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最新修改)
小学数学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结题报告尊敬的老师:我是XX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在本学期的数学学习中,进行了一项小学数学结题研究,现将我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报告,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导和评价。
一、研究背景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我们小学阶段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
数学结题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通过解决一系列数学问题,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解析和解决小学数学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成绩。
我选择了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典型题目进行结题分析。
三、研究内容1. 了解题目在研究开始之前,我仔细阅读了所选题目的题干和要求,确保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准确,同时理清题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2. 思路分析对于每个题目,我都进行了思路分析,尝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的步骤,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3. 解题过程我按照我的思路,逐步解决每个问题。
对于比较复杂的题目,我会记录下我的解题思路和关键步骤,以便复习和总结。
4. 解题结果在解决每个问题之后,我会将得到的最终结果进行验证,确保解题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四、研究成果在本次研究中,我共完成了10个主要题目的解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我个人觉得比较有挑战性和收获的两个题目:1. 向前数、向后数:题目要求我们找到一个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
通过分析,我发现可以使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当我们向前数"一位"时,可以通过当前数减去1来得到前一个数。
2. 正确的运算符:题目给出了一堆数和运算符,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运算符将这些数进行运算,得到指定的结果。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将数学运算和逻辑思考相结合,通过尝试和验证来找到正确的运算符组合。
五、研究心得通过对这些数学题目的研究,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这些问题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解题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一些知识点上的不足,例如乘法口诀和小数的运算等。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还拓宽了自己的数学视野。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又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次数学课题以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能力。
二、课题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小学数学课程需要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注重计算与应用,忽视了对数学思维的培养。
因此,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重新审视数学教学的目标与方法,探索更适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三、课题目标本课题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通过创设数学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合多种思维方式,开发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践经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与有意义。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1. 课程内容(1)培养逻辑思维: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理解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并通过举例、思维导图等方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发展创造思维:通过创设数学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数学兴趣:通过游戏、探究性学习、数学奥林匹克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正面情感体验。
2. 教学方法(1)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互助,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实践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33篇
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3一、题目:高中数学题型分析与解题策略二、研究背景高中数学是学生中考和高考的必修科目,数学分值在高考中占有较大比重。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深感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和掌握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我选择针对高中数学中出现较多、学生普遍存在困惑的数学题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究有效的解题策略。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1.分析高中数学中较为常见的题型,深入了解每种题型的难点和解题要点,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2.总结出有效的解题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迅速解决问题。
四、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数列的求和问题数列求和问题是高中数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包括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数列求和等。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研究各个类别中出现的常见题型,总结出解决对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三角函数的运用三角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重点知识,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的计算等。
本研究主要总结了三角函数运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针对每种问题提供了解题策略。
3.圆和曲线的方程解题圆和曲线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包括圆的一般式方程、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等曲线的方程求解等。
本研究主要针对每种题型分析思路,并详细阐述了解题方法。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相关学术文献,梳理出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六、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我总结出了较为完整的高中数学题型分析与解题策略,包括数列求和问题、三角函数的运用、圆和曲线的方程解题等内容。
对于教师而言,本研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参考,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本研究总结了有效的解题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
七、结论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高中数学常见题型的分析和解题策略,总结了有效解题方法,本研究对于教师和学生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迅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和水平。
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3
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有意义,极具挑战性的,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多种多样,才能满足学生多样性的学习需求。
特别是目前这种知识爆炸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时期,创新人才所占的比例与社会发展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合作、创新等热点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
我校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目的意义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现行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结合新的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拟定各年级在“加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方面所要达到的各种要求。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实验,不断总结经验,发挥效益,形成系列,充分体现课题的研究价值。
3、立足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这三个特点,加强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模式的探讨。
4、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5、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把数学教学过程优化为“学生研究数学、交流数学”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测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尤其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结合这些特定情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能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初中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
初中数学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摘要:“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 作业; 设计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
从农村学校现状分析,学生大多存在着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之间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
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实行素质的一个重要理念。
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素质教育标准的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
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教师,设计作业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一)、我校学生学习现状当前,在我校初中部各个班级,都存在着学生照抄作业现象,尤其是理科作业。
有的班级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
这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风气。
学生照抄作业,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但更多是教师自身原因。
主要是以下情况造成的。
1、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没有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感受,作业太难,学生不会做。
2、教师布置作业量过大。
3、学生上课没听懂。
4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时间。
初中数学教研组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现将本次教研组活动结题报告如下:二、研究背景与目标1. 研究背景(1)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需要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
(3)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影响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2. 研究目标(1)探索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2)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3)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改革。
(4)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2)行动研究法:针对研究问题,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3)案例分析法: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剖析,提炼教学策略。
(4)经验总结法: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四、研究过程与成果1. 研究过程(1)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等。
(2)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
(3)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根据研究目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4)撰写研究报告:对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
2. 研究成果(1)形成了一套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2)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观念仍需更新。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是县级一般课题,在县教研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xx年5月启动,已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实验,我们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实验工作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特点。
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课题的提出国家《xx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化。
基础教育长期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方式进行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其活动形式主要是大脑机械记忆的活动。
在这种方式下造成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相互竞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缺乏群体的合作性,学习无兴趣,无动力,不会学习,不会关心,不会交往,自我封闭等等,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地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xx年,在县教研室指导下,我校申报了“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并批准为县级一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保证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目的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5、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方式,力求掌握符合此种学习方式的一般操作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培养现代新人成长的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改善学习方式是课改目标之一,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8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学课题结题报告(8篇)数学课题结题报告1一、问题的提出1.问题提出的背景课堂上教师们都喜欢那些口齿清楚,声音响亮,爱动脑筋,积极发言,敢于交流的学生。
然而老师们会发现,课堂上这样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都是“观众”和“听众”,表现沉默,特别是农村小学里面的孩子。
沉默的学生往往表现各有不同。
一是没有发言的愿望,学生身在座位,心不在焉,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
二是没有发言的内容,学生当教师问题提出时,看似在认真思考,却不会思考,没有答案,当然也就不举手发言。
三是没有发言的习惯,这些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来到学校就是听老师讲课的,不是来发言的,于是稳坐泰山,似乎胸有成竹,却不举手发言。
四是没有发言的勇气,生在农村,见识狭小,感觉低人一等,即使听懂了问题,有了答案,也缺乏胆量举手发言。
这些沉默的学生往往被教师忽视,失去了许多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不利于这些孩子的成长。
2.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许多学生课堂沉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情况还是相对严重的。
首先,课堂沉默的学生人数众多。
据我观察,这些沉默的学生大约占本班级学生的60%,几近三分之一,比例之重,令人惊讶,而且,似乎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其次,课堂沉默的学生被“边缘化”。
课堂上活跃的学生备受教师的宠爱,对话交流的机会多,知识掌握得好,反过来促使这些学生更加喜爱发言,于是形成良性循环;而那些课堂沉默的学生,越是不发言,越是成绩落后;越是成绩落后,也就越是不发言,形成恶性循环;不久,发言乃至班级事务与他们似乎无关,他们已经成为班集体的“边缘人”。
三是课堂沉默的学生成长受限。
课堂沉默的学生因为不发言,不参与,久而久之,对学习环境产生漠视的态度,习惯一旦形成,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学生语言能力退化,语言习惯恶化,思维能力下降,朗读水平下滑,不擅交际,个性无法得到张扬,丧失勇敢表达自我的勇气;这些将严重限制学生的成长。
二、课题的界定和依据1.课题界定:(1)关键词之一:“农村小学生”。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六篇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六篇数学课题结题报告范文1一、问题的提出(一)培育同学制造力的需要素养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育同学的制造力。
在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为同学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同学的探究欲望,丰富同学的想象力,以培育同学的制造共性。
在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讨论中,老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同学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同学的奇怪心,鼓舞同学大胆尝试,丰富同学的想象力,以培育同学的制造共性。
(二)数学课堂教学本身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数学教育就是老师教学问,同学学学问,考试考学问,这是天经地义的常识。
尽管我们在理论上谈“创新”与“实践力量”,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人们看重的仍旧是“基础学问与基本技能”和“数学学问的抽象性、严密性、规律性”,由于这关系到考试卷上的100分。
吉林市第一试验学校全国模范老师陈晓梅在《儿童应享受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这篇文章中深有感受地说:一提到数学教育,人们关注的是同学学到学问的多少,学业成果如何,至于同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价值、地位都被无情地忽视了,同学更多体验到的是数学学习的苦涩和学问的浅显……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深信“勤学苦练是100分的榨油机”,而对儿童是否享有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把数学学习做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究和渴望,则从来没有为孩子想过。
数学,毕竟给我们孩子的童年留下了什么?是给同学一堆金子,还是给同学一个点金的手指?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之话题,理论上我们好像明白了,可是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
只有创设新颖好玩、亲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探究数学奥妙爱好,体验数学的价值和奇妙,让同学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策略解决问题,孩子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究数学的绿洲,儿童才能体验到数学奇境的乐趣,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力量”的探究者和开拓者。
2023年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2023年数学课题结题报告2023年数学课题结题报告1一、课题背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同学在合作交流时,总是几个尖子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同学却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机器”,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经常能够感觉到一些小朋友的考虑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高效的,但其他听众,包括教师在听完小朋友的表达后却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这些情况说明了小朋友的语言表达问题已经影响了小朋友学习的质量。
《新课程规范》指出:“推理能力表示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测,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考虑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
这说明能力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而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连。
因此,提高同学的思维、推理、判断能力就必需培养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而,我校数学组确立了课题,《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同学的思维表述能力》我所承当的子课题是《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同学的表述能力》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是以我校四年级同学为个案,探索如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同学的语言表述能力,使同学的语言更具有准确性、简洁性、严密性、逻辑性等学科特点。
1、四年级同学语言表达的特点。
这一届四年级同学在课下很乐于向其他人交流自身的想法,但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出现词不达意,表达不通畅,不能有条理的紧扣题目自身进行论述。
2、调查和分析影响同学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普遍偏弱的主要原因。
《新课标》强调学习应从同学的实际动身,供认同学是个不时发展的并富有个性的人,同学已有的知识、能力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将影响他们的后继学习,因此,了解同学原有的情况,是我们组织研究的基础。
我们可以对教师和同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和座谈,观察同学课堂发言现状,找出同学上课不愿发言的原因,再研究对策。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热门11篇)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热门11篇)课题的提出《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县抓住新课改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科学实质,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尤其以安图三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为翘楚,小组互动,六步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已在全县全面铺开,我校也积极响应,首先在数学学科尝试采用小组互动,六步达标教学模式。
但小组合作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小组内缺乏有能力的**者,不会进行合理的分工,不知道怎么进行合作学习,有的甚至不知道小组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不明确原因一个可能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讲,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教师对目标描述的不够清楚。
教师也缺乏适当的**和指导,所以六步教学通常只能完成四步或五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初中数学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改变小组合作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热闹,不求实效的现象。
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成绩。
本课题的研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题关键概念界定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也就是说小组内的成员是由性别不同、性格不同、成绩不同的学生组成的,从而使小组间的整体素质相仿,差别不大,具有可比性。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即: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把交流与合作能力视为当今学生必需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为了不要让学生的自学无从下手,就要给学生一个自学的方向,即自学的模式。
1、“课本的方法”----是要求学生把例题的解法独立再现一次,有困难的学生可按原题照写一遍。
2、“我的方法”----即要求学生思考除了例题的算法外,你还想到什么算法,并把它写下来。
八、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通过实践,我发现初步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指导学生自学要落到实处。
自学要求或自学题目的设计是否明确、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能让学生“踮一踮脚够得着”,直接影响着学生自学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到学生自学时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在设计自学题目时要有针对性、集中性、发现性,不要出现“自学课本第x页—第x页”这样的预习要求。
3、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课前自学的重要一环。
对课前自学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发现问题才是课前自学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例如:在教“商不变的性质”时,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进行标注的: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他的疑惑是为什么要“零除外”,如果不要这三个字,可以吗?在课堂里,针对自己的疑惑,他听课越发仔细了,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也因为是有了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兴趣。
“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将会终身受益。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自学,不仅对自学数学的方法不知道,更没有主动自学的习惯和兴趣。可以通过及时对好的自学方法和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设计形式多样的自学问题等方法来逐步养成课前自学的习惯、调动起预习的兴趣。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后,自己设计自学问题。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本研究将小学数学课型分为讲授型、实践型和探究型三种,分别对应传统的讲授法、讲练结合法和探究式教学法。
我们将重点研究这三种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探讨如何使不同课型的教学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研究和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教学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了解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不同课型的教学效果,验证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通过教学观察,深入了解不同课型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数学研究和发展。
四、研究结论经过对小学数学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讲授型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2、实践型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实际操作,但缺乏理论基础和探究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探究型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和支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探究型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佳选择,同时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数学研究和发展。
我们的研究是基于XXX数学教材的实际教学过程展开的。
从教学策略的预设到实施,从实施的情况到反思调整的研究,我们不断深化对教材的认识,完善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描述中,我们发现这些方法过于注重教师的角色,缺乏对学生的关怀。
因此,在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中,我们更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特别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发现法、接受研究法、自主探究法、尝试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
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调控学生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快乐前行。
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快乐,获得生动活泼的成长。
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我校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目的意义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现行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结合新的时期《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拟定各年级在“加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方面所要达到的各种要求。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实验,不断总结经验,发挥效益,形成系列,充分体现课题的研究价值。
3、立足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这三个特点,加强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模式的探讨。
4、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5、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把数学教学过程优化为“学生研究数学、交流数学”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测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尤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结合这些特定情况,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能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我校数学教学工作以此为指导思想,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理念,注重对课题的研究实验,推进我校数学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课题实验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基础性原则。
加强数学基础教学强化基本功练习,为实验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坚实的基础。
(2)主体性原则。
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主要起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研究过程。
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最新修改)
主课题: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子课题:《数学典型素材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结题报告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胡蓉主课题: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子课题:《数学典型素材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结题报告研究教师:胡蓉一、问题的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他们片面地认为这是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的分内事。
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已经在全国成为风气。
很多学生思想空虚、道德水平下降、少有感恩之心,80后90后的种种表现令人担心。
当然大多数学生能自律自理、严格地遵守学校的组织纪律,但有不少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远大志向和目标,短视情况严重;二是缺乏民主法制法纪观念,是非观念淡薄;三是做人行事乖张,缺乏诚信原则;四是缺乏集体荣誉感,喜欢搞小集团,在班上拉帮结派,甚至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五是贪图享受,不知节俭及生活的艰辛;六是讲哥们义气,无视大局,无视他人利益;七是作风散漫,追求极端自由,等等。
数学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部分,有着丰富、生动、具体的德育教育的题材,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德育,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加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既教书又育人,这是德育赋予数学教学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课题的界定1、学科教学指按国家新课程标准开设的所有课程的课内外活动。
2、德育渗透就是往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三、理论依据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科教学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主要立足于平日的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教学实践,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达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我们通过分析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历史和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和新课程的理念,深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使德育回归到应有的核心和统摄地位。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实验,使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形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龙门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一、问题的提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并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充分发展。
”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任何年龄的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龙门中心小学是灵台县一所最偏远的农村学校,五、六年级学生来自七村六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使得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知识的能力差距很大。
因而,我校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必然显得死板、机械、沉闷,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脚踏西瓜皮,练到哪里算哪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得不到主动的发展;也没有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的研究”这一小课题的研究,正是探索如何通过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的要求并给予切实指导的研究,也是为好落实和实施《数学课程标准》,推动我校小学数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论文的撰写。
2、探索并形成我校小学数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的理念和应用性理论,形成若干设计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练习题组的设计能力、更加有效地发挥数学练习在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方面的知识能力。
数学教研组结题报告
一、前言数学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围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现将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二、教研活动开展情况1. 制定教研计划本学期,数学教研组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教研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听课评课、课题研究、教学反思等。
2. 集体备课数学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旨在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共同研究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 教学研讨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多次教学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研讨,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方法更加丰富,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4. 听课评课数学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旨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在听课评课中,教师们认真记录、反思,对授课教师的优点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5. 课题研究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开展了课题研究活动,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课题研究内容包括: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等。
6. 教学反思数学教研组要求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们对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教研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通过本学期教研活动的开展,数学教研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教师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数学成绩有所提升在数学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本学期,学生在各类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3. 教研氛围浓厚数学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乐于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课题: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子课题:《数学典型素材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结题报告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胡蓉主课题: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子课题:《数学典型素材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结题报告研究教师:胡蓉一、问题的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他们片面地认为这是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的分内事。
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已经在全国成为风气。
很多学生思想空虚、道德水平下降、少有感恩之心,80后90后的种种表现令人担心。
当然大多数学生能自律自理、严格地遵守学校的组织纪律,但有不少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远大志向和目标,短视情况严重;二是缺乏民主法制法纪观念,是非观念淡薄;三是做人行事乖张,缺乏诚信原则;四是缺乏集体荣誉感,喜欢搞小集团,在班上拉帮结派,甚至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五是贪图享受,不知节俭及生活的艰辛;六是讲哥们义气,无视大局,无视他人利益;七是作风散漫,追求极端自由,等等。
数学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部分,有着丰富、生动、具体的德育教育的题材,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德育,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加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既教书又育人,这是德育赋予数学教学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课题的界定1、学科教学指按国家新课程标准开设的所有课程的课内外活动。
2、德育渗透就是往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三、理论依据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科教学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主要立足于平日的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教学实践,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达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我们通过分析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历史和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和新课程的理念,深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使德育回归到应有的核心和统摄地位。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实验,使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形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及道德水平。
首先德育应体现在教师日常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中,它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教育。
其次课堂教学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同时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
3、整合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使我校数学教师们在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以研究本校六年级学生为主,以研究课堂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班主任的育人之道为辅,多渠道、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的厌学原因,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健康全面地发展。
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
因此我们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探索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契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生活实际对学生适机地进行德育的渗透,使这种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探索在数学教学时渗透德育的方法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探讨和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模索渗透的方法,明确渗透的德育教育内容。
力争使小学数学教师在从事小学教学时,恰到好处地、适时适度地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使小学生受到数学知识、思想、技能的启迪和训练,而且受到深刻的德育熏陶和教育,真正使小学数学的教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探索出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和谐渗透的教育新机制。
五、研究方法1、调查法(谈话与问卷)通过谈话与“小学生德育问卷调查”,了解各班级中许多正面的思想,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反面的。
比如:积极的思想道德状况方面,(1)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调查表明:90%的小学生在升旗的时候会产生自豪感,有96.67的学生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会有自豪感。
这些数据就说明了,孩子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学生在对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有66.67%持反对态度。
有50%的学生认为不会用不正当的方式得到自己想得到的,而会的则为0个。
有80%的学生认为在看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会上交老师,只有6.6%的学生会占为己有。
在看到有纸屑时,有86.67%的学生会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只有1名学生认为会视而不见。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目前我校小学生大多数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说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是良好的。
(2)具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查显示:80%的小学生在学习中被别人超过时会加倍努力去赶超。
76.6%的小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是坚决摒弃的。
在对待学习目的的问题上,有83.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在对待班干部的问题上有90%的学生认为是更好地为同学为老师服务,而不是为了权力。
在买东西时多找钱了,有76.67%学生会把多余的钱还回去。
虽然我们调查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但在这细微之处确可以看见我们的年轻一代人身上绝大多数人有着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3)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中小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小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
调查中的一些数据让我们感到欣慰:在看到同学齐冲突时,有96.7%的学生会去告诉老师,或者劝告同学,缓解矛盾。
在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时,有93.33%的学生认为要暗下决心勤奋学习。
这些积极的思想因素无疑会影响着孩子,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应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4)在调查的学生中有93.3%的认为自己喜欢上思品课,在家时有86.67的认为会自己清洁地板。
在老师生病时,有53.3的学生觉得肯定会去看老师。
这些都让温暖知道了,现在的孩子有了较好的思想道德。
真是值得我们欣慰。
消极的思想道德状况方面,(1)缺少远大的人生抱负调查表明,有超过13%小学生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
(2)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调查表明,虽然学生的心理活动总体评价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①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家长或者老师的批评,但是也有6.67%的小学生仍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或者反感这样的教育。
②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下降调查显示:我校小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诱惑的抵制能力正在呈下降趋势。
40%的小学生认为在空闲的时间是可以进网吧的,甚至有3.33%的学生认为进网吧是个人行为。
50%的小学生每周都有上网记录,而他们上网的目的很多都以游戏为主。
③在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求父母买的占13.33%,这也就是说,还有一部分学生有攀比的心理。
结合以上情况,于是我尽量收集各种原始材料,比如数学教材中德育切入点、各种好人好事事例等,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2、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游戏中的活动表现,了解存在的问题,在掌握比较详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3、个案法教师通过详尽搜集德育渗透的有关资料,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研究策略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4、文献检索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探讨,为实践指明方向。
5、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论文。
六、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5——2011.11)课题开题后,在学校的组织和带领下,认真学习了学校“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实施方案、《小学德育纲要》、贵阳市教科所龙林老师的“如何撰写管理”、贵阳市教科所张宇敏老师的“课题的过程管理”、雷颖善老师的“课题的资料管理”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等相关容内和书籍,结合学校的课题方案,确定了自己的字课题——“数学典型素材中德育的有效渗透”,并拟定了自己的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相应的方法,即:通过课题研究实验,使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形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同时提高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及道德水平,使我校数学教师能在教学时,整合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12——2014.1)本阶段主要研究小学教学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德育教育的机制,对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的思想认识特点,其结果形式是写出问卷调查的分析性文章(调查问卷及问卷分析见《研究方案》附页)。
每学期开学初制定实施计划,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以便于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
具体实施:1、调查研究通过谈话与“小学生德育问卷调查”,了解各班级中许多正面的思想,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反面的。
比如:积极的思想道德状况方面,(1)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调查表明:90%的小学生在升旗的时候会产生自豪感,有96.67的学生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会有自豪感。
这些数据就说明了,孩子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学生在对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有66.67%持反对态度。
有50%的学生认为不会用不正当的方式得到自己想得到的,而会的则为0个。
有80%的学生认为在看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会上交老师,只有6.6%的学生会占为己有。
在看到有纸屑时,有86.67%的学生会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只有1名学生认为会视而不见。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目前我校小学生大多数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说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是良好的。
(2)具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查显示:80%的小学生在学习中被别人超过时会加倍努力去赶超。
76.6%的小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是坚决摒弃的。
在对待学习目的的问题上,有83.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在对待班干部的问题上有90%的学生认为是更好地为同学为老师服务,而不是为了权力。
在买东西时多找钱了,有76.67%学生会把多余的钱还回去。
虽然我们调查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但在这细微之处确可以看见我们的年轻一代人身上绝大多数人有着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3)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中小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小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
调查中的一些数据让我们感到欣慰:在看到同学齐冲突时,有96.7%的学生会去告诉老师,或者劝告同学,缓解矛盾。
在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时,有93.33%的学生认为要暗下决心勤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