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考试基础(中级)笔记第四章第六讲4

合集下载

最新版《出版专业基础》(中级)教材课程笔记

最新版《出版专业基础》(中级)教材课程笔记

最新版《出版专业基础》(中级)教材课程笔记1.案例教学。

在讲授每个“知识条目”的时候,原则上不再对非常易懂的条目去着力阐释,而是通过一个“一句话案例”,帮助大家,加深对该条目的理解和记忆,希望做到“务去陈言”、简洁形象。

2.增加“注意点”,扫描和提示可能出现的考点。

3.真题适时再现。

文字稿中相应的知识点后面,插上相应的真题,供大家复习研究,以便将内容与考点结合起来学习,帮助大家找到学习用力之处。

重要真题我还会在讲授过程中作简要分析。

4.每讲安排思考与训练。

学员听完每讲后,回顾一遍思考题,可从另外一条线索来认识教材内容。

训练题都是我最新精心策划与设计的(除综合题型外),基本上抓住了教材内容的要害,可帮助大家掌握知识点,学会如何去把握内容。

综合题的练习当然还可帮助大家解决不会处理稿件审读等主观题的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伴随我的讲授,对照文字稿,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对条目的记忆,关注考点,心中有数,轻松愉快地完成备考任务。

考题结构与分析情况请学员朋友看学易网“历年真题”、“在线答题”等栏目,这里不作赘述。

第一章出版概论《基础》第一讲:出版活动通过互联网上的“博客”向社会,上传自己的图片和文章,这样的行为算不算是出版活动呢?它算是“网络出版”吗?若非要从专业理论的角度去界定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此,大家静下心来研究一下“出版”、“出版活动”的概念很有必要。

一、“出版”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这是我国对“出版”的定义,它的一个特点是强调出版的三个要素(编辑、复制、发行)的整体性,强调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

西方人理解“出版”的侧重点则强调“公之于众”。

这个特点可从1989年版《牛津英语大词典》以及许多外文工具书关于“出版”的表述中看出来。

关于“出版”概念,这里提示两个注意点:1.我国明确给出版下定义,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注意这个时间概念。

2.国外把“对书面作品的选择、制作与发行”作为“出版”的基本内涵。

学习资料:《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笔记【出版资格考试版供参考】

学习资料:《出版专业基础(中级)》笔记【出版资格考试版供参考】
3.了解本量利分析的作用和要求。
4.掌握出版物固定成本的特性以及固定成本包括的费用项目。
5.掌握出版物变动成本的特性以及变动成本包括的费用项目。
6.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及其应用。
7.熟悉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
8.了解出版物的定价目标。
9.掌握成本定价法与印张定价法的原理及操作方式。
10.了解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别定价法与随行旧市定价法的概念。
10.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别定价法与随行旧市定价法的概念。
六、著作权与著作权贸易
内容包括: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基本概念;著作权的内容、归属、保护期和限制;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出版单位著作权管理的要点;著作权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一)基本要求
1.掌握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基本概念。
11.关于出版单位岗位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知识。
五、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
内容包括:出版物成本结构的基本知识;控制出版物成本的途径。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及其在出版物经济效益预测中的应用。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和定价目标。出版物定价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基本要求
1.熟悉出版物成本的总体构成。
2.了解控制出版物成本的途径。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汉字的生产和字体的演变。
2.了解我国早期的文献载体。
3.了解纸的发明以及影响。
4.熟悉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5.熟悉我国古代的刻书业。
6.了解我国古代的图书贸易。
7.了解我国近代出版机构种类。
8.了解我国近代出版物概况。
9.了解我国近现代印刷也的发展概况。
10.熟悉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活动。
5.掌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以及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版出版专业中级基础笔记整理

版出版专业中级基础笔记整理

第一章出版概论第一节出版活动八一、“出版”的概念/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编辑、复制、发行三、出版活动的前提四、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引导社会舆论(2)培育思想信念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3)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增进文化积累(2)推进文化创新(3)优化文化选择(4)促进文化交流第二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一、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六)坚持质量第一(七)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三、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三)弘扬中华文化(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五)满足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三节出版物\一、出版物的要素二、出版物的种类(一)根据出版物总体特征的分类(二)根据出版物内容所属学科的分类(三)从其他角度所作的分类、出版物的特殊性(一)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特殊性(二)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的特殊性第四节出版资源/一、出版资源的概念二、出版资源的特点(一)人才资源的特点(二)信息资源的特点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护(一)开发和利用的途径1.紧跟社会的发展2.整合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3.及时更新已有成果4.着力打造品牌并扩大其影响5.开发国外资源6.组合运用多种媒体(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着力于深度开发\2.重视调查研究\3.强化创新意识、4.提高信息把握能力\5.注重信息质量并提高其使用价值\(三)信息资源的维护1.不断实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2.不断更新、优化信息资源3,实现专业化管理4.建立信息资源预警和应急机制/第五节我国出版业//一、我国出版业的特点与构成(一)我国出版业的特点1,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2,具有产业经济属性3,富有文化创意价值4,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5,事业和产业的有机统一(二)我国出版业的构成二、我国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1,完善出版管理体制2.增强出版单位发展活力3,建立健全多层次出版产品和要素市场4,推进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5.提高出版开放水平\(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1.发展图书、报纸、期刊等纸介质出版业态2,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出版业态\3,发展动漫、游戏出版业态4,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5.发展印刷复制业6.发展出版流通业一三、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一)台湾地区出版业(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版业(三)澳门特别行政区出版业第六节主要发达国家出版业概况一、美国出版业二、英国出版业三、法国出版业四、德国出版业五、日本出版业第七节出版学概述一、出版学的学科性质二、出版学的研究对象三、出版学的学科内容(一)出版与社会的关系(二)出版物(1)出版物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2)出版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其相互关系(三)出版业(1)出版业与相关行业的关系(2)出版业的体制机制(3)出版业的结构和发展方式(四)出版物市场(五)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六)出版管理体制、出版法规及宏观管理(七)出版企业经营管理(八)中外出版历史四、出版学的相关学科五、中外出版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情况(一)中国的出版研究和学科建设(二)外国的出版研究与学科建设六、开展出版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章编辑概论第一节编辑与编辑工作一、“编辑”的概念二、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三、编辑工作的特点(一)政治性(二)思想性(三)科学性(四)创造性(五)选择性(六)加工性(七)中介性四、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一)文化生产中的设计、组织功能(二)文化传播中的选择、引导功能(三)文化创造中的优化功能第二节编辑人员/一、编辑人员的能力(一)政治认知能力(二)策划能力(三)语言文字能力1.规范能力2.加工能力3.写作能力(四)社会活动能力(五)判断能力(六)信息感知能力(七)审美能力二、编辑人员的责任(一)政治责任(二)社会责任(三)把关责任(四)宣传引导责任三、编辑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一)编辑的作者工作1.发现作者2.选择作者3.建立作者队伍数据库4.与作者保持经常联系5.为作者服务/6.维护作者权益/(二)编辑的读者工作1.进行读者调查,2.为读者服务3.处理读者来信第三节编辑学研究一、编辑学的学科建设二、编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一)研究编辑活动的性质(二)研究编辑活动的任务及其实现手段(三)研究编辑活动的作用(四)研究编辑活动的规律四、编辑学的学科内容(一)编辑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关系(二)编辑过程(三)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四)编辑活动的创造性及其特点(五)编辑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六)编辑历史第三章出版历史知识第一节文字与文献载体一、文字(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二)少数民族文字的产生与发展二、文献载体(一)早期文献载体1.甲骨2.青铜器3.石头4.简牍5.绷帛(二)纸的发明及其影响1.纸的发明2.蔡伦造纸及其贡献3.纸的推广应用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4.造纸术向域外的传播第二节印刷术的发明、发展与传播一、印刷术发明前的复制方式二、印刷术的先驱技术三、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一)雕版印刷(二)活字印刷1.泥活字印刷2.木活字印刷3.铜活字印刷4.古代活字印刷的普及规模(三)套版印刷四、中国印刷术向域外的传播第三节古代图书的生产一、古代的图书二、古代的刻书业(一)官刻(二)私刻(三)坊刻(四)寺院刻书三、古代刻书业的编辑工作第四节古代图书的流通一、早期书市二、印刷术发明后图书的流通第五节近代印刷业的发展一、西方印刷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1.近代造字技术\2.近代印刷技术(二)石印技术的兴盛(三)铅印技术主导地位的形成、近代印刷业的发展三、新技术对图书形态的影响第六节近代出版机构一、近代出版机构的形成(一)早期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二)晚清政府办的出版机构1.地方官书局/2.洋务派创办的出版机构二、近代出版机构的发展(一)民营出版机构的崛起(二)民营出版机构云集的上海成为中国出版中心(三)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1.商务印书馆2.中华书局3.世界书局4.其他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四)其他出版机构1.正中书局2.文化团体办的出版机构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出版机构第七节近代出版物一、近代报纸二、近代期刊三、近代图书(一)教科书与教育类图书(二)翻译作品(三)古籍(四)工具书(五)丛书第八节近代著作权意识的萌芽与实践一、近代著作权法的颁布与实施(一)近代著作权意识的萌芽与《大清著作权律》的颁布(二)《中华民国著作权法》的颁布、修订与实施二、出版行业协会组织的建立第四章出版行政管理第一节出版行政管理概述一、出版行政管理的概念二、依法实施出版行政管理(一)出版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二)出版行政管理的重要法规(三)出版行政管理的重要规章、规范性文件第二节国家对出版单位的管理一、对设立出版单位的审批制度二、出版单位变更登记事项审批和注销登记制度(一)出版单位的变更登记(二)出版单位中止出版活动的备案(三)出版单位的注销登记、出版单位年度核验制度四、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一)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的要求(二)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取得(三)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报考条件(四)对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获得者的管理1.接受继续教育/2.职业资格登记3.责任编辑注册(1)首次注册(2)续展注册(3)变更注册(4)申请续展注册的资格保留期4.违规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五、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制度第三节国家对出版业务活动的管理一、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三、书号、刊号管理四、出版物质量管理(一)图书质量监督检查(二)保障图书质量的奖惩措施1.奖励措施2.处罚措施(1)对内容不合格图书的处罚措施(2)对编校质量、印制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处罚措施(3)对不合格图书直接责任者的处罚措施五、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第四节国家对出版物印刷、复制和发行的管理一、关于书刊委托印刷的规定(一)对书刊出版单位的规定(二)对印刷企业的规定二、关于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复制的规定(一)对出版单位的规定(二)对复制单位的规定三、关于出版物批发和零售的规定四、关于出版物进口的规定第五节国家对出版活动的扶持政策一、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一)增值税先征后退1.增值税100%fe征后退(1)出版环节增值税优惠的范围(2)制作、印刷环节增值税优惠的范围2.增值税先征后退50%、(二)免征图书发行增值税二、扶持教科书的出版发行(一)从制度上确保教科书出版发行秩序(二)在政策和物质上支持教科书的出版发行三、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与盲文出版(一)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活动的扶持(二)对盲文出版活动的扶持四、扶持在农村和特殊地区发行出版物五、组织和扶持重大出版工程六、设立专项资金(一)国家出版基金(二)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1)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培育骨干文化企业(3)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4)促进金融资本和文化资源对接(5)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播体系建设(6)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2.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1)项目补助(2)贷款贴息(3)保费补贴(4)绩效奖励第六节国家对出版活动的奖惩措施一、对优秀者的褒奖(一)对优秀出版物的鼓励(二)对优秀者的奖励1.中国出版政府奖2.“五个一工程”奖3,中华优秀出版物奖4.韬奋出版奖/\5.其他奖励及表彰活动/二、对违法者的惩戒(一)对擅自从事出版物经营活动者的惩戒(二)对违反关于出版物禁载内容规定的违法者的惩戒(三)对非法出版中小学教科书者的惩戒(四)对买卖书号、刊号者的惩戒(五)对违规委托印刷(或复印)行为的惩戒(六)对实施其他违法行为者的惩戒(七)对出版行政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惩戒第五章出版社经营管理第一节出版社经营管理概述一、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含义二、出版社经营的目标和决策(一)出版社经营目标1,社会效益\2,出书定位、3.合理的出书规模和结构\4,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形象\\//5,赢利能力6,发展速度7.人力资源开发(二)出版社经营决策及其步骤三、出版社管理的职能和种类(一)出版社管理的基本职能(二)出版社管理的种类1.按管理范围划分的管理种类2.按管理对象划分的管理种类四、出版社管理信息化(一)出版社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二)出版社管理信息化的作用(三)出版社的ERP系统第二节出版社计划管理一、出版社计划的作用(一)优化出书结构(二)确定出书规模(三)全面整合营销(四)协调全社行动二、出版社计划管理的内容(一)选题计划1.年度选题计划\2.长期选题计划(二)年度出书计划1.初版、再版书出书计划2.重印书出书计划3.两部分图书比例的把握(三)发稿计划1.发稿计划的编制2.发稿计划与出书计划、选题计划的关系(四)印制计划(五)营销计划(六)财务计划第三节出版物质量管理一、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二、出版物质量管理措施(一)选题集体论证制度(二)选题报请审核备案制度(三)三级审稿责任制度(四)责任编辑制度和编辑持证上岗制度(五)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六)出书后的评审制度(七)其他几项制度1.重要选题图书外审制度2.各学科交叉审读制度\3.专家通读制度与专项检查制度三、高度重视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第四节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一、以全员劳动合同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一)劳动聘用制度(二)岗位聘用制度(三)选人用人公开招聘和考试制度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制度(一)坚持科学的结构比例(二)有明确的专业技术岗位职责要求三、岗位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四、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第五节出版社财务管理一、出版社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二、出版社的成本管理三、出版社的纳税管理(一)增值税1.增值税税率:挂历:17%其他:13%2.增值税计算中的相关项目(1)当期含税销售额(2)当期不含税销售额(3)当期销项增值税额(4)当期进项增值税额(5)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6)当期应纳增值税额3.增值税计算步骤\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当期受"吗额1增值税率当期销项增值税额=当期不含税销售额x增值税率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增值税额-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二)营业税应纳营业税额=有关营业收入额X税率(出版社通常为5%(三)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25%1.企业所得税/、2.个人所得税\(1)稿酬的个人所得税纳税基数(2)稿酬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①若个人稿酬总收入不超过4000元,扣除800元的免税额后,按20%勺税率计征,并减征税款30%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稿酬总>入额-800)X20%(1-30%)②若个人稿酬总收入为4000元及以上,则扣除20%勺免税额后,按20%勺税率计征,并减征税款30%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稿酬总收入额X(1-20%)X20%X(1-30%)(四)附加税费应纳税额=当期应纳增值税额(或营业税额)X税率(五)其他税收(六)实纳税额取“整元”第六节出版社的发行管理\/一、发行渠道建设(一)渠道建设要积极主动,体现出版社自身的特点(二)深入挖掘各种渠道的价值(三)布局合理,逐步完善,长线短线相结合(四)有重点地开发渠道(五)构建系统全面的渠道网络二、客户管理(一)强化服务意识(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三)加强客户管理的信息化(四)要充分调动客户的积极性第六章出版物市场第一节出版物市场概述一、出版物市场的概念二、出版物市场的构成要素(一)出版物商品供给者(二)出版物商品(三)出版物商品需求者1.需求者与市场的关系2.需求者形成市场的条件(1)有购买动机(2)有购买能力(3)达到一定数量(四)出版物市场信息三、出版物市场竞争(一)品种竞争(二)质量竞争(三)价格竞争(四)宣传竞争(五)服务竞争第二节出版物市场需求一、消费者的需求与购买行为(一)出版物消费者的需求1.求知和学习的需求2.精神和情感的需求3.娱乐和消遣的需求(二)出版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1.何时购买2.何处购买3.如何购买4.谁去购买(三)影响出版物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1.经济因素(1)出版物价格(2)消费者经济收入2.社会文化因素\(1)社会阶层因素(2)文化和亚文化因素(3)相关群体因素3.企业形象和品牌因素、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一)无限扩展性(二)多样性(三)层次性(四)可诱导性(五)专指性(六)伸缩性(七)区域性(八)时效性1.与出版物内容有关的时效性2.与出版物品种有关的时效性三、影响出版物市场需求的因素(一)政治因素(二)经济因素(三)人口因素(四)社会文化因素(五)科学技术因素(六)教育因素第三节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一、出版物市场细分的概念二、出版物市场细分的作用(一)有利于确立目标市场(二)有利于提高竞争能力(三)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需要(四)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三、市场细分的程序(一)选定出版物的市场范围(二)选定市场细分的基本杠杆(三)确定细分变量(四)组织市场调查(五)数据整理和分析(六)对初步结果进行评估(七)测算、评估细分市场四、目标市场(一)目标市场选择1.细分市场的规模2.细分市场的发展潜力3.细分市场的吸引力(1)现实竞争者(2)潜在竞争者(3)替代品(4)消费者(5)发行商4.市场占有率\5.出版单位自身的目标和资源(二)目标市场进入策略1.无差异策略2.差异策略3.集中性策略(三)目标市场定位策略1.强化定位2.补缺定位3.比较定位4.首席定位/5.避强定位/第四节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一、市场调查的内容(一)消费者调查(二)市场环境调查(三)出版物调查(四)市场竞争调查二、市场调查的程序%(一)市场调查目标的确定(二)市场调查设计1.确定所需资料及其收集方法2.选择调查工作的执行者3.确定调查样本\4.估计调查费用\5.作出时间安排6.制定调查计划(三)市场调查计划的执行1.收集信息资料(1)原始信息资料的收集(2)第二手信息资料的收集2.处理信息资料(1)审核(2)分类(3)整理3.分析与综合信息资料.4.调教调研报告\三、市场预测的内容(一)市场需求预测1.市场需求总量预测2.子市场需求量预测3.消费者购买行为预测(二)出版物产品预测%(三)价格预测(四)销售预测1.行业销售预测2.市场占有率预测四、市场预测方法(一)定性预测方法1.消费者意向判断法/2.销售人员意见综合法\/预测结果=预测销售量X出现概率期望值二最高销售量X出现概率+最可能销售量X出现概率+最低销售量X出现概率wmwnrw 古期望值1期望值2期望值n 平均预测值=1-苗1t 口I 目/n销售人员数量3,德尔菲法(二)定量预测方法 1,需求弹性预测法3 .时间序列预测法4 .回归分析法第五节市场营销策略一、产品策略(一)产品整体概念策略 1 .核心产品2 .有形产品3 .附加产品(二)出版物品牌策略1.产品项目品牌策略\ 2,品种品牌策略3.作者品牌策略(三)产品生命周期策略1,投放期的特点及其营销策略2,成长期的特点及其营预测期销售量各期实际销售量之和 观察期单位数量销策略3.饱和器的特点及其营销策略4.滞销期的特点及其营销策略二、价格策略(一)收益定价策略1.撇脂定价策略/2.渗透定价策略3.满意定价策略(二)心理定价策略1.整数定价策略2.尾数定价策略3.分级定价策略4.声望定价策略三、渠道策略(一)渠道设计1.渠道长度决策2.渠道宽度决策(1)密集分销(2)选择性分销(3)独家分销3.规定渠道成员的权利与责任(二)渠道管理1.渠道跟踪2.渠道激励3.渠道调整四、促销策略(一)出版物促销的目的(二)出版物促销的内容(三)出版物促销的手段(四)出版物促销的方法1.人员促销/(1)上门推销(2)展示推销(3)网点推销(4)服务推销2.非人员促销(1)广告促销①目标的确定A.通知B.说服C.提醒\②媒体的选择③广告的实施A.内容定位B.设计方案C.投放时机(2)公关促销(3)营业推广(4)网络促销第六节国际书展一、法兰克福书展二、伦敦书展三、美国书展四、我国的国际书展(一)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二)香港书展(三)台北书展第七章著作权知识第一节著作权与著作权法一、著作权(一)著作权的权利范围(二)著作权的特征1.无形性2.专有性工3.实践性4.地域性\二、著作权法(一)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二)我国著作权法与国际著作权保护(三)国际著作权条约1.《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国民待遇原则(2)自动保护原则(3)独立保护原则(4)最低保护原则2.《世界版权公约》/\3.《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1)《TRIPS协议》的作用(2)《TRIPS协议》的宗旨(3)《TRIPS协议》的内容要点4.两个“国际互联网条约”(1)两个国际条约的产生背景和主要特点(2)两个国际条约的内容要点5.《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授权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第二节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一、著作权的主体二、著作权的客体(一)作品的特征(二)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予以保护的原则1.国籍原则\2.互惠原则\3.地域原则\(三)我国著作权法给予保护的作品种类(四)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监管第三节著作权的内容、人身权(一)修改权(二)保护作品完整权二、财产权(一)出租权(二)展览权(三)表演权(四)放映权(五)广播权(六)摄制权(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三、邻接权(一)邻接权的概念(二)邻接权的种类与内容(三)邻接权人的义务第四节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一、著作权的归属(一)演绎作品(二)汇编作品(三)电影作品(四)职务作品(五)委托作品二、著作权保护的期限第五节著作权限制、合理使用二、法定许可第六节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一、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的区别二、图书出版合同要点三、著作权转让合同(一)作品的名称(二)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三)转让价金(四)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五)违约责任(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第七节著作权的侵权与法律保护一、著作权侵权的类型与具体行为(一)著作权侵权的类型1.财产权侵权2.人身权侵权(二)著作权侵权的具体行为1.只须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1)侵犯著作权人人身权利的行为(2)侵犯著作权人财产权利的行为(3)侵犯邻接权的行为(4)其他侵权行为2.还须承担其他责任的侵权行为(1)侵犯著作权人财产权利的行为(2)侵犯邻接权的行为(3)与信息网络有关的侵权行为(4)侵犯专有出版权(5)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二、著作权纠纷的处理(一)著作权纠纷的种类(二)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方法1.调解2.仲裁3.诉讼(三)著作权纠纷的诉讼时效(四)诉前临时措施1.诉前责令停止侵权和财产保全2.诉前证据保全第八节出版单位与著作权一、依法尊重作者的权利(一)尊重作者署名权(二)慎重修改作品(三)明确作品使用方式和所涉权利种类。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整理笔记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整理笔记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一、选题策划概述选题策划的概念审稿前三环节: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

设计阶段的中心环节:选题策划选题要考虑:读者需求、市场前景、自身条件选题规格分:系列性选题、成套性选题、单向性选题选题重要性分:重要性选题、一般选题选题制定时机分:计划内选题、计划外选题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基础准备、选题设计、选题论证、选题优化选题设计: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构思出版物总体结构选题论证是必须坚持的重要制度:1997年新闻出版署颁布《图书质量保障体系》选题优化根据: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校样处理等各环节二、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的直接基础和重要依据信息内容:社会发展信息、科学文化信息、出版业市场信息、作者信息、读者信息出版业市场信息:出版动态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信息采集的方法: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文献检索、关注大众传媒、人际交往、专业市场调查信息采集的要求:真实性、针对性、综合性、预见性信息处理:筛选、加工、存储、使用三、图书选题策划内容策划选题三方面:出版物内容与形式设计、市场预测、实施方案设计图书内容设计:主题设计、体裁设计形成消费需求形成原因: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程度、职业和专业工作图书的定性:设计图书的主题方向图书的定量:知识信息数量图书主题设计:分析读者状况、出版物市场状况、本出版单位自身状况(人力、物力、财力)体裁设计:确定提供知识信息的具体方式信息的接受程度受:读者的文化背景、认知特点、情感取向、生活经历、职业特征等影响体裁设计分:理论阐释、通俗讲解、文艺作品、科学作品、一般读物、工具书、原理阐述、实例分析为辅、实例分析为主、结合实例讲解原理、文字介绍为主、图片表现为辅、图文并重、相互补充、单向讲解、一问一答图书形式设计:书名、篇幅、开本、装订样式、版面形式篇幅设计考虑:主题内容和体裁、生产成本和目标读者群体购买力状况等因素篇幅设计:范围越广、普及性越强、篇幅越大篇幅过大:成本增加、抑制购买力、价格上升、减少发行量篇幅过小:性价比下降、减少购买力、减少发行量篇幅设计涉及图书生产成本测算(直接成本)开本、装订样式和版面形式设计市场预测:读者需求情况、同类出版物情况、选题特色同类出版物情况:内容、特点、时间、数量、销售和读者反应6方面分析比较选题特色分析:内容、形式、特点、定价、上市时间等因素实施方案设计:作者的落实、时间安排、成本与定价预测、宣传计划、营销策略作者的落实:思想水平、学术能力、行文风格时间安排:交稿时间、审稿时间、退修时间、编辑加工时间、校样处理时间、印刷装订时间、出书时间等宣传计划:宣传方式、联络媒体、不同阶段重点、时段安排、场所安排、费用估算营销策略:图书的内容与形式、目标读者及需求、作者声望及写作特色、产品面世销售契机等选题报告的撰写选题报告的形成:编辑起草、编辑室主任审核、(退编辑处理)、审核后编辑室初步集体论证、出版单位领导审核、(退编辑室修改)、审核后全社性集体论证会论证选题报告内容:选题名称、提出选题的原因及目的、选题价值、选题形成过程、选题内容与形式设想、读者对象、拟请作者、与同类出版物比较、时间安排、效益预测、市场营销情况、其他方面选题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出版价值出版价值: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艺术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选题的内容及形式设想:主题类型、特点、范围、重点、体裁、篇幅、成品的物质形态、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框架、套书或多媒体形式的每种名称和结构组成读者对象的目标群体及需求情况:目的是审核策划者内容层次、篇幅、表现形式、发行范围、促销方式是否合适拟请作者: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研究或创作成果、写作能力、写作风格同类出版物比较:内容上、表达方式上时间安排:交稿时间、发稿时间、出版时间效益预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本量利分析原理(成本、销量、利润)印数估计分析资金投入产出市场营销建议:宣传要求和方式其他方面情况:翻译作品原著的主要内容、古籍整理校勘情况及版本四、选题的论证与优化选题论证:确定选题计划的决定性环节选题论证方式:一级论证、分级论证一级论证:全社范围内、分析选题价值、可行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形成选题计划分级论证:编辑室论证会、编辑室主任汇总交总编室、总编室汇总成全社初步选题计划、全社论证会社长或总编辑主持、编辑销售宣传出版部门主任参与选题论证的内容:精神文化价值判断、市场适应性判断、效益判断、可行性判断精神文化价值判断:引导性、独创性市场适应性判断:针对性、前瞻性效益判断: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获取经济效益,是维持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五、选题计划选题计划的内容:总则、列题总则:出版方针、目标、规模、重点、分类统计与分析列题:分类类别、选题名称、内容简介、拟约作者姓名及单位、主要读者对象、估计规模、预约交稿日期等选题计划类型:按主体分国家组织、数家联合、一家制定。

出版专业中级基础知识复习笔记(超详细)

出版专业中级基础知识复习笔记(超详细)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笔记第一章出版概论第一节出版活动一、出版: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这个词的是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906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印刷物专律》——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这一术语二、出版物的构成要素(一)编辑——复制和发行的前提;(二)复制(三)发行三、出版活动的前提:作品。

(建筑作品和模型作品不能成为出版前提。

)四、出版物的特征(一)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二)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三)政治性和思想性;(四)经济性和产业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 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 科技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 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能动作用是通过出版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所施加的影响来实现的。

1. 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形成舆论导向,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和谐;2.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3)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3.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推动科学发展、普及现代科技知识、提高人民素质、培养科技队伍;4.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增进文化积累、推进文化创新、优化文化选择、促进文化交流。

第二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一、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出版专业中级实务复习笔记(超详细)

出版专业中级实务复习笔记(超详细)

出版专业实务复习笔记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第一节选题策划概述审稿环节前(出版物产品设计阶段)的三个环节——信息采集(基础)、选题策划(中心环节)、组稿(实体化、具体化)一、选题策划的概念选题是对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的总体设计。

1.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选题往往开始于编辑在信息采集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意向或愿望。

2.作用:把握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

3.类型:按规格分为系列性、成套性、单项性选题;按重要性可分为重点和一般选题;按制订时机分计划内、计划外选题。

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一)基础准备: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选择利用——选题策划最基础的工作(二)选题设计:1.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2.构思出版物的总体结构(尽可能详尽、周密)构思阶段重点考虑:1)内容的前沿和制高点;2)社会生活发展态势;3)社会的文化需要。

(三)选题论证:其目的,是凭集体智慧,对编辑提出的选题从主旨、内容、形式、市场前景可行性、主客观条件等多方面作全方位论证,以决定选题成立与否或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

(四)选题优化:根据论证意见、在组稿等过程中实际情况,对原有选题部队修改和完善。

第二节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的直接基础和重要依据信息采集:为出版物的生产在信息资源方面做准备的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一、信息内容与采集方法:(一)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1.社会发展信息:影响或制约社会发展的信息,包括国际形势、国经发展、方针政策、教育等。

2.科学文化信息:与出版物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潮及各门类学科发展变化的信息。

3.出版市场信息:1)出版动态信息:各种学科类型出版物出版信息、市场需求、价格、出版业统计资料等(出版物目录、出版物评论、出版动态报道)、出版物市场需求和价格信息、出版业统计资料2)竞争对手信息:与本出版单位存在市场竞争关系的其他出版单位相关信息,包括对手出版规模、品种构成、出版特色、经济实力、出版策略、竞争战略等。

(整理)出版资格中级考试笔记整理.

(整理)出版资格中级考试笔记整理.

发帖人:瑛紫发表时间:2004-09-20 11:44第一章出版与出版学主要内容出版的定义和要素出版过程的特点出版与社会的关系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出版学的概念、学科建设、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面、相关学科等1.出版定义与要素(*掌握P1-4)l 定义: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l 要素:三大要素:编辑、复制、向公众发行l 出版行为的前提:作品2.出版历史知识l 古代没有出版一词,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含印刷或发行,但不包括编辑。

l 最早使用出版一词的人黄遵宪,1879年。

l 我国最早使用出版一词的法律文件是1906年的《大清印刷物专律》,它将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l 1930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出版法》给出了出版物的概念,但不包括编辑要素。

3.出版历史知识2l 给出出版明确定义是1949年后的事情。

l 法语和英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就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来源于拉丁语“公于众”。

l 西方出版定义中有的不包括编辑要素。

4.出版概念的广义与狭义性l “出版科”,习惯称谓,是出版狭义概念的体现。

l 出版概念的广义性:–从学理上认识–从出版行政管理上认识5.作品的定义与内容l 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l 包括P3l 出版与作品、稿件的关系–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成为出版的前提–出版单位收到或约请作者创作的作品6.出版过程及特点(熟悉P4-5)l 出版过程: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阶段联结而成的有序过程。

l 编辑阶段: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发稿检查、读校样、看样品等环节。

l 复制阶段:共性:制作母本(印版或母盘等)、成批复制、包装等不可或缺。

l 发行阶段:进货、储运、宣传、销售、结算货款等环节。

7.出版过程的特点(考过)l 明显的整体性–三者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l 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编辑劳动—作品优化、增值的精神生产劳动–复制劳动—物化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增加精神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将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转移到物质产品中去,使作品最终形成出版物(前两者只能创造价值,但不能实现价值)–发行劳动—商业活动,实现出版物价值的手段8.出版过程的基本特点l 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l 它决定了出版物的特殊性9.出版与社会的关系l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l 作为意识形态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10.社会发展对出版的决定性影响u 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的命运(方向、规模和水平)u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提供物质条件u 科技的发展是出版发展的强大推动力u 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提供活力11.出版对社会的能动作用l 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形成舆论导向;深化思想教育;促进社会生活的整合l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l 对科技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人们的技术能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l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2.出版与政治的关系l 形成舆论导向;深化思想教育;促进社会生活的整合l 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的命运(方向、规模和水平)13.出版与经济的关系l 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l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提供物质条件14.出版与科技的关系l 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人们的技术能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l 科技的发展是出版发展的强大推动力15.出版与文化的关系l 增进文化积累;推进文化创新优化文化选择;促进文化交流l 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提供活力16.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掌握P13-22)l 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第一章出版概论§1.1 出版活动(P1)一、“出版”的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

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

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发行的目的:①将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②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③依靠商业劳动,能使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实用参考]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实用参考]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第一章出版概论§1.1出版活动(P1)一、“出版”的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

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

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发行的目的:①将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②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③依靠商业劳动,能使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2019年中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精讲:第四章

2019年中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精讲:第四章

2019年中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精讲:第四章为了各位考友能够更好地复习应战,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2019年中级出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精讲:第四章,希望能对各位的备考有帮助。

§4.1近代印刷业的发展(P108)一、西方印刷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1.近代造字技术:1815年,《华英字典》,传教士汤姆斯刻制了最早的中文铅合金活字。

1838年,传教士米怜发明用钢冲压制造中文字模。

1858年,美华书馆的威廉·姜别利发明电解法铸“美华字”,在中国通用几十年。

此外,他还发明了元宝排字架,大大提高了汉字排版速度。

2.近代印刷技术*第一部用机械印刷汉字的图书是《华英字典》*19世纪后的近半个世纪,采用西方印刷技术的主要是传教士和外资机构:墨海书馆、美华书馆、土山湾印书馆、点石斋书局、申报馆*1878年,点石斋书局印制《康熙字典》(石印技术),首印4万,次印6万部,创当时发行量之最。

*申报馆引进机制纸印《申报》,首先使用手摇平版机和单色轮转机。

(二)石印技术的兴盛:最早的平版印刷术1821年,麦都思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建立印刷所;第一本石印中文书籍:1828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出版《中文课本》第一本石印中文期刊:1833年,广州出版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74年,该技术到上海,首先出现在土山湾印书馆,点石斋书局(英国人美查办)将其发扬光大。

1881年,国人办同文书局和拜石山房。

三大石印书局:点石斋石印书局、同文书局、拜石山房。

1891年,同文书局印刷《古今图书集成》100部,堪称石印出版物中的精品巨制。

特点:工序少、印刷速度快、存貌不失真。

1867年,德国人J·阿尔伯特发明珂罗版印刷,不过十年传入中国。

1902年,上海文明书局员工赵鸿雪试制珂罗版成功;1904年,该书局聘用日本人试验石印技术印彩色版获得成功。

(三)铅印技术主导地位的形成(111)铅印取代石印的条件:①铅印字模多、字体齐整秀丽;②价格下降;③小型印刷机国内已能制造;④纸型取代泥版使重印更加方便;⑤1906年,科举制度的废除,石印应试读本的石印书局遭到致命打击,铅印从此开始占据绝对优势。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复习笔记及重点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复习笔记及重点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复习笔记及重点一、出版概论一、出版的概念: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二、出版物的构成要素(一)编辑: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是复制和发行的前提;(二)复制: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活动;(三)发行:指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作品。

没有作品出版就是无米之炊。

出版三要素就没有作用的对象。

作品是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四、出版物的特征(一)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即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二)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物质产品生产阶段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产品流通也是商品流通,于是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便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性的商业劳动;(三)政治性和思想性: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能影响人们的政治立场、思想信仰、价值观念,又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还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国民文化素质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四)经济性和产业性:必须在遵循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科技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一方面,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是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精神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只能来自社会,作者的写作和编辑加工等创造活动,离不开社会已有精神文化的积累,历史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文化需求所形成的合力,是出版活动最重要的活力和动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形成舆论导向,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和谐;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3)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复习笔记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复习笔记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复习笔记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实务(中级)复习笔记第十章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其中:单位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1、保本数量预测:即保本印数,也就是利润为0时的销售数量。

将利润=0 代入基本公式,得出:销售数量=2、保利分析(1)目标利润测算:在已知出版物销量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基本公式测算能实现多少利润;(2)目标销量测算:在目标利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测算销量应该达到多少时,可将基本公式转换成:销售数量=3、保本成本预测:即利润为0时,成本应该控制在多少才不亏损。

根据基本公式,可得: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实际上就是保本不亏时的总成本,即:保本成本 = (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4、单位印张成本测算:每印张变动成本 = 每种书刊的单位变动成本 / 每册印张数每印张固定成本= 每种书刊的固定成本总额/ (每册印张数×印数)二、出版物定价:(1)成本定价法:利用本量利基本公式,代入单位销售收入的公式,可得:定价=因为实际工作中无法预先计算单位销售税金,所以常常采用一种经验算式,即假定增值税进项税额为0,在计算中不予考虑。

这个经验算式是:定价=(2)印张定价法:以印张作为定价标准来计算整册书刊的正文价格,再加上其他部件的价格后定出书刊的价格;(3)其他定价法:理解价值定价法:作为定价基础的不是成本,而是消费者对出版物价值的感受和理解程度;需求差别定价法:也称市场细分定价法,是根据需求差异及紧迫程度的不同,为同一出版物制定两种或更多种价格。

这些价格反映需求弹性差异,不反映成本差异;随行就市定价法:按照行业平均现行价格水平定价;第六章书刊印制一、计量单位方面的专业用语1、印张与书页数量:全张纸的一半(即一张对开纸)两面印刷后,成为一个印张。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课程笔记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课程笔记

2009年《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课程笔记1.案例教学。

在讲授每个“知识条目”的时候,原则上不再对非常易懂的条目去着力阐释,而是通过一个“一句话案例”,帮助大家,加深对该条目的理解和记忆,希望做到“务去陈言”、简洁形象。

2.增加“注意点”,扫描和提示可能出现的考点。

3.真题适时再现。

文字稿中相应的知识点后面,插上相应的真题,供大家复习研究,以便将内容与考点结合起来学习,帮助大家找到学习用力之处。

重要真题我还会在讲授过程中作简要分析。

4.每讲安排思考与训练。

学员听完每讲后,回顾一遍思考题,可从另外一条线索来认识教材内容。

训练题都是我最新精心策划与设计的(除综合题型外),基本上抓住了教材内容的要害,可帮助大家掌握知识点,学会如何去把握内容。

综合题的练习当然还可帮助大家解决不会处理稿件审读等主观题的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伴随我的讲授,对照文字稿,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对条目的记忆,关注考点,心中有数,轻松愉快地完成备考任务。

考题结构与分析情况请学员朋友看学易网“历年真题”、“在线答题”等栏目,这里不作赘述。

第一章出版概论《基础》第一讲:出版活动通过互联网上的“博客”向社会,上传自己的图片和文章,这样的行为算不算是出版活动呢?它算是“网络出版”吗?若非要从专业理论的角度去界定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此,大家静下心来研究一下“出版”、“出版活动”的概念很有必要。

一、“出版”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这是我国对“出版”的定义,它的一个特点是强调出版的三个要素(编辑、复制、发行)的整体性,强调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

西方人理解“出版”的侧重点则强调“公之于众”。

这个特点可从1989年版《牛津英语大词典》以及许多外文工具书关于“出版”的表述中看出来。

关于“出版”概念,这里提示两个注意点:1.我国明确给出版下定义,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注意这个时间概念。

2.国外把“对书面作品的选择、制作与发行”作为“出版”的基本内涵。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笔记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笔记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笔记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第一节选题策划概述一、选题策划的概念编辑在进入审稿阶段之前要经历信息采集、选题策划和组稿三个环节,选题策划是中心环节,信息采集时为选题策划打基础,组稿时选题策划的具体化。

1.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2.作用: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方针,保障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

3.类型:按规格分为系列性、成套性、单项性选题;按重要性可分为重点和一般选题;按制订时机分计划内、计划外选题。

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一)信息梳理: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选择利用,选题策划最基础的工作,信息采集环节的延伸,要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信息数据能够有序化,系统化,富有创意;(二)选题设计:1.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2.构思出版物的总体结构(尽可能详尽、周密)构思阶段应注意:1)内容所涉领域有哪些新发展,其前沿和制高点在哪里;2)社会生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它与选题有多大契合度;3)社会的文化需要是什么,与选题特色关联,未来竞争力如何。

(三)选题论证:其目的,是凭集体智慧,对编辑提出的选题从主旨、内容、形式、市场前景可行性、主客观条件等多方面作全方位论证,以决定选题成立与否或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

(四)选题优化:根据论证意见、在组稿等过程中实际情况,对原有选题不断修改和完善。

补充内容信息采集信息采集:为出版物的生产在信息资源方面做准备的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一、信息内容与采集方法:(一)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1.社会发展信息:影响或制约社会发展的信息,包括国际形势、国经发展、方针政策、教育等。

2.科学文化信息:与出版物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潮及各门类学科发展变化的信息。

3.出版市场信息:1)出版动态信息:各种学科类型出版物出版信息、市场需求、价格、出版业统计资料等;2)竞争对手信息:与本出版单位存在市场竞争关系的其他出版单位相关信息,包括对手出版规模、品种构成、出版特色、经济实力、出版策略、竞争战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对出版物批发的规定
规定:具备一定条件(主营业务,发行员职业资格等级,发行设备和场所,注册资本,计算机管理条件和制度等方面符合规定)的企业可从事批发业务。

规定:出版单位设立批发其他出版单位所出出版物的发行企业,要按设立批发企业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出版单位设立发行本版出版物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发行分支机构,要报分支机构所在地省局批准。

出版单位不能委托无出版物批发权的单位批发出版物或代理出版物批发业务。

(三)对出版物零售的规定
规定:出版单位设立零售其他出版单位所出出版物的发行企业,要按设立零售企业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四)对出版物连锁经营的规定
规定:具备一定条件(主营业务,发行员职业资格等级,发行设备和场所,注册资本,直营连锁门店数量,连锁经营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计算机管理条件和制度等方面符合规定)的企业可从事连锁经营业务。

规定:直营连续门店不需单独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凭总部的《许可证》复印件到县级出版行政部门备案后,到工商取营业执照。

非直营连锁门店要按设立零售企业的审批规定办理手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