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常规监护与治疗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ICU(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医院中最关键的部门之一,负责治疗和监护重症患者。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ICU管理制度的具体规范和操作流程。
I. 入院管理1. 患者接收:当患者从急诊科或其他科室转入ICU时,负责接收的医护人员应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患者接收工作。
包括核对患者信息、核实诊断、评估病情、记录护理相关信息等。
2. 病历文书:患者入住ICU后,操作人员应及时建立电子病历,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方案等重要信息。
所有医护人员都应熟悉并掌握正确的病历记录方法。
II. 医疗操作1. 监护设备操作:ICU内的监护设备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工具。
医护人员应熟悉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照医院制定的操作流程正确连接、调试和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
2. 药物管理:ICU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量药物治疗,因此药物管理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必须了解药物的使用剂量、途径和注意事项,并遵守给药速度、时间和频次等规定。
3. 病情监测:ICU患者的病情监测是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异常状况的关键。
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液检查结果等,并将监测数据及时录入患者病历。
III. 护理管理1. 人员配置:ICU护理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配置。
负责制定人员管理计划的管理人员应确保每个班次都有足够数量的护理人员,并保持沟通和配合的良好状态。
2. 感染控制:ICU是感染控制的重点区域,医护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指南和制度执行消毒操作,包括洗手、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严格隔离措施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 病情交接:ICU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所以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接要求十分严格。
在交接班时,原班人员应如实向接班人员交代患者病情、特殊需求、治疗计划等重要信息。
IV. 紧急处理1. 紧急事件应急:ICU是处置紧急事件的重要场所,因此应建立完善的紧急处理机制。
ICU制度
ICU工作流程我院ICU主要负责全院各科危重病人的监护、治疗,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一、医疗管理1、ICU是医院一独立科室,有专职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进行每天24小时的监护和治疗。
2、ICU医疗上采取全封闭式管理模式。
1)、由ICU医生负责对病人的每日查房和开医嘱等医疗工作。
2)、原病房主管医生及上级医生原则上每日巡视病人至少一次,根据病情需要随时到ICU与有关医生商讨诊疗问题,需要改医嘱时,应与ICU医生共同研究取得共识后由ICU医生负责更改。
3)、ICU医生应和原主管医生保持联系,疑难问题需请其它专科会诊时,由ICU 医生或双方医生协商作出决定,意见不统一时,由ICU主治以上上级医生或双方医生协商作出决定,病例会诊讨论由ICU主任主持,并上报医务部,必要时由医务部组织。
4)由门急诊直接收入ICU的危重病人,需请相关科室会诊的,由ICU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电话或书面请求会诊,相关科室接到电话或会诊申请书后,即刻到ICU会诊协助诊疗。
3、病人转出ICU48小时内确定的院内感染仍属ICU感染,感染日期为转出日期,由接收科主管病人的医生填写院感病例登记表。
且在感染日期一栏用红笔注“ICU”并向ICU反馈。
4、ICU医生必须严可知遵守《医院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主动、积极,协助其它科室专科医生的工作。
二、收治范围原则上凡生命体征不稳定和(或)高危需要进行监护治疗的患者。
1、ICU收治全院各科有抢救价值及在经济上有支付能力的危重病人,特殊情况除外。
2、门、急诊病人需要生命支持治疗,而非需经急救绿色通道进行救治的危重病人在与ICU联系后可由急诊直接收入ICU。
3、重大手术后病人和需要进行麻醉复苏的病人。
4、其他科术后病人术后需要特别监护、护理治疗的病人。
5、下列情况者原则上不能进入ICU:1)、传染病患者。
2)、特殊感染患者。
3)、经济上无支付能力者。
4)、上述三者情况在特殊情况下,经医院及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除外。
重症监护室(ICU)工作制度
重症监护室(ICU)工作制度重症监护室(ICU)工作制度一、病人的管理(一) ICU职责: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生命体征稳定、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营养支持、感染防治、各种检测、监护等。
(二) 专科情况专科决策、专科处理,每天实行专科查房。
(三) 临床科室ICU之间须相互理解通力协作。
严重复合伤、跨科病人、重大治疗方案的更改、实施、病人进出ICU适应症的选择等问题,原则上由ICU与各科共同协商,ICU 须充分尊重专科处理意见。
当治疗方案出现分歧时,可通过院内会诊。
当进适应症及转出方向发生分歧无法解决时,由ICU主任决定,权力与责任同在。
(四) ICU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加快周转,提高使用率。
(五) 与医疗管理有关的各项制度,如:疑难病人讨论,死亡讨论等按统一规定执行,必要时ICU与相关科室共同参与。
(六) ICU与临床科室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原则二、ICU收治原则及疾病范围ICU是收治危重病人的地方,凡生命体征不稳或目前虽稳定但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者,可入ICU。
具体疾病:(一)各种严重休克;(二)严重心力衰竭;(三)严重心肌梗塞;(四)严重心律失常;(五)急性肺损伤,ARDS;(六)严重呼吸衰竭;(七)严重急性肾功能不全;(八)严重肝功能不全;(九)MODS(MOF) ;(十)DIC;(十一)严重代谢功能障碍;(十二)昏迷;(十三)严重体液;(十四)各种严重中毒;(十五)严重中暑;(十六)严重创伤及多发伤;(十七)挤压综合征;(十八)脂肪栓塞综合征;(十九)严重产科并发征;(二十)心肺脑复苏术后;(二十一)重大手术、操作、全麻等术后(心脏手术后、肺切除术后、缩窄性心包炎术后、食道、纵膈、横膈等疾病术后、颅内肿瘤术后、颅内血管疾病开颅术后、腹部肿瘤根治疗术后、布加氏综合征术后、肝脏切除术后、胰十二指肠术后、复杂胆道术后;全胃切除+淋巴清扫术后、大动脉瘤术后、脏器移植术后、颈胸椎术后、肾功除术后、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子宫全切盆腔清扫术后、高龄、高危患者术后、其他手术后出现生命体征不稳者等)。
ICU病房的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ICU病房的分级护理服务标准【引言】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用于治疗重症患者的特殊病房,提供高度专业化和个体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为了确保ICU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ICU病房的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病房的分级护理服务标准,包括不同护理级别的定义、护理服务内容、护理人员要求等。
【一、分级定义】1. 一级护理:适合于病情稳定、需要常规监护和护理的患者。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无需特殊护理措施。
2. 二级护理:适合于病情较为稳定,但需要更频繁监护和护理的患者。
患者可能存在轻度并发症,需要较为复杂的护理措施。
3. 三级护理:适合于病情危重,需要密切监护和护理的患者。
患者可能存在多个严重并发症,需要高度专业化和个体化的护理。
【二、护理服务内容】1. 一级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 提供基础护理:包括饮食、洗漱、床位转换、排便等。
- 管理基础设施:包括监护仪、输液泵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 协助医生进行基础治疗:包括给药、更换敷料等。
2. 二级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包括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动脉压等。
- 提供高级护理:包括导尿、留置胃管、皮肤护理等。
- 协助医生进行特殊治疗:包括插管、拔管、人工呼吸等。
- 协助患者康复:包括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
3. 三级护理:- 实时监测:包括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颅内压等。
- 提供高度专业化护理:包括血液透析、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等。
- 协助医生进行复杂手术:包括开颅手术、心脏手术等。
- 提供心理支持和家属教育:包括与患者家属沟通、解答疑问等。
【三、护理人员要求】1. 一级护理:由注册护士负责,需要具备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2. 二级护理:由高级护士或者护理专家负责,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3. 三级护理:由专家级护士或者医生负责,需要具备高度专业化的护理技能和判断能力。
重症监护室 医生监护内容
重症监护室医生监护内容
重症监护室(ICU)医生需要进行的监护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液体出入
量监测、血液检测、心脏监护以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1. 生命体征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率等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数据能够反映患者的生理状态,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2. 液体出入量监测: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液体摄入量和排出量,以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状态。
3. 血液检测:ICU患者通常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测,以了解患者的生化指标、血气分析、血常规、心肌标志物和凝血指标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心脏监护:对于危重患者,尤其是心脏疾病患者,心脏监护是必要的。
医生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脏问题。
5. 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医生需要向其解释监测项目的目的和作用,以消除其紧张情绪。
对于不能开口说话的患者,医生需要通过手势、写字板等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重症监护室医生的监护内容需要全面、细致,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医院icu病人管理制度
医院icu病人管理制度首先,ICU病人的管理制度包括对病人的入院评估和监测。
当病人被转入ICU时,医护人员需要对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全面评估,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同时,ICU还需要对病人进行持续的监测,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以确保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ICU病人的管理制度还包括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
医护人员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使用何种药物、手术或其他治疗方式。
在执行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另外,ICU病人的管理制度还包括护理和营养的监护。
由于ICU病人的身体状况较差,需要特别细心的护理和观察。
护士需要定期更换病人的体位、清洁皮肤、保持呼吸通畅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ICU病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营养支持,医护人员需要监测病人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此外,ICU病人的管理制度还包括家属和患者沟通的管理。
ICU病人病情严重,家属常常会感到焦虑和担心。
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向家属通报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情况,缓解家属的焦虑情绪。
同时,ICU病人本人也需要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以便医护人员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
最后,ICU病人的管理制度还包括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改进措施,确保ICU的医疗质量达到标准。
同时,医院还需要加强ICU的安全管理,确保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有效应对医疗事故和紧急情况。
总的来说,ICU病人的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ICU病人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ICU管理制度,确保病人得到专业的治疗和护理,提高ICU的医疗质量水平,促进病人的康复。
ICU(重症监护室)管理制度
ICU(重症监护室)管理制度总则为了保障ICU的正常运转,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ICU的运营和管理,以及相关临床和行政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全部相关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一、ICU的定位和职责1.ICU是医院的紧要临床科室,特地负责重症患者的全天候护理和治疗,以及危重情况下的急救工作。
2.ICU承当以下职责:–24小时监护、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供应高级护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代谢支持等全面护理服务;–实施各种重症治疗技术和设备的监测和操作;–开展危重症患者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定期开展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示教活动。
二、ICU的组织架构1.ICU管理层设置:–主任医师:全面负责ICU的规划和管理;–护士长:全面负责ICU的日常护理工作;–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负责ICU医疗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工作;–资源管理人员:负责ICU物资和设备的采购和管理工作;–医务董事:供应咨询和决策支持。
2.ICU工作人员:–医生团队:包含主治医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生;–护理团队:包含护师、护士和助理护理人员;–治疗师团队:包含呼吸治疗师、病愈治疗师等;–支持人员:包含清洁员、设备维护人员等。
3.团队合作:–ICU各职能部门应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的全面照料;–定期召开团队会议,讨论病例、评估疗效、改进工作等。
三、ICU人员管理1.医生的管理:–医生入职需满足相关资质和职称要求;–医生负责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计划订立;–医生需定时完成患者的病历记录和医嘱;–医生需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连续教育培训。
2.护理人员的管理:–护士入职需满足相关资质和职称要求;–护士需依照工作要求供应规范的护理服务;–护士需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和监测;–护士需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
3.治疗师和支持人员的管理:–治疗师需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保持专业水平;–支持人员需依照职责和要求履行工作职责;–治疗师和支持人员需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ICU(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是医院内用于治疗和监护病情危重的患者的特殊部门。
为了确保ICU的高效运作和病人的安全,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ICU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来讨论ICU管理制度并提供一些重要的指导方针。
一、入院与出院管理1. 入院管理:患者进入ICU前,医疗团队应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同时,患者的家属应得到明确的告知与安抚。
2. 出院管理:患者的出院必须依据严格的标准和程序进行。
医疗团队应经过充分讨论和评估患者的病情,确保患者达到出院的条件,并提供必要的康复与护理指导。
二、医疗护理管理1. 护理质量控制:ICU护理工作应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章制度执行,由专业护理团队负责日常护理工作。
病人的护理记录应详细完整,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操作和用药等信息。
2. 营养支持: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
医疗团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营养计划,并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
3. 感染预防与控制:ICU是感染传播的高风险区域,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感染,并采取预防措施,如消毒、手卫生、使用一次性器械等。
医疗团队应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三、设施与设备管理1. 设备维护:ICU的医疗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转和精确度。
医疗团队应制定相关的设备维护计划,并保证设备的及时更新和替换。
2. 空气和水质监测:ICU的清洁空气和饮用水质量对病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医疗团队应定期进行空气过滤器更换、通风系统维护和水质检测等工作,确保环境的卫生安全。
4. 灾害与安全管理:ICU应建立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案。
同时,医疗团队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火灾防范和急救处理能力。
四、医疗质量管理1. 质量考核:IC各项医疗服务的质量应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包括医疗技术、住院费用等。
医疗团队应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
ICU护理工作流程
ICU护理工作流程引言ICU〔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专门为危重病患者提供高级监护和医疗效劳的特殊部门。
ICU护理工作涉及到复杂的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患者的护理要求非常高。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护理的工作流程,包括患者接诊、评估、监护、治疗和康复等环节。
1. 患者接诊ICU护士在患者接诊时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需要接待患者和家属,并了解患者的根本病史和病症。
在这个阶段,护士需要保持耐心和细心,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获取重要信息,并提供情绪和心理上的支持。
评估是ICU护理的根底工作。
在这个阶段,护士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指标、病情严重程度和紧急性,以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心跳、呼吸、血压、体温、意识状态、肤色,以及疼痛和不适程度等。
评估结果将为后续的监护和治疗提供依据。
3. 监护ICU护士必须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生理指标。
他们使用专业的监护仪器和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血压仪等,实时记录和观察患者的生理参数。
护士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并与医生及时沟通。
此外,他们还需管理和维护监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评估结果,ICU护士会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治疗措施。
治疗包括但不限于:给药、输液、气管插管、导尿、伤口护理等。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遵循严格的操作标准,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5. 康复在患者病情稳定后,ICU护士将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工作。
他们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缓解疾病后遗症,恢复身体功能。
康复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治疗、运动康复、心理支持、饮食指导等。
护士需要与康复师、家属和患者紧密合作,定期评估和调整康复方案。
6. 结束护理当患者病情稳定并到达ICU出院标准后,护士将协助医生完成出院手续。
这包括整理病历、备齐相关文件、与家属进行交流和指导、安排出院后的康复和随访等工作。
护士还要向接手护理工作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交接班,确保患者的连续护理。
ICU监护的内容及监护分级
患者及家属心理问题
总结词
ICU患者及家属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得到关注和帮助。
详细描述
ICU患者病情通常比较严重,治疗过程复杂且漫长,患者及家属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为了缓解患者 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需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提 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干扰等,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放松心情。
依据治疗复杂性
根据患者需要的治疗复杂 程度,如机械通气、血管 活性药物、连续血液净化 等治疗措施进行评估。
依据护理要求
根据患者对护理要求的依 赖程度,如是否需要24小 时专人护理、监测频率和 护理难度等进行评估。
icu监护分级的特点
动态评估
资源优化
监护分级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 动态评估的,随着患者病情的改善或 恶化,监护级别也可能随之调整。
神经系统监测
意识状态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昏 迷程度。
肌电图监测
监测肌肉活动和神经传导, 评估神经功能。
瞳孔对光反射
观察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 判断脑干功能。
内分泌及代谢监测
01
02
03
血糖
监测血糖水平,预防高血 糖和低血糖的发生。
电解质平衡
监测血钾、钠、钙等电解 质水平,维持内环境稳定。
肾功能监测
icu监护的重要性
icu监护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提 01 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提高救治成功率。
icu监护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支持, 02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icu监护能够为患者家属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 03 心理支持,帮助家属理解和接受患者的病情和治
ICU是如何护理的,总有你想知道的
ICU是如何护理的,总有你想知道的ICU(即重症医学科),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经常听说的一个名词,许多人都对它并不陌生。
但是ICU是如何为患者提供系统化、规范化、高质量医疗救治与医学监护的,下面小编来为大家简单科普下,看看是否有你想知识的内容。
一、基础护理患者被收纳入ICU后,护士会轮流值班对患者展开24小时全程无缝监测护理。
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异常,即时通知主动医生,进行针对性抢救治疗。
同时护士也会定时为患者进行皮肤、口腔以及头发、会阴等身体相关部位的卫生清理。
并实施相应的晨晚间专业护理。
此外,还会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排泄护理与肌体康复护理,防止患者产生压力性损伤、静脉血栓等问题。
二、呼吸机护理在ICU病护中,呼吸机主要是用来治疗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与呼吸暂停病人。
特别是对于那么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的功效十分明显。
然而利用呼吸机为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同时,也潜藏着一些应用风险,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并发症。
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呼吸机相关肺炎(简称VAP)。
它一方面会增加患者的临床医治难度,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
另一方面,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因此,在应用呼吸机过程中,提前预防VAP就变得至为重要。
第一,每日对患者气管导管留置的必要性进行科学评估,尽可能及早拔除气管导管。
同时保持气囊压力在25~30cmH2O范围内。
第三,对呼吸机中的冷凝水及时处理。
并及时更换掉受污染的呼吸机管道。
第三,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严格实施无菌吸痰。
第四,注重患者的口腔护理。
对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6小时就需要进行一次口腔护理。
第五,适择最佳的脱机时间。
一般早晨或者上午,待患者睡眠苏醒后,最适合为患者去掉呼吸机。
脱机前后,及时给予患者人文关怀。
部分患者可能会提心去掉呼吸机后,自己会出现呼吸不畅症状,所以会产生的一定的精神压力,以致心率加快,呼吸急促。
针对患者的这种忧虑。
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向患者解释具体的脱机步骤以及脱机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的轻度气促等感觉,方便患者及时做好心理准备,主动配合整个脱机过程。
ICU一般监护常规
ICU一般监护常规心电监护仪才做规范危、重症及抢救患者进行持续不间断的心电功能监测,即通过心律及心肌细胞和电活动的变化,同时监测血流.根据医嘱查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心电监测的目的,消除患者顾虑,取得患者配合。
.连接并打开电源开关,准备电极片数个,检查监护仪性能及各插件连接是否正确。
.出入患者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身高、ID号等)。
.清洁放置电极片处的皮肤,将电极片与电极线相连,按正确位置贴于患者胸部。
.缚好血压计袖带,将血氧饱和度探头夹在患者食指。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导联、波幅,设定报警上、下限,打开报警系统。
.观察各监测项目波形、参数、做好护理记录。
.遵医嘱停止心电监护时,护士须查对后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
.关机断开电源,撤掉导联线。
.取下患者胸部电极片,清洁皮肤,协助患者穿衣。
.记录停止使用时间。
.清洁、消毒、整理用物。
监护仪应定期维护、保养,避免阳光直射及靠近热源。
密切观察各项参数,发现异常及时曝光医师处理。
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如手机、电刀等设备干扰)。
患者更换体位时,妥善保护导联线。
电极片安放位置要正确,应避开起搏器、电除颤部位,安放位置定期更换,放置皮肤破。
血氧饱和度探头应定时更换所夹部位。
防止夹伤手指皮肤。
血压计袖带应缚于正确位置,松紧适宜(如肢体有输液管道、动静脉痿、水肿、皮肤肌。
干扰造成的风险1.)风险原因. 心电信号受外界干扰,影响准确度。
. 患者躁动、末梢循环太差、血液中有染色剂(如亚甲蓝、荧光素)、皮肤涂色或手. 患者被测肢体与心脏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影响血压监测。
2.)风险表现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波形失真、数据不准确等,影响对病情的3.)处理措施. 应排除是否由于患者肌肉颤动干扰造成的高频噪音,或周围电磁波干扰等引起的心电.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烦躁时遵医嘱给与镇静剂,使患者处于安静状态。
. 末梢循环差者给与保暖,有强光时需要避光,测量时间过长可换另一手指测量,避免4.)防范策略. 要求电磁干扰波应远离监护仪,避免带电磁产品在病房内使用(如手机等)。
icu护理常规内容
icu护理常规内容ICU护理常规内容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提供给严重患者全天候的监护和护理。
ICU护理是一项专业的护理工作,旨在提供高度专业化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在危重情况下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
ICU护理的常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ICU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监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也是ICU护士的重要职责之一。
2. 呼吸护理:ICU患者中很多人需要呼吸机的辅助呼吸,因此呼吸护理是ICU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呼吸机的工作情况,调整合适的通气参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处理呼吸机的故障。
3. 循环护理:ICU患者往往伴有心血管系统的问题,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等循环指标,并及时处理心律失常、低血压等问题。
护士还需要监测和管理患者的输液、输血等治疗措施。
4. 消化护理:ICU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问题,如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梗阻等。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观察排便、排气情况,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护士还需要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饮食种类和摄入量。
5. 神经护理:ICU患者中很多人出现神经系统问题,如中风、颅脑损伤等。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等,并及时处理出现的神经问题。
护士还需要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6. 感染控制:ICU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
护士需要做好手卫生、消毒和隔离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7. 心理护理:ICU患者和其家属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需要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
护士还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问题,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教育。
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须知
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须知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须知引言概述: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中专门用于治疗危重病患者的特殊病房。
住院于ICU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住院的须知,包括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家属陪护、营养需求和康复计划。
一、病情评估1.1 重要指标监测:住院于ICU后,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您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
了解这些指标的变化对于判断您的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1.2 实验室检查:医生会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和呼吸功能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病情评估,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 疼痛评估:由于病情严重,您可能会经历疼痛。
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您的疼痛感受,以便他们能够合理地给予止痛治疗。
二、治疗方案2.1 药物治疗:ICU住院期间,您可能需要接受各种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镇痛药和抗凝剂等。
请按照医生的嘱咐准时服药,并告知医护人员您的过敏史,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2.2 治疗器械:ICU常用各种治疗器械,如呼吸机、心脏监护仪和输液泵等。
请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要随意调整或拆卸这些器械,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3 手术治疗:在ICU住院期间,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手术前,请与医生详细沟通手术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并遵守手术前的准备要求。
三、家属陪护3.1 陪护时间:ICU通常限制家属的陪护时间,这是为了保证患者的休息和治疗。
请了解并遵守医院的陪护规定,以免影响其他患者的正常治疗。
3.2 清洁卫生:进入ICU前,请洗手并穿戴医院提供的防护服。
在病房内,避免触摸病床和医疗设备,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3 沟通与支持:作为患者的家属,您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与医生和护士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四、营养需求4.1 饮食安排:在ICU住院期间,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
ICU病人护理与监护指南
ICU病人护理与监护指南ICU(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最重要的治疗和监护单位之一,其病人通常情况较为危急,需要特别细心的护理与监护。
本文将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份ICU病人护理与监护指南,以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成功率。
1. 病人护理a. 体温监测:ICU病人体温的监测至关重要,需要按照医嘱定期记录体温,并在有必要时及时采取降温或升温措施。
b. 呼吸护理:密切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注意呼吸频率、潮气量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氧疗等护理措施。
c. 饮食护理:根据医嘱为病人提供合适的饮食,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避免饮食不当导致并发症。
d. 导尿护理:及时为病人进行导尿,并定期更换导尿袋,避免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 监护措施a. 生命体征监测: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包括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
b. 疼痛管理:对于ICU病人的疼痛管理尤为重要,需要根据病人的疼痛评估结果,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并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c. 功能监护:监测病人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等功能状况,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和功能性护理,促进病人康复。
3. 感染预防a. 严格执行洗手和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b. 定期更换床单、衣物等物品,保持病房环境清洁整洁。
c. 对于有感染风险的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传播。
4. 心理护理a. 向家属及时传达病人的情况,减少他们的焦虑和担忧。
b.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
通过以上ICU病人护理与监护指南,希望医护人员能够全面、科学地护理和监护ICU病人,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康复进程。
祝愿所有ICU病人早日康复出院,重返健康的生活。
icu病人常规监护指引
ICU病人常规监护指引1、血压:每1530分钟测一次。
病情稳定,病人已清醒及血压正常后改为每30~60分钟测一次,用升压药维持血压的病人根据血压及循环情况,及时调节升压药浓度及滴速,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
循环系统 2、脉搏及心率:注意观察脉搏的强弱、节律与频率,婴幼儿的心率一般不超过160次/min,不低于100次/min;儿童不超过110~130次/min,不低于80次/min,同时观察心电图波形,了解心律变化。
3、外周及末梢循环:注意皮肤颜色(苍白或紫绀)、温度、干、湿度以及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4、低心排征象:包括血压低、心率快、脉细弱、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皮肤花斑、四肢潮凉、尿少等。
1、按气管插管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固定好气管插管,保持合适深度,防扭曲、打折或脱出。
根据痰液多少,每1~3小时吸痰一次。
气管内吸痰时,用粗细适宜的吸痰管(相当气管插管口径的1/2)。
呼吸系统 3、注意呼吸频率、胸廓起伏、呼吸音以及血气变化并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气管插管的气囊要定时放气,防止长时间压迫气管粘膜引起充血或水肿。
4、定时实施胸部体疗。
依照病情,鼓励病人在床上或早期离床活动。
有利预防肺不张等并发症。
1、注意观察意识、精神状态。
及时发现嗜睡、意识模糊、表情淡漠、兴奋躁动、多语或错觉等异常。
神经系统 2、观察及发现瞳孔的变化,如双侧瞳孔的大小、对称、对光反射、眼结膜有无充血、水肿、眼球的定向能力,肌体肌张力以及肢体活动情况。
1、按留置尿管护理常规护理。
泌尿系统 2、尿量及性质。
成人为1~2ml/(kg.h)。
新生儿、婴儿为2ml/(kg.h)。
>2岁的患儿不少于 1 ml/(kg.h),每小时记录一次,并注意尿的性质,如浓缩、混浊、血红蛋白尿、血尿等,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经治医生。
1、按留置胃管护理常规护理。
并注意吸出胃液的量、颜色、观察肠鸣音恢复时间及强弱,有腹胀者要及时处理,因腹胀可影响呼吸,还可使心率加快,尤其对新生儿、婴儿腹式呼吸为主影响更大要及时解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插管深度:男:23CM(23-26,身材高大者加1) 女:21CM(20-22)
经鼻者加4-5CM
导管型号:一般男:7.5-8.0,女 7.0 -7.5,经鼻者减0 .5 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听、看。
气囊注气、接呼吸机。
固定:用蝶形胶布固定于面颊部及下颌部。
经口与经鼻插管优缺点比较
• 经口: • 优点:操作简单、迅速,利于紧急情况下 • 置管,导管较粗,吸痰易,并发症少。 • 缺点:不易固定,易脱位、脱出,清醒病 • 人不易耐受,牙垫也增加了病人不适。 • 口腔护理困难,影响经口进食,气囊 • 充气后会阻断发声,影响语言沟通。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
• SpO2是一种无创、可靠、反应快速、操作简单的监测指
标,能连续动态地观察机体氧合状况,了解机体氧合功能, 尽早发现低氧血症,防止由于缺氧引起的意外事件,提高 患者的安全性,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所据,临床上应 用广泛。
• 正常值:成人95-97%。新生儿:91-94% • 基本原理:血红蛋白吸收光线的能力与其含氧浓度相关。
ICU的常规监护与治疗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ICU 彭祝军
内容提要
• • • • • • • • • •
1、ICU概念及意义 2、ICU发展史 3、ICU的监护技术
4、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
5、机械通气捆绑治疗(Bundle) 6、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7、ICU院内感染的控制
8、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9、严重感染的集束化治疗
20世纪20年代:美国神经外科教授Dandy创建3张床的术后恢复室。
20世纪50年代:欧美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气管插管和吸机通气技术应用。里程碑事件。 1958年:美国麻醉科医生Safar创建了第一个提供24小时生命支持的加强治疗病房, 并 正式命名为ICU。 1965年:德国成立内科危重症学会。 1970年:美国危重症医学会成立(SCCM)。 1980年:西太平洋危重症医学会成立(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 1982年:欧洲危重症学会成立。 1982年:陈德昌教授在北京协和成立第一张ICU病房。1984年正式成立ICU科。 2005年3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正式成立。刘大为任主任委员。
• 高容量低压气囊导管使用。 • 可使用气囊压力计测量气囊压力,使最高不超过18mmHg(25cmH2O)。 • 气囊压力过高则气管粘膜易受损,过低则影响潮气量、易发生误吸、气囊周
围滞留物渗入肺入。
• 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称为最小封闭压力
(MOP)。
气囊的管理:
• 寻找最小封闭压力(MOP)基本步骤:
• 将听诊器放于颈部喉及气管部位,给气囊充气,直到气囊周围完全不
漏气。
• 逐渐从气囊抽气,每次抽0.25-0.5ml,直到吸气压力到达峰值时出
现少量漏气为止,然后再注入0.25-0.5ml气体,此时气囊压力为 MOP。
• 确认MOP后,气囊压力不般不需作调整,但当出现漏气或气道峰压
或PEEP水平明显改变时,需重新确认MOP。
三、 ICU的监护技术
• 1、ICU的分级监护
•
• • •
Ⅰ级监测:病情危重,多器官功能障碍,支持治疗及监护项目累及2个器官 及以上者。 Ⅱ级监测:病重,支持治疗和监护项目累及1个器官者。 Ⅲ级监测:病重,保留无创监测,仍需在ICU观察治疗者。
ICU三级监测内容
项目 血压 心电监护 体温 CO CVP PAWP PVR 呼吸监测 血气分析 血电解质 血液学监测 肝肾功能 出入量小结 Ⅰ级监测别 持续(有创) 持续 持续 q2-6h q2-6h q2-6h q2-6h q2-6h q2-6h q12-24h q12-24h q24h Q6-8h Ⅱ级监测 持续(有创) 持续 4-6小时一次 必要时 q6h 必要时 必要时 q8h q12h q24h q24h q48h Q12-24h Ⅲ级监测 持续(无创) 持续 8-12小时一次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q24h q24h q24h 入室一次,必要时 q24h
囊不充气。
• 气囊放气前,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 不在喂养后1-2小时内对气囊放气。
吸痰护理
• • • • • •
1、吸痰管的选择原则:
材料应对粘膜的损伤小, 吸痰管摩擦力小,以利于通过人工气道 足够长,远端能达人工气道远端或隆突 远端光滑,侧开口,以减少粘膜损伤
吸痰管外径不应超过人工气道内径的一半,如吸痰管直径
过度嵌顿和损伤。
过高者等,致静脉充血,SpO2往往偏低。
• 出现异常血红蛋白时,如碳氧Hb或正铁Hb:碳氧Hb症还可出现于吸烟者或
长期滞留ICU的患者中,读数偏高。正铁Hb可能是先天性,也可能是药物如 硝酸盐类药物、利多卡因、灭吐灵、氨苯砜及一些含硫酸根的药物,当大于 85%时读数偏低,小于85%时读数偏高。
• 某些色素如藏青、蓝色、洋红等可影响结果:皮肤太黑或黄胆,及甲油,读
大于12mmol/L时用3U/H。任意时间血糖下降大于 50%,胰岛素应用亦应下调50%以上,及时复查血糖。
四、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
• (一)建立人工气道 • 目的:
• 预防和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 气管保护性机制(咽反射、喉反射、气管反射、
隆突反射)受损者,如意识不清或昏迷者可预防 呕吐物或口鼻腔分泌物误吸。
• 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 为机械通气提供一封闭管道。
人工气道分类:
• 简易人工气道:口咽、鼻咽通气道 • 气管插管(经口、经鼻) • 气管切开 • 环甲膜穿刺置管
气管插管:
• 物品准备:喉镜,不同型号气管导管(检查有无漏气、远端涂石蜡
油),导丝,10ml注射器,牙垫。
• • • • • • •
医院发展ICU的意义
• • • • • • • •
发展危重病医学,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 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降低医疗成本 为外科开展高难、高危手术提供保驾 内科危重病人收入ICU后,明显缓解科室工作压力,有利于集中精力管理好 各科的专科病人,提高科室的服务质量。 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合格的ICU更是是医院晋升三甲不可或缺的条件
数偏低。
• 贫血(Hb<5g)及末梢灌注差(休克、低体温)时,信号弱,可出现误读。 • 其他影响因素:外部光源干扰,电灼、电刀使用,肢体颤动等。
血糖监测
• 目标:4.4-6.1mmol/L,允许:6.7-8.3mmol/L
• 监测血糖:根据病情而定
• 静脉用胰岛素:血糖在6.1-8.3mmol/L,用0.5-1U/H。
• 缺点:易发生误吸,气囊周围滞留物渗入肺入,影响潮气量 。
气囊的管理
• 关于气囊是否定期放气的问题
• 因为气囊放气5分钟仍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且需要PEEP较高的呼
衰患者,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通气不足,PEEP不能维持;另外气囊
放气后声门下分泌物的误吸等原因,因此目前不建议定期放气充气。
• 非机械通气时,要定时充气放气,或将气囊压调到较低压力,甚至气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
结果判断: • 探头位置及外周血管收缩:寒冷、交感兴奋或血管收缩药物(用耳垂更合适)
应用引起血管强烈收缩时,可不显示或不准确。
• 因肢体活动发生接触不良。 • 静脉搏动:侧卧位时肢体静脉回流受阻、右心衰、三尖办关闭不全、或CVP
为各科室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可以较好地降低各临床医师和科室的药品比例,更有利于医师自由选择药物, 方便患者治疗.
• 所以发展ICU,不单是ICU医护人员的责任,更是全院上下所有医务人员责任.
二、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史
• • • • • • • • • • •
早期监护理念的提出:南丁格尔于1854-1856年人为严重的伤兵创建护理病区。
三、 ICU的监护技术
• 2、床旁监护设备和技术(是生物医学测量
技术、电子传感技术、通迅技术、计算机 技术的综合运用)
• 常用的监测技术:心电监护、血流动力学监护、呼吸功能监测、颅内压监测、
胃粘膜PH值、经皮血气分析。
• 现在的监护仪已能采用各类电极、生物医学传感技术进行监测的项目有:心
电、脑电、血压(有创、无创)、呼吸、脉搏、血流量、体温、心排血量、 血氧饱和度、PH值、PO2、PCO2、血糖、胆固醇、激素、和蛋白质等诸多 指标。
气囊的管理
• • • • •
最小漏气技术(MLT):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有少量气体漏出。
步骤: 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然后抽出气体,从0.1ml开始,直到吸气时听到少许漏气为止。
优点:避免气囊上产生滞留物,因在气囊周围有一向上的气流,可将 流向肺内的痰液咳出。同时减少了气道损伤的发生。
人工气道对病人的不利影响:
• 破坏了呼吸道的正常防御机制,易肺部感染。 • 抑制正常咳嗽反射,使分泌物在大气道潴留,误
吸的分泌物也不能有效清除,极易发生肺部感染 及呼吸道梗阻。
• 不能语言交流 • 病人自尊受到影响,极有必要帮助患者建立自信。
(二)人工气道的管理
• 气囊的管理:
• • • •
成人气管粘膜动脉灌注压为30mmHg, 毛细血管静脉压为18mmHg, 淋巴管压力为5mmHg 超过30mmHg血流阻断引起粘膜缺血坏死,超过18mmHg将引起静脉回流 受阻,引起粘膜水肿,超过5mmHg将阻断淋巴回流,引起粘膜水肿。
经口与经鼻插管优缺点比较
• 经鼻: • 优点:易固定,病人能耐受,易于口腔护理, • 不会发生病人咬住气管插管的危险。 • 缺点:操作较复杂,不易迅速置管,使用持管钳 • 易损坏气囊,并发症相对较多(出血、鼻 • 窦炎等)。
气管切开:
• 优点:易于固定且较安全,多能耐受,适于长期 • 需人工气管的病人,易于口腔护理,病人 • 可经口进食,导管短、粗,易于吸痰,解 • 剖死腔小,气道阻力小,易于鼻咽分泌物 • 引流 • 缺点:创伤大、操作复杂,局部伤口需特殊护 • 理,颈部留有瘢痕,并发症多(出血、皮 • 下气肿、纵膈气肿、气胸、切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