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考语文 最后的复习和整理

合集下载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之九年级古诗文复习方案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之九年级古诗文复习方案

2010年中考九年级上下册古诗文复习方案内容梳理一、《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曹刿论战》(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四、《邹忌讽齐王纳谏》(6)五、《出师表》(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六、《关雎》(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七、《渔家傲》(5)千嶂,长烟落日孤城闭。

(08中考)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八、《山坡羊潼关怀古》(4)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九、《登飞来峰》(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十、《江城子》(5)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7中考)十一、《破阵子》(5)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08中考)十二、《武陵春》(5)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五十一、《月夜》(5)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十二、《醉花阴》(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十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十四、《朝天子·咏喇叭》(5--)十五、《月下独酌》(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十六、《登楼》(6--)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十七、《望月有感》(6--)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概括起来,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1. 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 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 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 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下面择要列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古今异义词。

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义:反而,难道。

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义:专指第二次。

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1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1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1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1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1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义:问。

今义:邀、聘、求之意。

)1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1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义:副词,特意。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6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6

6 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2010诗词赏析第六讲【考查要点】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①欣赏诗歌,主要有以下五点:课标和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从中获得对自然、领略诗歌的内涵,⑤能能说出自己的体验;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知识疏理】古今诗词欣赏的知识点主要有:诗词曲的形象、诗词曲的情感倾向、诗词曲的思想内容、诗词诗词曲名句的课外积累、诗词曲的阅读体验、诗词曲的名句赏析、诗词曲的语言品味、曲中的民俗知识、诗词曲的体裁知识等。

【试题特点】年全国各地中考诗词欣赏题的题型主要有:问答题、填写题、填空题、选择题、简2004 述题等,以问答题为主。

【解题导引】 1,完成(年甘肃省)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002(.1例)题。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乙女共沾巾。

))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A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D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之一的王勃。

”初唐四杰“.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A .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B.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C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D 泪。

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首诗中的3()题考查对1此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对古诗的赏析,突出了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第(项错在B诗歌的诵读。

诵读是欣赏古诗的前提。

只有读清节奏,方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意思。

宦游“和”离别“)题考查对常识和内2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在这里它们起修饰作用。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7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7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7第七讲综合考查【考查要点】语段综合考查是文章整体阅读的浓缩,立足于段。

主要涉及语文素养中的一些知识性内容。

主要的考查点有: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②理解和运用词语、成语;③寻找关键词语和句子;④调整句子顺序;⑤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⑥语段的基本内容;⑦语段涉及的知识扩展;⑧语段内部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等。

【知识疏理】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在语段综合考查方面,主要涉及这样一些知识点:根据拼音写字;寻找关键词;词语替换;词语、成语填空;语句归位;重点语句理解;句子修改;句子顺序调整;句子续写;根据语境写话;知识扩展;语意理解等。

【试题特点】2004本部分中考题的题型,主要有填写题、问答题、改错题、选择题、想像题、复位题、扩展题等。

【解题导引】例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⑴~⑶题。

①一个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一个人送给另一个人一束花,这两个人就有了情意。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就是提高自己生存的质量。

用自己的心为他人做圃,给他人吐一地绿阴,染一片色彩,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

②面对“非典”的袭击,一次无cháng()的献血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朵花是一次适时的看望,一次大度的让贤是一朵花……③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⑴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入田字格中。

无cháng 的献血。

⑵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中“花”的理解。

⑶第②段句式不够整齐,语意不够连贯,请你修改。

语段综合考查主要涉及语文素养中的一些知识性内容,而且基本上在段内解决。

因此解题时仍然要关注语段的基本内容,关注具体的语言环境,同时还要关注语段所牵连到的知识内容。

【常见失误】解答语段综合考查试题的误区,就是没有把语段阅读看成是文章整体阅读的缩影,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应该把每一个考查项目都放在语段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

2010上海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2010上海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2010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一)现代文阅读能力
1.能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2.能运用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
名号等11种标点符号。

3.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8.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比等7种修辞方法,能在具
体语言环境中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11.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
解。

1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能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
续写。

13.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

(二)文言文阅读能力
1.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2.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3.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4.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8.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三)写作能力
1.能记叙生活中的人和事(自身或身边)。

2.能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3.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表达通顺、
连贯。

●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附】关联词语表。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也是极有竞争性的考试。

为了给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巩固语文这一门交际工具,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积极备战中考,研究大纲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

我们准备按以下计划进行复习:一、指导思想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语文考试标准》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原则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认真研究《语文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

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2010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0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0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和运用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A.铿.锵(kēng )伶仃.(tīng )倜傥.(dǎng )坦荡如砥.(dǐ)B.收敛.(liǎn )休憩.(qì)滑稽.(jī)获益匪.浅(fěi )C.花圃.(pǔ)吮.吸(yǔn )臆.测(yì)风雪载.途(zǎi )D.桑梓.(zǐ)簇.拥(cù)澎湃.(bài )深恶.痛疾(wù)2.下列各组词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是()A.迸溅虔诚骄健大廷广众B. 汲取濒危侥幸翻来复去C.踱步分歧作揖人声鼎沸D.抖数娴熟怠慢郑重其事3. 根据括号内的启示,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四字成语。

(1)小说家最好的住所是哪里?是的孤岛小木屋,还是众声喧哗的公寓(很少有人去的地方。

之荒凉偏僻的地方)(2)层层递升的浑厚的旋律,有如云水相搏,惊涛拍岸,呈现的是一幅天光云影、的图画(景象千变万化,非常壮观)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A组:(1),白露为霜。

(《诗经》)(2),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3)不应有何很,(4)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5)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

B组(1),洪波涌起。

(2),拔剑四顾心茫然(3)醉里挑灯看剑,。

(4)斯是陋室,。

(5)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6)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白烟。

5.按照要求完成下边的题目。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各国民族之林的根本。

②文化是一种尊重,体现一个人如何、、、。

③在文化后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④品味,道德以及智能,是文化的积累和总和。

(1)地①句有语病请改正后写在下边横线上。

(2)见下面的短语以此填入②句的横线处,是语句顺畅。

2010年语文中考备考指南

2010年语文中考备考指南

2010年语文中考备考指南第一轮:走课本、夯实基础七---九年级六册课本1.夯实每册中的字音和字形;2.夯实每册中的课标古诗文文言文阅读1.词(字):通假字、异义字、活用字2.句子:主旨句、特殊句式句、总结句、写景句3.内容、写法、现实意义、启发。

从主要内容、主旨、写作意图这三方面对文章整体把握。

牢记特色写法。

识记是我们的强项,也是学生疲惫的。

4.对比阅读我们在复习时应该针对课文的重点,从细小点上拓展开去,寻找资料。

这是我们的空地。

古诗阅读1.诗歌表达的情感;2.景物及其特点、写景手法及写景作用;3.描绘场面(场景);4.典故及其作用;5.名句赏析等赏析诗句的角度1.内容:哲理、画面感2.手法: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移情于物、直抒胸臆、运用典故、触景生情3.修辞:比喻、拟人4.炼字:某个字写出了什么,最后要写出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常考的名句类型1.哲理句2.用典句3.写景句4.场面句5.直接抒情句6.千古名句7. 用字传神句古诗文名句默写1.文句记忆与字形辨析结合2.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结合3.联想整理归类注意运用第二轮:走专题,强化能力现代文三大题型答题技巧A筛选信息类 B 审美鉴赏类C 深层含义类A筛选信息类:具体题型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考查文章的线索)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3.本文(文中某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考查文章表达方式的辨析)4.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考查文章所描写对象的特征)5.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理解文意类题)答题技巧题型1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答题技巧此类题常出现在记叙文阅读的考查中。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题型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答题技巧概括文章的内容,我们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成语故事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成语故事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拔苗助长::战国时候,宋国有个农民种了一块地。

栽下禾苗后,他希望它很快长高。

结出果实。

他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苗长得很慢,他心里非常着急。

怎样才能让禾苗尽快长高呢?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

回家后,他很得意地对家里人说:“累死我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的儿子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枯死了。

班门弄斧:“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

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

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

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

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

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

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不耻下问: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

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

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唇亡齿寒: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

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2009-2010学年初三语文中考小结

2009-2010学年初三语文中考小结

《2009-2010学年初三语文中考小结》初三语文备课组长:林玫玫2010-9-15初三第二学期我们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总复习,复习计划如下:一.复习总设想(1)导向引路:以学校的中考备考指导思想为导向,要在深入研究新课标、教材、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

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把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练习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复习总安排第一轮复习阶段:从3月21号到4月21号,全面复习古诗文(《毕业达标指导》所规定的篇目)。

接着,以课标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全面复习基本篇目和语文基础知识。

按照“梳理与强调重点知识——指导学生练习巩固——教师讲解与示范”三个步骤进行。

让学生总体把握初中阶段语文的基础知识与复习要点。

此阶段进行第一次模拟考试。

第二轮复习阶段:从4月21号到5月21号,针对考试试题内容,按照“语言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作文练习”四大板块进行分类复习,单项练习。

现代文以课外为主,要关注反映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旅游资源、风俗民情的文章(说明类)。

作文练习要涉及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续写等类型。

此阶段进行第二次模拟考试。

第三阶段:从5月22号到6月10号,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重点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练习和中考模拟考试,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

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熟悉中考试卷,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此阶段进行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模拟考试。

第四阶段:6月11号到6月19号,属于中考阶段的自由复习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考试方法与答题技巧的辅导。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背诵材料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背诵材料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背诵材料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二)描写的方法: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四)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十五)议论文结构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七)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2010中考复习导刊——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导引

2010中考复习导刊——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导引
中考羲习 , 曩j
2 0中考 1 0
身处初 三的你们就 好像登 山客 , 觉 山峰近 在咫尺 , 时你们 感 这 的心 中一定充 满 了必胜 的信念 。 面对不 久后 的 6月 , 许你们 已经 也 开 始幻想前路 旖旎 的风 光 . 或还在 留恋沿途 的风景… …这 时候 , 抑 你 们最应该做 的 , 整理行囊 , 是 迈着 坚实 的步 伐前行 。 初三 总复 习大致分 为两轮 。 第一轮 的重点是巩 固基础 知识 , 你 们 应跟着老 师将初 中三年 的全 部知识 复 习一遍 ;第二轮 的复 习重 点是 突击 重点 、 难点 , 你们 要根 据 自己的实 际水 平 。 择适合 自己 选 难 度 的题 目攻坚。 通常初 三的第 二学期会有 两次模 拟考试 。 一模 大 多在 4月 , 这次考试 的结果 你们要认 真分析 , 出 自己的薄 弱环 对 找 节和知识 漏洞 , 接下来 的学 习中, 在 以此 为参考 , 查漏 补缺 , 固提 巩
良好 的 心 理 素 质包 括 坚 强 不 屈 的毅 力 、 实 可 行 的 自信 心 、 切 循
序渐进 的处 事方 法 , 些是 取得 中考成功 的必要条 件。简 单来说 , 这
就是 希望 同学们从 复 习阶段的小事做 起 . 听好每 一节复 习课 , 做好
每 一道练 习题 , 答好 每 一份测试 题 , 总结好每 一个 知识 点 ; 从抓 好 每 一个复 习阶段的情 绪 变化做起 , 前进 了戒骄 , 失败 了戒躁 , 自始 至终 一个 劲头 下来 , 么复 习中的 困难对你 们来说就 微不足 道 了。 那 同时. 复 习中不管遇到 什么“ 涛骇浪 ”你 们都 要相信 自己的能 在 惊 ,
题等 。
五是 “ 展” 拓 。主 要 是 通 过 对

201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考前复习)

2010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考前复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 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 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 古名句是: 古名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对接型默写:按课文原句填写上句或下句 对接型默写:
但惜夏日长 。 8.力尽不知热 , 力尽不知热 9.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 绿杨阴里白沙堤 10最爱湖东行不足 ,_____________。 最爱湖东行不足 _____________ 11. 感时花溅泪 12.但愿人长久 , 但愿人长久 13.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山重水复疑无路 天涯若比邻 14.海内存知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内存知己 长河落日圆 15.大漠孤烟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漠孤烟直 ,恨别鸟惊心 。 千里共婵娟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情境二: 情境二: 三湘都市报消息: 三湘都市报消息:长沙橘子洲移民搬迁工程已 经启动,橘子洲上首批居民已弃洲登岸, 经启动,橘子洲上首批居民已弃洲登岸,预计 在两个月时间内, 在两个月时间内,橘子洲上居民将整体搬迁至 石岭塘枫林绿洲小区。从此, 石岭塘枫林绿洲小区。从此,年年都遭水淹的 1600多户、4000多名橘子洲居民将永远脱离水 多户、 多户 多名橘子洲居民将永远脱离水 患之苦。 患之苦。由长沙市政 这一行动, 府 这一行动,你联想 到哪句诗句? 到哪句诗句?
【 历 年 怎 么 考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25篇汇总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25篇汇总

2010年中考即将拉开帷幕,你准备好了吗?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复习,更有信心的迎考,免费范文编辑特搜集整理了25篇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同时小编也将不断添加更新更多考试资讯、资料等信息,敬请继续关注!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音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字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书写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词语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成语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小说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修改病句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句子排列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诗文默写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名著导读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学常识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标点符号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修辞手法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言表述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言运用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段综合考察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听力·口语交际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文综合实践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专题探究考查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言诗词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言散文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记叙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议论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说明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学作品阅读
信息正在整理中......敬请继续关注!。

语文中考复习整理2010中考说明

语文中考复习整理2010中考说明

中考语文复习一、考试范围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课程目标”规定的学习内容为考试范围,从北京市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

二、考试内容和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二)阅读1.现代文阅读(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相关材料,对一些问题进行判断和探究。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9)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0)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帮助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1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2.文言文阅读(1)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

(见附录三)(2)理解课文中文言词语的含义。

(3)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了解推荐的文学名著。

(见附录四)(三)写作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

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

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童年》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童年》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童年》
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童年》
高尔基
︵前苏联

①阿辽沙:是一个卑视自私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

②外祖父卡希林:家长制手工业者的形象,凶恶残暴,没有亲情,惟利是图,寡情薄义。

③外祖母伊凡诺夫娜:勤劳、善良、乐观、智慧,体现了劳人民的优秀品质。

①交替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描写的多视角描写方法。

②语言生动活泼,描写栩栩如生。

③选材独特,取材于作家的经历。

①与外祖父等人联欢(第三章)
②雅柯夫和奇奇打架(第二章)
③外祖父打外祖母(第十章)
④报复老师(第十二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重点要点的最后梳理
【新民网】
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

同学们在做现代文阅读时,一定要有文体意识,即读完文章首先要作出一个文体判断,然后按文体调动考点知识储备,千万不可混淆。

初三的同学们,当我们即将面对中考,人生中第一次重大选择时,你对语文学科中的以下问题是否有清醒的认识?这里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四方面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在认真阅读后能做到成竹在胸,在中考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一、文言文阅读
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

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2.古诗理解鉴赏要重点关注各册教材中以讲读篇目出现的古诗词曲,要注重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特别是教材中的注释;要对《篇目点击》中的赏析指导和练习相当了解,对诗句的理解、诗词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把握准确。

3.对一些名家名篇,还应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时代和篇名。

4.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5.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6.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7.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二、现代文阅读
同学们在做现代文阅读时,一定要有文体意识,即读完文章首先要作出一个文体判断,然后按文体调动考点知识储备,千万不可混淆。

先来谈记叙文阅读:
8.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把握主旨、概括段意。

“整体阅读”与“粗知大意”不是同一概念“粗知大意”一般是指阅读流程中的第一流程,即大至了解文章意思。

而“整体感知”是贯穿于阅读的全过程,“整体感知”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感知本文主要内容,作者主要情感(或见解),产生阅读者自己的感受;二是敏锐地感觉到体现主要内容,主要感情(或见解)的有关语句,三是发现上述语句的内在联系并落实自己的感受。

9.解释词意应联系文章内容来具体结合某个词的词意。

文章中的有些词语,往往不是它本来的意思,必须根据前后文去理解它的含义。

10.修辞是选择最适合表达需要的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以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

修辞的范围很广,初中阶段要求识别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比等七种修辞方法并说出其表达效果。

11.阅读现代文要理解句、段、篇的关系。

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一段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根据各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12.理清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要重点掌握插叙的作用。

做题时想一想,文章为什么要用倒叙、为什么要用插叙,其实这都与中心有关系,如果没有关系,就没必要倒一倒或插入一段。

13.记叙文里的人、事、景、物都是记叙所用的材料。

记叙文里记人、叙事、写景、状物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一定看法,它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叫做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处理中心和材料两者间的关系上,先看材料。

14.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是文章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最复杂也最重要。

描写有两大类:人物描写(肖像、心理、语言、行动)和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15.语言的表达能力,记叙文的语言有着它鲜明的个性,它的主要特点是具体、生动、形象。

再来谈说明文阅读:
16.说明文阅读对理性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要养成边读边问的习惯。

阅读过程中至少有六问:
(1)说明对象是什么?
(2)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段落层次的划分和段意的归纳)
(3)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4)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和列图表)
(5)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准确。

(6)文章揭示了说明对象的那些特征?捕捉有效语言信息。

捕捉有助于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语言,有效语言信息的具体体现:
中心句,即能揭示文章和各段大意的句子。

(往往段首句或段尾句是中心句)
过渡句,承上启下;能揭示事物特征的重要语句;对既有信息进行筛选处理。

接下来谈议论文阅读:
17.议论文中的论点是统摄全文的观点。

论点的表述形式一般是明确的判断句或肯定的陈述句。

18.论据为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理论论据(包括一切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为人们所认识的真理),论据的作用和补充论据是常见题型。

19.论证的基本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20.论证结构:(总分、并列、层进、对比)
21.阅读综合性文章的时候,应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文体知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所表达的见解、主张、写作意图等,把握文章的思路,一般地说,综合性的文体包括杂文、随笔(笔记)、评论文章、散文(不是纯记事、写景的)、科技小品等。

(包括文章的结构和感情展开的过程),能从语言形式入手分析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来感悟语言表达的作用和效果。

三、写作
22.调动以往积累,系统总结自己作文中的经验教训。

对以往写过的作文,要来一个系统的梳理,挑选其中写得较好的几篇文章,进行认真修改,编成一本自己的“作文选”,临场应考无论碰到哪种类型的题目,都容易心中有底,思考有路,这比猜题碰运气好多了。

23.归类整理自己作文中的错字病句。

如能借总复习之机,把自己的错字、病句一一抄出,按不同类型归并起来,容易引起自己的警惕,查明其产生的原因,防止它们再次出现。

(新民网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