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婚恋焦虑心理的调查与建议
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文献综述
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文献综述引言婚恋观是指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态度和看法。
在当今社会,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未婚女性的婚恋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的女性,其婚恋观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分析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因素及其变化趋势,为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职业发展与婚姻观研究表明,未婚女性研究生在职业发展方面具有更高的追求和期望,因此对婚姻的态度往往会有所不同。
一方面,她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事业放在首位,对婚姻抱有观望态度;她们也更加注重对方的经济实力和事业发展,希望寻找到一个能够与自己相匹配的伴侣。
职业发展成为了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家庭环境与婚恋观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
研究发现,家庭对于女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父母的婚姻关系对女性婚恋观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女性可能会模仿父母的婚姻模式和态度;二是家庭对女性的期望和教育方式也会对其婚恋观产生影响,比如传统家庭可能更加重视女性的婚姻和家庭角色,而现代家庭则更加注重女性的个人发展。
三、社会观念与婚恋观社会观念是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了挑战,女性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未婚女性研究生往往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发展和幸福感,对婚姻的选择更加理性和谨慎。
社会对未婚女性的包容度也在不断增加,女性在事业和婚姻之间不再需要做出太大的取舍。
四、自身条件与婚恋观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也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
研究发现,女性的年龄、学历、职业等因素都会对其婚恋观产生影响。
年轻的女性可能更加追求浪漫和激情,而年龄较大的女性可能更加注重对方的实际条件和家庭观念。
女性的学历和职业也会影响其对婚姻的态度,高学历的女性可能更加看重双方的思想和情感匹配,而职业成功的女性可能更加希望找到一个在事业上能够与自己相匹配的伴侣。
硕士研究生婚恋观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硕士研究生婚恋观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婚恋价值观是价值观中的一个内容和方面,它是人们关于择偶、恋爱、婚姻家庭等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基本态度,对人们的婚恋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婚恋观的健康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是否幸福。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各种思想、价值观在相互的碰撞中发生着激烈的震荡,我国传统的婚恋观念与顺应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观念出现了许多矛盾和冲突,许多人在这种矛盾和冲突面前无所适从,渐渐迷失了自己。
而处于大学校园中的硕士研究生群体由于自身存在的特征,使得他们在这一问题上不仅不能幸免,而且更为复杂。
作为高知阶层的他们是未来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因而形成怎样的婚恋观念不仅对他们自身、乃至于对社会、国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婚恋价值观教育和引导。
从整体上来看,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婚恋价值观主流意识是比较健康合理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研究,进而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对策。
本文的开头部分为绪论,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于婚恋观的研究现状与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等。
正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婚恋观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中国传统的婚恋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婚恋思想以及婚恋中的择偶理论。
第二部分阐述了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的现状、特点、问题,着重分析了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三部分探讨了高校思政工作者如何帮助硕士研究
生群体树立健康合理婚恋价值观的相关对策。
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文献综述
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姻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在过去,传统的婚姻观念主要是以家庭为中心,追求婚姻的安定和稳定。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未婚女性研究生对婚姻观念也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本文将对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探讨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变化与影响因素。
一、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变化1.1 婚姻观念的嬗变过去,传统的家庭观念将女性置于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的角色定位,婚姻是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和生活意义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升,未婚女性研究生逐渐开始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规划,婚姻并不再是她们生命中的唯一选择。
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未婚女性研究生开始强调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不再愿意将婚姻视为唯一的人生目标,而是更加注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精神追求。
1.2 对婚姻的期望和要求在过去,女性对于婚姻的期望主要是以家庭为重心,追求婚姻的稳定和安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未婚女性研究生对于婚姻的期望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她们更加注重婚姻中的平等和共同成长,不愿意放弃自我,更注重婚姻中的精神契合和情感共鸣。
1.3 婚恋观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和多元化,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她们更加注重婚姻中的精神和情感契合,不再受传统的家庭观念所束缚,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自主选择。
2.1 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未婚女性研究生对婚姻的认识和看法也会发生改变。
研究表明,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在婚姻观念上更加注重自主选择和平等关系,更加注重婚姻中的精神契合和情感共鸣。
3.1 更加注重自主选择和平等关系未婚女性研究生更加注重自主选择和平等关系,她们不再愿意接受传统的家庭观念,更加强调婚姻中的平等和共同成长。
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环境的变化、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追求以及个人经历和情感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她们更加注重婚姻中的平等和共同成长,不愿意放弃自我,更加注重婚姻中的精神契合和情感共鸣。
[婚恋,研究生,问题]女研究生婚恋问题研究综述
女研究生婚恋问题研究综述从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高学历女性婚恋问题出发,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梳理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女研究生的婚恋问题、原因、建议等进行了全面的呈现。
社会性别研究生婚恋问题一、研究背景女研究生作为现代教育平等思想的成果,人数逐渐增多,已经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她们的婚恋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
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出生性别比偏高,女性人口稀缺;另一方面,又出现高学历女性人口剩余,成为“剩女”。
这加剧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失衡所致的男性婚姻挤压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探讨性别失衡下高学历女性的婚姻问题意义重大。
二、国内研究现状呈现(一)研究视角的多样性近年来学界对女研究生的婚恋问题的学术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视角也更多样。
主要是从心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等视角出发去描述女研究生婚恋观现状,进而解释其婚恋问题的原因,提出多角度的建议与对策。
(二)女研究生的婚恋问题调查在女研究生婚恋问题的描述和呈现方面,比较多的是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和访谈。
李龙科等人从婚恋现状、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对待同性恋的态度、离婚观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当代在校研究生婚恋观的特点和问题,认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研究生的婚恋观有所不同,男女研究生的婚恋观也存在不同表现。
朱峰利立足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从择偶观、恋爱观、家庭事业观、性观念进行调查,认为女研究生在择偶过程中更注重对方的内在素质,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恋爱目的明确务实,相比事业也更注重家庭。
从以上资料来看,对于女研究生的婚恋观调查基本上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中的理论和概念进行操作化,指标虽然不尽相同,调查地区也有差别,但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三)女研究生婚恋问题分析1.个人原因:心理学研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认为追求理想型婚恋的人在择偶过程中可能会有过于追求唯美和纯洁婚恋的现象,或因感情曾经受挫而不再涉及;追求现实型婚恋的人在择偶过程中可能会依据自身的外形、家庭等条件与可选择的对象的条件一一进行对比与筛选,忽略了自己的感情需要;追求理想兼现实婚恋的人在择偶过程中希望拥有物资爱情两不缺的婚姻,不能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婚姻、恋爱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婚姻、恋爱观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思想观念受到深刻的影响,其中年轻人的婚姻、恋爱观更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姻、恋爱观,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首先,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婚姻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婚姻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而不婚不育是不正常的。
然而,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正在考虑长期的婚姻问题,他们表示,他们认为结婚是一份承诺,需要投入时间、金钱和精力。
由于当前大学生的焦虑感较强,这些年轻人更倾向于稳定的婚姻,以保护自己的家庭、健康和财务稳定。
接着,我们探讨了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爱情是美好的,但他们也指出了一些恋爱带来的风险,例如伤害、被抛弃、分手和感情不稳定。
大多数大学生表示,他们对有意义的、长期的关系更感兴趣,而不是简单的性爱或玩乐。
此外,他们认为恋爱可以让人成长和提高自我认识。
最后,我们了解了大学生对婚姻、恋爱观的实际做法。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恋爱关系,而是过着单身生活。
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在大学里就认真考虑长期恋爱或结婚问题,他们的任务是学习和成长。
此外,由于婚姻和恋爱带来的经济和法律风险,许多大学生选择等待自己经济独立之后再考虑恋爱和婚姻的问题。
总的来说,大学生对婚姻、恋爱的态度比以往更加理性、谨慎,注重实际的需求和问题,但也有一定的浪漫和幻想。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大学生注重经济独立和自我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更注重个人权利和自我实现,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婚、生育和照顾家庭。
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心理分析及应对
女 研 究 生 因 情 感 纠 纷 而 自杀 : 0 8年 3月 . 京 师 范 大 学 一 20 北
位 即将 毕 业 的女 研 究 生 为 了 留住 男 友 而跳 楼 身 亡 。 某 军 校 的
女 研 究 生 婚 恋 调 查 结 果 , 6 %的人 感 到 压 力 较 大 。这些 情 况 有 7
显 示 , 研 究 生 的 婚 恋 心 理 存 在 一 定 的 问 题 . 要 引 起 足 够 重 女 需
视 。 高校 的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应 把 研 究 生 尤 其 是 女 研 究 生 的 婚 恋
观教 育 放 到 重 要 的 位 置上 来 。
一
、
未 婚 女 研 究 生 的 婚 恋 心 理 问题
收 稿 日期 :0 9 3 0 2 0 -0 -1
当前 在 我 国研 究 生 属 于 高 知 群 体 , 性 研 究 生 可 谓 是 “ 女 半
边 天 ” 的 佼 佼 者 , 们 的 成 长 与 成 才 , 对 社 会 的 发 展 进 程 中 她 将 产 生 重 要 影 响 。女 性 研 究 生 的 年龄 一 般 在 2 ~ O岁 之 间 。 们 23 她 中 的 大多 数 人 都 还 需 要 解 决 一 个 人 生 中 的 重 要 问 题 . 即恋 爱
她 们 坚 信 属 于 自己 的 那 个 男 人 也 一 定 在 某 个 地 方 等 着 她 . 只 是 两 个 人 因 为缘 分 未 到 而 不 曾 相 遇 而 已 。 三 是 因 曾经 受 挫 而 不 敢 涉 及婚 恋 。唯 美 主 义 的确 很 浪 漫 、 很 美 丽 , 是 却 经 受 不起 现实 的 冲击 。有 些 女 研 究 生 在校 园里 但 和 男 友 谈 了多 年 恋 爱 .但 在 毕 业 前 重 新 选 择 职 业 时 不 得 不 考 虑 重 新 选择 男 友 , 是很 现实 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普 遍 的 一 种现 象 。女研 究 生 这 随着学历的增加 , 阅历 的 丰 富 以 及 条 件 和 社 会 地 位 的 变 化 . 对
在校未婚女研究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
在校未婚女研究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目的:让同学们认清自己的婚恋观,使未婚女研究生对自己的婚恋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20名贵州大学在校未婚女研究生作为被调查对象。
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回收率为95.0%。
结果: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观已经成熟。
她们恋爱的主要动机是指向婚姻的,恋爱目的明确和务实;在择偶标准上,敢于颠覆传统,看重对方的内在涵养发展潜力,更具有长远眼光;对待与恋人间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明确,认为顺其自然,说明她们既认同西方的性解放观念,又没有被传统的性道德观所束缚。
结论:未婚女研究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这对她们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作用。
标签:在校未婚女研究生;恋爱;婚姻婚恋观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体现。
由于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受其思想观念的影响、制约,因而一个人的婚恋观与其恋爱、婚姻行为密切相关,并将影响其婚恋生活的和谐美满程度。
本次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在贵州大学进行,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20名贵州大学在校未婚女研究生作为被调查对象。
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回收率为95.0%。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恋爱观、择偶标准、婚恋中的性及婚姻观等基本问题的态度。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一)恋爱观1.目前的恋爱情况。
60.5%的女生正在谈恋爱,39.5%没有谈恋爱,而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的占84.2%,其中有过一次恋爱经历的占到了42%,有两次恋爱经历的占45%,三次以上的占13%。
而至今没有谈恋爱的那部分研究生,有23.5%的是因为喜欢独居生活,有11.7%是因为本身环境较为局限,仅在学校活动,有47%是因为自己要求比较高,没有遇到适合自己的人,有17.6%是因为整天忙着上课、搞科研、学外语等,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谈恋爱。
2.对找对象所采取的方式、是否考虑父母的意见。
调查发现:有94.7%的人选择自由恋爱的方式,仅有几个人选择通过媒人介绍,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们都很崇尚自由。
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文献综述
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婚恋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
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的未婚女性,其婚恋观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影响。
对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进行文献综述,将有助于了解未婚女性在研究生阶段的婚恋观念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对未婚女性的婚姻和恋爱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家庭和社会环境对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影响家庭和社会环境对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女性的婚姻一直被视为家庭的大事,家庭的期望和压力会对未婚女性的婚恋观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些文献研究发现,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受家庭期望和压力较大,很多时候会受到家庭的期望而选择结婚,而非基于自身的真实需求和想法。
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产生了影响。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女性在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性上的提高,使得未婚女性对婚姻和恋爱生活的选择更加理性和自主。
一些文献研究显示,研究生阶段的未婚女性更重视自身的事业和发展,对婚姻和恋爱关系的选择更加理性和成熟。
学业和职业规划的不确定性也会对未婚女性的婚恋观产生影响。
一些文献研究表明,未婚女性研究生在面临学业和职业规划的不确定性时,更倾向于选择暂缓婚姻,以便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发展,这种选择也会影响到她们的婚姻和恋爱观念。
在当今社会,媒体和社交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和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未婚女性研究生来说,媒体和社交网络所传递的关于婚姻和恋爱的信息和理念,也会对她们的婚恋观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媒体和社交网络所呈现的美好婚姻和恋爱故事,会使未婚女性对婚姻和恋爱产生很大的憧憬和期待,而这些理想化的观念也对她们的婚恋观产生了影响。
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文献综述
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未满要求,单词数或者段落数等。
谢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未婚女性研究生在社会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婚姻观念和婚恋观念的变化也随之而来,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
由于文化传统和家庭期望的压力,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对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背景部分旨在探讨未婚女性研究生现状,分析婚恋观念的演变与影响因素,以期为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深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当代社会风貌的把握,为应对未婚女性研究生面临的挑战提供参考依据。
深入剖析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念及其形成过程,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将在下一部分详细讨论。
1.2 研究意义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未婚女性研究生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代表群体,其婚恋观的形成和演变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不仅可以了解到这一群体的婚姻观念和恋爱观念,还可以揭示当代女性在情感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为进一步促进女性地位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可以为家庭和社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未婚女性研究生在婚姻和恋爱方面的选择和态度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婚恋观,可以更好地指导家庭和社会为其提供支持和指导,促进未婚女性研究生在婚姻和恋爱方面的健康发展。
研究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还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通过对这一群体婚恋观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可以为未来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和方向,为完善相关理论和模型提供实证支持,推动婚恋观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2. 正文2.1 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特点一、理想主义倾向研究生学习阶段对未婚女性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她们往往具有理想主义的倾向,对于婚恋关系要求较高。
未婚女研究生婚恋现状分析与思考
自身 、传 统 择 偶 观 念 和 社 会 角 色 定位 等 方 面 分 析 了 其 遭 遇 婚 恋 困境 的 原 因 ,认 为 可 以 通 过 提 升
自身 魅 力 , 多方 面 的辅 导 与 帮助 ,婚 恋观 和教 育 观 念 的 调 整 来 解 决 女 研 究 生 的 婚 恋现 状 问题 。 关 键 词 : 未婚 ;女 研 究 生 ;婚 恋
恋爱 黄金期 的 “ 高知 识” 高 学历 ” 的未婚 女研 究 、“ 生 的婚恋 问题 ,备受 社会 关注 。根 据湖 南 3所 高校 对女 研究 生婚 恋现状 的 调查结 果表 明 :未婚 女研 究 生数 量 “ 占被 调 查 对 象 的 9 % ,其 中 5 . 的 人 3 39
a e, d s us e h iua in o nd m a ra m a re e a e po t a at t ic s d t e st to of lve a r ige ofun r id f m l s gr du e,an l z d t a y e he
中 图分 类 号 :C 1. 931
文 献标 识 码 :Aຫໍສະໝຸດ 文 章 编 号 :1 7 ~1 X (0 0 0—5 70 6 18 6 2 1 ) 40 0—3
Ana y i n l ss a d Thi ki g o h r e t Siu to f M a r a e f r Unm a re Fe a e n n f t e Cu r n t a i n o r ig o rid m l Po t r du t sg a a e
r a o ft i r b e f o t er O e s n ,t a iin lc n e to n o i l o e e s n o h s p o lm r m h i wn r a o s r d t a o c p i n a d s ca l ,we b l v d o r ei e e
北方民族大学未婚研究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
北方民族大学未婚研究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北方民族大学于200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成立至今在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未婚研究生婚恋问题并没有给予关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
针对北方民族大学未婚研究生的婚恋观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在正确了解未婚研究生婚恋观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帮助未婚研究生更好的应对与处理婚恋问题。
标签:北方民族大学;未婚;研究生;婚恋观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重要体现,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姻缘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包括人们对爱情的基本观点(恋爱观),人们对爱人的期望,人们对各种婚姻形式及其变异的看法,人们对性行为的态度等方面的内容[1]。
作为婚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婚恋观凝聚于一个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取向。
婚恋观在不同的群体中,有不同的表现,作为教育素养较高的未婚研究生会有怎么样的婚恋观,本文中笔者将对北方民族大学未婚研究生的婚恋观进行调查,分析北方民族大学未婚研究生的婚恋观。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调查对象涉及本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史、计算机、数学、电信、生态学等专业研一至研三的未婚研究生。
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未婚研究生的恋爱、择偶、婚姻、性观念等方面。
实际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0份,回收率为86.6%,其中有效问卷122份,有效率为81.3%。
参加调查问卷的未婚研究生中,男未婚研究生51人,占42.3%;女未婚研究生71人,占57.9%。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了文献研究法和个案访谈法。
调查数据采用SPSS10.0EXCEL工具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一)北方民族大学未婚研究生的恋爱观恋爱动机是婚恋观的核心,反映着个体基本的婚恋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要求我们以追求高尚的爱情及建立和谐的家庭为目的,反对任何形式的仅以追求外貌、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为目的的低俗恋爱。
未婚女研究生婚恋观探析与思考
未婚女研究生婚恋观探析与思考作者:吴飞燕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4期收稿日期:20150920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S140062)作者简介:吴飞燕(1991- ),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吴飞燕(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摘要:未婚女研究生作为高知女性,她们的婚恋观预示着中国婚姻家庭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观存在一定的问题,她们恋爱目的明确,择偶标准复杂,对婚姻也缺乏正确的认知,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为了帮助未婚女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社会、学校等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引导教育对策。
关键词:未婚女研究生;婚恋观;引导教育中图分类号:G4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4-0155-03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也在逐渐提高,许多人都选择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因此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女研究生”。
随着其数量的增加,她们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几年来,学者们探究了女研究生的婚恋、就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女研究生的婚恋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因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女研究生找不到对象,这给女研究生带来了困扰和压力。
所以,要想帮助女研究生更好地解决学习与爱情的矛盾,就应该深入分析女研究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教育。
“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重要体现,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姻缘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包括人们对爱情的基本观点,人们对爱人的期望,人们对各种婚姻形式及其变异的看法。
”[1]婚恋观影响着婚恋行为,每个人的婚恋观都不尽相同,所以才会有爱情中的千姿百态。
总的来说,婚恋观的内涵可以细化为三个方面:恋爱观、择偶观与婚姻观。
“恋爱观是指一个人对于爱情的认识与了解,对于恋爱的态度、看法及行为倾向。
浅谈未婚女研究生婚恋心理及相关对策
作者: 胡超 盛邦跃
作者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95
出版物刊名: 学理论
页码: 99-10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8期
主题词: 未婚 女研究生 婚恋
摘要:在当前社会,女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特殊的女性群体,作为高学历的优秀知识女性,她们的婚恋心理引起了学界的较多关注,从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心理特点着手,分析了其婚恋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自身定位不明确、婚姻市场规律的影响、社会性别角色定位这三大原因,最后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对如何促进未婚女研究生正常的婚恋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文献综述
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未婚女性的婚恋观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未婚女性的婚恋观也在发生着变化。
研究未婚女性的婚恋观,不仅可以了解当代女性在婚姻和恋爱方面的态度和观念,还可以揭示社会文化、家庭、职业发展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对其婚恋观的影响。
了解未婚女性的婚恋观,有助于促进婚姻和家庭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和个体的和谐发展。
对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未婚女性提供更好的婚姻和恋爱建议,促进其婚姻观念的健康形成。
1.2 研究意义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是当今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研究这一群体的婚恋观对于了解当代女性的婚姻观念和家庭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未婚女性研究生是一个不断增加的群体,她们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积极作用。
了解她们的婚恋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变革方向。
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文化背景、家庭因素、职业发展和心理因素等。
研究这些影响因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内心世界,还可以为她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和成长环境,帮助她们更好地应对社会压力和挑战。
研究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意义还在于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社会调查资料和数据库,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方针。
通过深入研究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深入探讨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恋观,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对未来婚姻和恋爱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
通过对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为提高其婚姻质量和幸福感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文献综述
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婚恋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婚姻观念已经过时,人们对婚恋的看法也在发生着变化。
对于未婚女性研究生来说,婚恋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诸多影响因素。
本文将对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家庭因素是影响婚恋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过传统婚姻观念的熏陶,很多未婚女性研究生在家庭中受到了父母的影响。
父母往往会以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影响女儿的婚恋观念,这使得未婚女性研究生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家庭对于婚姻的期望和期许。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放弃传统的婚姻观念,这也使得未婚女性研究生得以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婚恋观。
社会环境也是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包括自我认同、求职、事业等。
在这些压力的影响下,未婚女性研究生更加强烈地追求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除此之外,女性在家庭中承受的家务劳动和子女教育也对婚恋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未婚女性研究生选择拼搏事业和自身成长,而不是匆匆结婚生子。
教育因素也是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文化观念影响了过去的婚姻制度,女性在家庭中没有平等的地位,而教育机会的增加为女性赋予更加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未婚女性研究生接受了高等教育,更加独立,自主,自信,思想更加开放。
当女性能够通过自身上进和技术成就得到更好的职业和收入,她们就不必依赖于亲人和丈夫了,因此,未婚女性研究生的婚姻观和恋爱观受到了更多的考验和选择。
媒体等社会的信息渠道也是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因素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未婚女性研究生通过文艺作品、纪录片、微博等渠道了解一些国外关于婚恋观的观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婚姻观。
综上所述,影响未婚女性研究生婚恋观的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社会环境、教育因素和社会信息等多方面的因素。
对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婚恋焦虑心理的调查与建议
对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婚恋焦虑心理的调查与建议摘要:女研究生作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社会群体,她们的恋爱婚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存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也开始出现了婚恋焦虑的心理问题。
本文通过对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的焦虑心理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婚恋焦虑产生的原因,由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婚恋焦虑埃里克森在其著作《儿童与社会》中提出:“人的第六发展阶段是从18岁到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1]女研究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拥有相对较高的成就动机及角色期望。
而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相对女研究生又是一特殊群体,虽没有来自家庭的束缚与牵绊,但在这尴尬的年龄阶段,她们的婚恋焦虑心理更显著。
为了分析产生婚恋焦虑的成因,寻找排解婚恋焦虑的策略,笔者设计了一份婚恋焦虑情况调查问卷,对几所学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35份。
其中研一112人,研二68人,研三55人。
结果如下:从上表可知,目前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有焦虑心理的人数比例较大,而各校对婚恋焦虑的心理指导普遍没有引起重视,其婚恋焦虑心理障碍得不到有效的疏导。
一、导致婚恋焦虑产生的几个因素从调查情况来分析,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年龄因素无论是从本科直接攻读硕士的学生,还是工作后考研的学生,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年龄和毕业年龄普遍分别在22岁和25以上,都已进入适婚年龄。
大多数女性认为女性最佳结婚年龄在25至27岁。
在“剩斗士”、“必剩客”和“青春易逝,年华易老”这样的话语追逐下,她们急于恋爱和恨嫁的心理骤起,在年龄不断增长的压力下,婚恋焦虑便产生了。
2.性格因素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群体具有明显的群体性格特征。
第一,这些研究生中,很大部分是“独生女”,在人际交往中不善换位思考,特别是那些个性太强,姿态过高的女生,让异性难以接近。
这种希望与异性恋爱却苦于身边没有候选人的心理,催化了她们的焦虑心理。
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心理分析及应对
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心理分析及应对摘要:本文认为,现阶段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价值观可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现实兼理想型三种。
本文对女研究生的婚恋心理的不同形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建议高等院校应当在婚恋心理方面加强对于女研究生的教育。
关键词:婚恋价值观;女性研究生;心理问题现阶段,研究生在我国属于典型的高知群体,在我国人才储备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女研究生的年龄通常情况下为22~30岁,她们的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还面临恋爱与婚姻的问题。
若在适婚年龄没有处理好婚恋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引起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1]。
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女研究生群体在婚恋方面的心理仍然不够成熟,这方面的压力很有可能会延伸至学习与工作领域,为了促进女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高等院校教育机构需要重点加强女研究生在婚恋心理方面的干预。
1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心理现阶段,我国女研究生的婚恋价值观念具体可以划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现实兼理想型三种。
实现型价值观代表一种务实、明确的婚恋心理,注重选择与自己学历相当、门当户对的,并且要求婚恋对象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理想型价值观代表追求高品位婚姻生活、注重婚姻爱情基础的婚恋心理,这种价值取向虽然高于现实,但大多数持该心态的女研究生都会朝着理想型的目标去努力[2]。
实现兼理想型代表一种追求完美的婚恋心理,兼具现实型和理想型两种婚恋观念的特点,但在实现难度上相对较大,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会使女研究生错过婚恋机会。
2女研究生在婚恋方面所面临的困境由于现代社会强调男女平等,优秀女性可能会使男性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
部分男女在面对与自己能力水平相近的女性可能会选择“退而求其次”,而女性在锁定能力水平较高阶层的男性也可能会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随着社会公众媒体的日益发达以及商业化元素的不断渗透,腐朽思想、腐朽观念开始大范围流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开始出现被物化的倾向。
男性普遍向“生产力”的方向被物化,女性普遍向“外貌”的方向被物化。
对未婚研究生婚姻观特点的分析与思考
第21卷第1期(2009年1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 OC I A L SC I E 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 IV ol .21N o .1(Jan .2009) [收稿日期]2008-10-24[作者简介]马丽萍(1974-),女,山西榆社人,长治医学院社科部教师。
对未婚研究生婚姻观特点的分析与思考马丽萍(长治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摘 要]通过调研分析,大多数未婚研究生婚姻观具有以下特征:择偶标准注重个性人品、年龄长相、背景和能力经历,对学历和经济基础关注较少;性开放程度明显增强,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和宽容的态度;对婚外恋的态度基本健康,总体上是抵制婚外恋的;注重婚姻中的情感因素和自我感受;婚姻出现矛盾时,更倾向于通过双方的理解、沟通和自我完善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未婚研究生;婚姻观;特点[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285(2009)01-0030-04 婚姻观是人们的价值观在婚姻问题上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社会文化价值层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社会文化体系中,人们的婚姻观念的变化尤其引人注目。
研究生作为青年中的特殊群体,其学识、修养、思想、能力等都与其他人群有着很大的差别。
他们对生活的认知有别于其他青年群体,其在婚姻观上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目前研究生的总体年龄趋于年轻化,大部分还处于未婚状态。
但未婚研究生的婚姻观状况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一、未婚研究生婚姻观的特点分析通过开放式问卷,对随机选取的山西某综合大学100名在校未婚研究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未婚研究生婚姻观呈现以下特点。
(一)择偶标准择偶标准是择偶的条件和依据,是婚姻价值取向的核心成分之一。
择偶标准在不同社会、国家和民族,以及同一社会、国家、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背景下的不同个体皆有差异。
在开放式调查问卷中,编辑总结了7项择偶标准:个性人品、年龄长相、健康、学历、能力、经济基础和家庭、个人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婚恋焦虑心理的调查与建议
摘要:女研究生作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社会群体,她们的恋爱婚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存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也开始出现了婚恋焦虑的心理问题。
本文通过对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的焦虑心理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婚恋焦虑产生的原因,由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婚恋焦虑
埃里克森在其著作《儿童与社会》中提出:“人的第六发展阶段是从18岁到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1]女研究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拥有相对较高的成就动机及角色期望。
而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相对女研究生又是一特殊群体,虽没有来自家庭的束缚与牵绊,但在这尴尬的年龄阶段,她们的婚恋焦虑心理更显著。
为了分析产生婚恋焦虑的成因,寻找排解婚恋焦虑的策略,笔者设计了一份婚恋焦虑情况调查问卷,对几所学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35份。
其中研一112人,研二68人,研三55人。
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知,目前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有焦虑心理的人数比例较大,而各校对婚恋焦虑的心理指导普遍没有引起重视,其婚恋焦虑心理障碍得不到有效的疏导。
一、导致婚恋焦虑产生的几个因素
从调查情况来分析,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年龄因素
无论是从本科直接攻读硕士的学生,还是工作后考研的学生,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年龄和毕业年龄普遍分别在22岁和25以上,都已进入适婚年龄。
大多数女性认为女性最佳结婚年龄在25至27岁。
在“剩斗士”、“必剩客”和“青春易逝,年华易老”这样的话语追逐下,她们急于恋爱和恨嫁的心理骤起,在年龄不断增长的压力下,婚恋焦虑便产生了。
2.性格因素
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群体具有明显的群体性格特征。
第一,这些研究生中,很大部分是“独生女”,在人际交往中不善换位思考,特别是那些个性太强,姿态过高的女生,让异性难以接近。
这种希望与异性恋爱却苦于身边没有候选人的心理,催化了她们的焦虑心理。
第二,面对各种压力,女生因其特有的细腻、敏感等心理特质往往会出现内化倾向,更易产生孤独无助感,无形中加剧了焦虑情绪。
3.婚恋观因素
现在的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一般都有恋爱经历,而在这个奔忙浮躁的时代,每个人都背负着很大压力,还得不断向前奔跑,她们已无往日的耐心与闲情去谈一场慢节奏的恋爱。
太多别人的经验教训和悲伤故事充斥着这个社会,使她们内心上害怕受伤,不愿勇敢的去经历自己的人生。
但是,这样的不愿与寻找未来的归宿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其婚恋焦虑心理。
4.“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定位
人一出生便具有了生物学意义上的两性差异,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又形成了社会所期望和认同的一系列角色模式,如“男主外、女主内”。
[2]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迈出家门,进入社会,拥有事业,不断地冲击传统性别角色定位。
但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文化过于悠久,男性较为接受女性“小鸟依人”、“贤妻良母”的传统形象,相较之下女研究生不太受男性同胞的青睐。
还有,这些研究生也算是本科生中优秀的群体,她们更希望能与男性并驾齐驱,甚至优秀于男性,但社会各种偏见和不太受性青睐激化了她们的焦虑情绪。
5.“女找大,男找小”的年龄取向
在年龄层次上,男性希望有一个比自己小爱人,而女性希望寻得一个年龄上较大于自己,较为成熟的爱人。
在这样的年龄取向下,符合在校女硕士研究生要求的年龄稍大且优秀的男性已是寥寥无几了,这就是所谓的四级理论,优秀A 女和质次D男难以婚配。
6.学校因素
学校有文理之分,而女生大多集中在文科学院,男生一般分布在理工科学院,学校招生时并未特别重视男女招生比例问题,特别是在有的学院,男女比例相当悬殊,例如笔者所在班级就只有一名男生,而且各个学院之间的交流也相当有限。
女生性格本来就较内向,她们的交际圈相对而言较狭窄,情感交流的范围更窄,但她们又到了婚恋的年龄,这样就会产焦虑情绪。
二、关于缓解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的婚恋焦虑的几点建议
1.内外兼修全面提升自己的魅力
作为一位未婚女研究生,在提高内在修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外在形象。
闲暇时,可浏览当下的时尚网页,多观察别人的穿着打扮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做到内外皆美,成为一名内外兼修的新时代知识女性。
同时,完善自身性格,提高交际能力。
2.学校多方面提供辅导与帮助
其一,学校应把心理咨询范围从本科生扩大到研究生,使有情感困惑的女研
究生能获得帮助。
其二,学校应增强各校研究生之间或各学院研究生之间的联谊,增加研究生的对外实习机会,在注重科研的同时,也要关心研究生的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动员研究生走出实验室,走出图书馆,离开电脑桌,扩大研究生的交友圈。
3.父母应提供情感关怀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认为,每个人有一张“爱情地图”(预先设置在头脑里的一组描述好恶的信息,如声音、气味、身材、肤色),我们会爱上最符合自己大脑中的“爱情地图”的人,画这张地图的主要是父亲和母亲,所以要发挥家庭特别是父母在子女婚恋方面的作用。
而且家庭是小孩的第一个学校,对小孩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长应该以“过来人”的身份与子女多情感交流,提供一些经验性的建议。
4.社会舆论发挥正确的导向功能
在许多大、中城市,晚婚的人群不在少数,婚龄延后存在普遍趋势。
不应该把女研究生群体贴上“大龄青年”、“难嫁女”的标签,而应该以常态的、宽容的心态给于她们更多的理解。
同时也应该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引导受众,用正确的心态塑造现代知识女性的健康形象,摒弃“唯相貌轮的择偶理念”,倡导“重视心灵撞击与思想交流”的择偶理念,为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的婚恋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7.
[2]李银河.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