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土壤侵蚀与泥沙特征分析探讨_武光明

合集下载

《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

《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

《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篇一一、引言晋西地区作为我国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使得该地区成为径流侵蚀和产沙的重要区域。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晋西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和产沙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对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的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晋西黄土坡面的径流侵蚀产沙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该地区的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晋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黄土坡面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坡度变化多样,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特征。

2. 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与观测:通过实地调查和观测,了解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土地利用状况及坡面径流侵蚀产沙情况。

(2)试验设计:设计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不同植被覆盖等条件下的径流侵蚀产沙试验,以探究各因素对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

(3)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收集试验过程中的径流量、侵蚀量、产沙量等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 坡度对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坡度是影响径流侵蚀产沙的重要因素。

随着坡度的增加,径流量和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产沙量也相应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坡度增加导致水流速度加快,水流对土壤的冲刷作用增强,从而加剧了径流侵蚀和产沙。

2. 降雨强度对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降雨强度对径流侵蚀产沙具有显著影响。

在相同坡度条件下,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径流量、侵蚀量和产沙量均呈现增加趋势。

这是因为降雨强度增加导致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增大,从而加剧了地表径流的产生和土壤侵蚀。

3. 植被覆盖对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植被覆盖是减少径流侵蚀和产沙的重要措施。

试验结果表明,植被覆盖能够显著降低径流量、侵蚀量和产沙量。

这主要是因为植被能够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土壤表层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土壤侵蚀和产沙。

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况

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况

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况第一篇: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况论山西的环境问题及改善情况一、内容简要:1、山西的基本状况2、山西存在的环境问题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4、山西省采取的措施及办法5、现状及遗留问题6、提出解决方案二、前言:作为山西人,总是听到一些关于山西环境问题的讨论,总觉得不是滋味,可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山西在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容乐观,但同时我也看到山西正在尽一切办法改变这一现状,以往在不久的将来,她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

三、正文:山西的基本状况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

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2875.9万。

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

全省山脉很多,大部地区海拔达1000米以上,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 以上。

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

山脉延绵起伏,纵横排列,雄险巍峨。

山西境内河流很多,注入黄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汾河。

汾河纵贯全省。

是省内的主要河流,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

地理上依山傍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

外缘有山脉环绕。

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

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

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即温带大陆性气候。

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

山西被称为“ 煤铁之乡”、“ 能源重化工基地”。

主要矿藏有煤、铁、铝。

铜、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膏等。

现已探明的煤矿储量为2000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铁矿储量为30.5亿吨。

由于煤炭储量丰富,煤炭工业在山西工业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近几年来,电力工业、轻纺工业、消费品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很迅速。

山西的公路交通,已达到所有县区都通车,总长3万多公里。

太原市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现状

太原市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现状

山西省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现状1水土流失现状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的黄河中游,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

山西省共有土地15. 6万km2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0. 8万kmz占总土地面积的69%。

其中黄河流域总土地面积9. 7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6. 76万km2占69. 4%;其余土地面积为5. 86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 04 万kmz占68. 9%。

据最新遥感调查发现,山西省水土流失面积中,水蚀面积为9. 3万km2排全国第7位。

而中度以上侵蚀土地面积和此面积与全省总土地面积之比,均位居全国第二位。

2水土流失原因2. 1 自然因素山西省的土地大部分地处黄土高原,为粉沙质土壤,土体疏散,易被水分散; 抗冲刷能力极弱,加上高原地区沟壑发育,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沟壑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40%〜50%,沟壑密度3-6 km/km2 我省地处亚洲东部季风区,降水年季变化大,四季分配不均,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雨季降水量较多,强度大,易形成大雨和暴雨,这为水土流失形成了动力条件。

这些因素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2.2人为因素总的人为因素有4个方面:一是植被破坏;二是过度放牧;三是陡坡开垦; 四是工程建设。

另外,山西省作为煤炭大省,许多老矿多年来的生态欠账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3.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3. 1 导致耕地减少,质量下降,粮食减产由于山西省处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质量不容乐观。

在“十一五” 期间,省政府决定在全省组织实施“2000 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3.2淤积江河湖库。

加剧旱涝灾害水土流失致使泥沙淤积河床,大大降底江河防洪能力,据统计,每年黄河输沙量就达16亿t,是世界河流输沙之冠,其中有4亿t淤积在黄河下游。

3.3生态恶化,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加上人为因素的原因,导致山西省1 08个县(区、市)中就有35个贫困县,贫困县比例占32%还多。

山西省长治县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初步进展

山西省长治县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初步进展

Huabei Natural Resources1 引言根据山西省地勘局统一部署、山西省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及工作需要,开展“山西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试点及典型地区污染治理方法研究”项目,在长治县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试点。

在山西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基础上,选择试点区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及评估工作,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为主,同时开展大气、灌溉水和农产品调查。

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量化土地质量、实现动态管理和成果数据的查询及利用为目的,以服务于土地质量与生态管护、土地资源合理与永续利用为宗旨,对土地质量、潜在价值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为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提供依据,掌握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预测预警,在评估的基础上在示范区进行成果示范性推广研究。

项目通过在山西省长治县试点区完成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查清土壤、大气沉降、灌溉水及农作物中重要有益有害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及与农产品中元素含量的关系,进行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促进科学合理施肥等方面提供规划建议。

工作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购买遥感卫星图并地质解译,收集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及相关地质资料;2)完成长治县试点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2查面积480km,完成野外样品(土壤、大气沉降物、灌溉水、农作物及根系土)采集、登记、加工、测试分析及室内资料整理和数据处理;3)进行研究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探讨工作区重要有益有害元素的来源、迁移规律及影响范围,提供土地资源规划利用依据,并提出合理的土壤地球化学环境预警。

2 长治县调查区概况长治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脉中段西麓,东迤壶关县,西邻长子县,南毗高平、陵川县,北连长治市郊区,2总土地面积483km。

根据统计资料,耕地36.8万亩,其中水浇地9.91万亩,水田0.1万亩,旱地26.79万亩。

全县总土壤面积为63.85万亩,划分为4个土类,6个亚类,13个土属。

山西土壤

山西土壤

山西晋中土壤——褐土摘要:山西晋中地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形复杂。

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也是本省主要地带性的土壤,广泛分布于二级阶地以上的阶地、丘陵和低山。

其成土母质富含石灰,成土过程处于脱钙阶段,是具有黏化和钙质淋移淀积特征的土壤。

褐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土壤与果树等生产基地,合理保护这些土壤,发展旱作农业与灌溉农业是发挥这些土壤生产潜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山西晋中褐土主要特征开发利用与改良一、山西简介,我的家乡——晋中地区山西处我国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南北狭长,气候类型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因偏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大陆度在60%以上)。

山西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脉起伏,高低悬殊,水平气候与垂直气候交织在一起,各地气候差异甚大,地势高、气温低、气候干燥寒冷。

土壤是在气候、植被、地貌、成土母质、时间因素、人为活动等诸多因子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由于本省纬度,海陆位置和成土环境条件,使得本省气候错综复杂,植被变异和更替明显,因而导致了土壤类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晋中地区位于山西省中部,介于东经111°25′~114°08′20″,北纬36°39′36″~38°05′24″。

全市土地总面积16428km2,由于受汾河及其支流的切割,加之太行山、太岳山的南北横卧,沟壑纵横,地形复杂。

海拔最高处太岳山脉的石膏山顶2566.6m,海拔最低点灵石县南关镇石桥村汾河河道中心仅580m,相对高差1986.6m。

从地貌类型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土石山区,面积12041km2,占总面积的73.3%;二是黄土丘陵阶地区,面积2771km2,占16.9%;三是冲积平原区,面积1616km2,占9.8%。

从地面主要物质组成的土壤来看,主要类型有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褐土、浅色草甸土、盐碱土等五大类,土壤质地松散,易受冲刷侵蚀。

从土层厚度看,土石山区极薄,呈小斑块分布;黄土丘陵阶地区土层较厚,一般5~20m;冲积平原区土层亦较厚,一般1~5m,底层多为沙土和砾石。

山西土壤

山西土壤

山西晋中土壤——褐土摘要:山西晋中地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形复杂。

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也是本省主要地带性的土壤,广泛分布于二级阶地以上的阶地、丘陵和低山。

其成土母质富含石灰,成土过程处于脱钙阶段,是具有黏化和钙质淋移淀积特征的土壤。

褐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土壤与果树等生产基地,合理保护这些土壤,发展旱作农业与灌溉农业是发挥这些土壤生产潜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山西晋中褐土主要特征开发利用与改良一、山西简介,我的家乡——晋中地区山西处我国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南北狭长,气候类型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因偏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大陆度在60%以上)。

山西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脉起伏,高低悬殊,水平气候与垂直气候交织在一起,各地气候差异甚大,地势高、气温低、气候干燥寒冷。

土壤是在气候、植被、地貌、成土母质、时间因素、人为活动等诸多因子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由于本省纬度,海陆位置和成土环境条件,使得本省气候错综复杂,植被变异和更替明显,因而导致了土壤类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晋中地区位于山西省中部,介于东经111°25′~114°08′20″,北纬36°39′36″~38°05′24″。

全市土地总面积16428km2,由于受汾河及其支流的切割,加之太行山、太岳山的南北横卧,沟壑纵横,地形复杂。

海拔最高处太岳山脉的石膏山顶2566.6m,海拔最低点灵石县南关镇石桥村汾河河道中心仅580m,相对高差1986.6m。

从地貌类型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土石山区,面积12041km2,占总面积的73.3%;二是黄土丘陵阶地区,面积2771km2,占16.9%;三是冲积平原区,面积1616km2,占9.8%。

从地面主要物质组成的土壤来看,主要类型有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褐土、浅色草甸土、盐碱土等五大类,土壤质地松散,易受冲刷侵蚀。

从土层厚度看,土石山区极薄,呈小斑块分布;黄土丘陵阶地区土层较厚,一般5~20m;冲积平原区土层亦较厚,一般1~5m,底层多为沙土和砾石。

山西省黄绵土区土壤侵蚀及防治

山西省黄绵土区土壤侵蚀及防治
h 2占总 面积 的 1. %, 壤 侵蚀 方 式 以浅 沟 、 沟 m, 02 土 2 切 为 主 。强度 侵蚀 : 蚀 面积 2 . 侵 0 7万 h 2占总 面积 的 4 m,
据 在 吕梁 地 区调查 统计 ,全 区 1k 以上 的大小 m
9 4 土壤侵蚀方式以沟蚀为主 。极强度侵蚀 : . %, 7 侵蚀 面积 2. 万 h 2占总面积 的 1. %, 73 7 m, 3 9 以陷穴 、 1 溯源 侵蚀 , 沟坡重力侵蚀为主。 2 水 土流 失危 害
山西省黄绵土分布区属黄土高原 的组成部分 , 位 于黄 河 中游 晋 陕峡谷 东 岸 , 山西 省境 内土 壤侵 蚀 最 为
严 重 的地 区之一 , 黄河 泥沙 的主要 发源 地 。 是
1 土壤 侵蚀 概况
11 土壤 侵蚀 面 大 .
积约 6 . 万 h 2占总面积的 2 , %, O 3 m, 2 8 5 土壤侵蚀方式 6 以网状 、细沟状 为 主。 中度 侵蚀 :侵蚀 面积 2 . 1 8万 4
92 57 2 . 6万 t 。
严重 的水土流失 , 使土壤生产力剧 降 , 致使 当地 农 民大量垦荒 , 广种薄收 , 自然植被被严重破坏 , 土壤
沙化 , 、 蚀加剧 , 济效益 和生 态效 益 日益 恶化 。 风 水 经
23 水 库 淤积 . . 河道淤 塞
土 石 山 区 :主 要 分 布在 吕梁 山主 峰 两 侧 ,海 拔
益 齐 头并进 。二是 坚持按 流 域集 中综 合 治理 : 取 多 采 年 来 的水 土保 持工作 经 验 , 如修 地植 树 、 拦水 开路 、 缓
Hale Waihona Puke 土壤侵蚀强度分为四个等级 : 轻度侵蚀 : 侵蚀 面

2009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名单

2009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名单
2009-F-2-006
液压激振装置
太原理工大学
寇子明廉红珍吴娟李军霞卫进高贵军
山西省教育厅
科技进步类
2009-J-2-001
大中型企业绿色照明系统
太原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山西卓克节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树学峰曹建国郭玮常志祥李志刚姚辉张亮
山西省教育厅
2009-J-2-002
桥隧下伏采空区处治关键技术研究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崔天燮薛文广胡玉亭黄小虎王育田张彦睿李建民吴晓丹边育秀刘轶良
山西省冶金行业办
2009-J-1-004
Φ250mm限动芯棒连轧管生产线成套设备的研制开发及应用
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
杨泽郭继保武光明姚建社张霖华朴龙华尹国海冀文生张毅赵智强
山西闻喜银光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李华伦许月旺吴江才王振山白永俊文钰
东亚钳蝎活性短肽的功能及应用研究
山西大学、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梁爱华付月君孙毅范晓军许成钢殷丽天
山西省教育厅
2009-Z-2-010
煤基化学品洁净合成的催化基础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
李忠任军樊惠玲米杰郑华艳谢克昌
山西省教育厅
2009-Z-2-011
中枢核转录因子κB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山西医科大学
康玉明杨志明孙要军杨利敏马英和荣丽
李凌昇马建安张赟张健乔惠琳贾东杰张保堂蔡如峰
山西省环保局
2009-J-2-024
MG750/1800-WD电牵引采煤机
太原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牛如意郭生龙黄开林谢贵君樊二村张丽明丁志勇杨建乐
山西省机电行业办
2009-J-2-025

晋北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侵蚀状况研究报告

晋北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侵蚀状况研究报告

国家 林业 局 、 业部 、 利 部等 联 合 开展 了“ 津 风 农 水 京 沙 源治理 工程 ” 。经 国务 院批 准 , 目于 20 项 0 1年 启
动, 工程初 步 规 划 1 。 根 据 规 划 , 0a 山西 省 北 部 有 1 3个县 ( 、 ) 市 区 被列 入项 目工 程范 围 。项 目区气 候 干燥 , 土质 疏松 , 被 稀少 , 植 风大 沙 多 , 水 蚀 、 蚀 属 风 交错 区。夏秋雨 水集 中时节 , 容易形 成水 力侵蚀 , 冬
口 调 查 思 考
晋 北 水 蚀风 蚀 交错 区土壤 侵蚀 状 况研 究报 告 术
卫正新 李有华 张 勇 霍贵 中 王 强 (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摘 要 :以黄 土缓坡 丘陵 区的右 玉县 源子 河流域 、 土丘 陵阶地 区的朔城 区峪 沟流域 、 黄 土石 山 区的 山 阴 县水 头沟 流域 、 冲积 平原 区的怀仁 县 小峪 沟流域 为调研 对 象 , 用 1 1 0 利 :00 0地形 图实地 勾绘 小班 , 对不 同类
23 9tk ・ ; 5 / i a 小峪 沟流域 荒坡较 陡 , n 林草 覆盖 度 高 , 治理 度 为 1 . 8 , 6 2 % 土壤侵 蚀模 数 为 l8 5tk a 6 / i n 。
关键 词 : 水蚀 风蚀 土壤 侵 蚀模数 晋 北 中图分类 号 : 17 1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10 -10 2 1 )20 1 -3 S 5 . A 0 80 2 ( 0 2 0 -0 9 0
1 研 究 区概 况
研 究 区位于 我省北 部海 河流域 永定 河上 游 的大
同、 朔州 两市 , 北部 与 内蒙古 的丰镇 、 西 凉城 、 清水 河 相邻 , 与河 北 省 怀 安 、 东 阳原 、 县 、 源 等 县 ( ) 尉 涞 市

《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

《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

《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篇一一、引言晋西地区,作为中国典型的黄土高原区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的土壤侵蚀问题尤为突出。

径流侵蚀是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影响不仅涉及到区域的生态安全,也与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等密切相关。

因此,对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的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本文通过开展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以期为该地区的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概况晋西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多样。

该地区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降雨量较少且集中,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土,具有疏松、多孔、垂直节理发育等特性,容易受到径流侵蚀的影响。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1)试验设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晋西黄土坡面,设置不同坡度、植被覆盖度、降雨强度等条件,进行径流侵蚀产沙试验。

(2)数据采集:通过自动测量系统实时监测径流、泥沙等数据,并记录相关环境因素的变化。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讨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 径流侵蚀产沙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晋西黄土坡面的径流侵蚀产沙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

在暴雨条件下,坡度较大、植被覆盖度较低的区域径流侵蚀产沙较为严重。

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和坡度的增大,径流侵蚀产沙量呈上升趋势。

此外,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也会影响径流侵蚀产沙的强度和分布。

2. 影响因素分析(1)坡度:坡度是影响径流侵蚀产沙的重要因素。

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冲刷力越强,导致土壤侵蚀产沙量增加。

(2)植被覆盖度:植被覆盖度对径流侵蚀产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植被通过减缓降雨对地表的冲击力、增加地表粗糙度等方式,降低径流侵蚀产沙的强度。

山西省黄河流域地区水土流失及治理

山西省黄河流域地区水土流失及治理

山西省黄河流域地区水土流失及治理山西省位于我国中原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农耕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省内属山地高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差悬殊(最高3058米、最低245米),大部分地区在1000米以上。

黄土覆盖厚度一般为8一13米,部分地区为70一80米。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占12.7%,草地约占20%。

但由于受不良自然条件和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影响。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0%。

晋西是水土流失的严重地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达3.4万平方公里,占晋西土地总面积东8万平方公里的71%。

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岩石裸露,土壤疥薄,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流域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环境恶化,给山西黄河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1]。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导致黄河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暴雨,土壤、植被四大因子,在没有人类的干扰下,自然因索造成的水土流失称为正常侵蚀,是地质大循环的一部分,即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势必会加速水土流失的发展,产生非正常侵蚀,恶化流域的生态环境。

可见,自然因素只是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客观条件,人为因素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

(一)自然因素,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很多,但关系最密切的只有三个:地形:全省地形以山脉为主体,呈东北向西南方向扩展,北高南低,海拔高差2833米。

地形坡度在10º以下的占10%,10一20º的占30%,20一30º的占30%,30一40º的占20%,40º以上的10%。

晋西地区坡度在15º以上的达70一80%。

坡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肥力越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为0.3一0.8%,全氮含量为0.03一0.075%[2]。

2.土壤:全省土壤从地带性来讲,中、南部为森林草原褐土地带,恒山以北为干草原栗钙土地带,吕梁山以西是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灰褐土地带。

《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

《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

《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一、引言晋西地区作为我国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导致该地区频繁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尤其是坡面径流侵蚀产沙问题严重。

因此,针对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试验研究,分析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试验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择晋西地区的某黄土坡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气候和地形特征。

2. 试验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实地试验的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坡度、不同植被覆盖度、不同降雨强度等条件,观察径流侵蚀产沙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 径流侵蚀产沙的规律通过试验观察,发现晋西黄土坡面的径流侵蚀产沙与坡度、降雨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相同植被覆盖度条件下,坡度越大,径流侵蚀产沙量越大;降雨强度越大,径流侵蚀产沙速度越快。

此外,径流侵蚀产沙还受到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2. 影响因素分析(1)坡度:坡度是影响径流侵蚀产沙的重要因素。

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水流冲刷力越强,导致土壤侵蚀产沙量增加。

(2)降雨强度:降雨强度对径流侵蚀产沙有显著影响。

降雨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降雨量越多,产生的径流量和流速越大,从而加剧土壤侵蚀产沙。

(3)植被覆盖度:植被覆盖度对土壤保护作用显著。

植被覆盖度高,可以减缓径流速度,降低水流冲刷力,从而减少土壤侵蚀产沙。

(4)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的抗蚀性、抗冲性等特性不同,对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也不同。

四、讨论与建议1. 讨论晋西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问题严重,影响因素众多。

为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应综合考虑坡度、降雨强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

同时,应加强晋西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意识,共同保护好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山西省砂页岩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

山西省砂页岩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

山西省砂页岩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
赵建国;赵惠君
【期刊名称】《人民黄河》
【年(卷),期】1994(017)004
【摘要】砂页岩土石山区是山西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经对该区岩土性质及岩土组合与水土流失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岩土抗蚀能力的增大,土壤侵蚀模数减小,径流模数增大;随着岩石裸露程度的增大,土壤侵蚀模数减小,径流模数增大。

就全区而言,具有土壤侵蚀模数越大,径流模数越小的特点。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赵建国;赵惠君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
【相关文献】
1.砂页岩山区的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对策 [J], 高鹏;刘长海
2.羊鸡冲小流域主要雨型对砂页岩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J], 谭顺菊;高华端;代裕
3.砂页岩山地土壤侵蚀性降雨因子的研究 [J], 林昌虎
4.山西省海河流域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 [J], 张建国;李友仁;赵惠君
5.兴国县低丘侵蚀紫色砂页岩开发利用与治理的研究之二──生态系统重建后土壤侵蚀和物理性状的变化 [J], 黄春昌;吴蔚东;廖彩恢;杨传荣;蓝儒芳;刘松;刘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省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培训班在太原举办

山西省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培训班在太原举办

山西省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培训班在太原举办
佚名
【摘要】7月5日,省水利普查办公室、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在太原联合举办了山西省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培训班,全省11个市的普查指导员、109个县的普查员共135人参加了培训。

【期刊名称】《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3
【总页数】1页(P8-8)
【关键词】野外调查;土壤侵蚀;培训班;山西省;太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监测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
7月5日,省水利普查办公室、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在太原联合举办了山西省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培训班,全省11个市的普查指导员、109个县的普查员共135人参加了培训。

这次培训的重点是土壤侵蚀野外调查技术规程和数据填报方法,同时通报了全国水利普查进展情况,提出了下一阶段各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

省水利普查办与各相关县水利(水务)局签订了保密协议。

培训结束后,我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将全面启动。

目前,我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已完成了全省109个县30 a系列气象数据资料
上报、1153个调查单元地形图收集和野外调查底图制作,各项普查工作进展顺利。

基于GIS的太原市土壤侵蚀定量研究_鹿晨昱_张琳_薛冰_等

基于GIS的太原市土壤侵蚀定量研究_鹿晨昱_张琳_薛冰_等

第33卷第6期2013年12月水土保持通报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Vol.33,No.6Dec.,2013 收稿日期:2013-01-24 修回日期:2013-03-25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112;41101126;41301652);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04FKCA06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2021112002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SH059);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NWNU-LKQN-10-20) 作者简介:鹿晨昱(1981—),男(汉族),甘肃省兰州市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GIS与空间分析方面的研究。

E-mail:lcy19810507@163.com。

基于GIS的太原市土壤侵蚀定量研究鹿晨昱1,张琳1,2,薛冰2,3,张子龙3,逯承鹏2,3,李勇进3(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3.兰州大学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摘 要:基于GIS和RS技术,采用修正版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在对区域土壤侵蚀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太原市土壤侵蚀进行定量研究,并根据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

结果表明,太原市土壤侵蚀以微度和轻度所占比例最大,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林地,以及东部和南部的以梯田为代表的耕地地带(坡耕地除外),约占市区总面积的1/2以上。

土壤侵蚀较严重的地带主要分布在北部以及边缘地带。

其中,荒草地、裸岩石砾地等未利用地的侵蚀强度最大,其次是建设用地、水体和耕地,林地的侵蚀强度最小。

总体上看,太原市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侵蚀程度相对较低,土地利用状况相对较为合理,但亦有一部分地区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尽管所占面积较小,但不可忽视。

关键词:土壤侵蚀;地理信息系统;降雨;植被;地形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8X(2013)06-0247-05 中图分类号:S157.1GIS-Based Quantitative Study of Soil Erosion in Taiyuan CityLU Chen-yu1,ZHANG Lin1,2,XUE Bing2,3,ZHANG Zi-long3,LU Cheng-peng3,LI Yong-jin3(1.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China;2.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enyang,Liaoning110016,China;3.Research Center for Circular Economy of Midwest China,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00,China)Abstract:Based on GIS and RS,a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soil erosion in Taiyuan City is undertaken byRUSLE.The paper analyses the impact factors of soil erosion.At last,a new classification of soil erosion inTaiyuan City is put forward.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part of Taiyuan City are dominated by little orslight erosion,which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forest area in the middle and southern regions and in the ar-able land such as terrace(except slope land)in the eastern and southern regions,accounting for over half ofthe total area,while the intense soil erosion is mainly taken place in the north and the remote marginal area.The most severe erosion is found in the unused land,such as wild grassland and bare land,less severeerosion in the construction land and arable land,and the slight soil erosion in the forest.Generally,the soilerosion in Taiyuan City is acceptable and land utilization is suitable,while the part of severely soil erosion isnot ignorable.Keywords:soil erosion;GIS;rainfall;vegetation;terrain 土壤侵蚀是土地退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

太原市区域土壤侵蚀模数调查

太原市区域土壤侵蚀模数调查

太原市区域土壤侵蚀模数调查
薛海平;杨爱龙
【期刊名称】《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年(卷),期】1991(000)002
【摘要】土壤侵蚀模数是衡量水土流失强度的定量指标。

为了查清太原地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水保工作,我们在1989年~1990年期间对太原地区的土壤侵蚀模数进行了调查。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薛海平;杨爱龙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
【相关文献】
1.淮北沿淮地区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容重监测实验成果分析 [J], 李培潜;张洪山
2.太原市行政区域果园土壤养分调查分析 [J], 李昊一
3.太原市代表性区域内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及分析 [J], 王晓春
4.区域水土流失面积与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关系探究 [J], 李晶晶;张建国;贾利红;张亚琳;焦念
5.基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Ⅰ副区淤地坝淤积调查的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J], 刘立峰;杜芳艳;马宁;马竹娥;王惠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技术应用的若干问题-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技术应用的若干问题-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遥感地学 分析模型
(地学 规律)
foot l ine on the L oess Pla teau
地面模型
遥感光学
模型 土地 (TM ) 利用
地 图 模 型
土地 土壤 土地资源 类型 侵蚀 评价
谷缘线 以上
正 地 形, 坡 缓, 多 为 耕 地, 土 质 黄 土, 层厚, 水 土流失较严

谷缘线 清 晰。 旱 耕 块状结 地 为 构、 浅 主 色调。
土壤侵蚀定量化大范围监测, 应在地球信息科 学技术融合体系的支持下, 开展遥感调查土壤侵蚀 量化模型研究。 建立起分区或分流域的侵蚀产沙模 型, 以此支持泥沙量动态监测工作。
对于植被信息反映尚不强烈的未成林或未成一 定郁闭规模的林地、零星分布已耕种 2~ 3 年的窄条 梯田、 沟道坝体等均无法判读并圈定图斑界线。 故 造成了调查数据与统计上报数据不吻合的情况。 因 此建议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 应在考虑上述误差 因素的基础上, 与生产部门核实, 科学分析, 去伪 存真, 确定最终的成果数据, 为各级政府决策和生 产部门应用提供可靠的宏观调查数据。
1986 年在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遥感技术应 用研究》项目中设立了《黄土高原地区资源与环境 遥感调查与制图研究》, 其中《黄土高原 1∶50 万土 壤侵蚀类型与强度遥感调查与制图研究》子课题, 由 中科院地理所牵头, 中科院沙漠研究所、 西北水土 保持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山西省农 业遥感应用研究所等单位参加。 此次攻关课题应用 较M SS 图像分辨率有大幅度提高的新一代陆地卫 星 TM 影像为信息源, 对各侵蚀强度等级的划分应 用了模糊数学原理, 建立了模糊评判模型, 解译精 度有了很大的改善。 另外由北京师范大学、 中科院 遥感应用研究所、 西北水保所、 山西农业遥感所等 单位主持和参加的《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资源与环 境系列研究》中的二级子课题《晋西黄土高原地区 遥感应用研究》和《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遥感应用研 究》, 应用 TM 影像为主体信息源, 参考了部分彩红 外航空遥感资料, 完成了 1∶10 万的调查任务。 其 中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图对山西、 陕西峡谷重点治 理区资源与环境特征, 侵蚀分异规律进行了中微观 的重点剖析, 并提出了治理与开发的方略; 1999 年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下达的第二次《全国土 壤侵蚀遥感快速调查》项目, 应用 1995、1996 年陆 地卫星 TM 影像,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通过人 机交互解译及专家思想的综合评判, 生成了不同侵 蚀强度及数据集; 特别是 2000 年第三次《全国土壤 侵蚀动态遥感调查与数据库更新》项目, 以 1995 年

晋城市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的编制

晋城市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的编制

晋城市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的编制
郭建军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利用卫星影像资料,采用人机交互判读的方法,搜集与土壤侵蚀有关的遥感、气候、泥沙资料及相关专题图件,通过对地形、地貌、地表组成物质、植被、人为
活动等影响土壤侵蚀诸因子的野外实地踏勘和分析,以主导因子定性,绘制出土壤侵
蚀图斑,在此基础上参考有关侵蚀研究资料及前人所做过的工作,经专家综合评判,赋予各侵蚀图斑侵蚀量值,最终绘制成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郭建军
【作者单位】晋城市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山西,晋城,048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
【相关文献】
1.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法在实际监测中的应用 [J], 骆时秀
2.基于野外调查、遥感信息和 CSLE 模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J], 宋文龙;张荣华;高云飞;路京选;杨胜天;曲伟;赵东杰
3.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研究 [J], 曹建华;蒋忠诚;杨德生;裴建国;
杨慧;罗为群
4.不同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对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的影响 [J], 高杨;吕宁;薛重生;马
洪超
5.应用MSS卫星影像目视解译我省土壤侵蚀和编制土壤侵蚀图 [J], 洪双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区, 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按全国气 候 分 区 , 我 省 分 属 温 带 与 暖 温 带 两 个 气 候 区 。主 要 特 点 : 冬 季 寒冷干燥, 夏季雨水集中, 各地温差悬殊, 日照充分, 光热资 源比较丰富。
山西降水分布主要受季风环流控制。夏秋季多东南风, 雨量充沛; 冬春季多 东 南 向 西 北 逐 渐 递 减 之 势 。全 省 年 降 水 量 介 于 400 mm~650 mm 之 间 , 中 条 山 、太 岳 山 、五 台 山 及 关 帝 山 等 局 部 地 区 年 降 水 量 可 达 700 mm 左 右 , 晋 东 南 、晋 中 东 山 迎 风 坡 年 降 水 量 可 达 600 mm 左 右 , 太 原 、忻 州 、吕 梁 、临 汾 、运 城 及 黄 河 沿 岸 年 降 水 量 在 450 mm~500 mm 之 间 , 大 同 盆 地 年 降 水 量 小 于 400 mm。
黄土质地较均匀, 岩性松散, 结构性差, 抗分散力弱, 孔 隙度大, 垂直节理发育, 加之高度垦殖, 因而加剧了黄土的易 蚀 性 。 在 有 一 定 坡 度 和 沟 壑 发 育 的 山 区 、丘 陵 区 , 遇 有 暴 雨 、 强 风 、冻 融 等 不 利 的 自 然 条 件,极 易 出 现 水 蚀 、风 蚀 和 重 力 侵 蚀,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 1.3 河流水系
1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侵蚀的影响
1.1 地形地貌 本 省 境 内 地 形 复 杂 , 山 地 、丘 陵 、平 原 等 均 有 分 布 。 全 省
总体呈现山地高原地貌特征, 东北高, 西南低, 地形高低起伏 悬殊,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了极易侵蚀的地貌条件。 1.2 地质土壤
山西省介于秦岭和阴山两个巨型构造带之间, 是华北地 台(陆 台 、断 块)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山 西 地 质 构 造 形 成 于 中 生 代 晚 期 的 燕 山 运 动 及 新 生 代 的 喜 马 拉 雅 运 动 。东 西 山 区 地 质 的 隆起, 使侵蚀基准下降, 极易引致土壤侵蚀的加剧。
山西省属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 黄土分布极为广泛。黄土 是地质年代最新的一层, 一般称第四纪黄土, 包括午城黄土、 离 石 黄 土 和 马 兰 黄 土 。 黄 土 与 第 三 纪 三 趾 马 红 土 、保 德 红 土 、 静乐红土共同组成了一个较厚的堆积覆盖层。黄土在吕梁山 以西呈厚层连续分布, 以东呈断续分布状态。据卫星影像解译 资料, 山西省黄土垂直分布可 达 1 700 m 以 上 。 除 五 台 山 、芦 芽山、关帝山等亚高山地外, 大部分中山山地均可见零星的残 留黄土面存在。盆地及其四周台地, 亦被较厚的黄土覆盖; 山 间盆地及河谷两岸, 均有黄土分布。土石丘陵多系黄土居上, 下部基岩出露; 土石山地多上部基岩出露, 下部黄土覆盖。
2 侵蚀状况
土壤侵蚀也叫水土流失, 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壤及其 母 岩 碎 屑 , 在 水 力 、风 力 、重 力 、冻 融 等 外 营 力 和 人 为 活 动 作 用 下 发 生 的 各 种 形 式 的 剥 离 、搬 运 和 再 堆 积 的 过 程 。 2.1 侵蚀的发展
山西土壤侵蚀的发展, 大体分为 3 个阶段: ( 1) 自 然 侵 蚀 自 然 侵 蚀 也 称 古 代 侵 蚀 或 地 质 侵 蚀 。在 人 类出现以前, 就有了中国黄土高原。暴雨和冰川融解形成径 流, 即对地表产生侵蚀作用, 这时侵蚀非常缓慢, 土壤的侵蚀 速度小于土壤形成的速度。 ( 2) 加 速 侵 蚀 加 速 侵 蚀 也 叫 现 代 侵 蚀 , 是 指 土 壤 侵 蚀 速 度 大 于 土 壤 形 成 速 度 。自 西 汉 到 民 国 的 2000 年 间 , 黄 土 高 原 地 区 人 口 增 长 较 快 , 移 民 戍 边 以 及 农 业 区 逐 渐 由 南 向 北 、由 东向西扩展, 人类开垦草原, 砍伐森林, 开荒扩种, 加上其他 不合理的经营活动, 造成加速侵蚀。加速侵蚀导致林草植被 破坏, 土壤肥力下降, 地形更加破碎, 水土流失加剧。 ( 3) 人 为 新 增 侵 蚀 新 中 国 建 立 以 来 , 特 别 是 20 世 纪 80 年代以来, 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项目大大增加, 开矿、建厂、修 路 、盖 房( 挖 窑) 等 活 动 日 益 频 繁 , 直 接 向 沟 道 、河 道 弃 土 弃 石 弃渣。由于人口增加, 需求更多农产品, 在农业生产上, 不少地 方仍在破坏植被, 开荒扩种, 粗放经营, 造成一边治理一边破 坏, 一家治理多家破坏, 在遭到破坏的地方, 水土流失特别严重。 2.2 侵蚀形态 山西省水土流失, 主要侵蚀形态包括水力侵蚀和重力侵
据 统 计 , 目 前 山 西 省 水 土 流 失 面 积 10.8 万 km2, 占 总 土 地 面 积 的 68.9% , 其 中 强 度 、 极 强 度 和 剧 烈 侵 蚀 面 积 2.73 万 km2。 全 省 多 年 平 均 输 沙 量 2.94 亿 t, 年 均 输 沙 模 数 1 880 t/ km2, 最 严 重 地 区 高 达 10 000 t/ km2 以 上 。
·67·
第 2 期( 总第 160 期) 2006 年 5 月
武光明:山西土壤侵蚀与泥沙特征分析探讨
No.2 ( Total N0.160) May.2006
95.2%。 由 于 山 西 受 季 风 影 响 较 为 强 烈 , 中 小 尺 度 的 天 气 灾 害 时 有 出 现 , 即 使 在 干 旱 年 份 , 这 种 灾 害 天 气 也 有 发 生 。特 殊 的地形条件是暴雨致洪而成灾的重要因素, 省境的东部是山 区, 西部是黄土高原, 中部又是多字型结构的小盆地, 地貌类 型复杂, 地形破碎, 又加之大部分河流源近流短, 流域面积 小, 具有峡谷型坡陡流急的特点, 在发生暴雨时, 极有利于洪 水的产生与汇集, 带来严重的泥沙灾害。
蚀 , 局 部 地 区 风 蚀 严 重 。水 力 侵 蚀 又 分 为 面 蚀 、沟 蚀 和 潜 蚀 三 种 形式。由于山区植被覆盖度低, 坡度陡, 降雨强度大, 坡面都 有不同程度的鳞片面蚀和耕地层面蚀。重力侵蚀主要为泥石 流, 在黄土区和土石山区普遍存在, 特别是黄土残塬沟壑区。 2.3 水土流失情况
第 2 期( 总第 160 期) 2006 年 5 月
1006- 8139( 2006) 02- 67- 04
山西水利科技 SHANXI HYDROTECHNICS
No.2 ( Total N0.160) May.2006
山西土壤侵蚀与泥沙特征分析探讨
武光明
( 山 西 省 水 文 水 资 源 勘 测 局 , 太 原 030001)
山西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复杂, 加之地形起伏陡峻, 在大 气条件和地形条件下, 夏季暴雨集中, 极易形成暴雨洪水灾 害 , 并 伴 随 强 烈 的 地 表 侵 蚀 。据 统 计 , 自 1381 年( 即 明 洪 武 十 四 年) 至 1949 年 新 中 国 成 立 的 568 年 间 , 我 省 发 生 过 大 洪 水 或 较 大 洪 水 364 场 , 平 均 1.5 年 发 生 一 次 。 山 西 绝 大 部 分 洪 水 是 由 暴 雨 所 致 , 一 般 发 生 时 间 在 4 月 下 旬 至 10 月 上 旬 之 间, 其中 6 月至 9 月这一时段发生次数占全年发生次数的
山西境内, 除中条山等地有小面积原始森林幸存外, 其 余 丘 陵 、山 地 的 原 始 植 被 已 被 破 坏 殆 尽 , 现 存 的 森 林 多 系 重 新 恢 复 起 来 的 天 然 次 生 林 。总 体 看 , 全 省 山 地 、丘 陵 植 被 覆 盖 度 低 , 且 以 自 然 林 为 主 , 人 工 林 所 占 比 例 不 到 30%。自 然 林 主 要 集 中 在 管 涔 、关 帝 、吕 梁 、黑 茶 山 、五 台 、太 岳 、太 行 、中 条 等 8 大 林 区 , 占 全 省 天 然 林 面 积 的 90%。 人 工 林 主 要 分 布 在 风 沙 危 害 较 严 重 的 晋 西 北 和 桑 干 河 流 域 、滹 沱 河 流 域 及 黄 河 沿 岸, 现已形成相当规模的防护林网和护岸林带。 1.5 气象降水
3 水文泥沙特性
根据水文站代表性, 并考虑长系列资料的一致性原则, 选 用 了 本 省 超 过 40 年 资 料 的 一 些 主 要 水 文 站 进 行 了 水 文 泥 沙特性分析。 3.1 含沙量特征
表 1 是 选 用 的 一 些 泥 沙 代 表 站 的 实 测 多 年 月 、年 平 均 输 沙 量 、含 沙 量 的 统 计 表, 从 中 可 以 看 出 , 本 省 河 流 含 沙 量 分 布 具有这样的特点: 西部高于东部, 黄河流域高于海河流域, 尤 其是西部沿黄支流远远高出其他地区, 如朱家川的后会站 1956 ̄2000 年多 年 平 均 含 沙 量 高 达 427 kg/ m3, 昕 水 河 的 大 宁
摘 要:文中分析了山西自然地理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同时对河流泥沙特征、分布规律、
时空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山西;侵蚀;泥沙;含沙量;输沙量
中图分类号:TV141
文献标识码:B
水土资源是立国生存之本, 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宝 贵的水土资源, 而且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山西地处黄 土 高 原 , 总 面 积 15.6271 万 km2, 其 中 80%是 山 区 丘 陵 , 有 近 70%的 面 积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 尤 其 是 晋 西 沿 黄 各 支 流 , 是 黄 河 的主要产沙区, 每年有大量的泥沙输送, 造成严重的流域侵 蚀 以 及 水 库 、渠 道 和 河 床 淤 积 , 对 水 利 工 程 寿 命 、管 理 维 护 以 及 水 土 保 持 和 生 态 环 境 形 成 了 严 重 影 响 。泥 沙 又 是 污 染 物 的 载 体 , 对 污 染 物 的 输 移 和 转 化 也 有 很 大 影 响 。因 此 , 对 河 流 泥 沙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