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感悟与思考

合集下载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总结与思考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总结与思考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总结与思考数学组2010年秋季我省开始实施新课程。

从2007——2013年,几乎每年我都参加甘肃省组织的各种新课程培训,刚开始不少教师对新课程教学对出自己的困惑,甚至是批评。

到现在已经能慢慢理解并接受,三年下来,感触颇多,现对一年工作进行总结,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供今后教学中改进。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惑1、课时严重不足新课程必修共分为五个模块,其中有四个模块要在高一年级教学中完成,平均每学期要教授两个模块。

几乎无例外地发现老师们普遍感到课程吃紧。

2、新课程知识容量大,学生遗忘快以前的教材中立体几何用一个学期来学,解析几何也是用一个学期来学,而现在它们只放在不到一个学期时间内完成,容量可想而知了。

和以往相比,随教学内容的加重,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每一节课堂容量都较大,课后又没有时间及时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遗忘率较高。

3、部分内容脱节新课程中知识内容的编写改变了以往旧教材中的顺序,这样便利部分知识内容脱节。

如直线与方程这一章中,已知两点的坐标求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用到了三角函数的内容,这些公式还没有学习,这样在教学中就出现了知识脱节现象。

●针对新课改中出现的困惑的一些尝试问题的出现总需要我们去面对,针对这些情形,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吃透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2,合理营造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自主性4,正确处理启发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的关系5,科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流于形式。

●走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误区固然,新课改作为一项新事物,我们在最初接触时会不适应,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方向,尽可能走出以下一些误区。

1、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标更加重视过程的教学,在课程内容与要求中,特别强调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

在此理念指导下,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下教材在编写中都非常重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设计,仔细研究会发现新教材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展现都按如下程序:在教学中,我们一线教师应钻研新课标,更新教学观念,忌讳用新教材,走老路子。

课程实施方案心得感悟

课程实施方案心得感悟

课程实施方案心得感悟在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

在实施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课程实施方案,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首先,课程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兴趣、能力、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时,我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课程实施方案需要注重课程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着眼长远,不能仅仅停留在眼前的知识教授和学习考核上。

因此,我在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时,会结合学科前沿知识和社会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比如,在课程设计上,我会引入一些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再次,课程实施方案需要重视课程的评估和反馈。

教学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进行教学效果评估,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课程实施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我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课程实施方案,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关于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不能以直接经验取代 间接经验
验 必须以直接经验 为基础 , 忽视学 生的直接经验 , 直接
影 响学生学好书本知识 , 也妨碍学 生的发展 。因此 , 在 教学 中要尽可 能腾 出时间和空 间使学生多获得一些直 接经验 , 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与 间接经验相结合, 并 培 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分析和解决 问题 以及交流与
取精神营养 , 获取整体效益 。例如学 习《 珍珠 鸟》 一课 ,
在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的基础上 ,可 以先引导学生借助 课后问题理清事情 的发展过程 , 然后让学生读书思考 :
共 同特 点, 又感受 到了不 同文章 的不 同写法 , 同时还体 现 了不同年段 阅读教学 的梯度 , 可谓省 时而 高效 。



关于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与思考
刘枫松 孔祥文
沂水县 沂水镇 第 一 中学 ,山 东 沂 水 沂水县 沂水镇 第 三 中学 ,山 东 沂 水
在新课程教学观摩和研 讨中,不少教师 的看法和
做法笔者认为有失偏颇 ,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标 的精神
2 60 7 40 2 60 7 40
进学生发展,但是教师促进学生发展却主要是通过传 授知识来进行的,学生只有在学习和掌握知识 的过程
中才能真正学会学习。而不是淡化基础知识,不让学 生记忆一些基础知识, 有 的,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因此 , 要真
正体现课改精神 , 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 不仅不能贬低 知识 的地位 , 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 。 探究学习应与传统学 习相结合 。转变学生的学 习
方式 ,由被动接 受知识转化为通过科学探究而获取知 识 。但探究学习只是众 多学习方式 中的一种,而不是
定程度上影响 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 高。因此 ,我们 必 须 以尊重和信任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 要素,引导学 生 自己默读、 朗读、 诵读 , 让他们 自己感知 、 揣摩 、 体验 、 领

新课改的反思范文

新课改的反思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以满足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期望。

新课改作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已经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所关注的焦点。

笔者在探讨新课改的同时也会反思,思考如何让新课改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课程内容必须贴近实际,与时俱进。

当前,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教学内容单一、陈旧,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新课改应紧密结合实际,注重更新与拓展,使教学内容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例如,大量引进新领域的知识,如心理学、计算机、生物技术等。

这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科技知识的发展速度,同时达到现代化、科学化的教学标准。

新课改应强化教师的教育能力,提高其专业素养。

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带来高品质的教育。

因此,新课改应强化教师的教育能力,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特别是在新课程的实施和实施初期,教师们需要对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教材和教育方式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把握,以确保能够把新课改按照既定项目落地实施到课堂中。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体现教育的多元化。

新课改的设计应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即:要将学习过程放入生活,并与生活相结合。

同时,培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建立学习动力,让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再将学习变成兴趣所在。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方面充满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加强课程评价的定性和定量标准。

新课改的课程评价不应仅是分数或者成绩的简单累加,而是应该着重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标准,不同的评价内容,不同的评价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目标的要求。

新课改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把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作为课程的核心,强化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对话、讨论,从而更好地奉行了学籍教育的宗旨。

新课程改革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

新课程改革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

新课程改革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在新课程改革培训学习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经验,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
能力。

与传统教育相比,新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评
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
求和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其次,我学会了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工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培训中,我们
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项目学习等。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
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也学会了使用教学工具,
例如多媒体教学和在线资源,以增加课堂的互动和趣味性。

另外,我发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不再是传授
知识的唯一来源,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因此,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和教学技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我意识到新课程改革需要整个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新课程的实施需
要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环境、完善教育制度等多个方面的配套措施。

因此,学校
管理层要积极引导和支持教师的改革实践,社会也要给予教育改革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新课程改革培训使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要以学
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
极运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心得体会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心得体会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心得体会近年来,教育部门对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过去,课程注重的更多是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而现在的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们在学习中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改革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也更有利于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课程改革强调跨学科的融合。

传统的学科划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现在的课程改革打破了学科的界限,更加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

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课程改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过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而现在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也更加有利于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最后,课程改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去,学校教育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而现在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审美情趣、健康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总的来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给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

这种改革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的调整,更是对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提升。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更好的培养。

希望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不断学习和适应这种改革,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24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24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24年的新课程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经验。

首先,新课程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传统的学科知识,还进行了很多实践活动,比如小组合作、实验和实地考察等。

这些实践活动让我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培养了我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新课程培训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培训中,我们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而是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来获取知识。

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这种学习方式让我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新课程培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培训中,我们经常会分组进行各种活动和项目。

这样的活动让我学会了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学会了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经常被鼓励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和发现。

通过参加2024年的新课程培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我也明白了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创新精神的价值。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能力将会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五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五篇,欢迎阅读参考!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一)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务必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潜力为核心,是语文潜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职责感和使命感、构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和综合运用潜力。

透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1、提高自身素质。

转变传统的教育。

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带给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

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

因此,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务必理解继续教育。

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理解,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2、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透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用心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潜力。

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精选3)

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精选3)

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精选3)这是我参加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培训的第三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本次培训旨在使参训教师更好地适应和掌握新课程改革要求,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我们学习了关于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课程标准解读、教学设计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以“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核心,强调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以及跨学科和跨年级的整合与融合。

通过培训,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收获与启示首先,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从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我们不能再简单地依靠讲授知识,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设置一系列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

其次,新课程强调实践性和探究性学习。

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参与真实项目和社区服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指导和反馈。

最后,新课程强调课程之间的整合和融合。

我们不能把知识和技能划分为独立的学科,而应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联系和关联。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改进措施与计划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需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首先,我计划采用更多的项目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其次,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团队中学会沟通、合作和互助。

最后,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评价。

此外,我也会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让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

同时,我也会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四、结束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新课程培训心得感悟范文

新课程培训心得感悟范文

新课程培训心得感悟范文
在参加新课程培训的一段时间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培训所带来的收获和启发。

通过培训,我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也收获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接下来,我将从培训的收获、启发和策略三个方面阐述我的心得感悟。

首先,培训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培训中,我学习了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了解了新课程的背景和目标,掌握了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学习成果的方法。

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教学理论基础,也提升了我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其次,培训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培训,我开始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教师的角色和职责是什么。

我认识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和创造。

培训还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深刻认识到了合作学习、项目化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和价值。

最后,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些实践策略和方法。

培训中,我了解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力。

培训还介绍了课堂互动、评价反馈和学习环境等方面的策略和方法,使我在实践中有了更多的把握和自信。

总的来说,新课程培训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培训,我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培训还为我提供了一些实践策略和方法,使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更加有底气和把握。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践行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做出更多的贡献。

小学新课程教学反思

小学新课程教学反思

小学新课程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对小学新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首先,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堂中加入了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能够亲
身参与和实践,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发现学生在此类活动中表
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和兴趣,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然而,我也发现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上,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此外,由于教师需
要更多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需要更好地掌控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另外,我还要积极借助新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比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

这些新技术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也需要
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确保教学效果。

总体来说,小学新课程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挑战,但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只有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走进新课程的感悟与思考

走进新课程的感悟与思考
他 们应 接 触 到外 面 瞬 息万 变 的社 会 ,教 师应 善 于 把 生活 力 、 观察 能 力 、思 维 能 力 、语 言表 达 能 力 也有 了长足 的 中相关 的 知识 “ 植 ”或 “ 移 嫁接 ”到 物 理教 学 之 中 ,使 进步 。 教 学 “ 姿 百态 ” “ 般 风 情 ” 。这 样 有利 于 激 发学 生 2 2 赢得 学生 的尊 重 与信任 ,教与 学一 片 阳光 明媚 学 千 万 . 学 习 的动 机 ,促 进 学 生对 知 识 的理 解 ,提 高 学 生 的科 学 生 同 样 是 有 血 、 有 肉 、 有 情 感 、 有 自尊 的 不 同 个 性 素养 。常 常根 据 教 学 内容 开 展 “ 活物 理 大 搜 索 ” , 引 的 人 。 教 学 实 践 表 明 , 唯 有 用 彼 此 的 信 任 打 破 师 生 间 生 导 学 生寻 找 生活 中的物 理 ,把 学 习 由课 内拓 展 到 课外 ,
会 联 系非 常 密切 , 内容涉 及 科 技 新领 域 、 物理 学 史 等 方 知识 技 能和 方 法 来 充分 地 开展 自主 学 习 ;为 学生 搭 建展 面 的 知识 ,这就 对 教 师提 出更 高 的要 求 ,特 别 是 新课 程 现 才 华 的 阳光 舞 台 ,与 学 生一 道 探 究 、合 作 、讨 论 、交 倡 导 的 “探 究 式 ” 学 习 ,对 教 师 的 知 识 面 、 思 维 想 象 流 ,把 学 生 置 于 教 学 的 出发 点 和 核 心 地 位 , 应 学 生 而 力 、创 造 力 、逻 辑 分 析 能力 、 语言 表 达 能 力 , 以及 宽容 动 。讨论 中教 师 以只 言 片语 ,或 概括 精 要 ,提 升 认识 , 的态 度等 均提 出全 新 的要求 。 程 使人 们 认 识到 ,学 生不 应 该 局 限于 封 闭 的课 堂 之 中 ,

新课程听课和评课读后感

新课程听课和评课读后感

新课程听课和评课读后感听课体会:新课程的引入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在听完新课程的课程介绍之后,我对新课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并对其中的一些理念和改变感到非常震撼和激动。

首先,新课程明确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在过去的教育体系中,教育的目的往往只是单纯的传递知识,而新课程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学会学习、合作与交流、创新思维等方面。

这样的目标对于当今社会的需求非常符合,培养了这样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听了这些介绍,我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素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新课程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源泉和学生的灌输者的角色,而新课程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我对这样的教学模式非常赞同,并且希望能够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应用。

评课读后感:通过听课我对新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其中的一些理念和改变感到非常赞同。

新课程的引入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我看来,新课程不仅仅是一种课程的改革,更是一种教育的改革,它正在引领着教育的发展方向。

首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一点对于一个好的教育体系来说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有机会更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样的教育模式需要学校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听完课程介绍后,我意识到在我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传统模式,需要加以改进和调整,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

其次,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获得知识。

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心得与反思大全

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心得与反思大全

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心得与反思大全
首先,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强调学生主体地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实践中主动探究和学习。

而这一理念对我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挑战。

过去,我常常是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

现在,我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新课程培训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可能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通过新课程培训,我意识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更加注重关心和尊重学生的多样性。

我会尝试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这次新课程培训也加强了我对教育理念的反思。

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我希望能够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伙伴,与他们共同成长。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

总的来说,这次新课程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通过学习和反思,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很长一段文字,不好意思,您让我帮您写这个内容,这篇文章太长,不过可以帮您阐述您想说的内容,做一些修改和总结。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既有对已有经验的惊喜,也有对新出现问题的迷惘和困惑。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程改革中最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二、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1、观念重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变革中,许多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思想准备不足,特别是在观念上不适应。

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导致老教法不灵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

于是,许多教师就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

同时,一部分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下,仍然看不到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看不到学生身上多向度发展的潜质,看不到学生自我发展的可能。

另外,一些教师虽然形式上接受了课程改革新理念,但在实质上还远未以新的学生观指导教学,导致言与行不吻合的被动局面。

还有一部分教师,他们有对新课改的热情,但思想偏激,容易陷入新的误区,如把学生自我发展的可能理解为自我发展的现实,把学生多向度的发展理解为单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推向极端,误将学生身上的毛病当着学生的个性化加以纵容等。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不匹配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匹配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但是实际上,许多教师仍然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但是实际上,许多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降低。

三、对策与思考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因此,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让教师真正理解和接受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研究。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广阔的空间。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培养,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于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实践与思考的观点:1.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教师应更多地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跨学科与综合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标准鼓励跨学科的教学,通过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和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可以设计项目学习、课程整合等形式,使学生能够跨学科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3.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差异,并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

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4.创新与实践的结合: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性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应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5.学科思维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科思维,即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的方法、概念、原理等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引导他们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注重个性化和综合素养培养、鼓励学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教师应积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富有意义和质量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5篇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5篇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5篇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一)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积极地投人到课程改革之中,认真学习钻研,不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改变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

现把一年来的实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

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

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存在。

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么教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一年级《摸一摸画一画》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弯曲的线条,要求学生想象感觉到了什么。

有的学生说感觉像小河,有的说感觉像小路,有的说感觉像山间飘浮的云,还有的说像妈妈做饭飘出的香味,这时教师让学生根据想象去练习,不少学生画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有创造性的生动的画面。

这样为学生提供了独立的思考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

同时教师对那些积极参与抽象造型游戏的学生以鼓励和评价。

例如: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的画法很有创造力等。

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

同时也让学生参与评价,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在评价和被评价中树立自信心。

二、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制作方法。

例如,在“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我在介绍完几种表现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汶川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总结与思考

汶川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总结与思考

程 度 地 得 以体 现 ; 师 们 越 来 越 清 楚 地 认 识 到 以 往 的 教 学 教 方 式 、 习 方 式 和 考 试 方 式 所 存 在 的 种 种 弊 端 , 革 势 在 学 改
必 行 。教 师 对 新课 程 理 念 得 到 认 同并 努 力 实 践 , 师 的 教 教 育 理 念 、 学 艺 术 、 业 知 识 、 化 知 识 正 在 向 新 课 程 要 求 教 专 文


强 化 组 织 管 理 是 新 课 改有 效 推
展 , 师 的 教 学 观 念 发 生 了很 大 变 化 ,教 育 是 为 了每 一 个 教 “ 学 生 的发 展 ” “ 师 是 教 学 活 动 的 组 织 者 、学 生 学 习 的 引 、教 导 者 、 助 者 ” 新 课 程 理 念 在 教 学 活 动 实 施 过 程 中 不 同 帮 等
我 们 始 终 把 教 师 培 训 作 为 促 进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和 应 对 新 课 改 的重 要 举 措 。 学 校 教 师 通 过 参 加 远 程 教 育 培 切f通 、
识 性 培 训 、 出去 接 受 培 训 、 进 来 培 训 、 年 教 师 培 训 等 走 请 青
各 级 各 类 培训 的 人 数 每 年 达 5 0人 次 以 上 。 通 过 专 家 、 0 校
《 修 课 程 及 选 课 指 导 方 案 》 编 印 了 《 川 中 学 新 课 程 改 选 , 汶 革 资 料 汇 编 》 册 子 , 我 校 新 课 程 改 革 进 行 科 学 引 领 和 小 对 规 范 管 理 , 新 课 程 改 革 的不 断 推 进 提 供 了行 动 指 南 。 为
二 、 升教师 素质是新课 改有效 推 提 进 的关 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感悟与思考
我是从2012年秋季开始接触新课程理念的,时间虽短,但感触颇多。

现就以下方面谈一谈个人的感悟与思考:
一、教材方面
之前总会听到老师对教材的抱怨,说得最多的是教材的系统性不强,这个知识不该删,那个知识不该减。

对于这种看法,我的理解是:新教材去粗取精,删除的是繁复、艰深的内容,选择了更能体现学科思想与更具现实意义的素材。

主导理念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素质。

能力的发展需要学生参与来实现,而参与需要时间。

如果教师仍抱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观念,必然会产生上述看法。

因为担心考试,就非常不放心,总想将老教材的习题与内容补充进来,结果越教越累,越教越多,最后还要抱怨时间不够。

这种理解的后果就转嫁到学生身上,他们只有一个脑袋,学那么多东西能装下吗?不给时间让他体验、总结、反思,能学得透吗?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教材是有缺憾和瑕疵的。

比如,案例的选择可能离学生太远、不够鲜活,活动的设计缺乏吸引力等等。

我的看法是:教材只是一个模本,当然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地区、所有老师与学生。

新课程从来都强调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已经把教材的部分主动权给了教师。

只要能够完成课标要求,案例不合适可以替换,活动不合理可以重新设计,内容单调可以丰富。

我们中学的地理组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我们各年级都积
累了大量的乡土地理素材,自编案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首先是一个改革者,需要始终把自己放在教材建构者的位置,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不去主动建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话,就不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合格教师。

二、学生方面
1.新课程需要更新观念的不只是老师,还有学生
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甚至认可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很多学生已经没有参与的欲望与勇气了。

所以除了想办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还要花些时间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切实执行新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不只是拿高分,而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表达、交流、质疑、合作的能力。

现在的课堂,正是在给他们发展与提高的机会。

我还告诉学生: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没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不会质疑的学生也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发现对学生真的是有一定的震撼的。

2.新课程需要全科统一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课堂行为
今年秋季入学第一课,我没讲新课,花了一节课时间给学生“洗脑”,告诉学生新课程的课堂要求及评价方式,特别强调了参与的重要性。

刚开始两周,课堂上学生空前活跃。

但两周后,热情减了一半,一个月后,甚至出现了僵局,学生在下面讨论很热烈,集体回答问题声音也很洪亮,但个别交流时就很少有人愿说了,原来爱
说的也不说了。

我很困惑:是我的活动设计不吸引人,调动措施不得力吗?后来通过观察询问,发现有相当多的科目仍然是教师一讲到底,几乎不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日子久了,学生自然就又回到被动接受的老路上去了,参与的欲望自然消减,更不可能养成习惯。

所以我想必须各个学科、每位老师、每节课都要将一部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真正扭转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观念,养成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听课习惯。

三、教学方面
为什么会出现一个问题老师讲了很多遍学生依然学不会的现象呢?是因为学生不喜欢你的教学方式,导致信息输入通道不畅通,老师的信息传送的渠道与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不相通。

与其这样低效输入,不如让学生自主建构,自我输入。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激活欲望,帮助学生疏通信息接受渠道。

我认为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是教育的正确回归,更贴近教育的科学性。

倡导学生通过体验、探究,自主获取或建构知识,更符合认知规律。

新课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是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首先要在学生乐学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学会、会学的目的。

现在有很多课堂为了活动而活动,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但学生却云里雾里,离课标要求差之千里,这样的课不在少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错误不在活动,错在老师的活动设计不合理,要么目的性不强,要么太大,没有必要的铺垫,学生不知从何说起。

总之,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演绎法与归纳法,演绎还要与归纳结合。

举个例子:我在讲地壳运动这部分内容时,采用了三个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认识相关理论,然后小组合作用身边的东西演示或用绘图的方法解释地壳运动的结果,最后观看喜马拉雅山山脉形成的视频。

整个过程通过认识理论、理解理论、证实理论三个环节,逐步对地壳运动有了扎实深入的理解。

教师的作用就是导演,只需要激活学生思维与学习欲望,适时点拨既可发挥学生主动性又能让其学得扎实有效。

有些老师一上来就让学生研究喜马拉雅山的成因,在没有任何知识铺垫的前提下,活动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作为教师,抱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与其被动接受不如积极改变,没有什么神秘的,要相信,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东西永远是新的,所以只要我们努力钻研教育教学规律,就不仅能做践行者,还能成为引领者。

(作者单位陕西省南郑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