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直是高校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创新创业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就。

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意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资源。

本文将以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题,探讨其路径研究和实施策略。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知识经济和创新型社会的到来,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创业已成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紧迫需求。

1. 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契合点第二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和社会各界为学生提供的一种课外教育形式。

它以社会实践活动、社团组织、科研实践、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第二课堂具有以下契合点: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必须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而第二课堂正是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二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第二课堂提供了学生们展示自己、发挥创造力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三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第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他们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为未来的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1)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应该加强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的结合,将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等课程纳入第二课堂的范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2)建设实践基地。

学校可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场地和资源,让他们在第二课堂中深入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而作为未来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备受关注。

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往往存在着能力培养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始尝试引入书院制模式,该模式注重全人教育、个性化发展和跨学科交叉,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新的培养途径。

研究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竞争力,还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创新能力。

书院制模式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探讨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高校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 正文2.1 书院制模式概述书院制模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模式,起源于古希腊的学术设施“学院”,后被引入到中国的大学教育中。

书院制模式注重师生关系的亲密互动、个性化教育和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以及教师的全程指导和悉心培养。

在书院制模式下,学生可以在小班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师生互动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培养。

书院制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打破传统大学中大班教学的局限,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设置开放性的课程、课外活动和实践项目,学生在书院制模式下可以更好地实践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C ase analysis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个部委联袂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提出要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为毕业生提供2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

[1]大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力迸发的黄金阶段,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其他知识分子所缺少的活力。

但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的欠缺和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自行夭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大学生迎来了新一轮创新创业的历史机遇,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中小型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环境等问题都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政府、社会和高校应共同努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现实必要性(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在新时代,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立德树人任务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创新创业能力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立德树人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在当前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为了满足新时代的要求,高等教育应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创新创业支持平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和资源。

最后,大学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提供有力支持和指导。

通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能够培养更多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适应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有效手段当前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研究与思考

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研究与思考

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研究与思考日前教育部发布一则通知: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约有820万人,而这一预测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

受过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已成为失业大军的一部分,与未受过充分教育的社会人士一样,都沦为找工作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且大学毕业生的占比逐年成倍增加。

因此,而造还比较滞后,有待改善。

其次,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在如何建立一个健全的教育体制还有待商榷。

最后,虽然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改进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但总要不断尝试,积极研究,端正创新创业的态度与心理。

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甚至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预期效果具有相当可观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能够针对政策等加以完善将对中国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优劣势(一)优势分析1.充沛的冒险创新精神探索创新创业之路必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往往会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尝试带来风险。

即便如此,由于高风险与高回报的高度相关性,冒险创新精神成为了创新创业者不可或缺的前提。

大学生具有年轻的特质,旺盛的生命力,敢于思考、敢于实践的奋斗意识,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冒险精神。

无论在任何市场环境下,他们都更拥例如,使遇到各种困难,相较于独立的个体,大学生团队则显得尤为占优势。

大学是一个充分享受集体生活的象牙塔,大学生们会由于社团活动、参加竞赛、聚餐派对等多种原因认识结交各个专业志同道合的朋友,通过四年沟通协作所培养的合作意识,加之每个成员的自身优势,使得在创业团队组建时能够产生协同优势。

更加重要的是,大学生组建团队因为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所以相对来说团队的稳定性较好,而有能力、有默契、有感情的高效团队相较于其余走相同道路的独立个体或临时组建的社会群体都是极其有优势的。

由此可见,合伙创业及一些联合形势,在实际情况中适合于大学生初期创业,多方面解决了资金、经验和人脉等问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新时代大学生创业需要更多的创业精神培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创业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对社会的服务和创新能力的展示。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培育的路径和方法。

一、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

据统计,中国大学生创业人数逐年增长,校园创业氛围逐渐浓厚。

在这一大趋势下,大学生创业精神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勇气,更倾向于选择就业而非创业;一些大学生也存在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的问题,导致创业失败率较高。

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现状,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1. 缺乏创业意识和勇气许多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勇气,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就业而非创业。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长期以来对就业观念的影响所致。

传统的就业观念使得大学生更愿意选择稳定的工作,而对于创业风险较大的行为却存在忌讳和抵触情绪。

一些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对于创业的理解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和策略。

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传统的教育模式所致,传统的教育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 创业失败率较高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创业失败率较高。

创业的成功需要大量的资源、经验和运气等多种因素的支持,然而大部分大学生缺乏这些条件,导致了创业失败率较高的现象。

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抵触情绪,使得更多大学生望而却步。

1. 学校教育学校是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的重要场所,其教育体系应加强对创业教育的重视。

学校可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引入创业导师等外部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风险与机遇,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开始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的核心能力。

一、第二课堂的概念与重要性第二课堂,指的是在学校教学以外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参与、自主选择的体验式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教育是传统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活动,获得实践经验,提升能力,培养素质,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1. 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第一步,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创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创业的全过程。

这些活动包括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创业实训课程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大学生可以了解创业的实际情况,锻炼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大学生可以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

2. 发挥创新创业团队作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生可以通过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的方式,共同解决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团队中,大学生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实现共赢。

通过团队的合作,大学生可以切身体验到创新创业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项目孵化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项目的策划、设计、实施等各个环节,从而锻炼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项目孵化中,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获得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联合校外资源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时,可以联合校外资源,与企业、创投机构、创业导师等多方合作,共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建设 , 化 实践 活 动环 节 ; 强政 府和 社 会各 界 的 支持 力度 等 措施 。 强 加
关键词 : 大学 生 ; 新 创 业 能 力 ; 新 创 业教 育 ; 育 路 径 创 创 培 中图 分 类号 : 5 G2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8 8 ( 0 1 0 — 0 6 0 1 7 — 5 0 2 1 )3 0 7 ~ 4
VO 6 NO 3 l . 2
J1 0l 1q2 1 1
大 学 生创 新创 业 能 力培 育路 径 研 究
唐根 丽, 王艳 波
( 安徽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 院 , 安徽 蚌埠 2 3 3 ) 3 0 0

要 : 着 高校 招 生规 模 持 续扩 大 , 学毕 业 生 的就 业 形 势 日益 严峻 , 会 对 高等 人 才的要 求 也 正 向 多元 化 随 大 社
提 高 综 合 国力 的关 键 。” 1 纪 的竞 争 是 经 济 和 综 合 2 世
国力的竞争 , 实际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 胡锦涛在全国 科技大会上也强调 了“ 科技创新 , 关键在 人才 ”创新型 ,
业 生 的待业 人 数 2 0 年是 3 01 4万 ,0 4年 是 6 20 9万 , 20 0 7年达到 了 14万人口 2 0 4 1 0 8年 、0 9年 由于 金融 , 20 危机 的影响 , 我国大学毕业生 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大
( ) 二 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就业 压力的
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的加速 ,我 国高校招生
总体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 。 与此 同时 , 大学毕业人数也 在逐 年增 加。20 年 , 国普通高校毕业 生为 17 01 我 0 万 人 ,0 3 2 0 年就 已突破 20万大关 , 2 2万人 ,0 5年 0 达 1 20 又突破 3 0 大关 , 0万 达到 3 8 ,0 6 3 万 2 0 年达到了 4 3万 1 人 。 07 2 0 年增至 4 5 9 万人 ,0 8 20 年再创历史新高 , 达到 59万人 ,0 9年高校毕 业生规模 更是达 到了 6 万 5 20 1 1 人。 虽然毕业生数量增 幅不断加大 , 但社会提供的就业 岗位没有明显递增 的趋势 。在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度 增长 的同时 , 离校毕业生待业 的状况开始 出现 , 并且数 量逐年上升 。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显示 ,0 1 2 0 2 0 ~ 07年全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培养践行创新精神实践报告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培养践行创新精神实践报告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培养践行创新精神实践报告引言:时代在不断变迁,社会在飞速发展,这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和践行创新精神对于大学生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创新精神,以期能给广大大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了解创新精神的内涵及价值创新精神是指个体能够不断创造、更新和改进的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培养和践行创新精神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创新精神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不断向创新型发展要求,面对未来的竞争,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创新精神对于个人成长也具有推动作用。

通过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开拓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创新精神是实现国家发展梦想的重要保障。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国家发展的重任。

只有大胆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培养践行创新精神的方法与途径1.学习关注时事、研究新知识学习是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新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实践。

大学生可以通过关注时事热点,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和需求,从而找到可以创新的方向和领域。

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可以通过阅读、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为创新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2.增强实践能力,锻炼创新思维实践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大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实践性的实习、社会实践或创业项目,通过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培养对创新的认知和理解。

在实践中也要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培养创新应对问题的能力。

3.多样化的思维训练创新需要多元化的思维,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思维训练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李丹阳(南阳师范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摘 要:青年大学生是推动国家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应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发展潮流,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积极创造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路径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发展(一)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日益凸显出自身的优势,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剂良方。

大学生是最具潜力和优势的劳动力资源,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一方面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与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带来巨大的动力。

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人数偏少,且项目质量不高,成功率较低。

如何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创业已成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将深入推进创业教育改革,其中包括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强线上就业创业指导,研发一批线上创业课程及创业讲座视频”。

李克强总理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讨会中指出“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要实施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进一步加以完善”。

大学生个人应该积极主动的投身创业事业中,借助政府优惠政策以及创业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创业理想,不留下人生遗憾。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缺乏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理解。

大部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看法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课程和活动往往浅显片面,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

大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经验积累,限制了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缺乏实践机会会导致学生缺乏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影响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路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大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上过于侧重,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项目,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现有的课程设置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和趋势未能及时跟上,缺乏前瞻性和实用性。

教育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和能力得不到有效激发和引导。

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为大学生的创业梦想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有利于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潜力,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而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通过对第二课堂的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第二课堂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第一节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第二课堂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载体。

在大学生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第二课堂的身影,比如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实践实习等等都属于第二课堂的范畴。

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结交朋友,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而这些能力对于未来的创新创业大有裨益。

第二课堂可以帮助大学生开拓视野、提升能力。

在第二课堂中,大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中参与活动,例如文学艺术、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拓展自己的能力。

这些拓展的能力对于未来的创新创业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课堂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在第二课堂中,大学生可以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

比如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些创新能力对于未来的创新创业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加大对第二课堂的支持力度。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活动平台,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比如设置创新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资源和支持。

这样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文化自信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讨

文化自信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讨

艺术教育 |文化自信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讨□李思雯郭洪洋/文随着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挑战与创业机遇。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本研究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出发,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旨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指导。

1 文化自信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1.1 传统文化的智慧:塑造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文化自信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是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独特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

多元化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理念,如创新、坚韧、合作、社会责任感等,是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得以生发、长成的“根”与“本”。

通过深入学习、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市场特性,把握消费者需求,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获得优势,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

传统文化价值观也能引导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坚持诚信、负责合作,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能深化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自信,提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是促进国家创新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1.2 传统文化深度: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从文化自信视角出发,传统文化在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

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丰富学生知识体系与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创新思维与实践智慧,如注重实践、重视技艺传承等,与高职教育职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

通过将文化精髓融入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增强学生职业技能,还能培育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浅析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浅析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浅析摘要:面临创新驱动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前提升核心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不可忽略的是,在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仍然存在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缺陷、创新创业教育流于浅层、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不敷、创新创业开展意识不足等多方面梗阻。

根植于此,有必要联动多方能量,共建创业创新孵化平台;覆盖理论实际,健全创新创业课程系统;强化教学支撑,塑建创新创业教育队;营造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创业主动意识,期望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新驱动;创业孵化平台;教育评价全面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策略实施,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1]。

作为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低,表征是否能够扎实推进创新驱动战略[2]。

为着力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进行顶层设计部署。

《意见》围绕创新创业环境支撑、金融财税政策支持以及强化综合信息服务等九项功能进行部署,全面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

与此同时,依据教育部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三次调度视频会议报告显示,2022届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预计达到1076万人,相比2021届同比增加167万人。

这一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面临多重就业压力,亟待寻求创新路径破局。

至此,面向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紧迫问题。

就此,拟聚焦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希冀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质增效。

一、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价值意蕴(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途径目前,随着国家创新战略的持续推进,为适应时代发展,有必要培育国家、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3]。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途径,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路径。

新时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新时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2期Vol.19No.2【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最具创业潜力与激情的一代,引导鼓励中医药院校学子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服务于“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探索新时代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大力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在发展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068(2021)02-0004-03新时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杨利利,丁闽江(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收稿日期】2020-10-29【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编号:J20200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利利,女,1988年生,福建福州人,讲师,硕士。

【通讯作者】丁闽江,男,1983年生,福建龙岩人,副教授,硕士。

2020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强化传承,注重创新,加快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1]。

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内容,也要蕴含着科技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

创新人才培养、引导鼓励当代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伟大事业中,对于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根据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被载入“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这宣示着中医药发展进入新时代[2]。

积极引导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到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队伍中,对培养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服务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鼓励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脚踩两只船”,统筹做好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展示平台,建设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基地,推进新时代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通过分析现行模式、比较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关键因素并提出建议,最终结合实践案例给出具体分析。

在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三个方面引出研究主题。

正文部分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各个环节,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路径。

结论部分将根据研究结果给出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最终总结全文内容。

通过本研究,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现行模式、比较、关键因素、路径建议、实践案例、研究结果、建议、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和模式。

在当前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实践机会、缺乏跨学科交叉培养等。

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其创新创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当前培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长远意义。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关乎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提高国家整体创新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创新创业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作为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第二课堂作为提供学生丰富多样发展机会的平台,可以成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第二课堂是指在课程学习之外,学生参与社团组织、科研实践、志愿服务等非学科类课程形式的一种学习方式。

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社交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也能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创业类社团组织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这些组织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平台,帮助他们实践创新创业理念和方法。

学生可以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学习如何进行创意思维、市场调研、商业规划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社团组织中,学生还可以有机会与企业家、投资者等成功的创业者进行交流,获取实践经验和指导。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实践项目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科研实践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调研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在科研实践中,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和提出新的观点,同时也要学会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来锻炼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大赛是学生展示创意、创新成果和商业计划的舞台,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参赛,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和其他学生的比拼来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和学生自身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提供导师资源和创业基金等方式来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素质。

第二课堂可以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现状,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不足。

探讨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提出了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并提出了提高培养质量的相关建议。

总结指出,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未来,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搭建更好的平台,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更好的培养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机制建立、质量提高、总结展望、参考提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机构,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也变得愈发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目前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实践机会不足、企业合作少等。

需要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培养机制,提高培养质量,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有效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的分析和探讨,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水平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质。

只有具备了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实现自身的价值。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发展,更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的持续进步。

双创视角下高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双创视角下高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双创视角下高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进一步提升,对人才的质量与创新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为此国家出台了双创政策,这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

当前高校仍存在一些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的培养机制仍不够完善的问题。

本文着重对双创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路径进行探析,具体的实现路径包括创新理念,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构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依托学科竞赛,加强创新实践。

关键词:双创视角;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实现路径引言:党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为此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等提出具体的措施。

以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来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人才。

高校为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所做出的一系列举措,如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旨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代发展同频,从而落实双创政策,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双创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一方面当前的双创大环境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互联网的普及使用,也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

高校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也在不断探索将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体系的改革上。

但是当前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仍存在着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目的不清晰1、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态度。

高校以双创政策为依托,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以创新创业课程为主修课程,学生必须修满学分才能毕业。

这就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学校的要求使得大部分学生都参与进创新创业中来,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不是真心想加入创新创业项目,只是为了凑够学分。

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在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学术氛围的营造得到培养。

书院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小班授课,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

学术讨论、研究成果的分享和评议、创新实践等都可以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教授和学生可以直接面对面地交流,提出问题和建议,创造出更加积极的学术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在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导师的指导得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每个书院一般设有一个或多个专职导师,他们会负责学生的个别指导和培养。

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导师不仅可以传授学术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能力。

在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得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书院一般会与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如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创业比赛等。

通过实际的项目参与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业想法和计划。

在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导论课程的学习得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书院制的大学会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导论或相关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实践经验。

课程中还可以组织实践项目、嘉宾讲座、企业参观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创新创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书院制模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通过学术氛围的营造、专业导师的指导、实践项目的参与和创新创业导论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这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资源支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新时期历史观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研究

新时期历史观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研究

新时期历史观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快速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着不足,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

新时期历史观教育作为传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教育形式,在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历史故事和人物的经历,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如何将新时期历史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中,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时期历史观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性,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实践措施,旨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新时期历史观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通过历史事件和故事展示人类智慧和创新精神,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实践中。

新时期历史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创业精神,使其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能够坚定地走下去。

新时期历史观教育还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注重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对新时期历史观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拓展教育领域的新理念和方法,还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新时期历史观教育如何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中,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社会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深入研究历史观教育与创新创业精神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历史智慧,培养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发展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作者:周锐杨磊
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06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浪潮此起彼伏,然而创新创业并非易事,其不仅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更重要的还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的精神要素。

本文在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要素内容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要素概述
自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之后,一股全面创业的风潮便在华夏大地上浩浩荡荡地展开,其中的主力群体之一便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

虽然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新时代大学生群体通过行动与结果表明,其成功并不完全归属于一个“勇”字。

当今时代的大学生不同以往,其不仅有知识、有技术,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这是大学生创业群体能够在这股创业大潮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精神要素之一。

正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具备独特思想,其才能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研发出市场需要的新型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同时,新生代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的第二个精神要素是团队协作,这不仅体现在大学生群体科学、合理的股权分配方案中,也体现在大学生与同行业及竞争对手的发展合作中。

最后,体现在大学生身上的第3个创新创业精神要素是踏实肯干。

新生代的大学生群体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其反而更懂得拼搏与坚持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相关影响因素
宝贵的精神要素固然是决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同时具备自主创新、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等精神品质,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便成为当今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

就目前而言,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因素很多,具体如下。

(一)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不浓厚
创新或许仅是一种思维和尝试,创业却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冒险,这与当前我国传统的就业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

首先是父母反对。

一般而言,大部分学生家长并不支持儿女创业,虽然他们同样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成功,但是固有的观念依然会促使做出就业优先选择。

其次是学生自身犹豫。

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听从父母的建议,或者会在创业遇挫后选择退却,缺乏再
度尝试的勇气。

最后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其具体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为商者奸、官商勾结等。

(二)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薄弱
目前,高等院校的教育依旧以知识教学为主,關于创新创业方面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以及精神教育或者没有,或者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尽管诸多高校也会响应国家的号召,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缺乏实质性的作为,一是因为多数高校缺乏创新创业的成功经验或者案例,不能够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具体的、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和内容,二是相比于学生创业,其更加注重学校的整体就业率,因为这是影响学校未来考试招生的重要指标,三是因为创新创业精神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4年的高校教育并不能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观念。

(三)传统的教育理念
我国的思想文化相对较为保守,中庸之道、父慈子孝等思想文化氛围较为浓厚,对冒进主义、特立独行等思想观念则较为排斥。

当代大学生不仅成长在“中庸之道”的社会大环境氛围中,也生活在“父慈子孝”的家庭小环境氛围中,这种双向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深深地根植于每一位大学生的思维认知中,导致大学生不敢“违背”社会,不愿“忤逆父母”,害怕冒险,害怕失败,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理念使得其只能退而求其次,即放弃创新创业而选择就业,这也正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中最主要的一项因素。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步伐
1.健全课程体系
由于当前大学教育中缺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品质等方面的教育,所以高校应当健全课程体系,不仅注重大学知识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具体而言,高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通过体系化的知识与实践对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同时,除了开设专项课程之外,高校还可以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的课程知识教学中,即将知识教学、技术教学与创新创业教学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则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不仅不利于学生吸收教学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的积极性,而创新创业教育正是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所以高校有必要改革教学方法。

具体而言,高校可以转变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课
堂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融于现实案例中,然后通过讲述现实案例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或者老师可以将教学的指挥棒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理解的思路进行教学等。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虽然高校教师的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以及实践经验不足,这对于尚未步入社会的学生而言,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发挥出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对此,高校应注重培养任课教师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使其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心态和模式,进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不属于理论课程,而属于实践项目,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时,不能仅通过教育的方式进行,更需要采用实践的方式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首先,高校可以搭建创新创业竞争平台,比如举办“创新大赛”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其次,高校还可以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大学生将自己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投入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创新项目进行创业,同时为学生配备相应的办公地址、实验场地以及启动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最后,高校还可以聘请相关的成功企业家为大学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为学生搭建关于创新创业体验的交流平台,帮助大学生交流创新创业心得,同时交流创新创业项目及成果,活跃大学生整体的创新创业氛围。

(三)发展创新创业文化
发展创新创业文化是培育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的重点内容,不仅能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还能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习惯,这便是文化的力量。

首先,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交流活动,比如上段提到的创新创业讲座,以加深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或者引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别的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增加大学生对当前创新创业整体环境的认识。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关于创新创业的辩论活动,通过正反双方的激烈辩论促进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思考,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正确认识。

最后,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先将具有共同创新创业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然后支持并鼓励社团大胆创新并加快发展,以此形成模范效应,鼓励更多的学生自觉加入创新创业的大潮,最终使得创新创业从社团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蔓延全校的“燎原之势”。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不是一件短期内就能见到成效的事情,各大高校不仅要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步伐,还要加强创业平台建设,鼓励大
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的方式体会创新创业,认识创新创业,并引导学生最终走向创新创业。

同时,高校还需要重点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文化,从思维认知的角度转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传统认识,进而从根本上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此外,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并不仅仅是高校一方的责任,其也是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责任,只有转变社会大众集体对创新创业的固有认知,我国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道路才能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林秋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与能力提升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8.
[2]王海亮.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与劳模精神契合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4).
[3]梁军刚,董晓娜.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科教导刊,201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