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强调的是:人和。
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作者围绕他展开论述,其意图是借论战争阐明:实行王道或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2、文章第一段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和;第二段论证了第一段中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论据是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第三段论证了第一段中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论据是占有利地势条件终不能守。
3、第四段从正反两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得出的结论(第四段的中心)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4、怎样理解“得道者多助”:民心所向,上下团结,则战无不胜。
5、孟子认为“人和”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团结一致。
6、人和的实质是:得道;人和的最佳局面:天下顺之;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重要的是:人和;人和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
7、战必胜的先决条件是: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根本原因是:得道者多助;决定因素是:人和。
8、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9、写出下列词的古今义。
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去:古义:离开。
今义:跟“来”相对。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成员有婚姻关系的其他成员。
畔:古义:同“叛”,背叛。
今义:江、湖道路的旁边,附近,田地的边界。
10、选出下列加点词义基本相同的一组(C)A、池.非不深B、兵.革非不坚利园林池.沼宽畅可汗大点兵.然而不胜者.攻亲戚之.所畔C、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D、吾欲之.南海11、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B、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总—分—总。
C、文章通过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证,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D、孟子所说的“人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1教学目的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顺畅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朗读课文,尽量能琅琅上口。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对后世散文家韩愈。
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正课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不如,比不上。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孟子二章原文和翻译
孟子二章原文和翻译《孟子二章》出自孟子之手,别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墙,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兵器甲胄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仅靠武力的强大。
君主施行“仁政”,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君主不施行“仁政”,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讨论: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 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 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 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 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 道”),这样才能“多助”,众 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 “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 文章主要论证战争胜负的条件取决 于人心的向背,突出强调“道”的 作用,即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 “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 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 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
课外延伸:读孟母三迁的故事
举 (城小环而攻之不胜) 战争 例 论 需 证 守方失利 地利不如人和 实 得 要 (城高兵利粮足不守) 人 质 道 和 道理论证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施 行 仁 政
治国
得道多助→顺 顺攻畔 结论主旨: (对比论证) 战必胜 失道寡助→畔
本文论证思路: 总——分——总
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深化主旨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论据
类推
{ ↓ {
↓
结论
进攻 —— 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 —— 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 固国
}
战争需要“人和”
——————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攻方失利 天时不如地利
事 实 论 据
论 据
道 理 论 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 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 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 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 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 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案14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案1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下是可爱的Waner给大伙儿整理的14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案,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篇一3、孟子“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分)1、(1)包围(2)护城河(3)丢下(4)通“叛”,背叛2、有道德的人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没有道德就很少有人帮助他。
3、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标准:第1题4分,每空1分。
第2题2分,第3题2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二1、知识目标(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内容。
(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
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
(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
(3)学习古人的论证方法。
3、德育目标(1)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以?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示范朗读带六、课时安排:1课时(2)第二轮:文言知识大比拼。
(多媒体展示)①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②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委而去之亲戚畔之池非不深也③一词多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三里之城环而攻之而不胜以天下之所顺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兵革非不坚利也环而攻之而不胜天时不如地利然而不胜者④加点词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⑤翻译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第一轮略第二轮:①畔:畔通“叛”,背叛②城:内城;郭:外城去:离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习题及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习题及答案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兵:(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岳阳楼记》)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E.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5.“得道者”的意思是;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6.用文中语句填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释义、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 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本段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 “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 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 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这是儒 家思想中非常积极的思想,在二千 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极强的现实意 义。
4、回答下列问题: (1)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第2段从攻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 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 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第3段从守方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 “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 利”“米粟非不多”,弃城而逃,说明“地利” 亦难比“人和”。
(2)“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明确)“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 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 就 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 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对 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 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 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 性。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 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 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兵器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限制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通“叛”,背叛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C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分析课文
学习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采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围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胜。
通过举区区小城,四面被围,攻方占据天时 ,占有战斗的主动权,却不能取胜的例子,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地利”重于“天时”。
分析课文
学习第三部分 1、第三部分摆出了什么论据?有 何作用?
城高池深、兵利革坚、米粟充足但弃城 而逃。
翻译课文
天时:有利作战的天气、时令
天 时 不 如地利:有地利作战的利地,理条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
地理形势;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地 利 不 如 人 和。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
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
三 里 之 城,七 里 之 郭,环 而 攻
18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代词,这(就是) 2、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3、兵革非不坚利也 武器装备,兵:兵器 4、委而去之 委:放弃 去:离开 5、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6、域民 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7、固国 巩固 8、威天下 威慑 9、寡助之至 到 10、亲戚畔之 代词,他,指寡助之君 11、亲戚畔之 通“叛”,背叛
以:凭借
之 至, 天 下 顺 之。以 天 下 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类推
如地利
防御 —— 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 固国
}
战争需要“人和”
——————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品味孟子语言特色
文章的第三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归纳;运用双重否定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 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内城
外城 围 这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 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
护城河 离开
兵器,甲胄,泛指武器装备
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放弃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 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 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 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进攻它 ,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时机,这样却 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 比不上有利的地形。
教学目标:
1、积累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2、 深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 助、 失道寡助” 的含义 3、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4、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难点:学习古人说理方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少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天气 有利的地理形势
练习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是_______时代人,他是孔子以后 的_________。《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___的书。 (2)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的著名论断是_______ 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做练习 ①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一组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成/天 下/不以/兵革之/利。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成天下/不 以兵革/之利。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成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 ②对“得道者多助”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能搞好内部团结的君主,他帮助支持的人就多。 B.能讲明正确道理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C.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孟子〉二章》古文译文
《〈孟子〉二章》译文【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
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18《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 “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 ,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最 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宣扬 “仁政”、“王道”。曾游说梁、齐 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 ,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 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得到哪些 启示?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了 人和的重要性。作为 一个学生要 和同学友好相处;作为 一个百姓 要和邻居搞好关系;作为 一个国 家要和邻国和睦 相处。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施行 仁政 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时运 有利的地理形 人心所向 上下团结 势 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时运,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 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 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如: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手法多样、论证严密。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总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例 (举例 论证) 进攻:小城环而攻之不胜天时不如地利 战争需要“人和” 防御:城高兵利粮足不守 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阅读第一节(第一句)思考问题: 解释字词
天时 时令、气候、政治形势等条件。 地利 有利的地理形势。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讨论问题 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 “人和” 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 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摆出观点 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 论证观点 地利不如人和 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 2.通假字。 •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 3.虚词。 •之 •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冽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 1、背诵课文,以文 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 为话题,写一点体会。 • 2、你知道孟子的有 关故事或语录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名 轲 ,字 子舆,战国 时 期 儒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人将 他和 孔子 并称为 孔孟 。孟子主 张行“仁政 ”,以统一天下。 ★他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 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仍 有积极影响。名句: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 大丈夫 ★《孟子》是一部 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的 书,现存 七 篇,是 孟子和他的弟子 等合著成的,南宋 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 ”之一。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一词 多义
1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三里之城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他,指代寡助之君
亲戚畔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代词:它,指代驴子 寡助之至 辍耕之垄上
之
3 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讲解(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
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他本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曾受学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被后世尊为“亚圣”。
在政治上,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术上,他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
后世常“孔孟”并称。
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论、活动,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文章气势磅礴,语句流畅,持论说理,善于雄辩,用辞精辟,比喻精当,富有说服力,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孟子的这些思想、言论及政治主张被记录成书,即《孟子》。
知识积累重点实词1.城:内城。
(三里之城.)2.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3.环:围。
4.池:护城河。
5.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6.委:放弃。
7.去:离开。
8.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9.至:极点。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古义:限制。 今义:地域 以:凭,靠。 本句话的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冽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 1、背诵课文,以文 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 为话题,发表简单的 演讲。
• 2、你知道孟子的有 关故事或语录吗?
•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 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 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 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 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 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 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 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 “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 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 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 (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 一定胜利。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 孟子故事 • 孟母三迁
• 孟母断机杼
布置作业 • 1、背诵全文。 • 2、预习第二章。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 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 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链接材料内容简要说明孟子在两文中主张的异同点
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链接材料内容简要说明孟子在两文中主张的异同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
孟子在此主张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就是说,遵循正义、真理和道德原则的人或事物将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而违背这些原则的人或事物则会遭受更多的反对和孤立。
这种思想体现了孟子的仁政理念,即倡导仁爱、正义和公平,以推动社会和谐与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孟子〉二章》中的另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中,孟子提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他强调了困境和挑战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这种思想反映了孟子的忧患意识,他认为人生和事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有通过积极应对和克服这些困难,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进步。
对比这两篇文章的主张,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思想在不同的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
首先,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强调了道德、正义和真理的重要性,认为遵循这些原则的人或事物将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而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则强调了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积极应对和克服这些困难,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其次,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更多地关注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提倡仁政、正义和平等。
而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则更加强调个人的成长和努力的重要性,提倡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
总之,无论是主张社会和谐还是个人成长,孟子的思想都贯穿着仁爱、正义和平等的原则,倡导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这对我们的人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八年语文上《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注音和节奏
fú guō
sù guă qī
pàn
夫郭
粟寡戚
畔
封疆 jiāng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 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 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 和主观条件。
第二段:译文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 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 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 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 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 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 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 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 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sù):指粮食。 多:充足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而,表顺承 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摆出观点,提挈全文。
第一段:译文
•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 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天时 时令、气候、政治形势等条件。 地利 有利的地理形势。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人和” 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两句揭示本篇的 中心论点。]
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 的边疆的界限。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民心向背的问题,突出“人和”这一因素的重要性,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文章由战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明确了能否施行“仁政”,决定了君主能否得到天下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目标通过诵读课文,理解孟子的“仁政”主张三、重点难点了解文章逐层论证的写法及孟子的“仁政”主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法学法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品味,在活动中发现评价。
并把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与大家共享。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是《雍正王朝》的主题曲《得人心者得天下》,其中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就是出自孟子之口,今天我们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设计意图:由歌词和俗语导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知识储备,快速进入课文情境)(二)预习展示:认识孟子学生分男女两组课前搜集关于孟子的资料,展示时可以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搜集的全面, 展示完毕后教师投影展示孟子的相关情况,还可以补充介绍“孟母三迁”“断机杼”等小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朗读课文:探究主旨1、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每个小组派两名同学翻译,教师引导学生梳理铜架子、古今异义词等文言知识。
2、美读课文,揣摩情味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气势,文中多处运用排比、对偶和双重否定句式,在朗读时注意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揣摩文章情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展示,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朗读完毕后,由学生评出“最佳组合奖”,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3、品读课文,把握主旨学生品读课文,明确: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②“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文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主备人:王玉红
课题孟子二章教学案序号
授课时间200年月日课型新授
教与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弄懂词义、句义。
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
3、背诵全文。
“先学后教”设计(学生自学内容、方式、方法、教学思路、方法手段)
1、自学内容:朗读课文,
解释词语,弄懂句意。
2、教学思路:学生自读自己释词,弄懂句意教师点拨反复朗读
全文背诵
自主、综合、拓展、创新环节及内容
自主:自读课文,根据注释,弄懂句意。
综合:以前学过的文言虚词。
拓展:想想以前学过的骈句,有何特点?与本课对比,指导朗读。
第1页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课中
改进
一、导入新课: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现存七篇)一书传世。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最后背诵全文。
二、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朗读完毕,教师适当讲评。
注意字
“粟”、“夫”、“畔”
2、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思考:这篇短文主要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三、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解释词语,弄懂句意
天时:指气候、时机;时,季节。
地利:
指山河险要,城池坚固;利,利益,功用。
人和:指齐心协力,能得民心。
和,和顺、和谐。
(3)齐声背诵第一段。
做笔记
生评议
第2页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课中改进
2、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解释词语,弄懂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