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供应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合集下载

供应商质量管理方法(5篇)

供应商质量管理方法(5篇)

供应商质量管理方法(5篇)供应商质量管理方法(5篇)供应商质量管理方法范文第1篇一、培植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强化釆购质量意识随着IS09000族标准的普遍采纳,质量管理领域发生了观念上的变革,一些新的质量管理理念不断涌现,而这些新的理念极大地促进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此,企业在选购管理中应培植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强化选购质量意识,要做到这点,就要求企业领导在组织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时,企业选购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质量检验人员在从事选购商品质量管理与掌握活动中,必需树立和强化“质量第一”、“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协作精神”、“注意质量效益”、“顾客至上”等理念,增加关怀选购质量和爱护质量的自觉性。

质量意识的形成和提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可通过以下方法强化质量意识的形成:(一)通过学习、宣扬,提高选购人員的质量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宣扬,使选购人员提高对选购商品质量重要性的熟悉,乐观主动地提髙业务水平和操作技术,提髙学法守法的自觉性,严格按质量法规、质量标准做好有关工作,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明确没有选购质量,就没有产品质量,就没有企业效益,就没有个人利益,不断增加质量意识。

(二)提高领导质量意识提高选购质量意识,关键在于企业领导层质量意识,只有领导决策层具有剧烈的质量意识,髙度重视选购质量工作,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中心工作真抓实干,才能提高质量意识,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不断提高选购质量。

同时,企业领导应擅长倾听选购人员的心声,通过沟通,使选购人员认同企业选购质量目标,贯彻执行企业选购质量策略。

二、选择优秀的供应商,构建全新的选购质量管理模式选购是企业与一个或多个供应商之间的交易活动,选购商品质量与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亲密相关。

阅历表明,一个企业要是能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质量管理精力花在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上,那么企业过程质量和成品质量起码可以提高50%以上。

所以,选择优秀的供应商,构建全新的选购质量管理模式,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与掌握,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供应商绩效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绩效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绩效管理的策略与方法简介供应商绩效管理是指企业如何制定并实施一套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评估和监控供应商的绩效。

有效的供应商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供应链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时交付优质产品和服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供应商绩效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1. 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供应商绩效管理的第一步是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

这些指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能够客观地衡量供应商的表现。

例如,可以使用交付准时率、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等指标来评估供应商的绩效。

2. 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建立一个有效的供应商评估体系是确保绩效管理成功的关键。

评估体系应该包括一系列评估方法和工具,例如供应商调查、履约评估、质量报告等。

评估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并用于持续改进和决策制定。

3. 风险管理绩效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风险管理。

企业应该识别并管理与供应商绩效相关的风险,以降低潜在风险对供应链造成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制定风险应对计划等方式实现。

4. 激励与奖惩机制为了激励供应商提供更好的绩效,企业可以设定激励与奖惩机制。

例如,可以设定绩效奖金制度或合同条款来鼓励供应商的表现。

同时,对于绩效不佳的供应商,可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例如降低订单量或解除合同关系。

5. 持续改进供应商绩效管理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企业应该定期审查和改进绩效指标、评估方法和奖惩机制,并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持续改进,企业可以不断提高供应商绩效管理的效果。

以上是供应商绩效管理的几种常用策略与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结合这些策略与方法来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供应商绩效管理方案,以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供应商整合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整合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整合的策略与方法供应商整合是指企业对其供应链中的供应商进行整合管理的过程。

通过供应商整合,企业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加强供应商合作关系,并实现更好的供应商选择和评估体系。

下面将介绍供应商整合的策略和方法。

一、供应商整合的策略1.长期合作策略企业应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长期合作,企业和供应商可以共同承担风险、分享信息、优化资源配置,并通过技术和知识的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2.多元化供应链策略企业应建立多元化供应链,减少单一供应商对企业运营的风险。

通过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可以灵活调整供应商结构,降低对一些供应商的依赖,并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

3.集中采购策略企业应将采购集中在少数几个具有优势的供应商身上,实现采购规模经济。

通过集中采购,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采购价格、更高的采购资源优先级,并提高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影响力。

4.全球采购策略企业应积极发展全球采购,寻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

通过全球采购,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并提高产品品质和供应灵活性。

二、供应商整合的方法1.供应商评估和筛选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筛选体系,通过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满足企业需求的供应商。

供应商评估的关键指标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交付能力、技术能力、成本水平和合作意愿等。

2.供应商绩效评估和管理企业应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和管理体系,定期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交货准时性、响应速度等进行评估,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激励优秀供应商,推动供应商不断改进和提升绩效。

3.供应链协同管理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供应链协同管理,进行信息共享、需求预测、计划调整等活动,以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

通过供应链协同管理,企业可以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库存和运输成本,并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4.供应商培训和发展企业应与供应商共同合作,进行供应商培训和发展,提升供应商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供应商管理办法(精选10篇)

供应商管理办法(精选10篇)

供应商管理办法随着市场的全球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供应商管理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环节之一。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与企业的形象、声誉和市场占有率息息相关。

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供应商管理办法对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供应商管理办法的必要性1、提高采购效率供应商管理办法的制定,可以帮助企业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

在采购过程中,管理办法可以规范采购程序,将采购流程化、标准化,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和时间成本。

2、保证采购的质量企业的产品质量与供应商的质量直接相关。

制定供应商管理办法,可以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流程,从供应商的整体实力、管理水平及过往业绩等方面进行评估,避免选错供应商带来的质量问题。

3、提高供应商管理水平供应商管理办法的制定,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管理证书,并从供应商的质量、安全、环保、价格等多个角度进行考核,并建立供应商档案,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考核,从而提高供应商的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营。

4、降低采购风险采购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风险,如信用风险、质量风险、交期风险、价格风险等。

通过制定供应商管理办法,可以降低采购风险,避免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二、供应商管理办法的制定1、明确目标和原则企业在制定供应商管理办法时,需要明确企业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如公司的法律规定、行业标准、行业惯例等,可确保管理办法的合理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2、建立供应商资料和评估体系建立供应商资料和评估体系,将供应商资料建立档案,收集和记录供应商的信息,如供应商的实力、经营范围、质量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供应商的分析和评估,确定供应商的可靠性和合法合规性。

3、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和管理运用三择一原则对供应商进行筛选,从供应商的实际状况和管理水平综合评估,最终确定适合企业需要的供应商。

4、建立合作机制和协议与供应商建立合作机制和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供应商的采购、交付、售后服务等事项进行约束。

供应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1.供应商评估与选择:企业应该制定一套供应商评估和选择的标准和流程,以便能够选择到与企业需求和价值观相匹配的供应商。

评估标准可以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交货周期、价格竞争力、企业社会责任等。

2.供应链协同:企业应积极与供应链伙伴进行合作和沟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共享信息和资源,加强协同能力,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3.风险管理:在供应商管理中,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应对潜在的供应链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应对措施,例如建立备用供应商、制定应急计划等,以应对供应链中的紧急情况。

4.供应商绩效评估:企业应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的机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反馈,以确保供应商的稳定和改进。

评估内容可以包括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持续改进能力等。

5.供应商培训和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来帮助供应商提高其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

这可以包括技术培训、流程改进、品质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以促进供应商的持续发展。

6.合同管理: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清晰的合同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责利,并建立合同执行和履约的机制,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合规。

7.持续改进:供应商管理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

企业应与供应商合作,共同寻找和推动改进的机会。

通过持续改进,可以提高供应商的供货能力,降低成本和风险。

总的来说,供应商管理的策略和方法需要综合考虑企业需求、供应商能力和外部环境,并与供应链伙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合理的评估、选择、管理和发展供应商,企业能够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与业绩。

供应商管理优化的策略与实施方案

供应商管理优化的策略与实施方案

供应商管理优化的策略与实施方案主要正文:一、背景介绍供应商管理是企业采购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因此,优化供应商管理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营效益的关键举措之一。

二、目标与挑战在进行供应商管理优化之前,需要明确优化的目标和面临的挑战。

供应商管理优化的目标通常包括:提高供应商的整体质量和性能水平、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供应风险、提升供应链的反应速度等。

同时,企业在优化供应商管理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有效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信誉、如何提高供应商的参与度和合作意愿等。

三、策略与实施方案1.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评估体系,并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评估的要素可以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供货能力、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指标。

在选择供应商时,企业可以采用竞争性投标、招标或者协商的方式,以确保选择到的供应商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2. 供应商绩效管理为了确保供应商持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需要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体系。

通过制定合理的绩效指标,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反馈,及时纠正问题。

同时,也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可靠性。

3. 信息化支持在供应商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可以利用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对供应商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通过开发供应商门户网站、建立供应商信息数据库等方式,提高供应商的信息透明度,便于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同时,也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供应商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企业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提供支持。

4. 激励与奖惩机制为了提高供应商管理的效果,企业还可以采用激励与奖惩机制,激发供应商的积极性和合作意愿。

例如,通过制定供应商评级制度,对表现优秀的供应商给予奖励和合作机会;对供应商的不合理行为或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罚,并在合同中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和处罚措施。

供应链质量防线: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策略、方法与实践

供应链质量防线: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策略、方法与实践

读书笔记
逻辑思路很清楚,读这样的内容很是一种享受,绵延不绝,娓娓道来。 质量管理,从供应链开始,从源头辅导供应链检验方法、质量预防、质量控制,达到共赢。 普世知识,做为对新人培训的教材还是可以的。 一直在想软件测试经验怎么应用到其他行业上,本书告诉我反过来也很有必要。 比较系统和全面,结合实际工作理解更快,适合作为工作框架的指引。 不错,很适合我这种经常接触供应链部门,但又无系统知识的人学习了解,理论和经验相结合。 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切实可行!适合体系不完善或体系完善但不落地的企业好好学学。 姜老师写的非常专业和可执行,贴合实际,从制造业的角度出发,呈现了很多案例和工具,可以贯通到很多 行业的质量管理,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读到了供应链质量控制的企业实操,一切表述显得这么干练与精炼,干货满满,自己 也收货颇丰,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更多的一个认知和思路。 在审核供应商客户投诉那段,作者用了“我们总经理认为...”这话一说出来就气场弱了三分。
第3节供应商产品导 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 方法
第4节学以致用
第1节 IQC角 1
色与价值
第2节 IQC1.0 2
被动检验阶段
3 第3节 IQC2.0
主动检验阶段
4 第4节 IQC3.0
主动进攻,免 检阶段
5
第5节学以致用
第1节供应商绩 1
效考评制度
第2节供应商绩 2
效有效提升之 正激,不能改变的则改善,不能改善的则忍耐,不能忍耐的则离开。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 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
从客户着手,更聚焦一点就是从客户投诉着手。供应商管理,不是为了做管理而管理,而是为了满足客户的 需求而管理。所以供应商质量改进,第一步一定是从客户投诉处开始,从客户最不满意处开始。对近3年来的客户 投诉数据进行分析汇总(运用QC七大手法),找到客户投诉的关键项目,看哪些投诉项目是由供应商引发的,明 确方向后再对供应商做专项质量改进。

供应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1、选择供应商的原则和步骤在电子制造企业中,标准的采购流程可以划分为战略采购和订单协调两个环节,战略采购包括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订单协调则主要负责材料采购计划,重复订单以及交货付款方面的事务。

这种组织结构与销售体系非常类似,很多销售型公司也建立了专业的销售支持部门处理大量的重复性订单。

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是整个采购体系的核心,其表现也关系到整个采购部门的业绩。

一般来说,供应商开发包括的内容有:供应市场竞争分析,寻找合格供应商,潜在供应商的评估,询价和报价,合同条款的谈判,最终供应商的选择。

在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中,供应商开发的基本准则是原则,也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在这四者中,质量因素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确认供应商是否建立有一套稳定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然后确认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所需特定产品的设备和工艺能力。

其次是成本与价格,要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所涉及的产品进行成本分析,并通过双赢的价格谈判实现成本节约。

在交付方面,要确定供应商是否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源是否充足,有没有扩大产能的潜力。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的纪录。

在供应商开发的流程中,首先要对特定的分类市场进行竞争分析,要了解谁是市场的领导者,目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各大供应商在市场中的定位是怎样的,从而对潜在供应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比如在电阻市场,你今天需要0805的电阻,就大可不必去找那几个日本大厂,因为他们已经停产了。

同时你也可以给你的设计部门同事提一个建议,尽量使用市场主流的元器件以降低成本。

电阻市场是一个差异化较少的市场,供应商多,容易运输,容易替代。

在注塑市场中,就比较复杂一些。

首先,产品差异很大,有的公司专长于精密注塑,有的则主攻大型工件。

而且由于注塑件运输成本很高,本地化是必不可少的,你要评估在本地市场上,注塑产品的供应能力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主要供应商及其竞争对手的特点等等,才能做到有备而来。

供应商风险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风险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风险管理的策略与方法供应商风险管理是组织确保供应链稳定和业务连续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供应商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帮助组织有效应对供应商风险。

1.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选择可靠的供应商是降低风险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供应商评估与选择的策略和方法:- 进行供应商背景调查,包括了解供应商财务状况、资质认证和信誉等情况。

- 针对供应商的关键能力进行评估,包括供应能力、技术实力和生产管理能力等。

- 考虑与供应商的合作历史和稳定性,以了解其在行业中的声誉和表现。

- 与供应商开展面对面的谈判和沟通,以确保双方的期望和要求能够达成一致。

2. 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有助于提早发现和应对潜在的供应商风险。

以下是一些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的策略和方法:- 设定关键指标和阈值,监测关键供应商的绩效和风险指标。

-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与供应商保持及时和透明的沟通,以了解其状况和问题。

- 定期进行供应链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和脆弱环节。

- 制定应急计划和应对措施,以确保在供应商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3. 多元化供应链多元化供应链可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减少供应商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多元化供应链的策略和方法:- 寻找多个供应商,确保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有备用选择。

- 考虑与不同地理位置和行业背景的供应商合作,以分散风险。

- 建立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的机制。

4. 监控和持续改进持续监控和改进供应商风险管理策略是确保其有效性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监控和持续改进的策略和方法:- 定期评估和更新供应商风险管理策略和流程,确保其与组织的需求和风险相适应。

- 定期与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和反馈,以确保其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 建立供应商风险管理的指标和报告机制,以监控和跟踪供应商风险的变化和趋势。

以上是一些供应商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方法,组织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情况选择适合的策略和方法来降低供应商风险,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链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链管理的策略与方法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关键性的商业需求,它涉及到一系列的流程和业务,以保证组织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提供。

对于企业,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实现组织的业务目标。

一、供应链管理策略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策略性方法,旨在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以实现更高效、更有效的生产和流程管理。

它包括生产规划、采购、运输、仓储、销售和客户服务等所有环节,以实现更高的供应链效率和经济效益。

供应链管理策略要考虑到供应链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经销商和最终客户。

这些组成部分应该协同合作来实现设定的目标。

二、供应链管理策略的关键因素成功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必须考虑以下关键因素:1. 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选择和管理各个供应商是供应链管理策略的关键。

供应商的质量、价格、交货时间和可靠性等方面都应该被考虑和评估。

此外,倡导供应商合作也是供应链管理策略的重视方面,这通常会带来更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加强供应链协调管理和风险管理。

2.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策略中的一项重要因素。

它的核心是建立最优化的库存水平和期间。

这涉及到生产规划、碎片化、采购和仓库管理的协调,以确保产品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提供。

3. 运输和物流管理运输和物流管理也是供应链管理策略中的重要环节。

这涉及到供应链的物流和运输管理,包括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的规划和控制、运输和物流效率的提高等方面。

4.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也是供应链管理策略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涉及到最小化风险和损失的方法,并确保生产和服务不受影响。

这可以通过合理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来实现。

5. 技术支持和创新技术支持和创新也是供应链管理策略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技术支持的发展对于供应链透明度、商业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创新可以带来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和工具,以提高生产和服务的质量。

供方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供方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供方管理的策略与方法供方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物流配送、合同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供方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供应链体系,提高采购效果和运营绩效。

1. 供方选择策略供方选择是供方管理的第一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战略目标,制定供方选择策略。

一个好的供方应该具备稳定可靠的物流配送能力、质量可控的产品和竞争力的价格。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供应商评估和面试等手段来选择最合适的供方。

2. 合同管理策略为了确保供应商与企业达成的协议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合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企业应该建立合同管理体系,明确合同的签订流程、履约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

同时,合同应该包含明确的交货期限、质量要求和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以保护企业的利益。

3. 供方关系建立与优化建立互信和长期合作的供方关系是供方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

企业应该积极与供应商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建立供方绩效评估体系,对供应商的配送能力、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进行评估,激励供应商提升绩效和质量。

4. 物流配送管理流畅高效的物流配送是供方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物流配送方案。

同时,建立物流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优化供应链的成本和效率。

供应链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提高物流配送的可视化和追踪能力,确保及时交付和库存控制。

5. 供方风险管理供方管理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是供方风险的管理。

企业应该建立供方风险评估体系,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供货能力和市场信誉等进行评估。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如建立备选供应商、调整采购策略和加强合同管理等。

6. 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方管理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效能。

例如,企业可以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供应商的在线交流、订单跟踪和库存管理。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供应商管理的措施

供应商管理的措施

供应商管理的措施供应商管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非常重要,良好的供应商管理不但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产品质量、降低库存和及时满足顾客需要,而且还可以提升企业核心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供应商的管理,重视在供应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供应商关系健康、良好、长远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共赢。

1.供应商选择问题的对策(1)建立供应商资源。

进行资源库的建立主要是完成供应商的调查工作,利用调查的供应信息来锁定供应商的选择范围。

同时要时刻监督供应商的变化情况,观察潜在的供应商,不断补充优秀的供应商,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

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企业缺少供应源时,随机选取供应商的做法,降低了供应风险,提高了采购效率。

(2)对供应商选择时进行全面的评价。

除了对供应商进行产品的价格、合格率、准确交货的情况和专业情况进行考察评价外,还要关注于供应商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财务状况、设备稳定性、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调查与评价,特别要对供应商的业绩和诚信度进行量化评估。

因为这其中其中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供应的中断或供应失误的发生,只有全方位的评价才能降低这种风险。

2.对于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及时的供应商绩效评价和有效激励(1)采取ABC分类管理方法按照价值-风险矩阵模型对产品分类,从上可以看出,供应商的分类分级及关系管理是基于产品分类而实现的,在这一基础上建立不同的供应商关系,对供应商实施差异化管理策略,比如对于A类供应商,我们就可以和他成为长期的伙伴关系,关注于长期的共同发展,互相进步;而对于C类供应商我们可能侧重于在采购中如何让其保证质量、如何降低采购成本和及时交货这些短期指标上。

(2)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合适的激励机制绩效评价的目的就是一方面起着监督控制,保证供应商质量的作用;一方面是进行供应商激励或惩罚的依据。

所以建立一个全面客观的绩效评价指标是关键。

通过评价的结果,对供应商的不同表现就可以进行不同的反馈,对于那些绩效评价结果不好的供应商,要对其进行警告或惩罚,并同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以相应的指导;而对于优秀的供应商,要给以一定的奖励以巩固其行为。

供应商质量提升-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质量提升-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质量提升-策略与方法背景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的质量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不仅能够确保产品的高质量和一致性,还能为企业带来信誉和竞争优势。

因此,制定有效的供应商质量提升策略和方法至关重要。

策略1.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首先,企业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体系,以确保选择的供应商具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评估标准可以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人员的资质和经验、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等。

通过严格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可以降低质量风险并确保与高质量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2. 合同管理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应该明确规定质量要求和标准,并约定相应的补救措施和违约责任。

合同管理是确保供应商按照要求提供高质量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明确的合同条款,可以建立起合理的激励机制,促使供应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3. 监督与检验定期进行供应商质量监督与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抽样检验和审核等手段,可以及时发现供应商存在的问题和质量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

监督与检验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避免损失和不良影响。

方法1. 培训与发展企业应该积极与供应商合作,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通过培训,可以帮助供应商提升其质量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促使其加大质量改进的力度,并共同追求卓越品质。

2. 数据分析与改进通过对供应商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企业可以建立数据分析体系,监测供应商的质量绩效,并根据数据结果制定改进方案。

数据分析可以为供应商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并帮助企业与供应商共同推动持续改进。

3. 长期合作与共同发展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发展是提升供应商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与供应商共享企业的战略和发展目标,可以增强双方的合作意愿和动力。

并且,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可以建立起稳定的质量改进机制,实现供应商质量的持续提升。

有效提升供应商配套能力的关键策略与方法

有效提升供应商配套能力的关键策略与方法

有效提升供应商配套能力的关键策略与方法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商配套能力的提升成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供应商的配套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品质量、交货时间、成本控制以及客户满意度等关键指标。

本文将针对有效提升供应商配套能力的关键策略与方法展开论述。

一、扩大供应商调查与评估的广度与深度在选择供应商时,企业应该充分了解供应商的技术实力、管理能力、交付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为了提高调查与评估的效果,企业可以将供应商进行分类,分别对不同等级的供应商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查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正面沟通,了解其内部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以便更好地把握供应商的配套能力。

二、建立供应商培训与合作机制为了提升供应商的配套能力,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培训与合作机制,共同提高配套能力。

首先,企业可以组织供应商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技术知识、质量标准、交付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帮助供应商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其次,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共同制定并执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合作计划,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三、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是提升供应商配套能力的关键一步。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企业可以客观评价供应商在交付准时率、质量达标率、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表现,并根据评估结果与供应商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改进。

这样可以促使供应商不断改进自身的配套能力,逐步达到企业的要求。

四、加强供应链协同管理供应链协同管理对于提升供应商的配套能力至关重要。

企业应积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调,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分享市场信息、需求预测、产品设计变更等信息,确保供应商能够及时做出调整,满足企业的需求。

此外,企业还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发展和创新,提高供应商的配套能力。

五、推动技术创新与合作技术创新是提升供应商配套能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共同开展技术创新项目,通过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供应商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

供应商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供应商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供应商管理的策略和方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的管理和优化,而供应商管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如何有效地管理供应商,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和顺畅,成为了许多企业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供应商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一、划定供应商范围首先,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主要业务和需求,确定需要哪些供应商来满足需求。

在确定供应商范围的同时,要考虑到供应商的质量、交货能力、成本等因素,以及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和合作模式。

例如,对于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企业可以选择单一供应商进行合作,而对于一些较为通用的产品,可以选择多个供应商进行竞争性采购。

二、评估供应商绩效评估供应商绩效是供应商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供应商的质量、交货、成本、服务等方面的绩效评估,可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企业可以设置供应商绩效指标,并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同时,评估结果也可以作为供应商选择、合作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供应商合作机制建立供应商合作机制是保证供应商管理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供应商合作机制包括供应商选择、签订合同、定期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可以帮助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业务发展。

对于一些重要的供应商,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供应商委员会、邀请供应商参与研发等方式,加强合作,提高供应商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四、提高供应商管理效率提高供应商管理效率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控供应链,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

为了提高效率,企业可以引入供应商管理软件和应用,进行供应商信息的集中管理、供应商评估的统一化、整合供应链数据等。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改进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供应商自助服务等方式,提高供应商管理效率,节约资源。

五、加强供应商风险管理供应商风险是供应商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如果企业在供应链中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能会面临无法预计的供应中断、缺货、质量问题等风险。

谈谈供应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谈谈供应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談談供應商管理的策略與方法供應商管理一直是物流採購中的重要問題,本文詳細論述了選擇供應商的原則和步驟,選擇供應商的流程及標準,並對在供應商管理中應用“六Σ”作了案例分析。

?1選擇供應商的原則和步驟在電子製造企業中,標準的採購流程可以劃分爲戰略採購和訂單協調兩個環節,戰略採購包括供應商的開發和管理,訂單協調則主要負責材料採購計劃,重復訂單以及交貨付款方面的事務。

這種組織結構與銷售體系非常類似,很多銷售型公司也建立了專業的銷售支援部門處理大量的重復性訂單。

供應商的開發和管理是整個採購體系的核心,其表現也關係到整個採購部門的業績。

一般來說,供應商開發包括的內容有:供應市場競爭分析,尋找合格供應商,潛在供應商的評估,詢價和報價,合同條款的談判,最終供應商的選擇。

在大多數的跨國公司中,供應商開發的基本準則是“Q.C.D.S”原則,也就是質量,成本,交付與服務並重的原則。

在這四者中,質量因素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確認供應商是否建立有一套穩定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然後確認供應商是否具有生産所需特定産品的設備和工藝能力。

其次是成本與價格,要運用價值工程的方法對所涉及的産品進行成本分析,並通過雙贏的價格談判實現成本節約。

在交付方面,要確定供應商是否擁有足夠的生産能力,人力資源是否充足,有沒有擴大産能的潛力。

最後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供應商的售前、售後服務的紀錄。

在供應商開發的流程中,首先要對特定的分類市場進行競爭分析,要瞭解誰是市場的領導者,目前市場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各大供應商在市場中的定位是怎樣的,從而對潛在供應商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比如在電阻市場,你今天需要0805的電阻,就大可不必去找那幾個日本大廠,因爲他們已經停産了。

同時你也可以給你的設計部門同事提一個建議,儘量使用市場主流的元器件以降低成本。

電阻市場是一個差異化較少的市場,供應商多,容易運輸,容易替代。

在注塑市場中,就比較複雜一些。

首先,産品差異很大,有的公司專長於精密注塑,有的則主攻大型工件。

(完整版)供应商分类及管理方法

(完整版)供应商分类及管理方法

供应商分类及管理方法1、供应商分类:按照物资类型、采购金额、风险大小将公司分为战略供应商、瓶颈供应商、杠杆供应商及一般供应商四类。

2、定义:战略型供应商是指采购金额很大,供应风险也很高的那些供应商,它们通常提供战略性的物质,对产品的质量、成本以及交货保障至关重要。

战略型供应商也意味着他会牺牲短期的利益,不赚钱或者少赚钱,以此来获得与采购方长期的共赢。

瓶颈型供应商是指采购金额很小,但供应风险很大的那些供应商。

瓶颈型供应商也有三个显著特征,计费标准间、定制的与垄断性。

它们通常提供非标准件,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很低,常常是定制的或者客户有特殊要求的,同时所处的供应市场形态属于垄断性的,不管这种垄断是技术性的、政策性的、行业性的还是资金原因所造成的。

杠杆型供应商是指采购金额很大,但供应风险很小的那些供应商。

杠杆型供应商有三个显著特征,即标准件、同质化与竞争性。

它们通常提供标准件,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很高,同时所处的供应市场形态属于竞争性的,也就是说,采购方有多个货源提供相同的产品,产品间没有什么差异。

一般型供应商是指采购金额不大,供应风险也很低的那些供应商,它们通常提供MRO的产品,比如办公用品与设备、备品备件、实验仪器与试剂、劳保用品、低值易耗品等。

3、各供应商的特点及管理策略分类名称战略供应商瓶颈供应商杠杆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特点采购金额很大,供应风险也很高,对产品的质量、成本以及交货保障至关重要采购金额很小,但供应风险很大,定制的与垄断性采购金额很大,但供应风险很小,标准件、同质化与竞争性采购金额不大,供应风险也很低策略建立双赢伙伴关系,致力长期紧密合作。

降低风险,保障供应杠杆作用最大化,价格越低越好。

精简内部流程,用最简单的方法去采购4、管理办法及评价结果运用①战略供应商:Ⅰ级战略供应商:公司加强与其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沟通与互动,加强产能上的计划性,并确保一定的业务量,每年由公司总经理与其进行合作谈判,年采购额不少于同类物资的70%,现场审核频率不低于1次/年;Ⅱ级战略供应商:正常合作,年采购额不少于同类物资的50%,现场审核频率不低于1次/年;Ⅲ级战略供应商:暂停供货资格,供应商管理处及时向供应商发送《信息沟通单》,要求其限期分析原因和提交整改报告,并跟踪整改结果,期限内整改达不到要求或拒绝整改的,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独家供货及客户指定供应商除外。

供应商质量监管-策略与方式

供应商质量监管-策略与方式

供应商质量监管-策略与方式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供应商质量监管的策略与方式,以确保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符合标准要求。

策略1.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在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之前,进行全面的供应商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供应商的资质和认证情况- 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 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设备条件- 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控制措施通过评估结果,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2. 合同管理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同,详细规定产品质量标准、交付时间、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合同应明确监管要求,包括定期检查、质量报告提供等。

3. 质量检查建立定期的质量检查机制,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进行改进。

4. 监督与培训定期进行监督,确保供应商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

同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供应商提高其产品质量。

5. 反馈与持续改进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反馈产品质量问题和改进要求。

鼓励供应商积极改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方式1. 使用供应商绩效考核表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表,记录与供应商合作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交付延误等情况。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状况,同时作为与供应商商谈改进计划的依据。

2. 定期供应商评估会议定期组织供应商评估会议,与供应商沟通产品质量问题、改进计划等重要事项。

会议中可以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就改进措施进行共同讨论。

3. 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数据库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数据库,记录与供应商相关的信息,包括供应商评估结果、质量检查记录、培训情况等。

通过数据库,可以对供应商的质量状况进行跟踪和分析。

4. 进行供应商现场检查定期组织供应商现场检查,对供应商的生产环境、质量控制措施等进行实地查看。

通过现场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供应商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

5. 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优秀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供应商管理一直是物流采购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详细论述了选择供应商的原则和步骤,选择供应商的流程及标准,并对在供应商管理中应用“六Σ”作了案例分析。

1.选择供应商的原则和步骤在电子制造企业中,标准的采购流程可以划分为战略采购和订单协调两个环节,战略采购包括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订单协调则主要负责材料采购计划,重复订单以及交货付款方面的事务。

这种组织结构与销售体系非常类似,很多销售型公司也建立了专业的销售支持部门处理大量的重复性订单。

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是整个采购体系的核心,其表现也关系到整个采购部门的业绩。

一般来说,供应商开发包括的内容有:供应市场竞争分析,寻找合格供应商,潜在供应商的评估,询价和报价,合同条款的谈判,最终供应商的选择。

在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中,供应商开发的基本准则是“Q.C.D.S”原则,也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在这四者中,质量因素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确认供应商是否建立有一套稳定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然后确认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所需特定产品的设备和工艺能力。

其次是成本与价格,要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所涉及的产品进行成本分析,并通过双赢的价格谈判实现成本节约。

在交付方面,要确定供应商是否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源是否充足,有没有扩大产能的潜力。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的纪录。

在供应商开发的流程中,首先要对特定的分类市场进行竞争分析,要了解谁是市场的领导者,目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各大供应商在市场中的定位是怎样的,从而对潜在供应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比如在电阻市场,你今天需要0805的电阻,就大可不必去找那几个日本大厂,因为他们已经停产了。

同时你也可以给你的设计部门同事提一个建议,尽量使用市场主流的元器件以降低成本。

电阻市场是一个差异化较少的市场,供应商多,容易运输,容易替代。

在注塑市场中,就比较复杂一些。

首先,产品差异很大,有的公司专长于精密注塑,有的则主攻大型工件。

而且由于注塑件运输成本很高,本地化是必不可少的,你要评估在本地市场上,注塑产品的供应能力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主要供应商及其竞争对手的特点等等,才能做到有备而来。

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公司的采购部可以建立初步的供应商数据库并做出相应的产品分类。

一般来说,分为电子类、机械类、辅助材料三大类。

电子类中可进一步分为电路板、电阻、电容、电感、二三极管、集成电路等;机械类细分为塑料件、金属件、包装用品等;辅助材料的部分包括化学品、标签、胶带等杂物。

下一个步骤就是寻找潜在供应商了。

经过对市场的仔细分析,你可以通过各种公开信息和公开的渠道得到供应商的联系方式。

这些渠道包括供应商的主动问询和介绍,专业媒体广告,互联网搜索等方式。

在这个步骤,最重要的是对供应商做出初步的筛选。

建议使用统一标准的供应商情况登记表,来管理供应商提供的信息。

这些信息应包括:供应商的注册地、注册资金、主要股东结构、生产场地、设备、人员、主要产品、主要客户、生产能力等。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评估其工艺能力、供应的稳定性、资源的可靠性,以及其综合竞争能力。

在这些供应商中,剔除明显不适合进一步合作的供应商后,就能得出一个供应商考察名录。

接着,要安排对供应商的实地考察,这一步骤至关重要。

必要时在审核团队方面,可以邀请质量部门和工艺工程师一起参与,他们不仅会带来专业的知识与经验,共同审核的经历也会有助于公司内部的沟通和协调。

在实地考察中,应该使用统一的评分卡进行评估,并着重对其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如作业指导书等文件,质量记录等,要求面面俱到,不能遗漏。

比较重要的有以下项目:○销售合同评审,要求销售部门对每个合同评估,并确认是否可按时完成。

○供应商管理,要求建立许可供应商清单,并要有有效的控制程序。

○培训管理,对关键岗位人员有完善的培训考核制度,并有详细的记录。

○设备管理,对设备的维护调整,有完善的控制制度,并有完整记录。

○计量管理,仪器的计量要有完整的传递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考察中要及时与团队成员沟通,在结束会议中,总结供应商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听取供应商的解释。

如果供应商有改进意向,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改进措施报告,做进一步评估。

在供应商审核完成后,对合格供应商发出询价文件,一般包括图纸和规格、样品、数量、大致采购周期、要求交付日期等细节,并要求供应商在指定的日期内完成报价。

在收到报价后,要对其条款仔细分析,对其中的疑问要彻底澄清,而且要求用书面方式作为记录,包括传真,电子邮件等。

后续工作是报价分析,报价中包含有大量的信息,如果可能的话,要求供应商进行成本清单报价,要求其列出材料成本、人工、管理费用等,并将利润率明示。

比较不同供应商的报价,你会对其合理性有初步的了解。

在价格谈判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设定合理的目标价格。

对小批量产品,其谈判的核心是交货期,要求其提供快速的反应能力;对流水线、连续生产的产品,核心是价格。

但一定要保证供应商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同时,价格谈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个供应商都有其对应的学习曲线,在供货一段时间后,其成本会持续下降。

与表现优秀的供应商达成策略联盟,促进供应商提出改进方案,以最大限度节约成本。

实际上,每个供应商都是所在领域的专家,多听取供应商的建议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曾有供应商主动推荐替代的原材料,如用韩国的钢材代替瑞士产品,其成本节约高达50%,而且性能完全满足要求,这是单纯依靠谈判所无法达到的降价幅度。

通过策略联盟,参与设计,供应商可以有效帮助我们降低成本。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隐性成本。

采购周期、库存、运输等等都是看不见的成本,要把有条件的供应商纳入适时送货系统,尽量减少存货,降低公司的总成本。

2.选择供应商的流程及标准采购商选择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控制双方关系风险和制定动态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是中国采购商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

随着采购额占销售收入比例的不断增长,采购逐渐成为决定电子制造商成败的关键因素。

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作为供应链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正成为企业间最热门的话题。

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量化的指标来客观地评价和选择供应商呢?基本思路是:阶段性连续评价、网络化管理、关键点控制和动态学习过程。

这些思路体现在供应商评价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上。

2.1建立供应商阶段性评价体系采取阶段连续性评价的方式,将供应商评价体系分为供应商进入评价、运行评价、供应商问题辅导、改进评价及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评价几个方面。

供应商的选择不仅仅是入围资格的选择,而且是一个连续的可累计的选择过程。

建立供应商进入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对供应商管理体系、资源管理与采购、产品实现、设计开发、生产运作、测量控制和分析改进等七个方面进行现场评审和综合分析评分。

对以上各项的满意程度按照从不具备要求到完全符合要求且结果令人满意,分为5个分数段(0分~100分区间),根据各分项要素计算平均得分。

如80分以上为体系合格供应商,50分以下为体系不合格供应商,7950为需讨论视具体情况再定的持续考核供应商。

合格的供应商进入公司级的AVL维护体系。

建立供应商运行评价体系,则一般采取日常业绩跟踪和阶段性评比的方法。

采取QSTP加权标准,即供货质量Quality(35%评分比重)、供货服务Service(25%评分比重)、技术考核Technology(10%评分比重)、价格Price(30%评分比重)。

根据有关业绩的跟踪记录,按照季度对供应商的业绩表现进行综合考核。

年度考核则按照供应商进入AVL体系的时间进行全面的评价供应商问题的辅导和改进工作,是通过专项专组辅导和结果跟踪的方法实现的。

采购中心设有货源开发组,根据所负责采购物料特性把货源开发组员分为几个小组,如板卡组、机械外设组、器件组、包装组等,该小组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对供应商进行辅导和跟进。

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评价是通过供应商的进入和过程管理,对供应商的合作战略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

采购中心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由专门的商务组分析讨论,确定有关建立长期合作伙伴的关系评估,提交专门的战略小组进行分析。

伙伴关系不是一个全方位、全功能的通用策略,而是一个选择性战略。

是否实施伙伴关系和什么时间实施要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成本分析。

阶段性评价体系的特点是流程透明化和操作公开化,所有流程的建立、修订和发布都通过一定的控制程序进行,保证相对的稳定性。

评价指标尽可能量化,以减少主观干扰因素。

2.2体现网络化管理网络化管理主要是指在管理组织架构配合方面,将不同的信息点连接成网的管理方法。

多事业部环境下的采购平台,需要满足不同事业部的采购需求,需求的差异性必须统一在一个更高适应性的统一体系内。

对新供应商的认证,应由公司级的质量部门和采购中心负责供应商体系的审核;而对于产品相关的差异性需求则应由各事业部的质量处和研发处提出明确的要求。

建立一个评审小组来控制和实施供应商评价。

小组成员由采购中心、公司质量部、事业部质量部的供应商管理工程师组成,包括研发工程师、相关专家顾问、质检人员、生产人员等。

评审小组以公司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独立于单个事业部,组员必须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网络化的管理也体现在业务的客观性和流程的执行监督方面。

监督机制体现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加强操作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化和制度化。

可以通过成立业务管理委员会,采用ISO9000的审核办法,检查采购中心内部各项业务的流程遵守情况。

2.3关键点控制的四项原则关键点控制包括门当户对原则、半数比例原则、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和供应链战略原则。

门当户对原则体现的是一种对等管理思想,它和“近朱者赤”的合作理论并不矛盾。

在非垄断性货源的供应市场上,由于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深入程度不同,应该优先考虑规模、层次相当的供应商。

不一定行业老大就一定是首选的供应商,如果双方规模差异过大,采购比例在供应商总产值中比例过小,则采购商往往在生产排期、售后服务、弹性和谈判力量对比等方面不能尽如人意从供应商风险评估的角度,半数原则要求购买数量不能超过供应商产能的50%。

如果仅由一家供应商负责100%的供货和100%成本分摊,则采购商风险较大,因为一旦该供应商出现问题,按照“蝴蝶效应”的发展,势必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

不仅如此,采购商在对某些供应材料或产品有依赖性时,还要考虑地域风险。

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指实际供货的供应商数量不应该太多,同类物料的供应商数量最好保持在2~3家,有主次供应商之分。

这样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果,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采购商与供应商建立信任、合作、开放性交流的供应链长期合作关系,必须首先分析市场竞争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