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社区探索适合临床和社区的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合集下载

“院校融通,循环渐进,3111”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院校融通,循环渐进,3111”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院校融通,循环渐进,3111”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始终是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使高职护理教育顺应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真正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我院护理专业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形成了可参考的、具可操作性的“院校融通,循环渐进,3111”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院校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重视生存质量,对医疗卫生、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1],针对特殊人群、慢性病人群及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服务成为未来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已由以医疗为主转变为重视预防和保健工作。

护士角色将由单纯护理疾病向以“人”为中心的全面护理转化,护理工作亦从照料转向维持和增进人类健康,消除和减少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

这对高职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院护理专业在护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始终走“校院一体、医教结合”之路,依托附属医院的优势,突出实践教学,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彰显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

1 内涵以医院及相关行业全方位、全过程结合为依托,根据社会调查和市场需求,在护理专业建设委员会参与下确立“院校融通,循环渐进,3111”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指前3个学期的校内培养,包括校内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第一个“1”指第四学期在医院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临床见习和岗前培训(由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二个“1”指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一学期,由临床有经验的医护专家承担教学任务,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真实化;第三个“1”指临床实习、方向选择并强化培训和毕业设计。

通过培养模式调整,实现“院校深度融合“;通过课程设置调整,融入证书教育;通过时间分配调整,加大实践教学比例;通过培养方向调整,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以工作 岗位群和学生 发展 建立新的课程模 块 - 2
按照四大护理 岗位群 的任职要求 ,构建 以项 目为导 向,以项 目涉及

于任务 分析落 实能力培养 ,将教学过 程与工作 过程融为 一体 、职业 标
准与专业标 准融为一体等口。 】
的理论、实践任务并融人 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主要教学 内容 ,同时根据 专业能力要素的具体要求及教学 内容 的逻辑 关系,通过精减 、融合 、重
【 关键 词 】 高等 护理 专 业 ;课 程体 系 ;人 才培 养模 式 中 图分 类号 :R 12 9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7 - 14 (0 2 8 0 7 - 3 6 1 89 2 1 )0 - 28 0
为 贯彻执 行教育 部提 出的积 极推行 职业教育 与社会 实践相结合 的 学习模 式 ,把 工学 结合作 为高等职业 教育人 才培养模 式改革 的重要切
切实加 强地 区农牧 区卫生工作 的意见 等文件精 神 ,农村 、社 区护 理
将 成为护理 行业新 的主体 岗位 ;随着 人 口老龄化 的趋势 ,我国老龄 人 E比例 达到 1%以上 ,老 年护理 必将成 为护理 岗位的主要 组成部分 ; l 0 随着经济 的快速 发展 ,居 民生活水平 和质量 的 日益提高及 大众对健 康 的关注 ,慢性病 和伤残 的康复治疗护 理 已经被社 会各届 广泛重视 。康
革 的顺利进行 ,介绍如 下。
切为 了学生 的发展 ,为 每一个学 生提供适应 人才市 场需要 和职业发
展 前景 的学 习资 源 。力求 在课 程设 置 、教学 内容 组 织 、知识 技 能培
养 、教学评价 等方面给学 生提供选择 和个人 发展的空 问 ,构建护 理 、

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引言:护理人才是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目前护理人才短缺的情况,制定一套系统的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至关重要。

一、人才培养计划1.市场需求分析:调研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人才需求的类型、数量和地域分布情况。

2.教育目标的制定:根据市场需求的分析结果,制定护理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包括培养护理技术能力、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等方面。

3.课程设置与实践结合:基于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培养体系的建立:建立从初级护理人员到高级护理人员的培养系统,明确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确保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护理人才。

5.评估与优化:建立护理人才培养的评估体系,对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培养计划进行优化和调整。

二、实施方案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护理专业的教育资源配置,包括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

此外,与医院和社会资源合作,扩大实践教育的范围和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引进外籍专家和人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外籍专家和人才。

借鉴国际先进的护理人才培养经验,吸收国际高水平的护理人才。

3.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与医院和养老院等医疗机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通过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医疗环境,提高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4.制定奖励政策:建立护理人才培养奖励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实践积极性。

5.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使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当前行业动态和教学发展趋势。

结语:通过制定一套系统的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为推动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结合我省社区护理现状培养社区护士途径的研究与实施

结合我省社区护理现状培养社区护士途径的研究与实施

中完善 自身” 为宗 旨, 通过开展一 系列 的与 同学们学 习 、 生活和工作
密 切 相 关 的活 动 , 到 全心 全 意 为 全 校 师 生 服务 。 做
[】 2 王曼文. 论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机制的构 建『. l J 中卅 学刊 ,0 7 55 ] 20. (. 2 ) 【] 3 孙佳炎. 国外成功经验拓宽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之路 『. 借鉴 J佳木斯大学社 1 会科学学报 , 0 9 20. 3 [ 杨飞杨, 4 】 松梅 曾, 秀敏 浅论加快落 实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 实践【 . J教育与 1
创业教育使 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多 了一种选择的机会 , 但有 志于创业 的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是有风险的。成功创业必 须要有一定的财力和创业能力做保障。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 动的 目的是开阔 眼界 , 培养领导 能力及团队协作 能力 ; 提升 自身综 合 素质, 增强 职业 核心竞 争力 ;提高 自身心理 素质, 增强抗挫折能
职 业 , 5 5期 总 8
创业 实践 中心应该秉承开放性的思想 , 积极 吸纳有创业 激情的 同学和团队 , 不断整合优化资源 的配置 , 努力开发适应市场 的项 目, 打造成熟 的运作 团队。在校团委的直接指导下 , 和全校师生共 同开 展了形式多样 、效果显著的创业实践活动, 同时也开展 了大学生创 业精英训练营 , 大学生创业咨询服务 日, 创业讲座 , 创业实战等创业 服务活动 , 努力打造了由大学生 自主经营 的创业 品牌 。创业 实践中
医学信息 2 1 0 0年 1 0月第 2 3卷第 l 0期 Me i lIfr t n O t2 1. o. 3 N .0 dc nomai . c. 0 0 V 12 . o1 a o 心将在校团委 的指 导下 , 利用 在校大学生人才 和资源的优势 , 大力 推进就业创业 服务工作 , 积极开展创 业教育工作 , 大力推广创业实 践工作 , 力做好创业孵化工作。 努

人口老龄化下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人口老龄化下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人口老龄化下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常态化的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养老护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因此,护理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口老龄化下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人口老龄化对护理学专业的需求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不断增长,同时儿童和青年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学专业需要应对增加的老年人口,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照护服务。

老年人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多种多样,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细致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护理学专业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满足社会对护理学人才的需求,现代护理学专业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学历教育模式学历教育模式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此模式下,护理学专业可以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

学生需要在学校接受专业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完成相关的学业要求和实习经验。

毕业后,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考试取得注册护士或执业护士资格证书。

2.职业培训模式职业培训模式是一种比较快速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一定需要接受学历教育,而是可以通过职业培训等方式获取专业技能。

一旦完成培训,学生就可以开始在护理行业中工作。

3.在线教育模式在线教育模式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可以在家通过网络接受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并获得相应的学历或证书。

这种模式可以更加灵活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护理学专业培养模式的优缺点不同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各有优缺点。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优缺点:1.学历教育模式优点:学历教育模式可以提供全面的医护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提高综合素质,并且可以取得注册护士或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在职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缺点:学历教育模式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学费和生活费用也较高,对学生的经济压力较大。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摘要:本文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以护理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探索紧密结合临床的护理教育模式,以期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高技能”的护理杰出人才。

关键词:护理人才人才需求结合临床随着人们对健康、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要向老百姓提供更为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就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医疗专业技术人才。

而护理专业技术人才是医疗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年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近几年,尽管我国护士数量不断增长,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缺口。

医疗活动中大量的具体工作要由护士来承担。

因此,行业内有“三分医疗、七分护理”的说法。

“十二五”提出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科学确定护理教育的规模,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推进学校教学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有效衔接。

[2]本文通过对用人单位对护理毕业生的需求、满意度情况,有针对的探索紧密结合临床的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推动护理教育改革、促进护理专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用人单位对护理毕业生的要求作者作为民办高校护理就业办老师,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每年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对学院教学提出建议,进一步掌握护理专业市场用人需求,这样对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依据。

通过对2011、2012届专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及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用人单位尤其是医院普遍反应护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达标,实践能力差,基本功掌握不扎实,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人文素质不全面,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

对学院教学方面重点指出,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培养。

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新途径

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新途径

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新途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护理服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建立健康、幸福、有尊严的老年生活,成为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

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各种健康需求,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成为新的解决方案,而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实施医养结合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探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重要性,以及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重要性1.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质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以医疗、护理、康复以及社会化养老等为核心,通过整合医疗资源、社会资源和生活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心理慰藉、文化娱乐、食宿服务等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人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旨在提升老年护理服务的全面性、协同性和专业性,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2.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需求也愈加多样化。

一方面,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需要更多的日常护理和照料;老年人多种健康问题的出现,也需要更加专业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护理。

传统的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以整合医疗、护理和康复资源,实现个性化、高效化的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降低医疗和护理成本传统的养老模式以家庭为主,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家庭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

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以通过专业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减轻家庭的照料压力,降低医疗和护理成本,提高服务的经济效益,缓解老年护理需求的压力。

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新途径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我国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主要以医学院校和护理学院校为主,但在实际工作中,人才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常常脱节。

为了培养出更加符合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专业人才,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具备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高校综合医院社区三位一体联合培养全科医学生

高校综合医院社区三位一体联合培养全科医学生

高校综合医院社区三位一体联合培养全科医学生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具有全科医学素养的医学生,高校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合作,开展了三位一体联合培养全科医学生的实践方式。

这种新的培养模式旨在让学生在不同医疗环境中获取更全面的临床实践经验,提高其综合医学素养,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全科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背景与意义二、联合培养模式的实施方式1. 学习阶段分配在联合培养模式下,学校、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将学生的学习阶段进行合理分配。

学生在校期间将接受医学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临床技能的训练,同时安排适当的时间到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实践学习。

这样学生可以在不同医疗环境中获取更全面的临床实践经验,培养其全科医学素养。

2. 专业导师队伍建设针对联合培养全科医学生的实践需要,学校和医疗机构联合建立专业导师队伍,负责指导学生的临床实践和科研项目。

专业导师队伍包括来自学校教师和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成员,他们在教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3. 实践经验交流学校、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将定期举办实践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在不同医疗环境中的实践经验得到分享和交流。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全科医学的了解,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多样化的医疗问题,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联合培养全科医学生的实践模式在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医学素养得到提高通过在不同医疗环境中的实践学习,学生将接触到更多种类的疾病和病情,培养了他们全面、综合的医学素养。

他们在综合医院可以接触到各种专科疾病的诊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了解到基层医疗服务的实际情况,基层医疗机构则可以让学生更贴近患者,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

2. 实践能力得到增强通过在不同医疗环境中的实践学习,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

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教 学 内容 、 革 临床 及 社 区 实践 教 学 、 革教 学 方 法及 成 绩 考核 等 环 节 来 构 建 新 的 护 理 本 科 人 才培 养 模 式 。 改 改
关键 词 : 理 本 科 ; 才培 养 模 式 ; 学 改 革 护 人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40 G 2 文 献 标 识 码 : C d i1.99jin 10 — 4321.109 o :036/ s .0 9 69.000.3 .s 文 章 编 号 :09 69(001 07 ~ 2 10 ~ 4321)A一 04 0
本 科 人 才 培 养模 式 改 革 研 究 , 建 符 合 社 会 发 展 需 求 的新 的 护 构
理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
3 改 革 的 内容
重 视 学 生 个 体 身 心 的全 面 发 展 ¨ 。 1 ]
1 3 我 国护 理 本 科 教 育 的 迅 速 发 展 护 理 本 科 教 育 逐 渐 成 为 . 国 内 护 理 教 育 的 主 要 形 式 , 生 规 模 逐 渐 加 大 , 制 以 四年 制 为 招 学 主 , 现 培 养 应 用 型 高 等 护 理 人 才 的教 育 理 念 。 体 14 《 科 医 学 教 育 标 准— — 护 理 学 专 业 》 酿 出 台 当 前 教 . 本 酝 育部 高等 学 校 护理 学 专 业 教 学 指 导 委 员 会 正 酝 酿 出 台 《 科 医 本 学 教 育 标 准— — 护 理 学 专 业 》 。该 标 准 是 对 护 理 学 本 科 教 育 的 最 基 本 要 求 , 用 于 护 理 学 专 业 本 科 教 育 的评 估 与认 证 , 括 学 将 包 校 自评 、 家 组 考 察 、 出建 议 、 布 学 校 认 证 和 结 论 等 , 国 所 专 提 发 全 有 开 设 护 理 学 本 科 专 业 的 院 校 都 应 达 到 本 标 准 规 定 的 各 项 要 求 。也 表 明 今 后 我 国将 有 统 一 的质 量 标 准 来 规 范 和 调 控 护 理 本 科教育 。 15 《 士 条 例 》 . 护 的实 施 20 0 8年 5月 1 日国务 院 颁 布 的 《 2 护 士 条 例 》 始 正 式 实施 。《 士 条 例 》 二 章第 六 条 规 定 , 士 执 开 护 第 护 业应 当 经 执业 注 册 取 得 护 士 执 业 证 书 , 可 从 事 执 业 活 动 。按 方 照相 关 规 定 , 2 0 年 在 校 护理 学 生 须 毕 业 当 年 参 加 国家 护 士 自 09 执业 资格 考试 。护 理 本 科 毕 业 生 无 一 例 外 也 必 须 参 加 执 业 资 格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护理、精方向、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护理、精方向、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大健康、大卫生”观念赋予了护理专业新的内涵,将医疗卫生的关注点从治疗发作性疾病的疾病模式逐渐转变为保健护理模式。

护理工作从传统的疾病护理向生命全过程护理转变,将预防、保健、康复与治疗融入护理体系中。

行业对护理人才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宽领域、精细化、高素质的趋势。

为培养新型护理人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以大护理专业对接大健康产业,以专业的精方向设置对接产业的精细化需求,以校、政、院、网的跨界融合培养适应现代健康行业需要的护理人才”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开展“大护理、精方向、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要研究内容与实践1.实施“大护理、精方向、跨界融合”改革对接大健康服务产业链各领域及新兴岗位群,明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立足大护理专业,精设临床、养老、康复、社区和母婴护理等5个方向,精准对接领域扩大、岗位细分的现代健康服务业。

既大专业培养又精方向对接,形成了“既多能又一专”的专业建设新模式。

学生入学的第二学年开始对其实施分方向培养,第三学年则进入对应机构(医院+养老院、社区、康复及母婴机构等)实习。

对应培养定位调整培养规格,在能力培养上除要求具有临床护理岗位所需基本素质外,还注重培养养老护理、社区康复、家庭护理、健康保健、心理咨询、营养调剂等知识和能力。

2.构建“校院融合、临床对岗、三一递进”的育人模式牵头成立了咸阳职教集团,建立校、政、院三方联动合作机制。

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牵头、企业参与成立了咸阳职教集团,与咸阳市中心医院等5所集团成员医院签订协议,在各合作医院组建了校院工作站(教学科)、教研室,制订了校院融合人才培养制度文件共计10篇51项,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

实施校院融合育人,三年“三一递进”培养。

按照“学院建病房,医院设课堂”的理念实施“办学入(医)院”,将课堂移入医院,学校医院双方共同组织教学,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培养。

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关键 词] 医学 高职 高专 ; 护理 专业 ; 学结 合 ; 工 院校合 作 ;培 养模 式 [ 图 分类 号 ] G68 2 中 4 . [ 献 标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 0—7 12 0 )8O 7一2 文 O 21O ( 09 O一O 9O
二 、 学 结 合 、 校 合 作培 养护 理 专 业人 才 的 思路 工 院 ( ) 立 河 南职 工 医 学 院一 周 口市 中心 医 院 护 理 专 业 一 建

以 医院为依 托 , 培养 护理 岗位所 需人 才 , 照行业 对 护理 人 按 才 规格 的要求 , 调整 和 确立 护 理 人 才培 养 方案 。双 方共 同承 担 培 养学生 的责 任 , 保证人 才培 养的 良好 社会适 用性[ 。 2 ]
( ) 立“ + 1 教 学模 式 。 二 确 1 ”
学 生培 训 基 地 。
教 育 部 “ 于 全 面提 高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若 干 意 关
见 ” 件 中 明确 提 出 : 大 力 推 行 工 学 结 合 , 出实 践 能力 培 文 要 突
养, 改革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工 学 结 合 表 现 在 医 学 高 职 教 育 上 就 是 院 校 合 作 。我 院 在 2 0 O 8年 以 护 理 专 业 作 为 突 破 口 , 先 率 与周 口市 中 心 医 院合 作 , 行 了院 校 结 合 共 同 培 养 护 理 专 业 进 人 才 的 探索 与实 改 革。 三 指
通 过 “ + 1人 才 培 养模 式 的探 讨 , 中借 鉴 一 些 宝 贵 经 1 ” 从 验 , 导 校 内护 理 专 业 的 教 学 改 革 , 而 使 教 学 更 贴 近 临 床 指 从 需求 , 达到 校 内教 学 与 临 床 需 求 零 距 离 对 接 , 生 毕 业 后 能 学 迅速进入角色, 独立 承 担 工 作 任务 , 短适 应 时 间 。 缩

卫生院人才培养计划

卫生院人才培养计划

卫生院人才培养计划卫生院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基层医疗体系的重要支撑。

为了更好地发挥卫生院在社区卫生事业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加强卫生院人才培养,使其更加专业、精通技能,更有爱心、责任感,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培养规划卫生院人才培养计划应以提高医护人员素质为首要目标。

通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卫生院医护人员将不断提高其独立解决复杂的医疗问题的能力,增强诊疗水平和护理技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更好为患者服务的目的。

其次,卫生院人才培养计划应该注重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改善服务质量,完善管理工作,提高人员培训和发展机会,鼓励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力争做到事半功倍。

最后,卫生院人才培养计划还应建立完善的考核和奖惩机制。

通过对医护人员的考评,评价他们的工作表现,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服务质量。

二、人才培训1. 培训目标:要深入开展医疗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对医学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及运用,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增强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为群众献上优质服务。

2. 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人员的不同需求,开展各类医疗技能培训培训。

包括基本理论知识、临床诊断与治疗、急救技术、卫生管理、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培训项目。

3.培训方法:普及网络课程,定期组织座谈、讨论、讲解等方式进行针对介绍医疗服务工作的基本流程、处理预估情况的规定标准、文书格式等详细的操作流程。

三、服务意识卫生院人才培养计划应该重视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的培养。

要通过开展“人性化服务”,让患者体验到无微不至的护理,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关注并解决患者的真实需求,要注重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公信力和信任度。

四、创新能力卫生院人才培养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医护人员的创新能力。

靠医学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无法面对医术改变和技术突破,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探究问题并迅速解决的能力,提高资源利用能力。

卫生院应该鼓励医护人员创新并奖励创新成果,不断推动卫生院服务质量的提升。

“医校融通”背景下护理三校生“1+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医校融通”背景下护理三校生“1+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构造样式和运作方式,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1]。对 工作;第 6 学期是在临床带教老师的监督下,独立完成临床护理
口招生模式简称三校生,它作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培养模式之 工作,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
一,已经被大多数中高职学校所认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患者的健康问题并实施整体护理,具有创
基本素质 第 1~2 校内 必修课 12
266
244 510
课程
学期
医学基础 第 1~2
校内 必修课 3
120
24 144
课程
学期
专业基础 第 2
必修课、
校内
6 138 118 256
课程
学期
选修课
专业临床 第 3~4 校外 必修课 11
296
442 738
课程
学期
身心整体护理的能力;第 3~4 学期:在临床带教老师的帮助下,
习惯、兴趣来说,和进入高中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2]。因此如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人
何使三校生的培养顺应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培养高素质技能 文素养的培养,依托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使学生的职业能力
型护理人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院护理类专业自 2011 年 “递进式”提升,从而实现学校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第1
专业 见岗
校外 必修课
1
-
完成所有专业课及临床医院综合实践的学习,目标是初步认知 实践
学期
4
4
医院护理工作内容,牢固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初步培 课程 顶岗 第 5~6 校外 必修课 1
-
864 864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觉得“人才培养”听起来高深莫测,实际上呢,就像咱们平常说的“种树要栽对树”,人才培养也得抓住根本。

你想,要是没有合适的人才,咱们的社区卫生服务可就成了一盘散沙,没法真正服务居民的健康了。

那接下来就让咱们看看这个方案是怎么一回事吧!2. 人才培养的意义2.1 健康服务的基础首先,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不是个小角色。

它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连接着患者和大医院。

说白了,咱们得培养出懂行的专业人才,才能保证居民的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关注。

想象一下,要是你家附近的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优质的健康咨询和服务,那可是实打实的“民生福音”啊!2.2 提升服务质量再者,人才培养不仅关乎健康,也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

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就像一支经过精心编排的乐队,各个乐器相得益彰,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章。

反之,要是队伍里有个“音不准”的,那可就尴尬了!所以,提升服务质量,得从根本的人才培养做起。

3. 人才培养的策略3.1 实用技能培训接下来,我们得说说具体的培训策略。

首先得有实用技能培训。

比如,咱们可以组织一些培训班,教社区医务人员如何进行健康评估、疾病筛查等基本技能。

别小看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得好可是能救命的哦!而且,培训的内容也要紧跟时代步伐,跟上新的医疗技术和理念。

3.2 在职继续教育除了基础技能,还得注重在职继续教育。

你想啊,医学知识更新得飞快,今天学的东西,明天就可能过时。

因此,我们可以定期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研讨会,甚至通过线上课程,让大家随时随地都能学习。

要是能够把这些知识带回社区,那简直就是“买一送一”啊,既提升了个人能力,又增强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4. 人才引进与交流4.1 引进高层次人才当然,光靠内部培养还不够,咱们也得引进一些高层次的人才。

这些“新鲜血液”不仅能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还能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1. 引言哎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这可是个大事,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听着就觉得重要吧?你想,咱们的健康可得靠这些辛勤工作的医务人员啊!但是,光靠一腔热情可不行,还得有系统的培养计划,才能让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接下来,咱们就从不同的方面来看看这套培养方案到底是咋回事。

2. 培养目标2.1 目标明确首先,咱们得明确培养目标。

简单来说,就是要培养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会和病人沟通的“全能型人才”。

你想啊,医疗技术再好,沟通不行,病人心里也不会觉得踏实。

我们希望能培养出既有医学素养,又能像老朋友一样和病人聊天的医生、护士。

2.2 人才梯队其次,人才梯队也很重要。

就像一棵大树,得有根,有干,有叶,才能长得茂盛。

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基础的医护人员,到专业的技术人才,再到管理者,每一个层级都不能少。

这样才能保证服务质量,让大家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3. 培养内容3.1 基础知识再来说说具体的培养内容。

首先,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

你想,医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怎么能治病呢?所以,得加强对医学基础知识的培训,比如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这些,都要讲得透彻,让大家心里有底,出门能自信。

就像学车,必须得先学会看交通信号,再敢上路,不然可就糟了!3.2 实践能力接下来,实践能力也是关键。

光说不练可不行,得让学员们上手动手。

咱们可以安排实习,让他们在实际的医疗环境中锻炼。

比如,跟着经验丰富的医生一起查房,观察如何与病人沟通,学习如何处理突发情况。

这样,不但能学到真本事,还能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关键时刻不慌张,稳如泰山!4. 培训方式4.1 多元化培训然后,培训方式上要多元化。

别光坐在教室里死记硬背,得有各种形式的学习。

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模拟演练、案例讨论等多种方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比如,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互相学习。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国的护理教育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并进一步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护理教育模式的演变,使现代护理观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理教育必须适应现代护理观的要求,顺应趋势培养适应整体护理需求的高素质、精技术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字】护理教学;人才培养;创新实用型【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288-021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1]。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整体的、系统的、综合的,涉及护理教育的各个环节,必须有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其内涵是一种护理教育思想和体现教育思想的教学运行方式,包括护理教育目标和培养的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培养模式处于指导地位,并以此为核心决定着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2]。

科学意义上的护理人才培养,起始于南丁?格尔,她的主要思想:护理是一门有别于其他医学的专业,需要有自主权,需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3]。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说,包含了教育的整个过程和环节,超出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更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护理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课程实施的组织和准备、教与学的策略以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等几个方面内容。

2 我国护理人才培养现状2.1 起步晚教学水平低我国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整体护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并不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须具有社会学、 心理学及人际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 和能力 。
自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 关于卫生 改革 与发展 的决 定》 做 出 “ 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 逐步形成 功
能合理 、 方便群众 的卫生服务 网络 ” 的重大决策 以来 , 不少城 市 积极试点 , 如上海 、 广州等城市 的社 区护 士 已开始 分批接受 较
服务对象、 以家庭为单位 、 以社 区为范围的观念 , 遵循现代 医学
模式 , 树 立以预 防为 主的观念 , 合理利 用社 区资源 为社 区家庭
中的护理对 象提供连续性 、 综合 性的健康 护理及管理。帮助护 生将杜 区护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 为将来从事社 区护理
工作打下基础。
( 2 ) 综合护理能力 。 社区护士即全科护士 , 将 面对各种病人 和残障者 , 如术后病人 、 脑卒 中恢复期病人 、 精神病病人 或临终 病人等 。因此 , 社 区护士必须具备能对社 区常见慢 性病 、 传染 病、 精神病等病人进行护理和管理及对社 区急重症病人进行 院
规范、 系统 的岗位培训 , 并取得 了初步成效口 J 。 但是 , 短期 的岗位
注: 本文系“ 人卫社杯” 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征文获奖论 文
参考文献 :
( 2 8 ) : 1 4 3 — 1 4 4 .
【 l 1 张志强 . 在药剂专业教学中引入药学保健观叨. 广东药学, 2 0 0 4 , 1 4 ( 3 ) :
8 1 — 8 2 .
【 3 】 王建平 , 金大源, 王玮琴 . 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 , 促进抗菌药物 的合理 使用叨_ 中国药房, 2 0 0 5 , 1 6 ( 9 ) : 7 1 4 - - 7 1 5 . A
v 0 l I 3 2 2 01 4 No . 6
结 合 社 区 探 索 适 合 临 床 和 社 区 的
高 等 护 理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初 钰 华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山东 烟 台 2 6 4 1 9 9 )

要: 以紧密结合社 区为切入点 , 结合社 区 医疗服务 的需求 , 探 索适合社区及 临床的护理人 才培养模式 。通过调研、 文献
4 讨 论
个人和家庭的健 康档案 ; 独立地 向个人和家庭提供各项 护理 技 术服务 。 这就要求社 区护士具备较高的解决 问题 和应变能力。 ( 4 ) 预见能力 。在医院 , 临床护士主要运 用顺 向思维 , 即针
对已发生 的问题 , 找出解决 的方法并实施 。而在社区 , 社区护士 不仅要运用顺 向思维 , 还要运用逆 向思维 , 即在问题发生之前 , 找出可能导致 问题发生 的潜 在因素 , 从而提 前采取措施 , 避 免 或减少 问题 的发生。同时 , 社 区护士有责任向病人或残疾人 、 家
步壮 大起来 。 目前 , 社区卫生服务也是我 国卫生改革 的重要 举 措, 是保 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 。然而 , 我 国的社区
从2 0 世纪 9 o 年代开始 , 随着社 区卫生服 务 的开 展 。 国内 部分医学院校在高等护理教育课程 中增设了预防医学 、 健康教 育、 社区护理等与社区护理相关的课程 , 普及社 区护理知识。 但
力外, 还应具备以下适应社区家庭护理工作的能力。
( 1 ) 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社 区护士 的合作 者是社 区卫生 服务站的其 他卫生工作人员及 社区的管理者 , 社区护理 的对象
区护理人才 十分缺乏。 我国社区护理教育主要 有岗位培训和学 校教育两种方式。
1 . 1 岗位培训
是社区的全体居民。 面对这些具有不同年龄、 家庭、 文化及社会 背景的合作者和护理对象, 社区护士要想更好地开展工作就必
l 5一
团 苏芥 . 药 学保 健与 临 床药 学 的 区别 研 究 中 国医 药 导报 , 2 0 0 7 , 4

前救护 的能力 。 ( 3 ) 独立判断 、 解决 问题能力 。在社 区, 无论是社 区的服务 站还是 病人的家中 , 无论护理条件及设备与 医疗机 构有 多大差 距, 护士都必须独立完成对个人 、 家庭 和社 区的健康评估 , 建 立
理事业健康蓬勃发展。因此 , 结合社区探索适合时代和社会需
求 的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 是护理教育者当前面临 的重要 问
题。
我们通过对 国家医改的重点工作 、 社 区护理人员 的执业标
准和岗位要求的调研分析 , 认 为临床护理人才除应具备基本能
1 我 国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 , 我 国医学 院校 、 护理院校很 少开设专 门的社 区护理 专业 , 社 区护士 的来 源主要是普通护理 专业 的护生 , 专 门的社
分析等方法, 确定适用于临床和社 区的人 才培养 目 标、 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构建社 区护理 实践教 学体 系, 建立结合社 区的 高等护理人 才培 养模式 , 促进社 区护理 事业 的
中图分类号: G 6 4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4 ) 0 6 - 0 0 1 5 - 0 2
是, 社区护理 的内容只 占护理专业课程 的 5 %左右 , 不能满足社 区护理的需要i 2 ] , 而且即使 开设社 区护理课程 , 也没有一本 适合 当前 中国国情 的统编教材 。 2 人才培养 目标
护理 目 前仍处于萌芽阶段 , 只有确定适合 国情 的社 区护理人 才
培养模 式 , 加 强对在校护生 的能力 培养 , 提高社 区护理 队伍 的 整体 素质 , 才能保证社 区护理 的质 量 , 才能保证我 国的社 区护
1 9 7 8年 ,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社区护理成为社区居民可接近 的、 可接受的 、 可负担得起 的卫生服务 , 从此社 区护理 以不 同的
培训仍未转变护理人员本身的观念 ,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缺乏 自
觉性、 责任心和紧迫感。
1 . 2 学校教育
方式在世界各 国迅速发展 , 社 区护士 的队伍从质量 和数量上 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