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在以下四个银行标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3.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A. ,,B. ,,C. D.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A. 7cmB. 3cmC. 7cm或3cmD. 8cm5.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A. B. C. D.6.如图,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于点E,DF⊥AC于点F.若S△ABC=12,DF=2,AC=3,则AB的长是()A. 2B. 4C. 7D. 97.如图,王大伯家屋后有一块长12m、宽8m的长方形空地,他在以较长边BC为直径的半圆内种菜,他家养的一只羊平时拴在A处的一棵树上,为了不让羊吃到菜,拴羊的绳长最长不超过()A. 3mB. 4mC. 5mD. 6m8.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y),请观察图案,指出以下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9.16的平方根是______.10.用四舍五入法对162520取近似数,162520(精确到千位)≈ ______ .11.若Rt△ABC中,∠C=90°,AC=3,AB=4,则BC= ______ .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______.13.若+(b+2)2=0,则a+b= ______ .14.如图,在△ABC中,AB=AC=9cm,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若BC=6cm,则△BCE的周长是______ cm.15.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AD=BD,∠ADB=100°,则∠DAC的度数为______ .16.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BD为中线,延长BC至E,使CE=CD,连接DE,则∠BDE= ______ °.17.我国古代数学中有一道数学题:如图,有一棵枯树直立在地上,树高20尺,粗3尺,有一根藤条从树根处缠绕而上,缠绕5周到达树顶,则这条树藤有______尺.(注:枯树可以看成圆柱;树粗3尺,指的是圆柱底面周长为3尺)1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将长为4的线段QR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的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点Q从点A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B→C→D→A滑动到A止,同时点R从点B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B→C→D→A→B滑动到B止,在这个过程中,线段QR的中点M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9.(1)计算:+|1-|-(π-1)0;(2)解方程:3x2-75=0.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8.0分)20.已知3x+1的平方根为±2,2y-1的立方根为3,求2x+y的平方根.21.如图,已知:△ABC中,AB=AC,M是BC的中点,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BD=CE.求证:MD=ME.22.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若CD=2,过点D作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EF的长.23.中日钓鱼岛争端持续,我海监船加大钓鱼岛海域的巡航维权力度.如图,OA⊥OB,OA=45海里,OB=15海里,钓鱼岛位于O点,我国海监船在点B处发现有一不明国籍的渔船,自A点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驶向钓鱼岛所在地点O,我国海监船立即从B处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某直线去拦截这艘渔船,结果在点C处截住了渔船.(1)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C处的位置;(2)求我国海监船行驶的航程BC的长.24.小王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1)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若AC=6cm,BC=8cm,求CD的长.(2)如图2,小王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若AC=6cm,BC=8cm,求CD的长.25.(1)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在图1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中画出格点△ABC,使AB=AC=5,BC=.(2)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2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这种方法叫做构图法.①△ABC的面积为:______.②若△DEF三边的长分别为、、,请在图3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相应的△DEF,并利用构图法求出它的面积为______.26.如图,△ABC中,AB=5cm,BC=3cm,AC=4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请判断△ABC的形状,说明理由.(2)当t=______时,△BCP是以B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 为何值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得2-x≥0,解得,x≤2,故选:D.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A、满足勾股定理:72+242=252,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满足勾股定理:1.52+22=2.52,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满足勾股定理,不是勾股数,故C选项符合题意;D、满足勾股定理:152+82=172,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本题考查了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答案】B【解析】解:当腰是3cm时,则另两边是3cm,7cm.而3+3<7,不满足三边关系定理,因而应舍去.当底边是3cm时,另两边长是5cm,5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3cm.故选:B.已知的边可能是腰,也可能是底边,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本题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5.【答案】B【解析】解:A、根据AB=DE,BC=EF和∠BCA=∠F不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错误;B、∵在△ABC和△DEF中,∴△ABC≌△DEF(SAS),故本选项正确;C、∵BC∥EF,∴∠F=∠BCA,根据AB=DE,BC=EF和∠F=∠BCA不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错误;D、根据AB=DE,BC=EF和∠A=∠EDF不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是指有两边对应相等,且这两边的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已知AB=DE,BC=EF,其两边的夹角是∠B和∠E,只要求出∠B=∠E即可.本题考查了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有两边对应相等,且这两边的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才全等,题目比较典型,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6.【答案】D【解析】解:∵AD平分∠BAC,DE⊥AB,DF⊥AC,∴DE=DF=2,∵S△ABC=S△ABD+S△ACD,∴12=×AB×DE+×AC×DF,∴24=AB×2+3×2,∴AB=9,故选D.求出DE的值,代入面积公式得出关于AB的方程,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7.【答案】B【解析】解:连接OA,交⊙O于E点,在Rt△OAB中,OB=6m,BA=8m,所以OA==10m;又因为OE=OB=6m,所以AE=OA-OE=4m.因此拴羊的绳长最长不超过4m.故选:B.为了不让羊吃到菜,必须≤点A到圆的最小距离.要确定最小距离,连接OA 交半圆于点E,即AE是最短距离.在直角三角形AOB中,因为OB=6m,BA=8m,所以根据勾股定理得OA=10m.那么AE的长即可解答.此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此题确定点到半圆的最短距离是难点.熟练运用勾股定理.8.【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①-②可得2xy=45 ③,∴2xy+4=49,①+③得x2+2xy+y2=94,∴x+y=,∴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由题意,①-②可得2xy=45记为③,①+③得到(x+y)2=94由此即可判断.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二元二次方程组等知识,解题的关键学会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学会整体恒等变形的思想,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答案】±4【解析】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答案为:±4.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0.【答案】1.63×105【解析】解:162520≈1.63×105(精确到千位).故答案为1.63×105.先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百位上的数子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11.【答案】【解析】解:在直角△ABC中,∵∠C=90°,∴AB为斜边,则BC2+AC2=AB2,又∵AB=4,AC=3,则BC==.故答案为:.根据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即BC2+AC2=AB2,结合AC=3,AB=4,可求出另一条直角边BC的长度.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属于基础题目,像这类直接考查定义的题目,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定义及其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表示形式.12.【答案】30°或120°【解析】解:当30°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顶角就是30°;当30°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则顶角是180°-30°×2=120°.则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0°或120°.故填30°或120°.分情况讨论:当30°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或当30°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进行计算.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3.【答案】1【解析】解:∵+(b+2)2=0,∴a-3=0,b+2=0,解得a=3,b=-2,∴a+b=3-2=1,故答案为: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a、b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4.【答案】15【解析】解:如图,∵MN⊥AB,且平分AB,∴EA=EB,EB+EC=AC;∴△BCE的周长=AC+BC=9+6=15;故答案为:15.证明EA=EB,EB+EC=AC,即可解决问题.该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问题;应牢固掌握等腰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等几何知识点的内容,并能灵活运用.15.【答案】60°【解析】解:∵AD=BD,∠ADB=100°,∴∠B=∠BAD=40°,∵AB=AC,∴∠B=∠C=40°,在△ABC中,∠DAC=180°-40°×3=60°.故答案为:60°.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B=∠BAD,∠B=∠C,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主要利用了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120【解析】解:∵△ABC为等边三角形,BD为中线,∴∠BDC=90°,∠ACB=60°∴∠ACE=180°-∠ACB=180°-60°=120°,∵CE=CD,∴∠CDE=∠CED=30°,∴∠BDE=∠BDC+∠CDE=90°+30°=120°,故答案为:120.由△ABC为等边三角形,可求出∠BDC=90°,由△DCE是等腰三角形求出∠CDE=∠CED=30°,即可求出∠BDE的度数.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7.【答案】25【解析】解:如图所示,在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中,∵BC=20尺,AC=5×3=15尺,∴AB==25(尺).答:葛藤长为25尺.故答案为:25.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此类问题应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18.【答案】16-4π【解析】解:根据题意得点M到正方形各顶点的距离都为2,点M所走的运动轨迹为以正方形各顶点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四个扇形,∴点M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正方形ABCD的面积减去4个扇形的面积.而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4=16,4个扇形的面积为4×=4π,∴点M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16-4π.故答案为16-4π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点M到正方形各顶点的距离都为2,故点M所走的运动轨迹为以正方形各顶点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四个扇形,点M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正方形ABCD的面积减去4个扇形的面积.本题考查轨迹问题,关键是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正方形的性质以及扇形面积的计算解答.19.【答案】解:(1)原式=3+-1-1=1+;(2)方程整理得:x2=25,解得:x=±5.【解析】(1)原式利用二次根式性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零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方程整理后,利用平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答案】解:∵3x+1的平方根为±2,2y-1的立方根为3,∴3x+1=4,2y-1=27,∴x=1,y=14,∴2x+y=16,∴2x+y的平方根为±4.【解析】首先依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求得x、y的值,从而可求得代数式2x+y的值.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证明:△ABC中,∵AB=AC,∴∠DBM=∠ECM,∵M是BC的中点,∴BM=CM,在△BDM和△CEM中,,∴△BDM≌△CEM(SAS),∴MD=ME.【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DBM=∠ECM,可证△BDM≌△CEM,可得MD=ME,即可解题.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22.【答案】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ACB=60°,∵DE∥AB,∴∠EDC=∠B=60°,∴△EDC是等边三角形,∴DE=DC=2,在RT△DEF中,∵∠DEF=90°,DE=2,∴DF=2DE=4,∴EF===2.【解析】先证明△DEC是等边三角形,再在RT△DEC中求出EF即可解决问题.不同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特殊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答案】解:(1)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OA交于点C;(2)设BC为x海里,则CA也为x海里,∵∠O=90°,∴在Rt△OBC中,BO2+OC2=BC2,即:152+(45-x)2=x2,解得:x=25,答:我国渔政船行驶的航程BC的长为25海里.【解析】(1)由题意得,我渔政船与不明船只行驶距离相等,即在OA上找到一点,使其到A点与B点的距离相等,所以连接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2)利用第(1)题中的BC=AC设BC=x海里,则AC=x海里.在直角三角形BOC中,BC=x海里、OC=(45-x)海里,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152+(45-x)2=x2,解得即可.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不仅仅能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而且它也是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重要的等量关系.24.【答案】解:(1)由折叠可知,AD=BD,设CD=x,则AD=BD=8-x,∵∠C=90°,AC=6,∴62+x2=(8-x)2,∴x=,∴CD=;(2)在Rt△ABC中,AC=6,BC=8,∴AB==10,由折叠可知,AE=AC=6,CD=ED,∠ADE=∠C=90°,∴BE=10-6=4,设CD=x,则DE=x,BD=8-x,∴x2+42=(8-x)2,∴x=3,∴CD=3.【解析】(1)利用对称找准相等的量:BD=AD,∠BAD=∠B,然后利用周长求得答案;(2)利用折叠找着AC=AE,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设CD=x,表示出BD,AE,在Rt△BDE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图形的翻折问题;解决翻折问题时一般要找着相等的量,然后结合有关的知识列出方程进行解答.25.【答案】3.5;3【解析】解:(1)如图1所示,△ABC即为所求;(2)①S△ABC=3×3-×2×1-×3×1-×2×3=9-1--3=3.5;②如图,△DEF即为所求,S△DEF═2×4-×1×2-×2×2-×1×4,=8-1-2-2,=8-5,=3.(1)根据勾股定理画出图形即可;(2)①利用△ABC所在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即可得解;②根据网格结构和勾股定理作出△DEF,再利用△DEF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即可得解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勾股定理,构图法求三角形的面积,读懂题目信息,理解构图法的操作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6.【答案】1.5或2.7或3【解析】解:(1)△ABC是直角三角形.∵AB=5,BC=3,AC=4,∴AC2+BC2=25=AB2,∴△ABC是直角三角形;(2)如图,当点P在AC上时,CP=CB=3,则t=3÷2=1.5秒;如图,当点P在AB上时,分两种情况:若BP=BC=3,则AP=2,故t=(4+2)÷2=3秒;若CP=CB=3,作CM⊥AB于M,则×AB×MC=×BC×AC,×5×MC=×3×4,解得CM=2.4,∴由勾股定理可得PM=BM=1.8,即BP=3.6,∴AP=1.4,故t=(4+1.4)÷2=2.7秒.综上所述,当t=1.5、3或2.7 时,△BCP是以B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t=1.5或2.7或3;(3)①如图,当点P在AC上,点Q在BC上运动时(0≤t≤2),由勾股定理可得:(2t)2+t2=5,解得t=1;②如图,当点P、Q均在AB上运动,且点P在点Q的左侧时(3≤t<4),由题可得:12-2t-t=,解得t=;③当点P、Q均在AB上运动,且点P在点Q的右侧时(4<t≤4.5),由题可得:2t+t-12=,解得t=,∵t=>4.5,∴不成立,舍去.综上所述,当t为1秒或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直接利用勾股定的逆定理得出△ABC是直角三角形;(2)由于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的路径运动,故应分点P在AC上与AB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当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时,分三种情况讨论:点P在AC上,点Q在BC上;点P、Q均在AB上运动,且点P在点Q的左侧;点P、Q均在AB上运动,且点P在点Q的右侧,分别求得t的值并检验即可.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进行分类讨论,不要漏解.。
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标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将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称,如果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叠,则图象就是轴对称图形.根据定义可得D是轴对称图形.考点:轴对称图形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和7,则它的周长是()A.17 B.15 C.13 D.13或1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当3为腰时,则3+3=6<7,不能构成三角形,则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7,底为3,则周长为:7+7+3=17.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下列能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A.∠A=40º、∠B=50ºB.∠A=40º、∠B=70ºC.AB=AC=3,BC=6 D.AB=3、BC=8,周长为1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题意可得:∠C=90°,则为直角三角形;B、根据题意可得:∠C=70°,则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C、3+3=6,无法构成三角形;D、根据题意可得:AC=5,则3+5=8,无法构成三角形.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4.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B.3,4,5C.2,3,4D.1,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定,A、C不是直角三角形;D不能构成三角形,则C为直角三角形.考点:直角三角形的判定5.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B=AD B.AC平分∠BCD C.AB=BD D.△BEC≌△DEC【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C垂直平分BD可得:△ABD为等腰三角形,即AB=AD,AC平分∠BAD,△BEC≌△DEC.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6.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A.∠A=∠C B.AD=CB C.BE=DF D.AD∥BC【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E=CF可得:AF=CE,A选项可以利用ASA来进行判定;B选项无法判定;C选项可以利用SAS来进行判定;D可以利用ASA来进行判定.考点:三角形全等判定7.如图,将△ABC沿直线DE折叠后,使得点B与点A重合.已知AC=5cm,△ADC的周长为17cm,则BC的长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DC 的周长以及AC 的长度可得:AD+CD=17-5=12cm ,根据折叠图形的性质可得:AD=BD ,则BC=BD+CD=AD+CD=12cm.考点:折叠图形的性质8.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 、B 是两格点,如果C 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 的个数是( ) A .5 B .6 C .7 D .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当AB 为底和AB 为腰两种情况.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9.如图所示的一块地,90ADC ∠=︒,12AD m =,9CD m =,39AB m =,36BC m =,求这块地的面积S 为( )m 2.A. 54B. 108C. 216D.27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连接AC ,根据CD 和AD 的长度得出AC=15m ,根据AC ,BC 和AB 的长度可得△ABC 为直角三角形,则S=15×36÷2-9×12÷2=270-54=216.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0.如图,已知△ABC 中,AB=AC=2,∠BAC =90º,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的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图中只有2对全等三角形,②AE=CF; ③△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 S 四边形AEPF=12S △ABC ;⑤EF 的最小值为2.上述结论始终正确的有( ) A .2 B .3 C .4 D .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EP ≌△CFP ,△BEP ≌△AFP ,△ABP ≌△ACP ,则①错误;根据三角形全等可得AE=CF ,△EP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EPF 的面积等于△ABC 面积的一半,EF. 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如图,已知BC=EC ,∠BCE=∠ACD ,要使△ABC ≌△DEC ,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答案不唯一,只需填一个)【答案】AC=DC 或∠B=∠E 或∠A=∠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根据∠BCE=∠CAD 可得∠BCA=∠ECD ,添加AC=DC 可以利用SAS 来进行判定;添加∠B=∠E 可以利用ASA 来进行判定;添加∠A=∠D 可以利用AAS 来进行判定.考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2.如图,等腰△ABC 中,AB=AC ,∠DBC=15°,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点D ,则∠A 的度数是 __°.【答案】50°【解析】试题分析:设∠A=x °,根据MN 为中垂线可得:∠ABD=∠A=x °,则∠ABC=(x+15)°,根据AB=AC 可得:∠C=∠ABC=(x+15)°,则根据△ABC 的内角和定理可得:x+x+15+x+15=180°,解得:x=5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垂线的性质第10题13.在直角△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CD=4,则点D到斜边AB的距离为 . 【答案】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D到斜边AB的距离等于CD的长度.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14.如图,以直角三角形一边向外作正方形,其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00和64,则正方形A的面积为 .【答案】3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64=100,则A=36.考点:勾股定理中,三边长分别用a、b、c表示,已知a=3、b=5,则c2=_____________.15.在Rt ABC【答案】16或34【解析】试题分析:当a、b为直角边时,则2c=9+25=34,当b为斜边时,则2c=25-9=16.考点:直角三角形16.如图,公路AC,BC互相垂直,公路AB的中点M与点C被湖隔开,若测得AM的长为1.2km,则M,C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km.【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根据这个定理可得:MC=AM=BM=1.2km.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7.已知┃x -12┃+┃z -13┃+y 2-10y +25=0,则以x 、y 、z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3.14、、﹣、、、0.2020020002这六个数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2.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A.0 B.1 C.0和1 D.1和﹣1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2 B.=9 C.=±3 D.±=±34.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周长为( )A.13cm B.17cm C.13cm或17cm D.11cm或17cm6.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7.如图,已知△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D与BE 相交于点G,BE与AC相交于点F,AD与CE相交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CD≌△BCE;②∠AGB=60°;③BF=AH;④△CFH是等边三角形;⑤连CG,则∠BGC=∠DG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2 B.3 C.4 D.58.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 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2015B2015A2016的边长为( )A.4028 B.4030 C.22014 D.2201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10.地球上七大洲的总面积约为149 480 000km2,这个数据精确到10 000 000km2为__________km2.11.若+(b+2)2=0,则a+b=__________.12.写出一个3到4之间的无理数__________.1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__________°.14.如图,△OAD≌△OBC,且∠O=58°,∠C=20°,则∠OAD=__________°.15.我国国旗上的五角星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16.如图,在△ABC中,AB=AC=32cm,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若BC=21cm,则△BCE的周长是__________ cm.17.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A=90°,BC=3,D为AB上一点,连接CD,如果三角形BCD沿直线CD翻折后,点B恰好与边AC的中点E重合,那么点D到直线AC的距离为__________.18.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BAE=136°,∠B=∠E=90°,在BC,DE上分别找一点M,N,使得△AMN的周长最小时,则∠AMN+∠ANM的度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分.)19.计算:(1)﹣+;(2)+|1﹣|﹣(π﹣1)0.20.解方程:(1)3x2﹣75=0;(2)64(x+1)3=27.21.已知:如图,BC∥EF,AD=BE,BC=EF,试说明△ABC≌△DEF.22.如图,两条公路OA和OB相交于O点,在∠AOB的内部有工厂C和D,现要修建一个货站P,使货站P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且到两工厂C、D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出货站P的位置.(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23.如图,在△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的中线,过点C作CF⊥AE,垂足为点F,过点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点D.(1)试说明AE=CD;(2)若AC=10cm,求BD的长.24.如图,△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M、N分别是线段BC、DE的中点.(1)求证:MN⊥DE;(2)连结DM,ME,猜想∠A与∠DME之间的关系,并写出推理过程;(3)若将锐角△ABC变为钝角△ABC,如图,上述(1)(2)中的结论是否都成立?若结论成立,直接回答,不需证明;若结论不成立,说明理由.2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4,AB=CD,BD=6,点E从D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DA向点A匀速移动,点F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C→B→C 作匀速移动,点G从点B出发沿BD向点D匀速移动,三个点同时出发,当有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其余两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试证明:AD∥BC.(2)在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当点G的运动速度取某个值时,有△DEG与△BFG全等的情况出现,请你探究当点G的运动速度取哪些值时,△DEG与△BFG全等.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3.14、、﹣、、、0.2020020002这六个数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解答】解:﹣、是无理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注意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2.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A.0 B.1 C.0和1 D.1和﹣1【考点】有理数的乘方.【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熟练掌握乘方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2 B.=9 C.=±3 D.±=±3【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开平方、完全平方,二次根式的化简的知识分别计算各选项,然后对比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2,故本选项错误;B、=3,故本选项错误;C、=3,故本选项错误;D、=±3,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需要我们掌握开平方、完全平方的计算,难度一般.4.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A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周长为( )A.13cm B.17cm C.13cm或17cm D.11cm或17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题中没有指明哪个是底哪个腰,故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注意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检验.【解答】解:当7为腰时,周长=7+7+3=17;当3为腰时,因为3+3<7,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三角形的周长是1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解答此题时要进行分类讨论.6.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本题要判定△ABC≌△ADC,已知AB=AD,AC是公共边,具备了两组边对应相等,故添加CB=CD、∠BAC=∠DAC、∠B=∠D=90°后可分别根据SSS、SAS、HL能判定△ABC≌△ADC,而添加∠BCA=∠DCA后则不能.【解答】解:A、添加CB=CD,根据SSS,能判定△ABC≌△ADC,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添加∠BAC=∠DAC,根据SAS,能判定△ABC≌△ADC,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添加∠BCA=∠DCA时,不能判定△ABC≌△ADC,故C选项符合题意;D、添加∠B=∠D=90°,根据HL,能判定△ABC≌△ADC,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 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7.如图,已知△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D与BE 相交于点G,BE与AC相交于点F,AD与CE相交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CD≌△BCE;②∠AGB=60°;③BF=AH;④△CFH是等边三角形;⑤连CG,则∠BGC=∠DG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2 B.3 C.4 D.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条件,可证明:△BCE≌△ACD;利用△BCE≌△ACD 得出∠CBF=∠CAH,再运用平角定义得出∠BCF=∠ACH,进而得出△BCF≌△ACH因此BF=AH.由CF=CH和∠ACH=60°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得△CFH是等边三角形.连接CG,根据∠AGB=∠ACB=60°,∠C BG=∠CAG,推出点A,B,C,G四点共圆,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GC=∠BAC=60°,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CGD=∠ABC=60°,于是得到∠BGC=∠DGC.【解答】解:∵∠BCA=∠DCE=60°,∴∠BCE=∠ACD,在△BCE和△ACD中,,∴△BCE≌△ACD(SAS);故①正确;∵△BCE≌△ACD,∴∠CBF=∠CAH.∵∠BFC=∠AFG,∴∠AGB=∠ACB=60°,故②正确;在△BCF和△ACH中,,∴△BCF≌△ACH(ASA),∴CF=CH,BF=AH;故③正确;∵CF=CH,∠ACH=60°,∴△CFH是等边三角形;故④正确;连接CG,∵∠AGB=∠ACB=60°,∠CBG=∠CAG,∴点A,B,C,G四点共圆,∴∠BGC=∠BAC=60°,∵∠CGD=∠ABC=60°,∴∠BGC=∠DGC,故⑤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ASA、SAS、SSS.同时还要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创造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 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2015B2015A2016的边长为( )A.4028 B.4030 C.22014 D.22015【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得出A3B3=4B1A2=4,A4B4=8B1A2=8,A5B5=16B1A2…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3=∠4=∠12=60°,∴∠2=120°,∵∠MON=30°,∴∠1=180°﹣120°﹣30°=30°,又∵∠3=60°,∴∠5=180°﹣60°﹣30°=90°,∵∠MON=∠1=30°,∴OA1=A1B1=1,∴A2B1=1,∵△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4=∠12=60°,∴A1B1∥A2B2∥A3B3,B1A2∥B2A3,∴∠1=∠6=∠7=30°,∠5=∠8=90°,∴A2B2=2B1A2,B3A3=2B2A3,∴A3B3=4B1A2=4,A4B4=8B1A2=8,A5B5=16B1A2=16,以此类推:△A2015B2015A2016的边长为2201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3B3=4B1A2,A4B4=8B1A2,A5B5=16B1A2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16的算术平方根是4.【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42=16,∴=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就是其正的平方根.10.地球上七大洲的总面积约为149 480 000km2,这个数据精确到10 000 000km2为1.5×108km2.【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149 480 000有9位,所以可以确定n=9﹣1=8.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只与前面的a有关,与10的多少次方无关.【解答】解:149 480 000=1.4948×108≈1.5×108.故答案为:1.5×108.【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11.若+(b+2)2=0,则a+b=1.【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y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解答】解:∵+(b+2)2=0,∴a﹣3=0,b+2=0,解得a=3,b=﹣2,∴a+b=3﹣2=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2.写出一个3到4之间的无理数π.【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专题】开放型.【分析】按要求找到3到4之间的无理数须使被开方数大于9小于16即可求解.【解答】解:3到4之间的无理数π.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解题关键是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1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50或8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类讨论.【分析】由于不明确80°的角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还是顶角,故应分80°的角是顶角和底角两种情况讨论.【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当8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的度数=(180°﹣80°)÷2=50°;②当8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其底角为80°,故它的底角度数是50或80.故答案为50或8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此题时要注意80°的角是顶角和底角两种情况,不要漏解,分类讨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如图,△OAD≌△OBC,且∠O=58°,∠C=20°,则∠OAD=102°.【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OAD≌△OBC,∠O=58°,∠C=20°,∴∠D=∠C=20°,∴∠OAD=180°﹣∠D﹣∠O=180°﹣20°﹣58°=102°,故答案为:102.【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能求出∠D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15.我国国旗上的五角星有5条对称轴.【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直接求得结果.【解答】解:过五角星的五个顶点中任意一个,与所对的两边的交点可作一条对称轴,∴五角星有5条对称轴.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16.如图,在△ABC中,AB=AC=32cm,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若BC=21cm,则△BCE的周长是53 cm.【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可得AE=BE,然后求出△BCE的周长=AC+BC,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BCE的周长=BE+CE+BC=AE+CE+BC=AC+BC,∵AC=32cm,BC=21cm,∴△BCE的周长=32+21=53cm.故答案为:5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A=90°,BC=3,D为AB上一点,连接CD,如果三角形BCD沿直线CD翻折后,点B恰好与边AC的中点E重合,那么点D到直线AC的距离为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首先过点D作DN⊥AC于N,过点D作DM⊥AB,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CD=∠ACD,CE=CB=3,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M=DN,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过点D作DN⊥AC于N,过点D作DM⊥AB,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CD=∠ACD,CE=CB=3,∴DM=DN,∵E是AC的中点,∴AC=2AE=6,∵S△BAC=S△BCD+S△ACD,即CB•AC=BC•DM+AC•DN,∴×3×6=×DN×3+×6×DN,解得:DN=2,∴点D到AC的距离是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问题,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是解此题的关键.18.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BAE=136°,∠B=∠E=90°,在BC,DE上分别找一点M,N,使得△AMN的周长最小时,则∠AMN+∠ANM的度数为88°.【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根据要使△AMN的周长最小,即利用点的对称,让三角形的三边在同一直线上,作出A关于BC和ED的对称点A′,A″,即可得出∠AA′M+∠A″=∠HAA′=44°,进而得出∠AMN+∠ANM=2(∠AA′M+∠A″)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作A关于BC和ED的对称点A′,A″,连接A′A″,交BC于M,交ED于N,则A′A″即为△AMN的周长最小值.作DA延长线AH,∵∠BAE=136°,∴∠HAA′=44°,∴∠A′+∠A″=∠HAA′=44°,∵∠A′=∠MAA′,∠NAE=∠A″,且∠A′+∠MAA′=∠AMN,∠NAE+∠A″=∠ANM,∴∠AMN+∠ANM=∠A′+∠MAA′+∠NAE+∠A″=2(∠A′+∠A″)=2×44°=88°,故答案为:8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内最短路线问题求法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M,N的位置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分.)19.计算:(1)﹣+;(2)+|1﹣|﹣(π﹣1)0.【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利用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二次根式性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零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4++=4+2=6;(2)原式=3+﹣1﹣1=+1.【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解方程:(1)3x2﹣75=0;(2)64(x+1)3=27.【考点】立方根;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1)方程整理后,利用平方根定义开方即可求出解;(2)方程整理后,利用立方根定义开立方即可求出解.【解答】解:(1)3x2=75,整理得:x2=25,开方得:x=±5;(2)方程整理得:(x+1)3=,开立方得:x+1=,解得:x=﹣.【点评】此题考查了立方根,以及平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1.已知:如图,BC∥EF,AD=BE,BC=EF,试说明△ABC≌△DE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BA=∠FED,继而利用SAS科判定两三角形的全等.【解答】解:∵BC∥EF,∴∠CBA=∠FED,∵AD=BE,∴AD+BD=BE+BD,即AB=DE,在△ABC和△DEF中,∵,∴△ABC≌△DE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此类问题注意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AS、AAS、SSS,直角三角形还可以运用HL判定全等.22.如图,两条公路OA和OB相交于O点,在∠AOB的内部有工厂C和D,现要修建一个货站P,使货站P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且到两工厂C、D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出货站P的位置.(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分析】根据点P到∠AOB两边距离相等,到点C、D的距离也相等,点P既在∠AOB的角平分线上,又在CD垂直平分线上,即∠AOB的角平分线和CD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即为点P.【解答】解:如图所示:作CD的垂直平分线,∠AO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P即为所求,此时货站P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P和P1都是所求的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作法.这些基本作图要熟练掌握,注意保留作图痕迹.23.如图,在△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的中线,过点C作CF⊥AE,垂足为点F,过点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点D.(1)试说明AE=CD;(2)若AC=10cm,求BD的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证两条线段相等,通常用全等,本题中的AE和CD分别在三角形AEC和三角形CDB中,在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经有一组边相等,一组角相等了,因此只需再找一组角即可利用角角边进行解答.(2)由(1)得BD=EC=BC=AC,且AC=10cm,即可求出BD的长.【解答】(1)证明:∵DB⊥BC,CF⊥AE,∴∠DCB+∠D=∠DCB+∠AEC=90°.∴∠D=∠AEC.又∵∠DBC=∠ECA=90°,且BC=CA,∴△DBC≌△ECA(AAS).∴AE=CD.(2)解:由(1)得AE=CD,AC=BC,∴Rt△CDB≌Rt△AEC(HL)∴BD=EC=BC=AC,且AC=10cm.∴BD=5cm.【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4.如图,△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M、N分别是线段BC、DE的中点.(1)求证:MN⊥DE;(2)连结DM,ME,猜想∠A与∠DME之间的关系,并写出推理过程;(3)若将锐角△ABC变为钝角△ABC,如图,上述(1)(2)中的结论是否都成立?若结论成立,直接回答,不需证明;若结论不成立,说明理由.【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连接DM、M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M=BC,ME=BC,从而得到DM=M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BC+∠ACB=180°﹣∠A,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表示出∠BMD+∠CME,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表示出∠DME,整理即可得解;(3)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BC+∠ACB=180°﹣∠A,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表示出∠BME+∠CME,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表示出∠DME,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1)如图,连接DM,ME,∵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M是BC的中点,∴DM=BC,ME=BC,∴DM=ME又∵N为DE中点,∴MN⊥DE;(2)在△ABC中,∠ABC+∠ACB=180°﹣∠A,∵DM=ME=BM=MC,∴∠BMD+∠CME=(180°﹣2∠ABC)+(180°﹣2∠ACB),=360°﹣2(∠ABC+∠ACB),=360°﹣2(180°﹣∠A),=2∠A,∴∠DME=180°﹣2∠A;(3)结论(1)成立,结论(2)不成立,理由如下:在△ABC中,∠ABC+∠ACB=180°﹣∠A,∵DM=ME=BM=MC,∴∠BME+∠CMD=2∠ACB+2∠ABC,=2(180°﹣∠A),=360°﹣2∠A,∴∠DME=180°﹣(360°﹣2∠A),=2∠A﹣180°.【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4,AB=CD,BD=6,点E从D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DA向点A匀速移动,点F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C→B→C 作匀速移动,点G从点B出发沿BD向点D匀速移动,三个点同时出发,当有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其余两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试证明:AD∥BC.(2)在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当点G的运动速度取某个值时,有△DEG与△BFG全等的情况出现,请你探究当点G的运动速度取哪些值时,△DEG与△BFG全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动点型.【分析】(1)由AD=BC=8,AB=CD,BD为公共边,所以可证得△ABD≌△CDB,所以可知∠ADB=∠CBD,所以AD∥BC;(2)设运动时间为t,点G的运动速度为v,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1)证明:在△ABD和△CDB中,∴△ABD≌△CDB,∴∠ADB=∠CBD,∴AD∥BC;(2)解:设运动时间为t,点G的运动速度为v,当0<t≤时,若△DEG≌△BFG,则,∴,∴,∴v=3;若△DEG≌△BGF,则,∴,∴(舍去);当<t≤时,若△DEG≌△BFG,则,∴,∴,∴v=;若△DEG≌△BGF,则,∴,∴,∴v=1.综上,点G的速度为3或或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第(2)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好三角形全等解得.。
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510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 年 级 数 学 试 题(友情提醒: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你掌握好时间.)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以下表格相应的题号下,否则不得分)1. 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 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 2cm ,3cm ,5cmB . 5cm ,6cm ,10cmC . 1cm ,1cm ,3cmD . 3cm ,4cm ,9cm3. 已知点M (a ,3),点N (2,b )关于y 轴对称,则(a+b )2015的值( ☆ )A .-3B . -1C .1D . 34. 如图1,∠B=∠D=90°,CB=CD ,∠1=30°,则∠2=( ☆ )A . 30°B . 40°C . 50°D . 60°5. 十二边形的外角和是( ☆ )A. 180°B. 360°C.1800 ° D2160°6.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6,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4 B . 16 C . 10 D . 14或16 7. 如图2,△ABC 中,AB=AC ,D 为BC 的中点,以下结论:(1)△ABD ≌△ACD ; (2)AD ⊥BC ;(3)∠B=∠C ; (4)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有( ☆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8. 已知△DEF ≌△ABC ,AB=AC ,且△ABC 的周长是23cm ,BC=4cm ,则△DEF 的边长中必有一边等于( ☆ )A . 9.5cmB . 9.5cm 或9cmC . 4cm 或9.5cmD . 9cm 9. 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DEF 的是( ☆ ) AC=,∠10. 如图3,BE 、CF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C=80°,∠ACB=60°,BE 、CF 相交于D ,则∠CDE 的度数是( ☆ )(图1)(图2)(图3)2A 、110°B 、70°C 、80°D 、7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x ,8,则x 的取值范围是 .12. 已知如图4,△ABC ≌△FED ,且BC=DE ,∠A=30°,∠B=80°,则∠FDE= . 13. 如图5,则∠A+∠B+∠C+∠D+∠E+∠F 的度数为 .(图6)(图5)(图4)14. 如图6,已知AD 平分∠BAC ,要使△ABD ≌△ACD ,根据“AAS ”需要添加条件 _________ . 15. 如图7,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在电线杆上拉两条钢线,来加固电线杆,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 .16.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且内角和为1800°,那么该多边形的一个外角 度. 17.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A 沿x 轴翻折后能够与点B (-1,4)重合,那么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18. 如图8,在△ABC 中,AB =AC ,AF 是BC 边上的高,点E 、D 是AF 的三等分点,若△ABC 的面积为12cm 2,则图中全部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___cm 2.19. 如图9,已知∠ABD=40°,∠ACD=35°,∠A=55°,则∠BDC= .20. 如图10,△ABC 和△FED 中,BD=EC ,∠B=∠E .当添加条件 时,就可得到△ABC ≌△FED ,依据是 (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三、解答题(共40分)21. (7分) 完成下列证明过程.如图11,已知AB ∥DE ,AB=DE ,D ,C 在AF 上,且AD =CF ,求证:△ABC ≌△DEF .证明: ∵ AB ∥DE∴∠_________=∠_________( )∵ AD=CF ∴AD+DC=CF+DC 即_____________ 在△ABC 和△DEF 中AB DCEF( 图11 )( 图10 )( 图9 )A( 图8 )E3AB=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 ≌△DEF ()22.(8分)如图12,四边形ABCD 中,E 点在AD 上,其中∠BAE =∠BCE =∠ACD =90°, 且BC =CE .请完整说明为何△ABC 与△DEC 全等的理由.23.(5分)如图13,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2,3)、B (3,1)、C (-2,-2)。
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2套)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图中的图形是常见的安全标记,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三边对应相等 B.两边及其夹角相等C.两角和任一边对应相等 D.三个角对应相等3.如图,有A、B、C三个居民小区的位置成三角形,现决定在三个小区之间修建一个购物超市,使超市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超市应建在()A.在AC,BC两边高线的交点处B.在AC,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C.在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D.在∠A,∠B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4.给出下列说法:①﹣6是36的平方根;②16的平方根是4;③;④是无理数;⑤一个无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③ D.①5.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B=∠C﹣∠A B. a2=(b+c)(b﹣c)C.∠A:∠B:∠C=3:4:5 D. a=1,b=2,c=6.如图所示,BE⊥AC于点D,且AD=CD,BD=ED,若∠ABC=54°,则∠E=()A. 25° B. 27° C. 30° D. 45°7.下列说法:(1)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2)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上的中线长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腰一定大于其腰上的高;(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一边长为16,那么它的周长是32或40.其中不正确的个数是()A. 1 B.[来源:学。
科。
网] 2 C. 3 D. 48.在一次课外社会实践中,王强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但不能爬上旗杆也不能把绳子解下来,可是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上还多1m,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A. 13 B. 12 C. 4 D. 10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2分)9.25的平方根是,的立方根是.10.下列几何图形中:(1)平行四边形;(2)线段;(3)角;(4)圆;(5)正方形;(6)任意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11.在﹣7,0.32,,0,,,,π,0.1010010001…这些数中,无理数有.12.地球七大洲的总面积约是149 480 000km2,如对这个数据保留3个有效数字可表示为km2.13.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另一腰AC于点E,若∠EBC=15°,则∠A= 度.14.如图,在△ABC中,∠BAC=90°,AB=AC,AE是经过A点的一条直线,且B、C在AE的两侧,BD⊥AE于D,CE⊥AE于E,CE=2,BD=6,则DE的长为.1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2,则该三角形最长边上的中线长为.1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底边上的高是6cm,则底边的长为cm.17.如图,已知AB=12,AB⊥BC于B,AB⊥AD于A,AD=5,BC=10.点E是CD的中点,则AE 的长是.18.已知等腰△ABC中,AB=AC,D是BC边上一点,连接AD,若△ACD和△ABD都是等腰三角形,则∠C的度数是.三、解答题:19.计算:(1)求式中x的值:①4x2=81;②(x+10)3=﹣27;(2)﹣+.20.如果3x+12的立方根是3,求2x+6的算术平方根.21.作图题:如图所示是每一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1)利用网格线作图:①在BC上找一点P,使点P到AB和AC的距离相等;②在射线AP上找一点Q,使QB=QC.(2)在(1)中连接CQ与BQ,试说明△CBQ是直角三角形.2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CF=AD;(2)若AD=3,AB=8,当BC= 时,点B在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上.23.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过D点的直线GF交AC于F,交AC的平行线BG于G点,DE⊥GF,交AB于点E,连接EG.(1)求证:BG=CF;(2)请你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4.某园艺公司对一块直角三角形的花圃进行改造,测得两直角边长为BC=6m、AC=8m.现要将其扩建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建后的等腰三角形花圃的面积.如图所示(画出所有可能情况的图并计算).25.如图,在△ABC中,AB=BC,CD⊥AB于点D,CD=BD,BE平分∠ABC,点H是BC边的中点,连接DH,交BE于点G,连接CG.(1)求证:△ADC≌△FDB;(2)求证:CE=BF;(3)判断△ECG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4)猜想BG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图中的图形是常见的安全标记,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对常见的安全标记图形进行判断.解答:[来源:学#科#网]解:A、有一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三边对应相等 B.两边及其夹角相等C.两角和任一边对应相等 D.三个角对应相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做题时要结合各选项的已知条件逐个进行验证.解答:解:A、三条边对应相等,符合SSS,能判定三角形全等,不符合题意;B、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符合SAS,能判定三角形全等,不符合题意;C、两角和任一边对应相等,符合ASA或AAS,能判定三角形全等,不符合题意;D、三个角对应相等,满足AA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3.如图,有A、B、C三个居民小区的位置成三角形,现决定在三个小区之间修建一个购物超市,使超市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超市应建在()A.在AC,BC两边高线的交点处B.在AC,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C.在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D.在∠A,∠B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应用题.分析:要求到三小区的距离相等,首先思考到A小区、B小区距离相等,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知满足条件的点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同理到B小区、C小区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于是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的点应是其交点,答案可得.解答:解: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超市应建在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此题是一道实际应用题,做题时,可分别考虑,先满足到两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再满足到另两个小区的距离相等,交点即可得到.4.给出下列说法:①﹣6是36的平方根;②16的平方根是4;③;④是无理数;⑤一个无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①③⑤ B.②④ C.①③ D.①考点:无理数;平方根;立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断①②;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计算③④即可;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⑤即可.解答:解:﹣6是36的平方根,∴①正确;16的平方根是±4,∴②错误;[来源:],∴③正确;=3是有理数,∴④错误;一个无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⑤正确;正确的有①③⑤.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无理数、平方根、立方根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定义进行判断是解此题的关键.5.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B=∠C﹣∠A B. a2=(b+c)(b﹣c)C.∠A:∠B:∠C=3:4:5 D. a=1,b=2,c=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分别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B=∠C﹣∠A,∴∠A+∠B=∠C,∵∠A+∠B+∠C=180°,∴∠C=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a2=(b+c)(b﹣c),∴a2=b2﹣c2,∴a2+c2=b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A:∠B:∠C=3:4:5,∴∠C=×180°=75°,∴△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D、∵a=1,b=2,c=,12+()2=4=2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如图所示,BE⊥AC于点D,且AD=CD,BD=ED,若∠ABC=54°,则∠E=()A. 25° B. 27° C. 30° D. 4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题意中的条件判定△ADB≌△CDB和△ADB≌△CD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D=∠CBD和∠E=∠ABD,即:∠E=∠ABD=∠CBD,又因为∠ABC=∠ABD+∠CBD=54°,所以∠E=∠ABD=∠CBD=×∠ABC,代入∠ABC的值可求出∠E的值.解答:解:在△ADB和△CDB,∵BD=BD,∠ADB=∠CDB=90°,AD=CD∴△ADB≌△CDB,∴∠ABD=∠CBD,又∵∠ABC=∠ABD+∠CBD=54°,∴∠ABD=∠CBD=×∠ABC=27°.在△ADB和△EDC中,∵AD=CD,∠ADB=∠EDC=90°,BD=ED,∴△ADB≌△CDE,∴∠E=∠ABD.[来源:]∴∠E=∠ABD=∠CBD=27°.所以,本题应选择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全等证得∠ABD=∠CBD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下列说法:(1)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2)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上的中线长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腰一定大于其腰上的高;(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一边长为16,那么它的周长是32或40.其中不正确的个数是()[来源:学。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5年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15.11初二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以下分别为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轴对称图形是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显然A 选项图形符合定义,故选A.考点:轴对称图形定义.2.下列实数:2、2、227、0.1010010001、327、π,其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 ). A .1 B .2C .3D .4 【答案】B.【解析】,π,有两个,故选B. 考点:无理数概念.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2的平方根是3B .16=±4C .1的平方根是1D .8的立方根是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选项(-3)2的平方根应是±3 ,故A 错误;B,故B 错误;C 选项1的平方根是±1 ,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D.考点:1.平方根的意义;2.立方根的意义.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 和7cm ,则其周长为 -------------------------( ).A .11cmB .13cmC .16cmD .11cm 或16cm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三边长有2,2,7和2,7,7,两种情况,但2,2,7,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应舍去,故三边为2,7,7,周长为16.故选C.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5.在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说明△ABC ≌△DEF的是 -----------------------------().A.AB=DE,∠B=∠E,∠C=∠F B.AC=DF, BC=EF,∠A=∠DC.AB=DE,∠A=∠D,∠B=∠E D.AB=DE, BC=EF, AC=DF6如图,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和点E,连接CD,AC=DC,∠B=25°,则∠ACD的度数是 -------------------------------------------------().A.50° B.60° C.80° D.10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DE垂直平分BC,所以DC=DB,所以∠B=∠DCB=25°,所以∠CDA=∠B+∠DCB=50°,因为AC =DC,所以∠CDA=∠A=50°,所以∠ACD=180°-50°-50°=80°.故选C.考点: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7.如图,在数轴上表示1、2的点分别为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C点所表示的是--------------------------------------------------------------------------().A.2- 2 B.2-2 C.1- 2 D.2-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A 点表示1,B-1,因为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C ,所以-1,所以OC=OA-AC=1--1),故选A.考点:1.利用数轴计算;2.轴对称知识.8.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12,则第三边可以为 -------------------------------( ).A .11B .13C .15D .1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所以D 选项排除,若第三边为B 选项的13,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B 选项排除,若为钝角三角形,则两短边平方和要少于钝角所对边的平方,所以A 选项排除.C 选项符合,故选C.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9.如图,已知△ABC (AB <BC <AC ),用直尺和圆规在AC 上确定一点P ,使PB +PC =AC ,则下列选项中,一定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A 选项由作图痕迹可知AP (或AB )+PC =AC ,故A 错误;B 选项由作图痕迹可知AP +PC (或BC )=AC ,故B 错误;C 选项连接PB ,由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可得:PB=AP,所以满足PB +PC =AC ,故C 正确;D 选项由作图痕迹可知AP +PC (或PB )=AC ,故D 错误;所以本题选C.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10.如图,在△ABC 中,AC =BC ,∠ ACB =90°,AE 平分∠BAC 交BC 于E , BD ⊥AE 于 D ,DF ⊥AC 交AC 的 A . B . C .C B A A A A延长线于F,连接CD,给出三个结论:①AE=2BD;②AB-AC=CE;③CE=2F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0个 B.1个 C.2个 D.3个第10题图考点:1.角平分线性质;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3.等腰三角形性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题,每空2分,共计18分)11.9的平方根是;的立方根是-2.【答案】±3 ;-8 .【解析】试题分析: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所以9的平方根是±3 ,因为-2的立方是-8,所以-8的立方根是-2.考点: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12.式子x+2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 ≥-2.【解析】试题分析:由二次根式性质得:x+2≥0,所以x ≥-2.考点:二次根式性质.13.若一个正数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为2m-5与m+2,则这个正数为.【答案】9.【解析】试题分析: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所以(2m-5)+(m+2)=0,解得:m=1,所以这个正数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为±3,所以这个正数是9.考点:平方根的意义.1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80°,则它的顶角是为°.【答案】100.【解析】试题分析:若这个外角是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外角,则相邻内角是100度,三角形内角和超过了180度,故不合题意舍去,若这个外角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则相邻的顶角是100度,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所以它的顶角是100度.考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三角形外角性质.15.如图,已知AB∥CF,E为DF的中点,若AB=7 cm,BD=3 cm,则CF= cm.【答案】4.【解析】试题分析:因为E为DF的中点,所以DE=FE,因为AB∥CF,所以∠A=∠ECF,又有∠AED=∠CEF,所以△AED≌△CEF(AAS),所以AD=CF,因为AD=AB-DB=7-3=4,所以CF=4cm.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6.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CD=8,则DE的长等于.【答案】5.【解析】试题分析:因为CD⊥AB,AD=6,CD=8,由勾股定理计算出AC=10,又因为E是直角三角形ADC中斜边AC的中点,所以DE=12AC=5.故DE的长等于5.考点:1.勾股定理;2.直角三角形性质.17. 如图,△ABC中,∠ACB=90°,以AC为底边在△ABC外作等腰△ACD,过点D作∠ADC的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E、F.若AC=12cm,BC=5cm,点P是直线DE上的一个动点,则△PBC的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cm.【答案】18.【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DE平分等腰△ACD中∠ADC,所以直线DE是AC边的垂直平分线,连接CE,则CE=AE,使△PBC的周长的最小值P点,与E点重合,由勾股定理算出AB=13,此时△PBC的周长等于CE+EB+BC=AE+EB+BC=AB+BC=13+5=18.故△PBC的周长的最小值是18cm.考点: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和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周长最小值.18.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90°,AB=AD=4cm,BC=7cm,现要在形如四边形ABCD的纸片上剪下一个腰长为3cm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四边形ABCD的一个顶点重合,其余两个顶点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长度的值有种可能.【答案】7.【解析】试题分析:剪下的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共有7种不同的情形,所以底边的长度值有7种可能.分别是:①分别以A,B为圆心,3cm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相邻的两边各一点,分别和A,B点形成两个腰长是3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长度是同一个值;②以D为圆心,3cm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相邻两边各一点,和D点形成腰长是3cm的钝角三角形;底边长度是一个值;③以C为圆心,3cm长为半径作弧,交于CD,CB边一点,形成一个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底边长度是同一个值;④以C为圆心,3cm长为半径作弧,交CD于E,再以E为圆心3cm长为半径作弧,交于CB一点,和C,ED点形成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底边长度是一个值;⑤以C为圆心,3cm长为半径作弧,交于CB于一点F,再以F为圆心,3cm长为半径作弧,交于CD一点,和C,F点形成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底边长度是一个值;⑥以D为圆心,3cm长为半径作弧,交AD于P点,再以P为圆心3cm长为半径作弧,交于AB一点,和P,D点形成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底边长度是一个值;⑦以D为圆心,3cm长为半径作弧,交CD于M点,再以M为圆心3cm长为半径作弧,交于BC一点,和M,D 点形成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底边长度是一个值;综上所述,三角形底边的长度的值有7种可能.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题,共计72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19.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计算:16-3-8+20150;(2)(-5)2+|1-2|-(12)-2.【答案】(1)7;(2.【解析】试题分析:(1)先算出16的算术平方根,-8的立方根,及2015的0指数幂,然后按照顺序计算即可;(2)先算出25的算术平方根,正确脱掉绝对值符号,计算二分之一的负整数指数幂,然后按照顺序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1)原式=4-(-2)+1=4+2+1=7;(2)原式= 5+(2-1)-4=5+2-1-4= 2.考点:1.平方根与立方根的计算;2.0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3.绝对值意义.20.求出下列x 的值.(每小题5分,共10分)(1)4x 2-9=0 ; (2) (x+1)3=-27.【答案】(1) x =±32;(2) x =-4 . 【解析】试题分析:(1)先移项,然后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开方求解;(2)因为-3的立方是-27,所以左边底数是-3,然后解方程求解.试题解析:(1)移项: 4x 2=9,二次项系数化为1: x 2=94 ,开方: x =±32;(2)因为-3的立方是-27,所以 x +1=-3 ,解得: x =-4.考点:1.平方根的意义;2.立方根的意义.21.(本题满分6分) 在4×4的方格中有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如图摆放,请你在图1—图3中的空白处添加一个正方形方格(涂黑),使它与其余三个正方形组成的新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答案】参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轴对称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重合,由题意可得,使涂黑的正方形和原来的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案即可.试题解析:(1)将图1的第三行第一个正方形方格涂黑,便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2)将图2的第一行第四个正方形方格涂黑,便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3)将图3的第四行最后一个正方形涂黑,便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考点:轴对称图形概念.22.(本题满分6分) 已知x -2的算术平方根是3,2x -y +12的立方根是1,求x +y 的值.【答案】4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9的算术平方根是3,1的立方根是1,求出x 和y 值,即可得出结论.GD E CB A 试题解析:因为9的算术平方根是3所以,x -2=9 ,解得,x =11.因为1的立方根是1,所以2x -y +12=1,解得,y =33, ∴x +y =11+33=44 .考点:1.算术平方根的意义;2.立方根的意义.23.(本题满分6分)如图,C 为线段AB 的中点,CD ∥BE ,CD =BE .求证:AD ∥CE .D EC BA【答案】参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证得∠A=∠ECB 是解题的关键,由题意可证△ACD ≌△CBE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A=∠ECB ,通过已知条件C 为线段AB 的中点,CD ∥BE ,CD =BE .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于是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 ∥CE .试题解析:因为C 为线段AB 的中点,所以 AC =BC ,因为CD ∥BE ,所以∠ACD =∠B ,又因为CD =BE ,所以 △ACD ≌△CBE (SAS ),所以∠A=∠ECB ,所以AD ∥CE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24.(本题满分8分)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得到△BDE ,DE 交AB 于点G.(1)求证:DG =BG ;(2) 若AD =4,AB =8,求△BDG 的面积.【答案】(1)参见解析;(2)10.【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等角对等边,所以只要证明∠GDB =∠DBG 就可以了,通过折叠角相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因为BG=DG ,设DG =BG =x ,则AG =8-x ,在Rt △ADG 中,用勾股定理求出DG ,于是△BDG 的面积就求出来了.试题解析:(1)由折叠角相等,可得:∠CDB =∠GDB ,由矩形ABCD 可得DC ∥AB,于是有 ∠CDB =∠DBG, ∴ ∠GDB =∠DBG ,∴DG =BG ;(2)设DG =BG =x ,则AG =8-x ,在△ADG 中,∠A =90°, ∴ 42+(8-x)2=x 2 , 解得x =5 ,所以BG=5,又AD =4,所以△BDG 的面积=12×5×4=10 . 考点:1.矩形性质;2.勾股定理;3.折叠性质.25.(本题满分8分)爱动脑筋的小明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知识后作了如下探索:(1)已知,如图,△ABC 中,∠BAC 是锐角,AB =AC ,高AD 、BG 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H , 且AG =BG ,则AH 和BC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把⑴中的“∠BAC 是锐角”改为“∠BAC 是钝角”(如图2),其他条件都不变, AH 和BC 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 若成立,请在图2中用三角板和量角器画出完整的图形并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1)AH 平分BC 且AH =BC ;(2)成立,理由参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ASA 证△AGH ≌△BGC ,得到AH =BC ,又因为AB=AC ,AD ⊥BC ,所以AD 平分BC ,即AH 平分BC ,于是得出结论;(2)作BG 垂直CA 交CA 的延长线于G ,作AD 垂直BC 于D,DA 的延长线与BG 的延长线交于H ,仍可通过AAS 证明△AGH ≌△BGC ,得到AH =BC ,又因为AB=AC ,AD ⊥BC ,所以AD 平分BC ,即AH 平分BC ,于是得出结论;试题解析:(1)由题意可知∠AGH=∠BGC=90º,∠CBG 和∠HAG 同是∠C 的余角,所以∠CBG=∠HAG ,又有AG =BG ,所以△AGH ≌△BGC (ASA ),所以AH =BC ,又因为AB=AC ,AD ⊥BC ,所以AD 平分BC ,即AH 平分BC ,所以AH 平分BC 且AH =BC ;(2)正确画出图形:作BG 垂直CA 交CA 的延长线于G ,作AD 垂直BC 于D,DA 的延长线与BG 的延长线交于H ,因为∠C 和∠H 同是∠GBC 的余角,于是∠C=∠H ,又有∠AGH=∠BGC=90º,AG =BG ,所以△AHG ≌△BCG (AAS ),所以AH =BC ,又因为AB=AC ,AD ⊥BC ,所以AD 平分BC ,即AH 平图2图1 HG D CB A分BC ,所以结论仍成立.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腰三角形性质.26.(本题满分9分)已知:如图1,射线MN ⊥AB ,AM =1cm ,MB =4cm. 点C 从M 出发以2cm/s 的 速度沿射线MN 运动,设点 C 的运动时间为t(s)(1) 当△ABC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 的值;(2)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3)当t 满足条件:__________时,△ABC 为钝角三角形; 当_________时,△ABC 为锐角三角形.【答案】(1)t=32或t=6;(2)t=1; (3)0<t <1;t >1 【解析】试题分析:(1)当△ABC 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讨论,t 值可以用勾股定理建立等量关系求出;(2)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由题意可得,有一种情况:∠ACB =90°,利用勾股定理求出t 值;(3)利用勾股定理可证出锐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两边平方和大于第三边平方,钝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两短边平方和小于钝角所对边的平方.建立不等关系式,求出t 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由题意可得:CM=2t,(t>0).(1)当△ABC 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CB =AB 时,N B A N B A NBA 图1 备用图 备用图在Rt △MCB 中,由勾股定理得: BC 2=42+(2t)2 ,所以42+(2t)2 = 25,解得:t =32;② 当AB =AC 时,12+(2t)2= 25,解得:t =6,③当AC =BC 时,C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与条件不合,故这种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t=32或t=6时△ABC 为等腰三角形.(2)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由题意可得,有一种情况:∠ACB =90°,∴AC 2+BC 2 =AB 2 ,CM =2t ,在Rt △MCB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2=(2t )2+42 , 在Rt △MCA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2=(2t )2+12 , ∴4t 2+42+4t 2+12=52 , 解得:t =1 ,所以t 的值为1时△ABC 为直角三角形.(3)利用勾股定理可证出钝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两短边平方和小于钝角所对边的平方.建立不等关系式,(2t )2+12 +(2t )2+42 <25 ,解得:t 2<1,所以 0<t <1时,△ABC 为钝角三角形;而锐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两边平方和大于第三边平方,所以(2t )2+12 +(2t )2+42 >25 ,解得:t 2>1,所以 t>1时,△ABC 为锐角三角形;考点:1.特殊三角形的判定;2.动点问题;3.勾股定理的运用.27.(本题满分9分)【问题背景】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AD =120°,∠B =∠ADC =90°,且∠EAF =60°,探究图中线段BE ,EF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明同学的方法是将△AB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20°到△ADG 的位置,然后再证明△AFE ≌△AFG ,从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探索延伸】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D =180°,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 =12∠BAD ,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B AC E F DGB A CFD【结论应用】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 处)北偏东60°的A 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西20°的B 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南方向以4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南偏东40°的方向以5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2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 ,F 处,且两舰艇与指挥中心O 之间夹角∠EOF =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图1 图2【答案】问题背景:EF =BE +FD ;探索延伸: EF =BE +FD 仍然成立.结论应用:180海里.【解析】试题分析:问题背景:将△AB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20°到△ADG 的位置后,AE=AG ,DG=BE,∠EAF =∠FAG=60°,利用SAS 证明△AFE ≌△AFG 即可得出结论;探索延伸: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通过SAS 可证得△ABE ≌△ADG ,∴AE =AG ,∠BAE =∠DAG ,∠EAF =∠FAG=60°,于是△AEF ≌△AGF . EF=FG .所以FG =DG +DF =BE +DF . ∴EF =BE +FD 仍然成立. 结论应用:连接EF ,∵∠AOB =140°,∠FOE =70°=12∠AOB ,又∵OA =OB ,∠A +∠B =60°+120°=180°,符合探索延伸中的条件,即结论EF =AE +FB 成立.因为AE=80,FB=100,于是求出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EF .试题解析:问题背景:将△AB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20°到△ADG 的位置后,AE=AG ,DG=BE,∠BAE =∠DAG ,∠EAF =60°,∠EAG =120°,所以∠FAG=60°,∠EAG =∠FAG ,所以△AFE ≌△AFG (SAS ), ∴EF=FG .∵FG =DG +DF ,所以EF =BE +FD .探索延伸: EF =BE +FD 仍然成立,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因为AB=AD ,∠B =∠ADG =90°,所以△ABE ≌△ADG ,所以 ∴AE =AG ,∠BAE =∠DAG ,所以∠EAG =∠FAG=60°,所以△AEF ≌△AGF (SAS ). ∴EF=FG .又∵FG =DG +DF =BE +DF . ∴EF =BE +FD . 结论应用:连接EF ,∵∠AOB =30°+90°+20°=140°,∠FOE =70°=12∠AOB ,又∵OA =OB ,∠A +∠B =60°+120°=180°,符合探索延伸中的条件,∴结论EF =AE +FB 成立.因为BF=50×2=100,AE=40×2=80, 所以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EF =AE +FB=80+100=180海里,即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为180海里.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线段的和差转化.图3高考一轮复习:。
江苏省无锡市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的平方根是()A. 4B. 2C.D.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00°,则它的底角为()A. 或B.C. 或D.3.如图,与左边正方形图案属于全等的图案是()A.B.C.D.4.在3.14159、、-、、π、1.20202020…,这五个数中,无理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5.下列各图中,一定全等的是()A.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 有两边和一角分别相等的等腰三角形C. 各有一个角是,腰长都是3cm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 底边和顶角都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6.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A. 12,15,18B. 12,35,36C. ,,D. 5,12,137.若x<-1,则等于()A. B. C. 3x D.8.如图,在△ABC中,AQ=PQ,PR=PS,若PR⊥AB,PS⊥AC,垂足分别为点R、S,下列三个结论:①AS=AR;②QP∥AR;③△BPR≌△QPS,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C. ①②D. ①③9.野营活动中,小明用一张等腰三角形的铁皮代替锅,烙一块与铁皮形状、大小相同的饼,烙好一面后把饼翻身,这块饼能正好落在“锅”中.小丽有四张三角形的铁皮(如图所示),她想选择其中的一张铁皮代替锅,烙一块与所选铁皮形状、大小相同的饼,烙好一面后,将饼切一刀,然后将两小块都翻身,饼也能正好落在“锅”中.她的选择最多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10.如图1所示为三角形纸片ABC,上有一点P.已知将A,B,C往内折至P时,出现折线,,,其中Q、R、S、T四点会分别在,,,上,如图2所示.若△ABC、四边形PTQR的面积分别为16、5,则△PRS面积为()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1.若,则x2008+2008y= ______ .12.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则a+b=______.13.如图,在△ABC中,AB=AC=32cm,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BCE的周长是53cm,则BC= ______ cm.14.△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则BC的长为______.15.如图,△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BE⊥AC,AF⊥BC,则∠EFC=______°.16.如图,∠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从左起第1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记为a1,第2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记为a2,以此类推.若OA1=1,则a2016= ______ .17.△ABC中,AB=13,BC=20,AC=21,AD平分∠BAC,M、N分别是AD、AB上的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_____.1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4,CD=3,∠ABC=∠ACB=∠ADC=45°,则BD的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4.0分)19.求x的值:(1)(x-1)3=-27(2)(2x+1)2=;(3)=100.20.已知5a-1的平方根是±3,b、c均为有理数,且b、c满足等式b+c+2=c2+5,求a+b+c的算术平方根.21.如图A、B在方格纸的格点位置上.(1)若要再找一个格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格点C在图中共有______ 个;(2)若要再找一个格点D,使△ABD的面积为3,则这样的格点D在图中共有______ 个;(3)若要再找一个个点E,使△ABE的三边均为无理数,则这样的格点E在图中共有______ 个.22.我们把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B=CB,AD=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E⊥AB,OF⊥CB,垂足分别是E,F.求证:OE=OF.23.如图,在△ABC中,已知∠ACB=90°,CA=CB,AD⊥CE于点D,BE⊥CE于点E.(1)求证:AD=CE;(2)连接AE,若AB=5,BE=3,求四边形AEBC的周长和面积.24.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2)指出线段DC和线段B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连接BD,试说明:△ABD的面积和△ACE的面积相等.2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垂足为点E,BF∥A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ABF,AE=2BF.(1)探索AB与BF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2)若BF=1,求BC的长.26.如图,△ABC中,∠C=90°,AB=5cm,BC=3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出发1秒后,△ABP的周长=______;(2)当t=______时,△BCP是以BP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 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27.已知,△ABC中,AC=BC,∠ACB=90°,D为AB的中点,若E在直线AC上任意一点,DF⊥DE,交直线BC于F点.G为EF的中点,延长CG交AB于点H.(1)若E在边AC上.①试说明DE=DF;②试说明CG=GH;(2)若AE=3,CH=5.求边AC的长.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4,4的平方根是±2.故选:D.先求得的值,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得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答案】C【解析】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①当80°为顶角时,其他两角都为50°、50°,②当80°为底角时,其他两角为80°、20°,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可以是50°,也可以是80°.故选C.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但已知没有明确此角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应分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解决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问题,由于等腰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很多题目在已知不明确的情况下,要进行分类讨论,才能正确解题,因此,解决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的边角问题时,要仔细认真,避免出错.3.【答案】C【解析】解: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A、B、D图案均与题干中的图形不重合,所以不属于全等的图案,C中的图案旋转180°后与题干中的图形重合.故选c.根据全等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进行分析判断,对选择项逐个与原图对比验证.本题考查的是全等形的识别,主要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做题,属于较容易的基础题.4.【答案】D【解析】解:无理数有:-,π,1.20202020…共3个.故选D.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定义即可判断.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常见的三种类型(1)开不尽的方根,如等.(2)特定结构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如0.303 003 000 300003…(两个3之间依次多一个0).(3)含有π的绝大部分数,如2π.注意: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无理数,不能只看形式,要看化简结果.如是有理数,而不是无理数.5.【答案】D【解析】解:A、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不一定相等,所以A错误;B、有两边和一角分别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B错误;C、各有一个角是45°,腰长都是3cm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C也错误;D、正确,利用了AAS或ASA都可以.故选D此题是一道开放性题,实则还是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掌握情况.此处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ASA、SAS、SSS,直角三角形可用HL定理,但AAA、SSA,无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本题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6.【答案】D【解析】解:A、不是,因为122+152≠182;B、不是,因为122+352≠362;C、不是,因为0.3,0.4,0.5不是正整数;D、是,因为52+122≠132.且5、12、13是正整数.故选D.根据勾股数的定义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此题考查了勾股数,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勾股数的定义,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7.【答案】D【解析】解:∵x<-1,∴2x-1<0,x+1<0,∴|2x-1|+=|2x-1|+=1-2x-1-x=-3x.故选D.将原式化为|2x-1|+,再根据x<-1判断出2x-1和x+1的大小,化简即可.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和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化简.二次根式规律总结:当a≥0时,=a;当a≤0时,=-a.8.【答案】C【解析】解:如图,在RT△APR和RT△APS中,,∴RT△APR≌RT△APS(HL),∴∠AR=AS,①正确;∠BAP=∠1,∵AQ=PQ,∴∠1=∠2,∴∠BAP=∠2,∴QP∥AB,②正确,∵△BRP和△QSP中,只有一个条件PR=PS,再没有其余条件可以证明△BRP≌△QSP,故③错误.故选:C.易证RT△APR≌RT△APS,可得AS=AR,∠BAP=∠1,再根据AQ=PQ,可得∠1=∠2,即可求得QP∥AB,即可解题.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RT△APR≌RT△APS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C【解析】解:如图,第一个沿直角三角形作斜边上的中线切,第二个三角形在钝角处沿20°角的另一边切,第三个三角形在60°角处沿20°角的另一边切,第四个三角形无法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所以,她的选择最多有3种.故选C.根据翻身后饼也能正好落在“锅”中,考虑把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即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判断出翻折后正好能够重合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得△BTQ的面积和△PTQ的面积相等,△CQR和△PQR的面积相等,△ASR的面积和△PSR的面积相等.又△ABC、四边形PTQR的面积分别为16、5,∴△PRS面积等于(16-5×2)÷2=3.故选C.根据折叠,知△BTQ的面积和△PTQ的面积相等,△CQR和△PQR的面积相等,△ASR的面积和△PSR的面积相等,结合已知△ABC、四边形PTQR的面积分别为16、5,即可求解.此题主要是能够根据折叠,得到重合图形的面积相等.11.【答案】2【解析】解:由,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得解得x=1,故y=0,∴x2008+2008y=12008+20080=2.由于已知等式的两个二次根式有意义,而二次根式要求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由此列不等式组求x、y的值,接着就可以求出结果.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指数运算,属于基础题,需要熟练掌握.12.【答案】11【解析】解:∵,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a=5,b=6,∴a+b=11.故答案为:11.根据无理数的性质,得出接近无理数的整数,即可得出a,b的值,即可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大小,得出比较无理数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答案】21【解析】解:∵在△ABC中,AB=AC=32cm,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EB,AE+EC=AC=32cm,∴BE+EC=32cm,∵△BCE的周长是53cm,∴BE+EC+BC=53cm,∴BC=53-BE-EC=53-32=21cm,故答案为:21.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EB,然后根据△BCE的周长是53cm,即可求得答案.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4.【答案】14或4【解析】解:(1)如图,锐角△ABC中,AB=15,AC=13,BC边上高AD=12,在Rt△ABD中AB=15,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52-122=81,∴BD=9,在Rt△ACD中AC=13,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32-122=25,∴CD=5,∴BC的长为BD+DC=9+5=14;(2)钝角△ABC中,AB=15,AC=13,BC边上高AD=12,在Rt△ABD中AB=15,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52-122=81,∴BD=9,在Rt△ACD中AC=13,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32-122=25,∴CD=5,∴BC的长为DC-BD=9-5=4.故答案为14或4.分两种情况讨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D,CD,再由图形求出BC,在锐角三角形中,BC=BD+CD,在钝角三角形中,BC=CD-BD.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把三角形斜边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解答.15.【答案】45【解析】解:∵DE垂直平分AB,∴AE=BE,∵BE⊥AC,∴△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E=∠ABE=45°,又∵AB=AC,∴∠ABC=(180°-∠BAC)=(180°-45°)=67.5°,∴∠CBE=∠ABC-∠ABE=67.5°-45°=22.5°,∵AB=AC,AF⊥BC,∴BF=CF,∵EF=BC(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BF=EF=CF,∴∠BEF=∠CBE=22.5°,∴∠EFC=∠BEF+∠CBE=22.5°+22.5°=45°.故答案为:45.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E=BE,然后求出△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E=∠ABE=45°,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BC,然后求出∠CBE,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F=CF,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BF=EF,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BEF=∠CBE,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求出△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22015【解析】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3=∠4=∠12=60°,∴∠2=120°,∵∠MON=30°,∴∠1=180°-120°-30°=30°,又∵∠3=60°,∴∠5=180°-60°-30°=90°,∵∠MON=∠1=30°,∴OA1=A1B1=1,∴A2B1=1,∵△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4=∠12=60°,∴A1B1∥A2B2∥A3B3,B1A2∥B2A3,∴∠1=∠6=∠7=30°,∠5=∠8=90°,∴a2=2a1,a3=4a1=4,a4=8a1=8,a5=16a1,以此类推:a2016=22015.故答案是:2201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2a1,得出a3=4a1=4,a4=8a1=8,a5=16a1…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3=4a1=4,a4=8a1=8,a5=16a1…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17.【答案】12【解析】解:∵AD平分∠BAC,作N关于AD的对称点N′,则N′在AC上,连接MN′,则MN=MN′,过B作BE⊥AC于E,∵BM+MN=BM+MN′,∴BM+MN≥BE(垂线段最短),设AE=x,则CE=21-x,则,解得:x=5,∴BE==12,即BM+MN的最小值是12.通过作辅助线,先找出BM+MN的最小值是BE,设AE=x,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组可求出x的值,从而得BE的长,即是BM+MN的最小值.本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垂线段最短,得三角形的高线BE即是最短路径.18.【答案】【解析】解:作AD′⊥AD,AD′=AD,连接CD′,DD′,如图:∵∠BAC+∠CAD=∠DAD′+∠CAD,即∠BAD=∠CAD′,在△BAD与△CAD′中,,∴△BAD≌△CAD′(SAS),∴BD=CD′.∠DAD′=90°由勾股定理得DD′=,∠D′DA+∠ADC=90°由勾股定理得CD′=,∴BD=CD′=,故答案为:.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BAD与∠CAD′的关系,根据SAS,可得△BAD与△CAD′的关系,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与CD′的关系,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作出全等图形是解题关键.19.【答案】解:(1)由题意得x-1=3,解得:x=4;(2)由题意得:2x+1=±2,解得:x=或x=-.(3)由题意得:x-1=±100,解得:x=101,x=-99.【解析】(1)依据平方根的定义可得到x-1=3,故此可求得x的值;(2)依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得到2x+1=±2,故此可求得x的值;(3)先依据平方根的定义得到|x-1|=100,从而可求得x的值.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答案】解:∵5a-1的平方根是±3,∴5a-1=9∴a=2,∵b+c+2=c2+5,∴c=-2,b=9,∴a+b+c=2-2+9=9,∴9的算术平方根是3.【解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实数,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21.【答案】10;8;16【解析】解:(1)如图所示:AB==2,以B为顶点,BC=BA,这样的C点有2个;以A为顶点,AC=AB,这样的C点有2个;以C为顶点,CA=CB,这样的点有6个,所以使△ABC的等腰三角形,这样的格点C的个数有10个.(2)如图所示:若要再找一个格点D,使△ABD的面积为3,则这样的格点D在图中共有8个.(3)如图所示:若要再找一个个点E,使△ABE的三边均为无理数,则这样的格点E在图中共有16个,故答案为:10;8;16.(1)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B=2,然后分类讨论确定C点位置;(2)找到△ABD的面积为3的格点即为所求;(3)本题需根据勾股定理和图形即可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进行推理计算与作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答案】证明:∵在△ABD和△CBD中,,∴△ABD≌△CBD(SSS),∴∠ABD=∠CBD,∴BD平分∠ABC.又∵OE⊥AB,OF⊥CB,∴OE=OF.【解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欲证明OE=OF,只需推知BD平分∠ABC,所以通过全等三角形△ABD≌△CBD(SSS)的对应角相等得到∠ABD=∠CBD,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3.【答案】(1)证明:∵BE⊥CE,AD⊥CE,∠ACB=90°,∴,∠ADE=∠ADC=∠E=90°=∠ACB,∠ACD+∠BCE=90°,∠CBE+∠BCE=90°,∴∠CBE=∠ACD,在△ACD和△CBE中,,∴△ACD≌△CBE(AAS),∴AD=CE;(2)解:连接AE,如图所示:∵∠ACB=90°,CA=CB,∴CA=CB=AB=5,∴AD=CE===4,∵△ACD≌△CBE,∴CD=BE=3,∴DE=CE-CD=1,∴AE===,∴四边形AEBC的周长=AE+BE+BC+AC=+3+5+5=13+;四边形AEBC的面积=△ACE的面积+△BCE的面积=×4×4+×4×3=14.【解析】(1)证出∠CBE=∠ACD,由AAS证明△ACD≌△CBE,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2)连接AE,由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A=CB=AB=5,由勾股定理求出AD=CE=4,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D=BE=3,求出DE=CE-CD=1,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E即可得出四边形AEBC的周长,四边形AEBC的面积=△ACE的面积+△BCE的面积,代入计算即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对应边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答案】解:(1)图2中△ABE≌△ACD,证明如下:∵△ABC与△AE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AE=AD,∠BAC=∠EAD=90°,∴∠BAC+∠CAE=∠EAD+∠CAE,即∠BAE=∠CAD∵在△ABE和△ACD中,∴△ABE≌△ACD;(2)DC=BE,CD⊥BE,理由:∵△ABE≌△ACD,∴CD=BE,∠ACD=∠B=45°,∵∠ACB=45°,∴∠DCB=90°,∴CD⊥BE;(3)过A作AH⊥BC于H,∵△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H=BC,∴S△BCD=BC•CD=AH•BE,S△ABE=BE•AH,∴S△BCD=2S△ABE,∵△ABE≌△ACD,∴S△ABD+S△ABC=S△ABE=S△ABC+S△ACE,即S△ABD=S△ACE.【解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AC,AE=AD,∠BAC=∠EAD=90°,求出∠BAE=∠CAD,根据SAS证△ABE≌△ACD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过A作AH⊥BC于H,根据三角形面积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25.【答案】解:(1)结论:AB=3BF.理由:∵BF∥AC,∴∠C=∠CBF,∵BC平分∠ABF,∴∠ABC=∠CBF,∴∠C=∠ABC,∴AB=AC,∵AD平分∠BAC,∴DC=BD,在△CDE与△DBF中,,∴△CDE≌△DBF(ASA),∴DE=DF,CE=BF,∵AE=2BF,∴AC=3BF,∴AB=3BF.(2)∵AC=AB,CD=BD,DE⊥AC,∴AD⊥BC,∴∠CDA=∠CED=90°,∵∠C=∠C,∴△CED∽△CDA,∴CD2=CE•CA,∵CE=BF=1,AC=3BF=3,∴CD2=3,∴CD=,∴BC=2CD=2.【解析】(1)首先证明AC=AB,再证明△CDE≌△DBF,推出DE=DF,CE=BF,由题意AE=2BF,AC=AB=3BF.(2)只要证明△CED∽△CDA,得CD2=CE•CA,由此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26.【答案】(7+)cm,;1.5s或2.7s【解析】解:(1)如图1所示:由∠C=90°,AB=5cm,BC=3cm,∴AC===4(cm),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出发2秒后,则CP=2cm,∴AP=2cm,∵∠C=90°,∴PB==(cm),∴△ABP的周长为:AP+PB+AB=2+5+=7+(cm),故答案为:(7+)cm,(2)分两种情况:①如图2所示:当点P在边AC上时,CP=BC=3cm,3÷2=1.5(s),此时用的时间为1.5s,△BCP是以BP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②如图3所示:当点P在边AB上时,CP=BC=3cm,过C作斜边AB的高CD,则CD==2.4(cm),在Rt△PCD中,PD===1.8(cm),∴BP=2PD=3.6cm,所以P运动的路程为9-3.6=5.4(cm),则用的时间为5.4÷2=2.7(s),△BCP为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当t=1.5s或2.7s 时,△BCP是以BP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1.5s或2.7s;(3)分两种情况:①如图6所示:当P点在AC上,Q在BC上,则PC=2t,CQ=t,∵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2t+t=4-2t+3-t+5,解得:t=2;②如图7所示:当P点在BC上,Q在AB上,则BQ=t-3,BQ=2t-9∴AQ=5-(t-3)=8-t,CQ=3-(2t-9)=12-2t,∵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4+8-t+12-2t=t-3+2t-9,解得:t=6,综上所述:当t为2s或6s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1)根据速度为每秒2cm,求出出发2秒后CP的长,然后就知AP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得PB的长,最后即可求得周长.(2)由勾股定理得AC=4cm,有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边AC上时;②当点P 在边AB上时;求出点P运动的路程,即可得出结果;.(3)分类讨论:当P点在AC上,Q在BC上,则PC=2t,CQ=t,根据题意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当P点在BC上,Q在AB上,则BQ=t-3,BQ=2t-9;根据题意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此题涉及到了动点,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答案】解:(1)①连接CD,∵∠ACB=90°,D为AB的中点,AC=BC,∴CD=AD=BD,又∵AC=BC,∴CD⊥AB,∴∠EDA+∠EDC=90°,∠DCF=∠DAE=45°,∵DF⊥DE,∴∠EDF=∠EDC+∠CDF=90°,∴∠ADE=∠CDF,在△ADE和△CDF中∴△ADE≌△CDF,∴DE=DF.②连接DG,∵∠ACB=90°,G为EF的中点,∴CG=EG=FG,∵∠EDF=90°,G为EF的中点,∴DG=EG=FG,∴CG=DG,∴∠GCD=∠CDG又∵CD⊥AB,∴∠CDH=90°,∴∠GHD+∠GCD=90°,∠HDG+∠GDC=90°,∴∠GHD=∠HDG,∴GH=GD,∴CG=GH.(2)如图,当E在线段AC上时,∵CG=GH=EG=GF,∴CH=EF=5,∵△ADE≌△CDF,∴AE=CF=3,∴在Rt△ECF中,由勾股定理得:,∴AC=AE+EC=3+4=7;如图,当E在线段CA延长线时,AC=EC-AE=4-3=1,综合上述AC=7或1.【解析】(1)①连接CD,推出CD=AD,∠CDF=∠ADE,∠A=∠DCB,证△ADE≌△CDF 即可;②连接DG,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求出CG=EG=GF=DG,推出∠GCD=∠GDC,推出∠GDH=∠GHD,推出DG=GH即可;(2)求出EF=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EC,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选择题1.在﹣2,0,3,6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2B .0C . 3D .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正数大于零大于负数,-2<0<3.考点:实数的大小比较.2.下列“数字”图形中,有且仅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轴对称图形,一条对称轴;B 不是轴对称图形;C 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D 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考点:轴对称图形.3.下列各式中,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6B .a 2(a >0)C .23 D .21 【答案】D考点:同类二次根式4.当0,0<<b k 时,函数y kx b =+的图像大致是 【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于一次函数y=kx+b,k<0,b<0时,图形经过二、三、四象限.考点: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5.如图,DE是△ABC中边AC的垂直平分线,若BC=18 cm, AB=10 cm,则△ABD的周长为【】A.16 cm B.18 cm C.26 cm D.28 cm【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E为AC的垂直平分线∴AD=CD ∴△ABD的周长=AB+BD+AD=AB+BD+CD=AB+BC=10+18=28cm. 考点:线段中垂线的性质.6.老王以每千克0.8元的价格从批发市场购进若干千克西瓜到市场销售,在销售了部分西瓜后,余下的每千克降价0.2元,全部售完,销售金额与卖瓜的千克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老王赚了【】A.32元 B.36元 C. 38元 D. 44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求出原价,然后根据后面的总价和单价求出数量,然后进行计算.原售价:64÷40=1.6(元)(78-64)÷(1.6-0.2)=14÷1.4=10(千克),总质量:40+10=50(千克),78-50×0.8=38(元)考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二、填空题7.若式子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2.【解析】试题分析:要保证二次根式有意义,则需要保证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即x-2≥0,解得:x≥2.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算术平方根等于 .【解析】,本题实际上就是计算3的算术平方根.考点:算术平方根的计算.km.9.地球七大洲的总面积约为149 480 000Km²,如对这个数据精确到百万位可表示为210【答案】1.49×8考点:科学计算法10.点M(4,-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N的坐标是.【答案】(-4,3)【解析】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试题分析: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点的特征.11.如图,在数轴上表示1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C点所表示的数是.【答案】2【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设C 点表示的数为x ,根据题意可得AB=AC -1=1-x ,解得:x=2. 考点: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12.如图,直线y 1=x +b 与y 2=kx ﹣1相交于点P ,点P 的横坐标为﹣1,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b >kx ﹣1的解集 .【答案】x >-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即1y >2y ,也就是函数1y 在函数2y 的上方,根据图象可得当x >-1时,函数1y 在函数2y 的上方.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13.如图是一个围棋棋盘的局部,若把这个围棋棋盘放置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白棋①的 坐标是(-2,-2),白棋③的坐标是(-1,-4),则黑棋②的坐标是 .【答案】(1,-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给出的图示中点的坐标,找出坐标原点,然后求出黑棋②的坐标.考点: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14.如图,AB=AC,要使△ABE≌△ACD,应添加的条件是.(添加一个条件即可)【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B=AC,∠A为公共角,添加∠B=∠C,我们可以根据ASA来判定△ABE和△ACD全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2,3),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得△AOP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共有个.【答案】6【解析】试题分析:在x轴的正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各有2个,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负半轴上各有1个,总计有6个.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6.如图,△ABC中,AB=AC=13,BC=10,AD是BC边上的中线且AD=12,F是AD上的动点,E是AC边上的动点,则CF+EF的最小值为.【答案】120 1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CD=5,AD=12,△ABC 的面积为60,过点C 作CH ⊥AB ,与AD 的交点就是点F ,根据三角形全等可得EF=FH ,即CH=CF+FH=CF+EF ,根据面积相等的法则可得:CH=12013,即CF+EF 的最小值为12013. 考点: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本题满分8分)⑴(﹣1)2015﹣3-+12 +(3﹣π)0; ⑵)(53)13(2+--)(53-【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1)的奇数次幂为-1,任何非零实数的0次幂为1;(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将式子展开,然后进行实数的计算.试题解析:(1)、原式= ,-1﹣3+23 +1=3;(2)、原式=4-23-4=32-考点:实数的计算.18.(本题满分6分)已知一次函数y=kx +b 的图象经过点(-1,-5),且与正比例函数12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2,a ).⑴求a 的值.⑵求一次函数y=kx +b 的表达式.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答案】(1)、a=1;(2)、y=2x-3;(3)、图象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将点(2,a)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的值;(2)、将(-1,-5)和(2,1)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k和b的值,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3)、根据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试题解析:(1)∵正比例函数12y x=的图象过点(2,a)∴a=1(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两点(-1,-5)、(2,1)∴52,213k b kk b b-+=-=⎧⎧⎨⎨+==-⎩⎩解得∴y=2x-3(3)函数图像如右图考点:(1)、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描点法画函数图象.19.(本题满分8分)⑴已知x=2-1,求x2+3x-1的值;⑵已知22a b =--=,求22()()(2)3a b a b a b a ++-+-值.【答案】(1)-1;(2)、1.【解析】试题分析:(1)、将x 的值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2)、首先将多项式进行化简计算,然后将a 、b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进行计算.试题解析:(1)、当x =2-1时,x 2+3x -1=(2-1)2+3(2-1)-1=2-22+1+32-3-1=2-1.⑵原式=2a +2ab+2b +22a -ab -2b -32a =ab当a=-2-2 ∴原式=ab=(-2-2)=4-3=1.考点:代数式的化简求值.20.(本题满分6分)已知,如图,AB =AC ,BD =CD ,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求证:DE =DF .【答案】证明过程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连接AD ,根据AC=AB ,CD=BD ,AD=AD 可得△ACD ≌△ABD ,从而得出AD 为∠CAB 的平分线,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DF.试题解析:连接AD ,在△ACD 和△ABD 中,, ∴△ACD ≌△ABD (SSS ),∴∠EAD=∠FAD ,即AD 平分∠EAF , ∵DE ⊥AE ,DF ⊥AF , ∴DE=DF .考点:(1)、三角形全等的证明;(2)、角平分线的性质.21.(本题满分7分)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 、B 、C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 在图中画出与△ABC 关于直线l 成轴对称的△A //C B ;(2) 线段/CC 被直线l ;(3) 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PB+PC 的长最短,并算出这个最短长度.【答案】(1)、图象见解析;(2)、垂直平分;(3)、5.【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对称轴;(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3)、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可以求出线段的长度.试题解析:(1)(2)垂直平分 (3)连接BC ’交l 于点P ,如图,在∆BC ’D 中222''BC D C BD =+ 22243'+=BC ∴5'=BC ∴最短长度为5.考点:(1)、轴对称图形的性质;(2)、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22.(本题满分7分)探索与研究:方法1:如图(a),对任意的符合条件的直角三角形绕其锐角顶点旋转90°所得,所以∠BAE =90°,且四边形ACFD 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四边形ABFE 面积相等,而四边形ABFE 面积等于Rt △BAE 和Rt △BFE 的面积之和,根据图示写出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方法2:如图(b),是任意的符合条件的两个全等的Rt △BEA 和Rt △ACD 拼成的,你能根据图示再写一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吗?【答案】证明过程见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分别根据两个图形利用面积相等的法则进行计算.试题解析:方法1:∵由图(a)可知S 正方形ACFD =S 四边形ABFE , ∴S 正方形ACFD =S ⊿BAE +S ⊿BFE又∵正方形ACFD 的边长为b, S Rt △BAE =221c ,S Rt △BFE =()()a b a b -+21 ∴b 2 =221c +()()a b a b -+21 即2b2 =c 2 +(b+a)(b-a) 整理得: a 2 +b 2=c 2 方法2:如图(b)中,Rt △BEA 和Rt △ACD 全等, 设CD=a,AC=b,AD=c(b>a),则AE=a,BE=b,AB=c,EC=b-a 由图(b),S 四边形ABCD = S Rt △BAE + S Rt △ACD +S Rt △BEC =S Rt △BAD +S △BCD又∵ S Rt △BAE =ab 21, S Rt △ACD = ab 21 ,S Rt △BEC =()a b b -21, S Rt △BAD =221c ,S △BCD =()a b a -21, ∴ab 21+ab 21+()a b b -21=221c + ()a b a -21 即2ab+b(b-a) = c 2 +a(b-a) 整理得: a 2+b 2=c 2 考点:利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23.(本题满分8分)如图,A (0,1),M (3,2),N (4,4) ,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y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上移动,且过点P 的直线l :y =-x +b 也随之移动,设移动时间为 t 秒.(直线y = kx+b 平移时k 不变)⑴当t =3时,求 l 的解析式;⑵若点M ,N 位于l 的异侧,确定 t 的取值范围.【答案】(1)、y=-x+4;(2)、4<t <7.(a)【解析】试题分析:(1)、将A点的坐标代入可得b=1,根据平移可得b=1+t,将t=3代入求出b的值;(2)、将点M和N分别代入解析式分别求出t的值,从而得出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直线y=-x+b交y轴于点P(0,b),由题意,得b>0,t≥0,b=1+t当t=3时,b=4 ∴y=-x+4(2)、当直线y=-x+b过M(3,2)时,2=-3+b解得b=5, ∴5=1+t∴t=4当直线y=-x+b过N(4,4)时,4=-4+b解得 b=8 ∴8=1+t∴t=7 ∴4<t<7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24.(本题满分9分)如图,在△ABC中,AB=BC,BE⊥AC于点E,AD⊥BC于点D,∠BAD=45°,AD与BE交于点F,连接CF.⑴求证:BF=2AE;⑵若CD,求AD的长.【答案】(1)、证明过程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AD⊥BC,∠BAD=45°,得出AD=BD,∠ADC=∠FDB=90°,根据AD⊥BC,BE⊥AC得出∠CAD=∠CBE,从而得出△ADC和△BDF全等,得出AC=BF,根据AB=BC,BE⊥AC,得出AE=EC,可得BF=2AE;(2)、根据△ADC和△BDF全等得出,根据Rt△CDF的勾股定理得出CF=2,得出AF=FC=2,根据AD=AF+DF求出长度.试题解析:(1)、∵ AD⊥BC,∠BAD=45°,∴∠ABD=∠BAD=45°.∴ AD=BD.∵ AD⊥BC,BE⊥AC, ∴∠CAD+∠ACD=90°,∠CBE+∠ACD=90o ∴∠CAD=∠CBE. 又∵∠CDA=∠FDB=90°,∴△ADC≌△BDF. ∴ AC=BF.∵ AB=BC,BE⊥AC, ∴ AE=EC,即AC=2AE.∴ BF=2AE.(2)、∵△ADC≌△BDF,∴. ∴在Rt△CDF中,CF=2.∵ BE⊥AC,AE=EC,∴ AF=FC=2. ∴.考点: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与性质.25.(本题满分9分)钓鱼岛是我国渤海海峡上的一颗明珠,渔产丰富.一天某渔船离开港口前往该海域捕鱼.捕捞一段时间后,发现一外国舰艇进入我国水域向钓鱼岛驶来,渔船向渔政部门报告,并立即返航.渔政船接到报告后,立即从该港口出发赶往钓鱼岛.下图是渔船及渔政船与港口的距离s 和渔船离开港口的时间t 之间的函数图象.(假设渔船与渔政船沿同一航线航行)⑴直接写出渔船离港口的距离s 和它离开港口的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⑵求渔船和渔政船相遇时,两船与钓鱼岛的距离.⑶在渔政船驶往钓鱼岛的过程中,求渔船从港口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答案】(1)、当0≤t ≤5时,s =30 ;当5<t ≤8时,s =150;当8<t ≤13时,s =-30t +390;(2)、60;(3)、9.6 小时或10.4小时【解析】试题分析:(1)、分三种情况写出函数解析式,(2)、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渔政船离港口的距离与渔船离开港口的时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进行计算;(3)、分相遇前和相遇之后两种情况分别求出t 的值. 试题解析:(1)、当0≤t ≤5时,s =30;当5<t ≤8时,s =150;当8<t ≤13时,s =-30t +390;(2)、渔政船离港口的距离与渔船离开港口的时间的函数关系式设为s =kt +b⎪⎩⎪⎨⎧+=+=b k b k 33415080解得: k =45 b =-360 ∴s =45t -360 ⎩⎨⎧+-=-=3903036045t s t s解得 t =10 s =90 渔船离钓鱼岛距离为 150-90=60 (海里)(3) S 渔=-30t +390 S 渔政=45t -360.分两种情况:①相遇之前,S 渔-S 渔政=30 -30t +390-(45t -360)=30 解得t =485(或9.6)② 相遇之后,S 渔政-S 渔=30 45t -360-(-30t +390)=30 解得 t =525(或10.4) ∴当渔船离开港口9.6小时或10.4小时时,两船相距30海里. 考点:(1)、一次函数的应用;(2)、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高考一轮复习:。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
4.若△ ABC≌△ DEF,且△ ABC的周长为 20, AB= 5,BC= 8,则 DF长为……………………(
A.5
B.8
C.5 或 8
D .7
5.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D .4个 )
) )
A. 3,5,9
B .1, 3,2
C . 4,6,8
= 135°.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5
B
.4
C
.3
D
.2
A
D
B
C
(第 7 题)
(第 8 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9. 4 的平方根是 _______ ,- 27 的立方根是 ________. 10.小强站在镜前,从镜子中看到镜子对面墙上挂着的电子时钟,其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时钟的实际时刻 是 ____________.
A
D E
C
B
24.(8 分 )如图,在 5× 5 的方格纸中,每一个小正 方形的边长都为 ( 1)∠ BCD是不是直角?请说明理由. ( 2)求四边形 ABCD的面积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字母)
1.四边形 ABCD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25.( 10 分)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中, AD∥BC,∠ C=90°, BC= 16cm, DC= 12cm, AD= 21cm.动点 P 从 点 D出发,在线段 DA上以每秒 2cm的速度向点 A 运动,动点 Q从点 C出发,在线段 CB上以每秒 1cm 的速度 向点 B运动,点 P, Q分别从点 D, C同时出发,当点 P 运动到点 A 时,点 Q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 1) PD= ______________, BQ=______________(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 ; ( 2)当 t 为何值时,△ QBP≌△ APB; ( 3)是否存在这样的 t ,使 PB平分∠ APQ,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5套)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
卷(5套)
2015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整理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最新:初中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2015—2016学年初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中卷2015
一个学期一次的期中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复习。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希望能够及时的帮助到大家。
为大家策划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为大家提供了八年级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八年级期中考试复习要点、八年级期中考试模拟题、八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要点、八年级数学期中模拟题、八年级英语期中模拟题等相关内容,供大家复习参考。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标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 C.D.2.在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EF的是( )A.AB=DE,∠B=∠E,∠C=∠F B.AC=DF,BC=EF,∠A=∠DC.AB=DE,∠A=∠D,∠B=∠E D.AB=DE,BC=EF,AC=DF3.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6 B.1.5,2,2.5 C.2,3,4 D.1,,34.如图,在△ABC中,∠C=90°,AC=BC,AD是∠CAB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若AB=6cm,则△DEB的周长是( )A.5cm B.6cm C.7cm D.8cm5.如图,如果把△ABC的顶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则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是( )A.垂直 B.相等 C.平分 D.平分且垂直6.如图,在△ABC中∠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连接PM,PN,则下列结论:①PM=PN;②△PMN为等边三角形;下面判断正确是( )A.①正确B.②正确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7.一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则腰上的高为( )A.3cm B.cm C.cm D.cm8.如图,在△ABC中,AC=BC,∠ACB=90°,AE平分∠BAC交BC于E,BD⊥AE于D,DF⊥AC交AC的延长线于F,连接CD,给出四个结论:①∠ADC=45°;②BD=AE;③AC+CE=AB;④AB﹣BC=2F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2分,共22分.)9.如图,在△ABC与△ADC中,已知AD=AB,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前提下,要使△ABC ≌△ADC,只需再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10.如图,等腰△ABC中,AB=AC,∠DBC=15°,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A的度数是__________.11.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__________.12.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3cm,BC=4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CD=__________.1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和4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cm.1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8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1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中线分别是5cm和6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_cm2.16.△ABC中,点O是△ABC内一点且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A=40°,则∠BOC=__________.17.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OP=5cm,点M和点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 上的动点,PN+PM+MN的最小值是5cm,则∠AOB的度数是__________.1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19.如图,在△ABC中AB=17,AC=10,BC边上的高AD=8,则边BC的长为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4分)20.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2)在直线l上找一点P(在答题纸上图中标出),使PB+PC的长最短,这个最短长度的平方值是__________.21.如图,已知△ABC,AC<AB.(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一条过点A的直线l,使得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落在边AB上(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设直线l与边BC的交点为D,且∠C=2∠B,请你通过观察或测量,猜想线段AB、AC、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2.如图,E,F在BC上,BE=CF,AB=CD,AB∥CD.求证:(1)△ABF≌△DCE.(2)AF∥DE.23.如图,某住宅小区在施工过程中留下了一块空地,已知AD=8米,CD=6米,∠ADC=90°,AB=26米,BC=24米,小区为美化环境,欲在空地上铺草坪,已知草坪每平方米100元,试问用该草坪铺满这块空地共需花费多少元?24.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使得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的位置上.(1)折叠后,DC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__,CF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__;(2)若AB=8,DE=10,求CF的长度.25.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的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或图2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下面是小聪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证明:连结DB,过点D作BC边上的高DF,则DF=EC=b﹣a∵S四边形ADCB=S△ACD+S△ABC=b2+ab.又∵S四边形ADCB=S△ADB+S△DCB=c2+a(b﹣a)∴b2+ab=c2+a(b﹣a)∴a2+b2=c2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26.如图,△ABC中,∠C=Rt∠,AB=5cm,BC=3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 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出发2秒后,求△ABP的周长.(2)问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片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标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 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掌握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解答时要注意: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沿对称轴叠后可重合;判断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图形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2.在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EF的是( )A.AB=DE,∠B=∠E,∠C=∠F B.AC=DF,BC=EF,∠A=∠DC.AB=DE,∠A=∠D,∠B=∠E D.AB=DE,BC=EF,AC=D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结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分别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AB=DE,∠B=∠E,∠C=∠F,可以利用AAS定理证明△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AC=DF,BC=EF,∠A=∠D不能证明△ABC≌△DEF,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AB=DE,∠A=∠D,∠B=∠E,可以利用ASA定理证明△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AB=DE,BC=EF,AC=DF可以利用SSS定理证明△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3.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6 B.1.5,2,2.5 C.2,3,4 D.1,,3【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42+52=41≠6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错误;B、1.52+22=6.25=2.5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选项正确;C、22+32=13≠4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选项错误;D、12+()2=3≠3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4.如图,在△ABC中,∠C=90°,AC=BC,AD是∠CAB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若AB=6cm,则△DEB的周长是( )A.5cm B.6cm C.7cm D.8cm【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C=DE,AC=AE,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AD是∠CAB的角平分线,DE⊥AB,∠C=90°,∴DC=DE,AC=AE,∴△DEB的周长=DE+BE+BD=BE+DC+BD=BE+BC=BE+AE=AB=6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如果把△ABC的顶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则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是( )A.垂直 B.相等 C.平分 D.平分且垂直【考点】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利用勾股定理结合网格结构即可判断线段A′B与线段AC 的关系.【解答】解:如图,将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与线段AC交于点O.∵A′O=OB=,AO=OC=2,∴线段A′B与线段AC互相平分,又∵∠AOA′=45°+45°=90°,∴A′B⊥AC,∴线段A′B与线段AC互相垂直平分.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利用网格求边长长度及角度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在△ABC中∠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连接PM,PN,则下列结论:①PM=PN;②△PMN为等边三角形;下面判断正确是( )A.①正确B.②正确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判断①正确;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出∠ABM=∠ACN=30°,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CN+∠CBM=6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BPN+∠CPM=120°,从而得到∠MPN=60°,又由①得PM=PN,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判断②正确.【解答】解:①∵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PM=BC,PN=BC,∴PM=PN,正确;②∵∠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ABM=∠ACN=30°,在△ABC中,∠BCN+∠CBM═180°﹣60°﹣30°×2=60°,∵点P是BC的中点,BM⊥AC,CN⊥AB,∴PM=PN=PB=PC,∴∠BPN=2∠BCN,∠CPM=2∠CBM,∴∠BPN+∠CPM=2(∠BCN+∠CBM)=2×60°=120°,∴∠MPN=60°,∴△PMN是等边三角形,正确;所以①②都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一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则腰上的高为( )A.3cm B.cm C.cm D.cm【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作AD⊥BC于D,作CE⊥AB于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D,由勾股定理求出AD,由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即可求出腰上的高.【解答】解:如图所示:作AD⊥BC于D,作CE⊥AB于E,则∠ADB=90°,∵AB=AC,∴BD=BC=4cm,∴AD===3(cm),∵△ABC的面积=AB•CE=BC•AD,∴AB•CE=BC•AD,即5×CE=8×3,解得:CE=,即腰上的高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D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如图,在△ABC中,AC=BC,∠ACB=90°,AE平分∠BAC交BC于E,BD⊥AE于D,DF⊥AC交AC的延长线于F,连接CD,给出四个结论:①∠ADC=45°;②BD=AE;③AC+CE=AB;④AB﹣BC=2F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过E作EQ⊥AB于Q,作∠ACN=∠BCD,交AD于N,过D作DH⊥AB于H,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CE=EQ,DF=DH,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AQ,AF=AH,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求出BQ=QE,即可求出③;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CND=45°,证△ACN≌△BCD,推出CD=CN,即可求出②①;证△DCF≌△DBH,得到CF=BH,AF=AH,即可求出④.【解答】解:如图,过E作EQ⊥AB于Q,∵∠ACB=90°,AE平分∠CAB,∴CE=EQ,∵∠ACB=90°,AC=BC,∴∠CBA=∠CAB=45°,∵EQ⊥AB,∴∠EQA=∠EQB=90°,由勾股定理得:AC=AQ,∴∠QEB=45°=∠CBA,∴EQ=BQ,∴AB=AQ+BQ=AC+CE,∴③正确;作∠ACN=∠BCD,交AD于N,∵∠CAD=∠CAB=22.5°=∠BAD,∴∠ABD=90°﹣22.5°=67.5°,∴∠DBC=67.5°﹣45°=22.5°=∠CAD,∴∠DBC=∠CAD,在△ACN和△BCD中,,∴△ACN≌△BCD,∴CN=CD,AN=BD,∵∠ACN+∠NCE=90°,∴∠NCB+∠BCD=90°,∴∠CND=∠CDA=45°,∴∠ACN=45°﹣22.5°=22.5°=∠CAN,∴AN=CN,∴∠NCE=∠AEC=67.5°,∴CN=NE,∴CD=AN=EN=AE,∵AN=BD,∴BD=AE,∴①正确,②正确;过D作DH⊥AB于H,∵∠FCD=∠CAD+∠CDA=67.5°,∠DBA=90°﹣∠DAB=67.5°,∴∠FCD=∠DBA,∵AE平分∠CAB,DF⊥AC,DH⊥AB,∴DF=DH,在△DCF和△DBH中,∴△DCF≌△DBH,∴BH=CF,由勾股定理得:AF=AH,∴====2,∴AC+AB=2AF,AC+AB=2AC+2CF,AB﹣AC=2CF,∵AC=CB,∴AB﹣CB=2CF,∴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2分,共22分.)9.如图,在△ABC与△ADC中,已知AD=AB,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前提下,要使△ABC ≌△ADC,只需再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DC=BC或∠DAC=∠BA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添加DC=BC,利用SSS即可得到两三角形全等;添加∠DAC=∠BAC,利用SAS 即可得到两三角形全等.【解答】解:添加条件为DC=BC,在△ABC和△ADC中,,∴△ABC≌△ADC(SSS);若添加条件为∠DAC=∠BAC,在△ABC和△ADC中,,∴△ABC≌△ADC(SAS).故答案为:DC=BC或∠DA C=∠BAC【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0.如图,等腰△ABC中,AB=AC,∠DBC=15°,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A的度数是5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BD,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ABD,然后表示出∠AB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可得∠C=∠AB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A=∠ABD,∵∠DBC=15°,∴∠ABC=∠A+15°,∵AB=AC,∴∠C=∠ABC=∠A+15°,∴∠A+∠A+15°+∠A+15°=180°,解得∠A=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用∠A表示出△ABC的另两个角,然后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8.【考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计算题.【分析】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2DE=10;然后在直角△ACD 中,利用勾股定理来求线段CD的长度即可.【解答】解: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DE=5,∴DE=AC=5,∴AC=10.在直角△ACD中,∠ADC=90°,AD=6,AC=10,则根据勾股定理,得CD===8.故答案是:8.【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的长度是解题的难点.12.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3cm,BC=4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CD=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5,然后由翻折的性质得到AE=AC=3,CD=DE,则EB=2,设CD=EC=x,则BD=4﹣x,然后在Rt△DEB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在Rt△ACB中,AB==5,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E=AC=3,CD=DE,则BE=2.设CD=DE=x,则BD=4﹣x.Rt△DEB中,由勾股定理得:DB2=DE2+EB2,即(4﹣x)2=x2+22,解得:x=.∴CD=.故答案为:c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翻折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和4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题中没有指明哪边是底哪边是腰,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1)当三边是2cm,2cm,4cm时,2+2=4cm,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舍去;(2)当三边是2cm,4cm,4cm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时周长是10cm;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0cm.故填1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8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是80°或2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等腰三角形一内角为80°,没说明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有两种情况.【解答】解:(1)当8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80°;(2)当80°为底角时,顶角=180°﹣2×80°=20°.故答案为:80°或2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中线分别是5cm和6cm,则它的面积是30cm2.【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由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6cm,因而斜边是12cm,而高线已知,因而可以根据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解答】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6cm,∴斜边是12cm,∴S△=×5×12=30cm2∴它的面积是30cm2.故填:30cm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6.△ABC中,点O是△ABC内一点且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A=40°,则∠BOC=110°.【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O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得到O是内心,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即可求出∠BOC的度数.【解答】解:∵O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O是内心,∴AO,BO,CO都是角平分线,∴∠CBO=∠ABO=∠ABC,∠BCO=∠ACO=∠ACB,∠ABC+∠ACB=180°﹣40°=140°,∠OBC+∠OCB=70°,∠BOC=180°﹣70°=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内心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OP=5cm,点M和点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 上的动点,PN+PM+MN的最小值是5cm,则∠AOB的度数是30°.【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于点M、N,连接OC、OD、PM、PN、MN,由对称的性质得出PM=CM,OP=OC,∠COA=∠POA;PN=DN,OP=OD,∠DOB=∠POB,得出∠AOB=∠COD,证出△OCD是等边三角形,得出∠COD=60°,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于点M、N,连接OC、OD、PM、PN、MN,如图所示:∵点P关于OA的对称点为D,关于OB的对称点为C,∴PM=DM,OP=OD,∠DOA=∠POA;∵点P关于OB的对称点为C,∴PN=CN,OP=OC,∠COB=∠POB,∴OC=OP=OD,∠AOB=∠COD,∵PN+PM+MN的最小值是5cm,∴PM+PN+MN=5,∴DM+CN+MN=5,即CD=5=OP,∴OC=OD=CD,即△OCD是等边三角形,∴∠COD=60°,∴∠AOB=30°.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最短路线问题、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63°或2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它的底角的度数.【解答】解:在三角形ABC中,设AB=AC,BD⊥AC于D.①若是锐角三角形,∠A=90°﹣36°=54°,底角=(180°﹣54°)÷2=63°;②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BAC=36°+90°=126°,此时底角=(180°﹣126°)÷2=27°.所以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是63°或27°.故答案为:63°或2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9.如图,在△ABC中AB=17,AC=10,BC边上的高AD=8,则边BC的长为21.【考点】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C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在直角三角形AB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由CD+BD求出BC的长即可.【解答】解:在Rt△ACD中,AC=10,AD=8,根据勾股定理得:CD==6,在Rt△ABD中,AB=17,AD=8,根据勾股定理得:BD==15,则BC=6+15=21,故答案为:21【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4分)20.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2)在直线l上找一点P(在答题纸上图中标出),使PB+PC的长最短,这个最短长度的平方值是13.【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1)分别找到各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可得△A′B′C′.(2)连接B'C,则B'C与l的交点即是点P的位置,求出PB+PC的值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PB+PC=PB'+PC=B'C==.则这个最短长度的平方值是13.【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作图及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的性质,难度一般.21.如图,已知△ABC,AC<AB.(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一条过点A的直线l,使得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落在边AB上(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设直线l与边BC的交点为D,且∠C=2∠B,请你通过观察或测量,猜想线段AB、AC、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专题】作图题.【分析】(1)先作∠BAC的平分线l,再过点C作CF⊥l交AB于F,则可得到点C和F点关于l对称,所以l为所作;(2)连结DF,如图,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到AF=AC,则AD垂直平分CF,所以DF=DC,则∠DCF=∠DFC,再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得∠BDF=2∠DCF,接着证明∠B=2∠BCF,于是得到∠B=∠BDF,则FB=FD=CD,则易得AB=AF+FB=AC+CD.【解答】解:(1)如图,直线l为所作;(2)AB=AC+CD.理由如下:连结DF,如图,∵AD平分∠BAC,AD⊥CF,∴AF=AC,∴AD垂直平分CF,∴DF=DC,∴∠DCF=∠DFC,∴∠BDF=∠DCF+∠DFC=2∠DCF,∵∠AFC=∠ACF,∵∠AFC=∠B+∠BCF,∴∠ACF=∠B+∠BCF,∵∠ACB=2∠B,∴2∠B﹣∠BCF=∠B+∠BCF,∴∠B=2∠BCF,∴∠B=∠BDF,∴FB=FD,∴FB=CD,∴AB=AF+FB=AC+CD.【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22.如图,E,F在BC上,BE=CF,AB=CD,AB∥CD.求证:(1)△ABF≌△DCE.(2)AF∥D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得出BF=CE,由平行线的性质就可以得出∠B=∠C,根据SAS就可以得出结论;(2)由△ABF≌△DCE就可以得出∠AFB=∠DEC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证明:∵BE=CF,∴BE+EF=CF+EF,∴BF=CE.∵AB∥CD,∴∠B=∠C.在△ABF和△DCE中,∴△ABF≌△DCE(SAS);(2)∵△ABF≌△DCE,∴∠AFB=∠DEC,∴AF∥DE.【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的运用,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3.如图,某住宅小区在施工过程中留下了一块空地,已知AD=8米,CD=6米,∠ADC=90°,AB=26米,BC=24米,小区为美化环境,欲在空地上铺草坪,已知草坪每平方米100元,试问用该草坪铺满这块空地共需花费多少元?【考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连接AC,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ACB=90°,求出区域的面积,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连结AC,如图所示:在Rt△ACD中,∠ADC=90°,AD=4米,CD=3米,由勾股定理得:AC==10(米),∵AC2+BC2=102+242=676,AB2=262=676,∴AC2+BC2=AB2,∴∠ACB=90°,∴该区域面积S=S△ACB﹣S△ADC=×10×24﹣×6×8=96(平方米),∴铺满这块空地共需花费=96×100=960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区域的面积.24.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使得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的位置上.(1)折叠后,DC的对应线段是BC′,CF的对应线段是FC′;(2)若AB=8,DE=10,求CF的长度.【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1)根据翻折后的对应点确定出对应线段即可;(2)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E=6,从而得到AD=16,然后证明BE=BF=10,从而可求得FC=16﹣10=6.【解答】解:(1)∵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的位置上,∴DC的对应线段是BC′,CF的对应线段是FC′.故答案为:BC′;FC′.(2)由翻折的性质可知:DE=BE=10,∠2=∠BEF.∵AD∥BC,∴∠2=∠1.∴∠1=∠BEF.∴BE=BF=10.在Rt△A BE中,由勾股定理得:AE===6,∴AD=AE+ED=6+10=16.∴CF=CB﹣BF=16﹣10=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证得BE=BF=10是解题的关键.25.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的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或图2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下面是小聪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证明:连结DB,过点D作BC边上的高DF,则DF=EC=b﹣a∵S四边形ADCB=S△ACD+S△ABC=b2+ab.又∵S四边形ADCB=S△ADB+S△DCB=c2+a(b﹣a)∴b2+ab=c2+a(b﹣a)∴a2+b2=c2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分析】首先连结BD,过点B作DE边上的高BF,则BF=b﹣a,表示出S五边形ACBED,两者相等,整理即可得证.【解答】证明:连结BD,过点B作DE边上的高BF,则BF=b﹣a,∵S五边形ACBED=S△ACB+S△ABE+S△ADE=ab+b2+ab,又∵S五边形ACBED=S△ACB+S△ABD+S△BDE=ab+c2+a(b﹣a),∴ab+b2+ab=ab+c2+a(b﹣a),∴a2+b2=c2.【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两种方法表示出五边形ACBED的面积是解本题的关键.26.如图,△ABC中,∠C=Rt∠,AB=5cm,BC=3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 →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出发2秒后,求△ABP的周长.(2)问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动点型.【分析】(1)根据速度为每秒1cm,求出出发2秒后CP的长,然后就知AP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得PB的长,最后即可求得周长.(2)因为AB与CB,由勾股定理得AC=4 因为AB为5cm,所以必须使AC=CB,或CB=AB,所以必须使AC或AB等于3,有两种情况,△BCP为等腰三角形.(3)分类讨论:当P点在AC上,Q在AB上,则PC=t,BQ=2t﹣3,t+2t﹣3=6;当P点在AB上,Q在AC上,则AC=t﹣4,AQ=2t﹣8,t﹣4+2t﹣8=6.【解答】解:(1)如图1,由∠C=90°,AB=5cm,BC=3cm,∴AC=4,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出发2秒后,则CP=2,∵∠C=90°,∴PB==,∴△ABP的周长为:AP+PB+AB=2+5+=7.(2)①如图2,若P在边AC上时,BC=CP=3cm,此时用的时间为3s,△BCP为等腰三角形;②若P在AB边上时,有三种情况:i)如图3,若使BP=CB=3cm,此时AP=2cm,P运动的路程为2+4=6cm,所以用的时间为6s,△BCP为等腰三角形;ii)如图4,若CP=BC=3cm,过C作斜边AB的高,根据面积法求得高为2.4cm,作CD⊥AB于点D,在Rt△PCD中,PD===1.8,所以BP=2PD=3.6cm,所以P运动的路程为9﹣3.6=5.4cm,则用的时间为5.4s,△BCP为等腰三角形;ⅲ)如图5,若BP=CP,此时P应该为斜边AB的中点,P运动的路程为4+2.5=6.5cm 则所用的时间为6.5s,△BCP为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当t为3s、5.4s、6s、6.5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3)如图6,当P点在AC上,Q在AB上,则PC=t,BQ=2t﹣3,∵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t+2t﹣3=3,∴t=2;如图7,当P点在AB上,Q在AC上,则AP=t﹣4,AQ=2t﹣8,∵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t﹣4+2t﹣8=6,∴t=6,∴当t为2或6秒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2)含答案解析A卷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3 B.=±12 C.=﹣7 D.=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A.9 cm B.12 cm C.15 cm或12 cm D.15 cm4.如图,∠ACD=90°,∠D=15°,B点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若AC=4,则BD=()A.4 B.6 C.8 D.105.如图,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BAE=10°,则∠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6.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B=∠C B.AD⊥BC C.AD平分∠BAC D.AB=2BD7.如图,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DE过I点且DE∥B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I平分∠BAC B.I到三边的距离相等C.AI=ID D.DE=BD+CE8.△ABC是等边三角形,M是AC上一点,N是BC上的一点,且AM=BN,∠MBC=25°,AN与BM交于点O,则∠MON的度数为()A.110°B.105°C.90°D.85°9.如图,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一只蚂蚁从盒外的B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B.C.1 D.2+10.若x、y为实数,,则4y﹣3x是.二、填空题11.16的平方根是,=.1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50°,则此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3.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4.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2a﹣1和﹣a+2,则a=,这个正数是.15.若|x﹣1|+(y﹣2)2+=0,则x+y+z=.16.如图,在Rt△ABC中,BE平分∠ABC,ED⊥AB于D,AC=3cm,则AE+DE=cm.17.若△ABC中,∠A:∠B:∠C=1:2:3,且最长边为10cm,则最短边长为cm.18.若,且ab<0,则a+b=.19.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3cm,面积为12cm2,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cm.20.若,则b c+a的值为.三、解答与证明21.解方程:(1)x2﹣25=0(2)(x﹣1)2=16.2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AC的中点,延长BC到E,使CE=CD,过点D 作DF⊥BE,垂足为F.试说明:BF=EF.23.如图,A、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AE=∠CAE,∠BDE=∠CDE,(1)求证:AB=AC;(2)求证:AE⊥BC.24.已知,如图:A、E、F、B在一条直线上,AE=BF,∠C=∠B,CF∥DE,求证:AC∥BD.2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a=5x﹣1,b=6﹣x,c=4,求x的值.26.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高8m 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那么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27.如图,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其中∠C=90°,斜边AB=4,将纸片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BC边的中点D处,折痕为EF,求出AE的长度.28.小王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操作一: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1)如果AC=6cm,BC=8cm,可求得△ACD的周长为;(2)如果∠CAD:∠BAD=4:7,可求得∠B的度数为;操作二:如图2,小王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若AC=9cm,BC=12cm,请求出CD的长.29.如图①,长方形ABCD中,AB=6cm,BC=4cm,E为CD的中点.点P从A点出发,沿A﹣B﹣C的方向在长方形边上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运动到C点停止.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图②③为备用图)(1)当P在AB上,t为何值时,△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2)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APE为直角三角形?(3)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APE为等腰三角形?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XX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3 B.=±12 C.=﹣7 D.=2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定义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A、,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B、=12,故此选项错误;C、=7,故此选项错误;D、(﹣)2=2,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不正确、D正确;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B、C 不正确;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A不正确;∵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不一定全等,∴B不正确;∵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C不正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A.9 cm B.12 cm C.15 cm或12 cm D.15 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6cm和3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当腰为3cm时,3+3=6,不能构成三角形,因此这种情况不成立.当腰为6cm时,6﹣3<6<6+3,能构成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4.如图,∠ACD=90°,∠D=15°,B点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若AC=4,则BD=()A.4 B.6 C.8 D.1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B=BD,∠D=∠DAB,由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得到∠ABC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B点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D=15°,∴AB=BD,∠D=∠DAB=15°,∴∠ABC=∠D+∠DAB=30°,∴AB=2AC,∵AC=4,∴AB=8,∵AB=BD,∴BD=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熟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如图,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BAE=10°,则∠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计算.通过已知条件由∠B=90°,∠BAE=10°⇒∠AEB,∠AEB=∠EAC+∠C=2∠C.【解答】解:∵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CE∴∠EAC=∠C,又∵∠B=90°,∠BAE=10°,∴∠AEB=80°,又∵∠AEB=∠EAC+∠C=2∠C,∴∠C=4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6.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B=∠C B.AD⊥BC C.AD平分∠BAC D.AB=2BD【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此题需对每一个选项进行验证从而求解.【解答】解:∵△ABC中,AB=AC,D是BC中点∴∠B=∠C,(故A正确)AD⊥BC,(故B正确)∠BAD=∠CAD(故C正确)无法得到AB=2BD,(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关键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7.如图,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DE过I点且DE∥B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I平分∠BAC B.I到三边的距离相等C.AI=ID D.DE=BD+CE【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三角形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AI平分∠BAC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I为△ABC角平分线的交点,I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AI与DI的大小无法判断,故本选项正确;D、∵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DBI=∠CBI,∠ECI=∠BCI,∵DE∥BC,∴∠DIB=∠CBI,∠EIC=∠BCI,∴∠DBI=∠DIB,∠ECI=∠EIC,∴BD=DI,CE=EI,∴DE=DI+EI=BD+CE,即DE=BD+CE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解题的关键.8.△ABC是等边三角形,M是AC上一点,N是BC上的一点,且AM=BN,∠MBC=25°,AN与BM交于点O,则∠MON的度数为()A.110°B.105°C.90°D.85°【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60°,又因为AM=BN,AB=AB,所以△AMB ≌△BNA,从而得到∠NAB=∠MBA=60°﹣∠MBC=35°,则∠MON=∠AOB=180°﹣2×35°=110°.【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60°∵AM=BN,AB=AB∴△AMB≌△BNA∴∠NAB=∠MBA=60°﹣∠MBC=35°∴∠AOB=180°﹣2×35°=110°∵∠MON=∠AOB∴∠MON=110°故选A.【点评】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全等三角形求解.9.如图,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一只蚂蚁从盒外的B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B.C.1 D.2+【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根据已知得出蚂蚁从盒外的B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如图BM的长度,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蚂蚁从盒外的B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如图BM的长度,∵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A1B=2+2=4,A1M=1,∴BM==.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利用图形得出最短路径为BM是解题关键.10.若x、y为实数,,则4y﹣3x是6.【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2﹣4≥0且4﹣x2≥0,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2≠0,再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2﹣4≥0且4﹣x2≥0,x﹣2≠0,解得:x=﹣2,则y=0,4y﹣3x=6,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二、填空题11.16的平方根是±4,= 1.2.【考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分析】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1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50°,则此等腰三角形顶角为50°或8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已知没有给出50°的角是顶角和是底角,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分为两种情况:当50°是顶角时,顶角为50°当50°是底角时,其顶角是180°﹣50°×2=80°故填50°或8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3.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90.【考点】勾股定理.【分析】连续自然数,两数的差是1,较大的是斜边,根据勾股定理就可解得.【解答】解:设另一直角边为a,斜边为a+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1)2﹣a2=92.解之得a=40.则a+1=41,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9+40+41=90.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勾股定理,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利用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来寻求未知系数的等量关系.14.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2a﹣1和﹣a+2,则a=﹣1,这个正数是9.【考点】平方根.【分析】由于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即可列出方程求解.【解答】解:依题意得,2a﹣1+(﹣a+2)=0,解得:a=﹣1.则这个数是(2a﹣1)2=(﹣3)2=9.故答案为:﹣1,9【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15.若|x﹣1|+(y﹣2)2+=0,则x+y+z=6.【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y、z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解答】解:∵|x﹣1|+(y﹣2)2+=0,∴x﹣1=0,y﹣2=0,z﹣3=0,∴x=1,y=2,z=3.∴x+y+z=1+2+3=6.【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6.如图,在Rt△ABC中,BE平分∠ABC,ED⊥AB于D,AC=3cm,则AE+DE=3cm.【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要求AE+DE,现知道AC=3cm,即AE+CE=3cm,只要CE=DE则问题可以解决,而应用其它条件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正好可求出CE=DE.【解答】解:∵∠ACB=90°,∴EC⊥CB,又BE平分∠ABC,DE⊥AB,∴CE=DE,∴AE+DE=AE+CE=AC=3cm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做题时要认真观察各已知条件在图形上的位置,根据位置结合相应的知识进行思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17.若△ABC中,∠A:∠B:∠C=1:2:3,且最长边为10cm,则最短边长为5cm.【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比例设∠A、∠B、∠C分别为k、2k、3k,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求出各角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A:∠B:∠C=1:2:3,∴设∠A、∠B、∠C分别为k、2k、3k,k+2k+3k=180°,解得k=30°,∴∠A=30°,∠B=60°,∠C=90°,∵最长边为10cm,∴最短边长=×10=5cm.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主要利用了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根据比例求出各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8.若,且ab<0,则a+b=﹣1.【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而得出a,b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5,=2,∴a=±5,b=4,∵ab<0,∴a=﹣5,b=4,∴a+b=﹣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19.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3cm,面积为12cm2,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5cm.【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先根据面积求出三角形另一边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即可.【解答】解:∵该长方形的一边长为3cm,面积为12cm2,∴另一边长为4cm,∴对角线长==5cm.【点评】此题主要涉及的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勾股定理的应用.20.若,则b c+a的值为﹣3.【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则a﹣5≥0,5﹣a≥0,求得a的值,再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b,c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a﹣5≥0,5﹣a≥0,∴a=5,∴+|2c﹣6|=0,∴b+2=0,2c﹣6=0,解得b=﹣2,c=3,∴b c+a=(﹣2)3+5=﹣8+5=﹣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非负数的性质,同时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三、解答与证明21.解方程:(1)x2﹣25=0(2)(x﹣1)2=16.【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分析】(1)先移项,然后开平方即可;(2)将(x﹣1)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开平方求出(x﹣1),继而再求x的值.【解答】解:(1)x2﹣25=0,x2=25,x1=﹣5,x2=﹣﹣5;(2)(x﹣1)2=16,x﹣1=±4,x1=﹣3,x2=5.【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类型有:x2=a(a≥0);ax2=b(a,b同号且a≠0);(x+a)2=b(b≥0);a(x+b)2=c (a,c同号且a≠0).2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AC的中点,延长BC到E,使CE=CD,过点D 作DF⊥BE,垂足为F.试说明:BF=EF.【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分析】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C=∠ACB=60°,点D是AC的中点,则∠DBC=30°,再由题中条件求出∠E=30°,易得△DBE为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点D是AC的中点,∴∠DBC=∠ABC=30°,∵CE=CD,∴∠CDE=∠E,∵∠ACB=∠CDE+∠E,∴∠E=30°,∴∠DBE=∠E,∴△DBE为等腰三角形,∵DF⊥BE,∴BF=EF.【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如图,A、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AE=∠CAE,∠BDE=∠CDE,(1)求证:AB=AC;(2)求证:AE⊥B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题中条件两角夹一边判定△ADC≌△ADB,得出AB=AC,进而亦可得出第二问的结论.【解答】证明:(1)∵∠BDE=∠CDE,∠BAE=∠CAE,∴∠ADB=∠ADC,又AD=AD,∴△ADC≌△ADB,∴AB=AC,(2)在△ABC中,AB=AC,∠BAE=∠CAE,∴AE⊥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问题,能够熟练掌握.24.已知,如图:A、E、F、B在一条直线上,AE=BF,∠C=∠B,CF∥DE,求证:AC∥B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求出AF=BE,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CFE=∠BED,根据AAS推出△ACF≌△BDE 即可.【解答】证明:∵CF∥DE,∴∠CFE=∠BED,∵AE=BF,∴AF=BE,∵∠C=∠B,在△ACF和△BDE中,∴△ACF≌△BDE(AAS),∴∠A=∠B,∴AC∥B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推出△ACF≌△BDE,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a=5x﹣1,b=6﹣x,c=4,求x的值.【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分三种情况求解后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解答】解:若a=b,则5x﹣1=6﹣x,得x=,三边长分别为,,5,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若a=c,则5x﹣1=4,得x=1,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5,4,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若b=c,则6﹣x=4,得x=2,三角形的三边长为9,4,4,不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x值为或1;【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26.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高8m 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那么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的值是13m,也就是两树树梢之间的距离是13m,两再利用时间关系式求解.【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AC=AD﹣BE=13﹣8=5m,BC=12m.根据勾股定理,得AB==13m.则小鸟所用的时间是13÷2=6.5(s).答:这只小鸟至少6.5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同时注意:时间=路程÷速度.27.如图,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其中∠C=90°,斜边AB=4,将纸片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BC边的中点D处,折痕为EF,求出AE的长度.【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的长,进而得出BH,DH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E的长.【解答】解:作DH⊥AB于H,可得等腰Rt△DBH,由AB=4,可知BC=sin45°×AB=×4=2,于是BD=,BH=DH=×=1,设AE=DE=x,则EH=4﹣1﹣AE=3﹣x,在Rt△DEH中,(3﹣x)2+12=x2,解得:x=,故AE的长度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BH=DH的长是解题关键.28.小王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操作一: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1)如果AC=6cm,BC=8cm,可求得△ACD的周长为14cm;(2)如果∠CAD:∠BAD=4:7,可求得∠B的度数为35°;操作二:如图2,小王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若AC=9cm,BC=12cm,请求出CD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操作一利用对称找准相等的量:BD=AD,∠BAD=∠B,然后分别利用周长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得答案;操作二利用折叠找着AC=AE,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设CD=x,表示出BD,AE,在Rt△BDE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答案;【解答】解:操作一:(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BD,∵△ACD的周长=AC+CD+AD,∴△ACD的周长=AC+CD+BD=AC+BC=8+6=14(cm);故填:14cm;(2)设∠CAD=4x,∠BAD=7x由题意得方程:7x+7x+4x=90,解之得x=5,所以∠B=35°;故填:35°;操作二:∵AC=9cm,BC=12cm,∴AB===15(cm),根据折叠性质可得AC=AE=9cm,∴BE=AB﹣AE=6cm,设CD=x,则BD=12﹣x,DE=x,在Rt△BDE中,由题意可得方程x2+62=(12﹣x)2,解之得x=4.5,∴CD=4.5cm.【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图形的翻折问题;解决翻折问题时一般要找着相等的量,然后结合有关的知识列出方程进行解答.29.如图①,长方形ABCD中,AB=6cm,BC=4cm,E为CD的中点.点P从A点出发,沿A﹣B﹣C的方向在长方形边上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运动到C点停止.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图②③为备用图)(1)当P在AB上,t为何值时,△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2)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APE为直角三角形?(3)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APE为等腰三角形?【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设t秒后,△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根据题意得:△APE的面积= APAD=t×4=,从而求得t值;(2)当P运动到AB中点时AEP为直角三角形,此时角APE为直角,t=3;还有一种情况,当P运动到BC上时,角AEP为直角时利用相似三角形求得AP的长即可求得t值;(3))第一种情况,当P在AE垂直平分线上时,AP=EP;第二种情况,P运动到点B上时APE为等腰三角形,此时AE=EP,t=6;第三种情况,P在AB上,AP=PE;【解答】解:(1)设t秒后,△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根据题意得:AP=t,∴△APE的面积=APAD=t×4=,解得:t=4,∴4秒后,△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2)显然当t=3时,PE⊥AB,∴△APE是直角三角形,当P在BC上时,△ADE∽△ECP,此时,解得:CP=,∴PB=BC﹣PC=4﹣=,∴t=6+=;(3)①当P在AE垂直平分线上时,AP=EP,过P作PQ⊥AE于Q,∵AD=4,DE=3,∴AE=5,∴AQ=2.5,由△AQP∽△EDA,得:,即:,解得:AP=,∴t=;.②当EA=EB时,AP=6,∴t=6,③当AE=AP时,∴t=5.∴当t=、5、6时,△APE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知识和动点问题,动点问题更是中考中的热点考题,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化动为静,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其中考试】江苏省无锡市某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答案与详细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某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涂黑.)1. 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低碳、节水、节能和绿色食品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 27的立方根是()A. B.3 C.9 D.3.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4=±2B.±√9=3C.√(−3)2=−3D.√(−3)2=3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是有理数B.5的平方根是√5C.2<√5<3D.数轴上不存在表示√5的点5. 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6. 如图,在△ABC和△DEF中,AC=DF,AB=DE,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DEF,这个条件是()A.∠A=∠DB.BE=CFC.∠ACB=∠DFE=90∘D.∠B=∠DEF7. 如图,在∠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M=ON,再分别过点M、N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画射线OP,则OP平分∠AOB的依据是()A.SASB.SSSC.HLD.AAS8.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比另一个角2倍少20度,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A.140∘或44∘或80∘B.20∘或80∘C.44∘或80∘D.140∘9.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垂足为E,BF // A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ABF,AE=2BF.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DE=DF;②DB=DC;③AD⊥BC;④AC=3BF,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 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为30∘,两条边长为4和6,符合条件且互不全等的三角形有()个.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18分)36的平方根是________;若y=+−3,则x+y=________.据统计:我国微信用户数量已突破8.87亿人,近似数8.87亿精确到________位.如图,六根木条钉成一个六边形框架ABCDEF,要使框架稳固且不活动,至少还需要若最简二次根式与能合并,则x=________.若实数m、n满足|m−3|+=0,且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_.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ACB=118∘,则∠MCN的度数为________.如图,等边△ABC中,AO⊥BC,且AO=2,E是线段AO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E,线段BF与线段BE关于直线BA对称,连接OF,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当OF的长取得最小值时,AE的长为________.如图所示,在4×4的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单位1,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现有格点A、B,在方格中任意找一点C(必须是格点),使△ABC成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格点有________个.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共52分)计算:(1);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9x2−121=0;(2)24(x−1)3+3=0.操作题:如图,图1是8×8的方格纸、图2是6×9的方格纸,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1)请在图1的方格纸中,利用网格线和三角尺画图,在AC上找一点P,使得P到AB、BC的距离相等;(2)在图2的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P,使∠APB=∠CPB,∠APD=∠CPD.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沿数轴向右直爬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点A表示,设点B所表示的数为m.(1)求m的值.(2)求|m−1|+m+6的值.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AD上,∠BCE=∠ACD,∠BAC=∠D,BC=CE.(1)求证:AC=CD.(2)若AC=AE,∠ACD=80∘,求∠DEC的度数.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90∘,∠DCB=90∘,E、F分别是BD、AC的中点.(1)请你猜想EF与AC的位置关系,并给予证明;(2)若∠ABC=45∘,AC=16时,求EF的长.如图,在等边△ABC中,AB=9cm,点P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点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出发沿BA边向A点以5cm/s速度移动.P、Q两点同时出发,它们移动的时间为t秒钟.(1)请用t的代数式表示BP和BQ的长度:BP=________,BQ=________.(2)若点Q在到达点A后继续沿三角形的边长向点C移动,同时点P也在继续移动,请问在点Q从点A到点C的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4:5两部分?(3)若P、Q两点都按顺时针方向沿△ABC三边运动,请问在它们第一次相遇前,t为何值时,点P、Q能与△ABC的一个顶点构成等边三角形?【阅读】如图1,四边形OABC中,OA=a,OC=3,BC=2,∠AOC=∠BCO=90∘,经过点O的直线l将四边形分成两部分,直线l与OC所成的角设为θ,将四边形OABC的直角∠OCB沿直线l折叠,点C落在点D处,我们把这个操作过程记为FZ[θ, a].【理解】若点D与点A重合,则这个操作过程为FZ[45∘, 3];【尝试】(1)若点D恰为AB的中点(如图2),求θ;(2)经过FZ[45∘, a]操作,点B落在点E处,若点E在四边形OABC的边AB上,求出a的值;若点E落在四边形OABC的外部,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某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涂黑.)1.【答案】D【考点】轴对称图形【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解答】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2.【答案】B【考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3.【答案】D【考点】立方根的应用算术平方根平方根【解析】根据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性质可判断A、B;根据√a2=|a|可判断C;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可判断D.【解答】解:√4=2,故A错误;√(−3)2=3,故C错误;√(−3)2=3,故D正确.故选D.4.【答案】C【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表示实数平方根无理数的判定【解析】根据无理数的意义,开平方,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可得答案.【解答】解:A,√5是无理数,故A错误;B,5的平方根是±√5,故B错误;C,因为4<5<9,所以√4<√5<√9,所以2<√5<3,故C正确;D,数轴上存在表示√5的点,故D错误.故选C.5.【答案】A【考点】最简二次根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6.【答案】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利用ASA、SAS、AAS即可得答案.【解答】∵AC=DF,AB=DE,∴添加∠A=∠D,可利用SAS证明△ABC≅△DEF,故A正确;∴添加BE=CF,得出BC=EF,利用SSS证明△ABC≅△DEF,故B正确;∴添加∠ACB=∠DFE=90∘,利用HL证明Rt△ABC≅Rt△DEF,故C正确;7.【答案】C【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8.【答案】A【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析】设另一个角是x,表示出一个角是2x−20∘,然后分①x是顶角,2x−20∘是底角,②x 是底角,2x−20∘是顶角,③x与2x−20∘都是底角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设另一个角是x,表示出一个角是2x−20∘,①x是顶角,2x−20∘是底角时,x+2(2x−20∘)=180∘,解得x=44∘,所以,顶角是44∘;②x是底角,2x−20∘是顶角时,2x+(2x−20∘)=180∘,解得x=50∘,所以,顶角是2×50∘−20∘=80∘;③x与2x−20∘都是底角时,x=2x−20∘,解得x=20∘,所以,顶角是180∘−20∘×2=140∘;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是44∘或80∘或140∘.9.【答案】A【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本题通过证明Rt△CDE≅Rt△BDF(AAS)和△ABC为等腰三角形即可求解.【解答】∵BC恰好平分∠ABF,∴∠FBC=∠ABC∵BF // AC,∴∠FBC=∠ACB,∴∠ACB=∠ABC=∠CBF,在△ABC中,AD是△ABC的角平分线,∠ACB=∠ABC,∴△ABC为等腰三角形,∴CD=BD,(故②正确),CA=AB,AD⊥BC(故③正确),∵∠ACB=∠CBF,CD=BD,∴Rt△CDE≅Rt△BDF(AAS),∴DE=DF,(故①正确),BF=CE,CA=AB=AE+CE=2BF+BF=3BF,(故④正确),10.【答案】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18分)【答案】±6,−1【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平方根【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百万【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析】根据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应当看末位数字实际在哪一位,找出7在哪一位上即可.【解答】近似数8.87亿精确到0.01亿,即精确到百万位,【答案】3三角形的稳定性【解析】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只要使六边形框架ABCDEF变成三角形的组合体即可.【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得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要使框架稳固且不活动,至少还需要添3根木条.【答案】4【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10或11【考点】算术平方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绝对值【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56∘【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析】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ACM+∠BCN的度数,然后求解.【解答】∵∠ACB=118∘,∴∠A+∠B=62∘.∵AM=CM,BN=CN,∴∠A=∠ACM,∠B=∠BCN,∴∠ACM+∠BCN=62∘.∴∠MCN=∠ACB−(∠ACM+∠BCN)=118∘−62∘=56∘.【答案】1【考点】轴对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8【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析】分别以A、B为圆心,AB的长为半径画圆,看其与方格是的交点是格点的个数即可.【解答】如图,分别以A、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圆,则其与方格的交点为格点的有8个,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共52分)【答案】=6−4−+5=-.3×(−)=3××(−=2×(−=-×=−5.【考点】实数的运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由题意得:9x2=121,∴x6=,∴x=±;24(x−5)3+3=5,则(x−1)3=-,故x−1=-,解得:x=.【考点】立方根的性质平方根【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如图,点P即为所求.如图,点P即为所求.【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由题意A点和B点的距离为2,A点表示的数为.把m的值代入得:|m−1|+m+6=|7−1|+6−,=|1|+8−,=−1+8−,=7.【考点】实数数轴在数轴上表示实数【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BCE=∠ACD=90∘,∴∠3+∠4=∠4+∠5,∴∠3=∠8,在△ABC和△DEC中,,∴△ABC≅△DEC(AAS),∴AC=CD;∵∠ACD=80∘,AC=CD,∴∠2=∠D=50∘,∵AE=AC,∴∠4=∠7=65∘,∴∠DEC=180∘−∠6=11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析】(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3=∠5,结合条件可得到∠1=∠D,再加上BC=CE,可证得结论;(2)根据∠ACD=80∘,AC=CD,得到∠2=∠D=5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4=∠6=65∘,由平角的定义得到∠DEC=180∘−∠6=115∘.【解答】∵∠BCE=∠ACD=90∘,∴∠3+∠4=∠4+∠5,∴∠3=∠8,在△ABC和△DEC中,,∴△ABC≅△DEC(AAS),∴AC=CD;∵∠ACD=80∘,AC=CD,∴∠2=∠D=50∘,∵AE=AC,∴∠4=∠7=65∘,∴∠DEC=180∘−∠6=115∘.【答案】EF⊥AC.理由如下:连接AE、CE,∵∠BAD=90∘,E为BD中点,∴AE=DB,∵∠DCB=90∘,∴CE=BD,∴AE=CE,∵F是AC中点,∴EF⊥AC;∵∠BAD+∠DCB=90∘+90∘=180∘,∴A、B、C、D四点共圆,E为圆心,∴∠AEC=2∠ABC=4×45∘=90∘,又∵F是AC中点,∴EF=A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解析】(1)结论:EF⊥AC.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AE=CE=B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2)先证明A、B、C、D四点共圆,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AEC=2∠ABC=90∘,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解决问题.【解答】EF⊥AC.理由如下:连接AE、CE,∵∠BAD=90∘,E为BD中点,∴AE=DB,∵∠DCB=90∘,∴CE=BD,∴AE=CE,∵F是AC中点,∴EF⊥AC;∵∠BAD+∠DCB=90∘+90∘=180∘,∴A、B、C、D四点共圆,E为圆心,∴∠AEC=2∠ABC=4×45∘=90∘,又∵F是AC中点,∴EF=AC=.【答案】9−2t,5t当点Q在到达点A后继续沿三角形的边长向点C移动,设ts时,如图,第1部分周长为:AB+AQ′+BP′=8+5t−9+5−2t=9+5t,第2部分周长为:CP′+CQ′=2t+18−6t=18−3t,①(9+8t):(18−3t)=4:3,解得t=1,②(18−3t):(3+3t)=4:8,解得t=2,答:t为1s或2s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4:5两部分;①若△PBQ为等边三角形,则有BQ=BP=PQ,即2−2t=5t,解得t=(s),所以当t=s时,点P;②若△PCQ为等边三角形,则有PQ=PC=CQ,即18−5t=2t,解得t=(s),所以当t=s时,点P;③当点Q在AB边上,点P在BC边上,则有BQ=BP=PQ,即18−5t=3t−18,解得t=(s),所以当t=s时,点P;综上所述:当t=s或s,点P.【考点】三角形综合题【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解:(1)连接CD并延长,交OA延长线于点F.在△BCD与△AFD中,{∠BDC=∠ADFBD=AD∠CBD=∠FAD,∴△BCD≅△AFD(ASA).∴CD=FD,即点D为Rt△COF斜边CF的中点,∴OD=12CF=CD.又由折叠可知,OD=OC,∴OD=OC=CD,∴△OCD为等边三角形,∠COD=60∘,∴θ=12∠COD=30∘;(2)∵点E四边形0ABC的边AB上,∴AB⊥直线l由折叠可知,OD=OC=3,DE=BC=2.∵θ=45∘,AB⊥直线l,∴△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DE=2,∴OA=OD+AD=3+2=5,∴a=5;由图可知,当0<a<5时,点E落在四边形0ABC的外部.【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解析】(1)先根据ASA定理得出△BCD≅△AFD,故可得出CD=FD,即点D为Rt△COF斜边CF的中点,由折叠可知,OD=OC,故OD=OC=CD,△OCD为等边三角形,∠COD=60∘,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出结论;(2)根据点E四边形0ABC的边AB上可知AB⊥直线l,根据由折叠可知,OD=OC=3,DE=BC=2.再由θ=45∘,AB⊥直线l,得出△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可得出OA的长,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连接CD并延长,交OA延长线于点F.在△BCD与△AFD中,{∠BDC=∠ADFBD=AD∠CBD=∠FAD,∴△BCD≅△AFD(ASA).∴CD=FD,即点D为Rt△COF斜边CF的中点,∴OD=12CF=CD.又由折叠可知,OD=OC,∴OD=OC=CD,∴△OCD为等边三角形,∠COD=60∘,∴θ=12∠COD=30∘;(2)∵点E四边形0ABC的边AB上,∴AB⊥直线l由折叠可知,OD=OC=3,DE=BC=2.∵θ=45∘,AB⊥直线l,∴△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DE=2,∴OA=OD+AD=3+2=5,∴a=5;由图可知,当0<a<5时,点E落在四边形0ABC的外部.试卷第21页,总21页。
【苏科版】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吴中区初中办学联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统一测试初二数学试卷 2015.11 本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组成,共28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2.所有题目必须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题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是 ( ▲ )A .4B . 0C .81 D . -9 2. 下列图形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3.两边长分别为4、7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 )mA.15B.18C.15或18D.以上都不对4.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6B .1.5,2,2.5C .2,3,4D .1,35. 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 、N 的距离,如果△PQO ≌△NMO ,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 ▲ )A .POB .PQC .MOD .MQ6.到△ABC 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P 应是△ABC 的三条( ▲ )的交点. A .角平分线 B .高 C .中线 D .垂直平分线7. 如图在△ABC 中,∠C=900,AD 平分∠BAC ,DE ⊥AB,垂足为E.若BC=9,BE=3, 则△BDE 的周长为w ( ▲ )A.15B. 12C.9D. 6第5题 第7题 第9题8.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度为5,12,则斜边上的高( ▲ )A .6 B.8 C. D. 1360E D B C A O B C A 1318第10题图DB CA9.如图,在△ABC中,AO⊥BC,垂足为O,若AO=3,∠B=45°,△ABC的面积为6,则AC边长的平方的值.......是(▲)A.10 B.8 C.6 D.1810. 如图,点P、Q分别是边长为4cm的等边△ABC的边AB、BC上的动点(其中P、Q不与端点重合),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连接AQ、CP 交于点M,则在P、Q运动的过程中,下列结论:(1)BP=CM;(2)△ABQ≌△CAP;(3)∠CMQ 的度数始终等于6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4的平方根是_ ▲ .12. 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则其底角为_ ▲ .13.已知△ABC≌△FED,∠A=30°,∠B=80°,则∠D= ▲.14.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AB=4,则CD= ▲.(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 (第18题图) 15.如图,以Rt△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若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cm,以AC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25cm2,则正方形M的面积为▲ cm2.16. 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4 cm,△ABC的周长为21cm,则△ABD的周长为▲ cm.17.已知周长为45cm的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周长分成3:2 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cm.18. 如图,南北向的公路上有一点A,东西向的公路上有一点B,若要在两条..公路上...确定点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最多能确定▲个.19. 求下列各式的值(每题4分,共8分)(1)32382⎪⎭⎫⎝⎛+-π(2))31(2132-+-+-▲▲▲▲▲▲▲20.(本题6分)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点E在BC边上,且点E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连接AE.(1)在图中画出△AEF,使△AEF与△AEB关于直线AE对称,点F与点B是对称点;(2)请直接写出△AEF与四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答:△AEF与四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是▲▲▲▲▲▲▲21.(本题6分)尺规作图:如左图,在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P,使得点P到AB、AD的距离相等,并且点P到点B、C的距离也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2.(本题6分)已知a+b是25的算术平方根,2a-b是-8的立方根,求a+2b的平方根.▲▲▲▲▲▲▲23.(本题6分)如图,AB=CB,BE=BF,∠1=∠2,证明:△ABE≌△CBF.▲▲▲▲▲▲▲24.(本题8分)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1)求证:△ABG≌△AFG;(2)求BG的长.▲▲▲▲▲▲▲25.(本题8分)已知△ABC中∠BAC=140°,BC=26,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与AB、AC分别交于点D、G.求:(1)∠EAF的度数; (2)求△AEF的周长.▲▲▲▲▲▲▲26..(本题9分)探索与应用.先填写下表,通过观察后再回答问题:E C A B D (1)表格中x = ▲ ;y= ▲;(2)从表格中探究a3.16,≈▲ ;1.8,180,则a = ▲ ;(3)拓展:已知289.2123≈,若2289.03=x ,则z= ▲ 。
最全面江苏省无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有答案(精华版)
19.( 8 分)( 1)计算: 3 - 27-|1- 3|+ 2013 0 ( 2)求 x 的值: (x+ 1)2= 36
20.( 6 分) 如图,已知△ ABC,求作一点 P,使 P 到∠ A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 PA=PB.
C
A
B
21. ( 7 分)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B= DC ,延长线段 CB 到 E,使 BE= AD ,连接 AE、 AC,且 AE= AC,求证:( 1)△ ABE≌△ CDA ;( 2) AD∥EC .
( 3 分) ( 4 分) ( 5 分) ( 6 分)
26. 作 DH ⊥ AB 于 H…………………………………………… ( 1 分)
A
可得等腰 Rt △DBH ,由 AB= 4,可知 BC= 2 2……… ( 2 分)
于是 BD = 2, BH = DH =1……………………………… ( 3 分)
)
A.
B.
C.
D.
3.下列每一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3、 4、 5
B. 6、 8、 10
C. 5、 12、 13
D. 3、 2、 5
4. 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15的点可能是 ……………………………………… (
)
P
Q MN
?
? ??
0 1 2 34
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 x 值为 7或 2……………………………………………… 6
( 8 分)
25. 作点 P 关于 OA 的对称点 P1,点 P 关于 OB 的对称点 P2,连结 P1P2, 与 OA 的交点即为点 M ,与 OB 的交点即为点 N……………………………… ( 2 分)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A.1个B.2个C.3个D.4个2.在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EF的是( )A.AB=DE,∠B=∠E,∠C=∠F B.AC=DF,BC=EF,∠A=∠DC.AB=DE,∠A=∠D,∠B=∠E D.AB=DE,BC=EF,AC=DF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有( )句①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重合;②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③一个轴对称图形不一定只有一条对称轴;④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A.1 B.2 C.3 D.44.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A.△ABC 的三条中线的交点B.△ABC 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C.△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ABC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A.80°B.80°或20°C.80°或50°D.20°6.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的第三边的平方为( )A.25 B.7 C.25或16 D.25或77.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大家一起热烈地讨论交流,小英第一个得出正确答案,是( )(1)AE平分∠DAB;(2)△EBA≌△DCE;(3)AB+CD=AD;(4)AE⊥DE;(5)AB∥CD.A.1个B.2个C.3个D.4个8.如图,在第1个△ABA1中,∠B=52°,AB=A1B,在A1B上取一点C,延长AA1到A2,使得A1A2=A1C;在A2C上取一点D,延长A1A2到A3,使得A2A3=A2D;…,按此作法进行下去,第2014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题2分,共22分)9.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7cm和14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cm.10.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斜边长为__________,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11.在△ABC中,∠A=50°,当∠B的度数=__________时,△ABC是等腰三角形.12.如图,AB∥DC,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D≌△CDB,可添条件是__________.(添一个即可)13.如图,△OAD≌△OBC,且∠O=70°,∠AEB=100°,则∠C=__________°.14.如图,已知△ABC中,AB=AC,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E,D为垂足,若∠ABE:∠EBC=2:1,则∠A=__________.15.如图,一块长方体砖宽AN=5cm,长ND=10cm,CD上的点B距地面的高BD=8cm,地面上A处的一只蚂蚁到B处吃食,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__________cm.16.如图,已知△ABC中,∠ABC=45°,F是高AD和BE的交点,CD=4,则线段DF的长度为__________.17.△ABC的周长为60,∠A和∠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若点P到边AB的距离为10,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18.如图,E为正方形ABCD边AB上一点,BE=3AE=3,P为对角线BD上一个动点,则PA+PE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19.如图:已知在Rt△ABC中,∠C=90°,∠A=30°,在直线AC上找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则∠APB的度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4分)20.如图,方格纸上画有AB、CD两条线段,请你在图中添上一条线段,使图中的3条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不写作法).21.如图,校园有两条路OA、OB,在交叉路口附近有两块宣传牌C、D,学校准备在这里安装一盏路灯,要求灯柱的位置P离两块宣传牌一样远,并且到两条路的距离也一样远,请你帮助画出灯柱的位置P,简要说明理由.22.如图,五边形ABCDE中,BC=DE,AE=DC,∠C=∠E,DM⊥AB于M,试说明M是AB中点.23.如图,DE⊥AB于E,DF⊥AC于F,若BD=CD、BE=CF,(1)求证:AD平分∠BAC;(2)已知AC=20,BE=4,求AB的长.24.如图:E在△ABC的AC边的延长线上,D点在AB边上,DE交BC于点F,DF=EF,BD=CE,过D作DG∥AC交BC于G.求证:(1)△GDF≌△CEF;(2)△ABC是等腰三角形.25.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和点D重合,折痕为EF.若AB=3cm,BC=5cm,求:(1)DF的长;(2)重叠部分△DEF的面积.26.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QE与QF的数量关系式__________;(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3)如图3,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可知只有第三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有2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第三个图形找不到对称轴,则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第四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轴对称图形共有3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2.在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EF的是( )A.AB=DE,∠B=∠E,∠C=∠F B.AC=DF,BC=EF,∠A=∠DC.AB=DE,∠A=∠D,∠B=∠E D.AB=DE,BC=EF,AC=D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结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分别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AB=DE,∠B=∠E,∠C=∠F,可以利用AAS定理证明△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AC=DF,BC=EF,∠A=∠D不能证明△ABC≌△DEF,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AB=DE,∠A=∠D,∠B=∠E,可以利用ASA定理证明△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AB=DE,BC=EF,AC=DF可以利用SSS定理证明△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有( )句①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重合;②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③一个轴对称图形不一定只有一条对称轴;④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A.1 B.2 C.3 D.4【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认真阅读4个小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对题中条件进行一一分析,得到正确选项.【解答】解:①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重合,正确;②两个能重合的图形全等,但不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错误;③一个轴对称图形不一定只有一条对称轴,正确;④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不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还可以在对称轴上,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找着每个问题的正误的具体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A.△ABC 的三条中线的交点B.△ABC 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C.△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ABC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考点】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分析】由于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所以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边的距离相等,可知是△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由此即可确定凉亭位置.【解答】解:∵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选择△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A.80°B.80°或20°C.80°或50°D.2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80°角是顶角与底角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①80°角是顶角时,三角形的顶角为80°,②80°角是底角时,顶角为180°﹣80°×2=20°,综上所述,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80°或2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求解.6.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的第三边的平方为( )A.25 B.7 C.25或16 D.25或7【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当3和4为两条直角边长时;②当4为斜边长时;由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长的平方即可.【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当3和4为两条直角边长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的平方=斜边长的平方=32+42=25;②当4为斜边长时,第三边长的平方=42﹣32=7;综上所述:第三边长的平方是7或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分清斜边和直角边长.7.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大家一起热烈地讨论交流,小英第一个得出正确答案,是( )(1)AE平分∠DAB;(2)△EBA≌△DCE;(3)AB+CD=AD;(4)AE⊥DE;(5)AB∥CD.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此题可以通过作辅助线来得解,取AD的中点F,连接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1)(4)(5),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可证得(3)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可证得(2)的正误,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取AD的中点F,连接EF.∵∠B=∠C=90°,∴AB∥CD;[结论(5)]∵E是BC的中点,F是AD的中点,∴EF∥AB∥CD,2EF=AB+CD(梯形中位线定理)①;∴∠CDE=∠DEF(两直线平等,内错角相等),∵DE平分∠ADC,∴∠CDE=∠FDE=∠DEF,∴DF=EF;∵F是AD的中点,∴DF=AF,∴AF=DF=EF②,由①得AF+DF=AB+CD,即AD=AB+CD;[结论(3)]由②得∠FAE=∠FEA,由AB∥EF可得∠EAB=∠FEA,∴∠FAE=∠EAB,即EA平分∠DAB;[结论(1)]由结论(1)和DE平分∠ADC,且DC∥AB,可得∠EDA+∠DAE=90°,则∠DEA=90°,即AE⊥DE;[结论(4)].由以上结论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无法证明△EBA≌△DCE.正确的结论有4个,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梯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是一道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型.8.如图,在第1个△ABA1中,∠B=52°,AB=A1B,在A1B上取一点C,延长AA1到A2,使得A1A2=A1C;在A2C上取一点D,延长A1A2到A3,使得A2A3=A2D;…,按此作法进行下去,第2014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A.B.C.D.【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第1个三角形的底角即∠BA1A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第2、3、4个三角形的底角即∠CA2A1,∠DA3A2及∠E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第2014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解答】解:∵在△ABA1中,∠B=52°,AB=A1B,∴∠B A1A==,∵A1A2=A1C,∠BA1A是△A1A2C的外角,∴∠CA2A1=∠BA1A=;同理可得,∠DA3A2=,∠EA4A3=,∴第2014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CA2A1,∠DA3A2及∠EA4A3的度数,进而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题2分,共22分)9.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7cm和14cm,则它的周长为35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7cm和14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①14cm为腰,7cm为底,此时周长为14+14+7=35cm;②14cm为底,7cm为腰,则两边和等于第三边无法构成三角形,故舍去.故其周长是35cm.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掌握情况.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0.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斜边长为13,斜边上的高为.【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可先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然后再根据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可得:AB2=52+122,则AB=13,直角三角形面积S=×5×12=×13×CD,可得:斜边的高CD=.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综合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此题难度不大.11.在△ABC中,∠A=50°,当∠B的度数=50°或65°或80°时,△ABC是等腰三角形.【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①∠A是顶角;②∠A是底角,③∠A=∠C=50°,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求解.【解答】解:①∠A是顶角,∠B=(180°﹣∠A)÷2=65°;②∠A是底角,∠B=∠A=50°.③∠A是底角,∠A=∠C=50°,则∠B=180°﹣50°×2=80°,∴当∠B的度数为50°或65°或80°时,△ABC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50°或65°或8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分情况讨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如图,AB∥DC,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D≌△CDB,可添条件是AB=CD等(答案不唯一).(添一个即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由已知二线平行,得到一对角对应相等,图形中又有公共边,具备了一组边和一组角对应相等,还缺少边或角对应相等的条件,结合判定方法及图形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AB∥DC,∴∠ABD=∠CDB,又BD=BD,①若添加AB=CD,利用SAS可证两三角形全等;②若添加AD∥BC,利用ASA可证两三角形全等.(答案不唯一)故填AB=CD等(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健.13.如图,△OAD≌△OBC,且∠O=70°,∠AEB=100°,则∠C=1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CAE=∠O+∠D=∠O+∠C,推出∠AEB=∠C+∠CAE=∠C+∠O+∠C,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OAD≌△OBC,∴∠C=∠D,∵∠CAE=∠O+∠D=∠O+∠C,∴∠AEB=∠C+∠CAE=∠C+∠O+∠C,∵∠O=70°,∠AEB=100°,∴100°=70°+2∠C,∴∠C=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C=∠D和推出∠AEB=∠O+2∠C.14.如图,已知△ABC中,AB=AC,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E,D为垂足,若∠ABE:∠EBC=2:1,则∠A=45°.【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A=∠ABE,结合等腰三角形可求得∠C=∠ABC,结合条件可得到∠A和∠C的关系,在△A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求得∠A.【解答】解:∵AB=AC,∴∠ABC=∠C,∵E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EA=EB,∴∠ABE=∠A=2∠EBC,∴∠ABC=∠ABE+∠EBC=∠A+∠A,∵∠A+∠ABC+∠C=180°,∴∠A+2(∠A+∠A)=180°,∴∠A=45°,故答案为:4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15.如图,一块长方体砖宽AN=5cm,长ND=10cm,CD上的点B距地面的高BD=8cm,地面上A处的一只蚂蚁到B处吃食,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17cm.【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要求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首先要把两点所在的两个平面展开到一个平面内,然后根据题意确定数据,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①如图1所示,连接AB,则AB的长即为A处到B处的最短路程.在Rt△ABD中,∵AD=AN+DN=5+10=15cm,BD=8cm,∴AB===17(cm).②如图2所示,AB===(cm),∵>17,∴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17cm.故答案为:17.【点评】本题的是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16.如图,已知△ABC中,∠ABC=45°,F是高AD和BE的交点,CD=4,则线段DF的长度为4.【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易证BD=AD,即可证明△BDF≌△ADC,即可求得DF=CD.【解答】解:∵∠ABC=45°,AD⊥BC,∴BD=AD,∵∠CAD+∠AFE=90°,∠CAD+∠C=90°,∠AFE=∠BFD,∴∠AFE=∠C,在△BDF和△ADC中,,∴△BDF≌△ADC(ASA),∴DF=CD=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17.△ABC的周长为60,∠A和∠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若点P到边AB的距离为10,则△ABC的面积为300.【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作出图形,过点P作PD⊥AB于D,PE⊥BC于E,PF⊥AC于F,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PD=PE=PF,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过点P作PD⊥AB于D,PE⊥BC于E,PF⊥AC于F,∵∠A和∠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PD=PE=PF=10,∵△ABC的周长为60,∴△ABC的面积=AB•PD+BC•PE+AC•PF=PD(AB+BC+AC)=×10×60=300.故答案为:300.【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作辅助线,得到点P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E为正方形ABCD边AB上一点,BE=3AE=3,P为对角线BD上一个动点,则PA+PE的最小值是5.【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专题】动点型.【分析】连接EC,则EC的长就是PA+PE的最小值.【解答】解:连接EC.∵BE=3AE=3,∴AB=4,则BC=AB=4,在直角△BCE中,CE===5.故答案是:5.【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理解EC的长是PA+PE的最小值是关键.19.如图:已知在Rt△ABC中,∠C=90°,∠A=30°,在直线AC上找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则∠APB的度数为15°、30°、75°、12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分别根据当AB=BP1时,当AB=AP3时,当AB=AP2时,当AP4=BP4时,求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C=90°,∠A=30°,∴当AB=BP1时,∠BAP1=∠BP1A=30°,当AB=AP3时,∠ABP3=∠AP3B=∠BAC=×30°=15°,当AB=AP2时,∠ABP2=∠AP2B=×(180°﹣30°)=75°,当AP4=BP4时,∠BAP4=∠ABP4,∴∠AP4B=180°﹣30°×2=120°,∴∠APB的度数为:15°、30°、75°、120°.故答案为:15°、30°、75°、1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利用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4分)20.如图,方格纸上画有AB、CD两条线段,请你在图中添上一条线段,使图中的3条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不写作法).【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判定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线段AE,EF即为所求.【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1.如图,校园有两条路OA、OB,在交叉路口附近有两块宣传牌C、D,学校准备在这里安装一盏路灯,要求灯柱的位置P离两块宣传牌一样远,并且到两条路的距离也一样远,请你帮助画出灯柱的位置P,简要说明理由.【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到C和D的距离相等,应在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上;到路AO、OB的距离相等,应在路OA、OB夹角的平分线上,那么灯柱的位置应为这两条直线的交点.【解答】解:灯柱的位置P在∠AOB的平分线OE和CD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上.∵P在∠AOB的平分线上,∴到两条路的距离一样远;∵P在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上,∴P到C和D的距离相等,符合题意.【点评】考查学生对角平分线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理解;用到的知识点为: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则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2.如图,五边形ABCDE中,BC=DE,AE=DC,∠C=∠E,DM⊥AB于M,试说明M是AB中点.【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连接AD、BD.易证△ADE≌△DBC,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DB,即△ABD是等腰三角形,而DM⊥AB,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可得M是AB中点.【解答】证明:连接AD、BD,∵,∴△ADE≌△DBC(SAS),∴AD=BD,又∵DM⊥AB,∴M是AB的中点.【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作出辅助线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3.如图,DE⊥AB于E,DF⊥AC于F,若BD=CD、BE=CF,(1)求证:AD平分∠BAC;(2)已知AC=20,BE=4,求AB的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求出∠E=∠DFC=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Rt△BED≌Rt△CFD,推出DE=DF,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AF,BE=CF,即可求出答案.【解答】(1)证明:∵DE⊥AB,DF⊥AC,∴∠E=∠DFC=90°,∴在Rt△BED和Rt△CFD中∴Rt△BED≌Rt△CFD(HL),∴DE=DF,∵DE⊥AB,DF⊥AC,∴AD平分∠BAC;(2)解:∵Rt△BED≌Rt△CFD,∴AE=AF,CF=BE=4,∵AC=20,∴AE=AF=20﹣4=16,∴AB=AE﹣BE=16﹣4=12.【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4.如图:E在△ABC的AC边的延长线上,D点在AB边上,DE交BC于点F,DF=EF,BD=CE,过D作DG∥AC交BC于G.求证:(1)△GDF≌△CEF;(2)△ABC是等腰三角形.【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GDF=∠CEF进而利用ASA得出△GDF≌△CEF;(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证明:(1)∵DG∥AC∴∠GDF=∠C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GDF和△CEF中,∴△GDF≌△CEF(ASA);(2)由(1)△GDF≌△CEF得DG=CE又∵BD=CE,∴BD=DG,∴∠DBG=∠DGB,∵DG∥AC,∴∠DGB=∠ACB,∴∠ABC=∠ACB,∴△ABC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比较简单,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需要熟练掌握.25.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和点D重合,折痕为EF.若AB=3cm,BC=5cm,求:(1)DF的长;(2)重叠部分△DEF的面积.【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知:BF=DF,用DF表示出FC,在Rt△DC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DF的长;(2)作FH⊥AD于点H,求得FH,由折叠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证得∠EFD=∠DEF,得出DE=DF,进一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设DF=x,由折叠可知BF=DF=x,∴FC=BC﹣BF=5﹣x,∵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DC=AB=3,∠C=90°,AD∥BC,在Rt△DCF中,∠C=90°,DF2=DC2+FC2x2=32+(5﹣x)2x=3.4,∴DF=3.4Ccm;(2)作FH⊥AD于点H,则FH=AB=3,由折叠可知,∠EFB=∠EFD,∵AD∥BC,∴∠DEF=∠EFB,∴∠EFD=∠DEF,∴ED=DF=3.4,S△DEF=×DE×FH=×3.4×3=5.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运用,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掌握折叠的性质得出对应的线段和角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6.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AE∥BF,QE与QF的数量关系式QE=QF;(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3)如图3,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压轴题.【分析】(1)证△BFQ≌△AEQ即可;(2)证△FBQ≌△DAQ,推出QF=QD,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即可;(3)证△AEQ≌△BDQ,推出DQ=Q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即可.【解答】解:(1)AE∥BF,QE=QF,理由是:如图1,∵Q为AB中点,∴AQ=BQ,∵BF⊥CP,AE⊥CP,∴BF∥AE,∠BFQ=∠AEQ=90°,在△BFQ和△AEQ中∴△BFQ≌△AEQ(AAS),∴QE=QF,故答案为:AE∥BF;QE=QF.(2)QE=QF,证明:如图2,延长FQ交AE于D,∵Q为AB中点,∴AQ=BQ,∵BF⊥CP,AE⊥CP,∴BF∥AE,∴∠QAD=∠FBQ,在△FBQ和△DAQ中∴△FBQ≌△DAQ(ASA),∴QF=QD,∵AE⊥CP,∴EQ是直角三角形DEF斜边上的中线,∴QE=QF=QD,即QE=QF.(3)(2)中的结论仍然成立,证明:如图3,延长EQ、FB交于D,∵Q为AB中点,∴AQ=BQ,∵BF⊥CP,AE⊥CP,∴BF∥AE,∴∠1=∠D,在△AQE和△BQD中,,∴△AQE≌△BQD(AAS),∴QE=QD,∵BF⊥CP,∴FQ是斜边DE上的中线,∴QE=Q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的应用,注意: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5.下列表格是二次函数 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对应值,判断方程 ( 为常数)的一个解x的范围是
x
…
6.17
6.18
6.19
6.20
…
…
-0.03
-0.01
0.02
0.04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利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
由表格中的数据看出-0.01和0.02更接近于0,故x应取对应的范围.
故选C.
6.某机械厂一月份生产零件50万个,三月份生产零件72万个,则该机械厂二、三月份生产零件数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
A. 2%B. 5%C. 10%D. 20%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得50(1+x)2=72,
解得x1=0.2=20%,x2=-2.2(不合题意,舍去)
26.已知二次函数 ( 为常数).
(1)求证:不论 为何值,该函数的图像与 轴总有公共点;
(2)当 取什么值时,该函数的图像与 轴的交点在 轴的上方?
27.已知,正方形 , ,抛物线 为常数),顶点为 .
(1)拋物线经过定点坐标是_____,顶点 的坐标(用 的代数式表示)是_____.
(2)若抛物线 ( 为常数)与正方形 的边有交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
(2)若 ,求AD的长。
23.一商店销售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该店采取了降价措施,在每件盈利不少于25元的前提下,经过一段时间销售,发现销售单价每降低1元,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在3.14、、﹣、、、0.2020020002这六个数中,无理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2.(3分)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A.0 B.1 C.0和1 D.1和﹣13.(3分)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2 B.=9 C.=±3 D.±=±34.(3分)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5.(3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周长为()A.13cm B.17cm C.13cm或17cm D.11cm或17cm6.(3分)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7.(3分)如图,已知△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D与BE相交于点G,BE与AC相交于点F,AD与CE相交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CD≌△BCE;②∠AGB=60°;③BF=AH;④△CFH是等边三角形;⑤连CG,则∠BGC=∠DG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2 B.3 C.4 D.58.(3分)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2015B2015A2016的边长为()A.4028 B.4030 C.22014 D.2201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2分)16的算术平方根是.10.(2分)地球上七大洲的总面积约为149 480 000km2,这个数据精确到10 000 000km2为km2.11.(2分)若+(b+2)2=0,则a+b=.12.(2分)写出一个3到4之间的无理数.13.(2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14.(2分)如图,△OAD≌△OBC,且∠O=58°,∠C=20°,则∠OAD=°.15.(2分)我国国旗上的五角星有条对称轴.16.(2分)如图,在△ABC中,AB=AC=32cm,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若BC=21cm,则△BCE的周长是cm.17.(2分)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A=90°,BC=3,D为AB上一点,连接CD,如果三角形BCD沿直线CD翻折后,点B恰好与边AC的中点E重合,那么点D到直线AC的距离为.18.(2分)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BAE=136°,∠B=∠E=90°,在BC,DE 上分别找一点M,N,使得△AMN的周长最小时,则∠AMN+∠ANM的度数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分.)19.(8分)计算:(1)﹣+;(2)+|1﹣|﹣(π﹣1)0.20.(8分)解方程:(1)3x2﹣75=0;(2)64(x+1)3=27.21.(6分)已知:如图,BC∥EF,AD=BE,BC=EF,试说明△ABC≌△DEF.22.(6分)如图,两条公路OA和OB相交于O点,在∠AOB的内部有工厂C和D,现要修建一个货站P,使货站P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且到两工厂C、D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出货站P的位置.(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23.(8分)如图,在△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的中线,过点C 作CF⊥AE,垂足为点F,过点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点D.(1)试说明AE=CD;(2)若AC=10cm,求BD的长.24.(10分)如图,△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M、N分别是线段BC、DE的中点.(1)求证:MN⊥DE;(2)连结DM,ME,猜想∠A与∠DME之间的关系,并写出推理过程;(3)若将锐角△ABC变为钝角△ABC,如图,上述(1)(2)中的结论是否都成立?若结论成立,直接回答,不需证明;若结论不成立,说明理由.25.(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4,AB=CD,BD=6,点E从D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DA向点A匀速移动,点F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C→B→C作匀速移动,点G从点B出发沿BD向点D匀速移动,三个点同时出发,当有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其余两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试证明:AD∥BC.(2)在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当点G的运动速度取某个值时,有△DEG与△BFG 全等的情况出现,请你探究当点G的运动速度取哪些值时,△DEG与△BFG全等.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在3.14、、﹣、、、0.2020020002这六个数中,无理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答】解:﹣、是无理数.故选:B.2.(3分)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A.0 B.1 C.0和1 D.1和﹣1【解答】解: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故选:A.3.(3分)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2 B.=9 C.=±3 D.±=±3【解答】解:A、=2,故本选项错误;B、=3,故本选项错误;C、=3,故本选项错误;D、=±3,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4.(3分)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A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3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周长为()A.13cm B.17cm C.13cm或17cm D.11cm或17cm【解答】解:当7为腰时,周长=7+7+3=17;当3为腰时,因为3+3<7,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三角形的周长是17.故选:B.6.(3分)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解答】解:A、添加CB=CD,根据SSS,能判定△ABC≌△ADC,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添加∠BAC=∠DAC,根据SAS,能判定△ABC≌△ADC,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添加∠BCA=∠DCA时,不能判定△ABC≌△ADC,故C选项符合题意;D、添加∠B=∠D=90°,根据HL,能判定△ABC≌△ADC,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3分)如图,已知△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D与BE相交于点G,BE与AC相交于点F,AD与CE相交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CD≌△BCE;②∠AGB=60°;③BF=AH;④△CFH是等边三角形;⑤连CG,则∠BGC=∠DG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2 B.3 C.4 D.5【解答】解:∵∠BCA=∠DCE=60°,∴∠BCE=∠ACD,在△BCE和△ACD中,,∴△BCE≌△ACD(SAS);故①正确;∵△BCE≌△ACD,∴∠CBF=∠CAH.∵∠BFC=∠AFG,∴∠AGB=∠ACB=60°,故②正确;在△BCF和△ACH中,,∴△BCF≌△ACH(ASA),∴CF=CH,BF=AH;故③正确;∵CF=CH,∠ACH=60°,∴△CFH是等边三角形;故④正确;连接CG,∵∠AGB=∠ACB=60°,∠CBG=∠CAG,∴点A,B,C,G四点共圆,∴∠BGC=∠BAC=60°,∵∠CGD=∠ABC=60°,∴∠BGC=∠DGC,故⑤正确.故选:D.8.(3分)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2015B2015A2016的边长为()A.4028 B.4030 C.22014 D.22015【解答】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MON=30°,∴OA1=A1B1=1,∴A2B1=1,∵△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2∥A3B3,B1A2∥B2A3,∴A2B2=2B1A2,B3A3=2B2A3,∴A3B3=4B1A2=4,A4B4=8B1A2=8,A5B5=16B1A2=16,以此类推:△A2015B2015A2016的边长为22014.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2分)16的算术平方根是4.【解答】解:∵42=16,∴=4.故答案为:4.10.(2分)地球上七大洲的总面积约为149 480 000km2,这个数据精确到10 000 000km2为 1.5×108km2.【解答】解:149 480 000=1.4948×108≈1.5×108.故答案为:1.5×108.11.(2分)若+(b+2)2=0,则a+b=1.【解答】解:∵+(b+2)2=0,∴a﹣3=0,b+2=0,解得a=3,b=﹣2,∴a+b=3﹣2=1,故答案为:1.12.(2分)写出一个3到4之间的无理数π.【解答】解:3到4之间的无理数π.答案不唯一.13.(2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50或80°.【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当8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的度数=(180°﹣80°)÷2=50°;②当8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其底角为80°,故它的底角度数是50或80.故答案为50或80.14.(2分)如图,△OAD≌△OBC,且∠O=58°,∠C=20°,则∠OAD=102°.【解答】解:∵△OAD≌△OBC,∠O=58°,∠C=20°,∴∠D=∠C=20°,∴∠OAD=180°﹣∠D﹣∠O=180°﹣20°﹣58°=102°,故答案为:102.15.(2分)我国国旗上的五角星有5条对称轴.【解答】解:过五角星的五个顶点中任意一个,与所对的两边的交点可作一条对称轴,∴五角星有5条对称轴.故答案为:5.16.(2分)如图,在△ABC中,AB=AC=32cm,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若BC=21cm,则△BCE的周长是53cm.【解答】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BCE的周长=BE+CE+BC=AE+CE+BC=AC+BC,∵AC=32cm,BC=21cm,∴△BCE的周长=32+21=53cm.故答案为:53.17.(2分)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A=90°,BC=3,D为AB上一点,连接CD,如果三角形BCD沿直线CD翻折后,点B恰好与边AC的中点E重合,那么点D到直线AC的距离为2.【解答】解:过点D作DN⊥AC于N,过点D作DM⊥AB,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CD=∠ACD,CE=CB=3,∴DM=DN,∵E是AC的中点,∴AC=2AE=6,=S△BCD+S△ACD,∵S△BAC即CB•AC=BC•DM+AC•DN,∴×3×6=×DN×3+×6×DN,解得:DN=2,∴点D到AC的距离是2.故答案为:2.18.(2分)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BAE=136°,∠B=∠E=90°,在BC,DE 上分别找一点M,N,使得△AMN的周长最小时,则∠AMN+∠ANM的度数为88°.【解答】解:作A关于BC和ED的对称点A′,A″,连接A′A″,交BC于M,交ED于N,则A′A″即为△AMN的周长最小值.作DA延长线AH,∵∠BAE=136°,∴∠HAA′=44°,∴∠A′+∠A″=∠HAA′=44°,∵∠A′=∠MAA′,∠NAE=∠A″,且∠A′+∠MAA′=∠AMN,∠NAE+∠A″=∠ANM,∴∠AMN+∠ANM=∠A′+∠MAA′+∠NAE+∠A″=2(∠A′+∠A″)=2×44°=88°,故答案为:8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分.)19.(8分)计算:(1)﹣+;(2)+|1﹣|﹣(π﹣1)0.【解答】解:(1)原式=4++=4+2=6;(2)原式=3+﹣1﹣1=+1.20.(8分)解方程:(1)3x2﹣75=0;(2)64(x+1)3=27.【解答】解:(1)3x2=75,整理得:x2=25,开方得:x=±5;(2)方程整理得:(x+1)3=,开立方得:x+1=,解得:x=﹣.21.(6分)已知:如图,BC∥EF,AD=BE,BC=EF,试说明△ABC≌△DEF.【解答】解:∵BC∥EF,∴∠CBA=∠FED,∵AD=BE,∴AD+BD=BE+BD,即AB=DE,在△ABC和△DEF中,∵,∴△ABC≌△DEF.22.(6分)如图,两条公路OA和OB相交于O点,在∠AOB的内部有工厂C和D,现要修建一个货站P,使货站P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且到两工厂C、D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出货站P的位置.(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作CD的垂直平分线,∠AO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P即为所求,此时货站P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P和P1都是所求的点.23.(8分)如图,在△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的中线,过点C 作CF⊥AE,垂足为点F,过点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点D.(1)试说明AE=CD;(2)若AC=10cm,求BD的长.【解答】(1)证明:∵DB⊥BC,CF⊥AE,∴∠DCB+∠D=∠DCB+∠AEC=90°.∴∠D=∠AEC.又∵∠DBC=∠ECA=90°,且BC=CA,∴△DBC≌△ECA(AAS).∴AE=CD.(2)解:由(1)得AE=CD,AC=BC,∴Rt△CDB≌Rt△AEC(HL)∴BD=EC=BC=AC,且AC=10cm.∴BD=5cm.24.(10分)如图,△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M、N分别是线段BC、DE的中点.(1)求证:MN⊥DE;(2)连结DM,ME,猜想∠A与∠DME之间的关系,并写出推理过程;(3)若将锐角△ABC变为钝角△ABC,如图,上述(1)(2)中的结论是否都成立?若结论成立,直接回答,不需证明;若结论不成立,说明理由.【解答】解:(1)如图,连接DM,ME,∵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M是BC的中点,∴DM=BC,ME=BC,∴DM=ME又∵N为DE中点,∴MN⊥DE;(2)在△ABC中,∠ABC+∠ACB=180°﹣∠A,∵DM=ME=BM=MC,∴∠BMD+∠CME=(180°﹣2∠ABC)+(180°﹣2∠ACB),=360°﹣2(∠ABC+∠ACB),=360°﹣2(180°﹣∠A),=2∠A,∴∠DME=180°﹣2∠A;(3)结论(1)成立,结论(2)不成立,理由如下:在△ABC中,∠ABC+∠ACB=180°﹣∠BAC,∵DM=ME=BM=MC,∴∠BME+∠CMD=2∠ACB+2∠ABC,=2(180°﹣∠BAC),=360°﹣2∠BAC,∴∠DME=180°﹣(360°﹣2∠BAC),=2∠BAC﹣180°.25.(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4,AB=CD,BD=6,点E从D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DA向点A匀速移动,点F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C→B→C作匀速移动,点G从点B出发沿BD向点D匀速移动,三个点同时出发,当有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其余两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试证明:AD∥BC.(2)在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当点G的运动速度取某个值时,有△DEG与△BFG 全等的情况出现,请你探究当点G的运动速度取哪些值时,△DEG与△BFG全等.【解答】(1)证明:在△ABD和△CDB中,∴△ABD≌△CDB,∴∠ADB=∠CBD,∴AD∥BC;(2)解:设运动时间为t,点G的运动速度为v,当0<t≤时,若△DEG≌△BFG,则,∴,∴,∴v=3;若△DEG≌△BGF,则,∴,∴(舍去);当<t≤时,若△DEG≌△BFG,则,∴,∴,∴v=;若△DEG≌△BGF,则,∴,∴,∴v=1.综上,点G的速度为3或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