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5文言文阅读考点3正确断句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5 文言文阅读 提分攻略2 ⅱ 记牢文言翻译“4步骤”课件
以此中之。”明年旱蝗,发积粟赈民,又移五万斛济京西。民有盗瓜伤主者, 法当死,仕衡以岁饥,奏贷之。盗起淄、青间,迁刑部侍郎、知青州。前守捕 群盗妻子置棘围中,仕衡至,悉纵罢之使去。未几,其徒有枭贼首至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八》,有删改)
12/10/2021
(1)帝不之罪,谓王旦曰:“仕衡应猝有材,人欲以此中之。” 重点实词: 关键虚词: 特殊句式: 译文:
12/10/2021
仕衡应对突发事件有才能,人们是想借此中伤他。”第二年出现旱灾和蝗灾,(李 仕衡)打开粮库赈济灾民,又拿出五万斛粮食救济京西。有一个偷瓜并打伤瓜主 的人,依法应当判处死罪,李仕衡因为年成不好,上奏宽恕了他(的罪行)。盗贼 在青、淄两地兴起,(他)升迁做了刑部侍郎,主管青州。前任官员抓到了盗贼的 妻子儿女都拘押在用荆棘圈起的场地中,李仕衡到任,全都放了他们,让他们 离开。没过多久,就有人拿了盗贼首领的头颅来。
【参考译文】 李仕衡,字天均,是秦州成纪人,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及第。不久,河 北缺少军备储蓄,谏议官员都说李仕衡先前超额提供祭祀费用,真宗听说了这 件事,让(他)做了河北都转运使。后来到塞下征集粮食,多达数万斛。有人进言 说(李仕衡储积的)粮食已经腐烂不能食用,朝廷派人来检查,粮食并没有腐烂。 在城外祭祀,又提供了钱帛八十万。在这之前,每次有大的祭祀,李仕衡必定 拿所管理的军中物资进贡,谏官认为(情况)不属实。李仕衡于是就逐条列举,六 十万都是贡赋,其余二十万是附加税收。皇上没有怪罪李仕衡,对王旦说:“李
12/10/2021
【答案】 删减词语:而、也 关键词语:欺、信、其、所以、遂 译文:“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导孩 子的方法。”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第2讲考点突破学案文言断句课件新人教版
7.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 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附【参考译文】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朝太傅谢安的九世孙。父亲谢蔺,任正员外郎,
兼散骑常侍。谢贞幼年聪慧敏捷,性情纯厚。祖母阮氏起先苦于风眩病,每每发 作便一二天不能饮食。谢贞当时才七岁,祖母不食,他也不食,亲族都觉得他与众 不同。母亲王氏,给谢贞讲《论语》《孝经》,他读完便能背诵。八岁时,曾写 《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对他的诗赋有美好情趣感到惊奇,对亲近的 人说:“此儿将来可成大器,至于‘风定花犹落’一句,可以和谢惠连媲美了。” 十三岁时,(谢贞)略通《五经》大意,尤其熟悉《左氏传》,又擅长草书、隶书、 虫篆书。十四岁时,父亲离世,他顿首痛哭,数次哭得死去活来。父亲谢蔺遭逢
附【参考译文】 后世的学习,大概比先王那时候要更加兴盛。居处的安逸,饮食的丰盛,规矩约
束的严苛,先王那时候也不一定具备;但是学习就只为学习,施政者就只为施政。人 们聚集住在一起终年玩乐,有上进心的人只不过通晓经书,写写文章,以考取功名,已 经考取功名做了官,先前所学习的知识,很快就忘记并荒废了。一看文书记载的相 关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的事,就说:“我刚刚从政,哪里懂这些?”唉!后代说治理 国家的人常常赶不上先王的时代,就是治学与为政分开的缘故吧!
C.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 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提示】根据句意,“通经缉文”是一个整体,中间不应断开,且“既得之”“则 昔之所习者”各自独立,二者中间应断开,排除该选项。 D.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 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提示】根据句意,结合前面选项的分析,应是“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则昔 之所习者”,选项所断皆不准确,排除该选项。 答案:B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学案: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4 文言文阅读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
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
授平江府观察推官。
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
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
淳熙二年,进起居郎。
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
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上曰:“忠言也。
”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
上皆嘉纳。
出知严州。
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
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
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
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
(浙江专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训练三 文言断句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训练三文言断句练前提醒1.审读,就是审读与所断句相关的句段,理解所断句的大意。
2.得“法”:一是推语意,先断易;二是找虚词,断语气;三是明句式(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助断句;四是定关系(文段的结构或逻辑关系),明结构。
3.避“套”。
避免命题人利用语言标志设的圈套,加强对文意的准确理解。
1.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晏子与崔杼盟。
其辞曰:“不与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晏子附而饮血,仰而呼天曰:“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者,受此不祥!”崔杼不说,直兵造胸,句兵钩颈,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
崔杼曰:“此贤者,不可杀也。
”罢兵而去。
(节选自《吕氏春秋·知分》)答案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解析“曰”是停顿的标志,“晏子曰”“《诗》曰”后均应断开。
“崔子”指崔杼,直呼其名,起强调作用,其后应断开。
“乎”是句末停顿的标志,其后均应断开。
“恺悌君子”是成语,其后应断开。
“求福不回”承前省略主语“君子”,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
参考译文晏子与崔杼盟誓。
(崔杼的)誓词说:“不亲附崔氏而亲附公孙氏的人,必遭祸殃!”晏子低下头含了口血,仰起头向上天呼告说:“不亲附公孙氏而亲附崔氏的人,必遭祸殃!”崔杼很不高兴,用矛顶着他的胸,用戟勾住他的颈,对晏子说:“(如果)你改变你说的话,那么我可以与你共同享有齐国;如果你不改变你所说的话,那么现在就是你生命终结的时刻了!”晏子说:“崔子,你难道没有学过《诗》吗?《诗》中说‘和悦近人的君子,不以邪曲求福’。
我难道能够以邪曲来求福吗?你考虑考虑这些话吧。
”崔杼说:“这是一个贤德的人,不可以杀死(他)。
”(于是崔杼)撤去兵器离开了。
2.用“/”给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通关练习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对点练1.(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②插:通“锸”。
铁锹。
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答:【解析】(1)叙述手法。
首先从叙述角度来看,本诗是从采地黄者的角度,以采地黄者的口吻讲述了采地黄和卖地黄的事。
诗人在客观的叙述中寄予了对以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那些豪门贵族的痛恨之情。
(2)对比手法。
诗人将采地黄以求度过饥荒的贫苦农民与朱门家的白面郎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
一是把农家与朱门的不同身份进行对比,二是将采地黄者与白面郎的形象进行对比,三是把采地黄者饥饿无食与白面郎的马吃地黄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在反复的对比中揭露了两个阶级的贫富差距。
尤其是结尾贫苦农民采集地黄以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人不如马这一现象,使人在深深同情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时,激起了对那些豪门贵族的切齿痛恨。
【答案】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
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2.(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课件专题文言文阅读
关注段落间的转折词或短语,把握 文章思路的转折变化。
03
02
因果关系
分析段落间的因果关系,理解作者 的论证逻辑。
并列关系
识别段落间的并列结构,理解作者 的多方面论述。
04
典型篇章结构特点总结
总分总结构
文章开头提出主题或观点,中间部分进行具 体论述,结尾进行总结。
并列式结构
文章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从多个并列的观点 或方面进行论述。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辅
导与测试课件专题文
言文阅读 汇报人:XX
20XX-01-27
目录
• 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与背景解读 • 文章结构与写作技巧探讨 • 经典名篇欣赏与解读示例
目录
• 模拟试题训练与答题技巧指导 • 学生自主阅读推荐书目介绍
01
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
文言文特点及发展历程
02
古代文化常识与背景解读
古代礼仪制度及习俗介绍
尊卑有序
01
古代礼仪制度强调尊卑有序,如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都有
明确的礼仪规范。
祭祀礼仪
02
古代重视祭祀活动,祭祀天地、祖先等仪式都有严格的礼仪流
有相应的礼仪习俗,如婚礼中
的拜堂、丧礼中的守孝等。
历史事件和人物背景分析
辨析方法
结合上下文语境、词语搭配、语法结构等因 素进行辨析。
特殊句式及翻译技巧
特殊句式
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结构和特点。
翻译技巧
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 法进行翻译,注意保持原文的韵味和意境。
翻译实例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篇章进行翻译练习,提高翻译能力和水 平。
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的策略和建议ppt
08答题情况统计(抽样)
08回眸
题号 题型
11 12 选择
考点
实词
能力层级 分值 得分率
A C 3 3 0.62 0.65
选择 筛选信息
13
14
选择 分析概括
主观 翻译
C
C
3
10
0.40
0.55
09预测
(一)稳定性 1.选材标准基本不变:选取浅易文言文、传 记类叙事文,思想积极、典雅规范。 2.考查内容基本稳定:文言实词、虚词、文 意分析、文句翻译等。 3.考查形式基本一致:文段翻译一般采用主 观题,其他采用选择题。
复习备考五大误区
1、盲目备考,不清楚高考大纲的要求和高 考命题趋势 2、重基础知识的强化,轻读写能力的训练 3、陷进题海,不注意解题思路与方法 4、阅读满足现状,不做针对性的训练与提 高 5、作文训练不得法,的关键,往往不在对考点 的把握与掌控,而在于对细节的倾注程度。 大多考生语文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对内容 的宏观掌握,而仅仅在于对细节的关注程度, “细节”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
二轮复习备考指导思想
1、“训练点”与“能力点”结合,把能力作为训练的目 标。 2、“着力点”与“考查点”结合。清楚每一部分的考查 重点和每一道题的“考查点”。 3、“常考点”与“新特点”结合。“常考点”是重点, 不能因为考过而忽视,也应密切注视每个考点的“新特 点”。 4、“得分点”与“失分点”结合。要建立自己的“错题 本”,把错误的地方分类记载下来,经常对薄弱环节进 行训练。 5、“解题训练”与“心理训练”结合。
考纲解读(文言文部分)
(一)全国卷 2008年全国卷考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 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讲义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五文言文阅读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2页文言文阅读涉及实词、虚词、句式、修辞,对文意的理解分析等考点,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对考生而言,文言文阅读备考是一项经常性的任务,它贯穿于备考的整个过程。
这里仅从总体阅读的角度,给同学们提两点建议。
一、注重语感和知识的积累1.重视课文的朗读,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文言文是生活中不再使用的语言,考生只有通过朗读典范的文言文,才能养成语感。
因此,文言文要经常读,哪怕考前时间再紧,也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对课文中的文言文进行重点朗读,做到朗朗上口,自然,流畅。
有了好的文言语感,考试中生疏的文章也就比较容易解读了。
2.重视知识的归纳,强化记忆,加深印象。
考生应该备有“摘抄本”,归纳记录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
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训练题中遇到的自己感到陌生的实词,都要将其读音和例句记录下来,并经常翻看。
3.精读、泛读结合,强化训练“质”,加大训练“量”。
“精读”教材篇目,并能背诵一定量的名篇,老师在课堂上讲读的文言文段,要熟读成诵,达到三会,即会读、会翻译、会解释加点的词。
此外,也要加大训练“量”,根据考生所在地区试卷文言文选文的文体特征(如传记文、议论文、杂记文),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泛读训练中强化、迁移精读的学习成果。
二、掌握史传类文言文的阅读方法(1)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①透视核心事件。
通过透视作者对核心人物的描写或核心事件的叙述及详略的安排等来判断作者思想感情是爱还是憎,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②把握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指文章的中心句,段落起句、结句,以及带有评述性、议论性的语句。
对传记文中的议论性文字,要字斟句酌,充分理解文句的含意,把握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观点、情感、态度等。
③了解写作目的。
作者的观点、态度与其写作意图有着紧密的联系。
有些写作意图,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明确交代;有的则隐含在文章材料的选用,情节的安排,人物的描写,事件的叙述之中。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复习板块2专题1文言文阅读考点练透1结合语境培养语感_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二轮任务结合一轮复习情况及阅卷大数据,考生在二轮复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文言断句题忽视“断点”异同,易出错。
2.文言词语题多义实词和文化常识脱离语境,判断失误。
3.概述分析题断章取义,有失偏颇。
4.文言翻译题(1)文言基础知识(如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积累不足,翻译不准确。
(2)缺乏语境意识,忽视上下文。
(3)缺乏采点意识,眉毛胡子一把抓。
5.主观表述题(1)翻译差,读不懂。
(2)概括差,话啰嗦。
(3)思路乱,不清晰。
二轮复习中,在强化“练为主导”的前提下,仍不要弱化对文言基础的积累和夯实,做到训练一篇、精读一篇、积累一篇,开辟文言文学习的新阵地。
另外,努力改正上述问题,突破得高分的瓶颈。
文言文阅读二轮复习能力自评表对于以下做法,自己能做到的请打“√”,尚未做到的请打“×”,打“×”项便是你要在二轮复习环节中,重点攻克的。
自评内容自评结果自评标准1.我知道文言文阅读命题的选文并不局限在“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战国策》等也会成为考查对象。
也不只考查纪传类文本,也会考“纪事本末体”等其他种类的文章“√”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5~6项,备考较为充分;“√”7~8项,备考充分;“√”9~10项,备考十分充2.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重点看人名,但是对于地名、官职名、朝代名、器物名等,我会跳过,这样能快速阅读3.我掌握了断句的方法,特别关注核心动词、对称结构分和固定搭配。
我还会对比四个选项的差别,从而快速锁定文本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4.古代文化常识题,对于那些超级陌生的概念,我会先默认它“无误”,优先从那些看似熟悉的选项中找错误项,看是否存在“混淆”的情况5.我能够敏锐地发现高考中的题型变化,比如2022年的新高考I卷在文化常识题中同时也考查了文言实词的含义,提醒我们要注意课内文言文尤其是一词多义等特殊文言现象的复习6.对于文意理解概述题,考虑到基本事实很少出错,我会优先考虑前后逻辑推断方面可能出错7.我能区分文言特殊句式并且能在文言翻译时有意识地通过“增”和“调”的方式把意思理顺8.文言翻译题,我能比较准确地定位出“得分点字词”,并且我习惯于用打括号的方式补充主语和宾语9.文言翻译题,我会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2古诗文阅读专题1精练提分4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保高分课件2021030
或语气词;④偏义复词中 顿作用,应删去。
的衬字。
方法
解释
例句
分析
译文
“水”,词类活用,
具体情况:①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译为
词换成活用后的词;②
不是会游
非能水也, “游泳”;“绝”
换 通假字换成本字;③将
泳,却渡
而绝江河。 意为“渡”,单音
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3.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有一句之中的结构作 用,也有数句之间的关联作用,有的还表示一定的意义和语气,需要因 词而译,因句而译,因境而译。 4.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必须掌握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 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如何翻译。
3.今义古义,不当替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 生了变化:有的词义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 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 目替代。
4.脱离语境,误译词语。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 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以免误译词语。
号等)、地名、官 六 年 , 廉 颇 文王”“廉颇 廉颇作为赵国的将
职名、年号、国 号等专门称谓。
为 齐
赵 ,
大将 破, 之伐,” 为 人 名 , “
领,征讨齐国,大
留 ② 度 量 衡 单 位 、 取 阳 晋 , 拜 阳晋”为地名,败齐军,夺取了阳
数量词、器物名 为 上 卿 , 以 “上卿”“诸 晋,被封为上卿,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古诗文阅读 专题2 精练提分1古代诗歌阅读精准判断选择题
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导图重温·锁要点MING QUEKAO QING BU DUAN BAN明确考情·补短板1.选材:2019年、2020年全国三套卷以唐宋、名家非名作诗歌为主。
五言、七言均有涉及。
(1)题材多样化:2019年全国卷Ⅰ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是一首题画诗(山水诗),全国卷II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是一首投赠诗,全国卷Ⅲ刘禹锡的《插田歌》是一首田园诗。
2020年全国卷Ⅰ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是一首唱和诗,全国卷II王安石的《读史》是一首哲理诗, 全国卷Ⅲ陆游的《苦笋》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2)选材暗合社会核心价值观。
《题许道宁画》侧重于艺术欣赏,以期提高考生的鉴赏能力,获得美好感受;《投长沙裴侍郎》侧重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引导考生要懂得感恩;《插田歌》表现了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相吻合。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侧重于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
王安石《读史》诗所阐述的道理,引导考生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苦笋》中体现的“对人才培养”的理念更具有现实意义。
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2.考点:重点考查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题目设置近三年为一选择一简答。
3.思想感情:命题者对表达家国情感和感慨个人身世的作品较为青睐,而格调不高、儿女情长的作品逐渐被排除在范围之外。
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精心选择试题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仍然是最高准则。
【二轮复习达标】通过一轮复习来看,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代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考点、题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但是考生读不懂诗歌仍是一个棘手问题,直接影响着答题的准确性;而在各个题型的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失误,造成失分严重。
故二轮复习中,应从如下两方面突破:(1)再次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进一步帮助考生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来疏通诗意。
(2)针对考生失分点,逐点例析,并提出应对策略补短板。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课件
长难句翻译策略探讨
分析句子结构
对于长难句,首先要分析句 子的结构,找出句子的主干 和修饰成分,理清句子内部
的逻辑关系。
逐步推进翻译
在翻译长难句时,可以采用 逐步推进的方式,先翻译主 干部分,再逐步添加修饰成 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
02
03
倒装句
了解倒装句的类型和特点,理解 其在强调和突出特定信息方面的 作用。
04
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与应用
古代典章制度
了解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典 章制度,如官制、礼仪制度等。
应用
将古代文化常识与文言文阅读相结合,理 解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提高阅 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古代天文历法
熟悉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如星宿、节气 、纪年方法等。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 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课件
汇报人:XX 20XX-01-28
目录
• 文言文阅读概述与重要性 • 基础知识梳理与巩固 • 文章理解与主旨把握技巧 • 翻译技巧与实战演练 • 鉴赏评价与拓展延伸 • 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指导
01
文言文阅读概述与重要性
文言文特点及价值
01
语言简练
文言文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 丰富的内容,体现了古代汉语的 高度概括性。
古代文学常识
积累古代文学常识,如作家作品、文学流 派、文学典故等。
古代地理民族
掌握古代的地理和民族知识,如地名、民 族名称及其分布等。
03
文章理解与主旨把握技巧
篇章结构分析与段落大意概括
分析文章整体结构
通过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和 脉络,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逻辑关系。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文言断句题课件
精准突破一 文言断句题
精准突破一 文言断句题
(2023·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
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 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 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 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 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 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 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新高考卷文言文阅读,重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 积累文言文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本多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 表性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这 类题主要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筛选和整合能力,理解和分析综合类题目 成为近两年来的命题热点。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二、文言实词知识积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同形)而 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 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 色彩变化几种。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三)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假”就是“借” 的意思)。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辨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不 亦……乎”“独……欤”等是反问句式,“为……所……”“见……于……”等 是被动句式,“……者,……也”是判断句式,还有“如……何”是固定句式。 如(2016·天津卷第 10 题 A 项)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 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解析】 通读语段,仔细辨识文言文中的句式特点,不难发现反问句式 “独……欤”,它表示语气强烈的反问,应该在“独”前断开。
如(2015·广东卷第 7 题 C 项)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 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语段中的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如语句中 的虚词“矣”,作为语气词,一般出现在句末,即可判定“用矣”后面要断开。
2.找对称,定句读(对应“短板二、三”)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掌握这些情 况,就把握了断句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在解答文言断句时,通读语段,要注 意文言语句结构的对称性,然后根据文言句式的对称性进行初步的断句,可用 排除法,最后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一些文言断句技巧进行断句即可。 如(2015·山东卷第 11 题 D 项)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 卜吉/日以授斧钺
6.据修辞,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讲究语言工整,因此多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 句式整齐匀称,富有节奏感,四六句较多,这是文言文在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凭借句子的对称、节奏等进行断句。 如(2014·湖南卷第 7 题 A 项)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 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 灾之功也 【解析】 通读语段,不难发现该语段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穷而在下” 和“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是一组比喻句,中间应该断开。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进行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解答断句题时,先 要通读语段,把握主要大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标志词或对称句 式进行断句。“冠足以修敬”与“衣足以掩形御寒”结构相似,“不务其饰”与 “不务其美”结构相同,“身服不杂彩”与“首服不镂刻”结构相同,由此可知 应选 A 项。
[专 项 练]
找虚词,定句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自仲尼之亡,六经之道,遂散而不可解。盖其患在于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 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而世之迂学乃皆曲为之说虽 其义之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如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
文言断句“6 法” 1.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 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了解了这些情况,在解答断 句题时,应通读语段,找出语句中关键性的词语(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以及 句中关联词)。文言文中,“夫、惟、盖”等发语词经常出现在句首,“也、矣、 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末,“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 上下文的联系。
4.抓动词,定句读 文言句式中,一般为主谓结构,有时主语常省略。分析句子成分,关键是 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语和宾语,然后再断句就 容易了。 如(2016·全国乙卷第 4 题 A 项)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 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解析】 解答此题时,可以分析动词和附近名词的关系,从动词和名词 的关系来看,动词“亡”后带名词“物”作宾语,所以“物”后断开。
【解析】 解答此题时,通读语段,不难发现语段中四个短语“斋三 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它们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同时在语意 上是并列的,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断句,即可判定“卜吉/日”中不应断开。
3.找名代,定句读(对应“短板一”) 在解答文言断句题时,断句时要先找出名词、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 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什么人,为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 果。以此为突破口,断句就比较容易了。 如(2016·全国甲卷第 4 题 D 项)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 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解析】 首先通读语句,了解大意。然后找出句子中的名词,以此为突 破口进行断句。由语境来看,名词“承宪妻”,在此做主语,应与前面断开。
性和词义)
C 项,考生在解题时,没有注意到“掩形御寒”这一短 [A][B] 语的结构特点,“掩形御寒”是说衣服的功能,二者为并 乙生 [C][D] 列,不宜断开。同时“冠”和“衣”也是对称的,“衣”
后面不宜断开。(短板二:不明对称短语) D 项,考生没有通读语段,从整体上进行断句,只是机 [A][B] 械地对选项进行断句。将“冠足以修敬”和“衣足以掩 丙生 [C][D] 形御寒”以及“身服不杂彩”和“首服不镂刻”的整体 性破坏。(短板三:不明对称句式)
C.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 镂刻
D.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 镂刻
考生 考生答案
误区诊断
B 项,考生没有明确语句中的关键词“身服”(名词,身
甲生 [A][B] 上穿的衣服)“首服”(名词,头上的服饰)的词义,将它 [C][D] 们断开了,显然破坏了句意。(短板一:不明关键词的词
析 考
考点三 正确断句
题
题 试 法
(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阅读文本见 “考点一”“例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 镂刻 B.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 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