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心电监测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手段,用于监测人体心脏电活动。
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测的操作流程,并详细阐述与之相关的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心电监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其次,在仪器上设置好患者的信息,并选择适当的监测模式。
2. 仪器连接将心电监测仪器连接到患者身上。
通常情况下,需要贴上至少12个导联的电极,以获得心脏电活动在不同部位的记录。
确保电极与皮肤密切接触,避免松动或脱落。
3. 记录心电图启动心电监测仪器,开始记录患者的心电图。
此时,患者需要保持安静,不进行剧烈运动或活动。
操作人员需监测心电信号质量,确保记录到准确可靠的数据。
4. 心电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心电监测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患者在监测过程中摘下电极或乱动,以免影响信号质量。
- 定期检查电极是否松动,必要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 留意监测仪器显示的电池电量,及时更换电池或连接电源。
5. 结束监测并拆除电极根据实际需要,结束监测并拆除电极。
在拆除电极时需小心,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或损伤。
二、评分标准心电监测的评分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波形清晰度评判波形清晰度是判断心电图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通常,评分标准包括清晰、不清晰和无法判断三种情况。
清晰的心电图有助于医生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心脏电活动。
2. R波检测准确率R波是心电图中最明显的一个波峰,检测其位置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检测到R波的准确率和漏检率。
3. 心律失常检测心电监测中,及时发现和判断心律失常是非常重要的。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漏检率、误检率和准确性等指标,用以评估心律失常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ST段分析ST段的异常变化可以表明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情况,因此必须对ST 段进行准确的分析。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ST段平稳、上升、下降等情况的评价。
综上所述,心电监测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仪器连接、记录心电图、注意事项以及结束监测等环节。
三甲医院《心电监测》评分标准

5
4
2
1
判断准确,及时发现异常心电图;
5
5
4
2
1
相关知识
(10分)
1.指导要点;
3
3
2
1
2.注意事项;
7
7
5
3
1
心电监测评分标准
6
6
4
2
1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调整波幅;
4
4
3
2
1
根据患者病情设置各项报警参数,开启所有报警;
10
10
7
4
1
发现异常数据及时打印留图,并报告医师处理。
10
10
7
4
1
评价
(20分)
关爱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5
5
4
2
1
与患者交流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
5
5
4
2
1
操作流程熟悉,电极片位置安放正确;动作规范;
2
2
1
暴露患者心前区,确定贴电极片的位置,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局部皮肤;
8
8
5
3
1
将导联线与电极片连接,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胸壁合适的位置,观察心电图波形是否稳定;
10
10
7
4
1
连接经皮血氧饱和度夹于患者指(趾)端,使感应区对准指(趾)甲,每1~2小时更换一次部位(口述);
6
6
4
2
1
连接血压袖带,松紧度以插入1指为宜,启动血压测量,设置测量间隔时间;
项目
操作要点
分值
扣分
评估
(6分)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及配合程度;
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心电监护考核是评估监护人员在心电监护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的重要环节。
评分标准的制定可以为考核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标准,并能够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以下是一份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的示例,共700字。
一、实际操作技能(300分)1. 心电图测量(100分)a. 心电图测量正确率(50分):对于14个导联的测量,正确贴电极位置和稳定连接得5分,正确设置增益和滤波器得5分,正确调节电压和速度得5分,正确记录胸导联心电图得5分。
b. 心电图质量评估(50分):对于心电图的信号质量评估,正确识别和标注干扰或噪音得20分,正确评估心电图信号幅度和时间基准得20分,正确评估是否存在伪差得10分。
2. 心律监测(100分)a. 心率测量准确性(50分):对于心电图的心率计算,正确计算心率得20分,正确分析异常心率得15分,正确识别和记录心律失常得15分。
b. 心律失常知识(50分):对于常见的心律失常的识别和分类,正确识别和记录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得20分,正确记录及时记录和报告心律失常得15分,正确区分稳定和不稳定心律失常得15分。
3. 窦性心律评估(100分)a. 窦性心律的判断(50分):对于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动过缓的正确判断和记录,得25分,对于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律不齐的正确判断和记录,得25分。
b. 窦性心律失常知识(50分):对于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律过缓的识别和记录,得20分,对于窦房传导过速和窦性心律不齐的识别和记录,得20分,正确识别和评估窦性节律的改变得10分。
二、专业知识与沟通能力(200分)1. 心电图学知识(100分):对于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和常见的测量误差的了解和掌握,得40分,熟悉心电图导联的布局和识别,得30分,了解心电图的常见异常和常见心律失常,得30分。
2. 沟通能力(100分):对于患者与家属的沟通和交流,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和技术解释心电图结果,得50分,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得30分,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和协调,得20分。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第三节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评估
病人病情,意识状态 病人皮肤状况
清醒病人,告知检测及方法取得病人合作 病人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用物准备
一次性电极片3~5个,乙醇、棉签数根 弯盘1个,多功能监护仪1台 安全别针、橡皮筋
连接监护仪电源
接通电源,打开监护仪开关
解释、摆好体位 暴露操作区域
病人准备
连接各导联线 乙醇棉签擦净病人皮肤
安放电极于病人胸腹部正确位置
避开伤口及除颤部位
连接EKG 、SPO2 、血压袖带
(袖带平整,无皱折于上臂中部,下缘距离肘窝2~3cm 松紧以插入一指为宜)
血氧饱和度检测指套套入病员指端
设置并调节各种参数:观察心电监护仪器是否正常
选择导联,保证检测波形清晰,无干扰
整理固定各种导联,不得有折叠
观察记录及时正确
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任何物品不能放置于监护仪上
病人卧位适合
二、电监护技术的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技术评分标准

2
1
0
治疗性沟通
有效
2
1
0
0
2
1
0
0
操作过程
68
核对病人并解释
核对床号、姓名
2
1
0
0
向病人解释心电监测的目的、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3
2
1
0
检查
电源与机器电压是否相符,机器性能是否良好
2
1
0
0
开机
接通电源线路,开机,调节时间
2
1
0
0
粘贴电极片
患者去平卧或半卧位
2
1
0
0
暴露胸部电极片贴放部位
2
1
0
0
酒精棉球清洁皮肤
1
0
0
0
粘贴电极片方法和位置正确
3
2
1
0
告知患者使用监护仪注意事项
3
2
1
0
洗手,记录
洗手方法正确
2
1
0
0
记录患者各项监测数值
2
1
0
0
停监护仪
核对医嘱,查对患者床号、姓名
2
1
0
0
向患者告知,取得合作
2
1
0
0
关闭监护仪及电源
1
0
0
0
撤除电极、清洁粘贴电极部位的皮肤
2
1
0
0
操作后
10分
安置患者
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并采取舒适卧位
2
1
0
0
整理用物
心电监护技术评分标准
病区姓名考核日期得分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4.洗手。
1
未洗手扣1分
操
作
评
价
后
15分
1.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分类整理使用后物品。
3பைடு நூலகம்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正确指导患者
⑴告诉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
⑵告诉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⑶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及时告诉医务人员。
3.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心前区皮肤情况。
2)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心电监护仪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3)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6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项扣2分;未解释扣2分
4.洗手,戴口罩。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准备用物:心电监护仪、一次性粘贴电极、棉签、75%酒精、纱布,必要时备电源插板。
5
未指导扣5分;指导不全一处扣2分
3.态度和蔼,应用本院护士语言规范。
2
态度、语言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4.全过程熟练、规范、敏捷,符合操作原则。
5
一处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2分
回
答
问
题
5分
目的: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
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取平卧或半卧位。观察心率、心律波形,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
未清洁皮肤扣5分
5.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测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避开除颤部位(各导联放置位置:RA-右锁骨下靠近肩部;LA-左锁骨下靠近肩部;RL-右下腹;LL-左下腹;V-心脏下方或胸骨左、右第四肋间或第五肋间)。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7.开启监护仪,根据医嘱威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联,调整各参数保证心电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合理的报警上下限。
10
导联选择不当,心电机波不清各扣5分;未打开报警开关,报警上下限设置不当各扣5分。
8.注意观察各项数值观察心电示波性质,有无心律失常。
3
未观察各项数值和示波情况各扣2分。
操作间
从评委宣布“开始”至“操作完毕”的时间13分钟不扣分,每增加10秒,减扣0.5分,此项从最后得分中扣除。
计时:分秒
总分
100
9.再次核对治疗单,查对床号姓名
3
漏查对一项扣1分
操作后
1.清理床单位,各种导联线防止整齐,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拉开围帘。
2.定时巡视,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
3.整理用物,消毒手(六步法手法)记录数值。
4.感谢病人配合。
10
未整理床铺扣2分
未告知注意事项扣2分
卧位不舒适扣1分
消毒手步骤不对扣1分
未查对床头卡、床号、姓名扣2分
未解释扣2分
2.注意遮挡患者,保护患者隐私,拉起围帘。
2
未拉起围帘扣2分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前区皮肤情况
2
未评估扣2分
4.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情况,有无电磁波干扰。
2
未评估扣2分
评估不全扣1分
5.与病人交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2
与病人沟通不到位扣2分
操作前准备
1.核对医嘱治疗单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选手姓名评委姓名得分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分
扣分标准
扣分
仪表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规范(佩戴头花,穿护士鞋,戴手表、胸卡,无首饰,淡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重要监护手段,它能够对患者的心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心电异常,为医护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以确保监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心电监护操作的评分标准,希望能够对广大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1. 电极的安装。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首先需要正确安装电极,保证其与患者的皮肤紧密接触,以获得清晰的心电图信号。
评分标准如下:电极的位置是否正确,10分。
电极与皮肤的接触是否良好,10分。
电极的固定是否牢固,10分。
2. 心电图的记录。
在电极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心电图的记录,评分标准如下:心电图的记录是否清晰,20分。
心电图的记录时间是否准确,10分。
心电图记录的完整性,20分。
3. 心电监护仪的设置。
心电监护仪的设置对监护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评分标准如下:心电监护仪的参数设置是否准确,20分。
心电监护仪的报警设置是否合理,10分。
心电监护仪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10分。
4. 心电监护操作的规范性。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评分标准如下:操作流程是否规范,20分。
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10分。
操作是否符合相关规定,10分。
5.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心电监护操作的质量,评分标准如下:操作者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20分。
操作者的操作技能是否熟练,20分。
通过以上评分标准的合理设置,可以对心电监护操作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从而提高监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心电监护操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心电监护系统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系统评分标准
1. 引言
心电监护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记录患者心电活动的重要设备。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一套评分标准来对心电
监护系统进行评估和比较。
2. 评分标准
2.1 功能性评分
- 心率监测功能:评估系统对患者心率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 心律监测功能:评估系统对患者心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 报警功能:评估系统对异常心电信号的识别和报警能力。
2.2 显示与操作评分
- 显示清晰度:评估系统显示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 操作简便性:评估系统的操作界面是否简单易懂。
2.3 数据处理评分
- 数据存储能力:评估系统记录和存储心电数据的容量和稳定性。
- 数据分析功能:评估系统对心电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的能力。
3. 评分结果解读
根据上述评分标准,对心电监护系统进行评分后,可得出以下
结论:
- 评分较高的系统具有较为准确和稳定的心率和心律监测功能。
- 评分较高的系统具有较为清晰的显示和简便的操作界面。
- 评分较高的系统具有较大的数据存储容量和较为完善的数据
分析功能。
4. 结论
心电监护系统评分标准的建立可以帮助医疗机构选择适合的系统,并提供参考依据。
评分标准应基于系统的功能性、显示与操作
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分结果的解读可以帮助用户了解
系统的优劣势,并做出合理的选择。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评分标准应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3
15、向家长交代使用期间注意事项。
3
16、定时巡视、评估病情、正确记录。
5
17、停机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关机,断开电源。
3
18、 终末处理,仪器保养。
5
1、放置电极片时,应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插管、起搏器及电除 颤时电极片的放置部位。
1
2、密切观察患者异常心电图波形,排除各种干扰和电极脱落,及时通 知医生处理;带有起搏器的患者要区别正常心率与起搏心率。
2
次探头位置,防止灼伤及发生褥疮。
5、新生儿压力袖带需用新生儿连接管连接,袖带宽度应为肩至肘长的2 ∕3。血压连续监测的病人,至少每2小时更换测量部位或放松袖带。
1
6、使用时必须正确设置心电监护的报警上下限,报警开关必须开放, 否则将失去监护作用。
2
7、对需要频繁测量血压的患者应定时松解袖带,以减少应频繁充气对 肢体血液循环造成的影和不适感。必要时应更换测量部位。
2
9、测血压时将袖带绑至肘窝上1-2横指处,按“START”即刻测量1次。 5
流程 10、放置氧饱和度探头。
3
60分 11、整理固定导联线,避免拉脱。
2
12、观察监护仪参数,再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再次调节报警参数。范围 为该患者实际数值上下10%~20%
2
12、整理床单元,安置患者。
2
13、洗手。
2
14、记录监护参数。
心电监护评分标准
日期: 科室:
姓名:
监考官:
项目
质量标准
标准 分值
目的 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3
5分 2、为评估病情及治疗、护理 提供依据。
2
1、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及皮肤状况。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血氧探头位置不正确扣2分
参数调节不正确每项扣2分
过度暴露患者扣2分
其余1处不合要求扣1分
停监护
10
1.核对患者,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
2.遮挡患者,注意保暖
3.关机
4.将电极膜与导联线分离
5.将患者电极膜取下置于弯盘内,并将弯盘置于治疗车下层
6.用纱布擦净皮肤,观察皮肤情况,协助患者穿衣
3.评估患者胸前皮肤有无皮疹、伤口、破溃,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检查上肢皮肤情况、肢体活动情况及有无静脉输液;评估患者末梢循环情况、有无灰指甲、有无涂抹指甲油
4.环境安静、温度适宜,无电磁波干扰,保护患者隐私
5.与患者沟通时语言规范,态度和蔼
6.与患者沟通时语言规范,态度和蔼
3
3
2
1
极膜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导联线固定牢固,为患者系好衣扣
9.将袖带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放入一手指为宜
10.下缘距肘窝处2-3cm(袖带上的动脉符号对准动脉血管)
11.将血氧饱和度探头光源处对准患者指甲,夹在指头上,接触良好,松紧适宜
12.调整心电参数
(1)选择适当导联(p波显示良好)
(2)调整心电波形大小,振幅>0.5V
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
日期科室姓名时间分数
项目
总分
操作要领
评分
评分方法与扣分标准
扣分
仪表
5
仪表、桌装符合护士礼仪规范
5
1处不合要求扣2分
操
作
前
准
备
10
1.洗手,戴口罩
2.核对医嘱单、执行单
备齐用物,用物放置合理、有序,依次检查所备物品,保证安全有效
治疗车上层:执行单、心电监护仪(包括电源线、导联线、血压监测导线及袖带、血氧饱和度导线及探头)、治疗碗2个(分别放置干纱布1-2块、电极膜3-5个)
心电监测评分标准

项目
标分
技术操作要求
扣分原则
仪表
2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一项不符扣0.5
3
接到医嘱,打印治疗单
一项不符合扣1分
操作
前
准备
20
1、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包括导联线、电源线、地线);电极贴片、治疗单、弯盘、75%酒精、棉签、纱布;治疗车;必要时备电源插座
2导联连接正确,部位准确
3熟悉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项不符扣3
2、检查仪器性能是否完好
缺一件扣0.5
一项不符扣2
操作过程
评估
15
1病室环境,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整洁
2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3患者皮肤状况
4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5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一项不符扣2
操
作
中
40
1推治疗车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合作,接好电源线
未核对,未解释、未接好电源线各扣2
打开监护仪方法不正确扣2
卧位不适、选择部位不正确、未清洁皮肤各扣2
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正确扣5
暴露时间过长扣2
一项不符扣2
未查对扣3
一项不符扣2
操作后
10
1协助病人穿好衣服,整理床单位
2拔下电源线(地线),整理导联线,整理用物
一项不符扣2
用物处理不当扣1
评价
10
1操作熟练、规范,熟悉机器性能
2打开监护仪,监护仪自检过程中,不要对监护仪进行任何操作,待自检完成后再进行常规操作
3 协助病人取平卧位或半坐卧位,解开病人上衣纽扣,暴露胸部,选择电极贴片粘贴部位:左右两侧锁骨中点外下方及左侧腋前线第六肋间、胸壁上;用75%酒精清洁放电极贴片部位的皮肤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一、操作前准备(20 分)1、操作者准备(5 分)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2 分)熟悉心电监护仪的性能和操作方法(3 分)2、用物准备(10 分)心电监护仪一台,性能良好(2 分)导联线、电极片、75%酒精棉球、纱布、弯盘(4 分)必要时备电源插板(2 分)检查用物齐全,摆放合理(2 分)3、环境准备(5 分)整洁、安静、温度适宜(2 分)周围无电磁波干扰(3 分)二、操作过程(60 分)1、连接电源,打开监护仪开关(5 分)确认电源连接正确,电压稳定(2 分)按下电源开关,监护仪自检(3 分)2、正确安放电极片(15 分)用 75%酒精棉球清洁患者皮肤(3 分)电极片安放位置准确:RA 电极安放在右锁骨下,靠近右肩;LA 电极安放在左锁骨下,靠近左肩;RL 电极安放在右下腹;LL 电极安放在左下腹;V 电极安放在胸骨左缘第 4 肋间(8 分)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无松动(4 分)3、连接导联线(10 分)导联线连接正确,无缠绕、扭曲(5 分)插头插入监护仪接口牢固,无松动(5 分)4、设置监护参数(15 分)根据患者病情设置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参数的报警上下限(8 分)选择合适的导联和波幅(4 分)调整心电图波形清晰,无干扰(3 分)5、观察监护仪显示(10 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5 分)准确记录监测数据(3 分)能识别常见的心律失常(2 分)三、操作后处理(20 分)1、停止监护(5 分)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2 分)关闭监护仪开关,拔除电源插头(3 分)2、整理用物(5 分)取下电极片,用纱布擦拭患者皮肤(2 分)整理导联线,清洁监护仪(3 分)3、记录与报告(10 分)记录监护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5 分)向医生报告监护结果(5 分)四、注意事项(加分项,10 分)1、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操作时适当遮挡患者。
2、电极片粘贴部位应避开皮肤破损、伤口及除颤部位。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心电监测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及诊断心电异常。
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测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应的评分标准。
一、心电监测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心电监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患者身份,并核对相关医嘱。
- 与患者沟通,介绍心电监测过程,并解答其可能存在的疑问。
- 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及相关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安装心电监护仪按照以下步骤,将心电监护仪正确安装于患者身上:- 充分清洁相关皮肤区域,以保证电极与皮肤间的良好接触。
- 确定合适的电极位置,通常在胸部四个位置(V1-V6)安装电极,确保电极布置准确。
- 将电极与心电监护仪连接,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 验证电极是否粘贴好,并检查信号质量是否良好。
3. 进行心电监测一旦心电监护仪安装完毕,可进行心电信号的记录:- 确认心电监护仪已开启,信号记录正常。
- 开始记录心电信号,并确保记录的时间段能够覆盖需要评估的时间范围。
- 监测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并遵循相关卫生要求。
4. 心电信号保存及报告生成监测结束后,进行以下操作:- 停止记录心电信号,并保存相关数据。
- 使用相关软件或设备,生成详细的心电监测报告。
- 归档相关数据,并进行适当的备份工作。
二、心电监测评分标准1. 心电波形评分心电波形评分通常有以下标准:- 波形幅度是否正常:R波振幅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 波形时间间隔是否正常:P波、QRS波群以及T波的时间间隔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 是否存在异常波形:是否存在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异常现象。
2. 心律评分心律评分是对心率及心律规律性的评估:- 心率是否正常: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判断其心率是否正常。
- 心律规律性:判断心律是否规律,是否存在心律失常或异位心律等情况。
3. ST段评分ST段评分用于评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情况:- 是否存在ST段压低或抬高现象。
- ST段持续时间及变化情况。
4. QT间期评分QT间期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的心室复极化情况:- 根据患者心率,判断其QT间期是否正常。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设备:确保心电监护仪正常工作,连接好导联线,将电极粘贴在患者身上合适的位置。
2.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将心电信号与正确的患者相关联。
3. 观察并记录基准信息: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ST段变化
等基准信息,并记录下来。
4. 实施监护:开始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电信号,确保导联线连接稳定,并确保心电监护仪正常工作。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5. 连续记录:持续记录患者的心电信号,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处理告警:当心电监护仪发出告警时,需要及时处理。
根据不同的告警类型,可能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重新粘贴电极、重新调整导联线等。
7. 结束监护:在监护结束时,将心电监护仪从患者身上拆除,并核对记录的信息。
评分标准通常根据心电图信号的特征进行评估,常见的评分标
准包括:
1. 心率评分:评估心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心律评分:评估心律是否规律、有无异常。
3. ST段评分:评估ST段的变化情况,如ST段抬高或压低。
4. 波形评分:评估P波、QRS波和T波的形态和间距是否正常。
5. 异常评分:评估是否出现异常的心电信号,如心电图呈现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等。
评分标准可根据不同机构或医疗设备的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①核对患者,并解释取得合作。
②关闭监护仪,撤离导线。
③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④处置用物、洗手、记录。
12
未正确核对患者信息扣2分;未合理解释取得合作扣1分
未关闭监护仪扣1分;未正确撤离监护仪导线扣2分
未清洁皮肤扣1分;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扣1分
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
5、用物准备:完好备用的监护仪一台,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备电极片、75%酒精/生理盐水、棉签、弯盘、医嘱单及心电监护记录单、一次性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治疗车下层:黄色垃圾桶、黑色垃圾桶。
5
未检查监护仪性能扣0.5分;
未备电极片扣1分;电极片少一个扣0.2分
未备75%酒精/生理盐水扣0.5分
未备棉签扣0.5分;未备弯盘扣0.5分
27
未连接电源扣1分;未及时开机扣1分
未检查监护仪性能扣1分
未连接电极片扣1分
未口述输入病人的一般信息扣1分
监护通道一项未设置扣1分
未清洁患者皮肤扣2分
电极片位置少清洁一处扣0.4分
电极片粘贴一处不正确扣2分
不符合要求扣2分;位置错误扣2分
袖带松紧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测量血压扣1分
5、监护仪设置:
① 进入心电子菜单,设置合适导联,调节振幅,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
3、体位: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
2
未取合适体位扣2分
操 作 方 法 与 程 序 70 分
4、监护仪连接:
①连接监护仪电源并启动,检查监护仪性能;连接电极片。②进入“主菜单”,输入病人的一般信息(口述);根据病情设置相应的监护通道(心电、SPO2、呼吸、血压)。③暴露胸部,清洁患者皮肤。④粘贴电极片于患者身体正确部位:右上(RA):右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上(LA):左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右锁骨中线平剑突水平处;左下(LL):左锁骨中线平剑突水平处;胸导(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⑤根据SPO2传感器类型正确放置于手指、足趾或耳廓处,使其接触良好。⑥正确连接血压袖带于正确位置,启动测血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2
3.对清醒的患者,告知监测的目的(监测心率、心律)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4
4.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3
操作流程
(80分)
1.携用物至床旁(1分),核对患者(3分),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坐卧位。(1分)
5
2.连接电源(1分),打开电源开关(1分),检查心电监护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3分)
10
5.选择导联,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5分)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导线。(5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5分)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5分)电极片周围皮肤如有痒痛,及时告知医护人员。(5分)(口述内容)
25
6.洗手,遵医嘱记录监护参数。
5
7.巡视病房,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1分)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1分)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1分)定期观察患者电极周围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1分)(口述内容)
5
3.做好遮挡防护,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口述),用70%酒精棉签清洁皮肤,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每项1分)
5
4.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测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口述:右上电极RA,右锁骨中线与第二肋间交点;左上电极LA,左锁骨中线与第二肋间交点;左下电极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右下电极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胸电极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贴于患者胸部正确。
3.关心、体贴患者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评估沟通一项不到位按实际分值扣分。
4.操作速度:操作时间5分钟,每超时1分钟扣2分。
评委签名:
4
8.停止心电监护时,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
5
9.关机,断开电源。
5
10.取下患者胸部电极片,用酒精棉签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穿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每项1分)
5
11.清理还原用物,(3分)洗手,(1分)记录。(1分)
5
评分标准
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2.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0.5分。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者姓名:总分: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标准分ຫໍສະໝຸດ 扣分操作准备(8分)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规范洗手。(动作到位,每项1分)
3
2.用物准备:心电监护、电极片数个、70%酒精、棉签、弯盘。黄色袋垃圾桶、黑色袋垃圾桶(每项0.5分)
5
评估患者
(12分)
1.评估患者病情(1分),意识状态(1分),核对患者。(两种以上方式核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