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4故乡-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4课《故乡》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4课《故乡》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内容包括教材第二十四章《农村生活》中的《故乡》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对故乡的描绘、对儿时玩伴的回忆、故乡的变化以及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及语法结构。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分析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及语法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汇卡片、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故乡的歌曲,引发学生对故乡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及语法结构,讲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分析课文,深入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故乡》2. 重点词汇、句型及语法结构3. 课文结构:描绘故乡→回忆儿时玩伴→故乡变化→眷恋故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课文主要描绘了哪些方面的故乡?②作者为何对故乡有着深厚的眷恋之情?(2)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一篇关于自己故乡的作文。
2. 答案:(1)①描绘故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儿时玩伴②作者眷恋故乡的原因:故乡承载了作者的童年记忆,见证了他的成长,让他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关注课堂氛围,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成就,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并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 14 故乡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 14 故乡一. 教材分析《故乡》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鲁迅。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在故乡的生活经历,以及成年后回到故乡所感受到的陌生和失落。
通过描绘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对于散文的阅读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鲁迅的作品,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对于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可能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故乡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难句解析:课文中的一些长句和难句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解析,理解其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难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境教学:通过描绘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2.相关图片:准备一些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图片,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录音,引导学生感受故乡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然后教师朗读课文,学生闭目聆听,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2024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4课《故乡》优秀教案
2024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4课《故乡》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主题,掌握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基本要素;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反映社会现象的写作技巧;品味课文语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及环境描写,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掌握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中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题,品味课文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外拓展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氛围,引导他们关注故乡这个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3. 课堂讲解: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基本要素,讲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对比手法分析的例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课文中的对比手法,并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人物:我、闰土、杨二嫂2. 情节:回故乡、见故乡、离故乡3. 环境:故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 对比手法:人物对比、环境对比、情节对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
2. 答案:对比手法在课文中主要体现在人物、环境、情节三个方面。
如“我”与闰土、杨二嫂的对比,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乡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对比,反映了时代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回故乡、见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手法的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主题,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故乡-优质教案.docx
14故乡1.把握文本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描写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突出文本主题的方法。
3.分析环境描写在文本中的作用。
4.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旧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感受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你有远离故乡外出的经历吗?如果你将离乡远行,很久才会返回故里,甚至永不归来,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留恋、不舍、惜别……)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却在结尾离开故乡时写道:“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为什么鲁迅先生会不怎么留恋,甚至非常气闷,非常的悲哀?这其中藏了什么秘密?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探究竟。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写作背景材料链接: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教学提示】本文主旨理解须对写作历史背景有一定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对历史背景的叙述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
目标导学二:把握本文线索,梳理故事情节1.默读课文,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线索。
明确: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2.请根据线索给课文分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回乡目的。
第二部分:写“我”在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其中包括“见到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杨二嫂的变化”“闰土的变化”。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4 故乡》优质课教案_2
巧用对比显主题——《故乡》《我的叔叔于勒》整合阅读一、导入新课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创作了一首抒情诗,这首小诗的手法非常简单,但却鲜明直接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接下来就请大家齐声朗读这首小诗,并思考作者运用了哪种手法。
[设计意图]通过一首简单的小诗让学生有的人臧克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的很高,很高。
思考填空:作者运用(表现手法),体现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人名)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批判)。
明确概念:对比,就是将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两面列举出来,加以对照,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二、学习目标理解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三、精读引领环节一:读文知“变”1.快速默读《故乡》,圈点勾画相关句子,体会“我”再次回到故乡,发现发生了哪些变化?2.合作交流填写表格?PPT显示环节二:读人明“变”他们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苦难(2)封建礼教和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在她们的精神上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使他们麻木、使他们忍气吞声(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时间,以此推导出十年前的辛亥革命,从而让学生回忆相关的历史背景)环节三:“变”中取法学生参照以下格式明确主题:本文通过,描写了,揭示(表现/歌颂)了。
三.佐文印证参照《故乡》,速读《我的叔叔于勒》,完成下图。
PPT展示:背景材料补充本篇文章发表于1883年。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册第14课《故乡》优质课教案
14《故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理解积累词汇。
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把握闰土、杨二嫂、“我”的人物形象。
过程方法:从动作、语言、外貌、细节等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小说主题。
分析本文运用对比和景物描写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写法。
情感态度: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封建主义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互动式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一、回顾小说的基本知识。
二、回顾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1、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2、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1922—1935)3、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 原名《旧事重提》)4、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5、翻译作品: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6、杂文集十六部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社戏》选自《呐喊》《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鲁迅自传》选自《集外集拾遗补篇》三、介绍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
在故乡,他目睹了故乡的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故乡破败不堪,农民生活十分贫困,“希望”破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 故乡》【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 故乡》【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晦暗、瓦楞、潮汛”等字词的音形义。
2. 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小说多元主题,并感受鲁迅式呐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去触摸先生的喜怒情感。
(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 故乡》市优质课获奖教案
《故乡》教学设计激趣导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为什么鲁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这又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近“故乡”,去看看故乡的人和事。
1. 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
2. 理解重点句子,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 学会从细节入手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精讲课文,透视考点。
1. 精讲课文小说《故乡》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小说依时间顺序,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可分三部分。
回故乡:小说一开始写了“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破败萧索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复杂的心情。
在故乡:接着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
离故乡:最后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
小说中,作者写了三个“故乡”: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
(1)回忆中的“故乡”是多姿多彩的。
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有戴着银项圈、天真活泼的少年闰土。
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2)现实中的“故乡”是失去生命活力的故乡。
它由描绘三种不同的人和三种不同的精神关系构成。
①豆腐西施杨二嫂。
这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形象。
②成年闰土。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成年闰土善良、讲道德、守规矩,但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活力,变得精神麻木了。
③成年“我”。
“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亲眼目睹了农村的变化,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4课《故乡》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4课《故乡》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内容包括: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学会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故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故乡的歌曲,引发学生对故乡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情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3. 分析课文:b. 分析人物形象: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
c. 分析语言特点:赏析小说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4.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故乡》2. 主要人物:我、母亲、闰土、杨二嫂等。
3. 情节结构:离别→重逢→回忆→期待。
4. 语言特点:生动形象、朴实无华、情感真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故乡的认识。
b. 从小说中选取一个人物,分析其形象特点。
2. 答案:a. 略。
b.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困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呐喊》、《彷徨》等,深入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学会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 故乡》市优质课获奖教案
《故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写作三要素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特点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闰土照片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是鲁迅童年时的好朋友闰土,曾经给鲁迅带来很多的欢乐与美好。
成年后的鲁迅依然很挂念这位童年挚友,闰土变成了何种模样呢?今天我们就将通过鲁迅的这篇《故乡》,去看看长大后的闰土以及现如今的故乡。
(板书题目)(二)作者简介(三)文体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小说的三要素都有哪些吗?(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背景。
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包括序幕(可有可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可有可无)。
(四)自读文本1、画出文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
2、文中的那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划出相关语句。
(五)品析句子1、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2、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文中关于环境的描写大都是关于故乡的,看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人物形象的描写具体都用了什么描写,写出了这个人的什么特点1、(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句话写出了故乡的萧瑟与凄凉,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反映出当时统治下社会的黑暗与人民困苦的生活,为全文奠定看黯淡的基调。
这是成年后的“我”再次回到故乡见到的一番景象,故乡是一直如此凄凉萧瑟吗?小时候的故乡是什么样的?(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画面色彩饱满、鲜活、明净,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欣喜,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对比,是“我”理想的寄托。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 故乡》市优质课获奖教案
14 故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掌握本文生字词。
2、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理清本文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3、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4、把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景物等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5、掌握课文运用对比来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1、掌握小说的三要素,理清本文的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2、理解对比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品味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理解小说的主题。
4、理解作者对社会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二、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18部。
毛主席评价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2.背景资料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在此双重压迫下,过着饥寒日益贫困、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作者于1919年冬天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南方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而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三、合作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字音阴晦(huì)瓦楞(lénɡ)猹(chá)胯下(kuà)祭祀(jì sì)装弶(jiànɡ)秕谷(bǐ)鹁鸪(bó gū)缚(fù)獾猪(huān)愕然(è)髀(bì)鄙夷(bǐ yí)嗤笑(chī)瑟索(sè)寒噤(jìn)深黛(dài)惘然(wǎnɡ)潺潺(chán)恣睢(zì suī)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答案示例:时间顺序。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 故乡》市优质课获奖教案
媒体多媒体教学运用一、复习导入二、人物形象①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在这些人物中,其中哪些人物刻画得较详细?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中闰土、杨二嫂、“我”,刻画得比较详细。
②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用一两句生动的话对人物作一评价。
少年闰土中年闰土外貌淳朴天真、可亲可爱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动作语态聪明勇敢、活泼开朗迟疑麻木、痛苦难言对“我”的态度情真意切亲密无间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将希望寄托神灵闰土(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闰土(2):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杨二嫂: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不仅表现在从当年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今天的“圆规”,而且还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个20年前的闰土,20年后,他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宏儿: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
三、深入探究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12段:明朗、美丽、令人神往,2段:晦暗、萧条、令人悲凉。
2、作者离开故乡时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使作者气闷,闰土的变化使作者悲哀。
3、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因为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但社会的黑暗,困难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实现。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 14 故乡》优质教案_9
《故乡》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2.明确作者是如何使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体现主题的。
3.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4.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1.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对比”手法的使用分析。
3.从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题的思维训练。
教学过程的及内容:同学们,我们在七年级上册学过了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一定还记得那一幕幕美好的情景,那飘散着豆麦和水草清香的潺潺河流;那婉转悠扬的横笛的歌吹;那朦胧的月色下,在灯火光中满红霞罩着的仙山楼阁班的戏台;那一群活泼的少年合力摇船,吃罗汉豆的欢声笑语……这些美好的情景在十年后又变得怎么样呢?是变得更美好了呢?还是变得更萧条悲凉呢?现在让我们随小说中的“我”一起回故乡瞧一瞧吧.板书课题:故乡二、真实性阅读1.了解《故乡》作者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2年随民国教育部北迁北京供职,然后于1919年底,返回故乡,将全家迁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素材写了这篇小说。
2.了解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坏境的描写来反映宣布现实生活,所以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
(并板书)3.出示问题清单①请按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划分层次。
②高潮部分主要给我们刻画了哪几个人物?这些人和“我”是什么关系?③这两个人物二十年前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闰土形象足能够揭示主题,作者为什么又可花了杨二嫂?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④20年前后故乡的面貌也不一样,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
⑤致使故乡的人和景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岁月的流失,时间的飞速吗?⑥看到故乡景变人非,如此破败,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绝不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
那么他是如此何改造这个旧恶的世界?他把希望寄托在什么上?⑦文中否定了哪三种生活?各有什么含义?作者希望的生活是什么?朗读背诵最后一句话,并理解其含义,谈谈你的启示。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 14 故乡》优质教案_12
《故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手法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复杂感情2、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使用对比手法、多种描写方式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3、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教材分析】《故乡》写于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用了鲁迅先生这篇名著,并在单元要求中明确:学习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的特点及在小说中的作用,并通过学习掌握这两种描写方法,提升阅读小说和记人叙事的水平。
阅读小说,欣赏名著,最重要是读懂、读透,能比较好地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的深意。
鲁迅小说的内容博大精深,但文笔却质朴无华,语言精练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节理解,技法学习上并不需花大力气,不过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细细品味。
【现代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使用】1、课文朗读录音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3、课堂上小组交流与合作的讨论题及知识反馈检测题的文本4、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教学过程】一、以提问的方式,情境导入让学生回忆历史课上学过的辛亥革命的意义?抽生来回答。
教师明确: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反而日趋衰落。
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他思想家的敏锐洞察力,认真深入的分析,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
二、课前热身1、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
2、本文的写作背景。
3、字词的准确音形义;检查学生对字词的音形义的识记情况;学生之间互批、互改。
4、学生听读课文。
三、学生自由诵读课文,通过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 14 故乡》优质教案_18
要注重作者的情节设计意图
三、环节三问题探究
师生共同分析学生代表提问的角度,分析提出问题是否有价值,分析设计问题的理由是否充分且表述清楚
四、环节四练习实践
下发材料二《那祥云缭绕的地方》,引导学生读懂文本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发言
学生自读文本,在本上划出本文的结构图
学生代表展示、讲解自己的结构图
把握中考方向,读懂记叙类文本
————以《喜雨》为例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故乡》的复习,以《喜雨》为例,联系《中考说明》记叙文阅读内容要求,引导学生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思路结构、理解文本中心以及提出问题并实行探究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并进一步明晰读懂记叙类文本的方法和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
准备材料1、材料2
学生补充完善
学生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任意设计问题,并写清楚设计这个问题的原因;
学生代表展示、解释自己设计的问题;
学生自读文本。对文本实行圈点勾画批注,划出文章的结构思路图
设计意图
进一步明确记叙类文本阅读的要点
通过概括内容,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理清文本的结构思路是读懂文本的前提。
把握文本的中心主旨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问题设计的思维前提。
提出问题并对相关问题实行探究,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和表达形成解释的水平,其本质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板
书
设
计
把握中考方向,读懂记叙类文本
关键语句内容思路
理解中心,体会主旨→提出问题
议论抒情文章题目
赏析语言
教
学
反
思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一、环节一回顾记叙文阅读要点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 14 故乡》优质教案_23
5.故乡
〖导入新课〗同学们,故乡是文人们从古至今笔下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有的抒发的是浓浓的乡愁,有的抒发的是淡淡的乡愁。
鲁迅先生在《故乡》这篇小说中,抒发的感情却是复杂的。
那么我们这节课就继续学习《故乡》这个课。
【目标导入】
1.找出文中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2.能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人物命运看当时的社会现状。
【合作交流】
1.。
朗读34-52段(从母亲站起身——塞在腰里,出去了)
句,分析杨二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造成杨二嫂可悲命运的原因
3.作者对杨二嫂是什么态度?
4.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用意何在?
【展示提升】
1、合作交流部分的内容分三次展示。
2、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检测提升】
1.小说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
2.文中相关杨二嫂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看出杨二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描写一段话。
月考试卷发下来了,同学们看到试卷都……其中XXX……
要求:抓住人物的特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故乡
1.把握文本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描写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突出文本主题的方法。
3.分析环境描写在文本中的作用。
4.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旧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感受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有远离故乡外出的经历吗?如果你将离乡远行,很久才会返回故里,甚至永不归来,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留恋、不舍、惜别……)
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却在结尾离开故乡时写道:“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为什么鲁迅先生会不怎么留恋,甚至非常气闷,非常的悲哀?这其中藏了什么秘密?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探究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写作背景
材料链接: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教学提示】
本文主旨理解须对写作历史背景有一定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对历史背景的叙述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
目标导学二:把握本文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1.默读课文,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线索。
明确: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2.请根据线索给课文分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回乡目的。
第二部分:写“我”在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其中包括“见到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杨二嫂的变化”“闰土的变化”。
第三部分: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悲哀”之源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哪两个是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
明确:闰土和杨二嫂。
【分析闰土形象】
2.仔细阅读课文有关段落,关注少年闰土与长大后闰土形象的区别,说说闰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①肖像变化:“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像是松树皮”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
②称呼的变化:“迅哥儿”——“老爷”。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种隔膜。
③语言变化:由少年的活泼健谈到中年的吞吞吐吐。
明确: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④神态变化:“怕羞”“高兴”——“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闰土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使闰土产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4.作者为什么要提到闰土拣“香炉”和“烛台”一事?
明确:这是个细节描写,旨在说明闰土也寄未来于神佛。
通过该细节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探究:闰土形象之变化是作者“悲哀”的源头吗?
明确:闰土形象的变化是时代的反映,代表着时代的黑暗,诉说着下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同时,专制制度下的人变得麻木、迷信,这无不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作者“悲哀”的源头。
【分析杨二嫂形象】
1.昔日的杨二嫂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明确:昔日被称作“豆腐西施”,“擦着白粉”“终日坐着”,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妇女形象。
2.如今的杨二嫂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的?
明确:“凸颧骨”“薄嘴唇”“圆规”等肖像描写,“尖利的怪声”“大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等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了杨二嫂泼悍、放肆、尖刻的性格特征。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又表现出她的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探究: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杨二嫂的形象是作者“悲哀”的源头吗?
明确: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
杨二嫂的变化,是不合理制度下的人性转变,如果说闰土是“精神麻木”的状态让作者觉得“悲哀”,那么杨二嫂便是因为失去真善美的人性而使作者觉得“悲哀”。
【教学提示】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肖像描写,体会人物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