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宣传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及意义我国义务教育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优质均衡发展是新时代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为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指在保证义务教育普及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1. 总体目标:到2020年,我国义务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优质均衡发展的取得明显进展。
到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 具体目标:(1)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公平合理,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差距明显缩小。
(2)学校办学条件整体改善,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学校特色发展,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4)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措施1. 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1)优化财政投入结构,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优先保障。
(2)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3)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提升教师待遇水平。
2.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推进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
3.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1)尊重学校办学特色,鼓励学校创新发展。
(2)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3)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4. 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教育素养。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高质量、公平、普及的义务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基础教育水平,我国教育部制定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下面是该方案的内容。
一、方案背景根据中央精神,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即普及率要达到100%,优质均衡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质量普遍提高。
为了全面贯彻《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制定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二、行动目标该方案的行动目标是:通过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问题,逐步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三、具体措施1.加强政策支持(1)财政支持。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入比例,扩大学生资助覆盖面。
(2)法律保障。
完善义务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衔接,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和学校责任制。
(3)监督执纪。
加强义务教育领域监督执纪工作,建立健全教育督导、学校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义务教育公平公正。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加强校舍建设。
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小学校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义务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加大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统筹协调力度,积极引导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公平水平。
(3)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鼓励有条件的优质中小学、培训机构进入农村,提高义务教育教育供给效率。
3.提高学校办学质量(1)推进课程改革。
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吉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0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中央直达资金的通知

吉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0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中央直达资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0.06.29•【字号】吉财教指〔2020〕467号•【施行日期】2020.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吉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0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中央直达资金的通知吉财教指〔2020〕467号财政局: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20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财教〔2020〕91号),根据省教育厅提供的2019-2020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现核定你市(州)县(市)2020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中央直达资金9134万元。
此项指标列2020年有关预算科目,其中:收入科目列“1100245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列“20502普通教育”相关支出科目,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51301上下级政府间转移性支出”。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
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20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财教〔2020〕91号)规定,从2020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城乡义务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调整为年生均小学650元、初中850元。
在此基础上,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继续落实农村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政策;落实补助取暖费政策,取暖费补助标准为年生均185元。
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
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吉政办发〔2020〕4号),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由中央、省和市县财政按60%、24%和16%比例分担。
其中,延边州所需经费,由中央、省和延边州财政按80%、12%和8%比例分担;前郭、伊通和长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所需经费由中央、省和县财政按60%、32%和8%负担。
推进教育公平要落实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

推进教育公平要落实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2019-06-3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义务教育是教育⼯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巩固提⾼九年义务教育⽔平的任务;在阐述义务教育发展任务时,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使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是全国教育⼯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思想,为未来10年义务教育改⾰发展指明了⽅向,确定了⽬标,明确了任务。
⼀、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是义务教育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的。
关于第⼀个“重中之重”,《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实施、所有适龄⼉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作的重中之重”。
既然所有适龄⼉童少年都要接受义务教育,那么义务教育就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既然国家依法统⼀实施义务教育,那么义务教育就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
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持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毫⽆疑问,义务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占有极其特殊重要的地位。
同时,虽然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了全⾯普及,但存在着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质量亟待提⾼等突出问题,因此义务教育依然是整个教育⼯作的重中之重。
关于第⼆个“重中之重”,《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在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义务教育的⼯作重点是实现普及,⾸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
在实现义务教育全⾯普及之后,义务教育的⼯作重点是均衡发展,努⼒让所有的适龄⼉童少年都“上好学”。
义务教育已经在公共财政的保障下,实⾏了全⾯免费。
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每⼀个适龄⼉童少年都应该具有平等地享有接受基本相同质量义务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全⼒推进均衡发展。
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更艰巨、更复杂,⽤的时间会更长。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的通知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2.22•【字号】葫政办发〔2020〕107号•【施行日期】2020.1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葫芦岛市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2月22日葫芦岛市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要求,全面加强我市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2020〕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优先保障为前提、强化管理为关键、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为目的,妥善处理转变预算安排方式与优先发展教育的关系,改革完善教育投入使用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葫芦岛市教育现代化。
实现政府主导、权责清晰、分担合理、社会多元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财政投入持续增长,规划科学、标准支撑、重点突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经费使用体系基本形成。
二、重点任务(一)持续保障财政投入。
按照“两个只增不减”(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要求,切实足额承担财政教育支出责任,全面落实各项基本标准。
按照国家要求,结合经济发展水平适时对基本标准进行调整。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二)鼓励扩大社会投入。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22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22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22.04.08•【文号】财教〔2022〕100号•【施行日期】2022.04.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关于下达2022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财教〔2022〕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局、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教育局:根据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和《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21〕56号),现核定你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统称省)2022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项目代码:Z155050000001),详见附件1。
收入列202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245 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支出列“205 教育支出”。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国家规定课程免费教科书政策。
2022年提高国家规定课程循环教科书更新配给比率,即:将三年一循环变为两年一循环(每年更新50%的循环教科书),相应地免费教科书循环比例由小学83.75%(计算方法为:75%+25%×35%)、初中87%(计算方法为:80%+20%×35%),调整为小学87.5%(计算方法为:75%+25%×50%)、初中90%(计算方法为:80%+20%×50%)。
各地要组织实施好国家规定课程免费教科书采购和循环使用工作,保障学生用书需求。
二、落实好学生“两免一补”和营养膳食补助政策。
各地教育、财政部门要按规定对义务教育学生(含民办学校学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按照不低于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的通知》(财教〔2020〕68号)要求,督促指导市县财政、教育部门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严禁滞拨缓拨经费,严禁挤占、挪用、截留、克扣经费,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多措并举完善教育保障

多措并举完善教育保障作者:陈燕冯士明来源:《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年第12期近年来,潢川县教育体育局积极作为,多措并举,一方面完善教育保障体系构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另一方面完善教育财务制度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教育投入持续稳步增长,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保障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潢川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完善教育保障体系构建方面(一)学前教育突出普及普惠潢川县教体局做好省市优质园创建和优质园复审工作,确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深入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及质量调研,各园根据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开展自我评价;深化市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保障民办普惠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的落实,确保“普及普惠”解民生之困,科学保教促幼儿成长;健全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学前教育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潢川县教体局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优化农村学校规划布局,改善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标准;进一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小学“八项培育”,即品德素养、学业修养、体育健康、社交能力、家庭教育、艺术修养、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的培育;深化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开展系列活动,促进校长领导能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特色文化彰显、校园生命样态构建,全面提升办学品位,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义务免试就近入学和公办民办同步招生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健全资助帮扶制度,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关爱帮扶工作,让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
(三)高中教育突出特色多样潢川县教体局深入贯彻落实信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县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全面推进“融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高品质普通高中建设专项行动”,坚持分类办学、错位发展,采取“素质+特长”的培养模式,拓宽学生升学途径。
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

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调整优化我省教育经费结构,提高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国办发〔X〕82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目标任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机制,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效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促进我省教育事业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1.加大投入,尽力而为。
确保我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以及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积极扩大社会投入。
同时,不提脱离实际难以实现的目标,不作脱离财力难以兑现的承诺,不搞“寅吃卯粮”的工程。
2.统筹兼顾,提高绩效。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近期发展任务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统筹城乡、区域及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统筹条件改善和质量提升,经费保障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
巩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经费监管,充分发挥财政教育经费的政策引导作用。
二、具体措施(一)保障教育经费投入。
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合理划分教育领域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按照“两个只增不减”要求,确保教育经费增长法定要求和拓宽教育经费渠道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财政教育经费着力向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以义务教育为重点,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加强省级统筹,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用于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各市〔州〕人民政府)(二)完善财政拨款制度。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义务教育、职业学校、本科院校生均财政拨款制度。
制定出台学前教育、普通高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
到2020年,制定完善区域内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
2020年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省补助资金绩效目标表

当年度绩效目标
实施周期绩效目标
总体绩效目标 (概述)
绩效指标
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按标准 化要求建好学生宿舍、食堂,配齐各项生活设施设备, 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满足农村偏远山区学生和 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求,整体提高寄宿制学校的运行 保障能力和办学效益,促进教育公平。
预计到2020年,完成全省现有寄宿制学校的提质改造, 确保所有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省规定标准;增加 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学位约41万个,按标准化要求配齐配 足各项设施设备,基本满足农村偏远山区学生、留守儿 童寄宿学习的需要。
100%
成本指标
项目负责人
巩固率
社会效益指标 提高寄宿制学校的运行保障 能力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 升办学质量
效益 经济效益指标
环境效益指标
可持续影响指 标
服务对象满意 度指标
教师、学生和家长话
≥95% 持续提高
≥95% 持续提高
≥80%
≥80% 020-37626829
附件2
绩效目标申报表(一级项目)
项目名称 省级业务主管部门
项目申报属性 项目实施周期
资金需求 (元)
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推进教育现代化及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
广东省教育厅
申报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新增安排
项目类型
专项资金
(2018)年-(2020)年
总金额
2,200,000,000.00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目标值 (当年度)
三级指标目标值 (实施周期)
数量指标
现有寄宿制学校达标率 新增寄宿制学位(个)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闽政〔2016〕16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闽政〔2016〕1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决策部署,推动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国发〔2015〕6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贯彻意见:一、充分认识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重要意义义务教育是公共财政重点保障的领域,自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我省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学生字典等,有力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013年,全省90个县(市、区)提前两年全面实现“双高普九”目标。
但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学生流动性加大,现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惠民政策,存在政策不统一、携带性不强、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推动地方政府优化教育布局,推动我省城乡义务教育在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省。
二、主要任务及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省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城乡一体、资源配置均衡、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管理规范有效的新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财政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的通知

财政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11.19•【文号】财办教〔2020〕68号•【施行日期】2020.1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的通知财办教〔2020〕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教育局:2016年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总的看,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得到了有力保障。
但近期也有一些地方因重视不够、财力困难、学校管理基础薄弱等原因,在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预算安排、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切实落实经费分担责任和管理责任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各级财政按规定分担的公用经费必须及时足额到位。
各地要切实提高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监督约束措施,确保省以下各级财政分担公用经费的责任落实。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要督促指导市县财政、教育部门按照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相关财政改革要求,因地制宜适时优化完善本地区学校财务管理体制,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严禁滞拨缓拨经费,严禁挤占、挪用、截留、克扣经费。
县级教育、财政部门要落实经费管理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学校预算和财务管理,规范公用经费使用,优化报销流程,保障学校合理用款需求,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二、切实规范公用经费拨付管理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国库管理的有关要求调度库款,纳入直达资金管理范围的资金严格执行直达资金管理有关规定。
公用经费应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支付到最终收款方。
县级财政、教育部门要督促指导学校加快公用经费预算执行进度,及时将有关直达资金支付信息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跟踪支出进度和流向。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11.02•【字号】市政办发〔2020〕38号•【施行日期】2020.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11月2日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国办发〔2018〕82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9〕1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稳步推进预算安排方式转变,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为主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全面推进西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一)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1.落实法定增长要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落实财政教育投入责任,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支出结构,优先落实教育投入,确保实现“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2020年关于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全文)

xx关于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全文)导语: 为加强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定本办法。
下面是为大家的,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文书帮!第一条为加强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国发〔xx〕67号)和有关法律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以下简称补助经费),是指中央财政设立的用于支持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转移支付资金。
本办法所称城市、农村地区划分标准:国家统计局最新版本的《统计用区划代码》中的第5-6位(区县代码)为01-20且《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中的第13-15位(城乡分类代码)为111的主城区为城市,其他地区为农村。
第三条补助经费管理遵循“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客观公正、规范透明,注重实效、强化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补助经费由财政部、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重点确定支持内容。
现阶段,重点支持本办法第五条至第七条所规定的内容。
第五条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主要包括:(一)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中央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执行。
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和为小学一年级新生提供正版学生字典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含以xx年为基数核定的出版发行少数民族文字教材亏损补贴),具体根据各省份义务教育在校生数、补助标准、教科书循环使用等因素核定。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按规定比例分担,中央财政补助经费具体根据各省份义务教育寄宿生数、寄宿生贫困面、补助标准、分配系数等因素核定(补助标准、分配系数及分配公式详见附表,下同)。
中央财政对城市学生的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从xx年春季学期开始。
中小学义保经费管理制度

中小学义保经费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和利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确保中小学教育公益性质的基本稳立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和监督,根据《中小学义务教育法》和《预算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经费筹集(一)中央财政中央财政拨款,包括中央专项拨款和一般拨款;中央对地方义务教育经费的专项拨款和一般拨款,专项拨款主要用于中央对当地义务教育工作的补助,一般拨款作为中央预算安排的一部分。
(二)地方政府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根据教育投入需求和财政收入情况安排,财政部门在编制地方财政预算时,将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列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
(三)其他收入学校办学经费定额中的其他涉及教师福利、校舍维护费、校服费、补课费等。
三、经费管理(一)预算管理1.中央财政部门将中央对地方义务教育经费和中央专项教育拨款通过国家财政部门直接拨入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专用账户。
2.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应当及时将中央对地方义务教育经费拨付到学校,不得迟滞。
3.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编制有关地方财政预算时,将学校办学经费列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
(二)使用管理1.学校要严格按规定使用中央对地方义务教育经费,严禁挪用和截留,确保经费使用在教育方面。
2.学校财务部门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做好经费入账和支出审查工作。
3.学校应当加强经费使用监督检查,保证中小学生的正常教育教学和生活需要。
(三)绩效管理1.学校要建立合理的经费绩效考核制度,对中央对地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2.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要结合中央对地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加大对学校的经费管理和绩效考核力度。
3.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要建立国家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统计监测体系,对中央对地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四、监督管理(一)政府监督1.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对中央对地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南县教育系统“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南教通(2013) 28号南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南县教育系统“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中心学校,县属各学校,局直各二级单位:现将《南县教育局“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关于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进一步用好管好教育经费的通知》精神(南教通…2013‟27号)和具体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三年六月二十七曰南县教育系统“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为落实《南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进一步用好管好教育经费的通知》(南教通〔2013〕27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在全县教育系统认真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主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方针政策,坚持勤俭办学,突出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切实用好管好教育经费,提升经费使用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统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二、组织机构为推动各单位开展好“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成立县教育系统“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汤绍元县教育工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副组长:翦万能县教育工委副书记、县教育局副局长饶怀义县教育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庞长林县教育工委委员、县教育工会主席冷凯云县人民政府副主任督学、局计财股股长成员:黄超局办公室主任黄生权局审计股股长尹迪华局校产办主任李立华局监察室主任彭棣华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兼任。
办公室的职责主要是贯彻落实“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有关指示精神,对活动进行具体组织、指导和协调,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活动实施各单位要按照县局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进一步做好教育经费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教育经费管理水平。
县局将重点组织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1、动员部署“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撤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0.08.17•【文号】教财〔2020〕5号•【施行日期】2020.08.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教财〔2020〕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市场监管局、新闻出版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市场监管局、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市场监管局、新闻出版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各地要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是巩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和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加快推进教育财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要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全面落实教育收费管理主体责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受教育者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教育收费与财政拨款、学生资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教育收费政策体系、制度体系、监管体系,提升教育收费治理能力。
各地出台教育收费政策,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认真履行成本调查(或成本监审,下同)、决策听证、公开公示等有关法定程序,把握好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确保平稳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2023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方案

2023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阶段,是构建优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义务教育,为每个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公平的教育机会。
因此,制定2023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方案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2023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建设覆盖全体学生、高质量、公平可及、有特色的义务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任务1. 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率。
通过推动普惠性教育发展,保障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乡村教师队伍质量。
2. 优化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
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核心素养培育,增加选修课程和个性化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3. 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和岗位晋升机制。
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和贫困地区任教,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4. 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教育资源的可及性和教学质量。
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先进教学工具和平台,推广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5. 加强学校管理和监督。
建立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提高学校对外公开的透明度。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完善学校评价和奖励机制,激励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措施1. 政府投入。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占GDP 比例。
优化教育经费的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实施意见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0.03.11•【字号】浙教财〔2020〕12号•【施行日期】2020.03.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浙江省教育厅、浙江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实施意见浙教财〔2020〕1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各高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国办发〔2018〕82号)精神,全面加强我省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2020年3月11日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国办发〔2018〕82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体制机制,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为重点,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优先保障,加大投入。
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在保持财政教育投入力度不减的同时,积极扩大社会投入。
完善机制,量力而行。
以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的教育问题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教育经费保障和动态调整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宣传方案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我校2020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宣传方案安排如下:
一、加强日常工作宣传
1.印发知识问答
由区教育局统一印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知识问答》宣传手册和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一位学生手中。
2.校园宣传。
(1)宣传厨窗宣传。
学校制作宣传厨窗。
厨窗内要有“义保改革”有关政策知识问答;预算和财务公开内容;收费公示和收费文件;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2)课堂宣传。
学校每学期开学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义保改革”的政策、知识宣传教育;(3)网络、广播宣传。
有校园网和电子屏幕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电子屏幕和学校广播站,全面、及时宣传“义保改革”的政策和相关知识。
二、加强宣传月集中宣传
1、编发致学生家长一封公开信。
编印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一封公开信,介绍义保改革政策的具体内容,补助标准、发放形式和义务教育收费项目、依据、标准、公示及操作程序等。
2、悬挂或张贴标语。
在校内或校外悬挂或张贴横幅、标语,向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义保改革”的政策和重大意义。
3、印发宣传卡。
由区教育局统一编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卡》,简单、清晰地写明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免补项目,及时发到每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手中。
4、组织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义保政策宣传活动。
利用艺术节、校园文化节以及节日活动,组织学生排练文艺节目,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开展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宣传“义保”惠民政策。
xxx小学
20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