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档案鉴定标准的确立与执行
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档案开放鉴定工作,规范档案开放鉴定程序,保障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是指对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进行审查、鉴定,确定档案的开放范围、期限和方式的工作。
第三条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保证档案的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充分发挥档案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
第四条国家档案馆和各级档案馆应当设立专门的档案开放鉴定机构,负责档案开放鉴定工作。
第五条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应当纳入档案馆的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档案开放鉴定机构与人员第六条档案开放鉴定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制定鉴定计划和鉴定标准,对鉴定结果进行审核和公示。
第七条档案开放鉴定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工作责任心和公正无私的品德,具备中级以上档案专业技术职称或者从事档案工作三年以上。
第八条档案开放鉴定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提高鉴定能力和水平,确保鉴定工作的质量。
三、档案开放鉴定范围与标准第九条档案开放鉴定范围包括:国家档案馆和各级档案馆保存的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法律诉讼等不宜对外开放的档案以外的档案。
第十条档案开放鉴定标准:(一)档案的真实性:档案内容应当真实反映历史事实,没有篡改、伪造、损毁等痕迹;(二)档案的完整性:档案应当包括所有形成的文件,没有缺失、遗漏的情况;(三)档案的可用性:档案内容应当具有较高的研究、利用价值,对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第十一条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收集档案:收集需要进行鉴定开放的档案,整理档案目录,确保档案的齐全性;(二)初步审查:对档案进行初步审查,筛选出需要进一步鉴定的档案;(三)成立鉴定小组:根据初步审查结果,成立由档案馆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鉴定小组;(四)开展鉴定:鉴定小组对需要鉴定的档案进行审查、鉴定,形成鉴定意见;(五)审核公示:对鉴定意见进行审核,向社会公示鉴定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六)决定开放:根据公示结果,确定档案的开放范围、期限和方式;(七)公告开放:对社会公告档案开放的相关信息,引导社会利用档案。
《我国档案鉴定尺度的确立与履行》
《我国档案鉴定尺度的确立与履行》【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档案鉴定尺度在我国的确立以及履行进程,先从海内形状成的鉴定尺度着手,分析其在我国档案理论界与鉴定工作实践中的贯彻情况,明确我国档案鉴定理论、档案鉴定的技术性尺度(档案保管期限表)和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指出档案价值断定进程中体现出的时期局限性;针对于实际情况提出了1些改入措施,以期入步鉴定工作质量,入1步推进档案事业发铺。
本文来源于免费,xx年最新免费论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档案鉴定尺度确立履行本文来源于免费,xx年最新免费论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档案鉴定作为1种价值评价活动,主要表现为主体以必然的评价标准或者尺度来衡量被鉴定的档案价值这1客体的活动进程。
在此进程中,由于介进评价的主体存在着学识水平、分析题目能力等的悬殊,加之档案的本身价值存在多样性、相对于于性以及潜在性等特色,于是在对于档案入行价值鉴定时,易出现不同的鉴定意见或者结果。
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及鉴定结果的正确性,必须首先确立明确的档案鉴定尺度,以此为根据,方能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有序入行。
本文拟对于中外档案界长时间构成的1些档案鉴定尺度入行简要罗列,并在此基础上简析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明确其所存在的不足及应采纳的1些改入措施。
本文来源于免费,xx年最新免费论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1、档案鉴定尺度简介本文来源于免费,xx年最新免费论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总的说来,档案鉴定尺度可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性尺度以及技术性尺度。
(1)理论性尺度理论性尺度是档案价值鉴定的基本尺度以及理论根据,综观中外档案学界长时间以来构成的理论钻研成果,档案鉴定的理论性尺度主要包孕:一、德国档案学家迈斯奈尔提出的年龄鉴定尺度以及来源鉴定尺度。
本文来源于免费,xx年最新免费论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年龄鉴定尺度:即“高龄案卷应该遭到尊敬”。
迈斯奈尔主意:每一1个国家应设置1个禁销档案的“界线年份”,应答在此年份前构成的档案加以高度重视、妥善保管,而不应擅自毁弃。
档案鉴定管理制度
档案鉴定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档案鉴定管理工作,提高档案鉴定管理工作水平,保障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合法化,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并健全档案鉴定管理制度,规范档案鉴定管理工作,保护档案安全,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明确档案鉴定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限。
三、内容(一)档案鉴定管理工作的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的档案鉴定,包括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档案的保密性等。
(二)档案鉴定的程序和要求:档案鉴定由专门的档案鉴定机构负责,鉴定程序应当符合《档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确保档案鉴定的公正、客观。
(三)档案鉴定的职责和权限:单位内部的档案鉴定工作由资深的档案鉴定专家负责,具体工作由档案鉴定人员完成。
档案鉴定人员应具备档案鉴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客观地对档案进行鉴定。
(四)档案鉴定的程序:档案鉴定应按照程序进行,首先要对需要鉴定的档案进行审核和筛选,确定鉴定范围,明确鉴定的目的和要求。
对档案鉴定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
(五)档案鉴定的权限:档案鉴定人员应严格遵守档案鉴定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不得擅自篡改档案,不得私自销毁档案或泄露档案的私密信息。
四、责任(一)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档案鉴定工作,确保档案鉴定工作的规范、科学和安全进行。
(二)单位内部的档案鉴定机构应加强对档案鉴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档案鉴定人员的素质,确保档案鉴定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档案鉴定人员应认真履行档案鉴定的职责,不得违反相关规定,不得有失职、渎职行为。
五、监督(一)上级部门应对下级单位的档案鉴定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档案鉴定工作的规范、科学和安全进行。
(二)单位内部的档案鉴定机构应加强对档案鉴定工作的监督,建立完善的档案鉴定监督制度,保障档案鉴定工作的有效进行。
六、处罚对档案鉴定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应当严格追责,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七、附则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其他有关规定,均以本制度为准。
课题研究论文:浅议文书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意义与实施
档案管理论文浅议文书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意义与实施档案价值鉴定是一项对档案工作者要求非常高的工作,由于文书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各种因素制约。
因此,建立档案价值鉴定标准必须要立足于现状,才能是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更加规范的标准。
一、文书档案价值鉴定的重要性由于文书档案鉴定的数量庞大,内容庞杂,涉及面较广,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在鉴定时困难较大,价值不易确定。
文书档案需要鉴定的已不仅仅是到期档案,还有大部分鱼龙混杂、被予以长期保存,却毫无保存价值的档案。
所以,在鉴定标准上很难把握。
文书档案的鉴定,不同于其他专业档案,期限划分比较明确。
如:档案的利用价值,是从档案的具体有用性而言的;档案的保存价值在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中以保存时间长短体现出来的;档案的现行价值是本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现实利用价值,像经验和教训;档案的长远价值是某些档案的利用价值其时效性可以扩展到以后具有长远的保存和利用价值;就时间而言,正确判定档案价值,去除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有助于提高档案自身价值。
二、如何开展好文书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档案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难免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为了使人们的主观认识活动最大限度地符合实际,保证鉴定工作的质量,必须建立明确的档案价值鉴定的标准,从而可提高文书档案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1)档案的来源标准。
档案的来源通常指档案的形成者。
在鉴定文件材料的价值时,重点要看它是本单位产生的,还是外单位生成的。
本单位的档案通常需要重点保存,外单位的来文需要根据来文机关的地位、职能、以及与本单位的关系具体判断其价值。
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上级的就比本级的重要。
(2)档案的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档案鉴定的最重要的依据。
主要依据档案内容的重要性、真实性、客观性、独特性、时效性等因素进行价值判断。
记录实事的重要程度越高、典型性越突出、真实性与客观程度越高,档案的价值越大。
因此,鉴定档案是要具体分析每份文件的实效性对价值的影响。
浅谈档案价值鉴定工作
标准实践浅谈档案价值鉴定工作■ 任 慧(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摘 要:档案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的进步,档案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
档案价值的鉴定是档案工作的核心,它可以优化档案质量,有利于对重点档案的保管,有利于档案库房的合理和有效使用。
本文介绍了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程序和原则、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和方法,探讨我国目前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现状,从而提出对其工作的建议,使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在档案管理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档案价值的鉴定,档案管理,标准和方法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0.13.021Discussion on the Appraisal of Archives ValueRen Hui(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Abstract: Archiv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academic progress, archives managemen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appraisal of archives value is the core of archival work. It can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archives, facilitate the custody of key archives, and facilitate the use of archival warehouses rationally and effective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cedure and principle of archives value appraisal, the standards and methods of appraising archives value, also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rchival value appraisal in our country,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ts work. The appraisal of archives value can play a greater role in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work,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serve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better.Keywords: the appraisal of archival value, archival management, standards and methods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馆(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也是国家档案事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档案鉴定制度
档案鉴定制度
一、以国家档案局颁布实施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为依据,定期对馆藏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鉴定档案严格遵守档案鉴定原则和有关政策。
二、档案鉴定的组织领导
1.由分管档案室工作负责人和档案室业务工作人员参加鉴定。
2.档案室业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熟悉档案保管情况,定期对已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提出存毁意见,交鉴定分管档案室工作的负责人审查。
三、档案鉴定原则与方法
(一)鉴定原则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原则是:必须从全局工作整体利益出发,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
(二)鉴定方法
1.一般采用整卷鉴定的方法,不拆卷重新整理。
2.档案鉴定人员要直接地具体地审查档案内容,逐卷逐件地进行审阅,正确判断其价值。
3.认真填写《档案鉴定记录卡片》和《鉴定情况说明》,由负责人审查。
四、档案销毁
经过鉴定需要剔除的档案材料,应销毁清册,经过本局领导批准后方可销毁。
在销毁时,实行监销制度,销毁档案要有负责人派人监督销毁,并在销毁清册上注明销毁日期,监销人员签名盖章以示负责。
档案管理学(5.2.1)--档案鉴定的原则和标准
第二节 档案鉴定的原则和标准
决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自 身状况和特点,二是社会利用的需要。
鉴定档案价值的基本观点(鉴定档案的原 则):
1 、全面的观点 2 、历史的观点 3 、发展的观点 4 、效益的观点
18/4/19
2
全面的观点:
1 、在鉴定时,不仅要看到局部,也要看到整体,既要考虑 到本单位的利用,也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机关档案的鉴 定存在的问题,往往只顾到本机关的利用。
人物全宗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科学家、社会 活动家等知名人士形成的档案价值很高。
18/4/19
10
机关领导人、决策机构、综合性办公室机构、主要业务职 能机构、人事机构、外事机构制发的文件大多比较直接 地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情况,因而具有长久 保存价值的文件比例较高,而一般行政事务机构、后勤 机构及某些辅助性机构中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文件比例 则较低。
总之,凡是记述和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中心任务、基
本情况方面的档案材料,对本机关、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有
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应作为永久保存,反之,可作为定期
保存。
18/4/19
9
由于立档单位担负的职能,在政府机关体系中、社会 上、历史上所处地位,所起的作用不同,所形成文件的价 值就不同。一般来说担任职能和地位重要的立档单位所形 成的档案全宗以及所属的档案文件,从总体上看有较高的 价值。如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个部位、中央军委及各总部 ,人大常委会等高级领导机关、地方上的党政领导机关所 形成的档案,在政治、经济和科研方面的价值要大一些, 要多保存一点。基层的单位要少保存点。
18/4/19
11
2 、内容标准:
档案内容是决定档案价值最重要、最本质的因素。对档案 内容的分析可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五章 档案的鉴定
(二)档案鉴定是关系“档案存亡”的一项
非常严肃的工作。 1、预测性和主观性 2、决断性和不可逆性 国际档案界也多公认“文件鉴定这项工作, 或许是档案工作者全部工作中最困难和最重 要的一项专业活动。”
四、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现状
在我国,档案鉴定工作一直是个难题,不 是没有正常开展,就是力度不够,处于停滞 或半停滞状态。这造成了有价值的档案淹没 于大量无价值的档案海洋之中,不能充分发 挥档案的作用,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影响了馆藏优化,严重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 展。那么,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何在呢?
二、外国档案鉴定工作的发展与启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国档案鉴定工作产生的历史较早,古代 就出现了档案鉴定工作的萌芽。到了近代和 现代,不少国家已形成了较为科学和完善的 档案鉴定工作制度。迈入新世纪,研究与探 讨外国档案鉴定的发展与演变,对我们开展 这项工作是有益的。
(一)古代外国的档案鉴定工作
1、早在公元前2500多年以前,古代两河流域的苏 美尔人就已经有了繁荣的档案事业,并且已经认识 到,对于重要性不同的档案文件,应当区别对待。 他们把重要的文件写在又重又厚的大块泥板上, 放在窑内烘烤,使泥板变为陶板,坚固耐久,不重 要的文件则写在又轻又薄的小块泥板上,而且不经 烘烤,十分易碎,也不耐久。 从文件产生的源头起就考虑到要保存重要档案文 件的问题。
案学者特里· 库克提出的。 这一鉴定理论提出应全面考虑社会结构、 文件形成过程、文件形成者及其职能等多种 因素,根据文件形成者的职能和结构来鉴定 文件。 这一思想到1991年在加拿大国家档案馆得 到实施。 宏观鉴定战略”的核心思想同样是——依 据文件形成机关的职能对档案文件进行宏观 鉴定。
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与标准
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与标准档案鉴定工作主要是甄别和判定档案的现实使用价值和历史价值,确定其保管期限,并提出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
它不仅直接决定档案的命运,还直接关系到档案收集工作、整理工作、保管工作的质量,关系到档案的信息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进行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各国档案工作者,都十分重视档案的价值鉴定工作,力求使用价值的档案能得到继续保存,同时切断无价值档案入馆的途径。
为了保证鉴定工作的质量,准确鉴定每一份档案的价值,必须确立统一的鉴定原则,并在实际工作依据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档案价值鉴定标准。
一、档案价值鉴定原则档案价值鉴定原则是开展鉴定工作的最主要的依据,只有确立统一的鉴定原则,才能使鉴定工作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体现档案的价值,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
进行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档案价值鉴定原则中最复杂的一项原则。
要求全面分析档案的各个方面特征,考虑到影响档案价值的一切因素,从档案的来源、内容、时间、作者、载体、外形、名称等方面综合判定档案价值。
在进行档案价值鉴定时,不能单纯只依据某一方面特征,要全面兼顾档案的内外特征方可下结论。
(二)发展性原则档案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判断档案价值就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
但档案发挥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与扩展性,所以坚定档案价值只考虑档案形成时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的眼光看到其后续效用,纪要考虑本机关的需要,还要考虑社会的需要,既要当前的需要,还要考虑长远的需要。
(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在鉴定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
档案的产生和存在不是孤立的,一个机关、一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之间具有密切的有机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此对档案价值不能孤立地进行评价,不能将它们彼此割裂开进行研究,要把他们放在具体机关活动中和历史形成的文件综合体中考虑,在一定范围内将有关档案材料联系起来,才能准确理解其中每一份档案的内容和用途,从而对档案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
馆藏档案分级鉴定标准及其实施探讨
馆藏档案分级鉴定标准及其实施探讨
馆藏档案分级鉴定是指对档案资料应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按照其价值、重要程度、涉密程度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管理、利用和保护。
档案保管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有关标准,结合档案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情况的档案分级鉴定标准。
档案鉴定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鉴定工作应当独立、客观、公正,没有私人感情、利益和偏见。
2.实事求是原则:鉴定工作应当以实证资料、实际情况为依据,根据实际价值和实际需求进行分级。
3.保密原则:鉴定工作应当遵守国家的档案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根据档案的涉密程度进行分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4.可操作原则:鉴定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但也要注重标准的前瞻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档案分级鉴定标准的实施步骤包括:
1.明确鉴定范围和目标:确定要鉴定的档案种类、数量、鉴定的目的和分级标准
等。
2.收集和整理档案资料:建立档案目录、清单或者数据库,整理档案材料,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和归档。
3.确定分级标准:根据档案的实际价值和需求,按照不同的因素,如历史价值、知识价值、政治、军事、经济等,制定不同的分级标准。
4.进行分级鉴定:按照鉴定标准和方法,对档案进行分级,确定其属于第几级别。
5.标识和存储:对分级鉴定的档案进行标识、存储、保护和利用,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利用。
综上所述,档案分级鉴定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合理、有效地管理、利用和保护档案,需要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档案分级鉴定标准,为档案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我国档案鉴定标准的确立与执行
我国档案鉴定标准的确立与执行【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档案鉴定标准在我国的确立和执行过程,先从国内外形成的鉴定标准着手,分析其在我国档案理论界与鉴定工作实践中的贯彻情况,明确我国档案鉴定理论、档案鉴定的技术性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以及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指出档案价值判断过程中体现出的时代局限性;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提高鉴定工作质量,进一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
【关键词】档案鉴定标准确立执行档案鉴定作为一种价值评价活动,主要表现为主体以一定的评价尺度或标准来衡量被鉴定的档案价值这一客体的活动过程。
在此过程中,由于参与评价的主体存在着学识水平、分析问题能力等的差异,加上档案的自身价值存在多样性、相对性和潜在性等特点,因此在对档案进行价值鉴定时,易出现不同的鉴定意见或结果。
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及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必须首先确立明确的档案鉴定标准,以此为依据,方能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有序进行。
本文拟对中外档案界长期形成的一些档案鉴定标准进行简要列举,并在此基础上简析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明确其所存在的不足及应采取的一些改进措施。
一、档案鉴定标准简介总的说来,档案鉴定标准可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性标准和技术性标准。
(一)理论性标准理论性标准是档案价值鉴定的基本标准和理论依据,综观中外档案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档案鉴定的理论性标准主要包括:1、德国档案学家迈斯奈尔提出的年龄鉴定标准和来源鉴定标准。
(1)年龄鉴定标准:即“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
迈斯奈尔主张:每一个国家应设置一个禁销档案的“界限年份”,应对在此年份前形成的档案加以高度重视、妥善保管,而不应擅自毁弃。
(2)来源鉴定标准:强调不能把案卷当作零碎的材料孤立地、分别地单独评判,而应当以它们固有的行政关系为具体背景进行鉴定,即在鉴定时,应该考虑各行政单位在政府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其活动性质,以及这种活动与上下级行政单位活动的关系。
档案鉴定工作的标准及实施
档案鉴定工作的标准及实施张海杰【摘要】档案鉴定工作就是甄别和判定档案的价值,决定档案存与毁的选择和对留存档案保管期限的确定。
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做好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1页(P134-134)【关键词】档案鉴定;对象;本位原则;问题;对策【作者】张海杰【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襄河农场,黑龙江五大连池1641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71档案的鉴定工作在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要求最高,在档案的实际管理中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环节,而是结合立卷、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
对档案文件进行鉴定,是档案管理真正做到保存精华的必要措施,因此必须做好。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档案鉴定工作做得不够,这对优化档案馆藏、更好更快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档案作用是十分不利的。
1 档案鉴定的标准1.1 内容标准。
任何档案都是信息的承担者和载体。
根据具体文件的具体情况,分析其所存的信息内涵,根据其重要程度的不同,确定恰当的保存时限。
一般来说,反映党和国家主要方针政策、重要事件、主要业务活动的比反映一般性事务活动的重要;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中心工作和基本情况的比反映日常工作和一般情况的重要;反映全面问题与典型问题的比反映局部问题和一般问题的重要。
1.2 年龄标准。
档案年龄越高,即反映的内容越久远。
因为年代越久,保存下来的档案数量就越少,即使内容并不很重要,也可以起到再现历史片断的作用,而且有些年代久远的文件作为档案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应永久保存。
1.3 职能标准。
即以机构职能划定归档范围和进馆范围,以职能的重要性认定保存价值。
文件材料应否永久保存以及保存时间的长短可取决于产生机关的职能:最高职能机关的档案文件应永久保存,低级职能机关的档案文件可相对短期保存或不存。
档案鉴定制度
档案鉴定制度
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建立鉴定机构或委托专业机构对档案材料进行鉴定,以确定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的制度。
档案鉴定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鉴定机构的建立:建立独立的档案鉴定机构或委托具备鉴定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鉴定工作。
2. 鉴定标准的确定:制定档案鉴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鉴定的依据和程序,并确保鉴定的公正和客观。
3. 鉴定范围的界定:确定档案鉴定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例如对于档案的执行、保管、传递等方面进行鉴定。
4. 鉴定结果的处理:对于鉴定出的问题档案,及时纠正、修复或剔除,以保证档案材料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档案鉴定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护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障国家和社会对档案的信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鉴定结果的正当性和公正性也是该制度的核心要求。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档案鉴定制度(二篇)
2024年档案鉴定制度一、鉴定原则和标准机关档案是机关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机关各项工作的情况反映及产物,档案鉴定制度。
在鉴定档案价值时要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地衡量其作用。
以____局制订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为档案鉴定标准。
二、鉴定工作的____领导在分管局长的领导下,由办公室分管人员及其他有关同志一起负责对保管期满的档案进行鉴定。
三、鉴定步骤和方法对保管期满的档案,首先由办公室人员向分管领导提出鉴定要求,再由分管局长和办公室____对档案进行鉴定,对案卷中每份文件提出存毁的初步意见,并造出档案清册,正式提出存销意见,然后再进行审定并报局长批准,鉴定材料《档案鉴定制度》。
最后,由办公室负责监销,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名备查。
四、鉴定后档案的销毁方法办公室人员接到经领导签批后的销毁清册,应对需销毁的档案进行复核。
销毁时,应指定两人负责监销,防止材料的散失和____。
监销人员要在销毁清册上签名备查。
根据《档案业务建设规范》的要求,为了使档案鉴定工作有章可循,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制定档案鉴定制度:一、鉴定原则和标准社区档案是社区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区各项工作的情况反映及产物。
在鉴定档案价值时要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地衡量其作用。
以____局制订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为档案鉴定标准。
二、鉴定工作的____领导在分管领导下,由社区居委会分管人员及其他有关同志一起负责对保管期满的档案进行鉴定。
三、鉴定步骤和方法对保管期满的档案,首先由社区工作人员向分管领导提出鉴定要求,再由分管领导和办公室____对档案进行鉴定,对案卷中每份文件提出存毁的初步意见,并造出档案清册,正式提出存销意见,然后再进行审定并报局长批准。
最后,由办公室负责监销,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名备查。
四、鉴定后档案的销毁方法社区工作人员接到经领导签批后的销毁清册,应对需销毁的档案进行复核。
2024年档案鉴定制度(二)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类电子档案数量快速增加,档案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档案鉴定、销毁制度(二篇)
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在现代社会和组织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有着合理的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可以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促进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档案鉴定、销毁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施步骤,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一、档案鉴定制度档案鉴定制度是指在档案管理中进行鉴定和评估以确定哪些文件可以作为永久保存,哪些可以作为暂时保存,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档案鉴定制度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和保存有实质价值的档案,并且充分利用这些档案来服务于组织的运作和决策。
(一)鉴定对象档案鉴定的对象是指组织中产生的各类文件和记录。
鉴定对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业务档案:指记录组织正常运作所需的各类文件和记录,包括办公文件、会议记录、通知公告等。
2. 经济档案:指反映组织经济活动的各类文件和记录,包括财务报表、经营活动记录、合同协议等。
3. 人事档案:指记录组织人事管理活动的各类文件和记录,包括招聘材料、员工信息、薪酬记录等。
4. 专项档案:指特定业务和项目所产生的各类文件和记录,包括调查研究报告、技术标准文件、项目成果报告等。
(二)鉴定依据档案鉴定制度的鉴定依据包括法律法规、组织政策、业务需求以及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具体如下:1. 法律法规:根据国家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鉴定标准。
组织在制定鉴定制度时要充分遵守相关法规以确保合法合规。
2. 组织政策:组织内部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鉴定制度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政策和制度应该与组织的工作流程和业务需求相结合,确保档案管理能够服务于组织的目标。
3. 业务需求:根据组织的业务特点和运作模式,合理确定不同类型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鉴定标准。
不同业务领域的档案需求会有所差异,鉴定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4. 档案管理原则: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完整性、可信性、保密性和易访问性等。
鉴定制度要基于这些原则,确保档案的正确认证和有效运用。
论档案鉴定工作的标准及其具体实施
论档案鉴定工作的标准及其具体实施
赵德文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档案鉴定工作就是甄别和判定档案的价值,决定档案存与毁的选择和对留存档案保管期限的确定.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做好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总页数】2页(P117-118)
【作者】赵德文
【作者单位】农垦咨询委员会,15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
【相关文献】
1.档案鉴定工作内容、原则、标准与方法 --档案鉴定工作及其改革(之二) [J], 刘国能
2.档案鉴定工作的原理及标准分析 [J], 陈春荣
3.浅论档案鉴定工作的一般原则和标准 [J], 周宝华
4.档案鉴定工作的标准及实施 [J], 张海杰
5.高校档案鉴定工作的标准化 [J], 苏丽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档案鉴定原则和鉴定标准论文
档案鉴定原那么和鉴定标准论文档案鉴定标准是档案鉴定工作的关键环节,而明确影响鉴定标准的因素是正确制定鉴定标准,作好鉴定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
长期以来,我国对影响档案鉴定标准的因素研究颇深,例如:文件的内容、文件的来源以及社会需求等方面都已达成共识,但保管费用因素却是近些年来才提到的,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它在档案鉴定诸因素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重视和加强对保管费用因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保管费用的含义及与管理效益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保管文件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做根底,即有很多方面的费用支出,如保存空间、装具、人力等,这些因素会影响着档案的鉴定,即档案鉴定人员在判定档案价值时必须考虑保管费用因素。
所谓保管费用,是指对以后保管档案过程中所需各种费用的估计,它包括库房费用、处理费用、保护费用和参考费用。
其中,库房费用是指建筑库房所需的费用;处理费用是指每立方英尺文件对其进展处理和编目所需的工时,它是档案鉴定中的一个永恒的和决定性的因素;保护费用是指文件在保护或修复过程中所需设备和材料的费用。
①由此,档案人员必须权衡经费来源与所保存文件未来的用途。
保存费用与研究价值的比较是鉴定人员鉴定档案的一个不变因素,假设是两种材料包含根本相同的信息,那么保存体积较小的,它可以节省库房面积。
同时,假设是一份或几份文件从宏观或微观上发挥作用的价值低于保存所付出的代价时,亦只能忍痛割爱。
二、保管费用是确定档案鉴定原那么和鉴定标准的重要因素鉴定标准是人们在鉴定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
这些标准不是档案工作人员主观随意的产物,它是档案工作人员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历史性结论。
因此,它是随着社会的开展而不断完善的,它的内容是客观的。
长期以来,国内外档案学者对档案属性的标准以及主客体需要的标准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实际工作起到了指导和依据作用。
随着社会的开展,档案数量的急剧增长,保存档案的物质条件虽然有很大改善但仍显得力不从心,这使得档案的鉴定者们不得不在鉴定档案时,考虑该档案的利用价值与保存其所付出的费用之间的比例。
档案鉴定制度(2篇)
档案鉴定制度一、鉴定原则和标准机关档案是机关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机关各项工作的情况反映及产物,档案鉴定制度。
在鉴定档案价值时要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地衡量其作用。
以____局制订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为档案鉴定标准。
二、鉴定工作的____领导在分管局长的领导下,由办公室分管人员及其他有关同志一起负责对保管期满的档案进行鉴定。
三、鉴定步骤和方法对保管期满的档案,首先由办公室人员向分管领导提出鉴定要求,再由分管局长和办公室____对档案进行鉴定,对案卷中每份文件提出存毁的初步意见,并造出档案清册,正式提出存销意见,然后再进行审定并报局长批准,鉴定材料《档案鉴定制度》。
最后,由办公室负责监销,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名备查。
四、鉴定后档案的销毁方法办公室人员接到经领导签批后的销毁清册,应对需销毁的档案进行复核。
销毁时,应指定两人负责监销,防止材料的散失和____。
监销人员要在销毁清册上签名备查。
根据《档案业务建设规范》的要求,为了使档案鉴定工作有章可循,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制定档案鉴定一、鉴定原则和标准社区档案是社区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区各项工作的情况反映及产物。
在鉴定档案价值时要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地衡量其作用。
以____局制订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为档案鉴定标准。
二、鉴定工作的____领导在分管领导下,由社区居委会分管人员及其他有关同志一起负责对保管期满的档案进行鉴定。
三、鉴定步骤和方法对保管期满的档案,首先由社区工作人员向分管领导提出鉴定要求,再由分管领导和办公室____对档案进行鉴定,对案卷中每份文件提出存毁的初步意见,并造出档案清册,正式提出存销意见,然后再进行审定并报局长批准。
最后,由办公室负责监销,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名备查。
四、鉴定后档案的销毁方法社区工作人员接到经领导签批后的销毁清册,应对需销毁的档案进行复核。
档案鉴定制度(二)档案鉴定销毁制度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武汉大学档案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
浅论档案鉴定工作的一般原则和标准
第 116 页 2016/11 工作指导 总第255期
档案的保存价值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档案自 身的特点和状况;二是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要。档案自身的来 源、内容、形成时间、保存的完好程度及其他各方面特点和状 况,是决定档案价值大小的内在的、客观的因素;社会对档案 的利用需要是决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外部因素。从长远看,社会 的利用需要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因为在社会发展的不同特 定时期对档案的利用需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决定了档案价值 鉴定的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具体来说,鉴定档案价值的依据和 标准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史面貌的档案;二是反映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档案;三是反映 国家方针政策的档案;四是反映社会各阶层劳动条件和生活状 况的档案;五是反映某些基本情况,能说明和证实某种事实的 档案等。
(三)档案的时间。一般来说,年代越久远的档案,其价值 就越大。古代档案本来就少,因此,有些保存到现在的古代档 案其内容不太重要但也具有特殊意义。另外,重要历史时期产 生的档案,其价值更大些。但是,有些档案时效性强,只是在 一定时期内具有法律和行政上的作用,具有相当的价值,如条 约、合约、契约、借据等文件。过了一定期限,这些档案的价 值会发生变化,甚至丧失其原有价值。因此,应从不同档案的 特点来分析档案产生时间对其价值的影响。
(二)档案的内容。档案的内容是体现档案价值的重要因 素,档案是为解决一定的问题产生的,档案中包含的信息内容 不同,人们对档案的需要不同,档案的价值大小就不一样。一 般来说,反映科学研究和实际查证意义的档案,具有较大的价 值,而反映日常事务性活动的档案,价值不大。具体说来,价 值较大的档案包括:一是反映立档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
(五)档案的相对价值。档案的相对价值一般通过全宗和全 宗群内档案的完整程度体现出来。这是在更大的范围内考察档 案的价值。一般规律是:在全宗和全宗群内档案保存比较完整 的情况下,各种类型档案的价值率基本正常;在全宗和全宗群 内档案不完整的情况下,残存档案的价值相对提高,其中有些 本不重要的档案的价值层次上升。也就是说,全宗和全宗群内 档案的完整程度越差,其残存的档案的价值就越大。例如,文 件A只是反映某一重大事件的一个次要文件,如果在同一全宗 内有主要文件(文件B)全面地反映了该重大事件的始末,那么, 文件A的价值不大;如果同一全宗内反映该重要事件的主要文 件缺失,那么,文件A就具有重要保存价值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档案鉴定标准的确立与执行【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档案鉴定标准在我国的确立和执行过程,先从国内外形成的鉴定标准着手,分析其在我国档案理论界与鉴定工作实践中的贯彻情况,明确我国档案鉴定理论、档案鉴定的技术性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以及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指出档案价值判断过程中体现出的时代局限性;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提高鉴定工作质量,进一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
【关键词】档案鉴定标准确立执行档案鉴定作为一种价值评价活动,主要表现为主体以一定的评价尺度或标准来衡量被鉴定的档案价值这一客体的活动过程。
在此过程中,由于参与评价的主体存在着学识水平、分析问题能力等的差异,加上档案的自身价值存在多样性、相对性和潜在性等特点,因此在对档案进行价值鉴定时,易出现不同的鉴定意见或结果。
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及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必须首先确立明确的档案鉴定标准,以此为依据,方能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有序进行。
本文拟对中外档案界长期形成的一些档案鉴定标准进行简要列举,并在此基础上简析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明确其所存在的不足及应采取的一些改进措施。
一、档案鉴定标准简介总的说来,档案鉴定标准可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性标准和技术性标准。
(一)理论性标准理论性标准是档案价值鉴定的基本标准和理论依据,综观中外档案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档案鉴定的理论性标准主要包括:1、德国档案学家迈斯奈尔提出的年龄鉴定标准和来源鉴定标准。
(1) 年龄鉴定标准:即“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
迈斯奈尔主张:每一个国家应设置一个禁销档案的“界限年份”,应对在此年份前形成的档案加以高度重视、妥善保管,而不应擅自毁弃。
(2) 来源鉴定标准:强调不能把案卷当作零碎的材料孤立地、分别地单独评判, 而应当以它们固有的行政关系为具体背景进行鉴定,即在鉴定时,应该考虑各行政单位在政府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其活动性质,以及这种活动与上下级行政单位活动的关系。
2、波兰档案学家卡林斯基提出的“职能鉴定论”。
这是在研究继承迈斯奈尔来源鉴定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主张按照形成档案的机关在政府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文件的价值及保管期限。
3、美国档案学家谢伦伯格提出的文件双重价值鉴定标准。
指出文件价值中存在着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的区别,这是按利用文件的主体为参照进行划分的。
指出公共文件的价值首先体现为对原机关的原始价值,即第一价值,具体体现为行政管理、财务、法律和科研价值;而后再体现为对其它机关及非政府方面使用者的从属价值,即第二价值,分为证据性价值和情报性价值两种形式。
对这两种不同价值,在鉴定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4、宏观职能鉴定标准。
这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文件大量涌现后的产物。
“此时鉴定的注意力首先不是形成者来源,而是能够反映社会需要的各种社会职能活动过程或其主题”①;“宏观鉴定法所面对的不再是单份文件,而是某种职能的文件”②。
5、效益标准。
这是欧美国家近些年来在鉴定中奉行的一条原则,主张在鉴定档案保存价值时应考虑到档案的保管费用。
从其发展历程看,效益标准己从出现伊始的饱受批判转变为被各种鉴定体系广泛采用,显示出了其实用科学的一面。
6、相对价值标准。
这是我国档案学界提出的一种档案价值鉴定标准,即在承认文件的价值取决干档案客体属性及其满足利用者需要的程度之前提K,适当分析全宗和全宗群内档案的完整程度,从全宗和全宗群范围内来观察档案被保存的状况。
通常情况下,全宗和全宗群档案的完整程度越高、绝对数量越多,每一份文件的价值就相对越低,反之则越高。
S卩:在一定情况下某些文件的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可以相对地提升或降低。
相对价值标准的提出,g在使档案鉴定工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机械主义和教条主义。
(二)技术性标准技术性标准是档案鉴定实践中用以参照的具体标准,主要有文件材料的归档和不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等。
我国目前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可分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类型档案保管期限表和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五种类型。
它们是各机关、档案馆鉴定档案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以此作为参考,文书立卷人员能较容易地区分文件的不同保存价值,初步确定其保管期限,为以后档案馆鉴定档案的价值打下基础。
至于档案鉴定工作制度,则包括制发鉴定档案的标准文件、档案鉴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销毁档案的标准与监销制度等几方面内容。
一种健全的档案鉴定工作制度,可以有效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质量和防止有意破坏档案,使档案的鉴定和销毁工作有组织、有监督地进行。
事实证明,这些技术性标准在文书档案人员的具体鉴定工作中起到了有力作用。
二、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及档案鉴定标准的确立过程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是在学习原苏联档案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实践,并且吸收了民国时期档案学有关档案鉴定理论而逐步形成的。
民国时期的档案界提出的鉴定标准均重视档案的历史价值和行政价值,但它存在缺陷,即仅仅停留在机关范围内的一般的行政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认识上,且当时没有得到有效实行。
而原苏联的档案鉴定理论对我国的影响可说是最为深刻和久远的。
例如,原苏联档案界提出: 档案的鉴定原则是历史主义原则、党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在鉴定档案的价值时,应考虑文件内容、文件来源、文件的形式特征、情报的重复性、档案全宗文件的完整程度、文件的物理状况及文字、语言、艺术及其它特点,等等。
这些原则和标准被我国档案工作者加以吸收和借鉴,再与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实践相结合,明确提出了鉴定档案价值时应考虑的相对价值标准、社会需要标准等新的标准,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概念、原理体系。
无可否认,这些鉴定理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确实对我国的档案工作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档案的安全,防止了任意销毁档案文件的事件发生,有效地保证了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性。
但是,建国以来长期形成并得以贯彻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理论,虽在实践中证明了其价值,但同时也正是实践——这一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宣告了这些理论自身存在着的不足。
因为我国的鉴定理论一直以来都侧重于对鉴定的原则、一般分析方法、保管期限和保管期限表以及鉴定工作组织的研究,而对档案鉴定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得不够,这在实际工作中就显得空泛,缺乏足够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
“对基本理论研究的不足,造成…档案价值‟概念模糊,鉴定的理论框架构建不起来;对应用技术研究的不足,造成具体的操作技术、标准、鉴定质量的检查与控制的方法空白或残缺”③。
事实上,在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是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我国长期形成的鉴定理论往往侧重于对档案鉴定的原则及其工作性质等等进行描述、概括,而忽略了档案价值中实际存在着的数量关系,缺乏足够的定量分析的成分。
这一现象与其它许多国家明确规定文件进馆比例的做法相比,显然存在着具体操作上的困难,鉴定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二)在此时期内确立的鉴定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保管期限表是档案鉴定的技术性标准,是以表册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指导性文件,是鉴定档案集中保存和确定档案保存期限的依据,是开展档案鉴定工作和保证其质量的有效工具,是国家管理和控制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对防止错误销毁档案,为子孙后代保存历史文化财富提供了一定保证。
但是,在充分认识档案保管期限表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应看到它自身存在的不足:一是条款太少。
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经过几次修订,条款日趋简化,概括程度越来越高,难以涵盖复杂的档案类型、范围,这与国际上文件处置标准日益细化的趋势相悖。
二是档案保管期限表“就具体的鉴定标准而言,基本上属于…职能鉴定论‟的范畴”④,这与国外许多国家鉴定标准呈多元化的现象是相脱节的。
我国档案学界近几年来虽也在理论上提出了类似的标准,但在具体操作时却忽略了这些。
因此,我们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中的鉴定标准表现单一化,在具体操作时“很难逐项鉴定档案的证据价值、情报价值,进而也就无法保证永久保存的档案是否具有永久性价值”⑤。
三是重宏观档案轻微观档案,侧重于方针政策性、总结性、综合性档案,对微观的、依据性、原始性的基本情况和数据方面的档案,保管期限偏短,造成进馆档案“只有骨架没有血肉”,难以满足历史研究与定量研究的需要。
四是可操作性差,条款理解随意性较大。
如“重要的”、“一般的”等类似的模糊语言大量存在,档次则只给出“永久”、“长期”、“短期”三档,缺少具体的保管年限,导致各单位长期、永久档案划分比例偏高,大大加重了各级档案馆的负担。
正是我国现有档案鉴定理论的不足,促使不少头脑清醒的档案学者有了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理论为“我”所用的迫切念头。
于是,合理借鉴西方档案界长期以来形成的、在实践中得到了完善与发展的鉴定理论,实现档案鉴定标准的多元化并使之有效指导鉴定实践活动,成为我国档案学界努力的目标。
近几年来,我国档案学者对档案价值鉴定效益标准、宏观职能鉴定标准等都已有所涉及,如何嘉荪主编的《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就提到了鉴定档案价值必须考虑效益因素;冯惠玲《电子文件的双重鉴定》则提出要重视“宏观职能鉴定标准”,等等。
但是,虽然学术界提倡实行多种档案鉴定标准,但在实践操作中要真正实现,尚需时日。
三、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实践:档案鉴定标准的执行过程(一)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不足鉴定理论的不完善,相应导致了实践操作中的偏差。
综观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实践,大致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1、鉴定过程中,对鉴定标准的理解与贯彻各有不同,缺乏一致。
如前所述,我国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存在显而易见的缺陷,如条款内容过于简练、可操作性差等等,导致具体实践中出现对保管期限表较严重的曲解现象。
笔者曾在某单位实习,期间发现:此单位档案室保存的档案中,永久、长期档案所占的比例偏高,其中有不少是单位工会组织联欢活动的记录,还有一些文件记述了本单位召开的会议上人员报到的情况。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单位在对本单位形成的文件划分保管期限时,都采取“就高不就低”原则,把有保存价值(不管其价值大小)的文件都置于“重要的”一栏名下,这将浪费多少的保管空间和人力!2、我国现阶段的档案价值鉴定体系由三个层次的鉴定程序构成。
第一个层次是在文件立卷归档之时,由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进行的。
此时既要为一部分已无继续保存价值的文件“判处死刑”,又要为准备留存归档的文件鉴定区分价值并据此分别立卷。
可以说,这是整个文件生命历程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一次鉴定关。
第二个层次是档案在档案室保存期满之时,尤其是行将移交档案馆之前, 在机关(企业)档案室内进行的。
主要是对立卷归档时确定的保管期限进行检查,适当调整部分档案的保管期限并决定哪些应移交档案馆、哪些可以造册登记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