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诺氏液与解离液的区别定稿版

合集下载

卡诺氏固定液

卡诺氏固定液

固定液的重要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要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性,达到优良染色效果。

单纯的固定液一般难以达到这些要求,因此在实验中使用两种混和的固定液。

由于Carnoy首先使用的甲醇和冰乙酸混合液而称的卡诺氏固定液是效果良好的固定液。

Carnoy固定液(甲醇:冰乙酸=3:l)每次使用前需临时配制,长时间放置影响固定效果,固定时间15分钟至24小时,冰箱、室温均可。

必要时可改变甲醇和冰乙酸的比例,冰乙酸比例增加,利于细胞膨胀、染色体铺展,但易导致细胞破裂、染色体散失。

水稻根尖染色体标本制备作者: biozxp 发布日期: 2006-4-04 查看数: 22 出自: 1.取材:选取水稻种子,充分浸种后,将它们摆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内,在约28℃条件下发芽培养,当胚根长至1~1.5cm时,剪下备用。

2.预处理压片法:采用0.1%秋水仙素处理2h左右去壁低渗法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处理处理方法0.002mol/L8-羟基喹啉α-溴萘饱和溶液低温(-4℃)卡诺氏Ⅰ固定液处理时间(h)1 24 24 24注:卡诺氏Ⅰ固定液乙醇:冰醋酸(3:1)3.固定卡诺氏Ⅰ固定液,固定时间以不超过24h为宜。

经过固定的材料如不及时使用,可经90%酒精换到70%酒精各半小时,再换入一次70%酒精,在0~4℃冰箱内备用。

去壁低渗法a.将3固定的材料用DDW洗净后,0.075mol/LKCL溶液室温条件下处理约30min。

b.酶解去壁吸取低渗液,加入1%混合酶液(1%果胶酶与1%纤维素酶的混合液,均为Sigma公司),28℃左右,酶解4.5~5h.酶解过程中,将材料瓶轻轻摇动1~3次,使材料与酶液充分接触。

c.后低渗吸取酶液,用DDW冲洗材料2~3次,然后在DDW中停留30min。

d.重固定吸取低渗液后,加入新配制的卡诺氏Ⅰ固定液,固定时间约20min。

e.标本制备吸取固定液后,将根尖捣碎,再滴入新鲜固定液3~5滴,制成细胞悬液,充分搅匀。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梳理【新人教版】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梳理【新人教版】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一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注意:a、溶液是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液体。

b、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实验9-2)d、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分子间有间隔)e、溶质的质量是指分散到液体中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未溶解的部分不能算在内。

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但溶剂只能是一种。

f、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g、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不同。

一般来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在水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溶液的用途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得快,制造某些产品的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缩短生产周期。

(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植物吸收的养料必须以溶液形式存在,医疗上用的多种注射液也都是溶液。

名称:溶质在前,溶剂在后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4、浊液分悬浊液和乳浊液(实验9-4)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振荡后都呈混浊状态,静置后都分为两层。

5、乳化现象(1)乳化剂: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做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就叫乳化作用。

卡诺氏液

卡诺氏液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卡诺氏液
简介:
卡诺氏液、Carn oy 固定液(Carnoy's Fluid)又称卡诺氏固定液,主要由乙醇、乙酸等混合而成。

适用于一般动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动植物压片及石蜡切片等,有极快的渗透力,固定最多不超24h 。

其特点是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性,达到优良染色效果。

推荐用于RNA 和DNA 染色的组织固定,亦可用于糖原染色的组织固定,能够使糖原呈细微颗粒状。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一般小块组织固定30~40min 。

2、 稍大块组织2~4h 。

3、 如果组织块大,可适当延长固定时间,但不宜超过24h 。

注意事项:
1、 Carnoy 固定液对人体有一定的损害,请小心操作。

不宜用于固定脂类染色的组织。

2、 组织取材的厚度不同,固定时间也不同。

3、 温度对固定的影响很明显,提高温度可以加速固定作用,但温度不宜过高。

4、 取出新鲜组织后,应及时固定,无法及时固定时,应保存于生理盐水中及时送检。

5、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编号 名称 DF0019 DF0019 Storage Carnoy Fluid 100ml 50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卡诺固定液、解离液、改良的苯酚品红试剂的配制

卡诺固定液、解离液、改良的苯酚品红试剂的配制

1.卡诺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3:1 配制1L固定液:无水乙醇750ML,冰醋酸250ML.
2.解离液:95%的乙醇:浓盐酸=10:8 配制1L解离液:95%的乙醇555.56ML,浓盐酸444.44ML.
3.改良的苯酚品红
1.苯酚品红染色液的配制:
(1)母液A:取0.3g碱性品红,溶解在10ml的70%乙醇(可长期保存)。

(2)母液B:将母液A加入90ml的5%苯酚水溶液中(2周内使用)(3)染色液:取母液B90ml,加入12ml冰醋酸和12ml的37%的甲醛,即为苯酚品红溶液。

2.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的配制:取50ml苯酚品红染液,加入950ml 的45%冰醋酸和18g山梨醇,即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刚配置染色效果差,但是放置2周后,效果会越来越好。


附加:
4.希夫试剂(Schiff)的配制:将0.5g碱性品红(basic fuchsin)溶于100mL
热蒸馏水中,使之充分溶解,待溶液冷却至50℃时过滤,再冷却到25℃时加入1 mol盐酸(HCl)10mL和1g亚硫酸氢钠(NaHSO3)或1.5g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放置暗处,静置24h后,加0.25~0.5g活性炭摇荡1min,过滤,溶液呈无色,装入棕色瓶中塞紧瓶塞,保存在冰箱内(0~4℃),用前预先取出,使之恢复至室温后再用。

如溶液呈粉红色就不能用,须重配,一般配完2天之内使用。

药剂学笔记(液体制剂全).

药剂学笔记(液体制剂全).
2.附加剂:矫味剂、着色剂、助溶剂、抗氧剂、防腐剂等。 3.用法:以量代称取,服有方便。 4.某些药物只能以溶液形式发出如过氧化氢溶液、氨溶液等。性质稳 定的常用药物,为了便于调配处方,可制成高浓度的贮备液(又称倍 液),供临时调配用。 5.制备方法:溶解法、稀释法、化学反应法 6.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检→包装→溶液剂 7.化学反应法使用于原料不足,严重污染
些药物的水解

与水混合时产生热效应及体
积缩小效应,故稀释时应凉
至室温后再调至需要浓度
2. 丙 二 性质与甘油相似,内服及肌注 与水的混合溶剂能

用。有辛辣味。
延缓药物水解,对
药物在皮肤和黏膜
上有一定的促渗透
作用。
4
3. 聚 乙 分子量为 300~600 时,无色透 洗剂中增加皮肤的
二醇 明液体。
称盐析。加入大量脱水剂(如乙醇、丙酮)也使高分子化合物分 离沉淀。 ➢ 高分子溶液久置自发凝结而沉淀,称陈化现象。 ➢ 光、热、pH、射线、絮凝剂等影响下,高分子化合物可凝结沉淀, 称絮凝现象。
一 溶胶剂 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微细粒子以 1-100 微米大小的粒子状态分散
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又称疏水胶体。 性质:1.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 2.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3.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一、糖浆剂 (一)糖浆剂: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二)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浓度 85%(g/ml)或 64.7%(g/g)。 (三)用途
1、单糖浆:矫味剂、助悬剂、防腐(脱水性、高浓度) 2.矫味糖浆:如橙皮糖浆,用于矫味、助悬 3.药物糖浆:含有药物、治疗作用。 (四)制备 (1)溶解法 热溶法:溶解速度快,易过滤、杀菌、易除去杂质,但加热过久, 转化糖含量增加,颜色变深。适用于热稳定药物和有色糖浆

卡诺氏液的作用

卡诺氏液的作用

卡诺氏固定液(Carnoy's Fluid) 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有极快的渗透力,根尖材料固定15—20min即可,花药则需1h左右,此液固定最多不超过24h,固定后用95%酒精冲洗至不含冰醋酸为止;如果材料不马上用,需转入70%酒精中保存.固定液的重要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要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性,达到优良染色效果。

配方:无水酒精3份:冰醋酸1份或无水乙醇6份,氯仿3份,冰醋酸1份。

龙胆紫,其1~2%溶液俗称紫药水,是人们所熟悉的外用药。

龙胆紫为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因其阳离子能与细菌蛋白质的羧基结合,影响其代谢而产生抑菌作用。

它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对白色念珠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它杀菌力强,对组织没有刺激性,也没有毒性和副作用。

醋酸洋红常被用作核、染色体的固定和染色剂。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即“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时,对染色体进行染色,需要用碱性染液,此时可以使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染液。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对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染色效果与醋酸染洋高中生物试验中试剂和药品的作用如下:1、斐林试剂作用:鉴定还原性糖:C6H12O6、果糖、麦芽糖、乳糖等。

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如用于鉴定组织液中有否还原性糖、糖尿病人尿成分分析、酶专一性探索等。

2、班氏尿糖定性试剂使用方法同斐林试剂,所不同的是班氏试剂可长期使用。

3、双缩脲试剂作用:鉴定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产生紫色反应。

也可用于鉴定多肽。

4、苏丹Ⅲ作用:鉴定脂肪,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作用:用于洋葱根尖的解离,即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能杀死细胞固定。

6、质量浓度为0.01g/mL的或0.02g/mL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作用: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解离液的组成

解离液的组成

解离液的组成
解离液也被称为分离液,是一种广泛用于分离,纯化和测定有机和无机物质的溶剂体系。

它由不同的组分组成,每种组分可以溶解,也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或者形成不溶性物质。

解离液最常用于离心机和湿润粉碎测试等实验室中的系统研究,通常由水、有机溶剂、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和缓冲剂组成。

首先,解离液中的水是最重要的组分,它在解离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它能溶解和混合大多数非极性物质,如一些有机分子、化学物质和其他无机物质。

同时,水还可以混合极性物质,使其能够形成溶液。

然而,解离液的构成成分往往不仅局限于水,而是加入兼性有机溶剂,以减少其表面张力和促进溶解力。

有机溶剂的类型容易根据环境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是氯代烃、烷烃和烯烃,还有一些是烃醇和醛。

有机溶剂还可以促进溶解力,使得含有更复杂结构的有机物质可以溶解,从而被分离出来。

其次,解离液还可以添加一些添加剂,比如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钾、单硫酸钠等,它们可以增强溶解性,改变温度,控制pH,防止系统的氽、氧化,同时阻止物质的沉淀和重新析出,从而改善分离效果。

此外,解离液中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来改变溶液的表面张力,使溶液更容易溶解,形成更稳定的分子结构,从而改善分离效果。

最后,解离液中还可以添加一些缓冲剂,它们可以稳定溶液中的酸碱度,使分离系统能够在一定的PH范围内工作,以保持更好的分离性能。

例如,电离缓冲剂可以提高分离液的稳定性,使溶液能更好
地改变温度和pH,从而改善分离的性能。

综上所述,解离液的组成主要分为水、有机溶剂、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和缓冲剂,它们可以使解离液具有更强的溶解性和混合性,从而改善解离液的分离性能,使解离液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解离液的组成

解离液的组成

解离液的组成
解离液是指层间萃取中用于分离物质的一种特殊溶液,是新兴的一种试剂,由多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于金属、化合物、有机物等的萃取分离理化分析,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矿物质学、农业科学和药物学等领域。

解离液是由不同组分组成的,比如酸、碱、盐、缓冲剂等。

酸一般是作用于金属物质、有机物质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由于酸具有较强的溶解度,可以将物质完全溶解,从而促进萃取。

碱一般是用于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有助于萃取的完整性。

盐一般是用来减少萃取液的pH值,金属物质和有机物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更易溶解。

缓冲剂一般是用来维持萃取液的稳定性,能够准确测定出原料中各种物质的组成及含量。

此外,解离液还可以用一些添加剂来改变其组成和性质,以满足不同实验室实验的要求。

有些常用的添加剂,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高分子、硅油等,可以改善萃取液的分离性,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萃取液的比重也是改变解离液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若比重过大,会使萃取液的分离性变差,从而降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比重过小则会导致萃取液过多,从而降低萃取效率。

因此,比重要适中,以便有利于调整萃取液的分离性,优化萃取效果。

总之,解离液组成较复杂,是萃取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解离液的成分和比重的选择会影响萃取的分析性能。

解离液的组成不仅受
分析目的的限制,还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因此必须根据实验的要求合理选择解离液的组成和比重,以及合适的添加剂,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药物的酸碱度、解离度与PH值的关系

药物的酸碱度、解离度与PH值的关系

药物的酸碱度、解离度与PH值的关系
药物的酸碱度、解离度与PH值的关系
绝大多数药物属于弱酸性或者弱碱性有机化合物,在体液中均不同程度的解离,分子型(非解离型)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型(解离型),由于带有电荷,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脂质层,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

药物解离程度取决于体液的PH值和药物解离常熟K a ,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为pKa,表示药物的解离度,是指药物解离50%时候所在体液的PH,各药都有固定的pKa,依据哈德森哈赛吧公式计算而得。

举例如下:人体胃液的PH值是1.5,下面最易吸收的药物是
A 奎宁(弱碱pKa8.0)
B 卡那霉素(弱碱pKa7.2)
C 地西泮(弱碱pKa3.4)
D 苯巴比妥(弱酸pKa7.5)
E 阿司匹林(弱酸pKa3.5)
本题考查药物的酸碱度、解离度、和pKa对药效的影响。

首先,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不易解离,分子型居多,易吸收,选择D和E 选项,接下来要用到一组公式,药理学本科6页,如下图所示:
通过计算,苯巴比妥的离子型/非离子型的比值为1/1000000,而阿司匹林的离子型/非离子型的比值为1/100。

在同一PH值下比较,二者分子相同,通过比较分母,苯巴比妥分母值大,解离度小,也就是说分子型的药物居多,容易吸收。

总结: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pKa值越大,解离度越小,分子型药物居多,越容易吸收。

同理我们也可以推导出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下的结果。

解离的定义化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解离的定义化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解离的定义化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解离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化合物在溶液或反应过程中分解成离子或原子的过程。

解离的定义化学是指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的量或浓度来描述溶解度的概念。

在化学反应中,解离是一个常见现象,可以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

解离与平衡的关系也是化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解离的概念、化学反应中的解离以及解离与平衡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解离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并展望解离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和安排方式,它对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和逻辑思路的清晰性至关重要。

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解离的概念和背景,引起读者对解离的兴趣。

其中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解离的定义和重要性;文章结构部分则说明了本文的整体组织架构;目的部分则阐明了本文旨在探讨解离在化学中的应用和未来研究方向。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包括解离的概念、化学反应中的解离以及解离与平衡等几个方面。

以解离的概念为开篇,介绍了解离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接着讨论了化学反应中解离的过程和机制;最后探讨了解离与平衡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解离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展望。

总结解离的重要性,强调解离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价值;探讨解离在化学中的实际应用,展示解离理论在实践中的成果;展望未来解离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解离领域仍有待深入探讨和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解离在化学中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解离与平衡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解离现象的概念和化学反应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解离的概念,揭示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解离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展望解离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深化对解离现象的认识,进一步拓展对化学反应和平衡的理解,以及了解解离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标准解离常数

标准解离常数

标准解离常数标准解离常数(pKa)是描述溶液中酸或碱的强弱的重要指标。

它是对溶液中酸性或碱性物质的离子化程度进行定量描述的常数,通常用于描述酸碱平衡的性质。

pKa的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数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

pKa的确定对于理解溶液中的酸碱平衡、化学反应的进行以及药物的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学领域中,pKa常被用来描述酸碱反应的平衡情况。

在一个给定的溶液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会发生离子化反应,形成带电离子。

pKa值越小的酸性物质在溶液中离子化的程度越高,而pKa值越大的碱性物质在溶液中离子化的程度越高。

通过pKa值的比较,可以确定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特性。

确定物质的pKa值通常需要进行实验测定。

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酸碱滴定实验来测定物质的pKa值。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逐渐改变溶液的pH值,观察物质的离子化程度的变化,从而确定其pKa值。

此外,还可以利用光谱学方法、电化学方法等手段来测定物质的pKa值。

准确测定物质的pKa值对于理解其化学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药物设计领域,pKa值的确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分子的pKa值会影响其在体内的溶解度、吸收性以及生物活性。

因此,在药物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分子的pKa值,以便合理地设计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标准解离常数pKa是描述溶液中酸碱性质的重要指标,对于理解化学反应、药物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测定物质的pKa值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pKa值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卡诺氏固定液

卡诺氏固定液

固定液的重要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要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性,达到优良染色效果。

单纯的固定液一般难以达到这些要求,因此在实验中使用两种混和的固定液。

由于Carnoy首先使用的甲醇和冰乙酸混合液而称的卡诺氏固定液是效果良好的固定液。

Carnoy固定液(甲醇:冰乙酸=3:l)每次使用前需临时配制,长时间放置影响固定效果,固定时间15分钟至24小时,冰箱、室温均可。

必要时可改变甲醇和冰乙酸的比例,冰乙酸比例增加,利于细胞膨胀、染色体铺展,但易导致细胞破裂、染色体散失。

水稻根尖染色体标本制备作者: biozxp 发布日期: 2006-4-04 查看数: 22 出自: 1.取材:选取水稻种子,充分浸种后,将它们摆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内,在约28℃条件下发芽培养,当胚根长至1~1.5cm时,剪下备用。

2.预处理压片法:采用0.1%秋水仙素处理2h左右去壁低渗法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处理处理方法0.002mol/L8-羟基喹啉α-溴萘饱和溶液低温(-4℃)卡诺氏Ⅰ固定液处理时间(h)1 24 24 24注:卡诺氏Ⅰ固定液乙醇:冰醋酸(3:1)3.固定卡诺氏Ⅰ固定液,固定时间以不超过24h为宜。

经过固定的材料如不及时使用,可经90%酒精换到70%酒精各半小时,再换入一次70%酒精,在0~4℃冰箱内备用。

去壁低渗法a.将3固定的材料用DDW洗净后,0.075mol/LKCL溶液室温条件下处理约30min。

b.酶解去壁吸取低渗液,加入1%混合酶液(1%果胶酶与1%纤维素酶的混合液,均为Sigma公司),28℃左右,酶解4.5~5h.酶解过程中,将材料瓶轻轻摇动1~3次,使材料与酶液充分接触。

c.后低渗吸取酶液,用DDW冲洗材料2~3次,然后在DDW中停留30min。

d.重固定吸取低渗液后,加入新配制的卡诺氏Ⅰ固定液,固定时间约20min。

e.标本制备吸取固定液后,将根尖捣碎,再滴入新鲜固定液3~5滴,制成细胞悬液,充分搅匀。

解离液的组成

解离液的组成

解离液的组成解离液是一种普遍用于工业及化学实验室中应用的溶剂。

它们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把被溶物完全溶解,有利于检查或实验。

解离液的组成包括水、油和各种添加物。

水为基础解离液,也是解离液的主要成分,占解离液的 90%-95%,它的摩尔重为18.02。

一般情况下,用纯水做解离液属于轻水,也可以使用各种含盐水如硫酸钠溶液或氯化钠溶液,这种水会增加溶剂的电导率。

油是指解离液中的石油成分,它大部分是经过精炼的矿物油。

它有着较高的溶解力,可以有效地将细小颗粒和介质溶解,大大提高了解离液的容量和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油的摩尔重在18.8-20.0之间,多为20~22。

一般情况下,添加物是根据溶物的膜法性质选择的,可以改变解离液的稳定性,提高溶解度,以保证实验的精度,和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添加物可以分为有机添加物和无机添加物。

有机添加物指的是含有碳的物质,一般是矿物油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好的溶解能力。

无机添加物一般是各种硝酸盐、氢氧化物和氟化物,这类添加物能够改变解离液的稳定性,具有很强的抗氧性,可以有效地促进溶解过程,从而有效地减少溶解所需要的时间。

还有一类特殊的添加物是抗热腐蚀剂,它主要用于高温腐蚀溶解剂,可以抑制腐蚀的发生。

例如,它可以抑制金属溶液中的氧气反应,从而防止溶液的氧化腐蚀,提高溶液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解离液的组成是由水、油和添加物组成。

水作为解离液的主要成分,有着良好的溶解能力,可以用来溶解细小颗粒和介质,以提高实验精度。

油和添加物则可以改变解离液的稳定性,提高溶解度,促进溶解过程,并能够抗氧。

抗热腐蚀剂还可以抑制腐蚀的发生,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因此,解离液的组成很重要,应根据实验的要求和特性,选择合适的添加物,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卡尔.费休试剂分类

卡尔.费休试剂分类

卡尔·费休试剂
注意事项
★电量法检测时,加电解液前应洗净电解池,并使其充分干燥;调平衡点加水要细心控制以免水过量。

这样可保证更快达到初始平衡点。

★电量法检测时,有时很难达到终点,原因是:电解液失效;电解池密封不好;电解池壁上有残余水分;电解池的测量电极被污染而没及时清洗。

★电量法卡氏试剂有时颜色变浅并不说明失效,通过调节初始平衡点或加入中和液仍可使用。

★有些样品会和卡氏试剂发生副反应,使检测结果不准,应用间接的检测水分。

★卡氏试剂应在干燥阴凉处保存,开盖后最好放在干燥器中保存。

不能食用,避免与皮肤接触。

远离明火。

中药化学名词解释

中药化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总论1.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作用的化学成分称有效成分。

2.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称为有效部位。

3.溶剂提取法:根据被提取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合适的溶剂和方法将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

4.相似相溶原则:极性成分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成分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5.浸渍法:将药材粗粉装入适宜容器中,加入适量溶剂(多用水和乙醇)浸泡提取的方法。

6.煎煮法:将药材饮片(或粗粉)置适当容器中,加水加热煮沸,将所需成分提出来的方法。

7.渗漉法:将药材粗粉用适当溶剂湿润膨胀后(多用乙醇),装入渗漉筒中从上边添加溶剂,从下口收集流出液的方法。

8.回流提取法: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在提取器上安装一冷凝管,使溶剂蒸气冷凝后又回流到烧瓶中,进行反复提取的方法。

9.连续回流提取法: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在提取器上安装一索氏提取器或连续回流装置,使溶剂蒸气冷凝后又回流到烧瓶中,进行反复提取的方法。

10.水蒸气蒸馏法: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与水一起蒸馏或通入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性成分和水的混合馏出液体的方法。

11.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集提取和分离于一体,又基本上不用有机溶剂的新技术。

12.酸碱溶剂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酸碱性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13.溶剂分配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14.分级沉淀法:在混合物水溶液中加入与该溶液能互溶的溶剂,改变混合物组份溶液中某些成分的溶解度,使其从溶液中析出来的方法。

15.专属试剂沉淀法:某些试剂能选择性地沉淀某类成分的方法。

16.盐析法:在水提取液中加入无机盐(如氯化钠)达到一定浓度时,使水溶性较小的成分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较大的成分分离的方法。

17.分馏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18.膜分离法: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以外加压力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混合物溶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ka标准和pka标准

ka标准和pka标准

ka标准和pka标准Ka标准和pKa标准。

Ka标准和pKa标准是化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在酸碱平衡和化学反应动力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首先,我们来看Ka标准。

Ka表示酸的解离常数,它是描述酸在水中解离的强弱程度的指标。

具体而言,Ka值越大,说明酸的解离程度越高,酸性越强。

Ka值的计算公式为,Ka= [H+][A-]/[HA],其中[H+]表示氢离子浓度,[A-]表示酸根离子浓度,[HA]表示未解离酸的浓度。

Ka值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通常以10的幂的形式表示,比如10^-3、10^-5等。

在化学反应中,Ka值可以用来预测酸性溶液的强弱,从而指导实验操作和化学反应的进行。

与Ka标准相对应的是pKa标准。

pKa是指以10为底的Ka的负对数,即pKa=-logKa。

pKa值越小,表示酸的强度越大,解离程度越高。

pKa值的计算可以通过Ka值的负对数得到,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Ka值的范围(通常很大)转化为一个较小的范围,方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pKa值常常用来比较不同酸的强弱,指导化学实验的设计和酸碱中和反应的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Ka标准和pKa标准常常结合使用。

比如在药物设计和生物化学中,研究人员常常需要了解药物分子的酸碱性质,以便确定其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通过测定药物分子的pKa值,可以预测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解离状态,从而指导药物的设计和合成。

另外,pKa值还可以用来评估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为化学工业生产和新材料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Ka标准和pKa标准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酸碱平衡和化学反应动力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这两个标准的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指导实验操作和化学工艺的优化,促进新药物和新材料的研发。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Ka标准和pKa标准。

圣才学习网

圣才学习网

mol / L
则pC2 H 5OH 2 = 4 pC2 H 5OH 2与水溶液中pH的意义相当
计量点后 计量点后: (1)如 )
[NaOH ] = 10 −4 mol / L
则 pH=14-pOH=14-4=10 = - - = (2)如 [C 2 H 5ONa ] = 10 −4 mol / L )
[SH ] = [SH ][H ]

所以
K =K K
SH SH a b
看作常数, 将[SH]看作常数,定义 看作常数
K
S
=
[SH ][S ]
+ 2 −
溶剂的自身离解常数(质子自递常数 离子积 溶剂的自身离解常数(质子自递常数,离子积) 如
H 2O + H 2O = H 3 O
+
+ OH

K
W
= H 3O
总结: 总结:
在溶剂中的酸强度决定于 在溶剂中的酸强度决定于HA的酸度和溶剂 ● 酸HA在溶剂中的酸强度决定于 的酸度和溶剂 SH的碱度,即决定于酸给出质子的能力和溶剂接受 的碱度,即决定于酸给出质子的能力和溶剂接受 的碱度 质子的能力;同理, 在溶剂中的碱强度决定于 质子的能力;同理,碱B在溶剂中的碱强度决定于 在溶剂中的碱强度决定于B 的碱度和溶剂SH的酸度 即决定于碱接受质子的能 的酸度, 的碱度和溶剂 的酸度,即决定于碱接受质子的能 力和溶剂给出质子的能力。 力和溶剂给出质子的能力。 在水中的弱酸溶于碱性溶剂, 增强其酸性 ● 在水中的弱酸溶于碱性溶剂,可增强其酸性 ,在 水中的弱碱溶于酸性溶剂,可增强其碱性,例如: 水中的弱碱溶于酸性溶剂, 增强其碱性,例如: 其碱性 某酸的 Ka HA = 10 -3,分别溶于两溶剂中 ( Kb SH = 10 -1 Kb SH *= 10 2 ) 弱酸) 在 SH 中Ka = 10 -3× 10 -1 = 10 -4 (弱酸) SH *中Ka = 10 -3× 10 2 = 10 -1 (较强酸) 较强酸) 中 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使在水中不能准确滴定的物 质变为可滴定。 质变为可滴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诺氏液与解离液的区别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解离液:常用于根尖等细胞的涂片,它能使细胞壁中层(果胶质)溶解,而使细胞分开。

配方:酒精(体积分数95%) 1份,浓盐酸(质量分数15%) 1份,二者混合即成。

盐酸水解时间对染色效果影响很大,水解时间短,易着色但较难压片;水解时间长,染色慢而色淡;超过20min或水解温度过高,往往染色极淡,或染不上色。

各种材料最合适的时间有差别,一般来说,大染色体材料水解时间可较长,小染色体材料宜短。

解离就是用要药液使组织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便于最后制片时能被压成一薄层进行显微观察。

解离液中酒精的作用是迅速杀死细胞,固定细胞的分裂相(将洋葱根尖剪下后,如果不立即投入固定液中将其杀死并令其各种细胞结构凝固,那么,整个根尖将一个分裂期细胞也找不到!);而盐酸能溶解果胶,从而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的目的。

另外解离时间不宜过短,否则根尖未充分解离,压片时细胞分不开;但又不能太长,否则使根尖过分酥软,无法进行漂洗和染色,且染色体成分被破坏。

这一步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漂洗的目的是去除根中多余的解离液,特别是盐酸,防止解离过度,破坏染色体结构。

(注:不是因为染色时用的是碱性染料龙胆紫,酸与碱发生反应会影响染色效果,龙胆紫溶液呈酸性,而碱性染料是根据染料物质中助色基团电离后所带的电荷来决定。

一般来说,助色基团带正电荷的染色剂为碱性染色剂,反之则为酸性染色剂。


((但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不能用盐酸和酒精来“解离”动物组织。

动物细胞不分散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嵌入到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内,有的还形成凹凸式镶嵌结构。

盐酸和酒精都不能破坏这两种结构,因此无法用盐酸和酒精来“解离”动物组织,只能用胰蛋白酶.对于植物细胞,胰蛋白酶也没法发挥作用。

))
固定液(卡诺氏液):卡诺氏固定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有极快的渗透力,根尖材料固定15—20min即可,花药则需1h左右,此液固定最多不超过24h,固定后用95%酒精冲洗至不含冰醋酸为止;如果材料不马上用,需转入70%酒精中保存.固定液的重要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要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性,达到优良染色效果。

配方:无水酒精3份:冰醋酸1份或无水乙醇6份,氯仿3份,冰醋酸(乙酸)1份。

卡诺氏固定液主要是固定细胞形态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能提高染色效果,但是并没有解离的作用。

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

在高中课本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液的酒精其实就有固定的作用,我想这是为了简化实验程序,因为不经过单独的固定步骤,实验结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如果你在大学再做这个实验,就会有固定这一步了,固定之后还要解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