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汇编(44页,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小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A.初春时节,旭日初升,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来到别称钱塘湖的西湖游春,登孤山寺,入贾亭,赏湖水,在白沙堤上漫步赏花。

B.只见早起的莺儿抢占着向阳的树枝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几只刚刚飞来的燕子正在啄泥衔草建筑新巢,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春天已经重新来到西湖。

C.一路走来,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是诗人最爱的西湖景致。

这里头上绿树成荫,脚下绿草茵茵,处处繁花盛开,步行的、骑着马儿的游春的人们穿梭来往。

D.苏轼在诗中赞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而白居易这首诗所描绘的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虽是生机盎然,更像是淡妆的西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4题。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2017年中考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型讲解(有答案!!)

2017年中考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型讲解(有答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型讲解议论文基础知识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常见题型1、归纳和找出文章的论点或是中心论点2、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3、概括论据的内容4、补充和论点内容一致的论据5、判断某文段是属于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6、论据的作用7、判断某段、某句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8、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9、围绕某个论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10、分析过度句,或者是起始句、结尾句的作用考点分析1、把握中心论点2、辨析论据类型,分析其作用3、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4、理清思路分析文章结构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6、联系实际,开放拓展谈看法议论文文体知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议论文结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证的方式:立论、驳论。

论点: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正确、鲜明)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

(真实可信)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论证: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和方法。

常见题型解答技巧一、把握中心论点常见提问:以上选文主要论述了一个什么中心?答:这篇文章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怎样找中心论点? 1、形式:一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2、要看文章的标题3、常出现的位置⑴标题揭示⑵开头提出⑶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⑷结尾归纳(表示总结性的词语:所以,总之,因此,由此看来归根结底……)⑸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4、通过论据反推论点练一练:最美的姿态(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7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黑龙江绥化2017)(五)阅读美文《低到尘埃的愿》,回答26-29题(8分)①路过一个工地,几个农工吃完饭,聚在一起打牌,每个人面前堆着一堆面值很小的角币。

‚要是每个月给我们发两倍的工资,那我们打牌就不像现在这样说手缩脚了。

‛‚是啊,是啊,那就妥妥的了。

‛②在东北,人们爱说‚妥了‛,那是一种心灵满足后的肯定。

就像给生命放了一张舒适的床,生命跟着熨帖了。

知足是一种境界,口袋里只有5元钱,妥了,那就吃4元钱的‚大餐‛——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

剩下的1元给蹲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小乞丐,他已经给路人行了无数个礼,却还没有‚开张‛;没钱坐车去上班,妥了,那就骑自行车或者跑着去,正好这个年龄该减肥了。

③人的心永远想去山那边看上一眼,并非为了明白,也非为了征服。

人的心总在远方——财富、权力、名声以及许多,人常常会忘记当下。

殊不知,回到自己的生活,一样可以精彩。

简单如一的生命,也可以是那根最优美的琴弦,上面满是快乐而炫目的音符。

听着那几个民工畅快的笑声,我想这何尝不是一种生的境界,简简单单的向往,踏实而天真,温暖着社会你死我活的残酷。

④人世间有多少愿望,在旁人看来触手可及,可于他们却是奢侈的。

比如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他的愿望是在假期多编几个篮子卖掉,有了学费就可以继续上学了;比如一个拾荒的老人,他的愿望是明天早上可以第一个去占领那个富人区的垃圾箱;比如一个乞丐,他的愿望是今夜不要下雨,因为窝棚盖被风刮掉了;比如一个流浪汉,他的愿望是冬天再迟一天来,缩在墙根儿再多取一天阳光的暖;比如两头相爱的猪抢食吃,彼此希望明天早上自己的重量超过对方而被宰杀,那样就可以让对方苟活下来;比如一个车辙里的两尾鱼,希望能再吐出一点唾液给对方,以求延长一秒此生的幸福……⑤苏轼写过‚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无灾无难,便是他对孩子的愿望。

安德烈问他的母亲龙应台:如果将来我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你会失望吗?龙应台告诉她的儿子: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无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济宁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刘根生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

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

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

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

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

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

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

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

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

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

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

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

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⑥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

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

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换个角度看问题⑴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玩具,把它们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

出乎意料的是,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选择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

后来老板发现了问题:原来,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死角。

于是,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照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

而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

⑵由此可见,观察事物的角度,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

⑶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

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同志坚持甲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闯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

有些同志坚持乙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

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加大的化学农药。

实际上,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

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虫所爱吃;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含有发挥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

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⑷作战有正攻、反攻和绕到敌人后面或侧面进攻的迂回战术;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

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擒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制胜之道。

2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汇编(44页,含答案解析)

2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汇编(44页,含答案解析)

2017中考议论文汇编(湖南益阳)(四)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

(9分)唐僧,为啥不飞过去姜仲华①小时候看《西游记》,心里总有个问题:唐僧取经那么难,其实有好办法呀,孙悟空会驾云,只要背起他,十万八千里,一飞不就到了吗?近日偶读《孟子》,看到有句话: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②“科”是俗语的“窠”,就是坑、洼。

孟子的意思是,流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不把坑、洼填满,就不向前流。

联想起《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经历,忽然若有所悟:唐僧师徒不飞,原来如此啊!③我豁然明白,唐僧师徒的取经路,像流水一样,遇到的每一个坑洼都填满了,再向前走一步。

这是极其注重细节的人生。

这每一个坑坑洼洼,都有上天的美意;这些坑坑洼洼,是熬人的苦杯,其实,也正是盛满祝福和营养的福杯啊!如果用巧法省下走哪个坑洼,坑洼里含着的福分和养分,就得不到了。

师徒四人一个一个地战胜八十一难,一步一步地走过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心如钢铁,在反复灼烧、锤打,抵达西天时,已经不是取经最初的凡铁了,他们脱俗成圣了。

④盈科而后进,是一种厚实、沉着的坚守和忍耐;成就的,是不寻常的质地和品格。

据说,如今的白酒调酒师,能用酒精、香精、味素,快速调出美味的酒。

但是真正的好酒,必须在地下默默无闻地埋藏、发酵多年。

⑤韩国围棋大师曹薰铉写了一篇围棋讲座稿,开头有段话,提醒学棋的人:“我以为,与其一心想着要赢棋,倒不如专心下好每一盘棋的每一步,以留内容充实的棋谱。

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有正道,围棋的每一手也都有其正确的方向。

每一步都尽善尽美的人生是美丽的,围棋也是如此。

”曹薰铉“专心下好一盘棋中的每一步”,不正是唐僧师徒扎实无比的取经之路吗?⑥童年读《西游记》,读到的是巧;人近中年,读出的是拙。

我为童年的小聪明而惭愧,也明白了,真正称得上美好的事业、真正品质恒久的果子,都来自流水一样的“盈科而后进”的精神啊。

(选自2015年第1辑《时文选粹》)18.第⑤段论证的观点是什么?(2分)19.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2017中考议论文阅读(详细版)

2017中考议论文阅读(详细版)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区别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帅与被统帅 的关系,因此,分论点常是文章论证过程中各 段各层所论述的观点。

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是证明与被 证明的关系。论点以论据为基础,依靠论 据来证明;论据以论点为统帅,始终为论 点服务。
四、议论文主要考点
1、论点 2、论据 3、论证方法及作用 4、 论证思路 5、议论文的语言
34
需要注意的是: 在引论部分的事例或名言警句既起着引出 论题或论点的作用,也起证明作用,充当论据。
(三)论证方法
主要题型: 1.辨别论证方法的类型 2.分析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题型1:辨别论证方法的类型 例证法(举例论证法) 喻证法(比喻论证法) 正反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引证法(道理论证法)

论点和论题的区别
构成 举 例 《谈骨气》 《创新不言败》 我们中国人 创新不言败 是有骨气的 骨气 创新与失败
定义
作者对某个 完整 论 问题的观点 句子 点 和主张 作者所要议 词语 论 论的问题 题
一、作用分析1点明论点、2交待论题、3点明议论由头 方法: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 如:珍惜××,学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 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 二、效果分析: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论点等。 见《中考精英》220页
31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 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 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 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 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 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 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 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 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 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 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 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四川省11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四川省11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议论文阅读广安市“知入”与“知出”张运辅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

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

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

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

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

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时,发现“见”字能表达悠然自得之感。

又想到在俗本中改为“望”,“望南山”就变为主动寻求,这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

“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

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

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阅读,要“入”,也要“出”。

“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对本文中心论点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DA.阅读后要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2017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科学是美丽的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

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事实是: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

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这恐怕与科学家有一定的关系吧,也许是他们沉浸于科学美中,自得其乐,忘记与大众分享了。

但也有例外,李政道近年来频频撰文著书,极力宣传科学美。

他曾经请了著名画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等作画描绘物理学的内涵美,这引起了科学界和艺术界的注目。

旧金山大学的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为宇宙的瑰奇美景倾倒,决定利用业余时间传播科学美。

威廉斯对《纽约时报》记者说:“天文物理是最美丽的。

还有什么比宇宙的诞生更美丽?还有什么比黑洞、多重宇宙和交响共鸣着的宇宙流更美丽?”威廉斯说得好!让我们继续下去: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朦胧美?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梯回旋曲折的DNA双螺旋更具活力美?还有什么比“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更具精美? ……威廉斯为科学美所启迪,开始写科学诗。

《纽约时报》于2000年6月4日刊登了她的一组诗,下面是其中的一首:碳是女孩之最爱/黄金确实很宝贵/但不会燃起你心中之火/也不会使火车长啸飞驰/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之源/它来自太空的陨石/构成一切有机物质/在大气层中循环往复/钻石煤炭石油总有一天用完/能构成一切的将是碳纳米管/碳是女孩之最爱“钻石是女孩之最爱”是美国流行的谚语,威廉斯扩其意而用之,从碳元素的一种特殊结晶形态——钻石,推广到碳的各种形态。

女孩爱钻石,无非是爱钻石首饰之光华夺目价值连城,用以炫耀自己雍容华贵的外表美。

威廉斯以诗意的语言,赞美碳的实用价值及其对生命循环的重要性,表现的是内涵美。

较之原谚语,这是艺术的升华,意蕴更为丰富。

不仅物理学是美丽的,数学也是非常美丽的。

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艺术家就发现了人体的曲线美。

现代派的雕塑家和画家以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几何形体的视觉美,毕加索晚期作品中频频出现的怪异人像——两个鼻子三只眼睛等等,据说其灵感来自数学中超越现实三维空间的抽象高维空间。

2017年全国卷2(语文)含答案

2017年全国卷2(语文)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Ⅱ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2017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及解答

2017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及解答

2017全国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及解答作文——半壁江山陕西、河北、云南、江西、天津、甘肃、兰州、盐城、长沙、呼和浩特推荐:一、(2017安徽19题5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近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让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

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分析题目“这就是我的承诺”,关键词是“我”和“承诺”。

其中“我”确定了作文的写作视角,以“我”的视角行文;“承诺”需要写出承诺的具体内容。

然后阅读所给文字,每个分句都是文章的立意点。

“对规则的承诺”“对阅读的承诺”“对人生的承诺”“对社会的承诺”等等。

任选一个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写作即可。

也可写其他“承诺”内容。

二、(2017宜宾21(2)题20分)曾经痛苦,才知道真正的痛苦;曾经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曾经牵挂,才能了无牵挂。

我们都曾经伤心过,放弃过,失败过;也曾经快乐过,追求过,成功过……请将题目“曾经”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审题指导】所给文字极富哲理,引导学生从自身深刻的经历出发,突出经历及感受的变化,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

题目“曾经”暗含着变化,联系自身的生活学习经历,写过去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人和事,在这些人和事的发展变化中自身的感受。

也可以写家乡和祖国的,写出家乡或祖国的发展与变化。

三、(2017内江15题50分)宗璞遇见紫藤萝,生的喜悦取代了心的悲痛;海伦·凯勒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黑暗的世界自此有了光明;杜小康遇见孤独,一场暴风雨使他从稚嫩走向成熟。

其实,世间的一切,都是一场魅力的遇见。

就像,遇见一朵绽放的花,就有了心灵的愉悦;遇见一本睿智的书,就有了思想的提升。

遇见一个良师益友,生命就留下抹不去的痕迹;遇见一段多彩人生,生命就沉淀下博大而厚重的精神……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全国各省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按考点精选汇编中心论点(含解析)

全国各省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按考点精选汇编中心论点(含解析)

309教育网309教育资源库 中心论点一、【2017年广西贺州市中考】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生命在阅读中高贵与优雅池莉①人都想要高贵与优雅。

许多人有钱了就去买奢侈品,拼命往自己身上堆积昂贵的东西。

那么,高贵与优雅到底是什么?②是一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勇气和淡定。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勇气是在压力下仍然能够表现出优雅”。

因此,高贵优雅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你面对他人乃至这个世界,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善良与宽容、坚强与淡定、宠辱不惊的定力,这一切都是精神力量。

坚持阅读,就是获得这种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③阅读的目的不为别的,其实就是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

④我以为,阅读是越早越好。

我很可能3岁就可以阅读了,因为我对方块字特别敏感。

人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女弟妹尽早开始阅读,活在当代社会,不学会阅读,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人也是没有光彩的。

⑤阅读要主动积极,我们的注意力一定不要被俗世俗务,不要被手机、电脑以及一些转瞬即逝的泡沫信息所剥夺。

如果你能够坚持阅读,并终身养成习惯,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护身符。

当你非常苦恼、非常沮丧的时候,请打开一本你喜欢的书,这比任何东西都能让你安静平和。

⑥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说,“生活的终极目的就是生命本身。

”我是读了他的书以后,才发现自己的许多错误。

我年轻的时候一心想成名成家,没日没夜地写,永远都不休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当然,人年轻有身体本钱的时候是可以去拼搏的,但是不能以名利为终极目的,一定要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有转换,有思想的进步,有对生命更清晰与客观地理解,要有由浅入深的人生转换。

⑦我建议到一定时候,要读一点哲学。

很多人以为哲学很深奥、很艰涩,其实不然,哲学也有好读的。

“哲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自我理解”,这是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柏林说的。

他的哲学书就非常引人入胜,读了之后无不受鼓舞。

当下,现实,每日每时,都是生活的要义。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议论文阅读专题衢州阅读下面《新京报》(电子版)的一篇时事评论,完成13—16题。

最近由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上映。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摔跤手爸爸打破性别歧视的藩篱,把自己的女儿训练成摔跤冠军的故事。

电影刚一上映,就获得了爆棚的口碑,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2。

①阿米尔·汗能够成为印度国宝级的演员,凭借的是他对电影精雕细琢的苦功夫。

这次为了出演《摔跤吧,爸爸》,已经52岁的阿米尔·汗不惜让自己的身材像吹气球一样忽胖忽瘦。

由于需要出演电影主角19岁、29岁和55岁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所以在身材上需要阿米尔·汗随着年龄改变而有所变化。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折磨成这样呢?替身或者道具,都可以帮助自己完成演出。

②阿米尔·汗却说,如果不自己增肥成一个胖子,就没法真正体会一个胖子的心境。

而之所以要打乱19岁、29岁、55岁的拍戏顺序,那是因为他怕戏拍完了再无动力瘦回去。

阿米尔·汗一年只接拍一两部戏,而每接一部戏,都必须全力以赴。

由阿米尔·汗出演的电影,几乎部部都是经典。

但在每一部经典的背后,其实也没多余的“奇迹”或天赋,无非只是超乎寻常的付出和大量汗水而已。

阿米尔·汗的认真劲,会让我想起中国80年代拍《红楼梦》和《西游记》的那批老艺术工作者。

今天,我们都以为,在小鲜肉当道的时代,工匠式的打磨、精雕细琢的演出,都已经销声匿迹了。

可这个印度的国宝级演员却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时代,用心,永远都不过时。

③阿米尔·汗是一个有“工匠之心”的人。

这足以使他成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但显然还不足以让他成为“印度的良心”。

让他成就此荣耀的,是他“影以载道”的努力。

阿米尔·汗每拍一部电影,几乎都在关心印度的社会问题。

《三傻大闹宝莱坞》关注刻板的教育问题,《我的个神啊》关注的是极端宗教,《摔跤吧,爸爸》则关注女性歧视。

湖北省14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湖北省14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议论文阅读专题黄冈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①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学习语文,同样非下苦功夫不可。

②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

”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因此,语文学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③鲁迅在学生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为我们留下了大约1000万字的宝贵财富,从而成为文学大师,一代风范。

④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风格,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句,因此讲话、写作便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⑤毛主席求学时,每读一本书总是开动脑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

因此他的文章常有真知灼见,而被同学们传诵。

⑥至今“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类的写作佳话,更不胜枚举。

⑦显然,大凡善于运用语文工具的人,无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练。

谁怕下苦功,谁就学不好语文。

⑧所谓下苦功,就是要乐于“自找苦吃”。

一要苦阅读,博览群书,早读夜诵。

二要苦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甲】.三要苦思考。

摄取生活素材,识别书中的真伪优劣,消化语文老师讲解的知识,都得苦思熟虑。

末了,还要苦修改,【乙】.基础差的,不要自暴自弃;基础好的,更应精益求精。

总之,要掌握语文知识就得苦学,也就是要苦读、苦练、苦思、苦改。

当然,“苦学”决非“蛮学”,必须讲究科学方法,探求语文的规律才行。

⑨谁不想让自己的语文学习园地里硕果满枝呢?那就让我们铭记毛主席的教诲吧:“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习的,非下苦功不可。

”(1)下面两句话是从文中【甲】、【乙】两处摘出来的,如果要归还原处,【甲】处应填 B ,【乙】处应填 A 。

A.抱着“新诗千改姑心安“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作文和练习。

B.齐白石作画,“不叫一日闲过”,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文章第⑥段在论证上的作用是从点到面,使论据从个体变为群体,增强了论证力度.(3)文章结尾引用毛主席的教诲,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考点】BC:议论文阅读综合.【分析】本文第①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习语文要下苦夫;接着②~⑧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具体阐述学好语文要下一番苦功夫;最后⑨段总结,让我们铭记毛主席的教诲,下苦功夫,学好语文.【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位置的确定.议论文中句子位置的确定,要理解句意,根据句意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甲】处填写的句子,应能支撑“苦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句话,而齐白石的“不叫一日闲过”正是“苦练”的具体体现,故选B句;【乙】处填写的句子,应能支撑“还要苦修改”一句,而“新诗千改始心安”正是表现“修改”的作用,故选A句.(2)本题考查议论文语段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但此题要注意题干,“在论证上的作用”,只要分析本段在内容上的作用即可.本段在前面三段列举了鲁迅、马克思、毛泽东的事例后,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来总结,指出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很明显是使论据从个体到群体,指出其不胜枚举,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度.(3)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按题目要求分别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分析即可.从内容上看,引用毛主席的话,再次强调了学好语文要下苦功夫这一论点;在结构上,与首段相呼应,首尾圆合,使文章结构完整.答案:(1)【甲】处填B句,【乙】处填A句.(2分)(2)从点到面,使论据从个体变为群体,增强了论证力度.(2分)(3)内容上重申了论点,结构上呼应了开头.(2分)【点评】解答议论文中语段(句子)的作用,主要可以根据位置进行判断.开头段(句子)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针对某种现象(引用某个名言)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中心论点(论题);摆出错误论点,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中间段(句子)的作用: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结尾段(句子)的作用:深化论点;发出号召;提出希望;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加严密;总结全文;总结中心论点;发人深思等.黄石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试题及答案一、书写水平考查(5 分)1.根据作文的卷面计分。

(5分)二、积累与运用考查(28分)2.下列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栈桥(jiàn)襁褓(qáng)蹑手蹑脚(liâ)B.荇藻(xìn)陨落(yǚn)成吉思汗(hàn)C.馈赠(guì)恣睢(zhì)辙乱旗靡(fēi)D.缟素(gǎo)扶掖(yâ)周道如砥(dǐ)3.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 分)A.鹤立鸡群锲而不舍B.惟妙惟肖囊萤映雪C.鞠躬进瘁因地自宜D.形影不离嗟来之食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清吟:声音清楚地吟诵。

B.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C.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D.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5.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依托于大数据建立的“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收集、传播的资源有图书、文字等传统纸介出版物,有美术、影视、音乐等音像作品。

其中,贵州籍汉族歌手吟唱的楚辞经典诠释了汉语之美,彝族儿女演绎的悠悠旋律展现了他们的坚韧气质,大数据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模式,为打造民族文化精品提供了无限可能。

A.既又迂回曲折开端B.只要就慷慨激昂开始C.不仅还荡气回肠开启D.要么要么缠绵悱恻开拓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就选自此书。

B.《孔乙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一首诗。

D.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7.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 分)A.“贵阳市正式开通全国首条青少年禁毒教育热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议论文汇编(湖南益阳)(四)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

(9分)唐僧,为啥不飞过去姜仲华①小时候看《西游记》,心里总有个问题:唐僧取经那么难,其实有好办法呀,孙悟空会驾云,只要背起他,十万八千里,一飞不就到了吗?近日偶读《孟子》,看到有句话: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②“科”是俗语的“窠”,就是坑、洼。

孟子的意思是,流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不把坑、洼填满,就不向前流。

联想起《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经历,忽然若有所悟:唐僧师徒不飞,原来如此啊!③我豁然明白,唐僧师徒的取经路,像流水一样,遇到的每一个坑洼都填满了,再向前走一步。

这是极其注重细节的人生。

这每一个坑坑洼洼,都有上天的美意;这些坑坑洼洼,是熬人的苦杯,其实,也正是盛满祝福和营养的福杯啊!如果用巧法省下走哪个坑洼,坑洼里含着的福分和养分,就得不到了。

师徒四人一个一个地战胜八十一难,一步一步地走过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心如钢铁,在反复灼烧、锤打,抵达西天时,已经不是取经最初的凡铁了,他们脱俗成圣了。

④盈科而后进,是一种厚实、沉着的坚守和忍耐;成就的,是不寻常的质地和品格。

据说,如今的白酒调酒师,能用酒精、香精、味素,快速调出美味的酒。

但是真正的好酒,必须在地下默默无闻地埋藏、发酵多年。

⑤韩国围棋大师曹薰铉写了一篇围棋讲座稿,开头有段话,提醒学棋的人:“我以为,与其一心想着要赢棋,倒不如专心下好每一盘棋的每一步,以留内容充实的棋谱。

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有正道,围棋的每一手也都有其正确的方向。

每一步都尽善尽美的人生是美丽的,围棋也是如此。

”曹薰铉“专心下好一盘棋中的每一步”,不正是唐僧师徒扎实无比的取经之路吗?⑥童年读《西游记》,读到的是巧;人近中年,读出的是拙。

我为童年的小聪明而惭愧,也明白了,真正称得上美好的事业、真正品质恒久的果子,都来自流水一样的“盈科而后进”的精神啊。

(选自2015年第1辑《时文选粹》)18.第⑤段论证的观点是什么?(2分)19.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4分)20.下面链接的材料能不能作为本文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3分)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选自《孔孟论学习》)答案:(四)18.(2分)“下好每一盘棋的每一步”“每一步都尽善尽美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有正道”均可。

(答对一个即给分)19.(4分)示例一:比喻论证(1分)。

将“取经路”比为“流水填满空洼前行”,(1分)形象生动地阐明了“唐僧为啥不飞过去”的原因。

(2分)示例二:比喻论证(1分)。

将“师徒四人战胜八十一难”比为“钢铁在反复的灼烧、锤打”,(1分)形象生动地阐明了“唐僧为啥不飞过去”的原因。

(2分)20.(3分)不能。

(1分)因为“掘井”句阐述的观点侧重“坚持才能成功”,而本文论述的观点侧重“只有历经磨炼,品味过程,才是成功”,所以不能成为本文的论据。

(2分)(2017黑龙江绥化)(二)阅读议论文《敬业与乐业》节选,回答15-18题。

(8分)①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我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③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专为在职业及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④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⑤第二要乐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⑥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6.选文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并分析其作用。

(2分)17.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分)18.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

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

结合“敬业、乐业”,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2分)答案:(二)阅读议论文《敬业与乐业》节选,回答15-18题。

(8分)15.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评分说明:(2分)16.运用了举例论述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有也之必要”,进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评分说明:(2分)答出论证方法得1分,答出论证方法的作用得1分。

17.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有也之 b必要、敬业、乐业三个方面进行论证;运用举例论、道理论证等方法分别进行论证;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评分说明:(2分)能精要概括本文的结构思路并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得2分;如果结构思路分析不完整或没有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只得1分。

18.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

凡职业都要达到孔子说的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并不懈努力追求,力争获得成功。

作为学生对待学业更入脑、走心。

评分说明:(2分)也可用原文作答;表意完整准确即可得2分。

(2017湖南湘西)14.阅读邓拓的《不要空喊读书》一文,完成下列各题①要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认真读下去,为什么会有空喊的呢?②空喊读书的,可能有几种人:第一种人因为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坐不住,安不下心,读不下去,但是又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

第二种人因为有一些误解,以为拿起书来从头到尾读下去,就会变成读死书,所以还不敢也不肯这么做,于是也变成了空喊。

第三种人因为太懒了,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找到什么秘诀,不必费很多力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识,所以成天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

③这三种人即使是极少数的,我们也应该耐心地给以帮助,使他们不再空喊,而认真地坐下来读书。

并且对这三种人还要有所区别,采取不同的办法给以帮助。

④三种人之中最难办的是懒病太深的人。

这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要促使他痛下决心,勤学苦读。

虽然不必采取什么“以锥刺股”那样的办法,但是,也要有相当的发愤之心,否则是一事无成的。

而只要真的勤学苦读了,那么,有时候才有可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

唐代大诗人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不是全属无稽之谈。

古人类似这样的故事还多得很。

例如,唐代鲍坚的《武陵记》一书,还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后汉马融勤学。

梦见一林,花如锦绣。

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

时人号为绣囊。

”⑤很明显,马融所以能够变成“绣囊”,并非真的因为他做梦吃了花儿的缘故,而是因为他勤学苦读的缘故。

⑥听了这个故事,如果不从勤学苦读方面去向马融学习,而光想做梦吃花儿,那又会有什么结果呢!⑦可是,按照懒人的想法,却很可能不从勤学苦读上着眼。

他也许会想到:这真妙啊!古时马融做梦吃了花儿,醒来就能通晓天下的文词;那么,现在能不能请一位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的办法,比如用注射针之类,对人脑进行注射,来代替读书呢?如果能发明这样的方法就太好了。

到那时候,打一针或者吃一服药,就能吸收多少部书;这么一来,只消一个早上就培养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岂不妙哉!⑧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决不会真有人做这样的想法。

但我们能从中体会到老老实实的读书态度的重要性,便有极大的受用。

⑨然而,是不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又会被批评为读死书呢?决不会的。

我们反对读死书主要是指那种目的不正确的而言,并非说:认真读书都是读死书。

要是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有许多人根本还没有读什么书,完全说不上什么读死书或者读活书的问题。

⑩有的人老爱高谈阔论。

什么事也没有做,先要谈论个不休。

大家都曾见到,有的成天在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如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时间,放在老老实实的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

⑪至于那种坐不住的人,只要下决心坐下来,很快就能养成习惯。

这种人的毛病最轻,最好治。

⑫一句话,读书不要空喊,到处叫嚷毫无用处。

你觉得自己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有关的书籍,如有可能再想法买到这些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地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遇到自己有用的重要材料就用本子记下来。

这样做,从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下手,兴趣很快也会培养起来,日积月累,就能读好多书,掌握好多知识。

舍此以外,别无路子可走。

(原文有删改)(1)请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

(2)第五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作用?(3)第九段划线句子中“这样”指代什么?为什么说这样的理解大错特错?(4)文章中“梦笔生花”“后汉马融勤学”的故事,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启发?【考点】BC:议论文阅读综合.【分析】这篇文章以“读书”为中心展开论述.文章第①段摆出论点,并对错误观点给予否定;第②段,分析“空喊读书”者的三种不同表现;第③~⑪段,具体分析改变三种“空喊读书”者的方法;第⑫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读书不要空喊,我们要从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下手,多读书,读好书.【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论点的提炼和概括.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一般是文章的标题,或出现在文章的首尾段,也有的需要自己来概括.本文的标题给出了议论的话题,文章围绕着“空喊读书”这一错误的读书现象展开,作者在开篇第一段摆出了自己的观点,“要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认真读下去”.(2)本题主要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本段中将马融比作“绣囊”,运用的是比喻论证,来证明上段提出的问题,即:只有勤学苦读,才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3)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对象及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第一问,代词指代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这”代指的一般是上文,“那”是代指下文内容.结合前文内容的理解,可以看出,“这样”指的就是本段开头提出的“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会被批评为读死书”.第二问在读懂本段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发现原因在文中作者也分析了,是因为“我们反对读死书主要是指那种目的不正确的而言”,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即可.(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题,解答要读懂故事,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来表述感悟启发,注意表述流畅,语言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答案:(1)要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认真读下去.(2)比喻论证;将读书有所成的马融比作“绣囊”,论证了只有勤学苦读才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的观点,形象生动,通俗易懂.(3)①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会被批评为读死书.②因为反对读死书指的是读书目的不正确,并不是说认真读书就是读死书.(4)①读书要认真仔细,善于思考;②广泛的读书积累是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③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二)说“正”(12分)李建永①每一个汉字的组成结构部分,往往都包含着丰厚的意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