出来,从中选择有价值的作为今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教学后记:
本节内容学生感兴趣,应引导学生多讨论。在设计探究计划和实施探究活动时,给学生创设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个性化的设计,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能力非常重要。及时总结,教学效果很好。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3《社会行为》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社会行为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阐述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意义。
3、养成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4、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设计实验探究各种动物的通讯行为。
5、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分析: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动物各种行为的存在都是对其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利的,其中社会行为是否也具备同样的作用呢?通过对课本中和同学们提出的群体生活的动物的分析,使学生们理解分工合作对于个体和种族延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分析: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一个好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提出,一定是这个学生在对所观察动物有很大兴趣,且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提出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大胆猜测并进行科学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好的探究实验,并进一步进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如果学生平时就对生物缺乏兴趣,是不可能提出并设计出好的探究实验的。
功到自然成!相信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探究实验,同学们的探究能力是会不断增强的。
教学策略: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使我们的生物课堂上能够把大自然中的、动物园里的、课下随时观察到的场景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想把这一难点突破,对动物社会行为和信息交流的特征、意义的学习中一定要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
而利用大量视频、图片形象地把动物的社会行为展示给学生,进一步引导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像一个生物学家一样去寻找答案是我们的最好收获!本节课需要2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各种资料。
设计并制作课件。
捕捉、饲养和观察蚂蚁。
教学过程:(第1课时)第2课时:探究实验汇报每组大概时间5-8分钟,汇报中组员可以分工;汇报后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请汇报的同学解释;最后由老师进行评价;还可以进行打分评出等级,在期末考评中有所体现。
生物八年级《社会行为》教案.doc
本章课标要求1、帮助学生认识动物的木质特征。
2、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引导学生认识动物行为形成的机理,理解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4、弓I导学生在周阳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培养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新I口教材的区别III教材:侧重于对动物的衿种行为的描述、罗列。
新教材:提供分析和实验用的索材,让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
引-导学生认识动物行为的形成机理,理解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或掌握了一些动物行为的特征,这为新的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的基础。
他们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白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由此确定了以下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1 •学习目标⑴能说出本节的知识要点:(2)能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G)与同学交流动物群体屮信息交流的意义。
(4)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2、重点和难点重点: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运川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
3>课前准备教师:1、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
2、设计并制作课件。
3、录像片段(动物世界)。
4、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参考情境。
5、和学生一起到周I韦I环境屮观察动物的行为。
学生:1、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录像片。
2、仔细观察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行为。
3、预习探究实验,提出行探究价值的探究问题,小组确定木组选题,初步拟订探究方案。
四、教学设计为了全面地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的目标,根据新课稈理念的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变。
已不是从前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从知识的传授者屮解脱出来,引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 •来源。
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白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这节课的教学屮,我把这一点作为我要突破的重点来处理,在教学屮我主要进行如下:1、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新课。
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教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教课设计新人教版主备人课型分管领导课时教课目的:知识目标1. 动物的社会行为的观点。
2. 社会行为的特色。
新授查收结果:合格 / 需完美时间第周第年月日2课时总第14 课时能力目标1. 认识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理解分工合作关于动物生计的意义。
2.研究并说明动物集体中信息沟通的重要意义,提升剖析问题的能力。
感情目标1.踊跃认识而且掌握动物的社会行为,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动物。
2.经过本节的学习,认可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培育相助友善的精神。
要点、难点要点1.动物社会行为的观点。
2.社会行为的特色。
难点动物是怎样传达信息的。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建情境,导入新课]大家知道地球上的动物种类众多,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有独居的,也有营群居生活的,请同学们分组议论以下问题:查资料、议论、总结。
1. 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是营集体生活的吗?学生可能会将以下动物写在黑板上。
2. 这些群居动物内部不一样成员之间是怎样分工合 1. 白蚁、羊群、鸡群、牛群、马群、蜜蜂、羚羊群、作的?狼群、黑猩猩等等。
能够查找有关资料,整理成系统列到黑板上,比一 2. 这些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保持集体生活,如比哪组做得更多更好。
白蚁的社会行为。
(师生互动)工蚁 : 筑巢 ,饲养雌蚁 ,雄蚁和兵蚁学生剖析,老师板书兵蚁 : 捍卫蚁穴1.这些动物不是独居的,是好多动物生活在一同的。
雌蚁 :产卵2. 它们不是同种的很多个体简单的齐集。
小组依据自己书写的次序解说,不足之处,教师补3. 集体内部不一样成员之间是分工合作的。
充,但均赐予鼓舞。
4. 常常形成必定的组织。
[解说新课]5. 有的集体还形成等级。
(教师活动)我们一同来剖析这些营集体生活动物的特色。
(学生活动)总结以上内容,课件展现(内容以下):小组议论、剖析、试试回答1. 社会行为:动物营集体生活,集体内部不一样成员实时评论,最后赐予点拨之间分工合作,共同保持集体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阐述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意义。
3、养成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4、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设计实验探究各种动物的通讯行
为。
5、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分析:
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动物各种行为的存在都是对其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利的,其中社会行为是否也具备同样的作用呢?通过对课本中和同学们提出的群体生活的动物的分析,使学生们理解分工合作对于个体和种族延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分析:
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一个好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提出,一定是这个学生在对所观察动物有很大兴趣,且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提出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大胆猜测并进行科学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好的探究实验,并进一步进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如果学生平时就对生物缺乏兴趣,是不可能提出并设计出好的探究实验的。
功到自然成!相信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探究实验,同学们的探究能力是会不断增强的。
教学策略:
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使我们的生物课堂上能够把大自然中的、动物园里的、课下随时观察到的场景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想把这一难点突破,对动物社会行为和信息交流的特征、意义的学习中一定要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
而利用大量视频、图片形象地把动物的社会行为展示给学生,进一步引导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像一个生物学家一样去寻找答案是我们的最好收获!
本节课需要2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各种资料。
设计并制作课件。
捕捉、饲养和观察蚂蚁。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第2课时:探究实验汇报
每组大概时间5-8分钟,汇报中组员可以分工;汇报后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请汇报
的同学解释;最后由老师进行评价;还可以进行打分评出等级,在期末考评中有所体现。
板书设计:
第三节社会行为
一、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间有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
二、社会行为的意义:对个体及种族的延续都是很重要的。
三、群体中个体间传递信息的方式:探究实验
课后反思:
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生物学习后,探究式学习方法应是学生较熟悉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乐趣,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探究学习使他们知道学习不仅是从课本中直接记住前人得到的经验,还应该学会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习他们科学研究的态度。
所以,在学习动物的社会行为这一节后,可以大胆地让学生们针对“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探究方案了,可能学生的想法尚不成熟,但要相信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开动脑筋、放开手脚,相信他们会设计出比课本中提供的参考实验更出色的设计,并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