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练习(共4套新人教版)
2022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7.1 燃烧和灭火(练)
【基础篇】
1、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D
【解析】A、用嘴吹不但没有隔绝蜡烛与空气的接触,反而增大了蜡烛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B、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所以不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而嘴吹蜡烛未能移走蜡烛,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D、嘴吹蜡烛时空气流通快了,带走了蜡烛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蜡烛的温度。
2、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C、隔绝空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D
【解析】水可以使燃烧的物质熄灭的原理是降温和隔绝氧气,但是,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只是可燃物的温度,
故选D
3、森林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促进烟尘的扩散
【答案】B
【解析】根据灭火原理,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故选B。
4、下列图标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志,与燃烧爆炸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2021湖南株洲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D.甲烷与乙醇的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两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答案:B2.(2021江苏盐城中考改编)我国建成了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答案:A3.(2020海南中考)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答案:D4.(2019成都中考)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答案:A5.(2019北京中考)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答案:D6.(2020四川攀枝花中考)“化学链燃烧”是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燃烧,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
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同步习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
03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同步习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发射航天飞机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2·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A B C D3·在夜晚,若家中燃气泄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不立即开灯B. 点燃蜡烛查找漏气处C. 关掉进气总阀门D.打开门窗通风4. 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
南海是我国固有的领海,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B·甲烷C·一氧化碳D·氧气5·如图7-3,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10 cm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1米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
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可燃物B·缺乏氧气C·排出的气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D·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6. 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从化学的视角,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B·扩大公共绿地,推进绿色繁荣C·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D·增加烟囱高度,减少工业废气7.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拨打电话119B. 档案材料着火,用液体二氧化碳扑灭C.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8. 同学们听说过“火上浇油”说法,下面对其解释中合理的是()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燃烧更旺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使燃烧更剧烈D.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9.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D·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变化10·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氧气的体积分数(即氧气的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
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至t1时间段氧气含量的变化是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B.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物质的种类和总质量均不变D.t3时反应结束,集气瓶中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3.下列各组说法正确的是A B(1)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蒸馏水和硬水(2)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二氧化碳与氧气(1)花香四溢,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2)热胀冷缩,说明微粒大小发生改变C D(1)乘坐车船时可以随身携带大量易燃品(2)火灾现场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1)氧气可做燃料(2)木炭用作吸附剂A.A B.B C.C D.D4.鉴别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必须用到的是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紫色石蕊的水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有石灰水的烧杯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下列类推:①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③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④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⑥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
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有A.3个B.4个C.5个D.6个6.小杰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通过查资料得知氢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不溶于水的气体,硫化氢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的气体,则他的下列制取方案可以用这套装置制取的是()(1)用硫化氢固体和稀硫酸溶液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2)铁锈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3)二氧化锰固体和氯酸钾制取氧气;(4)锌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防止水体污染﹣实验室的药品随意丢弃到下水道B.除去餐具上的油渍﹣用洗涤剂清洗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D.家里煤气泄漏一立刻开排气扇抽风2.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联系紧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B.铝制废易拉罐属于不可回收垃圾C.CO2的任意排放会造成酸雨D.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属于清洁能源3.人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进行灯火实验B.挖空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C.用点燃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露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煤的气化、焦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③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则会燃烧⑤干冰和冰是不同种物质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③④⑤5.下列说法都不正确的是()①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固体减轻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可能使用同一套装置③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C60的化学性质由C60分子保持④只含有一种元素的一定是纯净物⑤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⑥炒菜时油锅着火,放入较多蔬菜和用锅盖盖灭都能使火熄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不同A.①②④⑥B.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6.下列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中,不属于“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的是A.用剪刀剪去烛芯B.用水浇灭C.吹灭D.用扇子扇灭7.我国古代就懂得钻木取火,下列做法不利于钻木取火的是()A.要尽量挑选潮湿一些的材料B.迅速摩擦升温,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可燃物尽量干燥D.准备容易被引燃的可燃物8.安全意识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比较安全的是A.用鼻子凑到容器口直接嗅闻气体的气味B.用嘴品尝药品的味道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D.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9.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下列做法不适当的是()A.用锅盖盖灭油锅着火B.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C.点燃甲烷前,先检验甲烷的纯度D.用活性炭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10.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白磷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的是实验①②B.对比实验③④说明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C.省略实验①也能探究燃烧的条件D.实验④中现象为白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五氧化二磷1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C.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读取数据D.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证明酒精燃烧生成水12.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二、填空题13.汽油是石油炼制产品之一,是汽车的主要燃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A.大理石B.小木条C.玻璃D.泥沙2、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煤B.太阳能C.石油D.天然气3、盖沙灭火的原理是()A.降低温度B.取走可燃物C.隔绝氧气供应D.降低着火点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氨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5、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焚烧废弃塑料B.重复使用塑料袋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7、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8、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10、地球上资源日渐枯竭,我们应该节约资源、合理利用。
下列资源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空气C.赤铁矿D.冰水混合物11、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1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 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1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14、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15、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A. B.C. D.16、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7.1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2.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如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A.Q点B.N点C.P点D.M点3.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4.(2017山东枣庄中考)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
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5.人们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
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 ℃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6.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 )7.为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和使用灭火器的能力,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如图是一种泡沫灭火器的局部示意图,打开阀门后灭火器内的物质喷射到可燃物上,这不但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且可在可燃物的表面形成一层泡沫,起到作用,从而达到灭火目的。
8.蚊香是夏日驱除蚊虫的常用物品。
丙烯菊酯(分子式:C19H26O3)是蚊香中常含有的高效低毒杀虫剂。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作业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一定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硫B.红磷C.氢气D.煤2.绿满中原需要天蓝、地绿、水清。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B.多用含硫的煤C.露天焚烧秸秆D.大量植树造林3.液化石油气加贴的标识应选择以下选项中的( )A.B.C.D.4.下列变化产生的热量来源于化学变化的是( )A.点燃天然气做饭B.LED灯通电发热C.用充气筒充气时筒壁发热D.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热水5.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6.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別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点燃每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而X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没有水滴。
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Z烧杯内没有变化,则关于X、Y、Z的判断正确的是( )A.CH4、H2、CO B.CO、H2、CH4C.CO、CH4、H2D.H2、CH4、CO7.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是一种清洁高能燃料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C.废旧金属、纸张、塑料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相应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6.5%,所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C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D .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9.2020年10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 2,③H 2与CO 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 3OH 。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 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单选题1.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甲烷D.氮气3.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供给呼吸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5.以科学武装头脑,用知识打造生活。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B.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D.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炭火盆边放一盆水6.下列成语用化学知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釜底抽薪:隔离或清除可燃物使火势减弱或熄灭B.钻木取火:摩擦产生热量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C.水火不容:水能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而灭火D.火上浇油: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剧烈7.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8.2020年3月17日,甘肃新能源发电首次突破1100万千瓦。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氢能B.石油C.煤D.天然气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10.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1.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B.润滑油C.柴油D.煤油12.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同步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也要验纯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2、二氧化氯(ClO2)是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浓度高时易爆炸,常用作灭菌消毒剂。
实验室可用氯酸钾(KClO3)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备ClO2,反应原理为:3KClO3+3H2SO4=2ClO2↑+HClO4+H2O+3KHS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性气味”属于化学性质B.可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ClO2气体C.KClO3中的氯元素全部转化到ClO2中D.制取ClO2时需要防止浓度过高引起爆炸3、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探究CO的可燃B.探究MnO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D.净化水,并降低水的硬度4、据报道,用75%的酒精(乙醇的水溶液)可以很好地杀死新冠病毒,以下关于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B.乙醇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C.乙醇中氢元素的含量最高D.乙醇与甲烷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相同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B.C与CO2反应放热C.C、CO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D.CO、CO2都有毒6、在加油站最需要张贴的的标志是A.禁止吸烟B.禁止带火种C.可回收塑料D.节约用水7、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
综合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同步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B.低碳理念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可以直接用水灭火D.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生活废水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2、下列图标是化学实验室部分药品柜贴有的标签。
储存酒精的药品柜应贴的图标是A.B.C.D.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液氧—混合物B.氯酸钾—氧化物C.干冰—纯净物D.天然气—新能源4、自动灭火陶瓷砖在发生火灾时,砖会裂开,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
此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5、运输乙醇或汽油的车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B.C.D.6、下列总结的化学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7、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方法正确的是A.室内着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D.家里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8、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
下列物质属于新能源的是A .可燃冰B.太阳能C.石油D.煤9、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若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在着火的初期,正确做法是A.打开门窗通风B.拨打电话求救C.乘坐电梯逃生D.用灭火器灭火10、“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2020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评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Ca 40一、快乐点击(每小题4分,共32分)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A.C+O2CO2B.Mg+2HCl MgCl2+H2↑C.CaO+H2O Ca(OH)2D.CO2+C2CO2.“低碳生活”深入人心。
倡导“低碳生活”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臭氧层破坏B.抑制酸雨发生C.抑制温室效应D.抑制土地沙漠化3.下列做法与“创建卫生城市,建设水绿盐城”不吻合的是( )A.植树种草B.就地焚烧垃圾C.节能减排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4.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厨房天然气管道着火,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5.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6.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用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没有水珠出现的是(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PM2.5含量高易导致雾霾天气。
下列燃料燃烧时,不会引起大气中PM2.5增多的是( )A.氢气B.煤炭C.汽油D.柴油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温度有关,其中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的实验是( )编号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装置现象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二、积累运用(共22分)9.(8分)济南市公交系统适应形势发展,推广使用节能减排的双燃料公交车,这种公交车是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
下图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检测内容: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得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绥化)下列图标中。
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A )2.(2016·湘潭)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B.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D.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3.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
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B )A.煤矿中因遇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4.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 )A.减少煤的浪费 B.减少氧气的消耗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才能燃烧得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D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2017·湘潭)风吹灭蜡烛,主要灭火原理是( D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消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7.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石油是“清洁燃料”C.石油主要由多种物质组成 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8.(2017·桂林)2017 年 5 月 18 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在南海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A )A.甲烷水合物 B.一氧化碳 C.氢气 D.氨气9.(2017·内江)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
初中化学同步训练人教9年级全一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概念。
(1)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__________叫做燃烧。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
2.灭火的原理。
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______的条件:(1)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______。
(2)隔绝________。
(3)使温度降低到______。
3.爆炸与安全。
(1)可燃物在________的空间内急剧地________,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________,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________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________。
(3)易燃、易爆物遇到明火、________或撞击时,极易燃烧或发生爆炸。
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4.具备以下条件即可使物质燃烧的是( )。
A.足够多的可燃物B.只要氧气与可燃物接触C.只要是可燃物的着火点足够低D.只要可燃物在氧气中达到一定的温度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实验内容:如下图所示:实验现象:热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__,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用导管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________。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温度要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要提示】我们所见到的燃烧一般都是可燃物在空气中或氧气中进行的燃烧,事实上,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有些燃烧还可以在氮气或二氧化碳等非氧环境中进行。
【触类旁通】1.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起到的作用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练习(共4套新人教版)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知识点 1 燃烧的条件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都是含碳元素的物质 C.火箭升空是利用燃烧放出的巨大能量 D.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不能燃烧 2.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7-1-1所示和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
图7-1-1 (1)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填“燃烧”或“不燃烧”,下同),水下的白磷________。
对比这两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填“燃烧”或“不燃烧”,下同),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
对比这两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4.用下列灭火器给图书馆灭火,不会对图书资料造成损坏的是(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水基型灭火器 D.高压水枪 5.如图7-1-2所示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图7-1-2 6.应用灭火的原理解释下列现象或措施。
(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燃烧的蜡烛在倒扣的烧杯中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向燃着的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使之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 s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物,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8.2016•盐城如图7-1-3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7-1-3 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 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 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9.依据如图7-1-4所示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图7-1-4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 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0.某校研究性小组用手持技术分别测量蜡烛、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的氧气含量的变化,得到如图7-1-5所示数据(横坐标为反应的时间,纵坐标为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7-1-5 请结合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白磷在该密闭容器中熄灭后,容器内没有氧气了 B.只要氧气浓度大于15.46%,蜡烛就能继续燃烧 C.当氧气浓度小于3%,白磷不能继续燃烧 (3)通过数据分析你对燃烧需要氧气有什么样的新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结合实验数据,设计实验证明在密闭容器中燃
烧的蜡烛熄灭后容器中还有氧气。
(写出设计的思路和能证明结论的
现象即
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图7-1-6为改进后的测量空气中氧气体
积分数的实验:实验时,先在试管和导管中装满水,测得水的体积为
V1,然后将水倒出,加足量白磷,如图,水浴加热,待白磷充分燃烧后、冷却,打开弹簧夹,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减小了V2,则V2V1的值最有可能为________。
图7-1-6 A.21% B.20% C.18% D.15% E.13% 11.2017•昆明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用水灭火是为了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D.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 12.2017•广州
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加热就能燃烧 C.遭遇火灾要及时拨打“119”报警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的着火点 13.2017•贵阳节选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
图7-1-7 如图7-1-7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 1.B [解析] 很多可燃物不含碳元素,比如镁条、硫黄等。
2.(1)燃烧不燃烧燃烧需要氧气 (2)不燃烧燃烧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通入氧气(或空气) (4)温度达到可
燃物的着火点 3.D 4.A 5.B [解析] A、C、D中的蜡烛熄灭都与隔绝氧气有关;B中的蜡烛熄灭是由于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6.(1)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隔绝空气(或氧气) (4)使温度降到着火
点以下 (5)隔绝空气(或氧气) 7.B [解析] “火立熄”炸开释放的粉末及不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8.A 9.(1)4P+5O2=====
点燃2P2O5 (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①中b通入N2,红磷不燃烧;②中b通入O2,红磷燃烧 10.(1)4P+5O2=====点燃
2P2O5 (2)A (3)燃烧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而不仅仅是需要氧气 (4)
将白磷放入蜡烛熄灭后的容器中,水浴加热,观察到白磷能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白烟(不要求学生考虑到“密闭容器中无法在事后放置白磷,必须在蜡烛燃烧之前先将白磷放进容器中”这个问题,只要体现用白磷检测剩余空气中的氧气即可) (5)C 11.C [解析] 可燃物与
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档案失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12.B [解析] 红磷的着火点较高,在常温下不能燃烧。
13.需要氧气4P
+5O2=====点燃2P2O5 化合反应 [解析] 热水中的白磷具有可燃性,温度也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是没有燃烧,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通入氧气后白磷在水下燃烧,进一步证明了燃烧需要氧气;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知识总结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反应条件反应程度反应现象联系燃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剧烈发光、放热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实质都
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化学性) 爆炸在有限的空间里急速燃烧,热量来不及散失非常剧烈发光、放热、爆炸缓慢氧化跟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缓慢放热不明显,不易觉察自燃跟
氧气接触,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温度逐渐达到着火点由缓慢转成剧烈由不明显到发光、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