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每课一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精练(完美解析版)一、选择题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解析: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内,其余三项所述活动均涉及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
答案:C2.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解析:若题中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未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正内负,b为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答案:C3.(密码原创)去除蛙的脑而保留脊髓,做成脊蛙。
用夹子夹住脊蛙的一腿使之不能收缩,用稀醋酸刺激这一条腿,蛙的另一条腿将弯向受刺激的腿进行搔拔。
此现象说明…()A.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也能发生反射B.未受刺激的一侧也有此反射的感受器C.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元有联系D.神经冲动传到脑,脑发生的神经冲动传到未受刺激的腿,使之弯曲搔拔解析:A项,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神经中枢反射不能发生。
B项,刺激夹子夹住的一侧,只有此腿的感受器受到刺激。
C项,受刺激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元有联系,一侧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可传到另一腿。
D项,脊蛙已经去除了脑。
答案:C4.下图中①~④处能发生神经递质活动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解析: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突触小体膜)分泌,作用于突触后膜(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①是细胞体膜,④是突触小体膜。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训练2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一、选择题1. (2011·江苏高考)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2011·广东高考理综)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3.(2011·浙江高考理综)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内部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兴奋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移动的方向相反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5.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6. (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 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7.(2010·北京高考理综)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提分专练作业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反射与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一个神经细胞只有一个树突B.根据神经元传递兴奋的方向,可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C.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但不能传导兴奋D.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轴突中解析:选B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神经元一般有多个树突;能将兴奋从周围部位传向中枢部位的神经元叫传入神经元,将兴奋从中枢部位传向周围部位的神经元叫传出神经元,两者之间的神经元是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不仅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还能传导兴奋。
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细胞体中。
2.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者在脊髓,后者在大脑和脊髓D.前者在大脑,后者在大脑和脊髓解析:选C 前者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
后者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属于条件反射。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解析:选B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完整的反射弧和相应的刺激才能出现反射活动;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4.“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解析:选B 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则对相应的刺激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达标训练
更上一层楼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间隙,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一致。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就会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发其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答案:A2.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作用的是( )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解析: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是性激素的调节作用,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属于神经的调节作用,A、C不属于调节。
答案:B3.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是通过电信号传导,二是可以双向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则是通过“突触”这一结构来完成的,电信号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传导到突触后膜,从而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由于突触间的传导是单向的,所以神经冲动在神经之间的传导是单方向的,即兴奋只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方向传递。
答案:D4.关于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布有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B.分布有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C.感知外部世界D.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解析:大脑皮层是人的高级活动的中枢,主要与条件反射和思维的形成有关,而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在脊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章第1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消耗ATP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答案: C2.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答案: B3.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C.在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会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D.图乙中的X为传入神经解析:图甲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X为传入神经,c为突触结构,a、b为传出神经上的两个点。
若b受损,刺激a,兴奋不能传导到肌肉,肌肉不能收缩,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也不能传到大脑,不能形成感觉,C错误。
答案: C4.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动作电位峰值升高C.静息电位值增大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解析:Na+的内流形成动作电位,所以细胞外液中Na+浓度降低,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答案: D5.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突触间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的结果B.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外排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D.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实现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解析: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相关,但钾离子外流的过程不消耗能量,不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外排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突触间隙中有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液,C正确;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化学信号就转变成了电信号,D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章第1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消耗ATP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答案: C2.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答案: B3.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C.在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会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D.图乙中的X为传入神经解析:图甲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X为传入神经,c为突触结构,a、b为传出神经上的两个点。
若b受损,刺激a,兴奋不能传导到肌肉,肌肉不能收缩,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也不能传到大脑,不能形成感觉,C错误。
答案: C4.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 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动作电位峰值升高C.静息电位值增大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解析:Na+的内流形成动作电位,所以细胞外液中Na+浓度降低,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答案: D5.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突触间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的结果B.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外排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D.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实现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解析: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相关,但钾离子外流的过程不消耗能量,不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外排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突触间隙中有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液,C正确;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化学信号就转变成了电信号,D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轴突末端可释放神经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过突触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B.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C.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D.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能写字能看书看报,其受损部位是语言中枢的S区2.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3.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A的树突→B的轴突B.B的轴突→A的轴突C.B的轴突→A的胞体D.A的轴突→B的树突4.如图是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③Ⅰ是传入神经,Ⅲ是传出神经④Ⅰ是传出神经,Ⅲ是传入神经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Ⅰ→Ⅱ→Ⅲ→M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Ⅲ→Ⅱ→Ⅰ→S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Ⅰ→Ⅱ→Ⅲ→M或M→Ⅲ→Ⅱ→Ⅰ→S⑧一般情况下,M的细胞将主要消耗蛋白质分解后释放的能量⑨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A.②④⑥⑧B.①③⑤⑨C.①③⑧⑨D.②⑤⑦⑨5.如图所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图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B.在突触小体上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刺激⑥处,神经兴奋能传到⑤④③②①6.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7. 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章第1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消耗ATP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答案: C2.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答案: B3.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C.在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会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D.图乙中的X为传入神经解析:图甲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X为传入神经,c为突触结构,a、b为传出神经上的两个点。
若b受损,刺激a,兴奋不能传导到肌肉,肌肉不能收缩,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也不能传到大脑,不能形成感觉,C错误。
答案: C4.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动作电位峰值升高C.静息电位值增大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解析:Na+的内流形成动作电位,所以细胞外液中Na+浓度降低,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答案: D5.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突触间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的结果B.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外排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D.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实现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解析: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相关,但钾离子外流的过程不消耗能量,不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外排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突触间隙中有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液,C正确;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化学信号就转变成了电信号,D正确。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下图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
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内外的电流方向是A.都是由左向右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2.某病人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视、听觉正常,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最有可能受损的部位是()。
A.大脑皮层B.脑干C.小脑D.脊髓胸段3.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B.兴奋经过突触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4.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的强度B.中枢突触的数目C.感受器的兴奋性D.效应器的兴奋性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刻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6.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 Array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7.列关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神经元轴突→突触→乙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B.甲神经元树突→突触→乙神经元轴突(或细胞体)C.乙神经元树突→突触→甲神经元轴突(或细胞体)D.乙神经元树突→突触→甲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8.成人可以有意识的排尿,婴儿却不能,这说明()A.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低级中枢的调控B.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C.位于脊髓内的高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低级中枢的调控D.位于脊髓内的高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9.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通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神经元内B.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C.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D.神经递质的传递是双向的10.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内负外正”B、兴奋部位的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11.图甲表示与缩手反射相关的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训练及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在动物体内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最可能是:()A.树突→轴突B.细胞体→轴突C.细胞体→树突D.轴突→树突2.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A.神经元B.反射弧C.神经中枢D.效应器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错误叙述是:()A.神经元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B.神经纤维兴奋的部位膜电位是外正内负C.两神经元间通过突触相接触D.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4.下列有关效应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接受兴奋,进行活动B.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C.是肌肉或腺体D.是构成反射弧的最后一环节5.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6.(上海2000高考)下列反应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见到话梅就分泌唾液B.一粒糖放入口中,就分泌唾液C.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D.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奶7.(天津2002高考)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实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8.(上海2000高考)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脊髓、大脑、大脑B.脑干、脊髓、大脑C.大脑、脊髓、大脑D.脊髓、脊髓、脑干9.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10.在反射弧中,能够对刺激起分析和综合作用的是:()A.传出神经B.感受器 C.效应器D.神经中枢11.神经冲动在生物体内的传递途径是:()A.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B.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C.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D.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12.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13.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后膜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14.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B.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两侧相邻的神经元C.会使一侧相邻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能将电信号直接传导到相邻神经元15.(苏锡常镇2005)下列有关人类神经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神经纤维上及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B.两个神经元的细胞膜是直接接触,以便于兴奋的传递C.突触只允许兴奋由树突末端传到另一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D.突触末端细胞质中小泡内的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16.下列关于神经结构与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B.突触传递的可能是上一个神经元对下一神经元的抑制作用C.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元的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元的末梢D.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觉17.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18.下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专题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后强化演练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解析:使下肢运动的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都能导致下肢运动障碍,该病人有感觉,说明其感受器、传入神经完好无损,由于该病人是腰椎部位受伤造成的,因而最可能是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受损,可排除效应器。
答案:A2.(2012·湛江模拟)根据下图分析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A.此图可表示突触小泡膜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③与水面接触解析:由该图A面具有糖蛋白可知,应是神经细胞膜外侧;静息电位的形成与K+外流有关,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对K+的运输有关;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即膜外侧;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亲水性头部③与水面接触。
答案:A3.(2012·烟台一模)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ATP的合成和水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解析:在突触处信号分子只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答案:D4.(2011·福建厦门模拟)对排尿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损引起的排尿异常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消失B.脊髓胸段以下损毁,排尿反射消失C.膀胱传入神经受损,一旦膀胱充盈就引起排尿反射D.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膀胱不能储存尿液,发生随时漏尿现象解析:排尿反射是低级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还存在,只是不受大脑控制;膀胱传入神经受损和膀胱的压力感受器受损,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引起排尿反射。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练习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就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就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就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解析:非条件反射就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比如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起跑动作的产生显然不就是与生俱来的,A项错误。
调节起跑动作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就是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与听觉中枢,B项错误。
起跑反射涉及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兴奋,C项正确。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与起跑反应的快慢程度无关,D项错误.答案:C2、右图就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就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就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处的传递速度与结构b上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就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单向传递。
神经冲动在突触上单向传递,决定了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图中a为效应器,b为传出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入神经,e为感受器,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就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A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解析:动作电位的产生就是由Na+内流导致的,如果减少溶液S中Na+的浓度,则会导致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内流量减少,从而使峰值降低。
答案:D4、下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就是()A、该图中,①就是神经中枢,②就是传出神经,③就是传入神经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就是⑤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就是④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判定,①表示神经中枢,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传出神经,④表示效应器,⑤表示感受器。
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 系统的调节典型习题(附答案)
(1)图中B、C表示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 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____________。 (2)图中a~d,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CO2浓 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b的来源有__________,b的 去向有_______________。
A.静息状态时甲图中④处上侧是正电位,下侧是负电位 B.图甲中结构②都分布在突触小体中为③中物质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C.图甲D.图乙中的X所示为传入神经元,其右侧结构d可以产生感觉
10. 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感受器,e是效应器 B.切断d,刺激b,引起效应器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C.兴奋在结构c(神经细胞间)和结构b处传导的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1.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 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显微结 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总分:
________________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附答案)(第2课时)
第2课时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各级神经中枢下丘脑:有________调节中枢、________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________中枢等。
小脑:有维持________的中枢。
脊髓:调节________的________中枢。
大脑皮层:调节________的________中枢。
3.关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________,但彼此间又________。
一般来说,位于________的低级中枢受________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
二、人脑的高级功能1.________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它除了有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________、学习、记忆和_______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划分思考讨论:答案:一、1.大脑脑干小脑脊髓2.体温水平衡呼吸身体平衡躯体运动低级机体活动高级3.各不相同相互联系,相互调控脊髓脑二、1.大脑皮层语言思维2.S区:不能讲话H区:不能听懂话V区:不能看懂文字W区:不能写字思考讨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的信息量非常大,其中大部分被遗忘,仅有少量的信息通过注意形成短期记忆,短期记忆通过反复运用而容易转为长期记忆。
所以要提高记忆效率首先要提高注意力,还要注意及时复习、加强巩固。
1.某人因受到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但此人呼吸和心跳正常。
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C.小脑和脑干D.只有脊髓2.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3.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和脊髓排尿中枢受损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依次是()A.尿失禁、正常排尿B.尿失禁、不能排尿C.正常排尿、尿失禁D.不能排尿、尿失禁4.(2009海南高考)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5.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⑤大脑皮层W 区(运动性书写中枢)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6.下图表示人脑及部分脊髓,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2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2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一、选择题(单选)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一定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C.小脑和脑干D.只有脊髓3.关于兴奋的传导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轴突D.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4.下图是某技术人员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突触结构后获得的电子显微镜相片的模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神经兴奋传导从A→B②神经兴奋传导从B→A③神经兴奋传导从B→C④神经兴奋传导从C→B⑤突触小泡中包含着神经递质A.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⑤*5.神经冲动在生物体内的传递途径是()A.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B.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C.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D.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6.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胞吞作用D.胞吐作用7.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 B. C. D. 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受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③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②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8.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刺激a点,肌肉发生收缩现象,那么说明神经冲动只能由a点向肌肉方向传导B.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与肌肉之间距离越近,肌肉收缩就越强C.刺激b点,肌肉也可能发生收缩现象D.刺激a点的强度越大,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就越快9.分别刺激下图I.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A.I B.ⅡC.ⅢD.Ⅳ10.下图中①~④处能发生神经递质活动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11.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 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2.某人的大脑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A.运动语言区B.书写语言区C.视觉语言区D.听觉语言区13.某人腰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14.位于人体内的神经元的功能分段,以下面模式图表示.下列据图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突触一般不含有I部位的结构B.I部位和Ⅳ部位均含有线粒体C.神经元的细胞核一般存在于Ⅳ部位D.一旦Ⅱ部位发生冲动,传导到Ⅳ部位,就能引发Ⅳ释放兴奋性递质15.下图所示为测定A.B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 c处,电流表的变化是()A.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B.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C.刺激b点,灵敏电流表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刺激c点,灵敏电流表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16.在人的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的“沉默突触”沉默之谜. 请你推测“沉默突触”不能传递信息的原因是()①突触小体内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不同中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则患者会患运动性失语症D.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18.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二、非简答题19.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1)图2的结构名称是.结构②的名称是.(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的变化.*20.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下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请回答:(1)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填写标号);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填写标号).(2)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3)直接刺激③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21.据报道:当大脑里乙酰胆碱(Ach)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下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简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 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轴突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1)写出图中①~④的结构:①;②③;④(2)下表为在不同浓度的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问题:a.C处的数据说明了. b.D处的数据说明了.(3)在轴突中除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单选)1. B2. A3. D4. C5. C6. D7. B8. C9. D 10. D11. A 12. C 13. A 14. B 15. C16. D17. D 18. B二、非简答题19.(1)突触突触后膜(2)感受器反射大脑皮层(3)内正外外(4)兴奋膜电位20.(1)②④①③(2)局部刺激(3)左肌肉和右肌肉21.(1)①细胞核②线粒体③突触前膜④突触后膜(2)a.不同浓度的Ach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b.随Ach浓度的升高,促进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021年整理)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
(完整版)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这种电信号称为()A.静息电位 B.反射 C.神经冲动 D.反射弧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释放到突触间隙的化学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有的动物细胞内的ATP可能全部来自细胞质基质C.细胞凋亡对机体的正常发育是不利的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3.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4.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就是膜电位为零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5.某脑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看书看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每课一练
一、基础知识题
1.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醋酸,草履虫会聚集在有醋酸的地方,这现象叫做。
2.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这三种现象对应的被酒精麻痹而功能不正常的中枢依次是、和。
3.因脑溢血中风导致的植物人,心跳、呼吸正常,但失去了知觉,不能进食,大小便失禁,病人受损的部位在。
4.某患者因受外伤而导致听不懂别人的谈话,但它他会讲话、会书写,也能看懂文字。
该患者受损的大脑皮层言语区是。
5.对实验狗的脊髓进行直接加温,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冷却其脊髓,又会引起寒战、血管收缩等反应。
下列解释一定不正确的是()
A.脊髓存在着温度感受器
B.脊髓存在着温度调节中枢
C.脊髓存在着温度调节的效应器
D.脊髓中有神经元参与体温调节反射弧的构成
6.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要反复复习,其道理不包括()A.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促进神经元的活动和新的突触的建立
B.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C.反复复习有利于强化已有的神经联系
D.反复复习只是将经验贮存、再现,不会建立新的神经联系
7.关于记忆和学习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脑内神经递质和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和记忆有关
B.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与短期记忆密切相关
C.长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无关,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高等动物和人一样都有学习和记忆功能
二、强化知识题
1.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2.某人的大脑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
他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
3.以下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1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实质就是电信号的传递
○2特定的反射需要特定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
○3大山雀通过模仿学会了“开奶瓶”,说明动物也能学习和记忆
○4鹦鹉学舌,说明动物的大脑皮层也具有语言区
A.○1○4B.○1○2C.○2○3D.○3○4
4.下列关于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学习和记忆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形成
C.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D.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5.反射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应答,有人做了脊蛙反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须将蛙头部剪去,其目的是。
(2)将浸有质量分数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蛙后肢下端皮肤下,可看到
现象。
其原因是。
(3)若破坏蛙的脊髓,再重复上述(2)的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
(4)上述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由一个神经元经传到下一个神经元。
三、提高巩固题
1.在突触传递中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地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内,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
2.刺激某一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元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间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3.下列关于人类神经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反射弧中,兴奋始终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
B.神经元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以便兴奋的传递
C.突触只允许兴奋由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末端传导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而或胞体
D.轴突末端细胞质中小泡内的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4.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战。
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5.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1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5(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3称为。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用字母表示)(3)甲图中总共有个突触。
(4)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中。
6.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2的名称是。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支叫做。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疼痛的部位是。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4)如果在图2中○1和○2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2处发生的变化是(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2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应激性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反射活动,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是应激性。
2.大脑、小脑、脑干解析: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说明大脑的语言中枢、小脑平衡协调随意运动的中枢、脑干(延髓)的呼吸中枢被麻痹了。
3.大脑皮层
4.H区
5.C 解析:从题意可知,温度调节的效应器是引起“气喘、血管扩张或收缩、寒战”等具体器官;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温度感受器在皮肤、粘膜、内脏等处,但从题干中不能否定脊髓中无中枢和感受器;温度调节的效应器的活动是指骨骼肌、汗腺、毛细血管等活动,而这些器官不可能在脊髓内部。
6.D
7.C 解析:长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有关,也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二、强化知识题
1.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速度是相当快的,神经纤维的长短对反射时间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神经冲动经过突触时要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由于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再作用于后膜,需要“耽搁”时间,需时较长,反射越复杂,中枢经过的突触数目越多,反射时间越长。
2.视觉语言区
3.A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电信号的传导,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故○1错;鹦鹉没有语言中枢,鹦鹉会学舌,但并不理解语言的“概念”和“含义”,只建立了机械模仿的条件反射。
4.D 解析:学习和记忆是大脑的功能,中枢在大脑皮层。
5.(1)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2)右后肢(或双侧后肢)收缩以除去粘有硫酸的小纸片
(3)上述现象不出现(后肢不收缩)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基础,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反射就不能完成。
(4)突触
三、提高巩固题
1.突触得以为下次传递做好准备解析:在突触传递过程中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地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内,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这样就保证了神经递质传递的忠实性,避免了一次释放的递质会影响到下一次神经活动。
2.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3.D 解析:在突触处有化学信号的传递,故A错;神经元之间突触间隙,故B错;一般在突触处兴奋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导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4.C 解析:人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战。
这时分布在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刺激并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作出反应,由传出神经传到骨骼肌,引起骨骼肌收缩而产生不自主战栗,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神经冲动传入的过程中,在经过突触时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在单个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5.(1)效应器神经中枢(2)c、e (3)3 (4)○8线粒体
6.(1)突触突触后膜
(2)传感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大脑皮层
(3)内正外负
(4)兴奋膜电位
解析:图1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反射弧由传感器A、传入神经B、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效应器F组成,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是反射现象,反射的中枢在脊髓,产生痛觉的部位应在大脑皮层;图2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1是突触前膜,○2时突触后膜。
在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而兴奋时,兴奋部位的电位是外负内正,乙酰胆碱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与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