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11.2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英文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Course Title: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Course Code:Credit: 3Lecture Hours: 46Overview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It is a comprehensive course with systematic combination of common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technolog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ome typical mold designs and manufacture methods, and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assembly process. It aim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typical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so as to form mould manufacturing concepts and industry knowledge, as well as lay foundation for graduation design and technical work in the future.Aims and ObjectivesOn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occupation quality in mold design and relevant manufacturing and carry out the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actual product; *analyze the molding of material property as well as develop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mould processing ability;*acquaint themselves with the mould design method so as to select standard parts for mould structure design with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roper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convenient processing and assembling, and technique economic;*formulate the ability of correct mold manufacturing processing and assembly processing;*analyze and test generation processing related to technical problems;*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learn to track th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as well as explore latest knowledge on their own;*master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s for typical mou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nd lay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graduation design and technical work further.Syllabus and Schedule of LecturesTheoretical Teaching:Chapter 1 Introduction: Basis of Stamping Process1.1An Overview of Moulds1.2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amping1.3Properties of Sheet Stamping1.4Common Stamping Materials & Stamping EquipmentChapter 2 Blanking Process and Blanking Die2.1 Design Basis on Blanking Process & Typical Structure of Blanking Die2.2. Layout Design & Blanking Technology Calculation2.3. Structure Design of Blanking Die Parts & Integrated CasesChapter 3 Bending Process and Bending Die3.1 Bending Process and Bending Die Process & Typical Structure of Bending Die 3.2 Bending Quality Analysis & Bending Process Calculation3.3 Bending Die & Integrated CasesChapter 4 Drawing Process and Drawing Die4.1 Drawing Process and Drawing Parts Process;4.2 Typical Structure of Drawing Die & Wrinkling and Rupture of Drawing Parts4.3 Drawing Process Calculation & Drawing Die Design & Integrated Cases Chapter 5 Other Sheet Stamping and Process & Mould Design5.1 Bulging & Flanging5.2 Necking & Integrated CasesChapter 6 Stamping Die FEA Analysis Based on DTBAFIRN6.1 An Analysis of Software for Stamping;6.2 Case AnalysisChapter 7 Stamping Process Design7.1 Stamping Process Design & Analysis of Stamping Parts Processing7.2 Stamping Technology Program Development & Mold Design7.3 Stamping Equipment Selection & Process Documenting and Design Calculation ManualChapter 8 Fundamental Plastics Molding Process8.1Compos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s8.2 Method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Forming;8.3 Structure Process of Plastic Pieces & Plastic Forming EquipmentChapter 9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and Injection Mold & Other Plastic Molding Process and Mold9.1 Principle and Process Conditions of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 Structure of Injection Mold & Parting Surface9.2 Design of Gating System & Design Forming Part9.3 The Side Parting and Core Pulling Mechanism & Ejecting Mechanism Design & Clamping Mechanism9.4 Desig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 Related Parameter Checking of Mould and Injection Machine9.5 Co-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 Design Flow of injection Mould & Integrated cases9.6 Compression Molding Process and Compression Mold & Pressur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and Injection Mold & Extrusion Forming Process and Die & Hollow Blow Molding & Vacuum Forming & Compressed Forming & Air Foam Forming Chapter 10 Fundamental Mold Manufacturing10.1 Characteristics of Mold Manufacturing & Mold Manufacturing Process10.2 Process-scheduled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for Mould and Die Manufacturing 10.3 Process Analysis of Mold Parts Diagram & Blank Selection of Mold Parts Chapter 11 Processing of Forming Die Surface11.1 Mechanical Process of Forming Die Surface11.2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NTM) of Forming Die Surface11.3 Modern Technology for Mold Manufacturing & Processing of Mould Parts Chapter 12 Mold Assembly Process12.1 An Overview of Mold Assembly12.2 Dimension Chain of Assembly & Control Method of Die Clearance12.3 Assembly Process for Stamping and Injection Mould & Integrated Cases Practical Training (2 Hours)PrerequisitesMechanical Drawing and Computer Graphics, Fundamental Mechanical Design,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NC Machining Technology, etc.TextbookTian Guanghui & Lin Hongqi. Mou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9.AssessmentsAssignment (including group work, course design report, homework, lecture participation and attendance) 50%Examination 50%。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要求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的塑料模具制作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Q/MB05.003-2003 塑料模具设计制造规范3 技术要求3.1模具的设计要求3.1.1模具分类根据模架尺寸将模具分为大、中、小三类。
a)模架尺寸6060以上称为大型模具;b)模架尺寸3030~6060之间为中型模具;c)模架尺寸3030以下为小型模具。
3.1.2模架选用与设计的要求3.1.2.1优先选用标准模架,具体按《龙记标准模架》执行。
3.1.2.2若选用非标准模架,应优先选用标准板厚,具体参照《龙记标准模架》。
3.1.2.3大型非标模架,导柱直径不小于φ60mm,导套孔壁厚不得小于10mm,回针孔壁厚为 35~40mm,回针直径不小于φ30mm。
3.1.2.4大型非标模架A板、B板起吊螺丝孔为M36~M48。
3.1.2.5如有可能产生较大侧压力时(型腔深度超过50mm),非标大型模架应设计原身止口,以后模套住前模。
3.1.2.6模架3030以上就必须增加顶针板导柱2-4个。
3.1.2.7订购模架时必须注意方铁的高度。
3.1.3注塑参数校核方法3.1.3.1容模尺寸校核a)模具厚度+顶出距离+取出产品的距离<最大开模距离;b)模具厚度>注塑机模板最小闭合距离,而<注塑机模板最大闭合距离;c)码模板尺寸小于注塑机模板的最大装夹尺寸。
3.1.3.2锁模力:F≥P.A.S10-²其中F:注射机的公称锁模力(t);P:模内平均压力(25~40Mpa);A:投影面积(包括产品、流道)cm²。
3.1.4型腔排位要求3.1.4.1型腔排位有利于各腔同时、均匀进胶;3.1.4.2多腔模各腔间距不小于20mm,大产品深腔根据强度面增加,模腔与镶件边不得少于20~25mm,多胶模的同一个产品保证进胶位置一致。
《模具制造技术》演示11
2导套配合表面的尺 寸和形状精度外,还要保证各配合表面之间的同轴度要求。 导柱与导套的配合表面是容易磨损的表面,应有一定的硬 度要求,在精加工之前要妥排热处理工序,以达到要求的 硬度。 导柱、导套的加工工艺过程为:备料(棒料)一粗加 工(车削加工)一半精加工(车削加工)一热处理(渗碳、 淬火)一精加工(磨削)一光整加工(研磨)。 导柱、导套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工序划分、工艺方法和 设备选用是根据生产类型、零件的形状、尺寸、结构及工 厂设备技术状况等条件决定的。不同的生产条件采用的设 备及工序划分也不尽相同。
(2)中心孔 中心孔的钻削和修正一般是在车床、钻床或 专用机床上按图纸要求的中心定位孔的型式进行 的。 (3)研磨 导柱的外圆、导套的内孔为配合表面,精度 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最后需进行研磨以提高 表面的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达到加工表面的 质量、配合和设计要求。
5.模柄与顶杆的加工 常用模柄有压人式、旋入式模柄,凸 缘模柄,槽型模柄,浮动模柄等,顶杆虽 然有各种形状,但最常用的形式和模柄一 样是台阶轴形状,和导柱的加工工艺过程 有类似,此类零件一般采用中心孔作为半 精加工和精加工的定位基准,最终加工采 用精磨工艺,并靠磨端面保证端面跳动要 求。
上、下模座的其技术要求:
(1)模座的上、下平面平行度必须规定的要求; (2)表面粗糙度和精度等级应达到要求; (3)模板上各孔的精度、垂直度和孔间距的应达到 要求。上、下模座导柱、导套安装孔距应一致,导柱、导 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基准面的垂直度:0.01/100; 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基准面的垂直度:0.01/100; (4)四周非安装面可按非加工表面处理。
凸模压印锉修
仿形刨削加工凸模 1—凸模;2—刨力;3—卡盘;4—分度头
4.凹模的加工过程
模具制作的验收标准【范本模板】
模具制作的验收标准产品要求: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塑件产品外观必须符合图纸要求或封样样品要求。
注塑产品不能出现冷料、气雾、缺料、收缩、溢料飞边、熔接痕、变形翘曲、顶白、斑痕、浇口雾斑等其它表观缺陷。
产品光面不能有划痕、细微麻点、波纹、桔皮纹。
产品砂面要求无砂眼、凹坑,纹理、疏密度应均匀一致。
产品内外表面棱角分明、工整一致。
产品上的字必须符合图纸所要求的字迹大小和深度,字迹必须清晰、棱角分明、工整一致、凹字底部平整光亮。
面板、面架熔接痕长度要小于5mm,盖板、基座、小件光面的产品(如按纽)不应有熔接痕,内件产品允许有不能避免的模具设计与注塑工艺上的熔接痕。
浇口去除后留下的痕迹不应影响产品的品质。
潜伏浇口处产品不应该有拉伤。
产品通过验收后,要对模具进行验收。
包括模具结构设计、外观、结构件、零件的加工精度、镶拼方式、材料、热处理手段等等.模具外观检查:1观察模板机械加工质量,模板平直,上下端面状况,外形尺寸整齐,周边2×450倒角,外观要给人感觉良好.60万模次以下生产的模具可按龙记模架的标准来自制模架或按龙记模架制作的其他标准模架;60万模次(含60万)以上生产用龙记标准模架。
注意:公司如无另外要求,二板模要用CI型模架,三板模要用DCI型模架,A、B板不能挖通框,B模与动模座板之间加设支承柱。
2模具起吊方向上要装吊环,可一次性将模具平衡吊起。
大中型模具在动定模之间要装有锁紧装置,防止模具起吊时开启.3冷却水的进出口位置应在注塑工操作的另一侧,其次是在注塑生产时在模具的下方。
热流道模具要配有接线板,并固定在模具上,传感器、加热元件电线通过快换插头迅速安装,要尽量简化安装。
电线导出后要用管子套上,防止散乱。
4模具及型腔的编号的要求按《模具编号的说明》及《模具型腔编号的说明》。
5模板的尺寸请按《模具制作的模板要求》。
6动模座板的顶出让位孔开孔直径40~42mm。
结构件状况检查:1导柱、导套应紧固,开合动作应灵活,表面无拉伤痕迹,无单侧受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工业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模具作为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对于产品的外观、尺寸及质量等方面具有直接影响。
因此,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研究,提高学生在该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1. 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具体课题,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项目。
2. 运用所学知识,深入研究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3. 完成一个具体的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实践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 提高设计与制造的质量和效率,对比不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优化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
5. 深入挖掘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潜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设计内容及步骤1. 调研与文献综述调研当前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最新技术和方法,为后续设计打下基础。
2. 选题确定与方案设计选择一个具体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课题,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
确立研究目标、方法和实施步骤,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
3. 原材料选用根据所选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为后续制造工艺提供依据。
4. 模具设计在掌握相关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模具设计。
根据课题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尺寸和形状,运用相关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完善设计方案。
5. 模具制造根据模具设计方案,进行模具制造。
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如数控机床加工、电火花加工等,利用先进设备进行模具加工制造。
6. 模具试验与优化对制造好的模具进行试模与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分析模具设计的合理性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
根据测试结果对模具进行优化,提高模具的质量和效率。
7. 结果分析与总结分析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个过程,总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并对设计结果进行评价,提出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改进建议。
模具设计常用标准
编号:D19/A45-BZ-001-2005 批准:模具设计标准2005年月日发布 2005年月日实施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规定依据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工装部工装设计制造加工要求编制,是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管理标准文件之一。
本规定由工装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由工装部起草。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王国宏。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内模具设计、制造。
2 常用术语和定义(节选自GB8845-88)2.1 冲模dies(stamping and punching dies)加压将金属或非金属板料或型材分离、成形或接合而得到制件的工艺装备。
2.1.1单工序模single operation dies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冲模。
2.1.2 复合模compound dies只有一个工位,并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模。
2.1.3 级进模progressive dies在条料的送料方向上,具有两个以上的工位,并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模。
2.1.4 无导向模opening dies上、下模之间没有导向装置的冲模。
2.1.5 导板模 guide plate dies上、下模之间由导板导向的冲模。
2.1.6 导柱模guide pillar dies上、下模之间由导柱、导套导向的冲模。
2.1.7 简易模low – cost dies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成本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试生产的冲模。
2.1.8 冲裁模 blanking dies使板料分离,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平片毛坯或制件的冲模。
2.1.8.1 落料模blanking dies沿封闭的轮廓将制件或毛坯与板料分离的冲模。
在毛坯或板料上,沿封闭的轮廓分离出废料得到带孔制件的冲模。
2.1.8.3 切边模trimming dies切去成形制件多余的边缘材料的冲模。
模具设计与制造1+2专业技能课程表
特征工具菜单常用指令讲解。
特征工具应用实例精讲。 第十二 章 三
第十二 章 三 特征操作工具菜单常用指令讲解。 维实体 建模 特征操作工具应用实例精讲。
编辑特征工具菜单讲解。
布尔运算、编辑转换工具菜单常用指令讲解。
曲线工具菜单常用指令讲解。
三维空间线架构造实例精讲。
编辑曲线工具菜单常用指令精讲。
第十三 高级曲面工具菜单常用指令应用讲解。 章 三 维曲面 建模 自由曲面工具菜单常用指令应用讲解。
Mastercam数控车内外槽加工编程方法及动态模拟。 Mastercam数控车综合零件加工编程方法及动态模拟、程序 后处理。 数控铣/加工中心基本知识、金属材料。 第七 章 数量方法。 数控铣/加工中心基加工工艺概述、数控铣/加工中心数控加 工工艺文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 数控铣/加工中心铣削用刀具系统简介。
注塑模设计步骤、注塑模具常用钢材及其性能。
UG模 具设 计
塑料制品常见缺陷分析及其解决办法。
注塑模精密成型技术。 UG MoldWizard自动分模讲解。(产品分析、分型线、分型 面、分型操作。
UG MoldWizard自动分模讲解。(模架设计、浇口及流道设 计、镶件设计) UG MoldWizard自动分模讲解。(推杆排位设计、斜顶及滑 块设计、冷却水设计、定位装置设计)。 UG MoldWizard自动分模讲解。(模具装配结构工程图、模 第二十 具散件工程图、物料清单)。 二章 UG自动 分模 综合案例一。
数控 车床 软件 编程
第六章 Mastercam数控车外圆加工编程方法及动态模拟。 Master cam自 动编程 Mastercam数控车内孔加工编程方法及动态模拟。
Mastercam数控车外螺纹加工编程方法及动态模拟。
接片倒装结构连续模的设计
接片倒装结构连续模的设计摘要:本次模具设计的零件为冲裁弯曲件。
各工位有相互的尺寸关系,且尺寸的位置和精度要求较高,如果采用普通单工序模或复合模冲制生产的话,需要多副模具,多个操作人员才能完成而且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低。
采用多工位连续模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和模具的使用水平,节省设备,且保证了较高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本模具性能可靠,运行平稳,能够适应大批量生产要求,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关键词:连续模;冲孔;落料;折弯;排样Design of connection meet piece flip structure continuous modeAbstract:This time the task of design is Punching Bending parts. There are mut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ch part where higher accuracy of the size and location is required. If using the common single procedure or the composite modulus punch production, we need more moulds and opera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quality and the efficiency of our products are low. Selection of the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s can improve the material utilization and the level of using molds. It also can save equipments and guarantee high quality and the efficiency of our products to get greatest economic benefits. This mould has reliable performance, and it can operate smoothly. In additon,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mass production, which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he efficiency of our products, and also reduces labor intensity and production costs.Key words: Progressive Dies; punch holes; fall the material curving; bcnding; arrangement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前言 (5)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5)2.1形状 (6)2.2尺寸 (6)2.3冲孔、冲槽时工艺 (6)2.4表面质量 (6)2.5材料性能 (6)2.6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6)2.7条料宽度 (7)3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8)4 冲压力计算及设备选择 (8)4.1冲裁力的计算 (8)4.2卸料力的计算 (9)4.3设备的选择 (9)5 压力中心计算 (10)6 模具结构草图 (11)7 凹模的外形尺寸确定 (12)8 冲裁间隙的确定 (13)9 毛坯尺寸 (13)9.1主要刃口尺寸计算 (13)10 卸料装置的选用 (14)11 模具零件设计 (15)11.1工作凸、凹模设计 (15)11.2导正孔凸模的设计及加工 (16)11.3中心孔凸模设计 (18)11.4冲槽凸模设计 (20)11.5落料凸模设计 (22)11.6其它零件设计 (24)11.6.1 各用途的螺钉、销钉的选用 (24)11.6.2模柄的选用 (25)11.6.3模架的选用 (25)11.6.4各模板的尺寸 (26)11.6.5侧刃的设计 (26)12 设备校核 (26)12.1凸模抗压能力校核 (26)12.2凸模纵向抗弯曲能力校核 (27)12.3核对模具开模行程 (28)13 结论 (28)参考文献 (30)致谢 (31)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表明,机械工业是科学技术物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而模具设计与制造在机械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金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协议
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协议甲方:乙方: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总体要求:全部模具寿命均为十万冲次以上,工艺设计与模具设计图必须由双方认可并签字。
设计、制造、验收标准采用冲模设计标准甲方提供设备规格参数,乙方按甲方提供的设备进行工艺设计与模具设计。
1.连续生产2000件不出质量缺陷。
2.生产方式:贯通式连续流水生产。
3.操作方式:手工上下料(采用剪板机下料对角线尺寸偏差正负不超过0.5mm)。
4.废料排除要求自动排出刃口部分以外,并且自动滑下。
废料应根据工位布置,合理划分、保证操作安全方便。
5.退料(件)要求不能有任何障碍和粘附现象。
并不妨碍取放工件和废料的排出。
6.在设计时应考虑冲模的起重和翻转。
7. 安全措施:7.1冲模上的活动部件应有安全措施,并设置安全区。
7.2应有限位器、安全块、防护板、防护罩等。
7.3冲模零部件应考虑防松、防崩、防脱落、防反、防冲击等措施。
7.4冲模的布置应考虑到安全、合理,便于操作及压床的安装。
7.5冲模的设计应考虑手工操作的安全,如:良好的视野,足够的操作空间和操作区域。
8.冲模安装采用螺钉安装,模板定位方式采用定位销定位。
冲模上应标明冲模上模质量、下模质量(压料圈质量)、总质量,机台布置图及铭牌。
9、模具材料及热处理9.1修冲类模具:刃口镶块可采用空冷钢Cr12MoV材料,淬火硬度为58-62HRC.9.2导向采用植入式导柱、自润导套,如有侧向力应采用导板加导柱的形式。
9.3翻边类模具:模具凹模镶块应采用侧面固定式以便于调整,小型模具可采用整体式结构,材料应选用Cr12MoV或与之相当的材料,淬火硬度52—58HRC。
10.模具发货附带条件:10.1模具图纸及冲压工程要领图各一式二份。
10.2外购件应提供规格图及主要技术图一式二份。
10.3模具调试记录表一份。
11.冲压件验收、检验技术条件:11.1预验收用性能相当于中国宝钢产钢板的材料,冲压质量稳定后的制件,按照检验工序卡所规定的项目内容检查,并能满足装配的技术要求。
遥控器后盖注塑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学号:系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CAD\CAM)题目:电池盒盖塑件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指导者:评阅者:2015年5月摘要塑料工业是一门新兴产业,自塑料问世后几十年,塑料来源丰富,制作方便及成本低廉、金属零件塑料化的发展很快,在机械电子、国防、交通、通讯、建筑、农业、轻工业和日常生活用品等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塑料模具要求量增加。
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通过对制作进行注射工艺性分析,综合考虑了产品质量要求和生产实际,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为一模两腔的结构形式。
并对模具总体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论证,对工艺参数进行精确详细的计算。
正确选择了注塑设备,并对塑料零件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利用了注射模国家标准和典型组合。
提高了模具设计效率,适应了当代模具设计要求,最后对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及装配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模具设计、结构分析AbstractPlastics industry is an emerging industry, since several decades after the advent of plastic, plastic source of rich, convenient and low-cost production, metal parts plastic of the developed rapidly, in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defense,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on, agriculture, light industry and daily necessities and other industri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on the plastic mold requested increas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injection mold to understand the plastic produc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 quality to have the very big significance.The production of injection process analysis, considering the product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determine the best technical scheme for mold two cavity structure. And mold the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process parameters for accurate, detailed calculation. Correct selection of injection molding equipment, and plastic parts design, design process using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 typical combination of injection mo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old design, adapted to the contemporary mold design requirements, finally the main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and assembly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Mold design, structure analysis前言毕业设计是在修完所有课程之后,我们走向社会之前一次综合性设计。
压铸模具设计制作标准
XXX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压铸模具设计制作标准 与检验规范
编制(Compile):
审核(Verify):
晰的表达出四方块的大小和异形镶件在四方块中的位置, 3D 在 3D 图上把此四方块做出来与之相结合。
重点强调:做完后互相检查,正确后才下发。 8.7. 其他考虑: 8.7.1. 小于 ø3 的孔不铸造出来,可设置引针孔用加工的方法钻
出。除非长度小于直径便可铸出。
8.7.2. 动模的型芯是否容易顶出。 8.7.3. 型芯和滑块是否可以安装冷却水。 8.7.4. 避免型芯在浇口处被冲刷。
5.8. 为防止生产过程中模具铭牌掉落,故铭牌安装后固定铭牌的螺 丝不能超出模架平面,所以每套模具都要在动模架操作侧中间位置开 一个 125X75X3mm 的槽,以方便安装铭牌。在操作侧的模脚上必须 刻上产品料号,清晰可见。
5.9. 固定外模及活动外模需制作 4 个敲模孔。 5.10. 外模四周加工撬开槽。 5.11. 浇口套必须加装冷却水,冷却环厚度 10MM 以上,水管孔为 PT 1/4,冷却环热套装配,与外模装配。 5.12. 跨距大于 150MM 时都应考虑加支撑。支撑柱直径(或宽)不 小于 50MM,尽可能靠近压射变形位。 5.13. 大型模具(配合压铸机在 800 吨及以上的)地侧要加模脚支 撑。(所有模具支撑脚不得用圆柱支撑,需要用铸铁方形支撑;安 装时不得有干涉,特殊模具无法制作时需要提出) 5.14. 四根导柱用螺丝锁紧在固定模架上,同时导柱要加工排屑槽, 导柱顶端要做成带 20 度斜度的锥形状。【见下图所示】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读书笔记模板
4.2最小相对
2
弯曲半径
3 4.3弯曲件展
开长度的计算
4 4.4弯曲力计
算
5 4.5弯曲件的
回弹
4.7弯曲模工作部 分参数的设计
4.6弯曲模结构
4.8思U形件弯曲模
5.2拉深工艺计算
5.1圆筒件拉深变 形过程分析
5.3拉深模具结构
5.4拉深模工 作部分设计
10.5.1实验目的 10.5.2实验工具及设备 10.5.3实验内容 10.5.4实验步骤 10.5.5实验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10.5.6思考题
10.6.1实验目的 10.6.2实验工具及实验准备 10.6.3实验内容 10.6.4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10.6.5实验步骤 10.6.6实验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10.6.7实验体会
的特种加工工 艺
5 7.5思考与练
习题
7.1.1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与依据 7.1.2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
7.2.1外形加工 7.2.2画线
7.4.1电火花加工 7.4.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7.4.3超声加工
8.1模具的质量要求 和标准
8.2模具检验的常用 工具
8.3模具零件的连接 与固定
6.2.1注塑成型原理及工艺特点 6.2.2注塑模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6.2.3分型面 6.2.4浇注系统 6.2.5成型零件的设计 6.2.6机构设计 6.2.7注塑模典型结构
7.1模具加工
1
工艺规程编制
7.2模具主要 2
零件的机械加 工
3 7.3模具零件
的结构和机械 加工特点
4 7.4模具制造
目录分析
1
1.1模具分类
1.2模具在生
2
产中的地位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个既有挑战又充满机会的领域,特别是对于那些热爱动手、对技术有兴趣的年轻人来说。
想想看,这个专业不仅要求学生们学会设计各种精密的模具,还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设计落实到生产上,甚至要能处理各种复杂的制造问题。
要是没有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那真的是难上加难。
怎么说呢,教师队伍就像是学生们的“导航仪”,没有他们的指引,学生们就容易迷失方向,甚至干脆找不到路。
所以,要想把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好,教师队伍的建设绝对是重中之重。
说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得不提的就是“师德”和“师能”。
你想想,咱们要教的是学生未来的“技术高手”,所以不光得会教学,自己还得有过硬的专业能力。
要是一个老师嘴上说得再好,课上讲得再精彩,可一到实操环节,学生们眼睛一亮,发现老师都没有“真本事”,这还了得?所以,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毕竟,模具设计不是光靠书本就能学会的,这事儿得靠真刀实枪的操作,得在车间、在工厂里“砸铁”才行。
所以,教师们不仅要懂得“理论如何说”,更得知道“操作怎么做”。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学历,还得有过硬的技术功底,能带领学生走进制造的实际世界。
咱们还得强调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
说白了,教学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也不是单打独斗的游戏。
就像咱们做模具设计时,总得和材料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甚至市场人员沟通一下,才能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教师队伍也是一样,大家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要是一个教师队伍里各自为政,大家各自学习自己的东西,那学生们能学到的就只有零星的碎片知识。
好教师不仅要会教学,还得和同事们分享经验,互相启发,帮助彼此成长。
再说,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也不能少。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特别是模具设计这个领域,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
要是教师们老是停留在过去的“老三样”上,那怎么能带领学生们走向未来呢?教师也得不断充电,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就像咱们做模具一样,永远都要“精益求精”,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试制模具技术协议书
试制模具技术协议书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受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需要开发新产品,需要乙方提供模具试制服务,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试制模具技术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试制模具的基本信息1.1 模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模具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模具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模具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技术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条试制流程及要求2.1 乙方应按照甲方提供的技术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
2.2 乙方应保证模具设计满足甲方的产品要求和质量标准。
2.3 乙方应确保模具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符合甲方的要求。
第三条技术资料的提供3.1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完整的技术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
3.2 乙方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如需甲方提供额外技术资料,甲方应及时提供。
第四条试制模具的交付4.1 乙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模具的试制,并通知甲方进行验收。
4.2 甲方应在接到通知后的____天内对模具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双方签署验收合格书。
第五条质量保证5.1 乙方应保证试制的模具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自验收合格之日起____年内无重大质量问题。
5.2 如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乙方应在接到甲方通知后的____天内进行免费维修或更换。
第六条知识产权6.1 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的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不得擅自使用或泄露。
6.2 乙方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成果,其知识产权归乙方所有,但甲方有权无偿使用。
第七条保密条款7.1 双方应对本协议内容及在履行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7.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披露协议内容及商业秘密。
冲压模具冲针用什么材料
冲压模具冲针用什么材料在所有的模具失效因素中,模具的材料和热处理约占70% 的比例,成为影响模具寿命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模具的整个设计制造过程中,模具材料的选用和热处理工艺是否适当显得尤为重要。
11.2.1 冲压模具工作零件材料的要求冲压模具工作时要承受冲击、振动、摩擦、高压和拉伸、弯扭等负荷,甚至在较高的温度下工作(如冷挤压),工作条件复杂,易发生磨损、疲劳、断裂、变形等现象。
因此,对模具工作零件材料的要求比普通零件高。
由于各类冲压模具的工作条件不同,所以对模具工作零件材料的要求也有所差异。
1.冲裁模材料的要求对于薄板冲裁模具的工作零件用材要求具有高的耐磨性和硬度,而对厚板冲裁模除了要求具有高的耐磨性、抗压屈服点外,为防止模具断裂或崩刃,还应具有高的断裂抗力、较高的抗弯强度和韧性。
2. 拉深模材料的要求要求模具工作零件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粘附性(抗咬合性)、高的耐磨性和硬度、一定的强韧性以及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而且热处理时变形要小。
3. 冷挤压模材料的要求要求模具工作零件有高的强度和硬度、高耐磨性,为避免冲击折断,还要求有一定的韧性。
由于挤压时会产生较大的升温,所以还应具有一定的耐热疲劳性和热硬性11.2.2 冲压模具材料的种类及特性制造冲压模具的材料有钢材、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锌基合金、低熔点合金、铝青铜、高分子材料等等。
目前制造冲压模具的材料绝大部分以钢材为主,常用的模具工作部件材料的种类有:碳素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高碳高铬或中铬工具钢、中碳合金钢、高速钢、基体钢以及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等等。
1. 碳素工具钢在模具中应用较多的碳素工具钢为T8A、T10A等,优点为加工性能好,价格便宜。
但淬透性和红硬性差,热处理变形大,承载能力较低。
2. 低合金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是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加入了适量的合金元素。
与碳素工具钢相比,减少了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提高了钢的淬透性,耐磨性亦较好。
用于制造模具的低合金钢有CrWMn、9Mn2V、7CrSiMnMoV(代号CH-1)、6CrNiSiMnMoV(代号GD)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8/6
在模具零件的铣削加工中,应用最多的是立式铣 床和万能工具铣床的立铣加工,主要加工对象是各种 模具的型腔和型面,其加工精度可达IT l0,表面粗 糙度为Ra = 1.6μ m。若选用高速、小用量铣削,则 工件精度可达IT8,表面粗糙度为Ra= 0.8μ m。铣削 时,留0.05 mm的修光余量,经钳工修光即可得到所 要求的型腔。 当型腔或型面的精度要求高时,铣削加工仅作为 中间工序,铣削后需用成形磨削或电火花加工等方法 进行精加工。
立铣加工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11.2.1 平面或斜面的加工
在立铣上使用端铣刀加工平面(图11.10)时, 生产效率高,因此,这种加工方法在模具零件的平 面或斜面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图11.10 端铣刀加工平面
斜面或用指状铣刀加工型腔底平面(图11.11)
图11.11 指状铣刀加工型腔
11.2.2
圆弧面的加工
圆转台是立铣加工中常 用的附件,利用它可进行各种 圆弧面的加工。圆转台安装在 立式铣床的工作台上,而工件 则安装在圆转台上。安装工件 时,必须使被加工圆弧中心与 圆转台的回转中心重合,并根 据工件形状来确定铣床主轴中 心是否需要与圆转台中心重合 利用圆转台进行立铣加工圆弧 面的方式如图11.12所示。
图11.12用圆转台加工圆弧型腔
11.2.3
复杂型腔或型标法加工, 即根据被加工点的位置,控制工作台的纵横( X,Y ) 向移动以及主轴头的升降(Z )进行立铣加工。例如, 图11.13和图11.14所示的不规则型面的加工,将工件 装夹在工作台上,根据端型面的形状调整工件与工作 台的相对位置,工件每移动一个位置,铣刀就移动一 个距离,逐点铣削并经钳工修整后获得所需端型面尺 寸。
4 5
钳工 铣
钳台 立铣 钳台立 钻 镗床 卧铣
6
钻
7 8 9
镗 铣 检验
图11.15 后侧导柱模架的上模座(材料:HT250,批量生产)
表11.3
工序 号 工序名 称
加工上模座的工艺过程
设备 工序简图
工序内容
1 2 3
备料 刨 磨
铸造毛坯 刨上、下平面,保证尺寸50.8 磨上、下平面,保证尺寸50.8 按精密划线法,划出前部侧平面线 和导套中心线 按划线位置铣出前部平面 按划线位置: ①用三爪中心冲冲两中心眼孔 ②钻导套孔至尺寸Ф43 和下模座一起装夹,配镗孔至 Ф45H7 按划线铣R2.5的圆弧槽 刨床 平磨
图11.13 渐开线直曲面型腔预铣示意图
图11.14
渐开线圆弧曲面型腔的预铣
11.2.4
例11.1
铣削加工实例
图11.15所示是冲压模后侧导柱模架的上模座。为保 证模架的装配要求,使模架工作时上模座沿导柱上、下运 动平稳,无滞阻现象。加工后模座的上、下平面应保持平 行;上、下模座上导柱、导套安装孔的孔间距离尺寸应保 持一致;孔的轴心线应与基准面垂直,对安装滑动导柱或 导套的模座,其垂直度公差不超过0.0l/100。上模座加工 主要是平面加工和孔系加工。为了使加工方便和易于保证 加工技术要求,在各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平面,再以平面定 位加工孔系(先面后孔)。模座的外形表面在铸造时已基 本成形,但因铸造或锻造工艺的原因,其表面粗糙度较差, 需要通过加工来达到设计要求。由于其表面加工量不大, 通常可采用立式铣床来完成。其加工工艺过程见表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