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文化遗产小知识
文化遗产知识:了解中国文化中的龙纹图案,感受传统美学魅力的永恒魅力
文化遗产知识:了解中国文化中的龙纹图案,感受传统美学魅力的永恒魅力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历史,灿烂绚丽。
其中,传统的龙纹图案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之一。
这种图案的使用已有数千年,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品、建筑、陶瓷和服装等方面,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秘生物,具有神话色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神圣、大有所成的象征。
龙被描绘成身体长而盘绕的形象,瘦身强壮,四爪张开,神态颇为威猛。
龙纹图案经常被用来装饰和点缀物品、建筑物、家具、服装等,以表达生活中的美和吉祥。
尤其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这一图案被广泛应用。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龙,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和发展,更不用说龙帝位于人们的特殊地位。
因此,龙纹图案被崇尚,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之一。
龙纹图案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装饰艺术,比如大大小小的器皿、瓶盖、鼓面、漏斗等等。
最早的龙纹图案是在商代的青铜器上出现的,因为它能够象征神灵和社会地位。
随着时代变迁,龙纹图案的艺术表现和使用方式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以唐代为例,在这一时期,龙纹图案不仅在传统的装饰艺术中得到表现,同时也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和家具上。
在唐代的建筑中,龙作为吉祥物象征,非常受欢迎。
龙纹图案通常出现在瓷器、绸缎、纹银和铜器等现存文物上。
例如,清代之前,无锡太湖石的属性是由石中含铁、青铜等调和而来,这种含有铜的石料上的龙纹图案,已成为一种典型的无锡太湖石图案。
除此之外,龙纹图案的形态和变化也非常多样。
常见的形态如盘龙、凤凰、龙蛇相杂等。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盘于一种修行方式,盘龙图案就被赋予了神圣的含义,代表着超凡脱俗的精神。
凤凰作为另一种神话生物,同样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的美好愿望。
龙蛇相杂则更加寓意深刻,它代表着百家争鸣、和谐共处,是中国文化中对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相互交流和对话的追求。
正是因为这些多样的形态,使龙纹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都承载着特殊的情感和意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点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特点:系统性活态性(它包括文物、遗址、建筑群)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遗址,墓葬,建筑、石刻、石窟、壁画及近现代的不可移动性文物如石窟、可移动性文物如各个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
文化遗产:祖辈创造出来的保留至今的历史遗存。
文化遗产学是一门新兴的职业性学科,涵盖十分广阔,内涵丰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有利于文化传承的的多样性,丰富性。
概念: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传的文化传统表现形式如口头传说叙述,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知识的探索,婚俗节庆礼仪风俗、传统手工技能还包括与上述形式相适应的文化空间。
特性:时间性,空间性,文化性。
文化线路:代表了人类的迁徙与流动:代表了一定地区内国家和地区贱人们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
意义:促进了文化的思想之间的交流,但是他必须集中在一个与其有历史联系与文化遗产相关联的动态系统性。
产业遗址:农业遗址、工业遗址,商业遗址文献遗产:世界记忆工程产生条件:可能性,具有丰富的资源、必要性保护和传承独特的视野和视角第一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的探索,告诉我们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深杜挖掘,告诉我们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规律的探索,告诉我们该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组织的形成第一阶段:20C三十年代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提出并倡导通过国际合作来保护人类的遗产。
第二阶段四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并设立国际资金来保护国际遗产。
第三阶段持续20多年的抢救努比亚遗址的救援和活动是催生世界遗产公约诞生的直接诱因。
2世界遗产公约的诞生在国际社会拯救阿布辛贝勒神庙活动的影响下对文化遗产的法定保护进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议程上来,世界文化遗产概念也已成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个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国际遗迹和遗产委员会)就保护文化遗产起草了一个公约,同时美国和世界自然遗产联盟合作,对自然遗产保护进行归纳,并提议将自然遗产保护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同一个法律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20世纪30年代,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宪章》中明确提出“有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的保护问题,确定了一些个体建筑保护基本原则及具体的保护措施,促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国际运动的展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从个体的文物建筑扩大到历史地段。
1960年代美国白宫会议首先提出设立“世界遗产信托资金”的建议案。
提出要保护世界上杰出的自然风景区和历史遗址。
美国在提出这个“世界遗产信托资金”理论,恰恰赶上埃及政府在尼罗河上游修阿斯旺水坝,由于修这个水坝使水位加高,淹没了一座有2000年历史的神庙,所以联合国提出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公约。
1964年5月通过的《威尼斯宪章》,提出了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
文件扩大了文物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一定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和乡村环境。
1970年,美国首度将这一理念写进当时一部重要法案《国家环境政策法》。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提出要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当时提出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概念。
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大会在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确定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三种类型,扩大了历史文化遗产的范围,从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们代代相传、以社会群体为载体的、以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日、知识与实践等非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
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靠传统社会群体的存续和口口相传,是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特点:
1. 代代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保持了人类智慧的延续。
2. 社会群体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如某个族群、地区、行业等,承载了群体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
3. 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形式,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独特的仪式和节日等,展示了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
4. 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包括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祭祀仪式等,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社群生活、文化认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各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这些措施包括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社会参与、提供经济支持、开展调查研究、开展教育培训等。
知识拓展:文化遗产介绍
文化遗产介绍一、吉萨金字塔尼罗河畔的金字塔群(the great pyramids),是古代埃及王自己修建的陵墓。
据说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共有将近100座,大多都建筑于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
一些有4000多年历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及尼罗河西岸。
吉札金字塔,左边属于卡夫拉王,右边属于库夫王,附近连著一座狮身人面像。
主要建材是石灰岩,部分为花冈岩。
3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由第四王朝的3位皇帝胡夫(Khufu)、海夫拉(Khafra)和门卡乌拉(Menkaura)在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500年建造的。
胡夫金字塔高146.6m,底边长230.35m;海夫拉金字塔高143.5m,底边长215.25m;门卡乌拉金字塔高66.4m,底边长108.04m。
在这3座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是一座几乎实心的巨石体,用200多万块巨石砌成。
成群结队的人将这些大石块沿着地面斜坡往上拖运,然后在金字塔周围以一种脚手架的方式层层堆砌。
金字塔的旁边还有一些皇族和贵族的小小的金字塔和长方形台式陵墓。
最初铺盖金字塔的外层磨光的灰白色石灰石块几乎全部消失。
如今见到的是下面淡黄色的石灰大石块,显露出其内部结构。
金字塔中心有墓室,可以从甬道进去,墓室顶上分层架着几块几十吨重的大石块。
建成的金字塔被用陵墓。
古埃及人相信死后永生,金字塔内的墓穴的起初堆满了黄金和各种贵重物品。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2700-2500年建造地点:埃及开罗附近的吉萨等地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
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
他用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因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所以被称作层级金字塔。
人类学知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
人类学知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的扩张与更新也带来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文化遗产的概念、城市化的影响、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1.文化遗产的概念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物,包括文化景观、历史建筑、文物、民俗传统、语言、宗教、思想、艺术等。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维护民族和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城市化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了新的挑战。
城市扩张导致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被拆除或改建,使得文化遗产受到了破坏。
城市化带来了现代化的浪潮,许多传统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逐渐消失,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化也受到了威胁。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使用和规划不当也会对文化遗产造成影响,比如文化遗产所在的区域可能被用于城市建设,或者周边环境受到污染等。
3.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缺乏专业人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之一。
在许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从业人员和专家仍然稀缺,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本高昂也是一个难题,包括文物修复、保护设施建设、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投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政府的管理和监管不到位、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不足、法律法规的完善等也是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
4.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针对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规范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使用。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非遗文化小知识大全
非遗文化小知识大全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具体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
联合国有《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前者管"非物质",后者管"物质"。
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共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2005年12月22日,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从2017年起改称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那为什么要设立“遗产日”呢
我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实在是太丰富了,但有些文化与自然遗产因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渐渐消失,这是文明的悲哀,而有些则被其他国家抢先申请非遗。
因此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推动遗产内涵与保护意识的普及工作,进而培养人民的文化情怀,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
初中历史文化遗产知识点整理
初中历史文化遗产知识点整理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对于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遗址、建筑、文物、技艺、习俗等,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初中历史文化遗产知识点的整理:一、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1.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代表,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是世界上最早和最长的防御工事。
长城起初是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后来逐渐成为内边防线。
2.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之一3.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一全国的皇帝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4.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宝库,保存了大量佛教壁画、佛像和经文等。
5.颐和园:位于北京市郊区,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6.南京夫子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学庙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名人的纪念地。
8.故乡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的故居,也是中国文化名人杜甫的纪念地。
二、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1.埃及金字塔:位于埃及开罗附近的吉萨地区,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建筑之一2.希腊雅典卫城:位于希腊雅典市中心,是古希腊的神殿和文化中心,也是古希腊艺术和建筑的代表之一3.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巴黎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被认为是中世纪欧洲建筑的杰作之一4.罗马斗兽场:位于意大利罗马市,是古罗马时期的斗兽场,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斗兽场之一5.墨西哥玛雅遗址:位于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的一些国家,是玛雅文明的遗址,有众多的金字塔、神庙和宫殿。
6.印度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的阿格拉市,是印度著名的豪华陵墓,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7.英国巨石阵:位于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是一组巨大的石柱排列成环状,是古代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
8.雅典帕台农神庙:位于希腊雅典市,是古希腊时期最著名的神庙之一,也是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之一以上是初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些知识点,通过了解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历史知识,还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和建筑风格。
宣传文物保护知识
宣传文物保护知识
1. 了解文物的价值:文物包括艺术品、建筑、遗址等,它们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
通过了解文物的背景和意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珍视它们。
2. 遵守法律法规:许多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文物。
遵守这些法律,不参与非法的文物交易,不盗窃或破坏文物。
3. 参观时的注意事项:在参观博物馆、历史建筑等文物场所时,遵守参观规定,不触摸文物,不使用闪光灯拍照,以免对文物造成损害。
4. 保护环境:许多文物都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关联。
保护文物所在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助于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5. 参与文物保护活动:积极参与志愿者工作、捐赠或支持相关的文物保护组织,为文物保护提供资金或技术支持。
6. 教育与宣传:通过教育活动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让更多人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文物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文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历史文化,为后代留下宝贵的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例如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节日、民族体育活动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如下:(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3,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可以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弘扬传承和振兴等工作。
4,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传承人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沿袭的个人或群体(团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
5,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有什么评定标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领域中的代表作,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价值,无常规可循,无法以任何外在尺度衡量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体现出一个民族的表达自由和创造天才。
代表作的具体标准如下(1)适于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所有文化空间或文化表现形式,必须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理念,特别要符合联合国于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2)该项目具有作为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特殊价值;(3)该项目根植于相关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历史之中;(4)该项目在民族及文化群体中起着确认文化身份的作用;作为灵感及文化间交流的源泉和凝聚各民族或各群体的手段所表现的重要性,目前在该群体中所起的文化及社会作用;必须考虑到文化通常处于不断变化的这样一个事实,申报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表现形式能够反映相关民族当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5)该项目具有超凡的实践技能和技术水平;(6)该项目具有唯一见证某个鲜活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本国或其它地区的同类文化现象相比,该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创造;(7)该项目因缺乏拯救和保护措施、或因迅速变革的进程、或城市化、或外来文化切入而面临消亡的危险。
文化知识
初一上册1、敦煌莫高窟是敦煌石窟艺术中最重要的一处,它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经北梁,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代,历时一千多年,现存洞窟735个,窟内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身。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古代艺术的宝库,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石窟艺术是一种包括建筑,雕塑,壁画等的佛教艺术。
它源于印度,本是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在山岩间开凿的。
印度的石窟艺术随佛教由西域传入我国。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极为兴盛。
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3、供养像是指出资建造石窟的人的画像。
4、美术,又称造型艺术,按其存在形态与用途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和建筑艺术等门类。
绘画,是在平面上绘制形象的艺术。
按作画材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粉画,水彩画等,从着色角度分为素描和色彩画,从题材角度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历史画等。
雕塑是用固体材料制作的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艺术。
从形态和可观赏的角度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
从材料分类,有泥雕,石雕,木雕,金属雕塑和各种新材料雕塑。
工艺美术是指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二是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
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因此,设计艺术是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的实用艺术,具有科学技术和艺术的两重性。
建筑艺术指通过建筑物的外观,内景或群体形象表现出的与其建筑功能,技术相统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造型艺术。
它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5、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记录,抒情等多种功能。
全国文化遗产知识
全国文化遗产知识
全国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了濒临失传的语言、戏曲、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特殊文化空间、宗教祭祀路线或仪式等无形的文化形式。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
1.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遗产: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
2.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长城、苏州园林等。
3. 中国书法和绘画文化遗产:如楷书、行书、草书、篆刻等。
4.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如春节、古代习俗、传统戏曲等。
5. 中国音乐和舞蹈文化遗产:如古琴、京剧、豫剧、长调等。
6. 中国文学文化遗产: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7. 中国饮食文化遗产:如八大菜系、茶文化、酒文化等。
8. 中国服饰文化遗产:如汉服、唐装、宋拜服、戏装等。
9. 中国传统医学文化遗产:如中药材、药方、针灸、按摩等。
10. 中国民间艺术文化遗产:如皮影、剪纸、木偶戏、金石铜器等。
【文化遗产知识大全】可移动文物
1. “半璧曰璜”。
2. “臣字目”是商代玉器制作的典型工艺。
3. “蛋壳黑陶”表面乌黑发亮,胎壁仅薄,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作品。
4. “剪纸贴花”是一种特殊的装饰手法,生产这种瓷器的有吉州窑。
5. “六瑞”一说,出自《周礼》。
其中“王”持桓圭。
6. “世界七大奇迹”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是罗德岛巨人雕像。
7.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
8. “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千克,为世界罕见的重器。
9. “象生瓷”是清乾隆朝烧制的。
10. “一面坡”是汉代玉器制作的典型工艺。
11. 《兰亭集序》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
12. 《洛神赋图卷》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
13.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汴京(即今开封)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风光。
14.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汴京的情景。
15. 《石门颂》是刻在褒斜道崖壁上的著名隶书作品。
16. 《狩猎出行图》和《客使图》都出自唐代章怀太子墓。
17. 《五牛图》是唐代一副名画,其作者是韩滉。
18. 《五十二病方》一书是已发现的我国最古的医方,距今已有二千多年。
19.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存世最著名的碑刻之一。
20. 《赵城金藏》仿刻《开宝经》,并与其内容一致,是我国现今最完整的一部藏经。
21. 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发现的公元前3700多年的丝织品,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丝织实物。
22. 1969年,在甘肃武威发现的一座东汉晚期墓葬,是迄今墓葬中出土的铜车马俑最多的一处。
23. 1969年,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墓地。
24. 1971年,郭沫若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慧眼识珠,对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赞叹不已,后来国家旅游局以此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
25. 1973年在湖北大冶发现的铜绿山矿冶遗址对研究商周时期的的采矿业和冶铜业具有重要意义。
26. 1975年,在云南楚雄万家坝古墓中出土的5件铜鼓,是迄今为止出土铜鼓年代最早的,这些铜鼓是战国时期的器物。
文化遗产知识:了解传统器物文化的魅力,了解文化藏品的丰富内涵
文化遗产知识:了解传统器物文化的魅力,了解文化藏品的丰富内涵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瑰宝,是民族和人类的宝贵财富。
传统器物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限的价值和魅力。
传统器物涵盖了茶具、瓷器、玉器、金银器、木器、铜器、石器等多种材质和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茶具是传统器物文化中的重头戏,它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
茶具的材质包括瓷器、玻璃、红木、铜等,每种材质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魅力。
其中,瓷器的制作技艺和艺术价值最为突出,中国传统瓷器材料多样、制作精细、品种繁多,不同代表着不同的风格和气息。
瓷器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过悠长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风格,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文化观念的不断更新,瓷器的用途也在悄然转变。
从生活必需品,到艺术鉴赏品,再到文化遗产,瓷器一直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它不仅是一种材料,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
玉器的制作历史同瓷器一样悠久,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且一直是王权和贵族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荣誉。
从古到今,人们对玉器的热爱从未改变,而且现代的玉器制作技术和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玉器作品经过创新和设计,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显著特征,又具有现代审美和时尚元素。
金银器是贵族和富人的象征,是传统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散发出金银器的光彩和威严,正是一国繁荣昌盛的象征。
如今,金银器虽然已经不再是富人的奢侈品,但应用范围和制作水平却在不断提高。
现代的金银器设计和制作,不仅注重工艺和品质,还注重美学原则和人性化。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器物文化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精华所在。
这些传统器物不仅展示了华夏文化的深厚和博大,也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不同风貌和不同历史。
人们应当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使它们可以永久地保存下去,并得到更好地发扬。
文化遗产知识: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展现多样性文化的独特韵味
文化遗产知识: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展现多样性文化的独特韵味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之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
其中,传统建筑是每个民族文化遗产中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之一。
中国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具有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展现出多样性文化的独特韵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
一、建筑风格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风格丰富多彩,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特色。
例如,藏族的住宅多为石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白墙黑瓦的风格,屋顶倾斜,形状仿佛藏羊的角。
而瑶族则喜欢建造吊脚楼,楼房普遍为三层或四层,整栋建筑精雕细琢,色彩鲜艳,极富装饰性。
此外,还有蒙古族的包头房、苗族的鼓楼、侗族的“嗡嘛寺”等,各有特色,令人惊叹不已。
二、建筑材料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所采用的材料也显得格外重要。
不同的民族使用的材料也有所差异。
例如,藏族的住宅大多建造于寒冷的高原地区,因此采用的建筑材料多为土坯、石头和木材。
苗族的鼓楼则采用石料和木材进行结构强化,使建筑更加稳固。
侗族的“嗡嘛寺”更是使用了非常特殊的建筑材料——蜂窝土砖。
这种建筑材料炼制过程繁琐,但建筑出来的“嗡嘛寺”却坚实耐用、气派非凡。
三、建筑装饰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所使用的建筑装饰往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因为在这些装饰上体现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例如,藏族的建筑中,经常可以看到以藏式全部文化为主题的各种绘画和文字,这些装饰包含着这个民族的信仰和神话故事。
侗族的“嗡嘛寺”则通过顶部的藏经井和雕刻精美的梁柱来表达该族人民对于神灵的崇拜。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各种装饰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带有自己民族的独特艺术魅力。
四、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许多地方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进行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和修复工作。
例如,云南凤庆的哈尼梯田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外,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也多次主办展览和学术研讨会,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文言文知识点:古代文化遗产
文言文知识点:古代文化遗产古代文化遗产是指流传下来的古代文化遗迹、文物、传统技艺等,它们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知识点。
1.文化遗迹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文化遗迹,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
这些遗迹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例如,长城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程,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坚守精神。
2.文物保护保护文物是保护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之一。
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石刻、字画等,通过文物的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
同时,文物也是研究古代历史和艺术的重要依据。
3.传统技艺古代的传统技艺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例如,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等工艺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这些传统技艺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传承。
4.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代表了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表达。
例如,诗经、楚辞、论语等经典著作,广泛传播和影响了后世。
通过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5.古代典籍古代典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易经》、《尚书》、《史记》等。
这些典籍涵盖了古代人民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6.文化节日古代的文化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在这些节日里人们通过庆祝活动,传承和弘扬着古代文化遗产。
例如,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舞狮、舞龙等传统表演,体验古代文化的魅力。
总结:古代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保护、传承和弘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继承古代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希望我们能够加深对古代文化遗产的认识,共同传承和传播这些宝贵的文化传统。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答题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答题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答题,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意思?这可是个既有趣又充满知识的小挑战呢!大家知道,文化遗产其实就像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藏,藏着古老的故事和智慧。
想象一下,你走在一条古老的小巷里,两边都是历史悠久的建筑,心里是不是立刻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敬畏感?那种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瞬间回到了几百年前,耳边仿佛听到古人的欢声笑语,真是太神奇了。
说到文化遗产,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故宫、长城,没错,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
故宫那红墙黄瓦,一进门就觉得自己变成了皇帝,仿佛手里握着整个王朝的命运。
还有长城,那一段段蜿蜒的墙体,真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最好写照!可是,文化遗产可不止这些哦!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小而美的文化宝藏,比如一些地方的民俗,传统的手工艺,甚至是那些快要被遗忘的地方方言,都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你知道吗?这些文化遗产就像一块块拼图,拼起来就是我们的历史。
可是,很多年轻人对这些并不太在意,觉得这些东西离我们很远,甚至有些无聊。
可是,话说回来,文化遗产可不只是冷冰冰的历史,它们其实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我们共同的记忆和情感。
比如,你听过那首《茉莉花》吗?这首歌可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唱起来既动听又让人心里暖暖的。
再说说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节,那可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刻。
在那欢声笑语中,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年夜饭,或是在月光下共享月饼,真是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每个节日都有它独特的习俗和故事,就像一部丰富多彩的剧本,充满了情感和意义。
想想那些年少时跟家人一起包饺子的快乐时光,那种简单的幸福让人至今难忘。
哦,对了,文化遗产还包括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民间故事、传统舞蹈、音乐等等。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历史,代表着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
比如说,云南的傣族泼水节,那可是热闹非凡的节日。
想象一下,大家相互泼水,笑声不断,空气中弥漫着快乐的气息,那种场面真是让人乐开怀!泼水节还有着祈福的意义,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简直是温馨又热闹。
文化遗产知识:穿越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了解中华民族年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经验
文化遗产知识:穿越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了解中华民族年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经验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历经五千年的风云变幻,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审美标准、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穿越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经验,必将为我们打开智慧之门,拓展人生视野。
中国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中国最早的文化遗产有三大发源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中原地区。
这些地区的文化遗产为后来的中华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些地区,人们创造出了非常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如易经、道家学说、儒家学说、医学、农学等。
这些理论和实践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和灵魂。
易经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万物之纲,阴阳之统”。
它是中国古代先贤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的一套哲学理论和预测方法,包含了自然哲学、道德规范、教育原则和管理方法等内容。
易经中的“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中的又一重要理论基础。
这个学说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和本性,只有顺应本性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古代哲学家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著作被视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道家学说对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和人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后来的中国哲学和文化思想留下了深刻印记。
儒家学说是古代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们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所提出的一套理论,更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道德礼仪,提倡“仁、义、诚、恕”等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强调学习和实践,并提出了诸如“君子有四谛”、“君子务本”、“格物致知”等名言。
儒家学说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对诸如教育、礼仪、政治甚至经济生活等方面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知识点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时空坐标】【知识梳理】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1.原因(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这些由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严重威胁。
(1)古代:收藏(2)近现代:立法世界遗产保护的两个基本原则(1)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质地、用途与功能、传统与技艺、位置与设置、精神与感情都是真实的。
(2)完整性: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
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
【特别提示】《古物保存法》的意义:作为近代史上第一部由中央政府公布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全国性的文物保护法律,第一次以专门法规的形式将文物保护纳入法律的轨道,为中国近代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问题思考】世界文化遗产面临哪些严重威胁?提示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文化遗产的年久腐变、过度的旅游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造成的情况恶化。
二、《世界遗产公约》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保护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拓展提升】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①历史悠久;②专业化:法律制度化、体系化;③渐进性:遗产数量增多、保护范围更广;④全方位:从中央到地方,个人、国家、世界。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1.世界文化遗迹与文化遗产(1)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
(2)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拓展提升】佛罗伦萨文化遗产蕴含的精神(1)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反映了个性强烈的艺术特色和人文主义精神。
(2)佛罗伦萨的许多建筑师是新思想文化潮流的代表,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强调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肯定人的价值和个性自由,反对神权、宗教桎梏和禁欲主义,这是人文主义的光辉,预示着新时代的曙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的,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叫文物。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为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为可移动文物。
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
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价值,其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本而具有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
它通常体现持久的土地使用的现代化技术及保持或提高景观的自然价值,保护文化景观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般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
有机进化的景观。
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
关联性文化景观。
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还不多,庐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世界遗产”中惟一的文化景观。
文化遗产
属于下列各项内容之一的,可列为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宅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以下相应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的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和文学艺术作品等。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是指人类文化中的无形文化部分。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指遗址、遗迹等有形文化)、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于1989年11月15日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
2001
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首批公布了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所谓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它的定义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它艺术。
”
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中,民间文化遗产占有重要的位置。
民间文化中的口头文学、神话、史诗、语言、民歌、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俗礼仪、民间祭典、民间手工艺术、民居建造术等等均是口头的非物质的文化。
中国民间文化传承久远、形态丰富,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天才的艺术创造,许多种类为世界仅存,或世界独有,或世界第一,如《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等英雄史诗,就堪称当代仍在流传的“荷马史诗”。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还包括物质文化遗产或有形文化,如民居、民间建筑、民俗器物等等。
由民间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构成的一个整体,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完整范畴,当然,其中的主体应还在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这部分。
这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异同之处。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指人们所承袭的前人创造的文化或文化的产物。
民间文化遗产主要是指民间流布传承的文化,包括有形的物质遗产,如民居、建造、碑刻、设施、工具、器械、器皿、服饰等;无形的口头的非物质遗产,如口承文学、环境知识、生产技术、人生仪式、节日庆典、民间信仰、组织制度、技艺技能等。
它们是过往生活的凭证,有着历史、地理、民俗、宗教、人文、社会、心理、经济、政治等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和价值,是文化的重要组成。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包含着56个民族的广大内容,它是中国文化经史子集以外的另一半。
但它们从来没有得到系统的清理,又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消亡和消失的危险,抢救与保护十分紧急。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组织和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