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汇编

合集下载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第1章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简单地说,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与求得满足的愿望。

稀缺性:人类生活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总是超过人们所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所有的需要都被满足的社会。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或生产转换线,它是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两类商品最佳产出数量的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考察社会的经济总量。

它研究的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总供给、总储蓄、总投资、总就业量、货币供给量及物价水平等。

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是在给出假定的前提下,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分析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预测经济活动的结果。

均衡分析:是指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过程分析:是包含着时间因素的经济分析。

事实上,任何经济变量从不均衡状态变动到均衡状态总是要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分析就是要分析变化发生的过程。

由于过程分析通常要把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各期间的变化情况,所以过程分析也称为“期间分析”或“序列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不考虑时间因素,不考虑均衡达到和变动的过程,只是在假定条件下分析均衡达到和变动的条件。

比较静态分析:是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将如何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量的基础上,考察研究不同时点上诸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之欧阳道创编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之欧阳道创编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经济学基础》章练习与答案.doc

《经济学基础》章练习与答案.doc

《经济学基础》章练习与答案。

《经济学基础》练习和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1章介绍练习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题1、资源稀缺是指()。

A.资源的绝对限制;B.资源充足;C.资源稀缺;D.资源的相对限制;2、追求效用最大化是主体()。

A.居民家庭;B.制造商;C.工人;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积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什么是”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积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体居民和制造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积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积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史密斯;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主要经济学家将基于个体数量分析的微观经济学与基于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史密斯;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第二,判断问题1、自由获取商品是零价格供给小于商品需求。

( )2.经济商品是以零价格供应低于需求的商品。

(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 )4.假设是对两个或更多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解释,也是一个未经证实的理论。

( )5.被证实的正确假设是理论。

(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 )8、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使用,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配置。

经济学基础 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 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C D C D A A
错错错对对错
问答:1. P10 P21
2. P18 关键概念
应用训练:(1)提示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侧移动
第二章:A D D B D C
错错错错错错
问答:1. 从发展过程,运行流程,基本元素,市场体系来理解
2. 计划经济P21 ,商品经济P22,市场经济P22
应用训练:提示P25页的图形理解,即第一次课后作业
第三章:B C B C C C
对错错错对错
问答:1. P38
2.P44
应用训练:提示: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企业制度的核心。

重点不需放在逻辑式,而应该是产权制度本身的理解,结合产权关系的概念深入理解产权对市场经济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B C D (无)D A
第四题还应该补充同向或异向,以及变动幅度是否相等这两个条件才能判断
错错对错错错
问答:1. P55 P59
2. P63
应用训练:提示:需要分别考虑轿车价格下降,汽油(互补品)价格上升,城市
停车位(互补)增多,居民收入增加分别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带来的影响。

实际图表:市场状况变动可以结合P64的供求变动表来看
仅能判断方向,没有幅度的具体数字,是无法判断价格和数量实际趋势。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为每个关键术语选择一个定义关键术语定义--------------稀缺性 1、在社会成员中平等地分配利益的特征--------------经济学 2、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状况--------------效率 3、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平等 4、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理性 5、市场上只有一个买者的情况--------------机会成本 6、利己的市场参与者可以不知不觉的使整体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理--------------边际变动 7、社会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激励 8、社会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 9、经济活动的波动--------------产权 10、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看不见的手” 11、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市场失灵 12、对现行计划的增量调整--------------外部性 13、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市场势力 14、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垄断 15、一个人或一群人不适当的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生产率 16、某种引起人行动的东西--------------通货膨胀 17、一个人拥有并使用稀缺资源的能力--------------经济周期 18、为了达到目标而尽可能系统性的做到最好二、判断正误--------------1、当政府用税收和福利再分配收入时,经济变得更有效率。

-------------2、当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时,他们是指所有经济决策都涉及权衡取舍。

-------------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描述了公司经营如何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伸到消费者的钱包中。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之欧阳治创编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之欧阳治创编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 、马歇尔; C 、凯恩斯; D 、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 B 、马歇尔; C 、凯恩斯; D 、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答案:供求关系2. 下列哪个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答案:自由竞争3. 名词“需求”的定义是?答案:买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愿望4. 已知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量减少。

这是基于以下哪个经济理论?答案:需求理论5. 经济学是研究一定时期内______的运动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

答案:社会财富6. 供给是描述______一段时间内,一种商品所有销售计划。

答案:生产者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市场的定义和特点。

答案:市场是供求双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商品交换和价格形成的场所。

市场的特点包括自由竞争、信息透明、交换双方自愿、价格形成等。

2. 解释市场需求与个体需求的区别。

答案:市场需求是指市场上所有个体需求的总和,是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总量。

个体需求是指单独一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3.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答案: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指对于同一种商品,随着消费者消费量的增加,其所获得的每一单位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4. 解释机会成本的概念。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为获得某种好处或享受某种机会而放弃其他可选最佳用途的成本。

也可以理解为代表了所放弃的最好的选择所产生的成本。

5. 解释供给曲线的上升、下降和平移。

答案:供给曲线上升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增加,下降表示供给量减少,平移表示某个其他因素导致了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而供给曲线整体上保持不变。

第三部分:论述题1. 简述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区别。

答案: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自由竞争和供求关系为调节机制的经济体制。

主要特点是由市场决定商品价格和分配资源。

计划经济体制是由政府主导经济活动,通过计划来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

主要特点是由政府决定商品价格和资源分配。

总结:本文主要针对经济学基础的试题进行了答案的解析,试题涵盖了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检验读者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答案(全部)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答案(全部)
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
A.生产的需要
B.欲望满足的需要
C.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的必要性 D.选择的需要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资源配置
B.资源的配置和充分利用
C.资源的稀缺性 D.资源利用
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 )
A.价格决定
B.产量决定 C.成本决定 D.以上皆是
B.同方向变动关系
C.没有关系
D.难以确定
19.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
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
A. 正值
B. 负值
C. 0
D. 1
20. 人食用了含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类食物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家禽的价格会下跌。这种价格下
跌是家禽的(
)曲线向(
A.需求量增加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减少 D.需求减少
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
B.消费者的价格预期
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D.商品自身的价格
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 )上升。
A.需求量
B.需求
C.价格
D.均衡价格
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
4.( )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A.收入决定
B.物价水平
C.经济增长
D.厂商均衡
5.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 )
A.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分析
B.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C.边际分析和期间分析
D.以上皆是
(二)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 4.实证经济学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习题答案大全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习题答案大全

第1章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简单地说,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与求得满足的愿望。

稀缺性:人类生活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总是超过人们所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所有的需要都被满足的社会。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时机本钱:为了得到*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时机本钱。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限或生产转换线,它是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两类商品最正确产出数量的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考察社会的经济总量。

它研究的变量包括国生产总值、总需求、总供给、总储蓄、总投资、总就业量、货币供给量及物价水平等。

实证分析:规分析:是在给出假定的前提下,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分析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预测经济活动的结果。

均衡分析:是指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到达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过程分析:是包含着时间因素的经济分析。

事实上,任何经济变量从不均衡状态变动到均衡状态总是要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分析就是要分析变化发生的过程。

由于过程分析通常要把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各期间的变化情况,所以过程分析也称为"期间分析〞或"序列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不考虑时间因素,不考虑均衡到达和变动的过程,只是在假定条件下分析均衡到达和变动的条件。

比拟静态分析:是在静态分析的根底上,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将如何变化,并分析比拟新旧均衡状态。

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量的根底上,考察研究不同时点上诸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第一章经济学概述一、课题实训题1.经济学企图摆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要研究造成农产品的减产的因素,这种减产本身是否具有什么规律,等等。

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我们研究造纸厂造成农产品减产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这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从造纸厂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认为是一件好事;有人从造纸厂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的减产的角度出发,认为是一件坏事。

2.(1)拼车是在交通拥挤、交通费用较高等条件下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的。

拼车的人出于以下几个目的:车费分摊、避免等车,节省时间。

(2)通过上述分析,拼车可以减少自己外出的费用,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课后练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B2.B3.B4.C5.B6.D7.C8.A(二)判断题1.F2.T3.T4.T5.F(三)简答题1.答: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 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2.答: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在于一个人类面临的矛盾,就是资源的稀缺与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一问题的解决构成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因此稀缺意味着人类必须做出选择,而资源的多种用途又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这个1问题是要考察你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对资源的稀缺性与多种用途又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3.答: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如果仅从概念上区分是比较简单的,他们无非是回答了不同的问题,一个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另一个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在回答这些不同问题时,很显然一个是存在一个价值判断体系的,另一个不存在这种价值判断体系。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为每个关键术语选择一个定义关键术语定义--------------稀缺性 1、在社会成员中平等地分配利益的特征--------------经济学 2、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状况--------------效率 3、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平等 4、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理性 5、市场上只有一个买者的情况--------------机会成本 6、利己的市场参与者可以不知不觉的使整体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理--------------边际变动 7、社会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激励 8、社会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 9、经济活动的波动--------------产权 10、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看不见的手” 11、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市场失灵 12、对现行计划的增量调整--------------外部性 13、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市场势力 14、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垄断 15、一个人或一群人不适当的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生产率 16、某种引起人行动的东西--------------通货膨胀 17、一个人拥有并使用稀缺资源的能力--------------经济周期 18、为了达到目标而尽可能系统性的做到最好二、判断正误--------------1、当政府用税收和福利再分配收入时,经济变得更有效率。

-------------2、当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时,他们是指所有经济决策都涉及权衡取舍。

-------------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描述了公司经营如何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伸到消费者的钱包中。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之欧阳语创编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之欧阳语创编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经济学基础》章练习与答案.doc

《经济学基础》章练习与答案.doc

《经济学基础》章练习与答案。

《经济学基础》练习和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1章介绍练习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题1、资源稀缺是指()。

A.资源的绝对限制;B.资源充足;C.资源稀缺;D.资源的相对限制;2、追求效用最大化是主体()。

A.居民家庭;B.制造商;C.工人;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积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什么是”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积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体居民和制造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积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积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史密斯;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主要经济学家将基于个体数量分析的微观经济学与基于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史密斯;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第二,判断问题1、自由获取商品是零价格供给小于商品需求。

( )2.经济商品是以零价格供应低于需求的商品。

(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 )4.假设是对两个或更多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解释,也是一个未经证实的理论。

( )5.被证实的正确假设是理论。

(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 )8、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使用,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配置。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和提示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和提示

《经济学基础》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和提示第一章经济学概述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选择题1.C2. C二、判断题1.√2. √3. ⅹ三、综合分析题提示:主要围绕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来说明。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选择题1.C2.B二、综合分析题提示:围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内涵和范围,利用身边的实例来进行区别。

第三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选择题1.A2. B二、判断题1.√2.ⅹ三、综合分析题提示:主要围绕二者的关系来阐述。

第二章价格理论:需求、供给与弹性理论第一节需求理论一、选择题1.A2.A3.A B4.A C5. B C6.A C二、判断题√√ⅹ二、综合分析题1.提示:根据书中所列需求表,画出需求曲线。

2.提示:(1)左移;(2)右移;(3)右移;(4)右移;(5)右移。

第二节供给理论一、选择题1.B二、综合分析题2.提示:(1)左移;(2)左移;(3)左移。

3.提示:右移、右移、左移。

4.提示:左移、减少、右移。

第三节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综合分析题提示:(1)需求向右下方倾斜,供给垂直不变;(2)均衡价格为8元,均衡数量为8000;(3)略;(4)均衡价格为12元,均衡数量为8000。

第四节弹性理论一、选择题1.B2.B3.A4.B二、案例分析题提示:(1)略;(2)一般来说,某商品(如本例中安全帽)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这个结论可以解释“薄利多销”这类现象。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一、选择题1.D2.A B二、判断题1. ⅹ第二节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一、选择题1.A2.B3.A二、判断题1.ⅹ第三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一、选择题1.A2.B二、判断题1.ⅹ第四节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一、选择题1.D2.D二、判断题1.√2. ⅹ三、案例分析题提示:老王主要运用了消费者剩余理论,事先预想的价格为15元,商品的效用是同样的,而实际花费的是12元,得到了3元的消费者剩余。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之欧阳德创编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之欧阳德创编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之欧阳学创编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之欧阳学创编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之欧阳德创编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之欧阳德创编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D)。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D)。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C )。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A)。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B)。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二、判断题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对)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错)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X)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 X)《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B )A、鸡蛋价格上升B、良好的天气情况C、牛奶价格上升D、收入上升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D)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消费者偏好变化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D、商品价格变化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B)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C、汽车需求的增加D、汽车供给的减少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C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C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B、大量积压C、黑市交易D、A和C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C)A、富有弹性B、具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D、弹性不能确定8.下列哪种情况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而不是需求的变化( D)。

A、消费者收入的变化;B、技术水平变动;C、消费者预期该商品的价格上升;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9、均衡价格一定随着( C )。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下降;B、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D、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10、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 B)。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二、判断题1、需求就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

X2、生产技术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供给的增加。

V3、两种互补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

X4、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X5、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

X6、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

X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V8、在商品过剩的条件下,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在商品短缺的条件下,买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

V9、商品短缺所带来的价格变化,会进一步导致短缺数量的增加。

X10、假定需求不变,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减少.X三、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100-5P,供给函数为Qs=-50+5p,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某商品的价格由20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10%,问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是多少?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3、已知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值E d =0.5,该产品原销售量为Q d =800件,单位产品价格P =10元,若该产品价格上调10%。

计算该产品提价后销售收入变动多少元?四、问答题1、支持价格运用有何作用?政府应如何处理过剩产品?2、试运用供求定理分析我国粮价走势(设币值稳定)?3、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薄利多销”进行分析。

4、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谷贱伤农”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三、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 =100-5P ,供给函数为Q s =-50+5p ,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

解:由均衡条件有:⎩⎨⎧==⇒⎩⎨⎧+-=-=25155505100ee s d Q P P Q P Q 2、某商品的价格由20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10%,问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是多少?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 解:需求弹性2.0202030%10=---=∆∆-=P P Q Qe d , 由上式可知其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为缺乏弹性,所以期价格与总收益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

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3、已知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值E d =0.5,该产品原销售量为Q d =800件,单位产品价格P =10元,若该产品价格上调10%。

计算该产品提价后销售收入变动多少元?解:设提价后'='d Q P ,销售量为价格为11由需求价格弹性7605.0%10800800='⇒=-'-=∆-'-=∆∆-=d d d d d d d Q Q PP Q Q Q P P Q Q E则:提价前总销售收入为:800010800=⨯=⋅=P Q TR d提价后总销售收入为:836011760=⨯='⋅'='P Q R T d所以:360=∆TR四、问答题1、支持价格运用有何作用?政府应如何处理过剩产品?答:支持价格运用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积极作用。

从长期限来看,支持价格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因为:①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②通过不同农产品实施不同的支持价格,可以调节农业生产结构;③保障了农业利益,有利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是消极作用。

支持价格的运用,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

要维持支持价格,政府必须收购过剩产品。

政府将过剩产品收购后,应如何处理?一是出口。

出口可缓解供过于求,又可增加外汇收入。

这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但这要求产品质优,同时他国对该产品不设进口限制。

在不影响正常出口的情形下,也可考虑无偿援助他国。

二是库存。

通过库存调济市场余缺,丰年存入,歉收投放。

但这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产品是可以库存的和产品库存费用较低,否则库存会得不偿失。

三是销毁。

销毁商品是对生产力的破坏,是资源的浪费,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要的、有益的。

2、试运用供求定理分析我国粮价走势(设币值稳定)?答:粮价呈上升趋势。

从需求方面分析:对粮食的需求将会较大幅度地增加。

理由:一是人口增长。

人口总量会缓慢增长;二是生活水平提高。

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大幅度地提高,对粮食的直接需求减少,但对粮食的间接需求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供给方面分析:对粮食的供给会有所增加,但幅度有限。

理由:一是可耕地减少。

城市的扩展,公路、铁路的兴建,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二是农业政策效应发挥殆尽;三是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四是农业生产技术作用的有限性。

总之,粮食需求增加幅度大于粮食供给增加幅度,其结果必然是粮食的上升。

3、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薄利多销”进行分析。

答:(1)厂商的收益与其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相关,并且都有是正相关,然而,一般情形下,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却是反向变动的。

(2)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幅度取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3)当商品富有价格弹性时,降价会带来销售量增加且销售量增幅大于价格降幅,其结果是总收益增加,对厂商有利,这就是“薄利多销”的实质。

4、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谷贱伤农”进行分析。

答:(1)厂商的收益与其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相关,并且都有是正相关,然而,一般情形下,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却是反向变动的。

(2)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幅度取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3)当商品缺乏价格弹性时,降价会带来销售量增加但销售量增幅小于价格降幅,其结果是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

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低会导致农民利益减少,甚至收益不能弥补成本,会严重地挫伤农民的生产积级性,这就是“谷贱伤农”的实质。

QPQ1Q2 P1DPP2 Q1 Q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