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昼出耘田..夜绩麻()A.在田间除草。
B.收割庄稼。
C.耕地。
(2)稚子金盆脱晓.冰()A.使人知道。
B.早晨。
C.知道。
(3)短笛无腔信口..吹()A.说胡话。
B.随口。
C.有信心地说。
2.下列诗句中与乡村田园景色无关的一项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与“山衔落日浸寒漪”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B.露似真珠月似弓C.梅雪争春未肯降D.横看成岭侧成峰4.对人物的描写和其他诗句不同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写出了农村生活的繁忙景象,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稚子用彩丝穿冰当银钲的做法新颖有趣,充满智慧。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体现出一种晚归的悠然闲适。
D.范成大、杨万里、雷震都是宋代的诗人。
6.“敲成玉馨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描写声音为主,表现出“玉磐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
B.这两句诗表现出儿童以冰为磬、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C.这两句诗描绘了孩子从金色的盆子里取出冰,用彩色的丝线穿上,用手提着,颜色艳丽,充满情趣的情景。
D.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远远地看着孩子们戏耍、听着孩子们呼喊,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的景象。
7.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农村夏日里的一个场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B.《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早晨景色的诗,这首诗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人教部编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单元 古诗三首(类文)
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小儿垂钓(胡令能)
篷头稚子学垂伦,
侧卧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是清代的高鼎.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夜书所见
(宋朝)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李白《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类文阅读(含答案)
17《古诗三首》(一)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1.前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后两句诗作简要分析.3.诗歌一、二两句是怎样表现客情的?试对此作简要分析.4.结合全诗看,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5.简析诗歌最后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本诗前两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对后面的抒情有何作用?2.读诗贵在自悟,不同的读者,不同的时间,读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感受,请你谈谈读后两句的感受.3.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4.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三)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B.首联点题,点时间,赏析重点应落在一个“好”字上.C.颔联盛赞春雨,点出春雨霏霏、悄无声息的特点.D.尾联实写雨后春色满城,繁花似锦的景象.2.“好雨知时节”句中说雨是“好雨”,你能说出具体理由吗?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两句诗中最能表现春雨情态之好的一个字是________,全句从听觉角度写出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从________觉角度描写了一幅________图.以________反衬________,更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浓,今夜里准能下一场透雨.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实写还是作者想象之笔?为什么?“花重锦官城”应该如何理解?6.今天,人们用到“春雨”、“润物细无声”时已赋予它新的含义.请仿例句举一个简短的事例来表现“春雨”或“润物细无声”的含义. 例:“课外兴趣小组要全面恢复活动啦!”小机灵李四满面春风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顿时,教室一片欢腾.这渴望已久的喜讯似“春雨”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事例:(三)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3.请先用一个字概括山涧的特点,然后简要分析这首诗所使用的表现手法.4.请简要分析作者在诗歌中所透露出的情感.(四)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②家花满蹊③,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④戏蝶时时舞,自在娇⑤莺恰恰⑥啼.【注释】①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②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③蹊:小路.④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⑤娇:可爱的.形容莺歌柔美圆润.⑥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1.蹊、娇在诗中是什么意思?2.千朵万朵压枝低一句呼应了上句中的哪个字?3.三、四两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4.字面上是戏蝶时时舞、莺恰恰啼,其实真正是诗人心情的写照.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5.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6.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一)1.前两句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江边秋景图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2.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三、四句写儿童深夜挑促织,明灯照亮篱落,是用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反衬出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或: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引发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的联想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从而更加增添了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感.)3.一、二两句写梧叶摇落,萧萧作响,江上秋风寒气袭人,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客居异乡心境的凄凉愁苦,自然牵动了诗人羁旅思归之情.4.反衬.写深夜灯光下天真烂漫的儿童在篱笆旁捉促织的无忧无虑,反衬出诗人客居异乡的孤苦处境和凄凉心境,更具有动人心魄的感染力.5.四两句写诗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猜想孩子们正夜捉蟋蟀,表现出孩子们兴致高昂.孩子的欢乐与诗人的悲愁形成对比,用乐景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结构上以景结情,引人联想.(二)1.前两句写景用白描手法,形象地写出北方冬日傍晚黄云覆盖千里,风吹雁飞,大雪纷飞之景,既壮阔,又悲凉;这正是为下文情感的陡转作准备.2.后两句抒情有别于一般的送别诗,写得大气豪放,踌躇满志.3.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4.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三)1.D2.“知时节”“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潜、细密、轻柔、无声4.视,江村夜雨,江船火独明,野径云俱黑5.作者想像之笔,这两句喜的是明晨雨后花开的胜景.这句诗写出春色满城,花城锦绣的美景.(三)1.桂花、(春)山(涧)、(明)月、(山)鸟;幽静2.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3.静;以动衬静;分析4.闲适/愉悦;分析(四)1.蹊:小路娇:可爱的.形容莺歌柔美圆润.2.满3.被万紫千红的花儿所吸引而流连忘返,内心欢愉.4.寓情于景或移情于物5.满压6.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课内外阅读理解培优提升(附答案)
第一单元课内阅读+类文阅读第1课《古诗二首》【课内阅读】(一)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村(cūn chūn )居(jū jǜ)醉(zuì zhuì )散(sàn shàn2.《村居》的作者是( )朝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 )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 )的情景。
3.诗歌用一个“_______”字,一个“______”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
4.给词语选择正确的注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1)村居( )①在乡村里居住。
②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拂堤杨柳( )①柳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②春风吹拂着堤岸上的杨柳。
(3)春烟( )①春天的烟雾②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的雾气(4)醉( )①喝醉②迷醉,陶醉。
(二)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的作者是()。
A.贺知章B.高鼎2.《咏柳》中“咏”的意思是()。
A.唱B.用诗词等来叙述3.“丝绦”在诗中指()。
A.用丝织成的带子B.细长而柔嫩的柳枝4.裁出细叶的是()。
A.剪刀B.燕子C.春风5.在这首诗中,诗人把春风比作______。
在我眼中,春风还像__________。
【类文阅读】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诗中描写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 )(2)第三句写的是静景,第四句写的是动景。
这两句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 )3.请再写出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找春天》【课内阅读】(一)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类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类文阅读理解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2)掘于谷而得其斧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节选自《列子·汤问》第七章”画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此”指的(用原文回答)3.两小儿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是什么?类文阅读-16田忌赛马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
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又叫晏平仲。
他()有丰富的知)聪明机敏。
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
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
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
可是几天后,那只鸟就飞了。
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
晏子丫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
”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
所以现在要杀死你。
”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
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
”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齐景公的鸟是由()照顾的。
A.齐桓公晏子 C.3.“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12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12 古诗三首军城早秋(唐)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朔云:北方的云。
B.更催:再次催促。
C.骄虏:骄傲的俘虏。
D.莫遣:不要让。
2.“更催飞将追骄虏”的“更”字读音是,意思是。
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3.用“”画出诗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再改写成现代汉语。
4.判断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1)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担心战争失败的紧张心情。
()(3)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
()【参考答案】1.C2.gèng再次再次催促勇敢善战的将士们去追击敌军3.画出: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昨夜萧瑟的秋风吹入我军驻守的关塞;北方的流云和边疆的明月遍布西山。
4.(1)√(2)×(3)√马上作(明)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1.解释词语。
驱驰:横戈:2.“报主情”的“主”指的是。
“江花边月笑平生”这句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把这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3.诵读这首诗时,语气应该是()A.平静B.豪迈C.悲凉D.喜悦4.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5.查一查戚继光写的其他爱国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策马疾驰。
指拿着兵器2.君主拟人我常年策马疾驰于南方和北方,以报答君主的恩情;南方江边的花和北方边地的月笑看着我的一生。
3.B4.在这首诗中,我读出了诗人转战南北,保家卫国的豪情。
5.示例:寄书向知己,不解作家音。
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君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类文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类文阅读(附答案)类文阅读-9 古诗三首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理解词语。
元:但:无:2.诗中的“乃翁”指的是。
3.诗中作者的遗憾是:,诗人的嘱咐是:。
4.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答案:1.同“原”,本来。
只。
不要。
2.诗人自己(陆游)3.不见九州同无忘告乃翁4.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国家统一的无比渴望之情。
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从题材上说,这首诗是()。
A.田园诗B.边塞诗C.送别诗2.第二句“单于夜遁逃”描写的事件是。
3.根据古诗意思,你觉得下面哪幅图做这首诗的配图最合适?写出原因。
A. B.4.试着分析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的表达效果。
答案:1.B2.单于的军队准备趁夜色逃跑,惊起了栖息的大雁飞向高空。
3.A 因为本诗描写的时间是月夜,环境是大雪,从这里看图A符合诗意。
4.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试的场面,引发读者的联想。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1.(1)A (2)B2.球忽跃入树穴3.穴深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9.古诗三首课内阅读(一)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从军行”是_____________曲名,内容多写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孤城”的意思是孤零零的城池。
B.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C.“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不打败敌人,绝不返回。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做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__。
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__和很________。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比喻B.夸张C.拟人D.对比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
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
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4.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5.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不包含下列哪项?()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9 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9 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一、填空题1. “桂子飘香,宫后会之”中的“桂子”是______。
A. 花B. 树C. 果实D. 根答案:A2. 诗人感到什么情绪?A. 悲伤B. 愉快C. 思念D. 愤怒答案:C3. 诗句“只应守寂寞,如坐等滄茫”中的“滄茫”的意思是______。
A. 清澈B. 蓝色的C. 遥远的D. 幽深的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草莽纪程》中的主要内容。
答案:《草莽纪程》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讲述了诗人在意气风发的年轻时期在九州独往南岳时的心情和遭遇。
他怀揣抱负,独行山野,欣赏自然美景,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2. “惟将终夜加金剪,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两句诗表达的意境是什么?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守夜剪修云雾,期待月亮的美好景象。
在“金剪”指月光的刺眼,运用“云开见月明”暗示经过努力,光明即将到来,寓意明天就是美好的。
三、解答题1.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中的“玲珑骰子”和“安红豆”分别是指什么?答案:“玲珑骰子”比喻连珠儿童玩具,象征初生婴儿。
“红豆”指心,比喻相思。
这两者都代表着父母的深情厚爱。
2. 请简要概括“梅花”一诗的主题。
答案:“梅花”一诗主题在于通过描写梅花,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崇尚坚强品质和乐观态度的思想情感。
通过梅花的形象,弘扬坚韧不拔,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上就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9 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古诗三首》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共1小题)1.下列关于“怎样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如读到“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要容易得多”一句时,可以把自己当成句中的孩子,感受捉知了的乐趣。
B.可以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如“几千年来……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是外祖父对“我”的教育,朗读时要读得铿锵有力、语重心长,读出外祖父对后辈的期望。
C.抓住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关键句,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这句话直接写出了舒适、悠然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D.通过具体的描述来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如《祖父的园子》中,从描写蜜蜂、蝴蝶、黄瓜等的句子中,能体会到作者的自由开心,感受到作者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二.填空题(共7小题)2.默写《稚子弄冰》,并回答问题。
稚子弄冰,。
,。
(1)这首诗写的是季,从“”中可以看出。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1)昼.出耘田夜绩麻。
(zhòu zòu)(2)彩丝穿取当银钲.。
(zēng zhēng)(3)草满池塘水满陂.。
(bēi pō)4.看拼音写汉字。
zhòu yègēng yún tígōngyòu zhìlián yīsāng shùchén xiǎo duǎn dí5.写出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6.读拼音,根据语境写字词。
祖父的园子里,yīng táo树不大结果子,太阳下榆树的叶子闪烁得像沙滩上的蚌壳,húdié随意地飞,鸟儿自由地guàng。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类型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一(5篇,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期末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一鲍子难客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
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
③繁:毓。
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
⑥囋:叮咬。
【文化常识】食客。
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
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
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
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1.解释。
①和②亦③并④类2.翻译。
①天之于民厚矣②不如君言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
李氏之鸠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
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
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焉。
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
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主人绐①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至贾家,则舍之去。
鸠竟不食,哀号告归。
贾人怜其志,且恐鸿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
鸠乃食。
【注】①绐:哄骗。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为人言为:说B.晋人贾于吴者贾: 做买卖C.公必欲市我他所市:卖D.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楹:门框的上边和左右两边2.下列各句中加线句的“以”与文中画线句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B.必以分人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D.屠暴起,以刀劈狼首3.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氏有一只鸠鸟非常聪明,每当它看到僮仆婢女中有私自拿东西或采摘花朵的情况,就一定报告它的主人。
五年级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统编版一、《古诗三首》导学1.1、引言《古诗三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们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1.2、学习目标•了解《古诗三首》的背景和作者;•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意蕴;•掌握《古诗三首》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并能正确运用于写作和表达中。
二、《古诗三首》练习题2.1、填空题1.课文中“曹溪湖底绿苔齐”中“苔”指的是()。
A. 花 B. 草 C. 水草 D. 青苔2.课文中“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参与商”所指的是()。
A. 古代的商人 B. 文人墨客 C. 武士 D. 美玉2.2、选择题3.下列哪句话是《古诗三首》中的描写?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B.“曹溪湖底绿苔齐。
” C. “人归鸟惊,桂楫翻舟。
” D.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4.《古诗三首》中描写的景色是下列哪个? A. 碣石 B. 绿苔 C. 沧海 D.山河2.3、问答题5.请简述《古诗三首》背后的主题是什么?6.你认为古诗中的作者想传达给读者怎样的思想?三、《古诗三首》答案解析3.1、填空题1. D. 青苔。
解析:本句描写了曹溪湖底覆盖着青苔,绿意盎然。
2. B. 文人墨客。
解析:“参与商”通常指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诗中表达了人生短暂,相逢易散的意境。
3.2、选择题3. C. “人归鸟惊,桂楫翻舟。
” 解析:这句话描写的是人归途中惊起鸟群,桂楫风吹舟翻的景象。
4. B. 绿苔。
解析:绿苔覆盖着曹溪湖底,呈现出一片青翠的景象。
3.3、问答题5.《古诗三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生命的轮回感慨。
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观照和对生命的思考。
6.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思想是:珍惜眼前的生活和时光,感悟生命的无常和轮回,明白生死无常,体悟世界的美好和残酷。
五年级下册语文类文阅读试题童年的发现(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类文阅读-22 童年的发现奇妙的蜘蛛网每年快到暑假时我就特别期待,因为我可以回农村去过一个有趣的暑假。
在那里,我可以跟爷爷长很多见识,还可以见到我的小伙伴。
终于盼到暑假了,我回到了向往已久的农村。
有一次在场院乘凉,爷爷说:“要下雨了,咱们回家吧!”后来,果然下雨了。
我好奇地问爷爷:“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爷爷笑着说:“你常看看蜘蛛网,就知道了。
”于是,每天傍晚我都去观察蜘蛛网,一连几天,我看蜘蛛网都是平平地挂在那里,没有什么变化。
又过了几天,我发现蜘蛛离开了原来的蜘蛛网,从屋檐下面的篱笆上竖着拉了一条条长丝,好像一根根的细柱子。
然后,蜘蛛就沿着这几根竖丝,侧着身子来回地爬着,绕上一圈一圈的细丝,不一会儿,蜘蛛就结了一个竖网挂在那里。
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爷爷。
他让我第二天再去看看蜘蛛网。
夜里“哗啦啦”地下起了大雨。
第二天,我就跑出去看那些奇妙的蜘蛛网。
噢!我看出来了,平挂着的蜘蛛网被雨水砸坏了,而竖挂着的蜘蛛网还完好无缺。
原来,下雨前,气压低,蜘蛛感觉出来了,便赶在下雨前先结个竖网,以免雨后无家。
哈哈,今天,我揭开了蜘蛛网的奥秘!1.根据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好天气时蜘蛛网。
(2)将要下雨前蜘蛛。
2.第四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画龙点睛,点明主题B.承上启下,过渡作用C.解释说明,加深理解3.写出你读了短文后的想法或启发。
4.你还知道哪些现象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写一写你的发现吧。
答案:1.水平的织竖网2.B3.大自然有很多奥秘,要勤于观察,善于发现。
4.例:蚂蚁搬家,燕子低飞,都预示着要下雨。
父亲的难题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
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周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球鞋,因为他明天要参加学校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
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类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类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出塞词【唐】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táo)。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zhuó)胡兵缺宝刀。
1.选择正确的解释连线。
束砍。
斫捆。
缺破损。
2.“马头冲雪过临洮”让我们看到了的气势。
“乱斫胡兵缺宝刀”意思是。
3.“卷旗”是什么意思?“卷旗夜劫单于帐”有什么好处?4.在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参考答案】1.束——捆。
斫——砍。
缺——破损。
2. 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砍杀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3.“卷旗”是把军旗卷在旗杆上,悄然指向敌军的兵帐。
“卷旗夜劫单于帐”是在夜间突袭敌营,好处是出其不意,让敌军没有防备。
4. 示例:我感受到了戍边将士勇武善战、斗志昂扬、无所畏惧的形象。
病牛【宋】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1.“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羸”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可以组词。
2.写出下列词句中带点字的意思。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3.把下面的诗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4.在这首诗中,“,”是写病牛,“,”是抒情。
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5.对比《病牛》,再读读现代诗人臧克家的《老黄牛》,说说你从《老黄牛》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形象和精神。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参考答案】1.月 15 瘦弱羸弱2.充实,满。
又,再。
哀。
3.病牛耕耘千亩,换来劳动果实装满千座粮仓,但它自身精神却极为疲惫,力气也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4.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病卧残阳”依然无怨无悔,为国操劳与奉献5.示例:我体会到了老黄牛不辞辛劳、勤勤恳恳、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形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类文阅读-1古诗三首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的农村儿童形象。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
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
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
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
答案
1.悠悠飘荡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溪水掩着的柴门
2.B
3.小孩子望到了喜出望外,以为是邻村的客人忽然到来。
他急急忙忙奔向柴门,赶紧把闭着的柴门打开。
4.例:宁静优美,闲适舒坦。
(意思对即可)
清平乐(yuè)·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其中()是这首诗的词牌名,()是题目。
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3.溪头卧剥莲蓬
4.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类文阅读
类文阅读-9 古诗三首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1)指极短的时间。
()(2)江海汇合之处。
()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视觉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涨潮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是从(视觉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涨潮退潮)时的景象。
3.把“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改写成现代汉语。
4.“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
【参考答案】1.(1)须臾(2)海门2.听觉涨潮视觉退潮3.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4.比喻示例:大海真蓝啊,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
雪梅•其二(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十分春: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改写成现代汉语。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A.梅和雪B.梅和诗C.雪和诗D.梅、雪、诗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指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傍晚。
全部的春天。
2.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
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和,也会非常俗气。
3.D4.示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学习方法分享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
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3、听课管理;4、复习管理;5、作业管理;6、错题管理;7、难题管理;8、考试管理。
人教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类文阅读含答案(2020年)
类文阅读-3 古诗词三首
桃花溪
1.解释词语: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选自《唐诗三百首》)
飞桥:尽日:
2.这首诗通过对幽美景色的描写和对的询问,抒写了作者一种向往,追求的心情。
3.翻译诗句。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4.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哪篇有名的古文?
【参考答案】
1.高桥。
整日。
2.桃花溪渔人世外桃源美好生活
3.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1.这首诗的诗眼是。
2.诗句“潮落夜江斜月里”的“斜”字能否换成别的字?为什么?
(选自《唐诗三百首》)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愁
2.不能,“斜”字很形象地描绘出了天边残月西下的景象,暗喻了诗人的无限愁思。
3.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寂寞凄凉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愁
4.不能,“斜”字很形象地描绘出了天边残月西下的景象,暗喻了诗人的无限愁思。
5.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寂寞凄凉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 古诗三首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
,,,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的农村儿童形象。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
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
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
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
答案
1.悠悠飘荡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溪水掩着的柴门
2.B
3.例:宁静优美,闲适舒坦。
(意思对即可)
4.小孩子望到了喜出望外,以为是邻村的客人忽然到来。
他急急忙忙奔向柴门,赶紧把闭着的柴门打开。
清平乐(y uè)·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其中()是这首诗的词牌名,()是题目。
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B.
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
3.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
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清平乐村居
2.B
3.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溪头卧剥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