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名称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1.名词解释货币:以某一权力机构为依托,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推行的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及作为完全流动的财富的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凭证。
金融:金融是以货币为主导拥有信用凭证的交换,它既包括货币流通、金融体系、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国际金融等内容,也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等微观领域。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法律制度的综合。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本位币: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是一条经济法则,又叫“格雷欣定律”,也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是由16世纪英国金融家、商人托马斯·格雷欣爵士(Sir Thomas Gresham,英国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的顾问)在1558年提出来的。
当时,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铸币,时间长了,人们发现足值与不足值的铸币可以一样使用,于是,人们就把成色好的足值货币(良币)储藏起来,而把不足值的铸币(劣币)赶紧花出去。
结果,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这样,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就明显低于它的名义价值了。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偿付能力,即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媒介。
支付手段:货币不随商品运动,作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而进行单方面转移。
2.简答货币经历了哪些形态的演进?答:按照货币外在不同形态的演进阶段,货币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基于货币外在形态视角的货币形式)在货币的发展形态中,按照货币价值和币材价值的关系,可以把货币分为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三种。
货币有哪些职能?答: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货币:是能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是商品交换过程发展的必然产物。
实物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商品相互交换的足值货币,是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并且是具有普遍接受性的实物。
金属货币:凡是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都可以成为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是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可分为辅币、纸币、存款货币等几种主要形式。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或“预付支付机制”。
价值尺度只能:是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这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以社会财富的直接化身被贮藏起来的职能。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以确保贮藏价值的稳定。
支付手段:是货币在以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条件下,用于清偿债务、支付工资、租金等,作为独立的形式进行价值单方面转移的职能。
世界货币: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的职能。
世界货币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以平衡贸易差额;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作为国际间财富一般转移手段,用于战争赔款、跨国投资、国际信贷、资金外逃等。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该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货币单位:是指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重量。
与规定货币单位密切相关的是规定“价格标准”。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价格标准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金属量;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价格标准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的等分,如元、角、分。
金融学名词解释
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货币制度: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的角度对货币所进行控制的制度体系,货币制度的建立意图在于简历能够符合自己政治目标,并可能由自己操纵。
其构成要素为: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等。
本位制:哪种或哪几种商品一旦被规定为币材,即称该货币制度为该种或该几种商品的本位制。
比如以金为币材的货币制度称为金本位。
本位币和辅币: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称之为本位币或主币。
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现在流通中完全不兑现的钞票,也成为本位币,其含义也不过是用以表示它是国家承认的、标准的、基本的通货。
由于商品价格和服务付费很多是不到一个货币单位活在货币单位之后还有小数,因此还需要小于一个货币单位的流通手段。
这就是辅币制度。
辅币的面值大多是本位币的1/10、1/100。
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之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军部的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的,其含义是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绝;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信用经济:债权和债务关系无所不在,相互交织,形成网络,覆盖整个经济生活。
商业信用: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多提供的信用。
商业本票: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承诺在约定期限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
商业汇票: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起先支付一定款想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承认才有效。
银行信用:具备以下两个特点的信用是银行信用,一是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这里所说的金融机构主要是指银行,同时也包括经营类似银行业务的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二是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金融学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关于金融学的常见名词及其解释。
1. 货币:货币是一种被普遍接受作为交换媒介的资产或商品。
货币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衡量价值,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信用:信用指的是资源的借贷者在约定时间内按时履行还款义务的能力。
信用通常以信用评级的形式进行评估,较高的信用评级意味着借款人有更好的信用记录。
3. 银行:银行是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包括存款、贷款、支付和投资等服务。
银行扮演着储蓄者和借款者之间的中介角色,并且在资金流动和货币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证券:证券是一种用来证明持有者对某种财产权利的法律文件,例如股票和债券。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来进行投资,从中获得收益。
5.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进行资金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运作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6. 利率:利率是借贷资本或贷款所支付的成本或收益,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和投资回报率。
7. 风险:风险是指投资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市场上的投资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
8. 资本:资本是用于生产和投资的货币和财富。
资本可以用于购买生产设备、扩大企业规模、支持企业运营等。
9. 债务:债务是指一方向另一方借款并承诺在特定时间内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一种借贷关系。
债务通常以债券的形式来体现。
10. 投资:投资是将资金用于购买金融资产或实物资产,以期望在一定期限内获得回报。
投资可以是购买股票、债券、房地产等。
这些是金融学中的一些常见名词及其解释。
金融学涉及广泛的概念和理论,掌握这些名词的含义将有助于加深对金融学的理解。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第二张信用货币——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帐结算的银行存款等。
信用货币在流通中发挥的各项货币职能主要是依赖于其发行机构的信用作基础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货币层次——是指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在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时,都以“流动性”作为依据和标准。
货币制度——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主币——即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分,主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1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限制铸造——是指只能由国家来铸造金属货币,特别是不足值的辅币必须由国家铸造,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铸造。
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格雷欣法则——也称“劣币驱逐良币”,即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以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各国也随后纷纷宣布放弃固定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第三章外汇——动态含义:是指人们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外汇银行)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对国际债权债务关系进行非现金结算的行为。
金融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金融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名词解释1、金融: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2、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3、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 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也称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4、准货币: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
5、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以后签订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各国政府可以以35美元一盎司(约31克)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
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
6、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也可以说是特里芬悖论,特里芬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理论上的致命缺陷———这个体系对美元的清偿力与信心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A既然美元是国际清偿货币,为了进行国际贸易,其他各国必须保持大量美元储备。
那么从美国的角度看,它的国际收支必然是逆差———要不然的话,国际市场上的美元从何而来呢?B可是,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如果美国长期保持巨额逆差,又会使国际市场对美元的信心下降,驱使各国政府用美元储备向美国挤兑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枯竭,最终导致汇兑金本位体制难以为继。
金融学名词解释
1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2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即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一-种凭证来筹集资金,并将资金用于证券投资。
由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公司是设立基金以及运行基金的公司)、基金托管人(基金托管机构是负责保管基金资产,监管基金公司运作,复核、审查基金管理人计算的基金净值和收益等重要职责。
在我国,基金托管公司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基金机构)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
3回购协议:是指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定的在一定期限内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
4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关于资金集中、流通、分配和更分配的市场。
在金融市场上,资金从盈余方流向短缺方,连接这两者的是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和交易市场,同时中央银行等监管机构对这一系统进行监督管理。
一货币职能1、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答:①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③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职能,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中介,通过一手交钱手交货媒介商品流通。
特点:①现实的货币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3、贮藏手段(自然调节机制)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领域,当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时,贮藏货币会重新加入商品流通。
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特点:没有商品(劳务) 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作用: 积极的:①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②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③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消极的:①使买卖环节进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②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1、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存款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2、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3、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4、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5、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6、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7、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8、名义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9、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10、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1、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12、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13、贴现:指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放款。
14、承兑:指汇票到期前,汇票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作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
15、股票价格指数:即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
16、法定存款准备金:一国金融当局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转存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被称为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该比例被称作法定准备金率。
17、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实际交易价格。
有价证券的行市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有价证券的收益;二是当时的市场利率。
名词解释金融学
名词解释金融学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
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
历史起源金融、金融学均为现代经济产物。
古代主要是农耕、农业经济,主要是易货和简单的货币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学。
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观点散见在论述“财货”问题的各种典籍中。
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
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
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货币信用学”的名称逐渐被广泛采用。
这时,开始注意对金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些理论问题加以探讨,如:人民币的性质问题,货币流通规律问题,银行的作用问题,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物资供求平衡问题等等。
不过,总的说,在这期间,金融学没有受到重视。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金融学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结合实际重新研究和阐明金融学说,另一方面则扭转了对待当代金融学的倾向,并展开了对它们的研究和评价;同时,随着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作用的日益增强,金融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就为以中国实际为背景的金融学创造了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
它不仅限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以及对各国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分别研究和比较研究,证券、信托、保险等理论也在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内。
在金融理论方面主要研究课题有:货币的本质、职能及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银行的职能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质和作用;在现代银行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货币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控制的理论等等。
主要分类微观金融学微观金融学,也即国际学术界通常理解的Finance,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Securities Market Microstructure)三个大的方向。
微观金融学科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内。
金融学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其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就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
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②汇率制度的确定。
③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了消除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的混乱局面,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特里芬难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
因此,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美元,以满足国际间清偿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
而这两方面是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而美元供给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这种矛盾就是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1、无限法偿:指某种货币具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2、XXX法则:在复本位制中,因为货币本身具有排他性、独占性,所以当两种实际内在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另一种则成为劣币。
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会退出流通,被储存起来,而劣币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格雷欣法则。
3、货币制度: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体系和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4、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
5、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
6、流动性陷阱: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7、间接金融市场:指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进行融资所形成的市场。
8、本票: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9、汇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10、回购:又称补偿贸易,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机器设备或技术的同时,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由该项机器设备或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
11、H股:指注册地在内地、以港元计价、在香港发行并计价的境内企业的股票。
12、赢家的诅咒: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信息者对高定价的不申购、而无信息者在低定价时很难申购得到,因此要低定价。
13、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股息收入与买卖价差占股票买入代价的比率。
14、证券投资基金:指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募集社会公众投资者资金,再分散投资于各种有价证券,收获收益按基金份额分配的一种集合投资方式。
15、远期:经过相当长时期才干支付。
16、期权:是一种在约定工夫内以一定和谈代价购买或出售金融产物的权利合约。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1. 投资:将现有的资金投入到经济活动中,以期获得收益。
2. 股票:公司发行的所有权证明,代表该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持有股票的人可以分享该公司的利润,同时也可能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3. 债券:一种借贷证券,代表借款人向债券持有人承诺支付一定的利息和本金。
4. 期权:一种金融衍生品,代表在特定时间内,以指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种资产的权利。
5. 期货:一种金融衍生品,代表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种特定的商品或金融产品。
6. 外汇:一种货币兑换,用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
7. 利率:表示借款者向借款人支付的一定百分比的费用。
8. 货币:一种广泛被接受用作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蓄的物品。
9. 税收:政府从个人或公司收取的资金,用于支持政府运作。
10. 信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的借款。
11. 资产:拥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是具有价值的财产、股票、债券、现金等。
12. 负债:个人或公司欠债的金额。
13. 偿还:还款或偿付债务。
14. 利润:企业或个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盈利。
15. 股息:股票持有人从公司分配的盈利中获得的派息。
16. 指数:代表某个市场、行业或投资组合的综合表现的数值。
17. 投资组合:由多个投资品种组成的投资方案。
18. 期限:金融合同结束的时间或期限。
19. 资本:投资者为资产而投入的资金。
20. 风险: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1. 实物商品:实际存在的商品。
22. 金融商品:代表实物商品或具有一定价值的硬货币的金融衍生品。
23. 交易:人们买卖商品或金融品种的行为。
24. 市场:提供商品和金融品种的场所或流程,供买家和卖家进行交易。
25. 收益率:投资所产生的利润与投资成本之比。
26. 财务报表:展示企业财务状况、收入和支出的文件。
27. 资产管理:帮助个人或公司管理其投资组合的过程。
28. 客户关系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关系管理支持的软件系统。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第1章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纸币:与银行卷同时处于流通中,还有一种由国家发行并强制行使的纸质货币,有的国家称之为纸币;支付手段:货币已经不是流通中的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早先发生的流通过程结束,这时货币就起着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制度:大体涉及这样一些方面: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的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等;铸币税:是朝廷铸造重量轻、成色差的铸币并强制百姓按照铸币面值接受,从中所形成的财政收入;本位币(主币):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纸厂铸成的铸币;辅币:小于一个货币单位的流通手段,面值大多是本位币的1/10、1/100;无限法偿: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有限法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的,其含义是: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第2章浮动汇率:是固定汇率的对称。
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而自由涨跌,货币当局不进行干涉的汇率。
在浮动汇率下,金平价已失去实际意义,官方汇率也只起某种参考作用;固定汇率:是浮动汇率的对称,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最适货币区理论:由蒙代尔提出,核心内容: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区域内,各国放弃本国的货币,采取统一的区域货币,有利于安排汇率,以实现就业、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外汇管理:政府对外汇收、支、存、兑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汇率: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钉住汇率制:把本国货币与本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着某一种或者集中货币浮动;汇率决定的的国际借贷说:也称“国际收支说”,外汇供求状况取决于由国际商品进出口和资本流动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汇率决定的汇兑心理说:在经济混乱的情况下,汇价变动与外汇收支,与购买力平价的变动并不一致;这事,决定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的心理因素及预测;汇率决定的金融资产说:投资者根据经济形势和预期,经常调整其外币资产的比例,从而往往引起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大量流动,并对汇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2024
引言概述:金融学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和概念,对于金融从业人员和学习金融学的人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些名词解释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继续介绍一些金融学名词的详细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正文内容:一、投资组合理论1. 随机投资组合:是指根据一定的分配方式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资产上,以达到最佳风险和收益平衡的组合。
2. 效用函数:衡量投资者在不同风险和收益条件下的效用水平函数,用于评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3. 马科维茨模型:是一种通过计算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来进行优化配置资产的模型。
4. 有效边界:是指在给定预期收益率下,能实现最低风险的投资组合。
5. 协方差: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统计指标,用于衡量投资组合中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二、金融市场理论1. 集中市场:指交易所式市场,即在特定场所和时间内进行交易的市场。
2. 场外市场:指非交易所式市场,交易通过经纪人或交易平台进行。
3. 市场深度:用于衡量市场中买卖双方的数量和交易量,反映市场的流动性。
4. 跳空:指市场价格在连续两个交易日之间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即开盘价与前一日收盘价有较大差异。
5. 收益率:指资产或投资组合在一定时间周期内的收益率,用于衡量投资的回报率。
三、金融衍生品1. 期权:是指购买方在约定的期限内,以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的权利。
2. 期货:是指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以特定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
3. 保证金:期货交易中,交易双方为保障交易安全,需要预付的一定金额,用于弥补交易风险。
4. 期权隐含波动率:是指根据期权市场价格反推计算出的一种波动率指标,用于衡量市场对未来波动性的预期。
5. 交割方式:指期货合约到期后实际交割标的资产的方式,可以是实物交割或现金结算。
四、金融风险管理1. 信用风险:是指在金融交易中对方违约的潜在风险,可能导致资金损失。
2. 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投资损失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等。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1.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铸币的法定比价与其市场比价背离时,法定比价上被低估的货币(即实际价值大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会退出流通,被人们收藏、熔化或输出国外;而法定比价上被高估的货币(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的货币,即劣币)会则会充斥市场。
2.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3.特点:金属本位制下是足值货币;可以自由铸造;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4.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与找零之用。
5.特点:贱金属铸造,不足值货币;国家统一铸造,限制铸造;有限法偿货币。
6.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双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7.有限法偿:有限法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的,含义是: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法律保护。
8.货币形态的演进过程:9.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10.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的社会经济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
(货币的职能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着的。
在货币的五个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派生职能。
)11.【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2.货币制度的演进:13.信用:作为经济范畴的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并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14.银行信用:广义:指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1.狭义:指银行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款所提供的信用。
15.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买卖商品所提供的信用。
16.利息:信用活动过程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超过本金的部分,它是本金之外的增加额。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导论金融: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金融学:金融学(Finance)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
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
投资:投资指的是用某种有价值的资产,其中包括资金、人力、知识产权等投入到某个企业、项目或经济活动,以获取经济回报的商业行为或过程。
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
储蓄: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
又称储蓄存款。
收入:收入(英文:Income)是指某一个体,包括个人或者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通常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股利收入等。
融资: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
第二章货币与经济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实物货币: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充当币材的货币形式。
实物货币是最早的货币形式,种类繁杂,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其弊端是形体不一,不易分割、保存,不便携带,价值不稳定。
信用货币: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
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帐结算的银行存款等。
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具有派生功能,是现代各国采用的货币形式。
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和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之一。
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之一。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的职能。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的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电子货币: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
3、什么是货币?
用来代表财富并充当交易媒介的凭证。
4、货币供应量是根据什么来划分层次的?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有什么区别?
划分依据:金融资产流动性。
货币(狭义):反映社会直接购买支付能力。
广义货币:储蓄存款不可开支票,不能作为支付手段,但可随时提取,构成潜在购买力。
第二章
1、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用货币数量所表示的利率,常指借贷合同书面规定的利率或证券的票面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利率。
2、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商品交易过程中,企业之间直接提供的信用,主要是以商品为对象。
间接金融定义:资金盈余部门与短缺部门之间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直接金融:资金供需双方联系紧密
间接金融特点:两笔独立交易构成的,两笔交易在法律上相互独立。
4、简述证券发行价格的三种形式。
5、简述短期国债特点
①风险最低
②高流动性
③期限短
④不征税
⑤低利率
6、简述国债类别。
凭证式国债
参加者之间的相互竞争
2、金融市场的作用有哪些?
节约交易成本
(1)帮助消费者实现最优的跨期消费计划。
(2)将资源配置到最佳的生产用途。
(3)分散风险。
(4)提供流动性。
(5)宏观调控。
3、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含义及特点。
直接金融定义:资金盈余部门与短缺部门分别作为最后贷款者和最后借款者、直接协商、实现资金融通。
银行信用构成现代信用制度的中心。指信贷、结算、现金出纳、外汇收支四大中心。
银行信用逐步发展成现代信用制度的支柱和“万能的垄断者”。存款人除按期取得利息外,对银行如何运用存入资金无权过问。
7、试述信用风险的类型及规避风险的原则。
信用风险的类型:
①违约风险—债务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不履行债务契约。风险高低与收益高低正相关
9、信用的本质是什么?
信用的本质:1.特殊的借贷行为——以偿还为条件2.特殊的价值运动——商品与货币让渡在时间、空间上不统一,没有等价交换,只有单方面价值转移3.债权债务关系——体现了一种现代经济关系
第四章
1、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
直接金融定义:资金盈余部门与短缺部门分别作为最后贷款者和最后借款者、直接协商、实现资金融通。
当然,货币政策必须和财政政策有效地配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七章
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活动。
间接金融定义:资金盈余部门与短缺部门之间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
2、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新证券发行市场:证券发行者与承购者之间的交易市场。
二级市场:证券发行之后,其持有者转让证券的交易市场。
3、汇票
汇票: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在一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2、法定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央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银行超额持有的准备金与库存现金。
3、什么是商业银行贷款信用评估的6C原则?
(1)品德character:借款人的作风、观念、责任心及还款记录。(2)能力capacity:还款人还贷款的能力。(3)资本capital:自有资本。(4)担保collateral:还款抵押品。(5)经营环境condition:借款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宏观经济状况等。(6)连续性continuity:借款人经营前景的长短。
4、本票
本票: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5、同业拆借
同业拆借市场: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资金融通活动的总称。
6、回购协议
回购协议:指在卖出某一证券时约定未来某一时日,再以事先约定价格买回的交易。
五、问答题
1、简述金融市场交易动力。
参加者自身对利润的追求
记账式国债
贴现式国债
零息国债
附息国债
7、简述套期保值的原理。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第五章
1、流动性
流动性:银行具有随时应付客户提款,满足必要贷款的能力。
第一章
1、货币的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能力:用主币每次支付的金额无论多少,收款人都不能拒绝接受
2、货币有哪些表现形式?各有何特点?
(1)实物货币: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非货币用途的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
(2)金属货币:以金属为材料、并铸成一定形状的货币,易标准化,易分割,易携带,易保存,稀缺性。
(3)纸币:更易携带保管,印刷成本低于铸造,可避免自然磨损和人为破坏。
5、试述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关系。
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主体。银行信用构成现代信用制度的中心。银行信用逐步发展成现代信用制度的支柱和“万能的垄断者”。
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大体一致
银行信用可以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从而有利于国家调控经济发展
6、比较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并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资产分散原则。投资时,应注意选择多种类型的证券和放款,尽量避免将资金集中于某种证券或某种放款。
③信用保证原则。要求受信人以相应的有价证券或实物资产作为抵押或者由第三者承诺在受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承担履约的责任。
8、试述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各种因素。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①资金供求:利率实际上是借贷资本的价格②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伴生物③借贷期限:贷款期限越长,银行受损可能性越大④预期价格: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⑤银行费用:银行经营有经营费用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②市场风险—利率波动造成证券价格下跌的风险。利率上涨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期限越长,市场风险越大。
③收入风险—实际收入低于预期收入的风险。
④购买力风险—未预期的高通胀所带来的风险。购买力都会低于最初投资时的预期。
规避风险的原则:
①对称原则。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保持高度的对称关系,无论资产还是负债都要有适当的期限构成。
商业信用的特点:①直接性②单向性③票据化④短期性
银行信用的特点:①广泛性②间接融资性③综合性④创造性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先于银行信用,体现实际的贸易流通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主体。
银行信用为其他信用融通资金或服务;没有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的运用和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削弱。
银行信用: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中介主体,通过货币的存贷等形式形成的信用。
3、可转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指其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比例或价格将之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的证券。
4、商业本票和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指由付款人或存款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
商业本票:企业为筹措短期资金,向企业署名担保发行的本票。
第六章
1、简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央银行职能。
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2、为什么央行与政府之间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央行独立性:央行作为主管货币政策、垄断货币发行机构,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最高行政机构的意志。
丧失独立性,央行往往会沦为政府弥补预算赤字的工具,政府就可能滥发通货膨胀。
有足够独立性,就能维持货币的稳定,利于控制通货膨胀。独立性越高,货币稳定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