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2006年12月3日至8日,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为组长、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教授为副组长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对学校的办学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学校高度重视评建整改工作,评估结束后,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立即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计划,巩固评建成果。
一、专家组对哈工大实地考察的反馈意见(根据考察意见反馈大会录音整理)(一)总体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一所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教育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学校创建于1920年。
经过86年的建设,现已成为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办学传统,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依托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坚持精英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具有高度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国家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学校紧紧抓住教学评估这一历史机遇,严格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加大教学投入,加快学校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凝练办学特色,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学校呈现出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良好发展态势,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主要成绩1.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定位准确;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实施有效。
学校从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体制与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为国家发展建设输送杰出人才,为科技创新贡献高质量成果,为社会文明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验收评估自评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2004年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总负责人:游宏王勇目录ⅠⅠ. “数学基地”组织结构 (1)Ⅱ. “数学基地”情况简要汇总表 (3)Ⅲ. “数学基地”总结报告 (4)一、“数学基地”建设指导思想与方案 (4)二、课程教学改革 (8)(1)加强基础教育,注重能力培养,针对学科特点,形成四个数学教学系列 (8)(2)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充实教学内容 (10)(3)因人施教,尝试双语教学 (10)(4)跟上时代步伐,打造精品课程 (10)(5)适时总结教改经验,撰写教学论文 (11)(1)教学方法改革 (11)(2)教学手段改革 (12)三、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 (15)四、师资队伍建设 (18)五、科研情况 (21)六、“数学基地”建设的特色和示范辐射作用 (23)七、“数学基地”建设的保障机制 (25)Ⅳ. “数学基地”验收自评结果及依据 (27)Ⅴ. “数学基地”验收自评领导小组评估意见 (37)Ⅵ. 学校审核意见 (37)Ⅶ. “数学基地”验收专家评分表 (38)附录1:“数学基地”教师简表 (40)附录2:数学系教师参与“数学基地”建设情况表 (42)附录3:“数学基地”建设的配套经费使用情况 (42)Ⅰ. “数学基地”组织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数学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 教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 数学科学研究所数学分析 教研室代数与几何教研室 概率与复变 教研室 计算数学 教研室 数学实验室数学资料室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工科数学分析课程(优秀课程) 计算方法课程 数学实验课程 数理方程课程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 概率与统计课程(优秀课程) 代数与几何课程(优秀课程) 数学课程上机实验 数学建模课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王树国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组长:周玉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高辉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组员:刘家琦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邹经湘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宗全机电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领导成员名誉主任:游宏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非数学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数学学会秘书长主任:王勇数学系主任、教授、校教学带头人、黑龙江省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常务副主任:白红数学系副主任、教授副主任:郑宝东数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教学带头人副主任:雷逢春数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Ⅱ. “数学基地”情况简要汇总表Ⅲ. “数学基地”总结报告建设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是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
哈工大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哈工大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学校概况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校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哈工大是中国“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九校联盟(C9)之一。
二、教学质量概况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共有本科招生人数6280人,涵盖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工作及质量监控1. 课程设置:哈工大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为目标。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力求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强调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整体优化。
2. 教学质量监控: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听课制度、教学评估、学生反馈等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 教师队伍:哈工大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较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均得到高度评价。
四、实践教学环节1. 实验课程: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实验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较高。
通过实验课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习实训:哈工大与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增强实践能力。
3. 学科竞赛: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
通过竞赛,学生能够提升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五、学生发展与支持1. 学业指导:学校提供个性化的学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解决学业问题,提升学习效果。
2. 就业指导:学校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服务。
通过举办招聘会、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哈工大工程力学培养方案
哈工大工程力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哈工大工程力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工程背景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科学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处理工程力学领域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的能力,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来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等方面工作,或能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担任重要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科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熟悉力学、材料力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 具有一定的实验与实习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工程力学实验和实习;3.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在工程力学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能力;4. 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科技信息交流和科技文献查阅;5.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专业的发展要求。
三、专业课程设置1. 大学物理2. 高等数学3. 线性代数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 工程力学6. 材料力学7. 结构力学8. 力学实验9. 固体力学10. 流体力学11. 弹性力学12. 数值分析13. 工程热力学14. 控制原理15. 有限元方法16. 结构动力学17. 振动理论18. 液体静力学19. 液体动力学20. 复合材料力学21. 塑性力学22. 粘弹性力学23. 微分方程2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上述课程既包括了工程力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也包括了工程力学的应用技术课程。
同时,还特别设置了力学实验、有限元方法、控制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实践教学1. 实验教学:安排相关的工程力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结构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等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2. 实习教学:安排相关的工程力学实习、结构设计实习、工程实践、科研实践等实习环节,让学生接触真实工程案例,增强实际工程应用能力;3. 开放实验:为学生提供科学实验室的资源开放使用、实验课程的开放设计等开放式实验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
哈工大机械大二课程表
哈工大机械大二课程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2.机械大二课程表概述3.课程表详细内容4.课程表分析正文1.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哈工大)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我国著名的工科学府之一。
自 1920 年建校以来,哈工大一直秉持“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2.机械大二课程表概述本文将介绍哈工大机械大二(即大二年级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表。
课程表包含了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及其对应的学时分配,对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课程表详细内容以下是哈工大机械大二课程表的详细内容:周一:- 机械设计基础(3 学时)- 工程热力学(3 学时)- 计算机程序设计(3 学时)周二:-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3 学时)- 控制理论(3 学时)- 体育(2 学时)周三:- 工程材料(3 学时)-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3 学时)- 物理(3 学时)周四:-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3 学时)- 工程力学(3 学时)- 英语(3 学时)周五:-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3 学时)- 计算机辅助设计(3 学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 学时)周六:- 机械工程专业实验(4 学时)4.课程表分析从课程表中可以看出,哈工大机械大二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既有机械设计、制造、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有计算机程序设计、物理等基础课程。
此外,课程表还安排了体育、英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哈工大的历史简介
哈工大的历史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
当时,哈尔滨工业大学是由中东铁路公司创办的,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旨在培养铁路建设和运营所需的人才。
1928年,该校划归中华民国教育部,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建校初期,哈工大就以其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学子。
在九一八事变后,哈工大成为了东北地区最早的抗日斗争组织者之一,其师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哈工大被迫停办。
1945年抗战胜利后,哈工大在原址复校。
在新中国成立后,哈工大成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1951年,哈工大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部主管,成为全国六所工科重点大学之一。
在六十年代初,哈工大成为了全国三所重点综合性工科大学之一。
在改革开放后,哈工大率先进入国际工程教育领域,成为全国首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九所高校之一。
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联盟等重要名录。
学校以理工科为主,兼有其他学科,现有12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有32个。
此外,哈工大还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其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优秀的教学质量和卓越的科研成果使其成为众多学子向往的学府。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哈工大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还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回顾哈工大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所学校始终秉持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始终致力于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在未来的发展中,哈工大将继续发挥其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学术底蕴,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哈工大考研之经管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理学院简介
哈工大考研之经管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理学院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于1920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发展建设迅速的高等学府;1954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首批六所重点院校之一,1984年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的15所高校之一,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1999年又跻身于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行列,是以理工科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哈工大是我国较早建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院校,20世纪40年代就建立了“铁路管理、工程经济、东方经济”等专业。
20世纪50年代初通过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为全国等工科院校开展工程经济教育进行示范教学;1954年建立了“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和“动力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两个专业;1955年成立了“工程经济系”,是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中第一个建立工程经济方面的科系。
工程经济系在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同时,还受教育部和有关部委的委托,为全国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管理专业师资,为有关部委培养了大批管理干部,使哈工大成为我国工程经济教育的摇篮,为我国管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8年改名为“管理工程系”。
1984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是我国首批建立的4所管理学院之一,1986年获得“管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哈尔滨建筑大学1980年设立了“建筑管理工程”专业,并组建了“建筑管理工程系”,是我国首批开展建筑管理工程本科教育和建筑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的院校之一,1993年成为我国唯一的建筑经济及管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成立哈尔滨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2000年6月原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合校,两校的管理学院合并,组成了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在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在巩固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应对我国及世界变化的复杂环境,积极探索、发现管理领域新兴的研究问题及方向,在推动我国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创新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若干新的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使得若干研究领域或保持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
哈工大的逸闻趣事
哈工大的逸闻趣事
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哈工大,校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作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哈工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以下是一些有关哈工大的逸闻趣事:
1. “工程师的摇篮”:哈工大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2. “一门四院士”:哈工大有一位老校长,他的四个儿子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一门四院士”。
3. “冰雕门”:在哈尔滨的冬天,哈工大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冰雕。
有一次,一位学生用冰雕成了一个门,并在上面写着“只有你能看见我”,成为了校园内的一景。
4. “宇宙火箭研究室”:哈工大是中国最早开展航天技术研究和教学的大学之一,曾经参与过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
5. “机器人研究”:哈工大在机器人技术方面有着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其机器人足球队曾经获得过世界冠军。
6. “音乐节传统”:哈工大有一个传统,就是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音乐节,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市民的参与。
7. “滑雪课”:在哈尔滨的冬天,哈工大开设了滑雪课,成为学生们冬季的一项特色体育活动。
8. “创业热土”:哈工大是中国高校创业的热土之一,许多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涉及领域广泛,包括航天、机器人、智能制造等。
9. “国际交流”:哈工大与许多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和科研合作,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
10. “校园风景”:哈工大的校园风景优美,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高校中著名的美丽校园之一。
这些逸闻趣事展现了哈工大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校园文化。
哈工大简介
10μm
光 纤 传 感 科 学 与 技 术 实 验 室
r=2.5 r=2 r=1.5
1 0 -1 -2 -3 -4 -5 -6 -7 -8
dz=5 dz=7 dz=9 dz=6 dz=8 0 2 4 dx(μm) 6 8
10μm
0
5
10
15 20 dz(μm)
电 磁 测 量 研 究 室
激 光 与 非 室线 性 光 课题组主要开展固体激光器与光纤激光器、非 学 实 线性光子器件物理与应用、多光谱图像处理、固体 验
激光与非线性光学实验室
激光制冷和光谱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 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创新人才基 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EI论文30 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 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
激 光 与 非 非线性光子器件物理与应用 室线 性 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获得光学频率变换、光限 光 学 幅、全光开关与双稳逻辑功能器件,是推动全光通 实 验
信、激光防护和光信息处理等领域发展的重要物理 基础和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 光学双稳态和光开关 受激布里渊散射光限幅 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理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 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 件”4个本科专业;具有 “应用数学”、“光学”、 “光学工程”(学术型及全日制专业学位型)、 “系统科学(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学院 现有教职工151人,双聘院士2人,高级职称教师66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人)。现有在校本科生387 人,硕士研究生294人。
哈工大威海校区工科试验班专业介绍
哈工大威海校区工科试验班专业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工科试验班是一所以培养工科人才为主的专业。
下面将从专业背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专业背景哈工大威海校区工科试验班专业是哈工大威海校区的重点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科人才。
该专业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培养目标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坚实的工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科人才。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将掌握工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并具备解决工程问题和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训练三个方面。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学科的教学,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工程设计、机械制造等专业领域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实践训练主要包括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未来发展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哈工大威海校区工科试验班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工程领域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以在各个工程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开展科研工作。
五、总结哈工大威海校区工科试验班专业是一所以培养工科人才为主的专业。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将掌握工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并具备解决工程问题和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坚实的工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科人才。
未来,该专业的毕业生将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在各个工程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开展科研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
目录一.基地概况 (1)二.基地建设成果概述 (4)三.基地建设的主要成果 (4)四.基地的影响与辐射作用 (15)五.基地特色 (16)六.获奖情况 (17)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总结报告一、基地概况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基础课程的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原国家教委于1996年在全国论证立项筹建数学、物理、力学、化学、电子、机械和制图等课程的国家教学基地。
经过申报、评审,哈工大基础力学获得批准,成为全国六个基础力学教学基地建设单位之一。
通过七年多的建设工作,在基础教学与实验设施、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教学研究与改革以及对全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较好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建设任务,逐步形成了“以学科整体为依托,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发展思路与模式。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和结构力学教研室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力学教研室,是当时我国工科力学学习前苏联的教学基地,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力学人才。
在教研室前任领导中,先后有5人当选为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他们为哈工大力学的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哈工大在力学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力学专业和工程力学系,开始了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新阶段。
在教材方面,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部理论力学教学大纲,编写了全国通用教材《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现已出版了第六版,发行量逾150 万套,是我国工科院校使用最多的理论力学教材,并配有理论力学习题集、教学指导书和思考题集等,形成了系列教材。
哈工大的《理论力学》和《工程流体力学》两部教材都已获国家优秀教材奖。
1.学科背景1981年在全国首批成立了“固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两个博士点,在这两个博士点的基础上,又先后发展了“复合材料”和“空间飞行器设计”两个博士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自动化学院
学院简况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成立于1993年10月,学院设有二个系: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电气工程系,十六个研究所/室;三个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五个实验中心;四个面向全校开课的技术基础课教研室:电工基础教研室、电工学教研室、电子学教研室、公差与仪器零件教研室。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有雄厚的教案、科研实力。
学院现有二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一个国防重点学科。
二个博士后流动站、二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六个硕士点、一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
学院不仅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很深的工程院院士梁维燕教授、陈清泉教授、国家级教案名师蔡惟铮教授、省级名师吴建强教授,还有许多富于创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出类拔萃、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
学院现有教职工283人,其中专任教师209人:教授7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54人;教案带头人8人),副教授69人,讲师47人,助教20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67.94%,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2.68%。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
学院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了多学科交叉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拓宽学生视野,所培养的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学院同国内外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已与美、英、法、俄、日、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著名大学及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13个,共争取外资达950万元。
近三年来,学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研经费超过1亿8千万元。
SCI、EI、ISTP检索文章658篇,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专利8项,专著3部。
2004年投入教案建设经费635万元,在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近五年获教案研究成果奖57项,其中国家级教案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案成果一、二等奖9项;省教育科研奖26项;校级教案成果奖14项,近三年出版教材48部,获国家教材奖4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优秀课程6门。
哈工大强基计划专业介绍
哈工大强基计划专业介绍哈工大强基计划专业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哈工大)是中国顶级的工科大学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学术声誉。
哈工大强基计划是该校提供的一项特殊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强基计划专业是哈工大为高中生开设的,经过严格筛选和选拔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该专业学习。
该计划与传统的本科专业略有不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该专业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精英人才。
在强基计划专业中,学生将接受丰富而全面的课程,包括数理基础、工程实践、人文社科等各个领域的学科。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将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科研项目和创新竞赛,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强基计划专业的教学团队由哈工大的优秀教授和行业专家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毕业后,强基计划专业的学生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深造研究生学位,也可以进入各个行业就业。
由于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强基计划专业的学生往往能够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
总之,哈工大强基计划专业是一门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专业。
学生将接受全面的教育和培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这门专业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职业发展道路。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学科交叉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科学实践作者简介:张桂莲(196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研究方向:固体力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风倒生物动力学机理与过程的可视化模拟一、概述伴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领域的不断拓宽和完善,很多研究领域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传统学科分类体系下某一个学科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
力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不仅是诸多理工类学科的基石,同时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这不仅会给相关科学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许多新的想法也在融合中应运而生,即现代所提倡的创新意识。
二、学科交叉意识和科研能力的的必要性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重工业项目以及国家大力发展的航空航天项目应用到了力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知识。
例如,将天体力学以及弹道力学理论与飞行器理论相结合促进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外层空间的利用,同时也加强了国防建设;将爆炸力学、穿甲力学与能源科学相结合推动了战争中高效杀伤性武器的发展,等等。
由此可见,多学科多分支的交叉渗透和彼此借鉴融合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生力量和重要途径,也是优势学科群的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
与此同时,各领域国家重大项目的科研人员正逐步趋于年轻化,很多青年骨干仅由大学走入工作岗位,仅几年时间就已具有独立解决具体问题,承担艰巨任务的能力,这就对大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注重培养大学生发现具体问题以及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学生时代就熟练掌握一定的工程方法和技巧,并进而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效率,是现代大学生教育的主要任务。
“材料力学”是高等工科院校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通过研究在这样的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学科交叉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知识完善性建设,是我省新世纪高等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造就现代工程师——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作者机构: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
出版物刊名: 求学
摘要:<正> '工程师'——个被喻为'工业发展的发动机'的称号,是多幺令人梦寐以求啊.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就是培养工程师的'沃土',这些基地,已为中国工业培养了一批又—批的工程师。
在这里,有一流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在这里,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和育人机制;在这里,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里,有成才'引擎'的动力……良禽尚择木而栖,更何况人呢?同学们,来吧.假若你选读工科,就应该选择这些国家级的基地就读。
这里,将为你放飞'梦之筝'提供最好的'气候条件'。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的学科和学校分布点如下:数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方交。
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培养高水平人才——访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孙毅教授
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培养高水平人才——访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孙毅教授安健;张鹏【摘要】@@ 问:自2005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中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4页(P170-173)【作者】安健;张鹏【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孙毅,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部工程力学专业,1989年在哈工大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89~1991年在法国电力公司研究与发展部力学与管道工艺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5年评为教授,1997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科学与力学系主任、国家工科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负责人,教育部基础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工作委员会力学学科组组长,哈尔滨市专家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
先后获得国家教学名师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国防科工委优秀教师和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奖励与荣誉。
孙毅同志自1992年回国后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年均授课时数超过150学时,其中一半为本科生基础课。
同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九五”重点项目“力学系列课程改革”和“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的工作;主持和完成了黑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础力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校合作,完成了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标准研究”;承担了理论力学国家精品课程和全国百部精品教材的建设工作;先后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
同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半数以上被SCI、EI收录。
问:自2005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中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答:2006年12月,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来,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试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成立文科学科馆员制度的几点试探
试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成立文科学科馆员制度的几点试探论文摘要:介绍了学科馆员制度的由来,和目前哈工大(以下简称我校)的学科结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哈工大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成立文科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
关于我馆即将实施的学科馆员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学科馆员学科结构文科学科馆员“学科馆员”(SubjectLibrarian),是指图书馆既具有某个学科的专业学历,又具有情报信息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材,通常被誉为学科文献专家(Bibliographer)。
我国的学科馆员制度是在借鉴国外学科馆员制度成功实施的基础E进展起来的。
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成立了“学科馆员小组”,开辟了我国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先河。
随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纷纷效仿,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近60所大学实(试珩了学科馆员制度)。
1我校的学科结构现状与图书馆建设1.1增强重学科建设。
我校自1954年成为国家首批确信的6所重点大学以来,一直重视重点学科的进展,例如材料、航天、土木、运算机等学院都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81个。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重点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36个),国家工程研究中42,(3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2人)。
1996年我校首批进入国家“2l1工程”重氨彦没的院校。
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我校已经进展成为一因此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相结合,多学科、开放式、研究型的国家重大学。
增进薄弱学科进展。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院校纷纷归并,学校规模、专业规模不断扩大。
在这一形式下,我校也加大了薄弱学科的进展力度。
文科专业是我校的薄弱环节,1995年哈工大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了,它标志着我校的文科建设迈上了—个新的台阶。
基地班(理科、文科、工科、生命科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工程制图
浙江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大学
兰州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重庆大学
南开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浙江大学
机械基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
云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西北大学
吉林大学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电工电子
北方交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地理学
武汉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地质学
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西北大学
大气科学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海洋科学
中国海洋大学 厦门大学
天文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力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厦门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新疆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大学
湖北大学
石油大学
清华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化学专业 四川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南开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湖南大学
山西大学
北京大学
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复旦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实验室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实验室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力学与实践》
【年(卷),期】2008(30)5
【摘要】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实验室成立于1952年。
1997年被学校批准为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2000年通过教育部门"双基"实验室评低2004年5月力学基地被评为国家优秀教学基地;2006年中心被评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总页数】1页(P119-119)
【关键词】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实验室;力学实验教学;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基地;教育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86;TB12
【相关文献】
1.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培养高水平人才——访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孙毅教授 [J], 安健;张鹏
2.BIAD隆重举行院庆五十五周年展览暨新作品集首发式、新华社综合楼揭标、中央美院建筑学院与北京建院举行"一对一"拜师会、Autodesk--哈尔滨工业大学BLM联合实验室暨哈尔滨市Autodesk BLM示范基地正式揭幕 [J], 王颂
3.关注本土人才培养推动高校创新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伊顿电气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伊顿液压实验室开幕仪式暨哈尔滨工业大学-伊顿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揭牌仪式成功举行 [J],
4.基于智慧工地实验室的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友时代智慧工地联合实验室”为例 [J], 于涛; 王要武; 冯凯伦
5.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束焊接研究方向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基地概况 (1)二.基地建设成果概述 (4)三.基地建设的主要成果 (4)四.基地的影响与辐射作用 (15)五.基地特色 (16)六.获奖情况 (17)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总结报告一、基地概况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基础课程的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原国家教委于1996年在全国论证立项筹建数学、物理、力学、化学、电子、机械和制图等课程的国家教学基地。
经过申报、评审,哈工大基础力学获得批准,成为全国六个基础力学教学基地建设单位之一。
通过七年多的建设工作,在基础教学与实验设施、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教学研究与改革以及对全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较好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建设任务,逐步形成了“以学科整体为依托,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发展思路与模式。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和结构力学教研室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力学教研室,是当时我国工科力学学习前苏联的教学基地,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力学人才。
在教研室前任领导中,先后有5人当选为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他们为哈工大力学的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哈工大在力学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力学专业和工程力学系,开始了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新阶段。
在教材方面,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部理论力学教学大纲,编写了全国通用教材《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现已出版了第六版,发行量逾150 万套,是我国工科院校使用最多的理论力学教材,并配有理论力学习题集、教学指导书和思考题集等,形成了系列教材。
哈工大的《理论力学》和《工程流体力学》两部教材都已获国家优秀教材奖。
1.学科背景1981年在全国首批成立了“固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两个博士点,在这两个博士点的基础上,又先后发展了“复合材料”和“空间飞行器设计”两个博士点。
1988年建立了力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批准了“工程力学”博士点和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999年航天工程力学学科获得“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学科形成了一支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包括院士3人,长江学者1人。
4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博士化率达到80%以上。
先后有6人次担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的正、副理事长。
在2000年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一般力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被评为国防重点学科。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一级学科评审中,哈工大力学学科列全国力学一级学科第三位,其中师资队伍被评为全国第一位。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已培养力学博士150余人,硕士240余人。
毕业生中有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许多人现已成为各重点院校的博士生导师,培养的学生质量在全国受到好评。
学科始终重视科学研究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先后主持参与了有关大型复杂结构体系关键科学问题等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同时还承担了有关弹性动力学反问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有关921工程以及风云一号卫星故障模式及演示系统和“试验卫星一号”微小卫星的研制工作。
自2000年以来承担了国家及各部委的重要科研项目95项,其中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任首席科学家),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15项。
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26项。
目前在研项目总经费1.28亿元。
2000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合校后力学学科的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目前力学学科共有四位院士,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从事基础力学(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工程流体力学)教学的教师人数56人,这些都为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方案基地建设的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科整体为依托,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基地”。
学科是基地建设与发展的依托、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哈工大力学学科整体实力较强,近二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依靠与发挥学科的优势,成立了以黄文虎院士、王光远院士、王铎教授和杜善义院士等人为主的基地建设顾问委员会,并在师资队伍培养和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协调与统一,有力地促进了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
基地建设方案以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实验示范中心建设为三条主线,突出师资队伍建设在基地整体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基地组织与管理机制哈工大力学基地的组织管理结构如下:其中专家委员会负责基地建设方案的制定、建设项目立项审查与验收。
有关基地建设大政方针的制定要报请基地顾问委员审议。
基地建设工作实行项目负责制,由基地教师根据建设方案提出立项申请,报请专家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实施。
项目负责人直接向基地负责人负责。
这样简化了行政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
4.基地建设经费开展基地建设工作以来,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对我校力学基地投入150万元,我校配套经费540万元,共计690万元。
目前经费已经全部到位。
二、基地建设成果概述自基地建设以来,基地教师共承担完成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教学方面科研方面三、基地建设的主要成果(一)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取得突出成果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高水平的精品教材与精品课程。
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材在2003年度被评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百部精品教材”,“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被同时评为黑龙江省精品课程,占全校7门省级精品课程的近一半。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精品课程评选中,哈工大“材料力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基地建设工作的发展,也促进了基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1.经典教材精品化和立体化建设成果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推动教学改革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哈工大的基础力学教材有着多年来的优良传统,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我们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突出加强了教材与课程建设的力度,先后立项支持了十几本教材的建设工作。
基地建设期间共有《理论力学》(第六版I、II)、结构力学(第2版I、II)、《建筑力学》等3部教材被评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流体力学”(第2版)被评为国家“九五”重点教材,“新编材料力学”被评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十五”规划教材,“理论力学简明教程”被评为国家“十五”规划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材,“有限元方法”(第2版)和“结构力学”(第1版I、II)还被评为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
先后有11部教材在高教出版社出版,4部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7部教材由哈工大出版社出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是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出版方面的权威机构。
为了结合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推出了“全国百部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哈工大“理论力学”教材被评为全国首批建设的百部精品教材之一。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材是我国解放以来,通过引进消化苏俄教育体系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部优秀教材。
通过40余年的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教学体系,先后有两位院士作为主要作者参加了教材的编写工作。
曾获得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被全国200多所院校采用,年发行量逾7万套,是力学类教材中发行量最大的教材之一。
作为基地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了“哈工大理论力学精品化教材体系”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三部分内容:●核心教材:核心教材为“精品化教材体系”的基础。
在基地建设期间先后出版了哈工大“理论力学”第五版和第六版。
在修改过程中一方面保持和发扬哈工大在基础力学教学方面所形成的特色与体系,另一方面精益求精,使其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
如精简了部分静力学和运动学的内容,增加了与航空、航天等现代科技发展领域相关的拉格朗日第一类方程等内容与专题,在叙述上也更加精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获取知识的能力。
此外,在精品教材建设中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编写制作了与文字教材相配套的《理论力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和《理论力学》网络教学课件等。
新编写的电子教材注重突出哈工大教材结构严谨、由浅入深的风格,并增加了较多的动画辅助教学内容。
这些电子教材正陆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求,我们还在原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普通大专院校学生编写了《理论力学简明教程》等教材,并获得国家“十五”规划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材荣誉。
●学习参考教材:“学习参考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学习指导书、解题指导书、思考题集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在教材多次修订、再版过程中也积极进行了探索与更新。
在国内基础力学教材中较早引入思考题,配备学习指导书和内容丰富、密切联系实际的习题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举措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有关领域师生的认同和褒扬,也形成了哈工大《理论力学》教材的一个特色。
最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理论力学学习参考书》、《理论力学思考题集》和《理论力学解题指导与习题集》对原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订和补充,其中有许多内容(如思考题集)在国内基础力学教学领域是不多见的。
●评测系统,包括学生自测软件、试题库等。
哈工大作为参加单位与其他兄弟院校一起共同完成了国家“新世纪网络教学工程项目”中“理论力学试题库”的研制工作,并结合精品教材建设工作编写以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便于对所授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考核的试题库,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此外,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在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使用包括哈工大在内的8所院校研制的理论力学学生自测软件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在多年使用的基础上初步编写研制了与哈工大《理论力学》教材相配套的自测软件,并将作为全国百部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的内容之一陆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课程改革”成果力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主要是针对新世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对基础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而进行的一种大胆尝试。
哈工大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力学系列课程改革项目”的主持院校,积极开展了系列课程教材的编写和试点工作,并在体系和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其突出的特点是按专业要求在机械工程、土建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中,选择所必须的力学知识单元,然后以理论力学(可延伸至系统动力学)、材料力学(延伸至固体力学)、结构力学和工程流体力学为主线,根据知识单元的相关性组成不同的力学课程模块,将不同课程内容分为基础型、增强型和开拓型三个层次,形成纵横交织的模块式课程教材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