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必修3课件:第2单元 第4课 第1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合集下载

【新教材】2022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2单元 第4课 第1框 概念的概述 (含答案)

【新教材】2022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2单元 第4课 第1框 概念的概述 (含答案)

逻辑脉络:本单元承接第一单元,对抽象思维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及科学思维的第二个基本条件(形式正确)进行了详细阐述。

与第三单元共同研究科学思维的方法问题。

知识结构:本单元分为四课:第四课围绕“概念”主题,探究概念具有怎样的逻辑特征,如何才能从内涵和外延方向明确概念;第五课围绕“判断”主题,探究判断的特征和结构,理解判断类型和划分依据,掌握正确运用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的方法;第六课围绕“演绎推理”主题,探究揭秘演绎推理从真前提得出真结论的“保真”玄机,明确演绎推理的规律和规则,从而正确地运用演绎推理;第七课围绕“归纳与类比推理”主题,探究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和类型,学会运用归纳推理探究事物的因果联系,寻找事物现象之间的规律性的关系。

同时,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和方法,学会运用类比推理,叩问思维创新之门。

第一框概念的概述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概念的含义及分类,概念的特征。

2.解释与论证:内涵及下定义的方法,外延的含义。

3.预测与选择:定义的逻辑结构,下定义的规则。

4.辨析与评价: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划分的规则。

1.科学精神:理解概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内涵的含义,知道定义的含义、结构和方法、规则,正确认识内涵的含义,明确概念外延的关系。

2.公共参与: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进行划分。

议题一| 概念的含义1.属性的含义及分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2.概念的定义: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3.概念的表达: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1.概念的抽象性与概括性(1)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道德观念等。
②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 和中国的社会
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继承性。 (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 基本特征, 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 _纽__带__。
3.明确其作用。 (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就 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 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 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要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尊重 其他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5.要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 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传统思想
包括在长期历 史积淀中形成 的理论观点、 学术思想和道 德观念
对今天中国人 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中 国的社会发展 具有深刻影响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地 位
是传统文化 的基本形式 之一
是展现中 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 标志
是中华民族灿 已经成为中华文
烂文化的重要 化中一个非常重
D.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它是传统文化
的基本形式之一。A 项正确。
答案:A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里的许多
做人道理对于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君则敬,臣则忠,当
师叙,勿违背”则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背离。这启示我们,对待

人教高中政治必修3书讲解部分PPT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人教高中政治必修3书讲解部分PPT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探究二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中 包括尊老、敬老、养老,以及亲人、爱人、爱国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家 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今,“孝”仍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 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但是,在阶级社会中,“孝”被解读为“ 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的观念,使人屈从于传统的家庭礼教,甚至变成 “愚孝”,成为束缚人民思想的枷锁。例如“埋儿奉母”,晋代人郭钜 ,为节省粮食供养母亲,不惜将儿子活埋。
惯产生深刻的
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
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影响
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人教版政治·必修3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继承性
相对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
在长期历史发 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 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
角 展中形成并保 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 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
度 留在现实生活 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 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
①积极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 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 双重 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影响 ②消极影响: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 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重要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 性带
中的
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 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人教版政治·必修3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传统文化的意义
必要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性 对于传统文化,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 从民族、国家、社会角度看:传统文化是民族

高中政治必修三_文化生活_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三_文化生活_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 文化创新
第二单元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三课: 1、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 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2、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他们各自的特点:理解 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 深刻的影响。 第四课: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 化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道理 第五课: 1、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绵延的重要根 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 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 化 创 新 的 途 径
(2)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3)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克服错误 的倾向
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
(一)知识网络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纵向网络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要求 第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文化 二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传播 单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元 文化继承性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 要求 化 文化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传 文化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 要求
本单元考纲考点要求: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课件

课堂辩论:
正方:传统文化是财富
反方:传统文化是包袱
要求:
1、请结合现实生活中你对传统文化作用的感受说明你的观点 2、分两组轮番发言,每位同学发言不超过2分钟 3、注意环绕辩题,不跑题。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可一概而论,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 得我们重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来看,温州童谣流传至今,属于( )
A.传统思想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
C.传统习俗的继承
D.传统道德的继承
解析 童谣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温州童谣流传至今,体现了对传统文艺的 继承,B符合题意;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挑选题
(2)中国的“家风”文化重视发掘传统美德,重视典型家风家训的传播,同时将家风家训与社会主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2、传统文化的表现
传统习俗 (1)含义: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2)影响: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情势之一。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2、传统文化的表现
传统建筑 (1)地位: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2)特点: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特殊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潢,在世界建筑史 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该市在城市建设中重视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融会,提升了城市吸引力,说明实现 文化发展需要继承,也需要增加时期精神,①④符合题意。“摆脱传统文化束缚”的说法错 误,②不选;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它可能阻碍社会发展,③错误。
3、挑选题
(5)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

成才之路人教版政治必修3同步课件:2-4-1《传统文化的继承》

成才之路人教版政治必修3同步课件:2-4-1《传统文化的继承》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3.教材 P40“探究问题 2” 提示:(1)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学生可结合实际描述当地传统 建筑的特色,其文化内涵要多方了解,总结概括。如:北方的 四合院、苗族的吊脚楼、傣族的竹楼、黄土高原的窑洞、蒙古 族的蒙古包。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蒙古族的蒙古包,哈萨克族、藏族 的毡房,易建易拆,是移动的,使用非常方便,不占用土地资 源;有些传统民居确实占地过多,但传统建筑属于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予以适度保留,不可彻底抛弃。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⑤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为蒙 古语,意为“娱乐”、“游戏”。它最初带有宗教色彩,旨在 通过祭敖包祈求吉祥多福,后来逐渐演变为欢庆丰收和畜牧业 兴旺的节日盛会。每年在夏秋举行摔跤、赛马、射箭、拔河、 蒙古象棋、武术、球类等体育项目和物资交流会及各种文艺活 动。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4.教材 P41“探究问题” 提示:以孔子、孙中山等的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是 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百年的丰富和发展,在今天 仍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人的价值观 念、生活方式、实践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重视传 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做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 者。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1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③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正值 三秋之中,故名中秋。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 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 等活动,宋代中秋节已发展成为群众性的传统节日。从时序上 看,八月是农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 寿”变成了中秋节的主题,是个合家团圆的日子,月亮升起时, 献月饼、瓜果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pt课件(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pt课件(2)

(单) 某中学校长在谈到中小学生德育 教育时讲道,接纳国外有价值的思想, 吸收他们的精华,但要以我为主,把我 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对我 们自己的文化加以补充、加以修改,使 我们更完善,这表明( ) A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B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文化应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D文化继承与发展既有区别,又联系
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zxxk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某年8月29日,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食品 行业协会共同组建的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认定 委员会向媒体发布,凉茶被认定为广东省食品 文化遗产,这是广东省认定的首批食品文化遗 产。 同时获得认定的还有33个凉茶配方及其专 用术语。这是广东省认定的首批食品文化遗产。 拥有获得认证的33个配方的企业,包括广州王 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黄振龙凉茶有限 公司、广州养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有 关部门9月3日开始了凉茶标准起草工作。这批 与会的凉茶企业昨天还签署了《凉茶保护公 约》,以示保护凉茶这一文化遗产。
谈一谈
发展教育必须 摆脱古代教育 思想的影响 发展教育必须 回归古代教育 思想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有帝国主 义文化,这是反映当时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经济 上控制中国的殖民文化;又有封建文化,这是反 映封建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腐朽文化。那时, 这两种文化结成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新民 主主义文化,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性质 根本不同的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 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中华文化获得了新发展。这段材料体现了 A、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B、社会心理使文化产生了内驱力 C、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有力地促 进文化的进步 D、科学技术重大发明和发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三目录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三目录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三目录人教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有文化与生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时事。

掌握时事有许多渠道,可以听新闻,看报纸或者听老师的讲解。

教我们政治的是班主任张智杰老师。

他上课很有意思,常常会帮我们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我那时一直觉得很奇怪,他怎么会知道那么多东西呢,听完他的课,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也增多了,而且还掌握了许多解题技巧。

高三总复习阶段对政治来说是很关键的,即使你以前有什么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也可在这段时间补上。

这时尤其要注意关注时事。

可以买一本讲解时事的书,把原理先列在一个本子上,再把可以用该原理分析的时事内容,写在原理下面,复习的时候再看一下,效果很好。

到高考前则主要是看一些各地的模拟试卷,看它们对当前的热点有哪些提问方式,该如何分析,如何表述。

最后阶段做的政治问答题要及时地整理起来,按照时事内容归好类,同一个问题有几种思考角度,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要把政治学活,懂得活学活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4.1传统文化的继承(共20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4.1传统文化的继承(共20张PPT)

【探究三】辩一辩
以“我这样看郭巨”为 主题,谈谈你对“埋儿奉 母” 的认识。
古人组:古人的角度。 今人组:现代人的角度。 机动组:任意角度。
3 9
12
讨3论分结钟束
中国制造
【激情展示】 跨越时空的对话
请各组派代表阐述本组观点,并说明理由。
“埋儿奉母”之我见
孝道精神 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积极作用
精华 继承、古为今用
【蕴谈【文含谈化探探你着有究究对哪哪一二这些些】】些传共找形统想同式文的一一的化特找想理的点::解表?这这现。些幅形传画式统中,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1.传统文化的特点
继承性
保留着基本特征
特定民族历史 发展的产物
相对稳定性
传统 文化
鲜明的民族性
因时而变
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民 官 天埋 不 不 赐儿 得 得 郭奉 夺 取 巨母 。,,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 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 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 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 予以继承。
“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 在身。”
国魂
传世精魄筑国魂, 统帅炎黄洒泽恩。 文章千古子孙孝, 化作鸿鹄兴中华。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
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
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
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 消极作用 糟粕 移风易俗,改造或剔除
2.传统文化的作用
(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 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 积极作用。 (2)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 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传统文化的继承》说课稿

《传统文化的继承》说课稿

说课稿:《传统文化的继承》——政治科组游月茹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传统文化的继承》。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一)本框题的地位与作用本框题是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介绍文化发展的三个过程(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创新)。

本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它向前承接了在文化传播中,如何尊重和培育自己的传统文化,向后又为今天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做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陈列在历史遗址中,她的价值在于传承与发扬,只有让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才能焕发活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形成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树立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成为传统文化自觉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①传统文化的表现;②传统文化的作用2.难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二、说教法1.设疑激趣法:在教学的四个层次中层层设疑,让学生带着疑惑去学,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激发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行为。

2.情感引导法:激发学生内心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性情,以达到知、情、行统一的最佳效果。

3.情境教学法:将图片、时事等直观资料有机整合,将学生带入到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让学生去体会、去感受、去讨论、去运用,师生共同在教学中获得新知。

三、说学法1.合作探究法:课前让学生分小组搜集资料,了解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课堂上学生积极合作探究讨论、在探究中深化认识。

2.辨证分析法: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这就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4课第1框《传统文化的继承》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4课第1框《传统文化的继承》ppt课件
相对稳定性
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
2.文化的继承性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 精神生活产生 ________的影响, 基本形式
凝固 之 是 传 统 文 化 的 ____________ 持久
一。
中国古代建筑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 为_______ 的 艺 术 。 ________________ 成 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学习目标
【课标内容】
1.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 用。 2.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的道理。
【知识重点】 1.传统文化的特点。
2.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自学新知 研学教材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长期历史发展 1. 含 义 : 传 统 文 化 是 在 ______________ 中 形 成 并 保 留 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③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一词 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直到唐朝初年, 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 这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 时,月光皎洁明亮,还要举行赏月、祭月、 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④泼水节是 中国傣族的传统节日。过节时,男女老幼沐 浴更衣、清洗佛像、互相泼水,后来以泼水 为戏,来防疾消灾。今天的泼水节增加了文
③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起源于黄河中游的
仰韶文化时期,其书写方式由最初的图画符号开始,
后来创造了字型,历经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行书、草书等书写艺术形式,经过扬弃、整合,发 展成为今天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这是世界各民族 文化中独一无二的艺术。
(2)传统文化, 而我们今天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 谐世界”。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

久的影响
的一页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 地位 基本形式之 一
展现中国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灿烂文化
已经成为中华文 化中一个非常重 要的组成部分
人 教 版 政 治
的重要标

的重要组
成部分
元宵节看花 灯吃汤圆, 典例 端午节赛龙 舟、吃粽子 等 北京菊儿 胡司、四 合院等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华,又有糟
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辩证地去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
作用,剔除糟粕吸收精华。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第2单元
②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
知识 目标 族性。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 用。 ③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 用的正确态度。
人 教 版 政 治
能力
目标
①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作用的能力。
②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 继承性 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 → → → 的含义 的表现 的特点 的正确态度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第二框征税和纳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第二框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统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统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第二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第三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二框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修四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第二框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判断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全册ppt课件:2.4.1传统文化的继承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全册ppt课件:2.4.1传统文化的继承2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建筑的继承 传统文艺的继承 传统思想的继承
中秋赏月
中秋月饼
你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
“中秋”一词,始见于西周《周礼》,但作
为节日,它出现于宋代。按照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八月 为秋季之中,故曰“仲秋”,这里的“仲”即为居中之 意。八月十五,即居秋季之中,又居“仲秋”之中,所 以称为“中秋节”或“仲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 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 题。中秋节全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 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因为中秋节和月亮有关,是日 又要求合家团聚,故又有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 追月节、玩月节、女儿节、团圆节之称。
(3)传统文艺的继承
第一、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第二、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
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
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三、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剧”的由来和特点?
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正式形成大
约在1840年至1860年。它是徽剧、汉剧在吸收 其他地方戏的基础上形成。 京剧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在念白上改用京字京 韵;在音乐上以西皮、二簧为主要曲调,并以 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在表演上唱、念、做、 打并重。
概念解析:
①―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民族色彩 (民族性) ②―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渗透到各个领域 (继承性)
③-具有相对稳定性 (稳定性)
传统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来说,是指母 文化或本土文化;相比于现代文化来说,是 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它或者表现于物 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生活用 品;或表现于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储存。

《青花瓷》——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中国 风分外动人,“素胚”“仕女”“汉隶”等词汇描摹了 传世青花瓷的风采。 《东风破》——在缓慢悠扬的古乐声中,在古色古香的 建筑中,周董以其一贯的哼唱风格,如潺潺流水般向我 们表达了哀怨缠绵,离愁别恨。 《双节棍》《龙拳》《霍元甲》——博大精深的中华武 术,大气磅礴的旋律让人的血液跌宕澎湃 。 《外婆》《爷爷泡的茶》 《听妈妈的话》————要尽 “孝”,陪外婆兜风、回忆往事,陪爷爷喝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4.1传统文化的继承(32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4.1传统文化的继承(32张PPT)

(2)传统建筑 的继承。建筑, 被称为凝固的艺 术,中国古代建 筑成为展现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
标志。
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 机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有四:
A、以木结构体系为主。
B、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 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 五、七、九间。
象到的多得多。”
你读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大部分女性杂志不过 是将女性塑造成更高级的消费者。”
PART THREE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的意义
(1)对国家、民族来 说:只有发挥传统文化 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 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
兴旺发达。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的意义
(2)对个人来说:只 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的影响,才能使自己 全面发展,更好地创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 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①一般认为元宵节以汉武帝在正月上辛祠祭拜为其开端,大约从 公元3世纪开始,慢慢形成的一种节日;元宵节在南北朝时发展成 一固定的节日。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 的灯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 的一年中康乐幸福。
A、传统习俗
(1)含义 1、是什么
①具有继承性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2)特点
D、传统思想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
统 文
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的 继
2、为什么
(1)传统文化的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导学案含学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导学案含学案

编号: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编写人:审核人:姓名:班组:组评:师评: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及表现。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作用,掌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学法指导: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通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题,特别要记下不明白的问题,以备课内交流讨论解决。

自主学习1、什么是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的表现有哪些?3、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4、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有什么作用?5、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是什么?6、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夯实基础知识,并结合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珍惜时间,做好记录。

合作探究1、判一判(1)历史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

()(2)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绊脚石。

()(4)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2、想一想“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中包含尊老、敬老、养老,以及亲人、爱人、爱国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当今,“孝”仍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但是,在阶级社会中,“孝”被解读为“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的观念,使人屈从于传统的家庭礼教,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

例如“埋儿奉母”:晋代人郭钜,为节省粮食供养母亲,不惜将儿子活埋。

【问题探究】(1)对于“孝”文化,我们能全盘抛弃吗?为什么?不能完全抛弃。

因为“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当今,“孝”仍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其中的积极部分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2)对于“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个人的进步,进而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

孝”文化我们全盘继承下来会怎样?(3)对于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全册ppt课件:2.4.1传统文化的继承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全册ppt课件:2.4.1传统文化的继承1

3)传统文艺的继承
--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 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
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 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地位:-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 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从 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核心
(4)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
2.传统文化的继承(小结) 1)传统习俗的继承
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 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 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
--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取其精华 对民族 对个人
2、正确态度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课堂小结(约2分)
1、含义:
传统习俗 (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具体形式 传统建筑 (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 统 文 3、特点 化
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 相对稳定性 鲜明民族性 继承性
你知道会徽 蕴涵了哪些 中国的传统 文化吗?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印章、篆刻 与书法;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习俗:用红色表 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 喜庆、热烈与祥和。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 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 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 头,大陆在那头。
小结
继承性
1、传统文化的特点 相对稳定性 鲜明民族性

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 二 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①阐明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继承与发展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人 教 版 政 治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注意:(1)无论是发展文化,还是继承传统文化,都要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 的两个方面,不存在先后顺序。(2)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 播: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 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 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 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 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人 教 版 政 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①②③
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我国首部字典《说文解字》图书及数据库由中国 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的问世意味着计算机无法处理
生僻古文汉字的瓶颈已被突破,古籍图书的出版印刷将从
依靠传统的影印技术时代向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挺进。这表 明 ( )
人 教 版 政 治
必修③
第2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 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 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3.随着________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 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中政治 必修3课件:第2单元 第4课 第1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高中政治  必修3课件:第2单元 第4课 第1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痛不适的部位,原有的症状有时会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灸是砭
石,后来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的不锈 钢针。针灸法的起源与火的使用有密切关系,它最初被用来减轻和
消除身体不适,施灸的工具从各种树枝发展到今天的艾叶。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 版 · 思想政治 · 必修3
(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
保持和发扬 容,应该继续__________________ 。
(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
改造或剔除 。 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 版 · 思想政治 · 必修3
学 海 导 航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 版 · 思想政治 · 必修3
1.识记并区别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形式。
2.理解传统文化的特征。【重点】 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难点】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 版 · 思想政治 · 必修3
③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中国文字起源于距今约5000~6000 年左右的黄河中游仰韶文化中期。汉字从图画、符号的创造、定 型,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楷→行、草等形成过程。汉字在
书写应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树一帜的书法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 版 · 思想政治 · 必修3
凝固 的艺术。中国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________ 重要标志 。 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生分组探究一 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 第 1 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 眼下许多新人热衷中国传统婚礼:八抬大轿迎娶,新郎新娘要叩拜天地、 高堂,还要夫妻对拜;然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新人的床上要撒些吉祥之物, 还要祝愿新人早生贵子,新人在婚礼上要互打同心结等。同时,婚礼还将传统 艺术融入其中,相声、京剧、打腰鼓、扭秧歌、踩高跷、耍滚灯,热闹非凡。 与时下普遍流行的西式婚礼相比,中国传统婚礼别有一番韵味。
【答案】 (1)√ (2)× (3)√ (4)× (5)× (6)×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连线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1.教材 P39 探究问题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提示】
(1)①针灸起源于中国,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产生
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 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后来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 现在用的不锈钢针。②京剧,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其前身为徽剧,通称 皮黄戏。同治、光绪年间皮黄班中一批著名演员吸取其他地方戏的各种优点, 并革新尝试,迅速促进了皮黄戏的发展,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 ③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 5 000~6 000 年左右的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时期。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 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传统建筑 ①含义:建筑,被称为 凝固的艺术。 ②地位: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3)传统文艺 ①代表:古代文学、传统戏曲 、传统绘画等。 ②特点: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地位: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4)传统思想 ①含义: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 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②影响: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 响。 ③地位: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阶 段 一
阶 段 三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第一框
阶 段 二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和内容。2.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3.理解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重点: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及其特征。难点:正 确对待传统文化。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4.教材 P41 探究问题
【提示】 以孔子、孙中山的思想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百年的丰富和发展,在今天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对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实践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重视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传统文化还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地域性等特点。例如:我国的传统 文化崇尚“信”,今天我们仍然强调“诚实守信”,构建诚信社会。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教材 P40 探究问题一
【提示】 (1)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吃 汤圆的习俗始于宋朝;端午节的起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唐 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盛行始于宋朝。少数民族的风俗,可根据实 际情况,自己查阅、收集资料来回答。 (2)这些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它潜移默化 地感染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另外,这些传统习 俗也随社会发展不断地自我筛选和演变。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 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 基本特征 ;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 够因时而变 。
民族风格 和民族气派, (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纽带。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传统文化的影响 (1)若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则对社会 与人的发展起积极 作用。 (2)若一成不变,则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教材 P40 探究问题二
【提示】 (1) 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学生可结合实际,描述当地传统建筑的特 色,其文化内涵要多方了解,总结概括。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蒙古族的蒙古包,哈萨克族、藏族使用的毡房,易 建易拆,是移动的,使用非常方便,不占用土地资源;有些传统民居确实占地 过多,但传统建筑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历史、文化、科学 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和技术参考价值,在今天还有很好的旅游观赏价值。 因此,应当予以适度保留,不可全部抛弃。
下一页
5.教材 P43 探究问题
【提示】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不可一概而论。例如, “忠”是我国古代伦理道德的最高原则, 《左传》中 的“临患不忘国,忠也”,要人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维护国家利益而献身, 是积极的,对现实生活来说就是财富,应该提倡;而宋代的“君要臣死,臣不 得不死”的封建忠君思想对现实生活来说是包袱,应该抛弃。
[基础· 初探]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
相对稳定性 的文化。
上一页
பைடு நூலகம்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传统习俗 ①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 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②影响: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③地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之一。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民族、国家看: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 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2)从个人看:能使自己全面发展 ,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 . 正 确 对 待 传 统 文 化 的 态 度 : “ 取 其 精 华 、 去 其 糟 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预习· 提升] 1.判断 (1)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2)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 ) (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 ) (4)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 (5)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 (6)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科学认识、全盘肯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