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 保障机制研究——基于甘肃省教育经费保障的实证分析
甘肃省城镇义务教育大班额的成因及对策
甘肃省城镇义务教育大班额的成因及对策甘肃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镇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成为了该省教育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
大班额的存在不仅对学生的教育质量造成了影响,也给教育管理部门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大班额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班额问题的成因1. 教育资源不均衡甘肃省地处西部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在城市中心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在偏远的乡村和边远地区,教育资源则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一些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人数超标,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
2. 教育投入不足甘肃省地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教育投入相对不足。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资金支持,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投入的资金有限,教育经费紧张。
这导致了学校教学条件不佳,师生比偏高,大班额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3. 教师资源不足在甘肃省的偏远地区,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教师们并不愿意前往这些地方工作。
这就导致了偏远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导致了学生人数超标,大班额问题日益严重。
4. 教育管理不善在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的管理不善,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导致了一些学校教学条件较差,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
学校的管理也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了一些学校出现了大班额问题。
二、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对策1.平衡教育资源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平衡教育资源的配置,加强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支持。
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进行规划,保证每所学校都能有足够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
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大班额问题。
2.提高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证每所学校都能够有足够的教育经费支持。
对偏远地区的学校给予更多的经济支持,确保这些学校的教学条件能够逐步改善。
3.改善教师待遇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政府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待遇支持,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前往偏远地区工作。
甘肃省义务教育投入不均衡的实证分析
甘肃省义务教育投入不均衡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选择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作为测度指标,利用2008年甘肃各个地市的统计数据对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与市GDP总量呈正相关,但是生均教育经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本研究通过对这些问题分析,以期促进甘肃省义务教育有所发展。
关键词:义务教育;不均衡;实证分析一、引言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育在社会各个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个地区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对教育的投入。
一个家庭的收入,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教育相关。
因此,对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本文通过去甘肃省各个地市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相关性的研究,以期对教育政策的制订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于2009年甘肃年鉴统计结果,教育投入主要选取了两项指标: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
预算内教育公用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反映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
经济发展水平主要选取甘肃省各市GDP总量作为衡量指标。
运用spss21.0进行相关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三、研究结论(一)各个地区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不均衡普及义务教育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提高国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教育的重中之中。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中也指出缩小教育差距推进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在一个地区教育发展中起着长远影响。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必将导致对教育投入的差异。
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极大提升了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并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
[2]甘肃省作为西部偏远的省之一,在其基础教育发展中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较大,各个地区的教育投入也会存在差异。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发〔2016〕17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发〔2016〕17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民政府2016年2月6日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国发〔2015〕6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新要求,着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从2016年起,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统一确定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经费分担机制,建立完善城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
三、基本原则(一)完善保障机制,统一城乡政策。
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要求,统筹设计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前瞻性。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对教育投入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机制。
在实证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系列方法并得出了相关结果。
通过研究,我们揭示了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启示和政策建议,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展望。
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对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探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教育投入、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关联机制、政策建议、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启示、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教育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因为良好的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促进创新和生产力的提高。
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使得教育投入得到提升。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变得更加复杂和深远。
教育投入不仅包括了教育经费的支出,还包括了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质量的提升等方面。
研究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化对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深入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对教育投入的反馈作用。
通过研究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机制,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理,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深入探讨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通过开展本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提高教育质量,还可以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1.3 研究意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经济增长对教育投入的影响,可以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实质性的参考和指导。
经费投入逐步加大保障机制日渐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厅长访谈实录
省教 育厅 副厅 长 、 政 协委 员 , 管基 础 教 育工作 , 省 分 对基 础教 育 既有丰 富的感 性认 识 , 又有 深层 次的
理 性 思考 。探 索 总结 出义务 教 育均衡 发展 的主要 做 法—— “ 陵 经验 ” 受 到 国务 委 员 陈至 立和 教 铜 ,
育部 的充 分肯 定 , 中央 电视 台》 2 《 等 0多 家新 闻媒 体进 行 了专题 采访 , 并在 全 国推 广 ; 国家教 育行 政
了解 这一 问题有 助 于提 出进 一 步 完善 农村 义 务 教 育 经 费保 障机 制 的 思路 和 措 施 。2 1 02年 5月 8 日, 中师 范 大学“ 村 义务教 育保 障机 制评价 体 系及 实证 研 究” 题 组 就 这 一 问题 对 安徽 省教 育 华 农 课
厅 副厅长金 燕进 行 了专题 采访 。 金 燕 , ,9 9年 4月生。 曾担任 过铜 陵 市政府 副秘 书长 和铜 陵 市教 育局 局 长 多年 , 为安 徽 女 15 现
4 5元, 、 中 60元, 。2 1 3 年 初 4 年 0 1年 至 现 在 , 村 最 农
低生 均 公 用 经 费拨 付 标 准 为 小 学 55元/ 、 中 3 年 初
7 0元, ( 括 实 施农 村 义 务 教 育 经 费保 障机 制 改 4 年 包 革前 , 我省 规定 由县 ( ) 政 预 算 内安 排 的公 用 经 区 财 费, 其最 低 生 均 拨 付 标 准 为 小 学 1 0元 , 、 中 1 年 初 5 元, , 地不 允许 发生 “ 出效 应 ” , 殊 教育 学 校 年 各 挤 )特 ( 括独 立设 置特 殊 教育 学 校 和普 通 学 校 附 设 特 教 包 班 , 含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班吸 收残疾 儿 童 随 班 就读 ) 不 按初 中 的 5
甘肃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甘肃教育现状分析报告引言甘肃省教育现状是研究甘肃省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
了解教育现状对于制定合适的教育政策和改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甘肃省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以期给出有益的建议。
教育基础设施甘肃省的教育基础设施在不断改善中。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中小学校数目近7000所,其中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
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乡村地区。
校舍设施、教学设备和运动场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教学资源甘肃省的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教师数量相对紧缺,尤其是优质教师的数量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学生与优秀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无法得到更好的教学指导。
同时,教材使用也存在问题。
一方面,课堂教学实际应用和教材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另一方面,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及时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教育质量甘肃省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
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过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存在一定的欠缺。
此外,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相对较少,无法及时跟上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
教育投入甘肃省的教育投入还有待提高。
教育经费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例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
此外,教育经费分配也存在不均衡现象,城市和乡村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
这导致了乡村地区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学生受到的教育资源限制较大。
教育不平等甘肃省的教育不平等现象严重。
城乡之间、贫富之间以及各地区之间都存在教育资源和质量上的差距。
城市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相对较好,教师队伍也较为稳定,教育质量较高。
相比之下,乡村地区的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相对薄弱,教师队伍相对不稳定,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建议为了改善甘肃省的教育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校舍设施、教学设备和运动场馆等条件,尤其是在乡村地区。
2. 提高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加强教师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甘肃省义务教育投入不均衡的实证分析
地
表 1 生均 预 算 内 公 用经 费 支 出 与 甘 肃 省各 市 G D P数据 表
生 均 预 算 内 公 用经 费支 出
普 通
小学
预算内教育 市 G D P
经 费 占财政
个 地市生 均教育 经费 投入 与地 区生 产总值 相关性 的研 究, 以期对教 育政 策的制订提 出 自己的一点建议。
一
、
引 言
多年 的高速经济增长 , 极大提升 了综合 国力 与人 民生活
在 知识经济 的时代 , 知识在 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是不 水平 。但是与此 同时 , 我 国的教育并 没有得到 同步 的发 可估量 的 ,教育 在社会 各个 方面起 着越来越 重要 的作 展 。 『 2 1 甘肃省作为西部偏远 的省之一 , 在其基础教育发展 用 。一个地 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一 中由于经济水平 的差异较大 , 各个地 区的教育投 入也会 个地 区人 民整体素质 的提高 , 离不开对教育 的投人 。一 存在差异。 个 家庭 的收入 , 一个地 区、 一个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 在 很 大程 度上与教育相关 。因此 , 对教育投入 与经济发 展
l 1 5 2 . I 7
5 2 8 . 5 4
9 21 . 3 5
2 3 . 91
1 5 . 9 6
l 6 . 9 3
8 I 6 . 2 8
l 4 4 . 1
1 0 2 . 2 6
暴i 峪关 市 4 3 6 .1 7
金 昌市 8 了 8 . 4 5
教育公 用经费 占财政 支 出的 比例 反映地方 政府对 教育 的重视和支持力度 。 经济发展水 平主要选取甘肃省各市 G D P总量作 为衡量指标 。运用 s p s s 2 1 . 0进行相关分 析 ,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调查问卷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调查问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于义务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调查问卷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为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供参考。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经费保障方面的职责与作用。
本调查问卷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通过专业问卷调查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在确保问卷填写真实可靠的前提下,我们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参考。
也希望广大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能够积极参与本次调查,共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与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情况,本文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资料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等。
其中,文献资料分析主要涉及相关政策文件、学术论文等;访谈对象包括教育部门官员、教师、学生家长等;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家长和教师,以了解他们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看法和建议。
自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逐步推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旨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具体改革措施包括:实施“两免一补”政策。
即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课本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转和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培训教师等方式,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
为农村学校配备信息化设备,提高农村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尽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甘肃省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甘肃省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教基二[2014]9号)和《甘肃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幼儿园日常运转,提高保教质量,改善办园条件,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现制定我省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一、适用范围全省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公、民办幼儿园。
二、经费来源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各级财政拨款,二是根据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的保教费(免保教费补助收入)。
三、生均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城市1400元/生.年,农村1200元/生.年,其中:财政拨款标准为城市1400元/生.年,农村1200元/生.年。
并根据学前教育发展与财力状况相应调整。
四、经费保障各市(州)、县(市、区)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方筹措经费,确保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和财政生均拨款(不含基本建设投入和教职工工资、津补贴、福利等)达到基本标准。
五、开支范围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幼儿园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主要用于教学业务与管理、师资培训、文体活动、办公、水电、交通差旅、邮电等费用;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教玩具的购置;幼儿园房屋及仪器设备的租赁及维护修缮;幼儿体检和幼儿园安全及其他各项经常性支出。
六、有关要求(一)各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内部控制规范和预算管理等有关规定,加强生均公用经费资金管理,建立本园生均公用经费管理和使用制度,科学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方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和发展。
严禁通过虚假注册幼儿学籍信息、隐瞒流失幼儿等方式套取、骗取财政资金。
对依法应当实行政府采购的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的,要按照国有资产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
(二)各市(州)、县(市、区)要按照本标准精神,结合本地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办园等级及收费情况,分类确定本地区幼儿园的具体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制定完善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制度。
甘肃省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办法
甘肃省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国发〔2015〕67号)、《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和《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财务管理,全面落实国家有关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和财政财务制度。
合理编制学校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完整准确编制学校决算,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依法筹集教育经费,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义务教育经费,是指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包括各级财政安排的义务教育拨款和义务教育学校依法取得的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义务教育经费实行“以县为主、校财局管”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程序规范、公开透明、注重绩效”的管理机制,构建“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经费运行及核算模式。
第五条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按中央和省上确定经费分担比例承担配套资金,将其全额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并依法予以保障。
要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情况。
第六条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级政府制定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按照各级政府制定的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和财力状况,积极筹措义务教育经费;组织教育部门编制义务教育学校预算;按规定程序和时间下达义务教育经费全年预算控制数和批复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按批复的年度预算和用款计划,及时拨付资金;对教育部门、义务教育学校的预算执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告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执行和使用管理情况。
甘肃省教育领域调研报告
甘肃省教育领域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甘肃省教育领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本报告从教育资源分配、人才培养、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学术参考。
2. 调研方法和样本选择本次调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各级学校、教育行政机构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并收集了大量的教育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
样本选择涵盖城市和农村、不同类型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以确保调研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3. 教育资源分配情况(1)教育投入:甘肃省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逐年增加,但与其他省份相比仍然较低。
同时,教育经费在各级学校之间的分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城市学校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
(2)师资队伍:甘肃省教育师资结构优化,但仍然面临师资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城市学校的教师素质普遍较高,而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3)教育设施:城市学校的教育设施相对完善,但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教室不足、图书馆设备简陋等问题。
4. 人才培养情况(1)教育质量:甘肃省教育质量整体上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城乡差距和学科差距,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2)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甘肃省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但与实际需求存在不匹配的问题,缺少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和教学资源。
(3)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正在逐步推进,但考试导向依然存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5. 教育行政管理(1)体制机制:甘肃省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完善,但在基层教育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不足。
教育行政机构需要更好地与学校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
(2)政策措施:甘肃省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然而,政策的贯彻和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监督和评估。
6. 发展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甘肃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1)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甘肃财政现状分析报告
甘肃财政现状分析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甘肃省的财政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财政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了解和评估财政状况对于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和推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甘肃财政收入根据最新的数据,甘肃省财政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截至2020年,甘肃的财政总收入达到xxx亿元,较前年增长xx%。
其中,税收收入占总收入的大部分比例,主要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此外,政府还通过土地出让、经营收入和财政补助等方式获得一定的财政收入。
然而,甘肃的财政收入增速相对缓慢,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影响,税收基础相对较窄。
同时,甘肃的财政收入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过于依赖税收收入,缺乏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3. 甘肃财政支出甘肃省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事业、农业农村发展等方面。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投资。
此外,社会保障支出也占据一定比例,用于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
然而,甘肃的财政支出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支出过于依赖基础设施建设,对其他领域的投入相对不足。
另一方面,有一定的财政支出浪费和不合理的现象存在。
为了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甘肃需要进一步审慎管理财政支出,确保资金用于最需要的领域并提升支出的绩效。
4. 甘肃财政可持续发展分析甘肃的财政可持续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税收收入增长缓慢,这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压力。
另一方面,甘肃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可以通过开发旅游业、绿色农业等产业来增加财政收入。
为了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甘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收入。
通过完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收入的比重。
2. 多元化财政收入来源。
甘肃可以积极发展旅游业、绿色农业等产业,通过增加非税收入来提升财政收入的多元化。
3. 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地方政府健全教育经费保障与统筹机制若干思考
地方政府健全教育经费保障与统筹机制若干思考作者:王青逯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年第06期【摘要】有效教育投入是保障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科学决策。
本文从如下方面阐述了地方政府健全教育经费保障与统筹机制的教育科学性:1. 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确保教育经费有效增长;2. 健全科学的教育投入机制,切实提升教育经费保障水平;3. 完善省级教育经费统筹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4. 健全教育经费监管机制,实现教育投入最大效益。
地方政府;教育经费;保障与统筹机制;健全【关键词】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财政性教育投入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近三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每年以超过23%的速度递增,教育财政状况大为改善;二是投资主体已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崭新格局;三是投入重点开始转向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央和县以上各级政府对贫困、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明显增大。
但源于多种因素,我们尚未建立起科学的现代教育拨款体系与财务管理体系,由此造成教育部门“缺钱花”(“虚增”)和“乱花钱”(“滥用”)现象并存,并有形成新的恶性循环的危险。
又鉴于历史欠账太多,2012年实现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目标,无疑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
因此,地方政府增大教育投入,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和统筹机制,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
一、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确保教育经费有效增长国家《纲要》明确要求:“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并规定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现阶段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80%出自地方政府。
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
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一、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视为国家的根基和未来的希望。
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它为所有儿童提供了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
因此,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成为了关键的环节。
二、经费保障的重要性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是确保义务教育实施的核心机制。
它不仅为学校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以维持其日常运营,还保证了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
该制度还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避免了因经济原因导致的教育不公。
三、经费保障制度的构成1、政府投入: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通过财政拨款,为学校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支付教师工资、购买教育设备和教材、以及维护学校的日常运营。
2、社会捐赠:社会捐赠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慈善机构和个人通过捐赠资金、物资或设施,为学校提供支持。
这不仅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还提高了社会对教育的度和参与度。
3、收费制度:在某些情况下,学校可能需要向家长收取一定的费用。
然而,这需要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确保不会给家庭带来过大的经济负担。
同时,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政府和学校应提供相应的资助,确保他们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四、实施策略与建议1、强化政府职责:政府应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充足和稳定。
同时,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确保学校的收入来源多元化。
2、鼓励社会参与:通过各种途径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例如,可以设立教育基金,吸引企业、个人和慈善机构进行捐赠。
还可以通过发行教育彩票等方式,吸引公众参与义务教育经费的筹集。
3、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用。
这包括合理安排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和教育设备的购置等支出。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校经费使用的监管,防止浪费和不合理的支出。
4、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针对贫困家庭的子女,政府和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甘肃省课题管理办法
• 引言 • 甘肃省课题管理办法概述 • 课题申请与评审 • 课题实施与管理 • 课题结题与成果评价 • 监督与保障措施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背景介绍
甘肃省课题研究现状
随着甘肃省教育、科技水平的提高,课题研究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管理上 存在一定的问题。
国内外课题管理研究进展
介绍了国内外课题管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甘肃省课题管理办法的制定 提供参考。
目的和意义
目的
为规范甘肃省课题管理,提高课题研 究质量和效益,制定本办法。
意义
有利于推动甘肃省科研创新,促进学 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地区整体科研水 平。
02
甘肃省课题管理办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甘肃省课题管理办法是为规范和加强甘肃省各类课题的管理,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效益,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和 转化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 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为科研事业注 入新的活力。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展望
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 支持。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课题管理办法,提高科研成果的质 量和影响力。
推动甘肃省科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创新型省份 作出积极贡献。
THANKS
经费管理与使用
01
合理使用经费
严格按照课题预算和相关规定使 用经费,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 和有效性。
02
03
建立经费管理制度
监督与审计
建立完善的经费管理制度,明确 经费的申请、审批、使用等环节 的管理要求。
接受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与审计,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 和规范性。
05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的开放式职业教育研究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的开放式职业教育研究摘要:城乡一体化的新和型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现状无法适应和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
构建开放式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一线人力资源,是保持这种长效机制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关键词:职业教育开放式体系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
城乡一体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
“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建设城乡一体化需要职业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完成,这将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无法适应和满足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一)儒家思想观念和西方价值观,造成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
2000多年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和腐朽的西方价值观严重影响着人民的思想。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吃喝玩乐”等理念深深地渗透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的文化传统,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封闭错位,使得职业教育的社会作用未显现。
目前,职业教育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与普通教育专业教学区别不明显;教学过程与企业、社区结合不紧密;职业培训不广泛;开放性办学不足;教学资源没有充分配置合理等缺陷,其社会作用尚未显现。
(三)条块分刻的封闭管理体制,使得职业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
目前,各类职业院校的发展主要靠自身滚动发展。
尽管当前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由于基数太低,目前的投入犹如杯水车薪。
即使有国家拨款,也存在教育经费分配不均的问题。
某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强基础激活力促公平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xx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xx县人民政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我县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时刻.各位领导、专家在百忙之中.不辞辛劳莅临xx检查指导工作.让我们深受鼓舞、备受感动。
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xx地处赣北.位居昌九中段、鄱湖之滨、庐山脚下.县域面积x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场)、xx个行政村.人口xx 万。
xx是一方人文厚土.建县千年.文化厚重.人杰地灵;xx是一方生态净土.这里风景秀丽.生态优美.已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江西省卫生县城、江西省森林城市、江西省文明县城等多张城市名片;xx是一方资源沃土.这里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林地面积88.6万亩.森林覆盖率60.56%.境内水系纵横.铅锌、钙、锡等矿产资源丰厚.以义门陈文化、万家岭大捷抗战、袁隆平科普教育为元素的旅游事业蓬勃兴起;xx是一方发展热土.xx县大力推进“新工业十年行动”.强力决战工业经济.聚力发展现代轻纺、五金建材、矿产加工三大传统产业和电子机械、食品医药、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被授予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现代轻纺产业被列入全省经济总量上一百亿元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呈现聚集势头.外商投资热度越来越高。
xx年1-9月份完成生产总值xx亿元.财政总收入xx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
连续三年荣获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县.连续五年荣获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前三。
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县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教育质量和总体发展水平一直走在省市前列。
目前.我县共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xx所.其中小学xx所(含教学点xx所)、初中x所、九年一贯制学校x所、完中x所;在校小学生x人(其中教学点x人)、初中生x人.在编在岗中小学教职工x 人。
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省教育经费统计编报工作的通知
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省教育经费统计编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5.02.03•【字号】•【施行日期】2015.0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省教育经费统计编报工作的通知各市(州)教育局、财政局,省本级各单位:为做好2014年全省教育经费统计编报工作,确保教育经费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1. 坚持依法统计。
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修订后的《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和可比性原则,认真填报各项报表,并重点做好各级数据的校验、审核工作,要逐县、逐校进行认真核对,严禁虚报漏报、随意改动数据。
2. 加强部门合作。
各级教育、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加强数据审核,“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包括“教育事业费”“基建经费”和“教育费附加”)数据原则上与公共财政预算“205教育”支出的决算数保持一致。
若数据有差异,应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据实填报,不得随意调整,确需调整的,必须说明理由。
3. 严格填报口径。
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的教育收费(包括保育教育费,高中以上学费、住宿费,高校委托培养费,党校收费,教育考试考务费,函大、电大、夜大及短训班培训费等)和社会捐赠,不得计入财政性教育经费。
二、填报原则1. 逐校填报。
各级各类学校、公办幼儿园、教育行政单位、教育事业单位、党校、社会主义学院、行政学院等均需逐校(单位)进行填报;民办幼儿园、成人小学、成人初中、成人高中以及属于同一预算单位的村小、教学点可以合并填报。
2.加强核对。
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数要同教育事业统计进行核对。
如数据差异较大,应分析查找原因,并加注说明,尤其不要遗漏民办幼儿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 内教 育 经 费 又 包 括 教 育 事 业 费 教 育 基 建 拨 款 教 育 科 教 经 费 拨 款 和其 他 经 费 拨 款 财 政性 教 育 经 费 保 障 机 制 是 指 由政 府 作 为 投 人 主 体 或 以 政 府 为 主 导 ,通 过 制 定 教 育 发 展 长 远 规 划 ( 5 一l o 年 ) ,对教 育 发展 进 行 连续 不 断 的 机制 一词 的原 义
经 费投人 制度 和 保 障措 施
一 是 指机 器 的构造 和工作 原 理 , 二是 指 生 物机 体 结 构组 成 部分 的相互 关 系 后来 机制 一词被
发展 纲要
, 首 次 提 出 了与 我 国 国情 和教 育 事 业
发展 水平 基本适 应 的 教育投 人 指标 , 即要 逐 步提 高 国家财 政性 教育 经 费 占国 民生产 总 值 的 比例 , o 2 世 纪 末 要 达 到 4 % , 但 这 个 目标 至 今 未 能 实 年 为 例 , 财 政 性 教 育 经 费 占 GDP 比
计 指标 的 全 部 公 共 教 育 经 费 , 是 各 级 政 府 不 能 补 偿 的 ( n n一 p a a l ) 的 经 常 性 经 费 和 资 本 性 经 o e r y b e 费之和 在 我 国 目前 的 统 计 体 系 中 还 没 有 公 共 教 育 经 费这一 指标 ,但有一 个指标 接 近 于公 共 教育 经 费 , 即 财 政性 教育 经费 广 义 的教 育 投 人 指 一
教 科 文 组 织 ( UNESC O ) 所 指 的 公 共 教 育 经 费 是 地方 地 区和 国家 ( 中 央 ) 政 府 全 部 公共 教 育 经 费 ,包括 县 ( 市 ) 省 级 和 中 央政 府用 于教育 和教
育 管 理 的 支 出 总 和 ,但 不 包 括 政 府 之 间 的 转 移 支
展 指 标 的 统 计 , 19 5 年 公 共 教 育 经 费 占 GD P 比 9 重 的 世 界 平 均 水 平 为 5 . 2% , 其 中 发 达 国 家 为 5. 5 % , 发 展 中 国 家 为 4 . 6 % , 最 不 发 达 国 家 为 3. 2% 9 3 1 9 年国 务院颁 布 的 中国 教育 改 革 和
发 展 水 平 基 本 适 应 的 教 育 投 入 指 标 , 即要 逐 步 提 高 国 家 财 政 性 教 育 经 费 占国 民 生 产 总 值 ( G DP ) 的 比例 , 20 世 纪 末 要 达 到 4 % 但 这 个 目标 至 今 未 能 实 现 , 同 时 我 国 财 政 性 教 育 投 入 还 存 在 预 算
管 理 级 次 过 多 不 同教 育 级 次 投 入 的 结 构 性 矛 盾 突 出 教 育 资 源 占有 不 平 衡 教 育 资 金 使 用 效 率 不 高 等 方 面 的 问题 本课 题 以甘肃财 政 性教 育投 入 为 实证分 析 , 通过 分 析财 政 性 教 育投 入 存 在
的 问题 , 借 鉴 国外 经 验 , 提 出实 现 国 家 或 地 区教 育 发 展 纲 要 中 制 定 的 目标 要 采 取 的 财 政 政 策 预 算管理 资金 投入使 用绩 效评价 监督 管理等方 面的建议
特 征 ,各 国政 府 都注 重 加 大对 教 育
资 源的有 效配 置 政府 教育 经 费 又 称 公共 教 育 经 费 联合国
个 国家 或 地 区 根 据 教 育 事 业 发 展 的要 求 , 投 人 在 教 育 领 域 中所 有 的人 力 物 力 和 财 力 的 总 和 , 包 括 企业 集体 组织 和 个人 对 教育 的投 人 资金 , 个 人 和 家 庭 承 担 的教 育 费用 狭义 的教育 投人 主要 指
一 研 究背景
十年树 木 , 百 年树人 教 育 的发展 是一 个 国
付和家庭 负担 的费用 ( OEC D )
经济 合作 与 发展 组织
定 义 的公 共 教 育 经 费 是 指 纳 人 教 育 统
家 和 民族 生 产 力 发 展 经 济 繁 荣 社 会 文 明 进 步 国民素质 提高 劳动力 培养 的基本 途 径和 实现手 段 , 加大对 教育 的投人 , 促进 教育 发展 , 成 为许 多 国家的基 本 国策 合公 共产 品 基 于教 育 的 外部性 和 混
年度 内用于教 育方面 的预算 支出总 和
此 文 中财
育 经费保 障机 制 , 明确 指我 国经 过 几 十年 实 践 已 经形 成 的 政 府 投 人 为 主 , 多渠 道 筹 资 办 学 的
政性教 育投 人 主要 指 国家财 政性 教 育 经 费 ,包 括 预算 内教育经 费 预算外 收费 收支 政 府性 基金 中 教育收 支 企 业 办 学教 育 经 费 校 办 产 业 勤 工 俭 学和社 会服务 收人用 于教育 的经费 其 中财政 预
财 政 性 教 育 投 资 , 指 一 个 国家 或 地 区 在 一 个 财 政
本 文系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 自选项 目 完善政府 投入为 主的教育经 费保障机 制研 究 教育经 费保 障的实证分析 的研 究成果 项 目指导 : 李绷 谢德 ;项 目负债人 : 路晓峰
基 于甘肃 省
碱 扮
伍晰 考 2 1 年 码咤 考 0 第72 期( 基第2 1 期) 46
伍晰 考 0 n 年 研宽 考2 第72 期(总第241 期) 6
完
善
政
府
投
入
为
主
的
教
育 经
费
保
障 机 带J 研 究
基 于 甘 肃 省 教 育 经 费 保 障 的 实 证 分 析
*
本课 题组
摘要
9 3 1 9
年 国务 院颁布
中 国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纲 要
, 首 次 提 出 了与 我 国 国情 和 教 育 事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