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并通过讨论将最后统一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小组选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教师归纳:用计算器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还可以干脆利落来探究一些算式的规律,还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过关检测
一、随堂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785÷5= 34×48=
69+328-89= 11256÷334=
(2)、26×39= 312÷8=
(3)、36+228-179= 26×39-349=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让学生自学教材第23-25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中相关练习。
2、自学检测。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
质疑探究
1、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 )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9999×3=
9999×4=
(2)观察,小组交流找出答案中数位上的数字排列规律,小组代表发言。
(3)不用计算器,遵循规律写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4)运用计算器检验答案。
4、完成27页的“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1、强调学生独自完成质疑探究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认识计算工具,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发现算式规律的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 题
计算工具的认识
编写教师
授课时间
第10课时
学习内容
教材第23-27页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各键的名称与功能。
2、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1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1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1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丨苏教版1.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以下知识点:•了解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熟练使用前面、右面和上面等词语描述物体2. 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理解前面、右面和上面等位置词语的含义•学会观察物体并用语言表达学习难点:•回答“这是哪一面?”时的描述正确性3. 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讨论和交流,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观察能力学习过程:3.1 导入新知识提问: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怎样可以观察到物体的不同面?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回答以上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2 学习新知识1.讲解前面、右面和上面等位置词语的含义–前面:面对着自己的那一面就是前面–右面:面对着自己的那一面向右边的那一面就是右面–上面:平放在桌子或地上面朝天的那一面就是上面。

2.观察图片,判断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3.分组练习,用前面、右面和上面等位置词语描述自己带来的物品,加强练习。

3.3 拓展练习1.观察教室里的物体,独立判断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2.走进校园,寻找各种各样的物体,并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它们,并用前面、右面和上面等位置词语描述。

4. 学习总结学生可以完成以下问题:1.前面、右面和上面等位置词语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具体如何观察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3.用前面、右面和上面等位置词语描述自己带来的物品。

4.与同伴一起判断教室里的物品的位置,并用言语描述。

5. 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2.到家中找几个物品,用前面、右面和上面等位置词语描述它们;3.观察图片,判断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并描述出来。

6. 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的方法和使用前面、右面和上面等词语描述物体的基本能力。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需要继续加强观察和描述能力的练习。

第六单元《可能性》(导学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可能性》(导学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可能性》(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本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学会用“肯定发生”、“不可能发生”和“可能发生”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与事件发生的次数的关系,学习用事件表或情况表描述事件发生规律。

3.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学会分析和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二、预备知识在学习本单元知识前,你需要掌握以下预备知识:1.掌握基础数学概念,如数量、数码、数位等。

2.掌握数轴的正方向、负方向及表示方法。

3.掌握分数及其含义、大小比较及简化。

4.理解排列组合,如从集合中选取n个元素的组合数等。

三、学习内容本单元学习内容:1.可能性本课主要学习事件的可能性,了解“肯定发生”、“不可能发生”和“可能发生”三种判断事情发生可能性的方法,并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2.事件表本课将学习事件表的制作,学会用事件表描述事件的发生规律,分析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可能性。

3.情况表本课将学习情况表的制作,学会用情况表描述事情发生的规律,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与事件发生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4.逻辑判断本课将学习逻辑判断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四、学习方法及建议1.认真听课,积极思考。

了解事件的可能性,需要判断与比较,要求我们考虑各种情况的可能性,需要动脑思考。

2.多画图,形象化理解。

通过画图来解决具体问题,并形象化地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也能够直观地描述事件的发生规律。

3.加强练习,巩固知识点。

通过课后作业等方式,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学习反思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你将发现这些知识点的内容很实用,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同时,本单元所涉及的概率问题也是数学中的重点内容,需要认真学习。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听课、多画图、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1数一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1数一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1数一数
1.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该能够:
•在1至100以内,掌握数的规律;
•能够正确地说出数的序数词;
•能够正确地读出3位数的整数。

2. 学习重点与难点
2.1 学习重点
•数的规律;
•数的序数词。

2.2 学习难点
•3位数的整数读法。

3. 学习内容
3.1 数的规律
活动1
1.唱歌:《数一数》
2.活动:完成数的规律表
数规律
11
22
33
44
5
6

1010
3.讨论:数的规律是什么?
活动2
1.背诵:1至100的数表
2.讨论:数的规律是否有变化?
3.2 数的序数词
活动1
1.完成数的序数词表
数序数词
1first
2second
3third
4fourth
5fifth

2.讨论:数的序数词有哪些规律?
活动2
1.用数的序数词说出1至10的数
3.3 3位数的整数读法
活动1
1.完成3位数表格
数中文读法
100一百
200两百
300三百
400四百

900九百
2.讨论:3位数的整数读法和2位数的整数读法有什么不同?
活动2
1.阅读数的读法并回答问题
–316的读法是什么?
–405的读法是什么?
–700的读法是什么?
4. 拓展练习
1.完成练习册P1-P2的练习;
2.完成在线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1 3亿以内数的写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1 3亿以内数的写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1 3亿以内数的写法【核心素养】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学习目标】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含两级的数的写法。

【学习难点】掌握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7,例4,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请你写出一个“个级数”再写出一个“万级数”并想一想: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写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请你写出一个0要读的“万级数”,再写出一个0不要读“万级数”。

【探究新知】一、教材第7页问题:含两级数的写法。

例4: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内外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

写出横线上的数。

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写作十二万二千三百四十五写作三百零二万六千写作三千零四十万零七百写作学生读一读,填一填,并与同桌交流。

含两级的数怎样写?(1)先写级再读级;(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达标测试】一、填空。

1、1千万是()个百万。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3、60402800是由6个()、4个()、2个()、8个()组成的。

4、在40206950这个数中,()位和()位上的0不读。

5、8个千万、8个万和8个百组成的数是()。

6、用三个6、四个0组成的最大七位数是(),读出2个0的七位数是()。

7、946090是一个()位数,最左边的9在()位上,表示9个(),另一个9在()位上,它们的值相差()。

二、判断。

1、十万八千零六写作:10800006。

()2、78000里有780个100。

()3、9090090左边的9表示9个十万,中间的9表示9个万,右边的9表示9个十。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口算除法(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口算除法(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6.1口算除法【核心素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口算除法的算理,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表达能力和估算的意识。

3.感受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口算除法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口算计算方法,并能以此估算两位数除两位数、两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学习难点】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口算算理。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71,例1-例2,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新龟兔赛跑。

2、估一估。

41÷8≈ 138÷7≈说说估算方法。

【探究新知】一、教材第71页问题一:整十数除整十数怎么口算?1、四人一个小组,学一学例题1。

2、填一填。

3、计算:80÷20=1)()个20是80;所以80÷20=()。

2)因为 8÷2=4;所以80÷20=()。

4、估算83÷20≈ 80÷19≈83个位的3()5,(),83≈(),所以商是()。

19个位的9()5,向前一位(),19≈20,所以商是()。

二、教材第71页问题二:几百几十数怎样除整十数?1、四人一个小组,学一学例题2。

2、填一填。

150÷50=1)()个50是150;所以150÷50=()。

2)因为 15÷5=();所以150÷50=()。

3、估算:122÷30≈ 120÷28≈1)122个位的2()5,(),122≈120,所以商≈42)28个位的8()5,向前一位(),28≈30,所以商≈43)估算就是用“()”求近似数。

【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400÷80=()A. 200B. 4C. 5D. 202.最大的两位数与()的积是99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平方千米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平方千米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2.2平方千米的认识【核心素养】在活动中丰富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推理、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学习难点】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35,例2,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巧补天窗。

(1)津津沿着游泳池走了一圈,大约300( ),这个游泳池占地面积约是5000( )。

(2)江苏南通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他的面积约是8001( )。

2.填一填。

1公顷=()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顷1公顷3000平方米=()平方米【探究新知】认识平方千米1.伟大的祖国。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测量土地面积常用()作单位。

2. 1平方千米=()平方米。

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平方千米。

1000×1000=___________平方米=___________平方千米=___________公顷1平方千米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还要大一些。

【达标测试】一、填空。

1、豫园的占地面积约为2( ),( )个“豫园”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2、某果园的占地面积约5公顷,()个果园的占地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3、4块方砖的面积约是1平方米,那么( )块方砖的面积约是1公顷。

4、一个占地1公顷的长方形苗圃,长是250米,宽是( )米。

二、在()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1、天津市的面积约是11946()。

2、足球场的面积约是7000()。

3、俄罗斯红场的占地面积约是9()。

4、我国钓鱼岛的面积约4()。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正负数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正负数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正负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正负数的概念2. 正负数的表示方法3. 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正负数的概念a.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楼层等,让学生初步感受正负数。

b. 讲解正负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正负数的表示方法a. 讲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如“ ”表示正数,“-”表示负数。

b.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正负数的书写规范。

(3)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a. 举例说明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表示温度、海拔等。

b. 让学生分组讨论,举例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3. 练习与讨论(1)课堂练习a.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b. 讲解练习题,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

(2)分组讨论a. 让学生分组讨论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正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观察生活中正负数的应用,举例说明。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正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8~80页例1.【教学目标】:1.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技巧,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培养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2.估算。

3.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所学习过的口算,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口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课始,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为学习本课的新知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1.师:四年级准备要举行一次联欢会,买来许多气球,现在在分气球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出示例1(1)情境图: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师:你会列式吗?为什么用除法?(3)师:口算80÷20,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不同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2.(肯定学生可行的想法)师:你们说的方法都可以。

但如果又买来了3个气球,大约可以分给几个班?你觉得怎么解决呢?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吧!3.师生共同归纳估算的方法: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结果。

4.完成书本79页做一做:师:比比谁口算、估算学得好,完成下面的各题,并想想每组上下两题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基础去自主探索口算、估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三、发展新知1.师:为了把联欢会的会场布置得更漂亮,他们还买来了许多彩旗,你们看!(1)出示例1(2)情境图:师: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师:怎样列式?怎样口算?(指名学生说不同的想法)2.想一想:这两道算式怎样估算呢?尝试在书本上写一写再跟同桌说说你自己的想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1节约一粒米 |西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1节约一粒米 |西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1节约一粒米|西师大版(2012)一、知识点1. 精简数的写法我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很大很长的数字,比如说1,000,000,000(10亿),这时候,为了方便表达,我们会把这个数字简化为1亿。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用类似的方式来简化更小的数字,比如说大米,1粒米也太小了,于是我们一般会用“一滴米”来表示非常小的数字。

2. 节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或者老师的“节约”口号,那么具体的节约方式是什么呢?•减少浪费:家里浪费电、水、饭菜,孩子们的玩具、文具等等。

节约这些东西就是不浪费。

•精打细算:在买东西、吃饭、玩耍等过程中,不乱花钱、不乱用东西。

•爱护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等。

3. 基数和序数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数字的基数和序数的表示方法。

这里再来简单复习一下:•基数:表示数量的意义,比如1、2、3……•序数:表示顺序的意义,比如第1、第2、第3……二、思考题1.如果你现在有1,000,000,000粒米,你会怎么样做才能节约一粒米呢?2.你身边有哪些事情可以节约?3.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在使用电脑时,如何保证它的电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使用呢?三、拓展学习1.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十大家庭节约行为。

2.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

3.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环保的知识,并试着自己写一篇小文章,介绍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从小事做起。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的精简写法和节约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节约的意识,不浪费资源,精打细算。

此外,我们还复习了数字的基数和序数的表示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节约”的理念,在自己所能做出的努力中,为保护我们的环境、节约资源尽自己的一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 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 去图书馆|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 去图书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整数的除法运算,能够正确计算除法算式。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整数的除法运算及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如图书馆借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的除法运算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能够正确计算除法算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是否去过图书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去图书馆”。

2. 学习新知(1)整数的除法运算通过讲解除法运算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然后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除法算式。

(2)解决实际问题以图书馆借书问题为例,让学生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图书馆有100本书,每本书可以借给5个学生,问一共可以借给多少个学生?3. 巩固练习通过布置一些除法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除法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除法运算解决一些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是否掌握了除法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方法?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运算?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整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学习新知”和“解决实际问题”环节。

这部分是学生掌握新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需要详细的设计和说明,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运用除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然后,通过学习新知环节,学生将学习整数的除法运算及应用。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需要详细讲解和示范。

在整数的除法运算中,学生需要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即如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第一课导学目标- 了解数字0-9的写法和读法。

- 通过数值比较和排序的练,提高数值认知能力。

- 练认识和使用比较符号。

第一课导学内容1. 展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依次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练比较数字大小:- 数字0-9的卡片随机排列,让学生按大小顺序排列。

- 给出两个数字,让学生用"<"、">"或"="来比较大小。

3. 进行实际比较和排序任务,如:身高排序、书籍数量比较等。

第一课导学目标检测1. 出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提示学生比较以下数字,并用适当的符号连接起来:- 3和5- 2和8- 7和7- 4和9- 0和6- 1和1- 6和2第二课导学目标- 研究数字的进位和退位概念。

- 掌握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会两位数相加和相减,并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含义。

第二课导学内容1. 展示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和读法。

2. 教学两位数的进位和退位概念:- 以36+7为例,先让学生计算个位数的和,再计算十位数的和,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

- 以58-9为例,先让学生计算个位数的差,再计算十位数的差,引导学生理解退位的概念。

3. 练两位数的相加和相减,巩固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第二课导学目标检测1. 出示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和读法。

2. 让学生计算以下加法并写出结果:- 25+6- 47+8- 51+9- 34+5- 19+73. 让学生计算以下减法并写出结果:- 98-7- 76-5- 63-9- 42-3- 15-8...(以此类推,继续编写导学案内容)小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每节课都包括导学目标、导学内容和导学目标检测,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字、数值比较和运算的认知能力。

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导学案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浙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特殊的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和垂线,正确辨析平行与垂直。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思考、归纳等活动,让学生领悟分类的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垂直与平行”来源于生活,在知识形成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一、画图感知,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出示道路图1.看一看:图中有几条路?2.说一说:选择其中两条路,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3.想一想:如果还有7号路和8号路,想象一下这两条路的位置关系,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画一画:如果我们把每条路看作一条直线,你能画出两条直线,表示出你心目中的7号路和8号路吗?探究新知二、观察分类,认识相交与不相交1.展示各种情况收集典型的作品贴在黑板上2.引导学生分类(1)引导:仔细观察这些作品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将它们进行分类,想想可以怎么分?(2)前后四人小组谈论怎么分类?按什么标准分?(3)交流反馈预设1:①②③④⑥⑤预设2:①②③④⑤⑥(4)辨析中明确:辨析:这两种分类,你觉得合理吗?明确:第5幅作品,延长以后可以交叉,所以第5幅也属于交叉的情况。

3.认识相交与不相交比较:交叉的这几种情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一个公共点)引出:像这样两条直线都有一个公共点,叫做两条直线相交(板书:相交)。

这个公共点就叫做他们的叫做“交点”。

如果这两条直线是直线AB和直线CD的话,那我们可以说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于点F。

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叫做不相交。

小结:在同一平面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不相交(板书:相交、不相交)。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4 3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4  3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4.3积的变化规律【核心素养】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的规律性。

【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将规律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

2.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培养合作交流和归纳总结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学习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51,例3,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1.完成下列两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认真观察每组算式的特点,想一想: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6×2= 8×125=6×20= 24×125=6×200= 72×125=2.完成下列两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认真观察每组算式的特点,想一想: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怎么变化?20×4= 25×160=10×4= 25×40=5×4= 25×10=3.你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吗?【探究新知】一、教材第51页问题一:积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1、四人一个小组,学一学例题3中的(1)。

2、填一填。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也( )。

二、教材第51页问题二:积的变化规律还可以怎样?1、四人一组,学一学例题3(2)。

2、填一填。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也( )。

三、思考:乘0或者除以0会怎样?【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根据14×250=3500,可以知道,得数正确的算式是()。

A.140×250=35000B.14×25=35C.140×25=35000D.140×2500=350002.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A.不变B.扩大到原来的10倍C.扩大到原来的100倍D.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4倍,积()。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通过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据的热情。

教学难点1.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条形统计图示例、数据表格、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工具。

2. 学生准备:铅笔、直尺、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

3. 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2. 主要内容: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数据分析。

作业设计1. 绘制条形统计图: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相应的条形统计图。

2. 分析条形统计图:对所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使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应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数据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全册同步(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全册同步(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全册同步(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全面改革,力求以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启发性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编写的。

为了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我们编写了这本全册同步(导学案),旨在提供一种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概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二单元乘法,第三单元位置与方向,第四单元运算定律,第五单元乘法,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第七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八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点,涵盖了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几何初步知识、量的计量、统计初步知识等内容。

三、导学案设计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导学案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知识与能力并重:导学案在强调知识掌握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导学案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提供详细的解析和指导。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学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提供丰富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导学案内容安排1. 学习目标:明确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

2. 知识梳理: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 重点解析: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4. 实例讲解: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5. 练习巩固:提供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6. 思维拓展:设置一定的思维拓展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7. 评价反思: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 7 1 条形统计图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 7   1 条形统计图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7.1条形统计图(一)【核心素养】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具有能清楚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点,初步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分类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3.感受条形统计图在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作用,激发学习统计知识的兴趣。

【学习重点】知道条形统计图具有能清楚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点。

【学习难点】会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数学书P94-95,例1,结合学案自学。

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某校四年级同学最喜欢的食品情况调查数据如下:膨化食品:42人冰激凌:48人果冻:46人西餐:38人(1)请用统计表、画圆圈和条形统计图三种方式表示以上数据。

(2)最喜欢( )的同学最多,最喜欢( )同学最少。

(3)参加统计的一共有( )人。

【探究新知】教材第94页问题一:怎样对天气的天数进行收集整理?1.四人一个小组,学一学例题说一说,画一画。

2.填一填。

把统计表填完整。

3.统计图的横轴代表(),纵轴代表(),一格代表()。

4.用条形的( 0来表示数量( )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

5.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项目的()且易比较数据的()。

【达标测试】1、淘气在体育课上,5次踢毽子的数量如图。

在5次踢毽子中,第________次最多,踢了________个;第________次和第________次一样多,都踢了________个。

2、四一班同学的出生年月统计如下,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有出生人数相同的月份吗?是哪几个月?(2)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少?3、下面是四年级一班同学喜欢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2 数字编码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2 数字编码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2 数字编码︳西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掌握十进位数的基础概念与数字编码。

2.理解数字编码的重要性和应用。

3.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1.十进位数的基础概念。

2.数字编码。

三、学习难点1.数字编码的应用。

四、学习方式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练习。

五、学习内容一、十进位数的基础概念对于十进位数,我们已经很熟悉了。

十进位数是由0~9的数字组成,并且每一位的值都是以10的次方递增的。

例如,数码3523中3的占位值分别是千位(103)、百位(102)和十位(101)。

二、数字编码数字编码就是将我们熟知的十进位数转换为二进位、八进位或十六进位数的过F的形式。

程,也就是将这些数字表示为0和1、07或0一般来说,我们在计算机科学中经常使用二进位数。

在这种情况下,数字编码称为二进制编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字编码系统:1.二进制(Binary):使用0和1来表示。

2.八进制(Octal):使用0~7来表示。

3.十六进制(Hexadecimal):使用09和A F来表示。

在这些编码系统中,每一位的值都是以2、8或16的次方递增的。

三、数字编码的应用数字编码在计算机科学中经常使用,包括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等方面。

例如,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寄存器或地址都是以二进制数字编码的方式存储的。

此外,在一些非计算机科学的领域,数字编码也非常重要。

例如,数字编码被广泛用于加密和解密消息,从而保护信息不被未授权者访问或窃取。

六、练习1.使用二进制数字编码的方式将十进位数32转化为二进制数。

2.使用八进制数字编码的方式将十进位数678转化为八进制数。

3.使用十六进制数字编码的方式将十进位数4096转化为十六进制数。

七、总结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掌握了十进位数的基础概念和数字编码的基本知识,理解了数字编码的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提升了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数字编码可以为我们的计算机科学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笔算除法练习一编写:数学组
【学习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并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温故知新一、回顾复习1.
导学导练探究学习
(1)找出病因,并改正。

36
6
41
216
25743
8
1
344
343
(2)不计算,说出商是几位数。

768÷33 ()位数249÷44 ()位数
(3)计算:
430÷70 160÷32 280÷38
课堂检测
一、计算:
56÷11 488÷53 361÷43
二、马到成功:
1、学校礼堂每排有3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5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多少人?
城关镇西街学校四年级数学导学案
城关镇西街学校四年级数学导学案、森林医生,有错误的话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城关镇西街学校四年级数学导学案
城关镇西街学校四年级数学导学案
教学内容:笔算除法复习编写:数学组
【学习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并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温故知新回顾复习
一、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个70
3)()÷()=20……19,除数最小是()4)322÷40的商写在()位上。

5)475与195的差里有()个70。

导学导练探究学习
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333÷37 372÷45 294÷29 328÷42 395÷56 765÷57
课堂检测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735÷15= 330÷11= 37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