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圆形沉井在复杂环境下施工的关键技术
大型沉井施工技术研究
大型沉井施工技术研究摘要:中小型沉井施工在我国应用广泛,成功案例较多。
但大型沉井施工由于平面尺寸及深度大,沉井主体结构重,沉降结果很难精准达到设计工艺要求,一旦超出标准,前功尽弃,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因此,大型沉井施工组织困难较多,风险极大,可借鉴的成功案例少,尤其在北方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情况下应用很少。
关键词:大型沉井;施工技术;措施由于沉井的埋置深度可以较深,整体刚度大、稳定性较好,能承受较大的垂直和水平荷载,施工时井壁可以起到支护的作用而无需专门施工支护结构和支撑,而且沉井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相关技术也安全可靠,并且对设备要求不高,可以有效地避免过大沉降,故被广泛地应用在城市建筑、市政、港口和水利等深基础或地下结构中。
一、沉井的适用范围和工艺选择沉井适用于在其影响范围内无重要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等的环境。
沉井可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边环境等条件,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施工工艺,沉井下沉可选用排水下沉法、不排水下沉法施工。
排水法下沉通常适用于渗透系数不小于10-4cm/s、稳定的黏性土层、渗水量大但是排水便捷的砂砾层中。
排水法下沉主要有明沟排水下沉、井点系统排水以及两者的结合3种排水形式,不排水法下沉适用于流砂严重的地层、含水量大于60%淤泥层、排水不便捷的渗水量大的砂砾层、地下水无法排除或大量排水会影响附近建(构)筑物安全的情况。
二、大型沉井施工技术1.沉井井壁内力分析及强度、刚度校核因为沉井下沉施工至原地面以下17.100,进行封底板施工之前,沉井下端处于敞口状态。
在土压力作用下,下端口壁板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沉井施工要求须进行校核。
2.准备工作。
沉井下沉前在井外壁画出观测标尺及轴线控制点。
在井点四周设置四个沉降观测点,并在井壁内每格孔四周中线处画出垂直中心线,悬挂铅锤。
通过临时水准点观测沉井的下沉量与倾斜度,以便在下沉过程中控制沉井的下沉深度,并及时纠偏。
3.下沉施工。
一是不排水下沉操作要点。
沉井下沉--复杂环境下沉井下沉方法浅析
沉井下沉--复杂环境下沉井下沉方法浅析编辑部:江苏正洋水工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校对者:江海摘要:江苏海龙水下工程有限公司根据是否进行降水控制,沉井下沉方法常采用:排水下沉法,不排水下沉法,或者根据地质情况,两者兼顾。
要合理选择下沉方法,必须考虑围护结构布置,了解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条件(雨季雨量)等资料,充分分析围护结构两侧水土压力差,采取下沉减阻、防突沉、超沉、等措施。
关键词:沉井;下沉方法;思考及建议沉井广泛应用于桥梁、烟囱、水塔的基础;水泵房、地下油库、水池竖井等构造物。
在市政工程中,凡用地与环境条件受到限制或埋深较大的地下构筑物,往往采用沉井施工。
尽管地基加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紧靠复杂周边环境(如建筑物、河道、大型重要管线等)及复杂地质条件下,为确保沉井施工质量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合理选择沉井下沉方法,至关重要。
根据是否进行降水控制,沉井下沉常采用方法:排水下沉法,不排水下沉法,或者根据地质情况,两者兼顾。
案例:1.工程概况1.1沉井结构及围护矩形沉井平面内净尺寸为22.8m×18m,井壁厚800mm(刃脚部位厚1000mm)。
沉井井壁总高度为12.80~13.90m,刃脚底面标高为-8.10m,顶板面标高为 4.70m,底板面标高为-5.85m,底板厚650mm,底板埋深11.2m(刃脚处埋深12.8m)。
在泵房沉井1.90m标高及0.00m标高处分别设有0.3m、0.4m厚的现浇钢筋砼的平台。
沉井外侧采用Ф700水泥土搅拌桩作为隔水帷幕,隔水帷幕平面内净尺寸为27.4m×22.6m,桩长17m,其中西侧(靠建筑物侧)水泥土搅拌桩内插HM500×300×11×18H型钢。
围护桩靠沉井一侧距沉井外壁距离1.5m。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地基土自上而下为第①1层填土、第②1层褐黄色粉质粘土、第②3-1层灰黄色粘质粉土、第②3-2层灰色砂质粉土、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第⑤1层灰色粘土、第⑥层暗绿色粉质粘土、第⑦层草黄色砂质粉土。
钢制圆形沉井施工方案模板
钢制圆形沉井施工方案模板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钢制圆形沉井施工方案模板,以方便项目团队进行施工计划的编制和沟通。
该方案模板适用于钢制圆形沉井的施工过程,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2. 施工准备2.1 施工目标在施工准备阶段,确定本次施工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地理位置•沉井直径和深度要求•沉井的用途•施工时间要求编制或获取本次施工的施工图纸,确保施工团队对沉井的结构和尺寸要求有清晰的了解。
2.3 施工设备和材料确认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钢制沉井模具•吊装设备•施工车辆•工作平台和安全设施2.4 施工人员组织确定施工人员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确保施工过程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3.1 地基处理在施工前,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坚实和稳定。
3.2 沉井模具安装在地基处理完成后,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安装钢制沉井模具,确保模具的稳固和垂直度。
3.3 钢筋绑扎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沉井的钢筋绑扎工作,确保钢筋的布置合理和连接可靠。
3.4 混凝土浇筑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3.5 模具拆除与收尾工作在混凝土充分硬化后,拆除钢制沉井模具并进行收尾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清理现场、涂刷防腐漆等。
4. 安全措施4.1 施工现场安全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伤害和事故发生,包括但不限于:•设置警示标识•规定区域划分和封闭•管理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4.2 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手套•护目镜4.3 防火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灭火器和灭火器号码,并进行灭火器的定期检查和保养。
5.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一个钢制圆形沉井施工方案的模板,详细介绍了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实际项目的需求,可以对模板进行相应的补充和修改,以适应实际施工情况。
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 铁 大 桥 勘 测 设 计 院有 限公 司 武 汉 中 405) 3 0 0
摘 要
沉 井 基 础 施 工 的 核 心 是 沉 井 的 下 沉 , 理 的设 计 是 沉 井 能 够 顺 利 下 沉 的 关 键 。对 南 京 长 合
江 第 四 大 桥 北 锚 碇 及 泰 州 长 江 大 桥 南 、 锚 碇 等 几 个 大 型 沉 井 施 工 中 遇 到 的 困 难 及 解 决 方 法 进 行 北
总 第 2 7期 4 2 1 年 第 4期 01
交
通
科
技
S ra . 4 eil No 2 7
N o. 4 A u 201 g. 1
Tr n p rain S in e& Teh oo y a s o t t ce c o c n l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沉 井 下 沉施 工 过 程 中的关 键 技 术
技术 指标 。 1 沉 井 基 础 下 沉 施 工 工 艺 的 比 选
沉 阶段 的周边 面 积 。实际 意义 就是 沉井 下沉 能克 服的 单位摩 阻力 , 的单 位 是 k m。 它 N/ 。重 率 的概
念中, 沉井 刃脚 下及 隔墙 下 的 支 承 力是 不 计 入 在 内的, 沉井 内部 隔墙下 一定 要 清空 , 刃脚 下可 能部 分 清 空或 全部 清 空 , 是 符 合 沉 井设 计 及 实 际 施 这
工 要 求 的。
目前 , 常 用 的沉井 下 沉方 式 主要为 : 降排 最 全 水 下 沉施 工 工艺 、 分 降 排水 下沉 施 工 工 艺 和 不 部 排 水下 沉 施工 工 艺[ 。具 体采 取何 种下 沉方 式 需 1 ] 结 合具 体 工 程实 况加 以分 析选 择 。 泰州 长 江大 桥 南 、 锚 碇 及 南 京 长 江 四桥 北 北 锚 碇均 在 长 江岸 边 , 且 其 地 质 结 构 均 以亚粘 土 并 和亚粘 土 混粉 砂 为 主 , 有丰 富 的潜水 , 与长江 具 且 水 互补 。因此 , 采 用 全 降排 水 的施 工 工 艺难 度 若 大 。以上 3个 沉井 的平 面 尺寸 均为 长 6 I 右 , 71 左 T 宽 5 I 右 , 沉深 度 5 - 5 如此 大 型的沉 31 左 T 下 2- 7m, -  ̄ 井 一旦 发 生偏 斜 , 纠偏 是 很 困难 的 。全 降 排水 下 沉 和部 分 降排 水下 沉 比不 降排 水下 沉更 加有 利于 底节 沉井 下 沉 精 度 的 控 制 , 且 在 条 件允 许 的情 并 况下 应尽 量 加 大 降 排 水 下 沉 的深 度 , 以便 形 成 良 好 的下沉 导 向 , 为后 期 下 沉奠 定 良好 的基 础 。经 过方 案 比选 , 终 均 采 用 了部 分 降 排水 下 沉 的 方 最 法, 降排 水下 沉 深度 为 1  ̄2 5 0m。
大沉井施工技术文件
大沉井施工技术文件1. 引言本技术文件旨在对大沉井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安全措施等内容。
大沉井作为一种重要的地下结构工程,广泛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市政管网、排水系统等。
本文档将对大沉井施工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解析,以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
2. 施工方法2.1 大沉井类型根据应用的不同,大沉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排水沉井:用于市政排水系统的集水、存储和排放。
•污水沉井: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和集中输送。
•雨水沉井:用于城市雨水的集中收集与蓄存。
•燃气沉井:用于存储和输送城市燃气。
在施工前,需明确所建大沉井的类型,以确定相应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
2.2 施工工艺大沉井施工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布置与标定:施工前,需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布置与标定,确定沉井的位置、尺寸和高度等参数。
2.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定尺寸,使用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进行土方开挖,保持施工现场的平整。
3.地下连续墙施工:根据大沉井设计要求,采用钢模板或浇筑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确保大沉井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4.井底板施工:根据设计要求与施工现场条件,进行大沉井井底的混凝土铺设与养护,以确保其承重性和耐久性。
5.沉井盖板施工:制作和安装大沉井盖板,确保其密封性和承载力,以便后续维护与检修。
6.管网连接:根据设计要求,与市政管网或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并进行相关测试验收。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定与措施,确保工人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以下为常见的安全措施:1.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护栏和安全标识牌,积极配备安全工具和设备,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2.通风与防毒:对于有毒气体产生的施工现场,应进行必要的通风处理与防护设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3.隐患排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
4.现场作业管理:严格控制施工现场人员进出和作业范围,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沉井施工难点及对策
浅谈沉井施工的难点及对策摘要:工程结构采用机械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危险系数大,是当前存在的一大问题,而采用沉井结构施工可达到安全高效施工,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因而,沉井施工结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沉井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难题也是存在的,本文试着从沉井施工的难点和沉井施工的对策两个方面来探讨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困难。
关键词:沉井施工,难点,对策沉井的结构截面尺寸和刚度大,承载力高,抗渗,耐久性好,内部空间可加以有效利用,在施工时其不需要复杂的机具设备,在地质较复杂的状况下均可施工,是工程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沉井的施工方法及难点分析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是为了方便做砂垫层,其在沿海地区不宜过深,不超过2米是最佳选择,若超出2米,则基于有地下水的原因,会明显降低地基承载力,给沉井制作带来极大的不利。
2、基础处理主要包括:(1)饮水井。
设计高程距离地面深度为8.5m,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土体不稳定,深基坑支护较困难。
(2)主泵房基础。
不能采用大型土方机械作业。
(3)高位井。
设计高程距地面4.5m,采用管桩基础,面积较小支护和开挖较困难。
而且高位井与主泵房相接,当沉井下降到距离设计高程很近时,则要考虑与上下游箱涵连接问题。
3、主泵房沉井下沉控制主泵房沉井下沉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不能倾斜过多,否则会使墙体产生裂缝。
沉井下沉是在取土、纠偏中下沉,必然对井周围的土体产生影响,严重时可能产生塌方,使井周的水土沙等流入井内,影响周围。
4、沉井封底施工如果封底不好,将导致整个结构上浮,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当遇到软土、或地下水丰富的砂质土地基,如果不排水难以开挖到设计标高位,多出现管涌现象,此时,处理难度非常大且费用非常高。
而软土或沙质土地基,采用“沉井”施工方法,在施工时容易出现管涌、坍塌、难封底等施工事故。
5、降水施工早期使用井点降水,但是井点降水根本满足不了施工要求,因而采用深井降水和沉井周围井点降水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因砂性土透水性较好,周围8口深井24h同时排水仍不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要求观测井水位必须降到地下12.5m才能满足。
大深度沉井群施工工法
大深度沉井群施工工法大深度沉井群施工工法一、前言大深度沉井群施工工法是一种应用于地下工程的工程施工方法,它是在地下复杂环境条件下完成深井开挖和地下施工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工法因其独特的特点以及广泛适用的范围,受到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
二、工法特点大深度沉井群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工法灵活可靠:该工法的施工过程灵活性较高,适应各种地下条件,可以逐层施工,同时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施工效率高:由于采用了大深度沉井群施工工法,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工序,缩短工期,减少成本。
3. 施工成本低:相比传统施工方法,大深度沉井群施工工法的成本更低,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和人力资源的使用。
4. 工法灵活多样: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地下条件,可以有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具选择,以满足工程的需求。
三、适应范围大深度沉井群施工工法可以适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程:1. 地下设施建设:例如地下车库、地下隧道等。
2. 地下水利工程:例如地下水库、地下水泵站等。
3. 地下管道施工:例如地下热力管道、天然气管道等。
四、工艺原理大深度沉井群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深井开挖技术,将地下设施建设置于大深度沉井群中,以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同时通过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工艺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通过合理选择施工工法,根据实际工程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深度和规模进行施工。
2. 采取的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包括土壤处理、支护结构、排水措施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五、施工工艺大深度沉井群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前期准备:包括土壤勘察、设计施工方案、布置施工场地、选购施工设备等。
2. 深井开挖:采用钻机、钻杆等机械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深井开挖。
3. 支护结构施工:根据深井开挖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护结构施工,以保证井筒的稳定性。
复杂环境大型泵站沉井施工技术
Sn - l i o l ae n i n n ik wel n C mp i td E vr me t c o
XI Li mi A ' ng
( un z o n se g o s u t nE gneig o,t. u n zo 10 0 G a gh uHegh n n t ci nier . d,G a gh u5 0 3 ) C r o nC L
1. 1.m,刃脚 埋人地下深度 为 1 m。 5 mx 33 9 3
( (
河
I(
周 边 情 况 : 泵 房 南 面 7 为 增 江 河 ,河 深 m 45 .m。河 水 最 高 位 3 m,常 水 位 08 . m。 上 空 85 .m
图 1 沉 井 平 面 示 意 图
广 州建 筑 G A G H U A C IE T R 2 0 U N Z O R H C U E 0 9年 第 6期 r
Ke r s:lr e- aep mpn ains k w l; c mpiae n i n n ; c n t cinma a e n ; sn ig ywo d ag — c u igs t n - el o l tde vr me t o sr t n g me t ikn sl t o i c o u o
o n — l i n r e s ae p mp n t t n o e g h n . y i t d c n e c n t c i n p o e so ep o f i k wel n o el g - c l u ig sa i f n c e g B n r u i g t o sr t r c s f h r - s a o Z o h u o t
图 1 示。 所
探究复杂地质条件下沉井下沉施工技术
探究复杂地质条件下沉井下沉施工技术沉井下沉施工技术是沉井施工的一个核心技术,科学的设计是沉井下沉顺利进行的关键,尤其是在一个复杂地质条件下。
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许多有害影响,因此,在不同的施工过程中,要有效控制,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
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
标签:复杂地质;深井下沉;施工技术“将各种形状的井筒(沉井)边排土边沉入地下,最后固定在土层中,形成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施工技术称为沉井施工技术”。
沉井下沉施工技术是沉井施工的一个核心技术,科学的设计是沉井下沉顺利进行的关键,尤其是在一个复杂地质条件下。
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许多有害影响,因此,在不同的施工过程中,要有效控制,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
1 沉井下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沉井中心的土壤被挖出,因此沉井下沉时会产生地下水的渗流。
而且随着沉井下沉,挖出的土壤越来越多,会形成一个以沉井为中心的大致像锅底状的凹地。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地下水的渗透,表面会出现一个地表下陷。
这个地表下陷的深度与范围大小,一方面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土层的渗水性强弱有关。
在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如果采取的方法不当,会对周边地表建筑物造成巨大甚至不可挽回的影响,还会对地下管线造成巨大损害。
2 降低复杂地质条件下沉井下沉对环境影响的施工方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降低沉井下沉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面对一个复杂的施工环境。
就目前来看,沉井下沉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带水下沉;二是,不带水下沉。
关于开挖土方,方法一般也有两个,水力开挖与机械开挖。
为了尽量降低沉井下沉对环境的影响,就要选择科学、适当的下沉方法。
一般来看,机械开挖进度快,但成本较高;水力开挖成本相对较低,但有些土质不适合水力开挖,比如粘性较大和砂砾较大的地质。
2.1 打防渗桩在沉井下沉前或下沉过程中,通过采取打防渗桩的技术可以控制沉井下沉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程度,可以尽量避免施工对周边地上建筑物等造成有害影响。
大型沉井在软弱地基及周边环境复杂工况条件下的预处理施工技术措施
大型沉井在软弱地基及周边环境复杂工况条件下的预处
理施工技术措施
大型沉井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结构,其施工需要考虑到软弱地基及
周边环境复杂工况等因素。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要采取一系
列的预处理施工技术措施。
首先,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确定沉井的位置、深
度和尺寸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地下水位、土层结构和地下管线等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加固措施,以提高软弱地基的承
载能力。
常用的加固措施包括灌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桩加固和地下连
续墙加固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弱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保证沉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水措施,以防止地下水渗
透进入沉井内部。
常用的防水措施包括地下连续墙防水、灌浆防水和
地下水泵排水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渗透,保证沉井内
部的干燥和安全。
最后,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监测工作,以确保沉
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检测和监测手段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质监测和地下管线监测等。
这些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沉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沉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大型沉井在软弱地基及周边环境复杂工况条件下的预处理施工技术措施非常重要。
只有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和加固措施,才能保证沉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地下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钢制圆形沉井施工方案范本
钢制圆形沉井施工方案范本背景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沉井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用于安装各种管线、电缆和设备。
钢制圆形沉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案,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施工周期短等优点。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钢制圆形沉井的施工方案范本。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钢制圆形沉井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设计方案确认: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沉井的尺寸、深度和材料要求等参数。
2.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钢板、焊接材料、防腐涂料和施工设备等。
3.地基处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地基处理,确保施工环境稳定。
4.安全措施:制定并执行施工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施工步骤1.地面布置:在施工现场确定沉井位置后,进行地面布置,包括标线和挖掘。
2.挖掘井筒: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布置的标线上,使用挖掘设备进行井筒的挖掘。
井筒直径和深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挖掘至设计深度后停止挖掘。
3.地基处理:在井筒底部进行地基处理,包括清理井底杂物、加固和夯实底部土壤,确保沉井的稳定性。
4.安装钢制圆筒:将预制的钢制圆筒逐段安装到井筒中,使用焊接进行固定,确保圆筒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5.加固支撑:在钢制圆筒内部设置加固支撑,提高圆筒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6.防腐涂装:对钢制圆筒进行防腐涂装,确保其长期使用的耐久性和腐蚀性能。
7.封顶施工:对钢制圆筒顶部进行施工,包括加固封顶、安装井盖和密封处理,确保沉井顶部的稳定和防水性能。
8.排水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排水装置,确保沉井内部的排水畅通。
9.施工记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施工日期、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流程等,为后续验收和维护提供依据。
施工质量控制在钢制圆形沉井施工过程中,需进行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方案的执行: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查。
2.材料质量控制:对所使用的钢板、焊接材料、防腐涂料等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3.施工现场的监控:设置检测设备,对沉井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复杂地层圆形大型锚碇基础深基坑施工工法(2)
复杂地层圆形大型锚碇基础深基坑施工工法复杂地层圆形大型锚碇基础深基坑施工工法一、前言深基坑施工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项技术,用于建设高层建筑、地下设施等工程。
特别是在复杂地层条件下,如软弱土层、岩溶地区等,传统的基坑施工方法无法满足需求。
复杂地层圆形大型锚碇基础深基坑施工工法则是一项应对于此类问题的新型施工技术。
二、工法特点复杂地层圆形大型锚碇基础深基坑施工工法有以下特点:1. 结构合理:该工法采用圆形大型锚碇基础结构形式,具有高承载能力、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小的变形。
2.适应性强:该工法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施工,能够克服软弱土层、岩溶地区等地质问题。
3. 施工效率高:该工法采用机械化施工方式,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4. 成本控制好:该工法采用节约原材料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并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三、适应范围复杂地层圆形大型锚碇基础深基坑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工程领域:1. 高层建筑施工:该工法可为高层建筑提供稳定的基础,满足其承载能力和变形要求。
2. 地下设施施工:该工法可以在软弱土层或岩溶地区建设地下设施,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
3. 深基坑工程施工:该工法适用于深基坑施工,可以克服复杂地层条件带来的困难。
的核心原理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来解决复杂地层条件下的工程问题。
具体分析如下:1. 土体处理:根据地层情况,采取合适的土体处理技术,如加固处理、排水处理等,以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进行详细地质勘察,了解地层情况和地下水情况,为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3. 锚碇技术:基于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和基坑大小等因素,采用适当的锚碇技术提供基坑侧面的支护和稳定。
4. 施工工艺优化:综合考虑施工效率和经济性,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施工工艺复杂地层圆形大型锚碇基础深基坑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地质勘察与设计: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基坑设计,确定基坑的大小、形状和锚碇布设位置。
复杂地层圆形大型锚碇基础深基坑施工工法
复杂地层圆形大型锚碇基础深基坑施工工法一、前言大型锚碇基础是目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基础类型,主要用于承载大型建筑物的重量。
然而,当地层较为复杂时,普通的锚碇基础很难满足工程要求。
因此,复杂地层圆形大型锚碇基础深基坑施工工法应运而生,它能够优化施工方案,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篇文章将对该工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包含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等内容。
二、工法特点复杂地层圆形大型锚碇基础深基坑施工工法主要有以下特点:1. 锚碇基础的基坑形状为圆形,且具有较大的直径和深度。
2.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设备,可以在复杂地层、软土层以及水下等环境下进行施工。
3. 高效节能,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并降低施工成本。
4. 施工过程中能够完全保护周围环境,不会对周围建筑造成影响。
5. 工程稳定性高,能够承受巨大的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以下环境和条件:1. 地层复杂,土层较软。
2. 建筑物要求承载能力较高。
3. 建筑物需要采用锚碇基础。
4. 基坑深度较大,直径较大。
5. 圆形基坑施工。
四、工艺原理1. 设计阶段针对复杂地层圆形大型锚碇基础深基坑施工的设计方案,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基坑形状、深度、地下水位、地层情况、基础承载力等。
2. 采取的技术措施该工法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具体措施如下:(1)深基坑支护:依据设计方案对基坑进行加固,采用深孔悬臂板杆、预应力锚杆、钢管桩等支护方法。
(2)基坑沉降监测:对基坑内部及周边进行沉降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3)开挖和排水:采用深层开挖方法,保证施工的同时地下水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4)施工材料选用:选用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的材料,如钢筋和混凝土等。
五、施工工艺1. 基坑支护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加固,采用深孔悬臂板杆、预应力锚杆、钢管桩等支护方法。
河边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大型取水沉井施工技术
河边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大型取水沉井施工技术摘要:沉井应用广泛,但其施工过程,存在非确定特征。
而且不均匀下沉、突沉等施工难题亟需解决。
该泵房下部结构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圆筒型沉井式结构,沉井外壁直径为21.5m,内径为19.5m,高为25.1m。
结合现场地形、地质条件,采取分节制作、一次下沉、排水、纠偏等措施,偏移控制在施工允许偏差范围内,成功封底,未有渗水现象。
关键词:大型沉井排水下沉法纠偏1、工程概况老挝万象Dongmakhai水处理厂取水泵房沉井工程位于Nam Ngum河(南俄河)一侧,旱季距Nam Ngum河河堤约10m,丰水期最高水位至钢筋混凝土沉井顶面下1.5m。
该圆筒型泵房沉井结构尺寸: 沉井外壁直径为21.5m,内径为19.5m,壁厚1.0m ,高为25.1m。
沉井自然地面(河岸是斜坡)以下的最小埋深为17.87m(临河边-西侧),最大埋深为24.3m(东侧)。
沉井内格仓为:进水池3个、吸水池3个、风井2个、水泵房1个(176m2),格仓墙底梁高1.5m,梁底距周边刃脚底2.5m。
根据地质报告,沉井所处场地地层岩性及特性为:地层由上至下的分布,为第四系坡积层(Q4dl)、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残积层(Q4el)、侏罗系(J)泥岩组成。
沉井筒壁岩性粘土、粉质粘土,井筒井底处地层为②1层粉质粘土和④层粘土,均为相对隔水层。
2、工程难点本项目沉井是给水厂的取水泵房,位于河边,距离10米,受河水影响大;由于选址在河岸较陡的斜坡地形上,各土层分布也呈倾斜分布。
井筒内偏离井筒中心轴线1.85m处设有中隔墙(水泵房与其它井室分隔墙),长度19m,厚度0.8m。
重达273t(仅考虑第一节7m高度)的隔墙使得沉井结构重心分布呈偏心状,而且是偏向河边方向,在沉井下沉中会产生失衡的隐患,从而加大井身倾斜的可能。
3、应对技术措施3.1内隔墙分开施工为了避免重心偏心隐患,经与设计洽商后确定沉井内隔墙后施工,待沉井沉到设计标高后再施工内隔墙。
复杂地层中的沉井施工技术
复杂地层中的沉井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以扬州市第一水厂提标扩建工程——顶管工程中的沉井施工为例,分析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对应的解决方案,总结在软硬差异性较大的复杂地层中施工技术和施工中引起重视的质量控制要点,为类似地质情况下沉井下沉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沉井下沉施工;复杂土层;排水、不排水技术应用;既有设施保护。
复杂地层中的沉井施工一直是施工中处理较为困难的一部分,而本文根据现场施工中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期的差距,进行对比分析,改进施工方案及工艺措施,顺利的完成了沉井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时间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类似复杂地质土层的沉井施工积累了经验。
1、工程背景1.1概况扬州市第一水厂提标扩建工程——顶管工程,主要包括两座沉井、一根长546m的DN2000顶管及井内的连通管。
顶管工作井为外径15.8m的外截面变径圆井,刃脚底标高为-15.59m,井壁顶标高为5.54m,下沉深度为22.13m。
顶管接收井为外径11.4m的内截面变径圆井,刃脚底标高为-15.19m,井壁顶标高为7.97m,下沉深度为24.16m。
1.2下沉区域地质情况沉井自上而下依次穿越以下土层:①层(Q4ml)填土层陆上主要为粉质粘土杂粉土;②1层(Q4al-pl)粉土层;②2层(Q4al-pl)粉土层;③层(Q4al-pl)粉砂层;④1层(Q4al-pl)粉质粘土层。
该工程沉井施工中,对沉井下沉造成较大影响的为③层粉砂层和④1层粉质粘土层,其中③层粉砂层粘聚力c=5.5kPa,内摩擦角φ=26.3°;④1层粉质粘土层粘聚力c=27.3kPa,内摩擦角φ=14.8°,然后该土层由于偶见铁锰质结合,自身土质分布极不平均,粘聚力最大值cmax达到46.9kPa。
该相邻两土层层厚均较大,在实际施工中发现,由粉砂层向粉质粘土层过渡的界面段土层尤其坚硬且在沉井下沉投影范围内土层高差较大,对沉井下沉控制造成较大的影响。
1.3沉井下沉系数计算沉井下沉过程中,必须克服井壁与土体间摩擦力、地下水浮力以及刃脚土体的反力,沉井自重扣除地下水浮力后与土体间摩擦力和刃脚反力之和的比值称为下沉系数。
复杂环境条件下沉井施工及措施
复杂环境条件下沉井施工及措施[摘要]结合泵站沉井施工实例,简要介绍在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在流塑性淤泥土层中进行沉井施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沉井淤泥土周边民房纠偏超沉台州市路桥污水处理工程3#泵站采用沉井法施工,沉井外径16.00m,壁厚50cm,沉井高度10.93m。
沉井底部设置2根十字形底梁,底板厚1.10m。
井壁各标高处有预留孔,与外管线相接,沉井内设有隔层和隔墙及相应的预留孔。
一、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在沉井施工的影响深度范围内,主要分布有以下土层:①填土:色杂,松散,由碎石、碎砖、瓦片等建筑垃圾组成,下部含少量粘性土,厚度约2.40~3.00m;②淤泥:灰色,流塑,饱和,厚度约11.00~13.00m;③粘土:灰色,软塑,厚度约4.85m左右;④粘土:褐黄色夹灰色,硬可塑,厚度约3.40m左右。
沉井东侧三层半民房距沉井中心约12m,西侧为河流,沉井外壁距河道边3m左右。
二、施工重点及难点1.因沉井外壁与外管线相接,沉井在下沉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偏位、倾斜和超沉。
2.按设计单位要求,为防止沉井施工对周围建筑物或构筑物带来影响,要求沉井外壁20m 之内不得有建筑物或构筑物,而现场实际距离仅4m左右,另一侧距河道也只有3m左右,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民房、防止河道塌方。
三、预防超沉措施1.原设计要求挖深 1.60m,考虑到①土层力学性能较好,摩擦系数为15KN/m2,挖去①土层将减少对沉井的摩擦力达1360KN,后经与设计协商不挖深。
2.将原设计“二次预制、一次下沉”方案改为“二次预制、二次下沉”方案。
3.当沉井下沉到刃脚设计标高约1.0m(或者更多)时即停止取土,使其依靠自重下沉至设计或接近设计标高。
4.当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时,将底部土方划分成小块,一个小块一个小块的取土,并逐块用大块石置换。
四、预防偏位或倾斜措施1.在原地面平整后,沉井定位符合设计要求并经现场监理复核符合要求后,才能预制沉井第一段。
圆形沉井施工工法
圆形沉井施工工法圆形沉井施工工法圆形沉井施工工法1 前言沉井是修建深基础和地下深构筑物的主要基础类型和较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可在松软、不稳定、含水土层、人工填土、粘性土、砂土等地基中应用,并可减少对施工场地复杂、邻近有房屋、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的影响。
沉井的类型很多,具体类型根据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地下土质情况而定,使用沉井法施工减少了使用其它方法施工的费用及难度,我单位在南京城北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中施工获得成功,从而积累了大口径沉井施工相关的经验。
2特点2.1能适用于任何地层,不受持力层起伏和地下水位高低的限制。
2.2转复杂的地下施工为地表施工,施工方便,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2.3施工机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2.4分节制作,一次下沉,质量控制可靠。
2.5不足之处是用水量大,泥浆排放较多,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要妥善处理泥浆排放问3 适用范围本沉井法施工适用于深坑、地下室、水泵房、设备深基础、码头等工程,并可在松软、不稳定含水土层、人工填土、粘性土、砂土、砂卵石等地基中应用,一般在施工场地复杂,邻近有铁路、房屋、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加固、拆迁有困难或大开挖施工会影响周围邻近建(物)筑物安全时,应用最为合理、经济。
4材料性能4.1钢筋钢筋规格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钢筋出厂质保书、检测报告等资料齐全,制作符合相应验收规范规定。
4.2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强度一般比设计强度提高5MPa,水泥应采用32.5级或42.5级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石子宜用卵石、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1/4,且不大于20mm,砂宜用中粗砂,水灰比不大于0.6,单位水泥用量不大于370kg/m3,含砂率宜为40%~45%,坍落度为16±2cm,混凝土初凝应满足浇灌和接头施工工艺要求。
4.3助沉用砂助沉用砂宜选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砂中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杂质,以形成良好的润滑助沉效果,并有良好的透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圆形沉井在复杂环境下施工的关键技术作者:刘荣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7期
[摘要] 鹦鹉洲长江大桥北锚碇采用世界上截面积最大的陆地圆形沉井基础,其沉井外形独特、造型新颖。
沉井基础地处城区,周边重要建筑物众多,场地十分狭窄。
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者针对新颖的沉井结构和复杂的周边环境大量地开展了“四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良好地效果。
解决了大型沉井基础在十分复杂的城区施工世界性难题,填补了大跨径采用沉井基础的地锚式悬索桥梁在主城区建设的空白。
[关键词] 圆形沉井城区施工风险四新技术研究应用
1 北锚碇沉井结构概述
沉井作为基础结构,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的一种深基础。
具有埋深较大,整体性好,稳定性好,具有较大的承载面积,能承受较大的垂直和水平荷载等特点。
鹦鹉洲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是《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的过长江通道,本桥北接汉阳的鹦鹉大道,南连武昌的复兴路。
大桥建成后将和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构成武汉市二环线。
桥址距下游长江大桥约2.0km,距上游规划杨泗港过江通道约3.2Km,距白沙洲大桥6.3km。
主桥部分采用世界上首座三塔四跨地锚式悬索桥,主梁跨度布置:200+2×850+200=2100m;主缆跨度布置:225+2×850+225=2150m。
北锚碇沉井位于汉阳江滩北侧,是鹦鹉洲长江大桥重要的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承担46000t 的缆索拉力。
沉井基础采用结构新颖、造型独特的圆环形截面,中间圆孔内设置十字型隔墙;圆环内沿圆周均布有小直径井孔。
沉井外径为66m,内径41.4m(第一节沉井外径为
66.4m),沉井高43m,共分八节,第一节为钢壳混凝土沉井,高6m;第二至第八节均为钢筋混凝土沉井,第七、八节高6m,其余高5m。
沉井封底混凝土厚为10m,沉井顶面标高为
+19.0m,基底标高为-24m。
2 沉井施工的重难点
鹦鹉洲大桥的北锚碇沉井与国内其他相类似工程相比,具有截面为圆形,处于密集的主城区、距长江主河槽近、桥址处防洪大堤曾多次发生管涌等特点。
在国内、国际桥梁建设史上,还未有将特大型陆地沉井设置在如此密集城区及距长江防洪大堤如此之近的先例,其100m范围内分布有长江大堤、54层高楼、在建的六星级酒店和大量未拆迁2~4层民房等重要构造物;沉井距长江主河槽仅170m,且桥址处防洪大堤曾在1998年汛期发生管涌,施工条件极其复杂,其施工风险和难度前所未有。
如何克服井内取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杜绝汛期桥址处发
生管涌、溃堤等重大安全事故,精确、按期地将沉井顺利地下沉就位,是建设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沉井地处繁华城区,场地狭小,可利用空间少且文明施工要求高。
3 关键技术措施研究及实施
针对北锚碇沉井自身特点、围边环境、施工条件及长江水位周期变化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各种影响及不利于沉井施工的风险和难度进行分析、评估判断。
以便有的放矢、找出最佳的解决施工难题的方法与工艺,达到安全、高效、优质地完成沉井下沉等项目目标。
3.1 关键技术措施研究
3.1.1 沉井周边塌陷及管涌的防治对策
虽然沉井对周边的影响比大开挖等施工方法所影响的范围要小,但由该于沉井的设置地点在密集城区地段,因此,其所造成沉降的危害影响更大,它的沉降可能造成邻近建筑物开裂、城市管网的断裂、市政设施基础、长江大堤堤防的破坏,这时就要求对沉井周边采取合理防治对策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因此,合理地选择沉井周边的支护形式,要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结合本工程的性质、规模及被支护建(构)筑物的特性来进行。
采取防治对策的原则应如下:
①沉井周边的沉降不得影响相邻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或差异沉降允许值。
②沉井周边土体变位不得影响相邻各类管线的正常使用或变形曲率允许值。
③当有共同沟、合流污水管道、重要市政设施存在时,土体位移不得造成结构开裂、发生渗漏或影响市政设施的正常使用。
为了减少和防治沉井下沉过程中对周边构造物的影响,拟在沉井周边设置支护结构。
支护的方法常见的有注浆法(加筋注浆法、劈裂注浆法)、排桩法、旋喷法、水泥搅拌桩、地下连续墙法等。
排桩法、地下连续墙法为支挡型支护,注浆法、旋喷法、水泥搅拌桩为加固型支护。
它们有各自的适用条件,选用时要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工程性质、规模等进行方案比较。
为了确保周边构造物安全,规避沉井下沉取土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根据沉井下沉深度、可预期效果、工程造价、施工工期等因素,对沉井外周的支挡加固结构选定旋喷法和地下连续墙法,并进行各方面比较,见“表2 沉井周边支护结构比选表”
3.1.2 场地狭小,文明施工要求高技术措施研究
沉井地处繁华城区,其100m范围内分布有长江大堤、54层高楼、在建的六星级酒店和大量未拆迁2~4层民房等重要构造物,距市民休闲散步的汉阳江滩公园直线距离约50m 。
在施
工过程中不扰民、不污染环境、尽可能地减少城区用地是建设者面临的很大难题。
根据现场实际,建设者重点研究了三套施工方案。
3.2 关键技术措施的实施
3.2.1 地下连续墙施工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成槽工法有:抓斗式成槽工法、冲击式钻进成槽工法、旋挖钻引孔配抓斗成槽工法及双轮铣槽机成槽工法。
抓斗式成槽工法地层适用性广,除大块的漂石、基岩外,一般的覆盖层均适用,查阅资料可知开挖深度达80m以上。
特点:低噪音、低振动;抓斗挖槽能力强,施工高效,成槽垂直度能达到1/300,设备较多,费用底。
本防护墙工程深度55m,穿过地层主要以粉质黏土层、砂层和局部较为坚硬的砾砂层为主,工程量较小(弧长仅270m、共46个槽段),施工工期紧(4月5日至5月15日),考虑经济性、适用性和技术要求,本防护墙成槽采用抓斗式成槽工法施工。
根据施工机械(斗体张开>2.8米)、施工工艺(三抓成槽)要求,单个槽段弧长(轴线)5.93米,外弧长5.99米,内弧长5.87米,槽段尺寸及细部结构详见“图3 槽段大样示意图”。
根据成槽顺序和施工计划安排,地连墙共划分为46个槽段,分为一期槽段、二期槽段和三期槽段,受场地内征地拆迁和场内施工便道施工的平行作业影响。
3.2.2 水循环系统实施
沉井下沉施工分为前期排水干挖取土下沉和后期不排水空气吸泥取土下沉两个阶段。
前期干挖取土下沉采用高压冲吸泥法取土施工,充分利用后期不排水空气吸泥取土下沉施工所需的水循环系统对沉井内土体进行冲刷和抽排,场地布置基本和后期不排水空气吸泥取土下沉阶段相同,仅不需要布置空气循环系统。
不排水吸泥取土下沉施工节段段场地布置仅在沉井接高施工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了空气吸泥机供气系统和水循环系统。
吸泥机供气系统由12台空压机和6个空气包组成,布置于锚碇下游侧。
根据以往大型沉井施工经验,沉井不排水吸泥下沉需很大的蓄水池和泥浆沉淀场地,由于本工程在市区,为摆脱施工场地限制,保证施工场地的文明整洁,缓解利用城市道路外运弃渣的压力,节约成本,拟在1#墩上游侧布置抽水平台,布置20台泥浆泵抽水,考虑泥浆泵的扬程较小,在长江边大堤上设置4台大功率砂石泵接力供水,通过4根直径315mm的管道向沉井内供水,沉井内泥浆通过空气吸泥机抽出,利用砂石泵中途接力直接将泥浆输送至1#墩下游侧停放的泥浆船,采用水路运输出场。
4 结束语
沉井自2011年10月18日开始第一次下沉,至2012年5月21日下沉到位,历时216天,沉井累计下沉45.019m,期间沉井施工技术攻关小组严格按照各项预控措施进行作业,项目部测量组对沉井接高及下沉过程中进行姿态测量,并对沉井各阶段的侧壁压力、刃脚压力、关键位置混凝土应力值、钢筋应力值、钢壳钢板的应力值进行监控,同时对世茂锦绣长江高楼、长江大堤进行沉降位移监控。
通过沉井监控数据表明,实际地表沉降及位移值比理论计算值大,分析原因主要是理论计算过程中未考虑周边土体的流失和地下水变化后土体的压缩,但最终变形和位移值未达到预警值,对周边重要构造物未造成影响,达到了预期效果。
沉井下沉利用长江作为循环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城区可利用土地资源少,文明施工要求高等难题。
通过技术创新,开创了密集城区内大型沉井施工的先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孟凡超,王仁贵,徐国平,等.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悬索桥[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 周申一,张立荣,杨仁杰,等.沉井沉箱施工技术[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徐斌,沉井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