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2)教学计划1

合集下载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案(实用16篇)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案(实用16篇)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案(实用16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请大家参考以下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了解如何科学制定一份高效的教学计划。

乘法结合律教案乘法结合律是学生在学习乘法的运算规律中的一个难点,容易和前面学习的乘法交换律混淆,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紧扣课本中的例题,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根据课本上例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发现问题,学生学习兴趣较高,接着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列出横式,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横式能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学生很快的发现,能用等号,接着顺势总结乘法结合律。

本节课我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接下来的习题我也设计了不同类型的题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个环节习题很丰富,但后来发现有孩子在做题时,能把(a+b)某c=a某c+b某C横式类型的题从前往后做,而不会从后往前做,这使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举一反三的看问题。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是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难点是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上完这节课,我对这节课值得反思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我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整个课堂气氛比较好,师生交流和谐融洽。

首先我在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引入课题,让学生从一组算式中发现乘法交换律,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符合乘法交换律的式子,再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己总结字母表达式。

然后我通过两组算式,采用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算一算,仔细观察,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学习的方式的多样化,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学生的发现规律加以整理归纳得出: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引出乘法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5.培养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并具备了一定的乘法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尚未形成深刻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4.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于简便计算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即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即三个或三个以上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3.能够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8.反思总结,提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9.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注重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共同关注学生在乘法运算定律学习中的成长。
1.学生在探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观察不仔细、归纳能力较弱的问题。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第七单元第5课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

第七单元第5课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

第七单元第5课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

1.什么叫做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2.口算。

计算三角形三个角上的三个数的积。

(5、17、20)(35、2、29)(25、37、4)提问:上面各题口算时怎样算比较方便?指出:连乘时如果有两个数相乘得的积是整十整百,要先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就比较简便。

1、你知道怎样的相乘得整百或整十数?引导学生熟记常用数据:25×4=100 25×8=200 125×8=1000口诀中相乘的积个位上是0的。

2、简便计算28×15×4 45×13×2 9×4×25 125×18×8二、运算运算律,简便计算。

出示:35×18 25×16(1)指名板演,列竖式计算,集体练习。

(2)讨论:怎样运算比较简便,可以不必列竖式计算,直接口算得到。

(3)讨论25×16,想25和谁相乘可以得到整十或整百?25需要和相乘,怎样找到4,(将16分成4乘4)25×16=25×4×4 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得到。

=100×4=400(4)35×18怎样做比较简便呢?学生仿照上述的样子试做。

三、出示想想做做第8题,谁能将他们做的又对又快?学生集体练习,说说上下两题的联系。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简便计算》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简便计算》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懂得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算理,会用字母表示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如何用字母来表示。

2、今天我拉来研究乘法的一些规律性知识,这就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教学新课⒈教学乘法交换律。

出示例题图a)请同学们观察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提问:如何求问题?b)小组讨论:这两组解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c)出示3*5=*,请同学们把等式填写完整。

启发学生根据这个等式照样子再说出几组这样的等式。

a)指名说说,相应板书。

b)请同学们依次计算出结果,验证看能否用等号连接。

c)讨论:每组中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每算式有什么相同及不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说明:这就是乘法交换律指出:乘法交换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如果用AB表示两个因数,怎样表示乘法交换律?我们曾经用交换因数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来验算,这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练习: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来验算。

2×17⒉教学乘法结合律。

出示例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同学们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分别说说每种解题的思路。

讨论: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将两个算式写一个算式。

请同学们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再写出几个算式。

a)指名说说,并做出相应板书。

b)请同学们说说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写出这些等式的。

c)同学们计算,验证这些算式能否用等号连接。

d)引导同学们仔细归纳,你发现了什么?e)指出: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如果用字母来ABc来表示这个三个因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⒊完成试一试三、完成想想做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四、布置作业。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及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对于简单的乘法题目能够独立完成。

但是,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样的概念性知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的教学PPT、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预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相关内容,了解乘法的基本运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是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律。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题和计算,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规律。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采用探究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巩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也有类似的规律。

3. 验证乘法交换律:让学生通过举例说明乘法交换律的正确性。

5. 验证乘法结合律:让学生通过举例说明乘法结合律的正确性。

6. 总结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7. 练习巩固:让学生完成一些有关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9.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10.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思考: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引导学生发现:在解决某些问题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3. 举例说明:如在计算购物时,可以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进行合理的组合,以便快速计算总价。

七、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什么?2. 学生回答: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中的一些规律,如:2×3和3×2的结果相同,4×5×6和4×(5×6)的结果相同。

从而引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a. 出示例题:2×3=3×2,4×5=5×4,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的定义。

c. 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2)乘法结合律a. 出示例题:4×5×6=4×(5×6),3×2×7=3×(2×7),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定义。

c. 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使学生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我今天要教的是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这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一部分。

我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先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然后,我会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我会安排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同时,我也会难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为了这次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课件等。

板书设计方面,我会设计清晰易懂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讲解;2. 例题的选取和讲解;3. 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的布置和反馈。

关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讲解,这是本次教学的基础部分。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并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律的应用。

我会强调,乘法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结合律指的是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两个律是进行简便计算的基础,学生需要深刻理解并掌握。

例题的选取和讲解也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我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通过讲解题目,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理解每一步的逻辑推理,从而加深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

再次,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内容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探究和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和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PPT、图片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你们知道吗?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

你们参加过植树活动吗?你觉得参加植树活动我们需要做什么?【学情预设】需要将学生分组,有的挖坑,有的种树,有的浇水……2.课件出示教科书P24的主题图。

师:四(1)班同学正在植树,我们一起去看看。

仔细观察一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但是有的问题是相似的,有的问题对本节课没有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问题分类,以便有次序地开展后续的探究。

【设计意图】师生的谈话既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接着主题图呈现了一个“同学们植树”的生活化情境,其中蕴含的信息极为丰富,这里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揭示问题、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提示】教学中,要利用好主题图中的丰富信息,结合问题解决,呈现学习材料。

二、自主探究,发现定律1.整理问题,明确研究任务。

师:看来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不少,我们把这些问题整理一下。

大家提的问题基本是如下几个:(1)负责挖坑、种树的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的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3)参加挖坑、种树和抬水、浇树的一共有多少人?挖坑、种树的比抬水、浇树的多多少人?2.探究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优秀5篇)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优秀5篇)

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本页是爱岗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优秀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练习课教学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50×2=100 50×20=100025×4=10025×8=200 25×12=300 25×40=1000125×8=1000 125×16=200125×24=3000125×80=10000通过刚才的口算,你们很快就算出结果,你们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三对好朋友,它们分别是谁?板书:5×225×4125×8(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7=30×(□×□)125×8×40=(□×□)×□(3)计算:43×25×4 25×43×4比较两道题,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有什么不同?在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出:第1题只应用乘法结合律把后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第2题要先用乘法交换律把4放在前面,使25与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后面,使25与4相乘,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小结: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运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一种是两个运算定律结合使用,使计算简便。

关键要掌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设计(优秀3篇)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设计(优秀3篇)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设计(优秀3篇)乘法交换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的主题图,第34—35页的例1(乘法交换律)和例2(乘法结合律)以及练习五中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尝试法、观察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说一说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探究新知。

1、主题图引入(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指定多名学生说一说。

)2、学习例1。

(1)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主题图中哪些相关信息?指定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4×25=100(人)25×4=100(人)(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有何异同。

启发思考:这两个算式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即:4×25=25×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5)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6)观察上面几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分组讨论交流)(7)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学生齐读。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第一篇: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20-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感受数学规律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归纳理解能力及求异思维。

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习题图。

复习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简便计算:282+47+153+18895-103395-(72+95)144-98+56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指生说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二、合作探索师: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更简便,那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是否能使计算简便呢?让我们试一试好吗?出示:125×7×8,学生独立计算。

全班交流,师有选择地板书。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想法或发现?学生发言交流:先算125和8相乘,会使计算简便。

师:这种算法运用到了什么规律?现在你觉得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否会让计算简便呢?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三题。

先指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算式怎样算起来比较简便。

对于15×12×25这道题,我们可以怎么计算?重点引导学生思考。

然后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交流。

2、自主练习第四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深入理解题意,并进行交流并列式计算。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的习惯。

3、第五题,学生先观察图,理解题意,相互交流对题意的理解。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来回”的含义。

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交流一下算法。

4、第七题。

出示四组算式。

师:这些算式跷跷板哪边“轻”哪边“重”?为什么?(两边的算式得数一样)那你能发现每一组算式间的关系吗?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全班交流。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它们的位置,积不变。

例如:a × b = b × a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例如:(a × b) × c = a × (b × c)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新课,如:“如果我们有两排同样数量的书,我们可以先从第一排拿取一部分,再从第二排拿取一部分,也可以先从第二排拿取一部分,再从第一排拿取一部分,结果会一样吗?”从而引出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2. 新知讲解:教师通过板书或PPT展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给出实例进行解释说明。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来验证这两个定律的正确性。

3. 练习巩固: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这些题目应包括简单的计算题以及需要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复杂问题。

4.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家庭作业:布置一些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相关的习题,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入。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出改进。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1)》教案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1)》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而有的学生在运用时还显得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论介绍部分注意力不够集中,可能是因为理论讲解相对较为抽象。因此,我考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运用直观教具和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1)》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1)》教案,本节课内容依据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四章《运算定律》第一节“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设计。具体内容包括:
1.乘法交换律:a×b=b×a,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灵活运用此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两个重点。对于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演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两个定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师: 观察 这两个算式你发现 了什么 ? 生: 得数相等 师: 可以用 什么符号把它连起来 ?( 等号 ) 教师根据学生的
回答 板 书 : 2 5×4 = 4× 2 5
强调 : 4 题两种 1 2 5 ×3 1 ×8 =1 2 5×( 3 1 ×8 ) 1 2 5×3 1 x 8 = 3 1 ×( 1 2 5 x 8 ) 第二种运用 了什么定律? 第二 关 : 2 . 选择正确答案 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乘法 交换 律 ②加法交换律 ③乘法结合律 ④ 加法结合律 ⑤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⑥乘法交换律 和乘法结合律 ( 1 ) 1 7 ×1 2 5×8 =1 7×( 1 2 5x 8 ) , 这是应用 ( )
师: 这样的算式 , 你还会写吗?( 生说 师板 书) 观察 这几组算式 , 你发现它们有 什么共 同特点 ?( 用 自己的 话说 一说 ) 交换两个 因数的位置 , 积不变 , 这叫乘法交换律 【 设计意 图】 : 主题 图的学习渗透爱护地球 , 保护环境的思想 教育 , 培养学生 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 感受数学和生活的 紧密联系 。 . ( 2 ) , J 、 明看到大家举了这么多例子, 非常着急, 于是 自己也举了几 个, 请你帮 、 明判断— 下, 他举, 导褂子 j 翻 狡 律吗 为什么?
为什么? ( 4 ) 请你再举 2 组这样 的例子 。

复 习 旧知
在学习新课之前, 我们先进行口算检测, 请同学们拿出题卡纸。 1 - 口算下 面各题 :
1 2 × 5= 35× 2 = 1 2 5 × 8= 1 5× 4 =
2×5=
2 5×4:
2 4×5 =
实际问题 。 教学重 点 :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 和结合律 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 点 : 正确判断和应用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 :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乘法结合律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引导学生思考乘法是否也具有类似的性质。

2. 探究乘法交换律:(1)教师出示例子,如3×4和4×3,引导学生发现结果相同。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乘法交换律:a×b=b×a。

(3)学生练习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

3. 探究乘法结合律:(1)教师出示例子,如2×3×4和2×(3×4),引导学生发现结果相同。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乘法结合律:(a×b)×c=a×(b×c)。

(3)学生练习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综合题目,引导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总结,强调它们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12×15×6(2)45×7×8(3)4×4×5×52. 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课堂练习,了解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程度及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学习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并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经历发现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在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概括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2、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习乘法交换律。

1、你能根据“二五一十”这个口诀写出几个乘法算式?(2×5、5×2)2、它们的结果一样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2×5=5×2”3、你能根据这样的形式写出25×4、125×8的另一个算式吗?并请验证他们是否相等?4、抽生在全班交流核对,教师配合板书:2×5=5×2 25×4=4×25 125×8=8×125提出问题:观察这三对算式,你有什么发现?5、像这样“调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我们叫做乘法交换律。

6、你还能举出其他的算式吗?这样的例子举的完吗?那我们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呢?7、思考:如果用a、b 表示两个因数,那么a×b=()×()8、按规律填一填:72×80=()×72 65×34=34×()1783×2095=()×()二、学习乘法结合律。

1、进行计算比赛(38×25)×4 38×(25×4)①、第一、二组同学计算第一题,第三、四组同学计算第二题,比一比谁计算又对又快。

并抽生板演,再在全班交流核对。

②、引导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异同?同桌讨论交流:数字一样、符号一样、结果一样,计算的顺序不一样。

3、小结乘法结合律的定义:三个数连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都不变。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一、教学目标•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方法;•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内容1.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运用方法;2.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方法;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老师可以通过实际例子引入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比如以下问题: - 如果一个商店5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那么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 - 如果一个商店2元,现在要买5个苹果,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并带出乘法交换律的运用方法。

步骤二:乘法交换律1.定义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是指乘法运算中,交换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积保持不变的性质。

2.举例说明乘法交换律的运用方法:–5 × 2 = 2 × 5,即5个苹果每个2元等于2元一个苹果买5个。

–在乘法交换律中,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可以互换,但乘积保持不变。

步骤三:乘法结合律1.定义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是指乘法运算中,无论因此的先后顺序,积保持不变的性质。

2.举例说明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方法:–(2 × 3) × 4 = 2 × (3 × 4),即先计算2乘以3再乘以4的结果与先计算3乘以4再乘以2的结果相同。

–在乘法结合律中,因数的先后顺序可以变化,但乘积保持不变。

步骤四: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1.通过实际问题演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方法。

–例题1:一个书包里装有4本书,每本书有2个章节,每个章节有5页,那么一共有多少页?•方法一:4 × 2 × 5 = 8 × 5 = 40•方法二:4 × 5 × 2 = 20 × 2 = 40•根据乘法结合律或乘法交换律,可以自由调整因数的位置来进行简便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学生说说原来验算乘法的方法,明白了原察表格,得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依次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5. 学生观察自己所做的简便运算,发现:有时为了简便,需要将一个乘数拆成两个乘数相乘,有时要将两个乘数先乘起来,要具体情况具体确定。

计 一、复习旧知
1.把下面等式中所运用的运算定律写在括号里.
(1)78+92=92+78 ( )
(2)99+16+84=99+(16+84) ( )
(3)21×11=11×21 ( )
(4)2×(5×19)=(2×5) ×19 ( )
2.试着完成"想想做做"的4~10的题目。
二、小天地
1.收获与体会:
2.存在问题: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交流预习成果(预设:4分钟)
1.拿出预习作业1,小组交流,错的订正。
1.课堂作业:
《补充练习》P55第1~5题。
2.家作:
必做题:《一课一练》P55第1~4题。
选做题:《一课一练》P55智力冲浪。
3.每日一题:
在下面的算式里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10×6+9÷3=23
10×6+9÷3=50
10×6+9÷3=90
【板块六】
整体练习,全班校对,反馈错题,细致分析,追问错因,及时纠正,即时巩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给予差生适当的帮助。
"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2)"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者:紫荆鱼 施教时期 2012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四(上)第62~63页"想想做做"第4~10题 共几课时 课型 练习 第几课时 教


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D、第7题:说说表中的哪个乘数变化了,是怎样变化的?积又是怎样变化的?
E、第8题:说说每组算式之间的关系,你能从中想到什么?
F、第9题:联系第8题的规律,说说你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
G、第10题:讨论18×45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设计 四、课堂检测反馈(预设15分钟)
6.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18×45。
创编题:
两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300元,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和三把椅子的价钱相同。每张桌子多少元?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 【板块一】
1.由组长组织本组学生汇报预习成果,其他组员注意倾听,有好的建议或问题及时在组内提出。
2.全班交流。
3.有关题目的点拨。
A、第4题: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到这样进行简便运算的?运用了怎样的运算定律?
B、第5题: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列出不同的算式来求出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吗?
指出:利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变得十分简便。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乘法结合律的合理性。
C、第6题:以前我们是怎样乘法的?其实是运用了乘法的什么定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



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难点: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源 学生经验: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能初步进行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等。 预

【板块二】
1.昨天,我们学习乘法中的两个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用字母是怎样表示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内容进行练习,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习,能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熟练地进行简便计算。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板块三】
1.小组交流时,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2.汇报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对策。
2.全班交流。
二、预习拓展引新(预设:1分钟)
1.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三、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20分钟)
依据学生的"想想做做"的预习情况,进行全班交流。
1. 学生相互批改第4题,并说出同桌的错误情况,便于大家改正。
2. 说出图中获得的信息,并说出哪些信息是有联系的,可以先求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