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人教版新版

合集下载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西周初年,周公长子伯禽就封鲁国。

《史记·鲁周公世家》说:“鲁有天子之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由此可以得知( )A.鲁国在西周的地位较为显赫B.西周时期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C.鲁国是西周时期最大的封国D.春秋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2.《吕氏春秋》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

”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A.按遗嘱继承制 B.按年龄继承制 C.按军功继承制 D.嫡长子继承制3.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4.古人认为“王”字三横画代表天道、地道、人道,一竖代表能同时通达三者。

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

下列关于“王”的说法错误的是()A.夏启开创了王位世袭制B.在“皇帝”出现之前,“王”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C.反映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思考D.神权对立于王权5.《汉书》记载,“中朝官也,亦谓之内臣。

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为中朝。

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郡国并行制的缺陷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察举制的弊端 D.刺史制度流于形式6.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 新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 新版

2019高二历史(下)第一次月考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国君认识到“士”的重要性,甚至公卿大臣也礼贤下士。

著名的事例有齐桓公礼聘管仲、勾践出车行舟四处访贤逢士“必问其名”,等等。

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A. 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B. 冲击了世卿世爵制度C. 形成了尊重人才的风气D. 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2.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

这反映了当时()A. 流派众多,文化活跃B. 君主专制,国家统一C. 政治失序,礼崩乐坏D. 阶层固化,等级森严3.苏格拉底主张建立智慧与团结的和谐城邦,柏拉图主张在正义原则指导下,建立以个人灵魂和谐为基础的和谐城邦。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材料观点切合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D.韩非子4.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他又说:“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B. “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C. 心即理也D. 一概反对人的欲望5.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6.黄宗羲在《原君》中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并进而假设“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春季期5月月考试题高二历史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说明: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Ⅰ卷为试题(选择题和主观题),学生自已保存,Ⅱ卷一般为答题卷,考试结束只交Ⅱ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 商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远近之别,祭祀用品也有简单与隆重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人的祭祀。

这说明商代( )A. 男性与女性均成为重要受祭对象B. 形成了宗法等级制和贵族分封制C. 是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D. 注重借助人伦秩序维护专制王权2.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

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C.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3.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

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

”这主要反映了( )A.宗法观念的延续B.分封体制的完善C.君主权力的衰微D.官僚政治的建立4.据《秦律·置吏律》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吏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

这反映了( ) 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 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 D.国家官吏的腐败现象严重5.“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6.唐代择官标准有四项,其一是身,即身材,须取其体貌丰伟者;其二是言,即言词,须取其言词辩正者;其三是书,即书法,须取其楷法遒美者;其四是判,即公文判词,须取其文理优长者。

2019年下学期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卷

2019年下学期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卷

2019年下学期高二历史十二月考试卷班级:姓名:考号: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周王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建立各部族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过去那种一族即一国的情况不复存在。

这一局面是因为()A. 宗法制度的衰落B. 贵族统治的完善C. 血缘政治的打破D. 分封制度的推行2.“皇帝”这一称号始于()A. 西周B. 东周C. 秦朝D. 汉朝3.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入到一般平民家中。

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A. 宗法制B. 禅让制C. 王位世袭制D. 分封制4.英国一历史学家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缅怀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指的是()A. 古代埃及B. 雅典C. 罗马共和国D. 罗马帝国5.如图是19世纪后期某国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此时该国()A. 军队在帝国占据重要地位B. 帝国会议由各邦代表组成C. 联邦议会有权力罢免宰相D. 宰相有权力组成责任内阁6.我国近代史上,主张“今上帝命天王诛妖”的运动发生在()A. 19世纪三、四十年代B. 19世纪五、六十年代C. 19世纪七、八十年代D. 19世纪末20世纪初7.“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A. 经济特区B. 民族自治区C. 特别行政区D. 经济开放区8.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 耕作方式的进步B. 土地制度的变化C. 手工业的进步D. 赋税制度的变化9.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A. 19世纪四五十年代B. 19世纪六七十年代C.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19世纪末D. 一战间(1912-1919年)10.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A. 深圳特区的建立B. 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C. 浦东新区的设立D.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11.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给美国开出的“药方”是()A. 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C. 优先发展重工业D. 推行福利政策12.斯大林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 农业集体化C. 片面发展重工业D. 强调高速度,忽略经济发展质量13.欧洲共同体包括()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欧洲联盟⑤欧洲经济援助计划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②④D. ③④⑤14.某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的主题是《人性本善》。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新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新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高二文科综合一、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

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

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B. 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C. 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D. 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铜器在三代主要是作礼器,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身份和地位;战国中晚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和宗法制走向崩溃,奴隶主贵族地位下降,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所以青铜器风格朴素。

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 “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秦与齐并称东、西帝的提议。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 天下共主的时代已来临D. 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楚国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的信息可以看出宗法分封体系进一步走向瓦解,故A项正确;B项是指井田制,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土地制度,故排除;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时代,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天下公主的局面受到了冲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战争的作用,故D项排除。

点睛:“楚国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分封制逐渐瓦解。

3. 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A. 已出现完整的官僚体系B. 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 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D. 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官僚政治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产物,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而在秦代时官僚政治的模式己经形成,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秦代已出现了官僚体系,但不完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官僚政治在本质上仍然是贵族政治,平民政治并未取代贵族政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文官的地位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中国政治制度通史》记载,齐灵公有一位十分宠爱的妾,名戎子,戎子与齐灵公的另一位妾仲子很要好,仲子生一子名牙,戎子请齐灵公立牙为太子,于是齐灵公废公子光而立牙,仲子却认为“废常不祥”。

这里的“常”是指( )A.等级制度B.嫡长子继承制C.血缘关系D.世袭制2.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3.《梦粱录》中载:南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

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由此可见,南宋杭城(即临安)( )A.是古代中国最早出现夜市的城市 B.是当时世界上商业活动最繁华的都市C.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D.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限制被打破4.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精心设置了一套四辅官制度,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命其官,春官在春季任事,夏官在夏季任事。

同时每季官又设立两到三人分别在上旬、中旬和下旬视事,以此类推。

四辅官制度出现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撤销中书省,永废丞相职任B.胡惟庸“内外诸司封事人奏,惟庸先视之”C.票拟制度化D.司礼太监成为事实上的宰相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朝的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能力转向内部,慎重地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

”导致“中国人转向内部”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B.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C.明朝以后中国落后于世界D.新航路开辟带来殖民扩张6.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

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A.巩固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7.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31、(1)必要性:16世纪的天主教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罗马天主教会神化了教权,迫使世俗王权屈从教权,以维护其封建统治;教阶制度具体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天主教会是重要的封建势力;要推翻教会的特权地位,推动社会进步,必须进行宗教改革。

(三点9分,合理即可)
(2)作用:大学教授凭借丰富的宗教知识,掀起宗教改革运动;大学教育有利于形成严谨的宗教改革理论;大学之间对宗教改革的论争,改变了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宰地位,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大学教育推动了欧洲各地宗教改革的发展,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任三点6分)
32、(1)特点:不增加人民负担;以开源为主,节流为辅;综合施策,涉及面广;先试行再推广,审慎推进;夺豪强富商之利,注重保护平民。

(五点共5分)
意义:有利于保障农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性的逐步松弛;推动宋代货币流通、商品经济的发展。

(五点共10分)
(2)原因:损害了大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反对;变法执行不善,引起民间不满;支持变法的神宗去世;反对势力固守成规,形成强大的阻力;用人不当等。

(任四点8分)
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地政治魄力。

(合理即可,2分)。

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请将I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钢笔(作图除外)做在答题卡上,不得出框。

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总计60分)l.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后被废。

最终康照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做继承人,秘密建储制由此开始。

该现象在实质上()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B.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C.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削的合法性D.说明了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2.贞观四年,唐太宗问政于张玄素。

玄素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

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於此……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

”材料表明,张玄素()A揭示隋王朝亡于暴政 B反对君主独断专行C主张加强控制地方 D建议扩大选官范围3.《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

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A. 由秦王赢政创立B. 春秋战国已出现C. 全面取代分封制D. 加强了君主专制4.枢密使一职在五代被武臣所掌握,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已之手以便宜从事,职掌范围达到极限;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武将渐转为文官,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材料反映了宋代君主()A.防止武将专权B.重视分宰相之权C.强调监察地方D.掌握国家经济命脉5.在明成祖朱棣武力夺取建文帝的帝位后,朱允炆后来被追谥为“惠宗让皇帝”,意即他把帝位让给了明成祖朱棣;朱祁钰在被其兄明英宗赶下台后,其庙号后来被追谥为“代宗”,表示他只是个代理皇帝罢了。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2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

为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一种女子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女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

”由此表明当时A. 新旧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B. 学校教育尚未开启近代化C. 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D. 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2.据下图可以推知,在鸦片战争后清朝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A. 鼓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政府的财政税收收入锐减C. 小农经济已快速走向解体D. 政府调整了财政税收政策3.蒙克莱斯钦在《贸易的经济政策》中写道:“第一个说金钱是战争之本的人说到了点子上,因为尽管金钱不是唯一的因素,优秀的战士也是绝对必需,然而几个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金钱总是主要的。

很多时候,黄金比钢铁更有力量。

”据此判断,蒙氏所说的贸易的经济政策是指A. 重商主义B. 重农抑商C. 自由主义D. 凯恩斯主义4.英国历史上,“内阁”一词直到1900年才见于官方正式文件,而首相直到1905年才开始接受国王的委任状,1937年的《国王大臣法》才使内阁的名称和首相的职位有了成文的法律根据。

材料反映出英国A. 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很漫长B. 代议制的程序化进程比较缓慢C. 代议制立法始于20世纪初D. 中枢机构职权开始有法律依据5.17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思想家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

这说明他A. 认为中华帝国政治制度无与伦比B. 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自身诉求C. 肯定宗教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A. 改造儒学的天命思想B. 弘扬关怀现实的传统C. 重视儒学思想思辨化D. 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7.美国制完会议就众议院议员席位分配问题曾出现三个建设方案:方案一,(马里兰州)将奴隶也算入州人口数;方案二(密歇根州)只将自由人算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高二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下表为孔子年谱(摘要)表中所示内容对孔子儒学思想的影响是A. 以“仁”的宽广胸怀引导世人B. 主张“为政以德”的施政原则C. 以“忠恕”理念对待社会动荡D. 对“礼崩乐坏”局面进行反思【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齐国大臣崔杼弑齐庄公”“鲁君昭公被权臣驱逐至齐国”“卫国内乱父子夺位”等信息,说明这是一个统治秩序受到严重破坏的“礼崩乐坏”的时代,对孔子的儒学思想产生很大影响。

故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与材料联系不紧密,排除ABC项。

点睛:礼崩乐坏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指周代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主要表现在井田制逐步解体、各分封诸侯间征战不已、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和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等四个方面。

本题材料所反映的正是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

2. 秦朝时,统治者提出过“以吏为师”,到汉代,却提出了“以师为吏”。

这一变化反映了A. 加强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管控B. 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C. 黄老之术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D. 百家争鸣局面的最终结束【答案】B【解析】“以吏为师”是秦国暴政的手段之一,反映了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以师为吏”强调教化,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故B正确;从“以吏为师”到“以师为吏”,反映了对知识分子作用的重视而不是加强控制,故A错误;材料和黄老之术无关,故C项错误;D 项没有体现出变化,故排除。

3. 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

这种“转折”是指A. 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B. 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C. 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D. 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下学期6月考试高二历史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在非答题区位置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满分56分)1.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将其认为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物名字写在陶片上。

如果某人得票超过半数,就会被放逐国外十年。

此制度开创于()A. 梭伦执政时期B. 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C. 查理一世执政时期D. 拿破仑执政时期2.《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

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这说明商商鞅()A.主张立法为民B.强调有法可依C.关注法律实施D.重视赏罚并重3.有人对商鞅说:“您一出行,后面随从的车乘几十辆,车上载满全副武装的卫士,力大而肌肉发达的作陪乘,手持矛戟的武士紧紧护卫着您的车乘而疾走。

”这反映的实质是()A. 商鞅出行戒备森严B.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裕C. 商鞅变法的阻力和艰难D. 商鞅奢侈浪费4.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

这充分反映出()A.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C.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D.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5.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迁都洛阳,削弱保守势力B.定期考核,依照政绩提拔官吏C.限制“恩荫”,防止权贵垄断D.发放俸禄,并由国家统一筹集6.梁启超评价我国古代一位改革家的改革时说:他推行的一些措施与近代西方的一些方法极其类似。

其中某项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某项措施“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他评价的是()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庆历新政D.王安石变法7.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原因有()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精品]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 人教版

[精品]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 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左传·桓公五年》)这反映了( ) A.周王室的衰微 B.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C.分封制的崩溃 D.阶级矛盾的尖锐2.中国最古老的飞天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终于在2007年变为现实。

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恒,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

这反映的实质是(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

”这是对哪一改革的评价(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 D.议事会改革4.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最能反映以上原则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 D.四百人会议5.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是( )A.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君主立宪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D.国会制约总统权力6.有一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高兴地说:你讲得太好了!孔子的回答体现了他思想主张中的 ( )A.“有教无类”B.“无为而治”C.“克己复礼”D.“兼爱”7.在“法”与“德”关系上,某位思想家主张先德后刑、先教后杀,认为有礼之法才是良法,无礼之法是恶法,“故非礼,是无法也”。

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8.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一第1.2.3单元试卷页数:4页考试时间:90分钟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B.井田制 C.分封制D.郡县制2、“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

“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

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天下为家3、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政”主要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中央集权制4、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C.明代的内阁制度D.清代的八旗制度5、“宗,尊祖庙也”,意思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A.以宗教信仰为纽带 B以血缘家族为纽带 C.以活动地域为纽带 D以土地财产为纽带6、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8、长春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

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

”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

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 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B. 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C. 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 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先秦时期诸子思想是当时社会变革在思想领域的变革,不是历史的倒退,故A 项错误;材料中“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

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充分说明当时社会进步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故B项正确;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先秦诸子思想复古性,不是复杂性,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思想【名师点睛】诸子百家思想中相互对立的观点(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2.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

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A.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B. 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C. 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D. 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度的相关内容,材料内容体现出了作者对雅典直接民主制度弊端的一种质疑,所以A项错误。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四)+选修1、3、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南地区考古发掘的战国秦汉墓葬遗址出土了很多铁制农具,其中铁农具的出土情况如下表(部分)。

据表可知,战国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A. 冶铁技术水平先进B. 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C. 铁农具分布较均匀D. 青铜农具为铁农具所取代【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出土了很多铁制农具,但不能说明西南地区冶铁技术水平先进,故A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出土了很多铁制农具,铁制农具的使用促使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故B项正确。

从图中可知四川地区比云南、贵州地区出土的铁农具更多,故C项“分布较均匀”说法错误。

图中没有出现青铜农具,无法得出青铜农具为铁农具所取代的结论,故D项错误。

点睛:这是一道典型的图表式选择题。

在解读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2. 秦律规定: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工商业者,收钱时必须立即把钱投进“蛎”(一种容器)里,使买者看到其投入,违反法令则要被罚款;别国客商来做生意,如没有把通行凭证先交给官吏,与之交易者则也要被罚款。

这些规定是为了A. 打击工商业者B. 限制农民经商C. 协调官商关系D. 规范商业行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使买者看到其投入,违反法令则要被罚款;别国客商来做生意,如没有把通行凭证先交给官吏,与之交易者则也要被罚款。

”可知为了规范商业行为,秦律对市场交易进行一定的管理和监督,故D项正确。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度(下)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2.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②③④①B. ②④③①C. 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3.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4.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

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5、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下列司法理念中,遵循罗马法原则的是①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②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③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④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7. 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8.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最新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最新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2.鼎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

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3.与明清八股取士相比,唐代科举考试名目繁多。

除常见的进士、明经二科外,尚有秀才、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

即以进士科而言,所试内容也有诗赋、策问、杂文等。

这反映了A.唐代科举制度的效率低下B.唐明两代的科举性质不同C.唐代科举与社会联系紧密D.唐代科举考试的难度较高4.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诏:“自今除台官(即御史),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

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

这样做是为了A.防止结党,限制宰相 B.实现选贤任能C.推动理学传播 D.削弱地方势力,加强集权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6.《明世宗实录》载:“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商朝时期,相的权力很大。

伊尹先后辅佐了汤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太甲。

其中的太甲暴虐无道,不理政务,伊尹将他放逐,令他闭门思过。

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来执政。

上述材料反映的相关历史信息正确的是()A.商朝相的权力已超过商王的权力B.商朝的皇帝受到相权的极大制约C.商朝政治带有迷信色彩D.先秦时期最高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2.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

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A.周王室安全 B.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权力C.王位世袭制 D.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3.下图是《西周分封形势图》,依据图中信息可得出()A.分封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B.封姜子牙于齐是因为齐地富庶C.分微子启反映了周王统治策略 D.洛邑是最大的诸侯国都城4.孟子主张“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孟子上述主张的核心是()A.为政以德 B.推行仁政 C.人性本善 D.克己复礼5.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频繁,管仲提出:“国之所以为国者,民体以为国。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表明他()A.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C.反对频繁的争霸战争B.推崇儒家的治国理念 D.代表平民阶层的利益6.《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郑人买履”的寓意主要体现了()A.道家的“无为”思想 B.法家的“变革”主张C.墨家的“节用”倡议 D.儒家的“礼制”要求7.班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进行了统计。

其中春秋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32%,战国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60%。

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推广B.世袭制度的没落C.郡国并行推动D.井田制度的盛行8.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

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征的正确表述是( )①由于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农业的耕作方式由集体劳作过渡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②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形成;③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③④9.南朝宋裴驷《史记集解》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材料观点前后矛盾B.体现了皇权的独裁C.反映了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文字材料不足为信10.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11.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2.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 )A.废除宗法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13.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

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

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

”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14.下图是西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复原图。

对此图所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 )①商业活动在城市边缘进行,城市商业功能有待增强②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③政府设置专职机构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④城市皇家宫室占地面积较多,城市政治功能突出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中华民族的“安土重迁”思想根源是中国古代(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巩固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的影响 D.农耕经济的发展16.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

这种“转折”当指( )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17.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对后世泽被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

史学家评论时说:他错就错在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一起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隋炀帝采取的措施违背了时代潮流 B.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C.指出了其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 D.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18.下图所示制度(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C.消除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造成了君主权力旁落19. 763年,唐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说:“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

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

”要求“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恢复古代察举孝廉的方法。

杨绾认为科举制()A.考试内容有失偏颇 B.选拔标准不合时宜C.选才路径沿袭传统 D.录取原则公平公正20.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

这反映了唐代( )A.官吏的腐败贪污 B.分配土地严重不均C.田制已遭到破坏D.各地的经济不平衡21.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湖州、常州、鄂州、洪州、广州等70个之多。

他认为,唐代的城市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分布也较广泛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

这表明( )A.唐代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B.唐代城市兴起。

体现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C.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涌现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D.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22.据史料记载;唐代名士柳家曾卖一婢女给宿卫(皇帝的警卫人员)韩金吾家,后韩氏欲将此婢女卖于绢商为妻,婢女宁死不从。

理由是“昔曾伏事柳家郎君,岂忍伏事卖绢郎也”。

这体现了( )A.传统的贱商观念B.鲜明的反封建意识C.等级制度的强化D.理学对人性的桎梏23.韦庄的《洛阳吟》写道:“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

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

”这首唐诗( )A.反映了长安流行的胡化和异域风尚 B.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C.真实再现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 D.真实地再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景象24.宋代丞相吕蒙正曾说:“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

唐末帝王,专委臣下,致多缺失。

兼家族早有保全。

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

”这说明( )A.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 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C.藩镇割据削弱唐末皇权 D.宋代君主专制强化25.北宋末年的《鸡肋编》记载,“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呼香菜门”。

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居民,弥望皆菜园”。

这反映宋代( )A.跨区域贸易得到长足发展 B.农业生产区域化日益突出C.农产品的商品化特征加强 D.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

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百家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的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

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

”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

”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材料四: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朱熹《答陈卫道》(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

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积极影响?(12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儒家思想取得的胜利”(6分)(3)材料三,“火于秦;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4分)(4)据材料四,指出朱熹对佛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对他的思想产生的影响。

(4分)27、论述题(12分)唐代文明是否兼收并蓄,有如下评价:“唐代的社会和文化吸收此前数百年间的历史遗产,能够兼容并包地摄取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

”——(《The Perspectives On the Tang》 A.Wright.D.Twichetted 1973 Ya Le)“尽管在宗教、艺术、器物等方面,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等文明,对于唐代的习俗、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唐代的官职、兵制、刑法、赋役等主要制度都渊源于先前的王朝,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重大的改变。

”——张广达《唐代的中外文化汇聚与晚清的中外文化交流》“当时的兼收并蓄,是为了追求大一统的极致,是要在差异中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化的发展……开放趋势与保守倾向并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