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计算和电线电缆的电流载荷计算。

1.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计算
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计算是通过根据电线电缆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越大,其承载的电流能力越强。

截面积计算的公式如下:
截面积=(2*I*L)/(ρ*ΔV)
其中,I是电流,L是导线长度,ρ是电阻率,ΔV是电线电缆两端电压降。

2.电线电缆的电流载荷计算
电线电缆的电流载荷计算是基于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和电阻来确定的。

根据电压降和电阻的关系,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电线电缆的电流载荷:
电流载荷=ΔV/R
其中,ΔV是电线电缆两端电压降,R是电线电缆的电阻。

需要注意的是,电线电缆的截面积和电流载荷的计算需要结合具体的电线电缆材质、绝缘材料和应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不同材质的电线电缆具有不同的电阻率和最大电流承载能力,因此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计算公式,如电缆传输功率的计算、电缆电压降的计算等。

这些计算公式的具体推导和使用方法可以参考相关电力工程和电气工程的教材和标准。

综上所述,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涉及电线电缆的截面积和电流载荷两个方面。

根据电线电缆的具体材质和使用环境,可以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进行电线电缆的设计和选择。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2010年11月29日08:37 生意社生意社11月29日讯1、导体的截面1)单根导体S = πd2/4 (mm2)2)正规绞合导体S = (πd2/4)* n * k1其中d——导体外径(mm)n——绞线根数k1——绞入系数π——圆周率,2、导体的重量W = S * ρ* L其中W——导体重量(kg)ρ——材料密度,铜,铝L——导体的长度(km)3、绝缘外径D = d + 2*t (mm)其中D——绝缘外径 (mm)d——导体外径 (mm)t——绝缘厚度 (mm)4、绝缘层截面积S1 = (D2–d2)*π/4或S1= π*(d+t)* t5、绝缘层的重量W1 = S1* ρ* L其中W1——重量(kg)ρ——材料密度,PVC为~,XLPE为L——线芯的长度(km)护套的外径、截面积、重量与绝缘层计算方法相同。

截~ = (D2 -D2k1——6、绞合外径以下介绍的是正规绞合结构的绞合外径计算方法:正规绞合一般外层的根数比内层多6根。

1+6的结构:D0 = 3 * d2+8的结构:D0 = 4 * d3+9的结构:D0 = * d4+10的结构:D0 = * d5+11的结构:D0 = * d如果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则D = D0 + 2 * n * d其中n——绞合层数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PEF(发泡);;Teflon(FEP);;;棉布带;PP绳;棉纱线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如何计算电线平方数2009-07-09 10:14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4、6.....等绝缘层重量=×(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二、什么是电线平方数如何计算电缆平方数?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1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1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1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1
1.导线电阻计算公式
导线电阻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导线的长度、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和导线的截面积。

一般来说,导线的电阻随着导线长度的增加而增大,与导线的截面积成反比,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有关。

导线电阻的计算公式如下:R=ρ*L/A
其中,R表示导线电阻,ρ表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L表示导线的长度,A表示导线的截面积。

2.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
电缆截面积是指电缆横截面的面积,通常用于计算电缆的导体负载能力和电缆容量。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A=π*r²
其中,A表示电缆截面积,π表示圆周率,r表示电缆的半径。

3.线电压降计算公式
线电压降是指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产生的电压降,一般使用线电压降计算公式来计算。

线电压降的计算公式如下:
Vd=I*R
其中,Vd表示线电压降,I表示电流,R表示导线电阻。

4.电压降百分比计算公式
电压降百分比是指电缆中电压降与电源电压的比值,通常用于判断电缆输电效率。

电压降百分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VD=Vd/V*100
其中,%VD表示电压降百分比,Vd表示线电压降,V表示电源电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适用于直流电路。

对于交流电路,涉及到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公式会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包括导线电阻计算公式、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线电压降计算公式和电压降百分比计算公式等。

正确使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电线电缆的设计和选择。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计算公式⼤全⼀、电线电缆材料⽤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换算的计算⽅法:截⾯积*=kg/km如120平⽅毫⽶计算:120*=km1、导体⽤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重 N=条数 K1=铜线绞⼊率 K2=芯线绞⼊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量:(Kg/Km)=(D^2 - d^2)*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重 K2=芯线绞⼊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量:(Kg/Km)= ( D1^2 - D^2 ) *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重4、包带⽤量:(Kg/Km)= D^2 *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重 Z=重叠率(1/4Lap =5、缠绕⽤量:(Kg/Km)= d^2 *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重 Z=绞⼊率6、编织⽤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 ( D + d * 2 )) * ⽬数 /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重⽐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PEF(发泡);;Teflon(FEP);;;棉布带;PP绳;棉纱线⼆、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于,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于)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重;L为电缆长度;λ绞⼊系数塑料和导体塑料电现电缆要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就应具有⼴泛的优异⽽稳定的使⽤性能。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一.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 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电缆线计算公式范文

电缆线计算公式范文

电缆线计算公式范文电缆线计算公式是通过计算电缆线的电流负载、电压降低、电线长度等参数来确定电缆线的尺寸和规格的公式。

根据电流负载和导线材料,可以计算出电缆线的截面积。

根据电压降低和线路长度,可以计算出电线的截面积。

下面介绍几种计算电缆线尺寸的常用公式。

1.电流负载计算公式电流负载(A)=电力负载(W)/(电压(V)×功率因数)其中,电力负载为所需要的电功率,电压为电网的电压,功率因数为负载的功率因数。

2.电线长度和电压降低计算公式电线长度(m)=√(电线水平长度(m)²+电线垂直长度(m)²)电压降低(V)=电阻(Ω/m)×电流(A)×电线长度(m)3.电线长度和环境温度计算公式电线长度(m)=线路总长度(m)-默认长度(m)+安装长度(m)默认长度为一定的长度,例如100米。

安装长度根据电线的具体安装情况确定。

4.电缆线最大允许电流计算公式电线截面积(mm²) = (电流容量(A) × √ 3 × 1000) / (电线导体的导电率(A/mm²) × 电线电导率 (A/mm))5.电线电导率计算公式电导率(A/mm²)= 电导性(t) × 电导性计算公式其中,电导性(%IACS)是导体的电导性指标,电导性计算公式根据导体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上述公式是最常用的电缆线尺寸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不同载荷、电压、尺寸的电缆线。

举个例子,如果要计算一条电力负载为2000W,负载功率因数为0.8,电压为220V的电缆线的尺寸。

首先可以用公式1计算出电流负载为:电流负载=2000W/(220V×0.8)=11.36A接下来可以通过公式2计算出电线长度,假设电线水平长度为100m,垂直长度为10m:电线长度=√(100m²+10m²)=100.5m然后,可以通过公式3计算出最终的电线长度,假设线路总长度为120m,默认长度为100m,安装长度为10m:电线长度=120m-100m+10m=30m接下来可以通过公式4计算出电线的最大允许电流,假设导线导电率为58,电线电导率为0.034:电线截面积= (11.36A × √3 × 1000) / (58A/mm² × 0.034A/mm) = 525.51mm²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电缆线的尺寸为525.51mm²。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塑料和导体塑料电现电缆要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就应具有广泛的优异而稳定的使用性能。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作者:————————————————————————————————日期: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2010年11月29日08:37 生意社生意社11月29日讯1、导体的截面1)单根导体S = πd2/4 (mm2)2)正规绞合导体S = (πd2/4)* n * k1其中d——导体外径 (mm)n——绞线根数k1——绞入系数π——圆周率,3.14162、导体的重量W = S * ρ* L其中W——导体重量(kg)ρ——材料密度,铜8.89,铝2.7L——导体的长度(km)3、绝缘外径D = d + 2*t (mm)其中D——绝缘外径(mm)d——导体外径(mm)t——绝缘厚度(mm)4、绝缘层截面积S1= (D2–d2)*π/4或S1= π*(d+t)* t5、绝缘层的重量W1 = S1* ρ* L其中W1——重量(kg)ρ——材料密度,PVC为1.42~1.45,XLPE为0.95L——线芯的长度(km)护套的外径、截面积、重量与绝缘层计算方法相同。

截 ~ = (D2-D2k1——6、绞合外径以下介绍的是正规绞合结构的绞合外径计算方法:正规绞合一般外层的根数比内层多6根。

= 3 * d1+6的结构:D= 4 * d2+8的结构:D3+9的结构:D= 4.154 * d= 4.414 * d4+10的结构:D5+11的结构:D= 4.7 * d如果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则D = D+ 2 * n * d其中n——绞合层数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 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如何计算电线平方数?2009-07-09 10:14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二、什么是电线平方数?如何计算电缆平方数?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线电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线电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一.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 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二.单相电知识1.1、耗电量、功率、电流、电压的关系A、耗电量单位:千瓦.小时 (KWH),简称“度”B、功率(P)单位:瓦特,简称瓦(W)C、电流(I)单位:安培,简称安(A)D、电压(U)单位:伏特,简称伏(V),家用电源一般是单相交流电,电压为220伏;工业用电源是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伏。

E、功率=电流×电压,即P=U×IF、耗电量=功率×用电时间,即耗电量= P× T。

耗电量的单位是度,1度电是指1000瓦的功率使用1小时所消耗的用电量。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1.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R)=电阻率(ρ)x长度(L)/截面积(A)
其中,电阻率是材料的特性常数,反映了材料本身导电能力的大小。

2.电压降计算公式:
电压降(V)=电流(I)x电阻(R)
3.电功率计算公式:
电功率(P)=电流(I)x电压(V)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利用电流和电压计算得到电功率值。

4.欧姆定律:
电流(I)=电压(V)/电阻(R)
5.线缆电流容量计算公式:
线缆电流容量=根号(绝缘电阻(Ri)/线缆电阻(Rc))xCuAxC
其中,Cu为电流系数,A为线缆截面积,C为电流裕度系数。

6.三相平衡负荷计算公式:
三相平衡负荷=单相容量/(3x平均功率因数x电压)
其中,单相容量为线缆的额定容量,电压为系统电压。

7.电线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A=(KxPxL)/(ρxΔV)
其中,K为系数(取决于电流方式),P为功率,L为距离,ρ为电线电阻率,ΔV为允许的电压降。

8.斯克内指数公式:
ξ = (Σ (Vcc / Rc)) / (n - 1)
其中,ΣVcc为电源电压之和,n为放置在同一通道中的导线数目。

以上列举了一些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基本理论,但实际工程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电线电缆的计算还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环境温度、导线长度、导线材质等,不能仅仅依靠计算公式进行操作。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一.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二.单相电知识1.1、耗电量、功率、电流、电压的关系A、耗电量单位:千瓦.小时(KW?H),简称“度”B、功率(P)单位:瓦特,简称瓦(W)C、电流(I)单位:安培,简称安(A)D、电压(U)单位:伏特,简称伏(V),家用电源一般是单相交流电,电压为220伏;工业用电源是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伏。

E、功率=电流×电压,即P=U×IF、耗电量=功率×用电时间,即耗电量= P×T。

耗电量的单位是度,1度电是指1000瓦的功率使用1小时所消耗的用电量。

常用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常用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常用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1.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P)=电压(U)×电流(I)
2.电流计算公式:
电流(I)=功率(P)÷电压(U)
3.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R)=电压(U)÷电流(I)
4.电容计算公式:
电容(C)= 电流(I)÷ 变化电压的速率(dU/dt)
5.电感计算公式:
电感(L)= 电压(U)÷ 变化电流的速率(dI/dt)
这些公式在电线和电缆的设计和选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
常见的用途案例:
1.计算功率:
假设电源电压为220V,电流为5A,那么功率可以通过直接乘法计算:功率=220V×5A=1100W
2.计算电流:
假设负载功率为800W,电源电压为220V,那么电流可以通过除法计算:
电流=800W÷220V=3.64A
3.计算电阻:
假设电压为12V,电流为3A
电阻=12V÷3A=4Ω
4.计算电容:
假设电流变化速率为2A/s,变化电压为4V,那么电容可以通过除法计算:
电容=2A/s÷4V=0.5F
5.计算电感:
假设电压变化速率为5V/s,变化电流为2A,那么电感可以通过除法计算:
电感=5V/s÷2A=2.5H
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和选择电线和电缆,在实际的电路设计和安装中非常有用。

值得注意的是,公式中的单位要保持一致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计算时还要考虑电线和电缆的长度、负载类型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

因此,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进行精确计算。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平方、重量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平方、重量铜的重量习惯上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 、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 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缆基本计算公式1。

铜线束绞:D = N^0.5 * 1.155 * d 2。

多芯绞合时:D = K * d N K N K N K 2 2 21 5.305 40 7.305 3 2.155 22 5.613 41 7.613 4 2.414 23 5.613 42 7.613 5 2.7 24 6.0 43 7.613 6 3.0 25 6.0 44 8.0 7 3.0 26 6.0 45 8.0 8 3.305 27 6.15 5 46 8.0 9 3.613 28 6.155 47 8.1 10 4.0 29 6.414 48 8.155 11 4.0 30 6.414 49 8.5 12 4.155 31 6.7 50 8.5 13 4.414 32 6.7 14 4.419 33 6.7 15 4.549 34 7.0 16 4.7 35 7.0 17 5.0 36 7.0 18 5.0 37 7.0 19 5.0 38 7.305 20 5.305 39 7. 3053。

对绞集合外径:D = K * d 对数K 对数K 对数K 1 2.0 5 4.6 9 6.0 2 3.4 6 5.1 10 6.4 3 3.65 7 5.1 〉10 1.95 * N^0.5 4 4.1 8 5.5---------------------- N=条数d=单条铜线径或芯线径-------------------------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2010年11月29日08:37 生意社生意社11月29日讯1、导体的截面1)单根导体S = πd2/4 (mm2)2)正规绞合导体S = (πd2/4)* n * k1其中d——导体外径 (mm)n——绞线根数k1——绞入系数π——圆周率,3.14162、导体的重量W = S * ρ* L其中W——导体重量(kg)ρ——材料密度,铜8.89,铝2.7L——导体的长度(km)3、绝缘外径D = d + 2*t (mm)其中D——绝缘外径(mm)d——导体外径(mm)t——绝缘厚度(mm)4、绝缘层截面积S1= (D2–d2)*π/4或S1= π*(d+t)* t5、绝缘层的重量W1 = S1* ρ* L其中W1——重量(kg)ρ——材料密度,PVC为1.42~1.45,XLPE为0.95L——线芯的长度(km)护套的外径、截面积、重量与绝缘层计算方法相同。

截 ~ = (D2-D2k1——6、绞合外径以下介绍的是正规绞合结构的绞合外径计算方法:正规绞合一般外层的根数比内层多6根。

= 3 * d1+6的结构:D2+8的结构:D= 4 * d= 4.154 * d3+9的结构:D= 4.414 * d4+10的结构:D= 4.7 * d5+11的结构:D如果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则+ 2 * n * dD = D其中n——绞合层数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 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如何计算电线平方数?2009-07-09 10:14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二、什么是电线平方数?如何计算电缆平方数?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一、导电线芯及裸导体制品1.圆单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1)单一材料的圆单线:截面F=0.25π*d12(mm2)重量 W1=F*r=0.25π*d12*r (kg/km)W1铜=6.982 d12 (kg/km) W1铝=2.121 d12 (kg/km) W1钢=6.126 d12 (kg/km) F—圆单线截面积 mm2 W1 --导线重量 kg/kmd1—圆单线直径 mm r—所用材料比重 g/cm3(2)双金属线:1)重量系数法:W2=W1*K W2锡=W1铜*K=6.982d12 *K2)综合比重法:W2=0.25π*d12*r2*(r-r1)/(r2-r1)W2—镀层材料重量 kg/km K --镀层的重量系数见表1d2—镀层单线的直径 mm r –有镀层材料的比重 g/cm3r1—内层材料的比重 g/cm3 r2—镀层材料的比重 g/cm3表1.2.1)裸扁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1)截面 F=a*b - f=a*b-[(2R)2-πR2] = a*b - 0.358 R2 (mm2)(2)周长 C=2(a+b) - L=2(a+b)-(8R-2πR) =2(a+b) - 1.72R (mm)(3)重量 W1=F*r (kg/km)a—扁线厚度 mm b—扁线宽度 mmR—扁线的圆角半径 mm r—方角一圆角截面的差数 mm2L—方欠与圆角周长的差数 mm F—扁线截面积 mm2C—扁线的周长 mm r—所用材料比重 g/cm32)双沟形电车线截面和重量计算双沟形是车线截面可用作图法分块计算,然后相加而得,或使用求积仪测得。

但在计算重量时可用标称截面计算。

(1)铜电车线W=F*8.89 (kg/km) F—标称截面 mm2(2)铝合金电车线W=F*r (kg/km) r—铝合金比重 g/cm3(3)钢铝电车线W=W铜+W铝=F钢*r钢+F铝*r铝(kg/km)(参照电线电缆手册第二册709页表12—5)3)高压电缆用型线芯重量计算(1)空心绞合线芯直径DD=D+2(t z+t弓) (mm)(2)重量W=(F Z n Z+F弓n弓)*r*K (kg/km)tz、t弓—Z形及弓形线厚度 mm D0 —油道直径 mmF Z、F弓—Z形及弓形线厚度 mm n Z、n弓—Z形及弓形线根数r —所用材料比重 g/cm3 K—线芯绞入系数备注:镀锡铜导体重量计算: M=平方数*密度(8.89)*工艺系数(1.05)*芯数绝缘护套重量计算: M=(大直径2-小直径2)*材料密度*0.7854*钳入系数(1.05)材料密度见附表铜编织重量计算: M=(π2/2)d*(D+2d)PKλD:编织前的外径 d:编织丝的直径 P:编织丝的密度 K:编织的交叉系数(1.015)λ:单向覆盖率80%=0.5528二、绞线1.绞合线芯的结构计算1)线芯按正规绞合时总根数表22)线芯绞合外径计算(1)按正规绞合时,中心为1—6根,线芯外径比M的计算按表3绞合线芯外径比M可查表4计算表3(2M=D/d=d[1+1/sin(1800/Z)]/d=1+1/sin(1800/Z)(3)线芯外径:D=M*dZ—外层根数 d—单线直径 mm n—层数D—线芯直径 mm M—外径比表43)复绞线外径计算:D=M*d 其中:M—外径比 d—单丝外径 mm复绞线外径比表54)束线芯的结构计算:(1)束线芯各层根数及总根数的计算a: 中心为1根时,第n层及总根数第一层 Z1=1 第n层 Zn=6(n-1) (n>2)总根数 Z=3n2-3n+1b: 中心为2—5根时,第n层及总根数第一层 Z1(2、3、4、5根)第n层 Zn=Z1+6(n-1)总根数 Z=3n2-3n+nZ1(2)束线芯外径计算a: 中心为1—6根时外径经比的计算可按正规绞合外径比计算D=M束*d*K d—单线直径 mmK为束线后外径调整系数,因为束线层数越多,其外径由于嵌入空隙而比正规排列有所减小,所以通过调整系数K 予以调整。

电线电缆简单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简单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简单计算公式,也可下载相关软件计算。

一、简单计算公式:8 Q. Z8 i- b1 U z1 c) e; H
S = π*R^2*N*P 或S = π*D^2/4*N*P ( V, {( |+ Y- e' f5 x" `
9 ]5 q# F' W, K5 ]
S—截面积;R—单芯半径(D=2R);N—芯数(单丝根数);P—紧压系数;^ 号—表示平方。

7 a+ q. B" _. M3 f' f# Q; x. V
二、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 B& Q4 o. s3 U8 _/ R) v1 v( D
铜线:S= I*L / 54.4*U`
铝线:S= I*L / 34*U`
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导线的长度(M)# V( n9 X( B) K& D2 F
U`——充许的电源降(V)P* h& q5 o# Q2 X6 }
S——导线的截面积(MM2)
说明:0 `$ ?: U) O+ l" O/ y% {1 Y5 T: K
1、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

/ L9 `! p* o7 J% U' E% U, P. A* t
2、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如探测器)范围秘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简单的计算方式:单丝直径(比如 2.52 除以2=1.26*1.26*3.14=单丝面积(mm2) *电缆里的单丝根数*0.89*当日的铜价(比如0.63)+10%的加工费就是成本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138
0.25—0.29
0.0268
1.36—1.67
0.0117
0.30—0.36
0.0240
1.68—1.75
0.0104
0.37—0.39
0.0220
1.76—1.81
0.0101
0.40—0.47
0.0202
1.82—2.00
0.0097
0.48—0.59 0.60—0.73
0.0198 0.0178
表4
外径比 M
5.7 6 6 6.154 6.154 6.154 6.414 6.414 6.414 6.7 6.7 6.7 7.0 7.0 7.0 7.0 7.3 8 7.3 8 8.7 8.7 8.7 8.7 9.0 9.0 9.0 9.0 9.0 10 10 9.3
5
总根数 结构形式
51
4+10+16+21
表3
中心线根数
外径比 M
中心线根数
外径比 M
1
M=2n-1
4
M=2n+0.414
2
M=2n
5
M=2n+0.7
3
M=2n+0.154
6
(2)非正规绞合时,线芯外径比 M 的计算:
M=D/d=d[1+1/sin(1800/Z)]/d=1+1/sin(1800/Z)
M=2n+1
4
(3)线芯外径: D=M*d
15.54
37/16/d
14.7
37/19/d
19.36
37/21/d
19.92
48/7/d
21.32
48/19/d
21.35
52/19/d
22.29
61/7/d
24.42
61/12/d
24.58
61/14/d
27.38
61/32/d
30.11
61/46/d
30.11
外径比 M
34.25 17.96 27.54 30.73 48.73 31.57 32.98 32.98 20.52 22.84 27.84 29.36 34.41 35.42 23.89 40.05 41.39 26.53 36.56 38.12 58.89 71.88
Z—外层根数 D—线芯直径 mm
总根数 结构形式
2
2
3
3
4
4
5
5
6
6
7
1+6
8
1+7
9
1+8
10
2+8
11
3+8
12
3+9
13
4+9
14
4+10
15
5+10
16
5+11
17
0+6+11
18
0+6+12
19
1+6+12
20
1+6+13
21
1+7+13
40
1+7+13+19
40
2+7+12+19
41
2+7+13+19
d1—圆单线直径 mm
r—所用材料比重 g/cm3
(2)双金属线:
1)重量系数法:
W2=W1*K 2)综合比重法:
W2锡=W1铜*K=6.982d12 *K
W2=0.25π*d12* r2 *(r-r1)/(r2-r1)
W2—镀层材料重量 kg/km
K --镀层的重量系数 见表 1
d2—镀层单线的直径 mm
4) 束线芯的结构计算: (1) 束线芯各层根数及总根数的计算 a: 中心为 1 根时,第 n 层及总根数
第一层 Z1=1
第n层 Zn=6(n-1) (n>2)
6
总根数 Z=3n2-3n+1
b: 中心为 2—5 根时,第 n 层及总根数
第一层 Z1(2、3、4、5 根) 总根数 Z=3n2-3n+nZ1
42
2+8+13+19
43
2+8+14+19
44
2+6+14+20
45
3+8+14+20
46
3+9+14+20
47
3+9+15+20
48
3+9+15+21
49
4+9+15+21
50
4+10+15+21
d—单线直径 mm M—外径比
外径比 M
2 2.154 2.414 2.7 3 3 3.3 3.7 4 4.154 4.154 4.414 4.414 4.7 4.7 5 5 5 5.154 5.3 7.3 8 8 8 8 8 8.154 8.154 8.154 8.154 8.414 8.414
2.01—3.51 3.52 及以上
0.0088 0.0078
0.74—0.84
0.0165
2.型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
1) 裸扁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
(1) 截面
F=a*b
-
f=a*b-[(2R)2-πR2]
=
a*b
-
0.358
2
R
2
(mm )
(2) 周长 C=2(a+b) - L=2(a+b)-(8R-2πR) =2(a+b) - 1.72R (mm)
(1)单一材料的圆单线: 截面 F=0.25π*d12 (mm2)
重量 W1=F*r=0.25π*d12*r (kg/km)
W1铜=6.982 d12 (kg/km) W1铝=2.121 d12 (kg/km) W1 钢=6.126 d12 (kg/km)
F—圆单线截面积 mm2
W1 --导线重量 kg/km
第n层 Zn=Z1+6(n-1)
(2) 束线芯外径计算
a: 中心为 1—6 根时外径经比的计算可按正规绞合外径比计算
D=M束*d*K
d—单线直径 mm
K 为束线后外径调整系数,因为束线层数越多,其外径由于嵌入空隙而比正规排列有所减小,所 以通过调整系数 K 予以调整。
测得。但在计算重量时可用标称截面计算。
(1) 铜电车线
W=F*8.89 (kg/km)
F—标称截面 mm2
(2) 铝合金电车线
W=F*r (kg/km)
r—铝合金比重 g/cm3
(3) 钢铝电车线
W=W铜+W铝=F钢*r钢+F铝*r铝
(kg/km)
(参照电线电缆手册 第二册 709 页 表 12—5)
3) 高压电缆用型线芯重量计算
(1) 空心绞合线芯直径 D
D=D0+2(tz+t弓) (mm)
(2) 重量
W=(FZnZ+F弓n弓)*r*K (kg/km)
tz、t弓—Z形及弓形线厚度 mm FZ、F弓—Z形及弓形线厚度 mm r —所用材料比重 g/cm3
二、 绞线
D0 —油道直径 mm nZ、n弓—Z形及弓形线根数
52
4+10+16+22
外径比 M
8.414 8.414
总根数
64 91
结构形式
2+7+13+18+24 1+6+12+18+24+30
外径比 M
10 11
3)复绞线外径计算: D=M*d
其中:M—外径比
复绞线外径比
d—单丝外径
mm 表5
复绞线结构 (股数/单线根数/单线直径)
4/19/d 6/19/d 7/7/d 7/11/d 7/12/d 7/14/d 7/19/d 7/27/d 7/32/d 12/7/d 14/7/d 14/9/d 19/7/d 19/10/d 19/11/d 19/13/d 19/14/d 19/15/d 19/17/d 19/18/d 19/22/d 19/26/d 19/27/d
r –有镀层材料的比重 g/cm3
r1—内层材料的比重 g/cm3
r2—镀层材料的比重 g/cm3
表 1.
线径(mm) 0.08—0.14
K 0.0525
线径(mm) 0.85—0.95
K 0.0153
0.15—0.19
0.0366
0.96—1.10
0.0143
0.20—0.24
0.0304
1.11—1.35
第三部分 绕包、浸涂、浸渍和编织
一、 绕包层重量的计算 1)带状式绕包层重量的计算………………………………………………18 2)纤维绕包层重量的计算 ………………………………………………..18
1
3)绳状绕包层重量的计算…………………………………………….….19 二、 浸涂及浸渍层的重量计算 1)漆包线用漆的重量计算………………………………………………..19 2)玻璃丝包线用漆的重量计算…………………………………………..19 3)浸渍剂的重量计算……………………………………………………..19 4)浸渍电缆纸和电缆麻重量的计算………………….………………….19 三、 编织层的重量计算 1.纤维编织层的重量计算 ………………………………………………20 2.金属编织层的重量计算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