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讲健康心理学

合集下载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的十标准(郭念锋): 1、心理活动强度:指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
2、心理活动耐受力: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 3、周期性节律:心理活动的内在节律性; 4、意识水平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的十标准(郭念锋): 5、暗示性
第三节 压力与心理健康
压力源
压力与压力适应 压力的临床后果与中介系统
压力引发疾病的机制
体质、压力论(Sternbach) 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
压力容易导致身体脆弱的器官或系统出现疾病;
器官敏感论(Engle) 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 器官最容易患病;
压力源至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认知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
生物调节系统
生物调节系统
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 生物调节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中介系统的总体功能,由三个子系统各自的 功能状态决定
压力源至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由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
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或 半年以下;
遭受刺激时,可能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
反应对象被泛化;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症或是神经症早期。 诊断条件:
病程
总分为4-5分为可以病例
—— 1 分 2分 3分
压力的种类
破坏性压力(极端压力):战争、大地震、空难等。 创伤性应激障碍 灾难症候群 惊吓期——“失魂落魄”; 恢复期——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 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讲座稿3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是否了解自己?你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情绪和情感?你的心理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你的心理健康吗?要解决这么多的疑问,我们就要了解我们的心理状况,了解心理学。

心理学源自我们的生活,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影响,了解心理学,就是了解人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健康?XXX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即健康包括三方面:一、身体健康;二、心理健康;三、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2亿人,已经成了世纪病;20%人口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据XXX统计,自杀居意外死亡之首。

科学研究发现,有很多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统称为心身疾病。

心理健康不仅与疾病、事业的成功有关,还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

近几年,国内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卫生方面的许多调查都表明,在中小学生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者,其比例在10~20%左右。

应该说大多数中小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有些只是偶尔存在心理问题,但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消失了,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中小学生是为数不多的。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集中反应,因此,我们要学会关注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个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具体的说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健康心理学教学大纲

健康心理学教学大纲

《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课程教学大纲(保留版权)《健康心理学》课程是为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健康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影响人健康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了解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运用健康心理学的相关技术,分析与处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健康心理问题。

课程总教学时数为50小时,课堂讲授占80%,实习占20%课程考核方式分两部分,一是学科结业闭卷考试,100分钟,占学科总分70%;二是平时作业思考题或小论文,占30%。

主要参考教材Phillip L. Rice著,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郑晓边著:《心灵成长-校园生活中的健康心理与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章健康心理学概论一、健康1.大众对健康的解释2.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解释“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WHO,1947)。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三分法观点,将健康限定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而非仅仅是疾病的缺乏。

3.汤纳特尔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的解释4.整体健康观5.健康的水平(1)格林伯格提出了健康的五级观点。

(2)汤纳特尔的三级健康水平模式6.结论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和完善的状态。

对健康的理解表现在三个方面:健康由三个方面组成,即生理、心理和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都不能称之为健康。

健康的特点二、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处在科学的婴儿期。

1、定义:是对促进和维护健康、防治生病、辨别健康、生病和相关功能失调的病因和诊断联系、以及对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政策形成的融教育、科学和心理学学科专业贡献为一体的结合体。

该定义特征:包括教学、研究、干预三大职业活动。

2、健康心理学的对象健康心理学的对象是与人的健康有关的行为,或者是达到健康状态有关的心理现象。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1978年美国心理协会成立了健康心理学分会,标志着这一学科的诞生,第一任主席Matarazzo 把健康心理学定义为:一门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帮助人们培养健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以预防各种躯体疾病发生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虽然健康心理学在增进人们健康行为,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减少或消除损害健康行为,从而在提高人们健康水平、预防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为一门新生分支学校健康心理在心理学中地位问题尚存在争议。

当然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的职业。

3、要对人的健康与疾病作出清楚的界定很困难,但是认为健康状态,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4、行为医学是综合行为主义理论和生物医学知识来探讨健康与疾病问题的学科。

5、行为主义其代表人物和理论有:①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③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

6、尽管健康心理学已形成了初步的学科特征,但与心理学、医学和某些分支学科在内容上相互重叠甚多。

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或领域有心身医学、行为医学、行为健康、临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

7、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人们发现榜样对个体的影响方面包括了4个过程。

分别是:注意阶段、保持阶段、行动阶段、强化阶段。

8、认知理论是健康心理学领域发展迅猛的最新理论。

认知理论的基础是个体不仅受周围世界的影响,还受个体对周围世界的主观认识和解释的影响。

那些对周围世界抱有消极的认识和解释的人比那些对环境有积极看法的人更有可能产生抑郁或焦虑。

9、Beck的认知治疗主要目标是协助当事人克服认知的盲点、模糊的知觉、自我欺骗、不正确的判断,及改变其认知中对现实的直接扭曲或不合逻辑的思考方式。

治疗者透过接纳、温暖、同理的态度,避免采用权威的治疗方式,引导当事人以尝试错误的态度,逐步进入问题解决的历程中。

10、健康行为按目的可分为五大类:基本健康行为、预警行为、保健行为、避开环境危害、戒除不良嗜好。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 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刺激的性质); 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刺激的性质);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 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持续时间); 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持续时间); 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 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 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 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 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反应强度); 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反应强度);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 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 不良情绪(是否泛化)。 不良情绪(是否泛化)。
压力导致身心疾病的理论
压力-素质理论 压力 素质理论
压力源
「脆弱性」 脆弱性」 •生理素质 生理素质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
身心障碍
临床后果
反应
心理反应 躯体反应 社会行为反应
疾病
压力状态下,可产生心理生理障碍、神经症、 压力状态下,可产生心理生理障碍、神经症、急性 与延迟性压力障碍、酒精与药物依赖、人格障碍。 与延迟性压力障碍、酒精与药物依赖、人格障碍。 导致传染病、肿瘤的易感性。 导致传染病、肿瘤的易感性。
心理健康18式 心理健康 式
1、要有目标和追求 、
2、经常保持微笑 、
3、学会分享 、
4、乐于助人 、
5、保持童心 、
6、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相处 、
7、保持幽默 、
8、处乱不惊 、
9、学会宽恕别人 学会宽恕别人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第八节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第八节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第八节单选(1-12题)1、“失魂落魄”的状态,意味着个体处=在灾难综合症的()。

A.恢复期B.初始期C.康复阶段D.惊吓期限2、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的后效是()。

A. 有延缓作用的B. 高强度的C.灾难性的D. 有积极作用的3、塞利提出的适应压力的第三阶段()。

A.警觉阶段B.衰竭阶段C.恢复阶段D.搏斗阶段4、关于滞后型临床症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明朗化的观念对个体再次发生作用而形成临床症状B.压力初次经由认知系统处理时,形成意义模糊的观念并积存起来C.原先模糊的观念在事件中被明朗化D.当类似的事件出现时,积存的观念被激活并还原的意义5、压力作用于个体后,会经过()系统的增益或消解。

A.社区、家庭、学校B. 认知、情感、意志C.认知、免疫、社会D. 免疫、情绪、人格6、经受破坏性压力的个体,出现逢人就述说自己遭遇的行为,课推断其处在()。

A.恢复期B.惊吓期C.康复阶段D.初始期7、我们往往用“祸不单行”来形容()。

A.单一性压力B.同时性叠加压力C.破坏性压力D.继时性叠加压力8、日常生活小困扰量表提出()。

A. 生活事件的数目和严重性有关B. 兴奋性事件与健康有关C. 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无关D. 日常生活压力小比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9、下列说法中符合一般单一生活压力特征的是()。

A.经历某种不足以使个体崩溃的,并可以努力适应的事件B.经历某种足以使个体崩溃的,并不能通过努力适应的事件C.经历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D.经历无法避免的生活事件10、个体处在全力投入对事件应对的过程中,或消除和适应压力,抑或退却,这一阶段是()。

A、衰竭阶段B、警觉阶段C、搏斗阶段D、恢复阶段11、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是()。

A、叠加性压力B、灾难性压力C、生物体压力源D、神经性压力源12、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称为()。

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重趋避冲突D、双避冲突多选(13-20题)13、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名词解释1.传统的健康观:体格强健,没有疾病。

2.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心理和生理和社会功能都保持完好的状态(1948年WTO提出)3.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对人的健康或疾病的影响,并且开展干预工作帮助人们维护身体健康,战胜疾病。

4.应激:是机体对应激源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同时伴有可以预测的生理变化,以及认知行为的改变。

注:坎农最先将应激这一术语引入社会领域,提出稳态的思想以及战斗-逃跑理论。

5.应激源:是指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能使人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

6.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是基于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的原理通过大脑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神经免疫学方法。

7.初级评价:个体对一个潜在的应激事件,首先进行一个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的评价,评价的结果有三种,无关的,积极的,消极的。

8.次级评价:是对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资源条件进行评价的过程,即评价这个应激事件是有害的,有威胁性的,有挑战性的。

9.应对:是个体处理使自身资源负担沉重或不堪重负的各种需求的过程,是由各种努力组成,即个体通过行动和内心思索去处理环境中和心理内部的各种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冲突。

10.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体所喜爱的,关心的,尊重的,珍惜的人所提供的信息(包括来自父母、配偶、亲戚、朋友或社交团体及宗教团体)甚至可以是自己身边的宠物之间的交流和共同的信任。

11.急性应激:指最近的,将来的和将要到来的需求及压力引起的持续时间相对短暂的应激。

12.慢性应激:指漫无止境,不会随时间而减弱的看不到出路的需求和压力引起的应激。

13.尼古丁替代疗法:使用一些尼古丁替代物(尼古丁贴剂、尼古丁口香糖、)等,帮助吸烟者戒烟,通过这个途径使尼古丁吸收缓慢,逐渐减少吸烟者对尼古丁的摄入量,使得戒烟者对戒烟反应减小。

14.安慰剂:指的是那些治疗效果与本身药物特性无关的药品或方法。

15.安慰剂效应:当病人服用了治疗上无效的药物后,报告说病情有所好转时,出现的效应就是安慰剂效应。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2012-7-8
第二单元
三类: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1、(一般)心理问题 2、严重心理问题
3、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2012-7-8
单选.( )的说法不符合“心理问题”的界定。 (2006.5) 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 能自行化解 B.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C.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
2012-7-8
多选(07.5): 101.刚出现的“心理不健康状态”若自然发展其 结果可能是( )。 A.部分人的不良情绪因迁延时间久而泛化 B.部分人三个月内有可能出现了自行缓解 C.部分很快就可出现严重的躯体性疾病 D.部分成为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易感者
2012-7-8
多选(07.11): 101.寻找造成个体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原因时,应 该考虑( )。 A.人口学因素 B.个性心理特征 C.社会适应状况 D.身体健康水平 答案:ABD
2012-7-8
总认为求助者看不起他,并限制她的活动。求助者 除了去公司就是回家,每晚丈夫半夜回来还要吵闹, 最近三周睡眠质量差,白天还要继续工作。这使她 极度痛苦,经常胃疼。已经无心共同生活下去,但 又觉得孩子还小,担心孩子今后的成长。为此,度 日如年,有时甚至觉得还不如死了。不知该怎么办 前来求助。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性格柔弱,内心焦虑,情绪低 落。谈话发现其思想单纯,心理活动与实际年龄不 符。
2012-7-8
单选:80.该求助者社会功能的损伤程度可能是 ( )。 A.社会功能完好 C.社会功能丧失 答案:D B.轻度—中度受损 D.中度—重度受损
2012-7-8
严重心理问题
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 持续时间长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

健康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健康
一、健康的生物医学定义 常识:“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贝克尔认为:健康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 部分处于安宁的状态,它的特征是机体有正常 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 健康的生物医学标准: 二、健康的社会学定义 帕森斯认为:“健康是已经社会化的个人完成 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 健康的社会学标准:
第二节健康心理学的发展
健康心理学诞生于1978年,标志是1978年美国 心理协会正式将健康心理学看成一个分支(38) 不久,George Stone和他的同事合编了第一本 健康心理学著作 1982年,第一本健康心理学杂志正式出版 Joe Matarazzo提出第一个健康心理学定义: 健康心理学是对促进和维护健康、防治生病、 辨别健康、生病和相关功能失调的病因和诊断 联系,以及对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 政策形成的融教育、科学和心理学学科专业贡 献为一体的结合体
健康心理学绪论
• 五、健康的三维立方体模型 1.基本假设 完美的健康只是一种理想,我们只讨论正常的健康 我们把健康的三个方面中的每一个方面的范围限定 为健康和疾病两个范畴 所有这三个方面在确定个人健康状态时所起的作用 大体相同 健康或有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导致一种 不断变化的状态 由此产生的综合结果(健康状态)被看做是理想的 类型。理想的类型在现实中可能并不存在,但在被 看做由强调典型行为的某些方面所形成的抽象观念 时可能是有用的
健康心理学绪论
6.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 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 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健康心理学绪论

健康心理学休闲的名词解释

健康心理学休闲的名词解释

健康心理学休闲的名词解释导言: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健康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探讨了如何通过心理因素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

其中,休闲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行为,对于人们的健康与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健康心理学中休闲的含义以及其在身心健康中的作用进行解释。

休闲的定义:休闲一词源于拉丁语"licere",意为“任意、自由”。

广义上,休闲是指人们利用自由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狭义上,休闲是指自愿参与的、有趣的、愉悦的、满足个体需求的活动。

休闲不同于工作、学习和家务等日常生活中需要劳动和责任的活动,它是一种自我放松、恢复活力的状态。

休闲的种类:休闲活动多种多样,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生活。

例如,体育运动、观赏比赛、旅行、读书、看电影、打游戏、聚会等等都可以被视为休闲活动。

此外,一些更加特殊的休闲形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如瑜伽、冥想、手工艺制作等。

休闲的作用:1. 解压与调节情绪:休闲活动是人们缓解压力和消除紧张情绪的良好途径。

例如,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通过释放身体的能量和增加大脑内多巴胺的分泌而产生愉悦感。

休闲活动也为个体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调整情绪状态的途径。

2. 提升创造力和专注力:休闲活动有助于调整个体的注意力,并提高创造力。

通过参与有趣的休闲活动,个体能够将思维从工作或学习中解放出来,从而激发灵感和创造力。

同时,休闲活动也能够提高个体的专注力,并增强自控能力。

3. 促进社交与情感交流:休闲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

参与共同的休闲活动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加强,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

例如,朋友之间一起参加体育比赛,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友谊。

4. 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满足感: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并取得一定成就,个体能够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满足感。

休闲活动的成功经历会增加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心,进而促进心理健康。

5. 改善身心健康:休闲活动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的提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健康心理学研究目标
• 躯体健康和疾病问题
• 侧重于健康的促进和维护、社会关注的持续性、 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卫生保健费等问题 • 在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关注健康、疾 病和相关功能失调的病因学 • 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政策的形成
健康心理学主要任务
• 研究与疾病和健康相关的行为因素 • 探索如何减少疾病相关行为,以及影响治 疗和康复的行为问题 • 研究行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机制 • 探讨个体。群体和社区中健康行为的维持 • 改进社会健康保健政策、加强医疗机构的 管理
血液
心 脾/ 胃 肝

黑胆汁


黄胆汁
湿

• 中世纪欧洲:
–教会的解释: –恶魔附体——麦斯麦术(催眠的前身)
• 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的解释
– 机械主义人观:解剖生理学的发展:近代医学对 致病微生物的发现——疾病理论的进步——无菌 术和麻醉术等治疗技术的发明——外科的发展— —医学及医生地位的确立。 – 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
疾病可能对心理有影响, 但是并非由心理所引 起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梦魇猝死案例
• 生理:遗传疾病 • 心理:应激状态 • 社会:看暴力电影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视角下的人
健康世界 社会系统 包括: • 社会 • 社区 • 家庭 心理系统 (经验与行为) 包括: 记忆 情绪 动机 生物学系统 (基因与生理) 包括: • 器官 • 组织 • 细胞
健康心理学工作者服务方向
• 教育工作:传播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培养和培 训健康服务人员。 • 研究工作:研究影响健康和增加疾病风险的心理 过程,研究健康教育和疾病的预防控制策略,研 究治疗干预的评估。 • 临床工作:独立进行或参与疾病的合作治疗过程。 • 管理工作:参与保健政策的制定和公共卫生体系 的管理维护、提供决策咨询等。

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讲座PPT课件

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讲座PPT课件
(4)暴戾型
(5)不良型
6、心身疾病
7、神经症
(1)冠心病
(2)高血压
(3)消化性溃疡病
(4)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
强迫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及恐怖症
躯体化症状
1、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是应激强度较高的职业。在应激状态下,由于某些器官或系统过度活动,激素分泌紊乱,可以引起疾病。应激反应综合症症状为长期持续的疲劳、恋床、四肢乏力、腹痛腹泻、记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淋巴结肿大、经常性感冒、无名低热等。 2、社会变迁的影响。学校教育曾经在传统的文化传递结构中处于中心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普及,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受到来自家庭的挑战,尤其是大众传媒的严峻挑战。教师职业的神圣光环逐渐暗淡,传统的师道尊严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 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2、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3、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4、良好的人际关系。 5、积极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1、职业适应性差。表现为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由此产生的心理不平衡;不愿意和学生打交道,在师生交往中缺乏积极的体验;工作中自信心不足;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 2、由认知偏差造成的态度偏差。表现为对学生不作全面细致的沟通了解,主观武断、偏听偏信;处理问题刚愎自用,我行我素。 3、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表现为性情急躁,反应过激,容易冲动,不善控制。(发火) 4、心理异常表现。自我中心、主观、偏执、自卑、偏狭、嫉妒、多疑、孤僻、懦弱等等不良心理。 5、人格缺陷与神经症。包括冲动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等。还有各种神经症的表现,例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等。
曾经,我们用“红烛”、“春蚕”来定位教师的角色,可是当这些“红烛”、“春蚕”自己都不堪重负时,他们又如何能教育好学生呢?

健康心理学-基础知识

健康心理学-基础知识


精神性压力源


社会性压力源

压力源的测评

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 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 知觉压力的测评
100
80
60
40
20
0
配偶死亡 夫妇分居 亲密家庭成员丧亡 结婚 复婚 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性功能障碍 业务上的再调整 好友丧亡 夫妻多次吵架 取消赎回抵押品 子女离家 个人取得显著成就 入学或毕业 个人习俗改变 工作变化 转学 宗教活动的变化 少量负债 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人数变化 休假 微小的违法行为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某一类别,是否有独立的、稳定的“心理 不健康特征”和“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 对心理不健康状态后果的预期,可分两大类:(1)对自然发 展的预期。 (2)外界干预下的预期。 在理论上,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如下几 点:(1)人口学因素 (2)个性心理特征 (3)身体健康水 平(4)社会变迁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压力的定义 压力源的种类
压力源的测评
压力的内省体验

本书的压力定义: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生物性压力源


压力源的种类

躯体疾病;
需要,挫折,内心冲突等; 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 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由自身状况(如个人心理障碍、残 疾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恐人症性、社会交往不良), 等等。
第二、对客观事件严重性的评估。这类评估,可以影响压 力的体验。过高评估了客观事件的严重性,可能增强焦虑 情绪的程度。到底评估的强度是高、是低,则因人而异。 第三、面对事件,当事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影响压力的 相对强度,自我能力评估过低,可以增强焦虑情绪,即增 强对压力体验的强度。到底自我评估的结果是高、是低, 则因人而异。

心理学与身心健康探索身体与心理的关系

心理学与身心健康探索身体与心理的关系

心理学与身心健康探索身体与心理的关系身体与心理是紧密相连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影响。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行为与思维的学科,探索和解释了人体与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身心健康探索中,心理学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关系,还提供了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一、身体与心理的相互作用身体与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我们的身体状态可以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同时,我们的心理状态也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1.身体对心理的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例如,长期面临慢性疾病的人往往容易感到痛苦和焦虑,甚至会出现抑郁的症状。

身体不适、疼痛以及慢性疾病的影响会让人产生情绪上的波动,降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此外,身体的健康状况还与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力以及认知功能相关。

身体不适和疼痛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和维护身体健康,以提升心理健康。

2.心理对身体的影响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情绪的波动、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长期的焦虑和紧张状态会导致身体激素的失衡,增加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

此外,心理压力还可能导致睡眠问题,如失眠和噩梦。

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疲惫和免疫力下降,进一步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身体健康。

二、心理学在身心健康中的应用心理学为促进身心健康提供了多种方法和途径,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应用。

1.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咨询和治疗是帮助人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压力和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的交流和倾听,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应对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提升心理健康。

2.心理调节与应对策略心理学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心理调节和应对策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第2讲健康心理产生的背景-第1部分健康心理学的性质

第2讲健康心理产生的背景-第1部分健康心理学的性质

Divisions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0. Psychology and the Arts 11. There is no Division 11 12. Society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3. Society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14.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3)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l)
◆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
生化异常时是否及何时接受病人角色受心理 社会因素影响
一 健康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1 医学模式的转变
(3)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l)
◆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
•在实施治疗方案时,医生的行为、医患关系 及对药物的看法显著影响疗效,心理效应可 直接改变疾病体验
TABLE OF CONTENTS
Part Five - Health Psychology and Segments of the Population
18. Women's Health Issues: An Emerging Priority for Health Psychology 19. Race, Ethnicity, and Health Psychology: The Example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20. Child Health Psychology 21. Older Persons and Health Psychology
TABLE OF CONTENTS
Part Six -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raining Health Psychologists

健康心理学总复习

健康心理学总复习

健康心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合理化(p53)“合理化”,指对自己的失败,以一种表面合理的借口为理由,以减轻内心紧张的方法,如功课不好而诡称教师给分不公。

2、心理健康(p86)是指知能高度发挥、心情感觉愉快、生命充满活力、勇于面对人生的和谐状态,而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比较性多于绝对性,可以持续努力使个体更臻于健康。

3、分析式心理治疗(p374)或称领悟式心理治疗,即对患者作精神分析,找出病因及根源,以达心理重建的治疗目的。

4、休闲(p124)意指远离工作的自由时间,可从事任何户内或户外活动,包括任何我们自由选择想做的活动。

5、月晕效应(p97)对他人作错误判断,将人们少数的优点或缺点,以偏概全地当他是好人或坏人。

6、人际关系(p93):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及心理距离。

7、自我意识(p181)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我的一切,包括自我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人际关系,简言之,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的觉察。

8、环境治疗是指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干预,来消除对病患的正常生活造成损害的社会因素,并联合有效的人力资源,以共同处理有关病患所遭遇的各种问题,建立和维持对病患有益的环境条件。

9、生涯发展(p134)是指以自我概念为核心的一连串的计划、选择与发展的历程,强调个人经验的整合、对工作的认同,并规划有目标的人生。

10、单对型核心家庭(p173):即新婚夫妇尚未生育。

11、适应(p47)是指有机体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与环境发生调和作用的过程,它是一种动态的、交互的,有弹性的历程。

12、压力(p333):个体面对不能处理或破坏其生活和谐的刺激事件所表现的行为模式。

13、自我评价(p186):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确立今日心理健康基础的是美国耶鲁大学的(毕尔士)。

2、现代社会大众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可分为(初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三个层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型行为特征如下: 型行为 如下: 型行 其一,雄心勃勃,爭強好胜 自己寄予极 其一 , 雄心勃勃 , 爭強好 胜 , 对 自己寄予 极 大的期望; 大的期望; 其二,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价实現目标 价实現目 其二 , 苛求自己 , 不惜任何代 价实 現目 标 ; 其三,以事业上的成功与 为评价人生 其三 , 以事 业 上的成功 与 否 , 作 为评价 人生 价值的标准; 价值的标准; 其四,把工作日程排得滿滿的,试图在 其四 , 把工作日程排得滿滿的 , 试图 在 极 少 时间里, 出极多的工作 多的工作; 的时间里,做出极多的工作; 其五, 日忙忙碌碌、緊緊張張, 其五 , 终 日忙忙碌碌 、 緊緊張張 , 不知道放 自己, 不情愿 时间花在日常 事上。 花在日常琐 松自己,极不情愿把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
2、 心身反应 : 又称心理生理反应 , 指由心 、 心身反应: 又称心理生理反应, 理刺激或情绪活动引起的生理反应(如头晕、 理刺激或情绪活动引起的生理反应(如头晕、 恶心等) 具有一过性的特点。 恶心等)。具有一过性的特点。 3、 心身障碍 : 又称心理生理障碍 , 是心身 、 心身障碍: 又称心理生理障碍, 反应的进一步发展, 反应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不良心理因素的长 期作用下引起的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障 碍。具有可逆性的特点。 具有可逆性的特点。
心身疾病发生的中介机制
仅仅作为一种信号的心理社会紧张刺激 因素,是怎样导致躯体的病理改变而产生心 因素 是怎样导致躯体的病理改变而产生心 身疾病的呢?目前根据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身疾病的呢 目前根据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初步认为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 初步认为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 中枢神经系统 统及免疫系统起中介作用的 详细情况分述 统及免疫系统起中介作用的,详细情况分述 如下。 如下。
二、 心身疾病的致病理论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由美国芝加哥著名心理学 家阿历克山大提出,他强调心身疾病的根源是 家阿历克山大提出, 潜意识的冲突。 潜意识的冲突。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在不良刺激下,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在不良刺激下, 被压抑的情绪和心理冲突、受挫的欲望和动机, 被压抑的情绪和心理冲突 、 受挫的欲望和动机 , 不是通过意识领域的自我调节主动解决或摆脱, 不是通过意识领域的自我调节主动解决或摆脱 , 而是在潜意识领域中不知不觉地“转换” 而是在潜意识领域中不知不觉地 “ 转换 ” 为躯 体的疾病,借以谋求“心理平衡” 体的疾病,借以谋求“心理平衡”。
2、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起作用 、 当机体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处于应激状 当机体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 处于应激状 态时,丘脑下部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 丘脑下部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可 态时 丘脑下部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 可 影响到体液调节系统,如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 如下丘脑-垂体 影响到体液调节系统 如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调节系统、下丘脑-垂体 垂体-甲状腺调节系统及下 调节系统、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调节系统及下 丘脑-垂体 性腺调节系统。 垂体-性腺调节系统 丘脑 垂体 性腺调节系统。如果使肾上腺皮质 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 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还可抑制免疫 功能亢进 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 还可抑制免疫 功能,从而影响免疫系统 从而影响免疫同的概念。身心 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 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 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 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 更年期综合征等等。这些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 更年期综合征等等。这些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 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社会认识无关,其心理、 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社会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 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心身疾病其发展的过程正好与身心疾病相反, 心身疾病其发展的过程正好与身心疾病相反, 心身疾病是由于当事人对发生在自己生活 是由于当事人对发生在自己生活、 心身疾病是由于当事人对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和工 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包括恶性 事件的不良刺激,而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 事件的不良刺激,而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 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 最终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 心理状态不平衡, 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最终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 出现了心身转换,例如出现癔病、心因性阳萎 阳萎、 出现了心身转换,例如出现癔病、心因性阳萎、强迫 行为等等。 行为等等。
※心理免疫是健康的基础 祖国医学一直强调情感致病因素, 祖国医学一直强调情感致病因素,现代医学已逐 渐认识到很多致病因素是心理活动破坏了体内各系 统平衡所致。研究表明, 统平衡所致。研究表明,免疫反应是人体生理反应 的重要环节,受控于神经系统, 的重要环节,受控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变化包 括了情绪等心理活动。必然影响到人体的免疫功能。 括了情绪等心理活动。必然影响到人体的免疫功能。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受紧张、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受紧张、恐惧和悲哀等影 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高于和平时期数倍;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高于和平时期数倍; 十年动乱期间,肿瘤也猖狂高发。 十年动乱期间,肿瘤也猖狂高发。很多事实都表明 环境~情绪 疾病, 了社会~环境 情绪 疾病,是很多患者发病的模 社会 环境 情绪~疾病 式。
心理生理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 心理生理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一切外部应激源如社会的、自然的、 一切外部应激源如社会的、自然的、文化 的心理因素, 的心理因素 , 一切内部的易感因素如个体遗传 学特点、易感性心理素质、 学特点 、 易感性心理素质 、 个体人格特征及躯 体病理生化改变等均可作为刺激源作用于机体, 体病理生化改变等均可作为刺激源作用于机体 , 通过主观认知评价,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 通过主观认知评价 , 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 , 借 助于神经生理生化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中介, 助于神经生理生化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中介 , 影 响机体,产生疾病或促进康复。 响机体,产生疾病或促进康复。
(二)心理生理学理论 心理生理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坎农的情 心理生理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坎农的情 坎农 绪生理学说、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和高级 绪生理学说、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和高级 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及塞里的应激理论。后 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及塞里的应激理论。 塞里的应激理论 经奥尔夫和霍尔姆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 奥尔夫和霍尔姆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 形成了心身疾病的心理生理学说。 形成了心身疾病的心理生理学说。
※ 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及相关的概念 1、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又称为 、心身疾病( ) 又称为 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 心理生理疾病( ) 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生、 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生、发展与转归上起着 重要作用,有明确的病理基础、器官出现了形 重要作用,有明确的病理基础、 态学改变或组织改变的躯体疾病。 态学改变或组织改变的躯体疾病。
古代有“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 古代有“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故 说的就是条件反射和生理上的反应。 事,说的就是条件反射和生理上的反应。二 十世纪初,国外报道用一束纸做的玫瑰花, 十世纪初,国外报道用一束纸做的玫瑰花, 使花粉过敏者出现典型的过敏反应; 使花粉过敏者出现典型的过敏反应;用一幅 秋天景色的草原图画,使一些枯草热患者发 秋天景色的草原图画, 作哮喘病。而这些病人并非与花粉、 作哮喘病。而这些病人并非与花粉、尘螨及 兽毛等过敏原接触, 兽毛等过敏原接触,这就是一种条件反射与 免疫有关的病理现象。 免疫有关的病理现象。
3.通过免疫系统起作用 通过免疫系统起作用 实验研究证明,应激不但影响中枢神经功 实验研究证明 应激不但影响中枢神经功 体液调节功能,还影响到免疫功能 还影响到免疫功能。 能 、 体液调节功能 还影响到免疫功能 。 如 研究心因性焦虑、 抑郁反应的病人,发现其 研究心因性焦虑 、 抑郁反应的病人 发现其 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低 刀豆球蛋白 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低 于对照组。 情绪反应愈重,免疫功能受损也 于对照组 。 情绪反应愈重 免疫功能受损也 愈重。 在学生考试后,唾液检查可见免疫球 愈重 。 在学生考试后 唾液检查可见免疫球 蛋白下降。 蛋白下降。
平时人们在紧张、 恐惧、 疼痛、 平时人们在紧张 、 恐惧 、 疼痛 、 环境变化 等应激刺激情况下,也能使免疫功能紊乱。 等应激刺激情况下,也能使免疫功能紊乱。美 国专家研究发现, 国专家研究发现,经过统考的学生免疫功能明 显降低,包括免疫球蛋白、 显降低,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增殖及天 然杀伤细胞等多项指标发生变化。 然杀伤细胞等多项指标发生变化。这些学生易 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恐惧情绪。 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恐惧情绪。日本学者观 名丧偶妇女, 察26名丧偶妇女,多项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且 名丧偶妇女 多项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伴有肿瘤高发倾向。其它如交通拥挤、 伴有肿瘤高发倾向。其它如交通拥挤、长途旅 乘坐飞机、手术、突然受挫折和精神打击, 行、乘坐飞机、手术、突然受挫折和精神打击, 都能使免疫功能紊乱,影响身体健康。
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 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有 下列心理行为,如自我怜悯,不愿坦露真实感情, 下列心理行为,如自我怜悯,不愿坦露真实感情,缺 乏自信心,经常有孤独感或自卑感的人, 乏自信心,经常有孤独感或自卑感的人,容易发生癌 国外报道, 名晚期癌症患者采取“ 症。国外报道,对159名晚期癌症患者采取“想象疗 名晚期癌症患者采取 每天静坐, 法”~每天静坐,排除杂念,一心只想如何与患部肿 每天静坐 排除杂念, 瘤作斗争~发现多数人至少多活 个月, 发现多数人至少多活20个月 瘤作斗争 发现多数人至少多活 个月,有1/4的病人 的病人 部分或完全恢复、免疫功能也明显改善。 部分或完全恢复、免疫功能也明显改善。 当然,外来的各种突发事件不可避免, 当然,外来的各种突发事件不可避免,环境也不 断改变,但只要采取正确态度,适应事物和环境变化 断改变,但只要采取正确态度, 并调节稳定情绪,泰然处之就能维护正常的免疫功能, 并调节稳定情绪,泰然处之就能维护正常的免疫功能, 从而有益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从而有益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当前心理免疫学正 在兴起,我们期望它在生命科学中有一个新的发展。 在兴起,我们期望它在生命科学中有一个新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