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功能演进的内在逻辑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1 ▲城市的概念 (1)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 分工的产物。 (2)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区别于农村不仅在于人口规模、密度、景观等方面的差别,更重 要的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 (3)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 普遍特征。 (4)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5)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 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一社会复合巨系统。 ▲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它包括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空间环境子 系统以及要素流动子系统。 ▲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集聚效益是城市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当今城市地域的新类型包括大都市区、大都市带(戈特曼) 、全球城市区域。
中世纪的城堡以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 (城市防御为出发点的规划模式)
城市多为自发生长,少有按规划建造。围绕公共广场组织各类城市设施,狭小不规则的道路网结 构,构成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独特魅力。 10 世纪以后,逐步发展自治城市,市政厅、关税厅、行业会所等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重要场 所,并在城市空间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如佛罗伦萨两度突破城墙。
P-区域总人口
▲城镇化进程分为的四个基本阶段: (1)集聚城镇化阶段; (2)郊区化阶段; (3)逆城镇化阶段;通勤距离 100km (4)再城镇化阶段。 ▲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 1)农业剩余价值。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及农业剩余贡献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2)工业化的推进。 3)比较利益驱动。城市的拉力,乡村的推力 4)制度变迁促进。 显著的加速或滞缓作用。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 5)市场机制导向。 6)生态环境诱导与制约的双重作用。郊区吸引、容量限制 7)城乡规划调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历程划分的四个基本阶段。即: (1)城镇化启动阶段(1949—1957 年); (2)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 年); (3)城镇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8 年); (4)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79 年以来)。
亲生物城市的内在逻辑与韧性构建
亲生物城市的内在逻辑与韧性构建吴㊀璟(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ꎬ江苏南京210023)摘㊀要:构建亲生物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ꎮ亲生物城市是与自然紧密联系㊁城市整体应对风险的抗逆力㊁复原力㊁自治力不断增强的韧性城市ꎮ将自然元素融入城市社会ꎬ对于理解亲生物城市具有基础意义ꎬ但亲生物城市不具有天然的合法性ꎬ需要对其自然属性㊁社会属性㊁价值属性进行内涵确认ꎮ自然系统承载力的有限㊁人类不断延展的生活空间㊁公众的认知偏差㊁治理机制的低效都不利于亲生物城市的形成ꎮ对城市自然空间的格局㊁人与自然的关系㊁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内在关联㊁亲生物城市韧性构建的路径进行伦理确认ꎬ有利于营建更为合理的亲生物城市ꎮ关键词:亲生物城市ꎻ运行逻辑ꎻ城市风险ꎻ韧性构建作者简介:吴璟ꎬ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ꎬ主要从事城市生态治理研究ꎮ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韧性视阈下城市风险评估与治理研究 (项目编号:2020SJZDA078)和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的机制创新研究 (项目编号:NYY220025)的阶段性成果ꎮ中图分类号:B82-058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1-4403(2022)05-0027-08DOI:10.19563/j.cnki.sdzs.2022.05.004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ꎮ亲生物城市是具有一定抗逆力㊁复原力㊁自治力的生态城市㊁韧性城市ꎬ其建设水平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㊁城市社会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ꎮ一方面ꎬ亲生物城市的提出标示着城市生态与城市韧性理论的深化ꎻ另一方面ꎬ建设亲生物城市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ꎬ也说明当代城市生态治理的理论与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ꎮ厘清亲生物城市的内涵与本质ꎬ揭示其营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ꎬ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与建议ꎬ对于建构更为合理的城市生态社会㊁提升城市整体韧性意义深远ꎮ一㊁亲生物城市的本质内涵在城市社会中ꎬ自然元素的融入对于优化城市生产和生活环境㊁营建亲生物城市至关重要ꎮ在城市建筑中增添自然采光㊁新鲜空气和绿色植物等自然元素ꎬ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ꎮ在学校中ꎬ融入自然采光和其他绿色元素的教学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ꎮ①在城市社区中ꎬ绿色社区和更自然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减轻人们的生活压力㊁提高身心健康水平ꎮ人类喜好从属于自然系统和自然过程72 ㊀㊀①HERSCHONGLꎬROGERWꎬSTACIAO.Daylightingimpactsonhumanperformanceinschools.JournalofIlluminationEngineeringSociety.Summerꎬ2002ꎬ(31)ꎬpp.101-104.的天性ꎬ表现为人们喜爱具有生命或类似生命形式的非人工环境ꎮ①从城市绿地㊁社区公园㊁垂直花园到建筑绿墙㊁河岸步道ꎬ再到河流生境ꎬ城市中自然空间的功能与价值日益凸显ꎮ人们逐渐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增添种类繁复的绿色元素㊁自然元素ꎬ这既是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综合品质的提升ꎬ也是对城市内涵与价值的重新定义ꎮ深入理解城市社会㊁揭示城市生态问题ꎬ需要引入亲生物概念ꎬ并明晰其内涵ꎮ威尔逊认为: 人类与自然共同进化ꎬ且与自然紧密联系并隶属于自然ꎬ只有意识到这一点ꎬ人类才能获得健康和快乐ꎮ ②亲生物的特性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ꎬ并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ꎮ社会需要一个具有亲生物性的道德愿景ꎮ③在这一理念上ꎬ威尔逊将亲生物定义为 人类与其他生物体的内在情感联系 ④ꎬ认为它是在数千年的进化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而来的ꎮ⑤自古以来ꎬ中华文明崇尚 天人合一 的生态思想ꎬ这一朴素的生态观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㊁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界的万物ꎬ内含亲生物概念的深层意蕴ꎮ概言之ꎬ亲生物可以被理解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有机整合ꎬ并以人类进化理论为依据而构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ꎮ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ꎮ其一ꎬ低度干扰下的有机与自然形态:亲和自然ꎬ营造野生动植物与人类和谐共处的优生态居住环境ꎮ其二ꎬ互感互通的韵律交织:通过富有自然韵律的设计ꎬ利用生物对人精神上的疗愈作用ꎬ取得人与环境的双赢ꎮ⑥由此可见ꎬ亲生物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㊁相互影响的产物ꎬ深入理解亲生物城市的内涵ꎬ需要对城市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ꎮ实质上ꎬ亲生物城市是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韧性城市ꎬ具有自然属性㊁社会属性及价值属性ꎮ亲生物观念主张将自然元素融入城市环境㊁社会文化ꎬ在城市自然空间中全面理解和欣赏自然ꎮ亲生物城市中ꎬ花园庭院与绿色街道㊁城市森林及自然区域相互影响㊁共同作用ꎬ形成生态空间下自然要素的规模互动ꎬ这种新的生态空间或生命个体的产生增加了城市生态系统的韧性ꎮ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ꎬ亲生物城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自组织系统ꎬ当面临负面影响或干扰因素时ꎬ系统能够在改变其结构之前承受一定的干扰ꎬ进而增强系统的整体韧性ꎮ城市居民通过参与远足㊁观景等活动ꎬ增进对周围自然环境的了解㊁培养关爱自然的理念与行为ꎬ形成互助㊁分享等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方式ꎬ进而增进人们应对城市风险的能力ꎬ提升城市韧性ꎮ由此观之ꎬ亲生物城市可以被视为具有自然属性㊁社会属性㊁价值属性的有机生命体ꎮ就自然属性而言ꎬ亲生物城市是自然空间不断扩大㊁优化的生态城市ꎻ在社会属性层面ꎬ亲生物城市的形成与人们的空间生产活动㊁社会文化以及对于亲生物城市的认知度密切相关ꎻ在价值属性层面ꎬ亲生物城市是有助于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且具有风险应对能力的韧性城市ꎮ因此ꎬ我们可以将亲生物城市理解为与自然紧密联系㊁具有人文底蕴及一定抗逆力㊁复原力㊁自治力的韧性城市ꎮ具体来看:其一ꎬ亲生物城市是与自然紧密联系的城市ꎮ自然元素不断融入城市社会ꎬ是亲生物城市的首要特征ꎮ构建亲生物城市要求不断加强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的联系ꎬ促使人们全面思考城市发展中自然系统的内在价值ꎮ如浙江杭州统筹生产㊁生活㊁生态空间布局ꎬ建设 三生 融合宜居城市ꎬ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ꎻ上海政府力图将崇明区打造成为绿色生态 桥头堡 ㊁绿色生活 示范地 ꎬ向社会展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建设范例ꎻ成都政府设定了 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的发展目标ꎬ尝试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ꎮ在美国的芝加哥和波特兰等城市为推广 绿色屋顶 等 绿色建筑计划 ꎬ制定了广泛的激励措施和补贴政策ꎻ西雅图建立了 绿色因子 指标ꎬ为城市某些新开发项目规定了最低限度82㊀哲学社会科学版㊀2022 5㊀㊀①WILSONE.O.Biophilia:theHumanBondwithOtherSpecies.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ꎬ1984.㊀㊀②BEATLEYTꎬPETERNEWMAN.Biophiliccitiesaresustainableꎬresilientcities.Sustainabilityꎬ2013ꎬ(5)ꎬp.3329.㊀㊀③GUNDERSONR.Socialbarrierstobiophilia:Mergingstructuralandideationalexplanationsforenvironmentaldegradation.TheSocialScienceJournalꎬ2014ꎬ51(4)ꎬpp.681-685.㊀㊀④WILSONE.O.Biophilia:thehumanbondwithotherspecies.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ꎬ1984.㊀㊀⑤TIMOTHYBEATLEY.Biophiliccities:integratingnatureintourbandesignandplanning.Washington.DC:IslandPressꎬ2010.㊀㊀⑥姜彦旭㊁韩林飞:«基于韧性设计的城市剩余空间亲生物性恢复规则研究»ꎬ«城市发展研究»2021年第1期ꎮ的绿色景观美化标准ꎮ在城市社会中ꎬ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范式必然包含诸多自然元素ꎮ自然系统具有治愈创伤㊁提升人们风险应对能力的潜在力量ꎬ一个亲生物的城市能够借助自然系统的力量ꎬ不断促进城市生态社会㊁人文社会的健康发展ꎮ亲生物城市并不是简单地将自然元素直接引入城市ꎬ而是通过分析㊁凝练㊁整合自然界中有益于人类发展的环境要素或模式ꎬ并将其融入城市社会ꎮ概言之ꎬ亲生物城市是一种从自然系统的本质㊁发展规律出发ꎬ更切合事物本源和真相的城市样态ꎮ如果将构建生态城市的目标理解为在城市空间内扩大绿植覆盖率ꎬ通过对自然资源的集约㊁优化㊁高效利用ꎬ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ꎻ那么ꎬ建设亲生物城市则是在此基础上ꎬ试图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然元素给予人类审美体验和心理慰藉的功效ꎬ彰显自然系统的非物质功能和人文关怀ꎮ一方面ꎬ这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ꎬ凸显其维系生物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功能ꎻ另一方面ꎬ也使得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的角色更加多元㊁形象更加立体ꎮ人类不仅要从自然界中汲取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源ꎬ同样也需要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ꎬ两者缺一不可ꎬ共同助益于人类社会的全面㊁综合发展ꎮ其二ꎬ亲生物城市是具有人文底蕴的城市ꎮ城市社会本质上是人文社会㊁情感社会㊁网络社会ꎬ营建亲生物城市不是简单地对于自然空间的扩展与优化ꎬ而是构建内涵人文色彩的开放㊁共享㊁和谐的城市ꎮ在自然系统承载力备受考验的今天ꎬ人类的生态需求日益增长ꎬ有必要实现自然资源共享ꎬ营建开放㊁和谐㊁共享的城市自然空间ꎮ亲生物城市一方面具有多样性㊁复杂性ꎬ是多样植物㊁水体等自然要素的聚合ꎻ另一方面又具有共享性㊁开放性ꎬ城市公众有权利进入部分自然空间ꎬ享有自然资源ꎮ与此同时ꎬ亲生物环境能够缓解个人及家庭的生活压力㊁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ꎮ有研究显示:通过使用户外移动脑电图系统和基于脑电图的情绪识别软件来记录人们在城市中行走时的情绪变化ꎬ进一步证明了自然在减轻精神疲劳方面的价值ꎮ当个人或家庭面对各种压力时ꎬ自然空间能够给予人们些许抚慰ꎬ并成为人们的情感寄托ꎮ绿色步道㊁社区公园共同构成了网络化的城市自然空间ꎬ人们愿意在此花费更多的时间ꎬ舒缓负面情绪ꎮ①这不仅凸显了公园㊁自然绿洲等亲生物环境的人文功能ꎬ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ꎮ此外ꎬ亲生物城市中的园林㊁绿地成为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ꎮ现代科技的不断推进ꎬ促使人们更多地采用通信软件等数字媒体手段进行沟通ꎬ这极易造成信息传递的单向度㊁片面性及虚拟性ꎮ人是具有人文性的感性存在ꎬ人与人之间需要感性的交流ꎮ亲生物城市为人与人之间感性的交流㊁面对面的沟通与接触提供了广泛的空间ꎬ使多维度㊁多层次的情感交流与信息互换成为可能ꎮ 在开放空间中的会谈和沟通 可以打破社会隔离ꎬ因此ꎬ公共场所对于人们会面和建立联系是必不可少的ꎮ ②在亲生物城市中ꎬ生活化的自然空间打破了人们交往与沟通的屏障ꎬ为非正式接触和社会化交往提供了开放和共享的平台ꎮ此外ꎬ人们通过参加各种自然俱乐部和环保组织ꎬ学习自然界的知识ꎬ不断深化现有社会网络ꎬ这种开放的信息流强化了人与自然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ꎬ增强了人们内心的安全感ꎬ符合构建以人为中心㊁具有韧性的亲生物城市的初衷ꎮ其三ꎬ亲生物城市是具有韧性的城市ꎮ戈德沙尔克从应对自然灾害的维度定义了一个具有韧性的城市: 能够承受严重的冲击ꎬ而不会立即造成混乱或永久性的伤害 尽管它可能会因危险因素而变的扭曲ꎬ但不会破裂ꎮ韧性城市由网络化的社区和生命线组成ꎬ具有适应能力ꎬ并将通过适应灾害和从灾害中汲取教训而变得更加强大ꎮ ③气候变化㊁自然灾害㊁生态危机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使城市社会面92 亲生物城市的内在逻辑与韧性构建㊀㊀①ASPINALLPꎬPANAGIOTISMꎬRICHARDCꎬetal.Theurbanbrain:AnalyzingoutdoorphysicalactivitywithmobileEEG.BritishJournalofSportsMedicineꎬ2015ꎬ49(4).㊀㊀②KLAUSSꎬDUBENDORFERSꎬHANSMANNR.MakingfriendsinZurich surbanforestsandparks:Theroleofpublicgreenspaceforsocialinclusionofyouthsfromdifferentcultures.ForestPolicy&Economicsꎬ2009ꎬ(11).㊀㊀③GODSCALKD.R.Urbanhazardmitigation:creatingresilientcities.NaturalHazardsReviewꎬ2003ꎬ(4).临诸多考验ꎬ营建亲生物城市有益于提高城市社会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问题的抗逆力㊁适应力和自治力ꎬ增强城市韧性ꎬ改善公众生活水平ꎬ促进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ꎮ具体而言ꎬ在面对各种灾害时ꎬ功能完备的自然系统具有自我修复㊁自我治愈㊁缓冲压力㊁避免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的能力ꎮ譬如ꎬ建设绿色基础设施ꎬ能够增强自然系统的韧性ꎬ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ꎻ城市中完善的天然湿地系统ꎬ能够减少由风暴带来的洪水威胁ꎮ①与此同时ꎬ亲生物的城市规划和生态布局拓宽了人们应对城市风险的路径ꎬ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韧性ꎮ亲生物城市主张通过扩大自然空间ꎬ增强人们的抗压能力㊁灾害处理能力ꎬ提升城市整体的风险应对能力ꎬ该种价值取向符合韧性城市的基本内涵ꎮ一方面ꎬ营建亲生物城市㊁优化城市自然空间有助于增强城市政治㊁经济㊁社会系统的韧性ꎬ扩大城市应对扰动的范围ꎬ使城市系统在结构㊁功能领域表现阈值范围内的抵御㊁适应㊁恢复㊁自治的动态特征ꎬ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ꎮ另一方面ꎬ自然系统与人类的情感㊁认知行为㊁创造力的改善与提升密切相关ꎮ人与动植物等自然元素的感性接触ꎬ会对人的综合发展产生正面效应ꎮ亲生物城市具有显著的生态优势ꎬ当生物元素刺激或促进有益的和健康的行为时ꎬ反过来有助于增强个人和家庭应对未来压力的弹性ꎮ②面对气候变化㊁生态危机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ꎬ亲生物的环境能够增进公众对生态环境㊁亲生物行为及城市风险的认知ꎬ很大程度上提高公众应对风险的能力ꎮ二、亲生物城市的建构困境亲生物 概念中对于 人类渴望与自然发生联系的天性 的描述ꎬ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ꎮ现代城市社会风险加剧ꎬ人与人之间竞争激烈㊁发展不均衡ꎬ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㊁人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㊁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信任机制的不合理所致ꎮ在城市社会中ꎬ 亲生物 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ꎬ更是一种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ꎮ人类活动与自然产生联系时衍生了对立冲突ꎬ即人类对自然的无度索取与反规律改造导致的自然反噬ꎬ③因此ꎬ我们应当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ꎬ以自然系统㊁生产系统㊁认知系统㊁行政系统作为思考维度分析亲生物城市的建构困境ꎮ具体来看:其一ꎬ自然系统的承载力存在有限性ꎮ自然系统的承载力ꎬ是指自然系统提供生态服务㊁防范生态风险㊁实现生态安全的能力ꎮ本质上ꎬ自然系统是具有自适性㊁抵御力㊁再生性的有机体ꎬ其运行是系统内的生态资源㊁自然元素等综合利用㊁消耗㊁再生的过程ꎬ各环节均存在抗压能力的极限ꎮ一方面ꎬ自然系统具备提高公众风险适应能力及城市整体韧性的生态优势ꎻ另一方面ꎬ自然系统承载力的有限性ꎬ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其生态优势ꎬ成为营建亲生物城市的基础性制约ꎮ当大规模㊁高频率的空间扰动超过了自然系统自身的承载力时ꎬ城市自然系统将面临功能退化㊁发展失衡的危机ꎮ面对生态风险㊁治理碎片化等城市问题时ꎬ自然系统受自身负载㊁效能的影响ꎬ不能自主㊁灵活㊁有效地应对外部冲击ꎬ及时缓解生态危机ꎬ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然系统抵御风险功能的发挥ꎮ与此同时ꎬ自然系统的承载力面临多重考验ꎮ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ꎬ自然系统承载力面对的挑战存在着差异ꎮ在当代城市社会ꎬ人们面对的是如何应对由于人类的大规模社会性活动而引致的全球自然资源被过度损耗的问题ꎬ以及如何利用自然系统的整合性㊁持续性和协调性ꎬ在自然系统承载力范围内营建理想生态社会的问题ꎮ虽然人们已经在自然系统可承载范围内构建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ꎬ但可能因为一次人为的偶然事件ꎬ破坏社会秩序ꎬ使自然系统超负荷运转ꎬ便会导致城市社会进入危机状态ꎬ衍生出各种新问题㊁新风险ꎮ在未来几十年内ꎬ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将不断创新城市社会的发展模式㊁提升自然03㊀哲学社会科学版㊀2022 5㊀㊀①COSTANZARꎬMITSCHW.J.ꎬDAYJ.W.AnewvisionforNewOrleansandtheMississippiDelta:Applyingecologicaleconomicsandecologicalengineering.FrontiersinEcologyandtheEnvironmentꎬ2006ꎬ(4).㊀㊀②BEATLEYT.BiophilicCities:IntegratingNatureintoUrbanDesignandPlanning.Washington.DC:IslandPressꎬ2010.㊀㊀③李云燕:«韧性与安全可持续:关于城市空间适灾理论概念框架的思考»ꎬ«城市建筑»2017年第21期ꎮ资源的利用效率㊁调整自然系统结构与布局ꎻ与此同时ꎬ科技的变革也考验着自然系统的承载力ꎮ由于自然系统承载力及抗压力有限ꎬ其载荷有可能超出最高受限程度ꎬ世界范围内也极易出现新的诸如石油供应匮乏㊁饮用水减少等城市生态安全问题ꎮ目前大多数城市所遭受的生态危机ꎬ很大程度上是对其自然系统供给能力㊁容纳能力㊁承载力提出的严峻考验ꎮ其二ꎬ人类的生活空间存在过度延展现象ꎮ自然系统是由自然力形成㊁天然物质构成的生命体ꎬ其存续与发展受人类行为的影响ꎮ人类生活空间的日益扩大ꎬ不断考验着自然系统对城市政治㊁经济活动的支撑能力ꎮ亲生物城市同自然系统一样ꎬ在保持自身承载力的同时ꎬ也面临着 人为的不确定性 因素的挑战ꎮ 在人为不确定的全球世界中ꎬ个人生活经历和世界政治都在变为 有风险的 ꎮ ①人们对于有限自然资源的无限利用ꎬ对于社会财富㊁舒适生活环境的无限欲望ꎬ都是以对自然的不断索求甚至是破坏为基础的ꎮ 人为的不确定性 使城市自然空间向生活空间过度转换ꎬ极易触动风险诱发机制ꎬ使自然系统处于超负荷运转中ꎻ同时ꎬ自然系统承载力的逐渐降低ꎬ不断加深城市生态社会的脆弱性ꎬ造成城市社会综合风险的日益增大ꎬ影响了亲生物城市功能的发挥ꎮ人类无限度的空间生产㊁空间扩张行为制约了生物圈的平衡发展ꎮ人们日益无节制地扩张生活空间ꎬ开展空间生产㊁空间行动ꎬ不断挤压自然空间㊁物质空间ꎬ试图将自然系统的所有资源都转化为以人为中心㊁服务于人的发展的有利资源㊁手段ꎮ汤因比认为: 人类是生物圈中第一个有能力摧毁生物圈的物种ꎮ ②在现代城市社会中ꎬ无节制空间扩张行为的结果是:一方面ꎬ人类拥有的城市空间范围不断扩大㊁社会结构日益复杂ꎬ人们的各种需求不断得以满足ꎬ对于自然的索求日益增多ꎻ另一方面ꎬ人类也开始制造㊁触发量级更大的风险ꎬ在无意识中使城市自然㊁社会㊁行政系统转变为充斥着不确定性因素的风险聚合体ꎮ概言之ꎬ无限度的空间扩张行为不仅降低了城市应对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冲击和扰动的能力ꎬ更不利于建设具有韧性的亲生物城市ꎮ其三ꎬ人们对于亲生物城市的认知存在偏差ꎮ在认识论层面ꎬ城市公众对于亲生物城市内涵及本质的认识存在不足ꎮ亲生物城市本质上是由自然系统㊁社会系统㊁行政系统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生命体ꎬ各子系统间相互依存㊁影响和制约ꎬ共同支撑亲生物城市的存续与发展ꎮ与此同时ꎬ该生命体与自然紧密联系ꎬ具有新陈代谢㊁自我修复㊁自适性的功能ꎬ功能的发挥程度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资本㊁提高人们适应风险的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ꎮ一方面ꎬ由于亲生物城市自身的复杂性㊁多变性ꎬ人们缺乏对其内在功能和外在作用的认识ꎮ有研究表明: 个人通常低估了他们在自然界中度过美好时光会带来的诸如愉悦感和幸福感的益处ꎮ ③另一方面ꎬ在城市社会中ꎬ人们面临繁重的工作压力㊁处于紧张的生活节奏中ꎬ且过度依赖手机㊁电脑等现代科技产物ꎮ受此类因素的影响ꎬ人们通常无暇留意㊁观察亲生物环境ꎬ部分公众甚至无法完全接受建设亲生物城市的理念和行为ꎬ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亲生物城市的发展ꎮ在社会文化层面ꎬ人们对于亲生物城市的认知易受传统生态文化和大众审美偏见的影响ꎮ生态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ꎬ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精神力量ꎬ深刻影响着人们对于亲生物城市的接受程度ꎮ长久以来ꎬ人们对自然存在敬畏之心ꎬ对未知生物抱有排斥心理ꎬ逐渐形成了敬畏自然的生态文化ꎮ在一定程度上ꎬ这种传统的生态文化价值观成为人们亲近大自然的现实障碍ꎮ此外ꎬ从美学范畴来看ꎬ亲生物城市内涵特殊的建筑艺术㊁空间艺术ꎬ需要人们以美学思想培养空间意识㊁空间审美ꎬ体会生态艺术之美ꎬ进而达到净化心灵㊁缓解压力㊁提高应对风险能力的目的ꎮ然而ꎬ由于生态艺术自身的抽象性和大众审美的差异ꎬ人们通常难以深入理解亲生物城市中环境美学的精核ꎮ13 亲生物城市的内在逻辑与韧性构建㊀㊀①乌尔希里 贝克:«世界风险社会»ꎬ吴英姿译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ꎮ㊀㊀②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ꎬ徐波等译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ꎮ㊀㊀③NISBETE.K.ꎬZELENSKIJ.M.Underestimatingnearbynature:affectiveforecastingerrorsobscurethehappypathtosustainability.PsychologicalScienceꎬ2011ꎬ(22).其四ꎬ亲生物城市治理机制的合理性有待提升ꎮ构建亲生物城市需要依据城市自然㊁社会㊁政治和经济环境的特殊性ꎬ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治理机制ꎬ适时调整城市发展路径ꎬ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自然环境㊁社会文化㊁行政体系ꎮ换言之ꎬ营建亲生物城市涉及亲生物环境与治理机制的关系问题ꎬ需要形成与亲生物城市的状态及属性相匹配的㊁有张力的治理机制ꎮ调整亲生物环境与治理机制的关系ꎬ要试图将治理机制的功能转换为以促进亲生物城市发展㊁引导公众参与亲近自然活动为主ꎬ转换为对亲生物城市发展路径㊁生态治理行为等进行规范与约束上ꎮ但随着亲生物城市建设的推进㊁城市自然空间的不断扩大ꎬ自然环境与治理机制之间的协调性逐渐出现问题ꎬ治理机制不能适应亲生物城市的发展需要ꎬ可能导致建设亲生物城市的方向走偏ꎮ此外ꎬ亲生物城市的治理存在碎片化问题ꎮ一方面ꎬ不同城市区域的自然环境具有区域特性ꎬ建设亲生物城市需要从区域自身的自然与文化条件出发ꎻ另一方面ꎬ推进不同城市区域的亲生物化ꎬ与国家整体生态文明建设㊁全球城市治理的进程具有相关性ꎮ但在现实中ꎬ不同城市㊁区域间的治理策略通常各自为政ꎬ缺乏整体性㊁协调性ꎬ导致亲生物城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局部高效但多地区失调的问题ꎻ许多现行法规㊁机制限制或禁止诸多示例性的亲生物城市设计方案的实施ꎬ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亲生物城市建设计划的运行与推广ꎮ这种碎片化问题深刻影响着亲生物城市的协调发展及城市韧性水平的提升ꎮ三、亲生物城市的韧性营建营建具有抗逆力㊁复原力㊁自治力的韧性亲生物城市ꎬ需要将亲生物理念融入城市社会的发展中ꎬ在更新城市物理空间的同时ꎬ对亲生物城市的自然性㊁人文性进行价值确认和全面调整ꎬ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ꎮ此外ꎬ需要对伦理认知㊁治理体制㊁公众行为等进行综合调整ꎬ减少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冲突ꎬ将城市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ꎮ因此ꎬ建设合理㊁可持续㊁具有韧性的亲生物城市ꎬ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建构ꎮ其一ꎬ优化自然空间格局ꎬ开展广泛的亲生物活动ꎮ增强亲生物城市的韧性ꎬ需要合理扩大城市自然空间㊁调整空间布局ꎬ为人们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ꎮ在现代社会中ꎬ普遍存在的社会隔离㊁自我隔离现象已成为建立社会信任体系的主要障碍ꎮ不断扩大的城市自然空间为集体性的㊁人与人之间的非正式接触和交往提供了聚集㊁交流的场所ꎬ有助于开展以亲近自然为主要内容的社交活动ꎬ打破城市邻里隔离㊁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及信任感ꎬ深化公众的风险认知ꎬ进而提升个人㊁家庭适应及处理城市风险的能力ꎮ来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ꎬ朋友的存在将使个人和家庭在许多方面更具韧性ꎬ有助于减轻人们对困难问题的恐惧感ꎬ并且积极迎接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挑战ꎮ①概言之ꎬ不断延展的自然空间以其独特的魅力ꎬ吸引着人们参与㊁体验亲生物活动ꎬ这对于深化社会网络ꎬ提升社会凝聚力ꎬ建立更具包容性㊁韧性的亲生物城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ꎮ此外ꎬ鼓励人们参与亲生物活动ꎬ积极发展社会资本ꎮ人们参与亲生物活动主要体现为观景㊁露营㊁远足ꎬ也包括加入植物学会㊁徒步俱乐部㊁低碳出行组织等社会团体ꎮ一方面ꎬ人们通过参与亲生物的活动ꎬ能够加速亲生物㊁城市韧性等信息的流动与共享ꎮ开放的信息流增进了人们对自然㊁城市风险的理解与认知ꎬ促使人们获取更多的有利信息及资源ꎮ另一方面ꎬ人们的参与行为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积极互动ꎬ密切了人与自然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ꎬ有助于形成良性的社会网络ꎬ深化社会信任ꎬ构建具有抵御城市风险能力的社会共同体ꎮ与此同时ꎬ社会组织通过与政府部门的交流与合作ꎬ广泛地组织和参与亲生物活动㊁普及亲生物知识㊁提高自身专业水准ꎬ不仅有助于组织自身的优化与持续发展ꎬ对于增强城市社会的整合度㊁凝聚力及总体韧性同样意义深远ꎮ其二ꎬ构建个体性与公共性相统一的行为机制及生态信息传播机制ꎮ在公众行为层面ꎬ营建个体与23㊀哲学社会科学版㊀2022 5㊀㊀①SCHNALLS.ꎬHARBERK.D.ꎬSTEFANUCCIJ.K.ꎬPROFFITTD.R.Socialsupportandtheperceptionofgeographicalslant.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ꎬ2008ꎬ(44).。
025.从“产城融合”走向“产城人融合”——浅析“产—城—人”融合的内在逻辑与互动关系
从“产城融合”走向“产城人融合”——浅析“产—城—人”融合的内在逻辑与互动关系何笑梅,洪亮平摘要:随着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们对“产城融合”的认知:过于关注“产”和“城”,而忽略“人”的发展思路已不合时宜。
本文重点在厘清“产-城-人”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互动关系,探索“产-城”融合向“产-城-人”融合转变的着力点,明确只有实现产业城镇化、城市功能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才能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研究认为“产”是动力系统,提供就业岗位;“城”是硬件系统,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人”作为主体,是活力系统,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产城人融合,内在逻辑,互动关系,产城融合“产城人融合”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产生的新名词,是产城融合的升级,暂未作为一个专门的理论体系来进行探讨,仅以一种发展理念和转型思路,隐含在城市开发建设的实践中。
“产城人”融合其本质是围绕人的多元需求,在空间中合理配置各类生产、生活要素,以产业发展和能级提升为动力,以城市发展及功能完善的载体,并最终实现人与城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是城市各系统动态变化的起点和要素互动的支点。
以人为主体,研究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和城市功能建设三个系统的互动关系,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持续发展模式,更符合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
1 “产城融合”向“产城人融合”转向1.1 产城融合的研究动向目前国内外对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产城融合的概念及内涵、发展模式、路径及规划策略和发展水平评价,呈现出以下趋势(图1):图1 产城融合的研究趋势图片来源:作者自绘第一,突出人的主体性。
研究的重点由“产、城”逐步向“人”转变,可以看出研究思路是物理逻辑向人性逻辑的转变;第二,向多学科、多元化的视角转变。
研究由传统的用地布局、城乡关系向空间结构、经济效益等功能模式的转变,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多元化的视角分析问题;第三,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的转变。
我国大城市发展演进历程及重构探索
大城市的政策导向对人口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政府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政策、拆迁安置政策等都会对人口分布、流动和社会空间结构产生影响
政策导向与人口空间结构
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人口空间结构产生影响。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对人口的分布和流动产生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口空间结构
04
我国大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空间布局
经济发展概况
经济增长
我国大城市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以高端服务业为主转变。
03
广州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推动城市功能升级和产业转型,提高城市品质。
我国大城市空间重构的实践案例
01
北京
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02
上海
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我国大城市空间重构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社会分层
社区发展
城市更新与改造
社会空间结构
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对人口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发生变化,导致人口分布和流动也发生变化
经济发展与人口空间结构
人口与社会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
大城市的社文化和价值观对人口空间结构产生影响。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导致人口流动和分布也存在差异
晚清时期
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和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开始引入西方理念。
民国时期
存量发展阶段城市更新的价值逻辑与整体推进路径
存量发展阶段城市更新的价值逻辑与整体推进路径■ 秦红岭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新陈代谢机制,是城市永葆生机与活力之源。
2020年12月21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部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是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2021年3月,“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新一轮城市更新,要求由大规模增量扩张转为存2020)》,建立了“总体规划—片区策划—实施方案”三个层级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
相较之下,全国许多城市包括特大城市尚无城市更新专项总体规划。
以北京为例,过去5年来相继出台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副中心控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为北京高质量城发展提供了整体性指引。
然而,为了更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城市更新的作用,高质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保护历史文脉,有必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城市更新专项总体规划,解决城市更新规划和建设管理“碎片化”问题。
城市更新专项总规应明确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规模控制、开发强度指引、实施机制及监督与体检评估机制,解决实施主体、重点空间、更新方法、更新内容等问题,规范城市更新流程与合作模式。
同时,针对以往城市规划制度主要适应的是增量规划阶段新建项目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更新专项总体规划还要应对存量发展阶段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
第三,基于治理视角,构建适应存量规划要求的城市更新协同实施机制。
存量发展阶段的城市更新本质上是一种城市治理,是多元主体相互协同合作,共同解决城市更新问题,调整既存利益格局,实现城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和机制。
“人民城市”理念下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路径
“人民城市”理念下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路径摘要:“人民城市”理念为新时代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建构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体系。
在战略理念上,框定了新时代城市更新的价值导向和目标指向;在发展模式上,揭示了新时代城市更新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在运作机制上,明确了新时代城市更新的社会治理内涵。
关键词:人民城市城市更新发展思路实施路径当前,我国城市化已经由超高速发展转入低速成熟稳定发展的时期,城市建设也随之进入了城市更新的新阶段,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向存量的提质改造和增量的结构调整并重转变。
城市更新在传统意义上更多地被当作老旧城区住房与设施改造的政策手段与工具,而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这对既有的城市更新理论与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民城市”理念从战略理念、发展模式、运作机制等层面为构建新时代城市更新理论体系,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思路与实施路径。
一、“人民城市”从战略层次框定了新时代城市更新的价值导向和目标指向“人民城市”从城市的人民属性出发定义了新时代城市更新的人民主体性价值导向。
传统西方的城市更新更多关注城市的建设及由之生发的体验,通过改造现有建成环境,来更好挖掘土地及其附属设施的价值,以吸引高附加值的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提升城区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导向,21世纪以来这种方式越来越暴露出严重的社会公正问题。
从本质上说,“城市实际上就是人民,因为人民喜欢住在城市里,所以才有了城市的存在”[2],因此,“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3]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仅要改善面上的环境条件,更重在提升人民心中的主体意识。
“人民城市”从城市的生活本质入手确立了新时代城市更新的人民需求目标导向。
从既有的实践看,城市更新更多地被当作一种解决城市问题的政策工具,主要针对的是城市产业变迁趋势与城区设施及人群现状不匹配之间的张力,基础设施、住房、公共空间的更新都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偏向,反映了城市人民的工作需求。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一、概述“空间的生产”概念源自人文地理学和社会理论的研究,其核心内涵强调了空间并非自然存在或既定不变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类活动、社会关系与权力结构动态建构的过程。
这一理论框架认为,空间不仅反映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元力量的交织与博弈,而且也是这些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和载体。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空间生产的模式、形态与意义都在不断演变。
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而言,深入理解和应用“空间的生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空间重构、城乡关系调整乃至区域发展格局优化等一系列问题,本质上都是空间生产过程的具体表现。
探讨“空间的生产”的逻辑体系及其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城镇化背后的动力机制,探寻更加科学、可持续的空间治理策略与路径,以期推动城镇化向着更高质量、更和谐的人居环境方向发展。
研究背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与挑战不平衡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发展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城市病: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的土地浪费现象,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农民工权益保障等。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城镇化质量等手段,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其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意义:探讨“空间的生产”理论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应用价值指导城市规划与设计:“空间的生产”理论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和生产性,认为空间是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载体。
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路径及其可持续发展——以西安为例
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 以西安为例
新 型城镇化 时期 ( 2 0 1 0 年以来) 。 2 0 1 0 年以来 , 西安的城
市化 思路 发 生了从 量 的扩 张 到 内涵 式 发展 的转 化 , 进入 到 以推
本 文研 究 西安城 市 化 的时 间维 度 起 始 自建 国以后 , 作为 计 进城乡一体化和大、 中、 小城 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 阶段。 划 经 济 时期 重 点 建 设的 工业 城 市 , 改 革开放 后 西安 以其 雄 厚 的 经过前期的快速城市化发展, 西安的主城区作为增长极核 ( 产 经 济 社 会基 础 成 为 西部 地 区城 市化快 速 推 进 的地 区之一。由于 业聚集及城市功能的完善) 达到了较高的规模和水平, 由此带 地 处 内陆 : 西安 的 城 市化 不 同 于外 资推 动 的外 向型 城 市化 ( 如 来 的涓 滴 效 应 日益 显 著 , 因 此 逐 步 转 向传 统 城 区外 围 的区域
中国经 验 研 究
The Chi ne s e Expe r i e nc e
区域 中心城市的演进路径及其可持续发展
以西 安为例
口 曹 云
【 摘要 】 中 心城市 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 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充分发挥中 心城市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
题。 作为西部中心城市, 西安通过城中村改造、 开发 区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组团开发等路径探 索城市可持 续发展 , 对 于以城市经济带动整个西部地 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工业化 建设 时期 ( 1 9 4 9 年  ̄1 9 7 8 年) 。 在 国家实现社会主 局、 提升城市品位、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审慎处理城市建设的八个关系
审慎处理城市建设的八个关系
着一个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城市建设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其各种因子构成了一个内在逻辑关联极为紧密的系统。
因此,在城建工作中必须统筹规划,全面考虑,不能跳跷跷板,搞单打一,顾此失彼。
根据各地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问题。
1、改善环境与发展产业的关系
产业是立城之本,产业是兴市之基。
在古代社会,正是由于分工的发展,交易的需要,才出现了人口的聚集和最初的城市。
现代城市早已今非昔比,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背后,支撑其繁荣的根基究竟是什么?仍然是产业。
这一点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改变。
当然,对产业要用发展的眼光作动态的理解。
从最简单的手工业到现代高科技产业,从实物产业到虚拟产业,从物品产业到服务产业,正是这些产业的发展和推动,才产生了建立城市和改善城市环境设施的内在需求,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才得以显现。
也正是这些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才为改善城市环境和设施提供了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不能设想在一个产业凋零破败的地区,可以建设起一座好的城市。
强调产业的基础性地位,并不是说城市环境设施建设无关紧要。
优美的城市环境,发达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制度氛围,是吸引投资和发展产业的必要条件。
问题是凡事要有个度,要量力而行,要考虑机会成本。
如果脱离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财力条件,盲目扩大城建规模和提高城建档次,整天弄花弄草修广场,只能制造虚假繁荣,而不能带来产业和。
第二讲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服务的增加,生活消费性服务的增加;
(4)进入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
二产业,工业化作用相对减弱,第三产业作用日益增强。但较落 后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仍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
3、第三产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乡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前者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而后者则是 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前者又可以称之为外延式城市化,后者 又可以称之为内涵式城市化。
二、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目前世界通用的都是单一指标,主要有城
市化水平指标和城市化速度指标。 (一)城市化水平指标
复合指标:通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劳动力构成、城
古代城市阶段,奴隶社会,原始社会解体到西罗马帝国灭亡476
年,城市规模小,数量少,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中心;
中世纪城市阶段,封建社会,476—1640年,统治功能强,经济
功能弱;
近代阶段:资本主义社会,1640—1917年,工业革命推动城市迅
速发展,规模,功能均发生显著变化。
现代阶段:1917年— ,居住和经济中心,空间布局发生了变化,
(4)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城市是国家行政管理网络的联结点和中心。政治经济和文
化中心;辐射和带动作用;控制力。
“城市从一开始就是控制的中心,而不是什么贸易或者制
造业的中心。”——Lewis Mumford
(5)社会组织的复杂性
组织的多元:管理组织、企业组织、非营利组织;由于专业
分工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组织等。 组织的科层化:复杂化带来了科层化程度高:层级节制、专 业分工、规则严密、非人格化的管理等等。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一、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及发展历程中国城市化、城市国际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是最具前导性和拉动性的行业力量。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调整和相对饱和,资产型、经营型商业地产特别是城市综合体无疑成为刺激消费带动投资的发动机,也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引擎和城市形象名片。
1、城市综合体概念城市综合体是从“城市性、开放性和集约性”层面切入城市发展本质,把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通过城市建筑实体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的一种城市实体,利用建筑空间复合化、集约化和开放化,满足城市的商业、办公、居住一、旅游、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功能空间需求,并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空间能动关系,从而形成多功能、高效率的经济聚集体。
2、城市综合体发展历程八十年前,19栋建筑组成的洛克菲勒中心给了纽约和世界各国的大都市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公共空间的创新和商业功能的融合,让其成为全世界仰慕的财富象征。
此后,亚洲人对于这一概念表现出了由衷的热爱,从东京11.6平方公里的“城中城”六本木,到香港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IFC,都展现了融合当地城市文化的商业精华。
然而,城市综合体在中国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前,城市的购物、酒店和办公等功能都处于各自分开的状态。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才出现了城市综合体的雏形,至今也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史。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将它的发展历史划分成雏形、早期开发、大规模孕育、快速扩张四个阶段:1. 雏形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只有极个别几个能称得上是城市综合体的项目。
在1990年开业的北京国贸中心与上海商城(波特曼),可以视作中国城市综合体的雏形。
尽管经过了改革开放,我国许多城市都高速地发展起来,尤其是北京、上海等高速发展的大都市,其核心区域的发展为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提供了机会。
从“资本逻辑”走向“人本逻辑”———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伦理演变及其中国实践
从“资本逻辑”走向“人本逻辑”———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伦理演变及其中国实践◎谢欣然内容提要 城市空间作为人类社会空间的一种基本类型,既是空间生产在物质空间层面的一项符号表达,又是资本转移自身危机并进行利润生产与再生产的物质载体。
在关乎城市规划和疆域拓展的实践中,资本对城市空间资源的选择占有和对局部空间效率的高度追求决定了其必然是城市空间生产的原动力。
资本不仅在物质空间构型上形塑着城市面貌,同时资本主导下的城市空间生产也因过分关注资本增殖需求而陷入伦理精神缺失的异化状态。
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困局无疑是由资本的历史局限所触发的,然而探讨城市空间问题却不能局限于洞察资本力量对城市空间的宰治层面,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还蕴含着重要的生存论意蕴。
中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条异于西方“以资为本”的现代城市化道路。
基于资本僭越造成的实用主义和价值失范倾向对个体生存根基的切割,探寻弥合城市空间生产价值缺失的伦理路径,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对资本逻辑主导下城市空间发展局限性的反思,也是开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空间生存论意蕴的积极实践。
关键词 城市空间生产 资本逻辑 以人为本 中国实践〔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1-0070-0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资本积累过程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统治开始扩散于空间。
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出现了明显的“空间转向”趋势,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哈维(DavidHarvey)、卡斯特尔(ManuelCastells)等在理论上确证了空间的主体地位,也在实践上开启了审视和评判城市问题的全新视域。
在对技术理性的运用中进行经济提升和社会结构变化是城市空间发展中最容易辨认的标记。
“空间”对于资本积累来说不再是隐喻般的存在,而成为资本运作的载体和资本增殖的内在张力。
城市空间肌理的时空演进规律与特征分析
城市空间肌理的时空演进规律与特征分析The Space-time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atial Texture陈石丨Chen Shi袁敬诚I Yuan Jingcheng张伶伶I Zhang Lingling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9X(2021)04-0028-05收稿日期2019-11-25摘要该文以区域建筑观解读城市空间肌理的角色与价值,系统梳理了东西方城市空间肌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归纳了空间肌理时空演逬过程中的规律与特征。
从空间形态角度解析了空间肌理多维生长的进化过程,总结了外部因素影响下空间肌理应激适应的变化规律,对比了多元主体引导下的空间肌理主动控制的组织机制。
从城市时空背景的异同中探索了空间肌理形态构成与演变的内在联系,为“后城镇化时代”城市空间肌理优化提质、保护更新与特征塑造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空间肌理时空演进空间形态区域建筑城市设计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interpret the role and value of urban spatial tex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then we comb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tial texture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and discuss the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spatial texture.Secondly we analyze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multidimensional growth of spatial tex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morphology,then we summarize the change law of spatial texture stress adapt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and compare the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 of active control of spatial tex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ultiple subjects.We also explor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patial texture form from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urban space-time backgroun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urban spatial texture about the optimization,protection,renewal and characteristic built in the"China's post urbanization era".Keywords Spatial texture,Space-time evolution,Space form,Regional architecture,Urban design随着城市发展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空间研究的重心已从用地规模扩张逐步转向人居空间品质提升,通过城市设计促逬城市与环境、功能与行为的高效协同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功能详解
城市功能详解第一节城市功能一、城市功能的含义和类型1.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是多功能的综合体。
2.城市功能具有的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3.城市功能的类型:1)共同功能--普遍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
2)特殊功能,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具有的功能,是为某一个城市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个性,区分的是城市之间的界限,决定着某一个或某一类城市的性质和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如:外贸进出功能、交通枢纽功能、旅游中心功能。
3)综合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每一种的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如:首都、省会、首府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具有综合功能。
4)主导功能,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如:生产功能。
4.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是城市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行政区划。
二、城市功能的发展规律1.城市功能的历史演进过程:--叠加性发展规律是城市功能发展一般规律1)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功能出现了叠加性发展的趋势。
(1)城市的产生过程首先是城市的政治功能和贸易功能叠加,而后手工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叠加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城市的设置往往出于政治控制的目的。
(3)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城市功能的形成和发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工业社会时期:(1)经济功能开始成为城市的主导功能;(2)城市功能的作用形式是聚集和扩散;(3)决定城市功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源。
3)在后工业社会时期:(1)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2)城市功能的作用形式是渗透和辐射;(3)决定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教学立意】本单元介绍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从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出现分析不同居住环境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城市化是近代以来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也体现了人类居住环境方面革命性的改变。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希望通过对“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公共设施的完善”、“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等四个子目的梳理,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观念。
【教材分析】《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高中统编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中的一课。
本课介绍了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公共设施的完善”、“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等几个问题,各子目之间存在内在逻辑,方便教师开展教学,此外,教师补充“城市化问题的解决”这个环节,可使本课的立意更为完整、更为凸显。
【学情分析】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课程,高中生经过对必修课程的学习,对城市化已有一定的了解,史料研习、时空定位能力有所提升,具有一定的史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
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阅历尚浅,对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的理性认识仍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演进过程。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认识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并思考解决之道。
【重点难点】重点:城市化对近代以来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点:近代以来中外城市化的原因、存在问题及解决。
【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史料教学法;问题引领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活动:通过天津老城厢建筑与天津小洋楼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天津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为何差异如此之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世界各国近来以来的城市化又有怎样的发展历程呢?设计意图: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热情,有利于深入学习。
城市整体推进内涵分析、演进方向与实现途径
市与外界环境融合过程中的不必要的
“ 损耗” 。
图 2.1 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4 城市品牌的塑造 品牌一词在商业中运用广泛, 而运用在城市发展方面则是近几年 的事情.在城市整体推进过程中, 品牌实质上是一组信息流和信息束, 投资者和消费者通过获取城市品牌信息作出决策。 适合投资某类 城市塑造品牌的过程
产业、行业或产品 共同价值观
2.2 城市定位
是城 市 追 求个 性 化 、特 色
性定位, 是根据其它城市在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所采取的措施, 在充分 掌握自 身优、 劣势的条件下, 适如其分的塑造城市与众不同的鲜明个 性或形象并加以传递、 扩散, 使城市能够在一种积极的氛围中实现有 效发展。 城市定位主要作用是通过了解其它城市发展情况, 掌握自 身 状况, 实现与环境的积极适应, 前许多城市都意识到这一点, 目 但在实 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定位过高, 定位混乱等现象。 定位过高就是指对 城市认识超过城市的实际情况, 从而制定出的政策不适合城市发展, 使有限资源受到极大浪费,当下国内大约有四十余座城市提出建立 “ 国际化大都市”殊不知在我国称得上国际大都市的只有香港, , 上海、 北京在很大程度上也只能称为准国际大都市,这种情况就是定位过 高。 正确的城市定位关键在于识别自身的现实竞争优势、 潜在竞争优 势, 把定位的落脚点放在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上。 现实的竞争优势包 括了独特的区位、 良好的基础设施 , 以及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城市间优 惠政策差别等;潜在竞争优势包括良好的文化氛围、 丰富的人力资源、 共同的价值观等;许多城市在基础设施、 政府服务效率、 优惠政策方面 的差距逐步缩小, 如果以这些作为定位的基础, 显然不能适应城市的 快速发展, 因此, 就必须把城市核心竞争力作为城市定位的基础, 这种 核心竞争力必须是别人无法模仿的、 学不了的、 自己独有的,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正确的城市定位。 2.3 城市形象的 提升 随着竞争加剧, 许多城市意识到城市形象在城市整体推进中的 独特作用,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以推进城市形象的提升。 在现实中 形象是一种感觉, 是一种信念, 但形象一旦与实际联系在一起时就会 产生超出实际本身价值的 价值, 形成形象资本;城市瑕象资本可以认 为是在城市发育过程中市场所赋予城市的价值, 因而城市形象的提升
低碳城市建设的逻辑程式、功能与政策取向
经济社会 的持续 、 健康 、 和谐发展。因此 , 各国政府和学者针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变化 ,
政 策取 向 。
也是低碳城市建设 的基本依据 。 事 实上 , 生 态需求既包括人类对生态系统 中生态产品 的需求 ,又包括体 验和享受生态产品而产 生的愉悦等精神性生态满足的需求 ( 蔡聪 裕等 , 2 0 3 1) 。为此 , 在低碳城市建设时首
市 “ 高碳锁定”现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确 立
展 ,城市 经济社 会发展对 各种碳基 能源 的
消耗 量不断增加 ,致使 大量的工业废 弃物
排放入环境 中 ,超过城市 生态 系统 的吸收
和 自我净化能力 ,使城市生态 系统失去平 衡 ,特别是 CO。 等含碳物质的排放 ,引发
了一系列生态 危机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 ,
高碳已成为全球社会面临的共 同问题。 因
频繁 的区域 ,是 引领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的
载体。伴随经 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
统 中碳循 环的影 响最小化 ,尽最 大限度地 实现 能源 消耗 总量 和强度的双控 目标 ,从 而达 到控 制温室气体 排放 的 目的。 因此 , 低
碳城市成 为城市政府为协调城市化 、工业
已成 为当今 世界 发展 的基本特 征和重要趋 势。在 势不 可挡的城市化进程 和经济迅猛
此 ,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 ,从而避免生态
灾害 、维护生态安全 已成为现代城市共 同
的 内在需求。这种对 良好生态环境的 内在 需求既是城市人 民的一项重要福利和权利 ,
内容 摘 要 :低 碳 城 市建 设 在 基 本 理 念 、
演进的中国城市群——访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管理系主任陆军教授
ECONOMY| 25今年国庆节前夕,纵贯中国南北的快速客运大通道京广高铁郑(州)武(汉)段正式通车被赋予了中部崛起提速的意义。
因为,这意味着武广高铁成功越过长江进入中原腹地,一举打通中部地区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
目前,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已经蔚为大观,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中国迈入世界强国的有力武器。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陆军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核心城市是构建城市群的重要支撑性节点,城市群则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工具手段。
”但陆军对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又有着谨慎的思考。
他强调,为完善城市群竞争优势,不能忽视城市群发展的障碍。
城市群的发展是双刃剑,城市群发展不能脱离区域经济基础盲目发展,否则会伤及自身。
塑造国家城市群格局《经济》:要想弄清楚城市群的内在逻辑,必须回到出发点:什么是城市群?陆军:关于城市群,目前有一些不同的叫法,都市群、集合城市、组合城市,这些概念存在一些交叉关系,但是也有差别,是从不同角度或者不同侧面对城市群的认识。
我自己相对认可的城市群概念有六个特征。
第一,它必须在特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第二,它是一个系统,由不同规模的城市或者城镇组成,彼此在功能、性质、分工上协调互补;第三,它必须至少有一个大城市为统领的核心;第四,城市群要有一个网络体系;第五,现代信息网络是城市群必不可少的基础;第六,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集合体,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共生组织。
我认为以上六点应该可以基本概括城市群的内涵。
《经济》:我国是如何实施城市群总体战略和城市群发展格局的?演进的中国城市群——访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管理系主任陆军教授文/本刊记者 沙 磊. All Rights Reserved.26 | ECONOMY陆军:我国在区域空间的划分有几个层面,改革开放之初是“点”,强调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增长极示范作用;东部沿海发展起来之后,国家强调生产力布局要更宏观一点,因此有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划分;后来又因为东中西三个地带特别大,需要找到有“抓手”的核心板块,城市群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古代的村落、集镇与城市 选择题刷题-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古代的村落、集镇与城市选择题刷题--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以下表格中,古代文明地区和民居建造方式相对应正确的是()①古代两河流域用木桩搭建框架,用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上面搭屋梁,铺上椰子叶①古埃及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①古代中国先秦以来最普遍是木构抬梁;明朝时,砖木结构开始普及①古罗马木、石、砖为主要原料,后来钢筋混凝土得到普及A.①B.①C.①D.①2.《东京梦华录》卷三“防火”条目,详细介绍了包括望火楼在内的北宋东京消防组织系统:“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刨屋一所。
……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
下有官尾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
”这反映了东京城()A.坊市制度被打破B.城市职能的发展C.火灾现象较严重D.政府管控的加强3.历史核心概念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支点。
下列历史概念演进的内在逻辑正确的是()A.飞钱——会子——庄票B.村落——集镇——城市C.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D.家庭式劳作——庄园式劳作——作坊式劳作4.唐都长安的街道多为严整的方格网状,而宋都汴京街道大都成“丁”字形、“井”字形或“之”字形布局,还有不工整的所谓的“斜街”。
这一变化,反映了宋朝城市()A.经济职能增强B.布局趋于优化C.管理更加严格D.交通更加便捷5.中国古代北方传统村落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经常面临干旱、洪涝、降雪等多元且频发的灾害,治理中总结出“排蓄一体,以蓄为主”的治理目标,并创建出以井、窖等非生态型为主的设施,区别于南方“排蓄一体,以排为主”和以水系、基塘等生态型为主的治理模式。
这说明()A.自然环境决定村落形成发展B.北方的经济水平明显高于南方C.村落建设体现劳动人民智慧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6.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城市发展进 步 的过 程就 是
1 . 1 “ 大城 市病 ” 引发城 市发 展 模 式 转 向和 城 镇
体 系关 系改变
三 部 门经济 循 环 模 型 中 , 人 口的 繁衍 和积 聚 生存 , 需 要企 业 生产 投 资为 就 业 人 口提 供适 应 的
劳动报酬以维持家庭开支内外部市场竞争的除了大型企业集团对异地分支机构的管控外各级政府作为公共意志的代表也会本着可持推动和居民消费层次升级的拉动企业以价格内续发展的目标促进经济效率更高社会更加和谐含的全要素成本为核心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首宁这就要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事务进行管先在收入分配和要素方面展开低层次的价格竞理也会主动地通过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等管控争由于地段的唯一性最终仍引发城区地价等要手段促使辖区实现功能提升
部门经济循环模型的三个主体。产业为居民生存
提供 物质 和服 务 , 政 府 直 接 为 居 民提 供 安 全 和 基 础设 施 , 为企业生产 提供市场秩序 , 三 者 相 互 依 存, 在 空 间上 组 成 的 区域 经 济 要 素 。探 讨 区域 要 素流 动及 其带 来 功 能重 组 , 可 以从 政 府 管 理 政 策 导向、 企业 经 营管理 、 居 民生 活维 系等 多 主体进 行 多角度 审视 。本文 以开 放经 济环 境下 的城 市 区域 为研究 对象 , 从 民生 发 展 的视 角对 中心 城 区功 能 提 升 的 内在 逻辑 作 以初探 。
第 9卷 第 3期
2 0 1 3年 9月
河 南工 业大 学 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H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存在物价差异 , 但相对 于更大 区域 内的平均物价
水 平 而言 , 发 达 地 区是 以其 较 高 的产 业 利 润 率 和 收入分 配变 相地 “ 剥夺 了” 相 对 落 后地 区 的财 富 。
高梯度区位居民维持生存消费的收入水平需要产
业 层次 不断 提升 维系 足够 的利润 率来 保证 区域 劳 动力 收入分 配水 平 和 政府 公共 服 务 能 力 , 而 适应
Vo 1 . 9, No . 3 S e p. 2 01 3
文 章编 号 : 1 6 7 3—1 7 5 1 ( 2 0 1 3 ) 0 3— 0 0 8 5— 0 6
城 市 功 能 演 进 的 内在 逻 辑
刘建 军 , 袁 小培
( 1 . 中共郑 州 市委 员会 政 策研 究室 , 河南 郑州 4 5 0 0 7 ; 2 . 中国人 民大 学 经 济 学院 , 北京 1 0 0 8 7 2 ) 摘要: 城 市发 展进 步 的过程 就是 一 个功 能不 断 整合 提 升 的过 程 。城 市盲 目扩 张造 成 的“ 大城 市病” 引发 了城市发展模 式转向和城镇 体 系关 系改变。城 市功能整合 的路径表现 为产 业转 移 。在 市场机 制 、 组 织管控 、 科技 创 新 的扩散 等机 制 作 用 下 , 城 市功 能 演进 呈现 出劳动 力 的智 力结构 、 自然资 源 的开发 深度 、 产 业利 润率及 其 决定 的劳动 力报 酬水 平和 区域 消 费能力 紧密 关 联, 对应 一 致 , 并 体现 出依 城镇 层级 进行 等级 分 布 的格 局 。在 其他 条 件 相 同的情 况下 , 具有 竞 争 关 系的地 方政 府 的竞争 政策 和 宣传 策略将 影响 资 源流 向 , 导致 城 市功能 和地位 角 色的嬗 变。 关键 词 : 产 业体 系; 产 业转 移 ; 都 市型产 业 ; 地 方政 府竞 争 中图分 类号 : F 2 0 7 文献 标识 码 : A 在 封 闭 的经 济 环境 下 , 居民、 企业 、 政府 是 三 很 难 改变 。而 在开 放 的经 济 环境 下 , 区域 间尽 管
生活。在这种情况下 , 区域 内部各 区位 间的地位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5—1 7 基金项 目: 2 0 1 2年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科 学 技 术 研 究 重 点 项 目 ( 1 2 B 7 9 0 0 1 9 ) ; 2 0 1 3年郑州市社科联 调研课题 作者 简介 : 刘建军 ( 1 9 8 1 一) , 男, 河南 叶县人 , 博士 , 研究 方 向为 区域 经济发展 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
产业层次不断提升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充当创新源 头和新产品提供者, 以获得稳步升高的劳动报酬 。 这样 , 三者的协同演化呈现出与封 闭经济条件下
不 同 的 内在逻 辑 。 2 0世 纪 6 0年 代 以 来 , 世界范 围内 “ 大 城 市 病” 问题 变 的严 峻 起 来 , 城 市 发 展 从 形 态 上 体 现 为: 空 间规 模 扩 张 、 人 口急 剧 增 加 、 综合功能 1 3 益 完善 , 这 给政 府 公共 管 理 造 成 很 大压 力 。在 区域 发展 中 , 大型 城市 自愿放 弃外 围业 务 , 立 足核 心竞 争力 , 进 行 功 能 动态 重组 , 着力 增 强 核 心功 能 , 逐 步分 散 辅 助 功 能 。城 市 发 展 模 式 由 此 从 “ 单 中 心, 摊大 饼 “ 转 向” 多 中心 , 组 团化 ” 发展 , 特 大 城 市原 有辅 助性 功 能 1 3 益 分 散 到外 围 中心 城 镇 , 城 镇 体 系 间关 联更 加密 切 。 从 企业 追求 更加 便利 生产 条件 和居 民追求 更
收 入水平 来 维持 家 庭 生 存 消 费 和储 蓄 , 居 民 为企
业 发展 提供 消费 市场 和劳 动力 来源 ; 居民、 企 业提
供 的税 收维持 政 府 公 共 管 理 系统 的运 行 , 政 府 提
供便 捷 高 效 的 规划 布 局 、 政策引导、 市 场监 管 、 公 共服 务 、 社 会 管理 等 职 能 以方便 企 业 生产 和 居 民
加舒适 的生活方式来看 , 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方
向是 : 按层次, 每个 区域都 存 在 一 个 中心 , 不 同层 次 的城 镇形 成层 次分 明 、 “ 一超 多强 ” 的“ 多 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