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与芭蕾舞
世界五大戏剧形式
世界五⼤戏剧形式世界五⼤戏剧形式⼀.歌剧,是将⾳乐的声乐与器乐、戏剧的剧本与表演、⽂学的诗歌、舞蹈的民间舞与芭蕾舞、舞台美术等融为⼀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等组成,有时也⽤说⽩和朗诵。
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有合唱队伴唱,有些朗诵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真正称得上“⾳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随着⽂艺复兴时期⾳乐⽂化的世俗化应运⽽⽣的。
歌剧被视为西⽅经典⾳乐传统的⼀部分,因此和经典⾳乐⼀样,流⾏程度不及当代的流⾏⾳乐,近代的⾳乐剧则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本。
歌剧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意⼤利,既⽽传播到欧洲各国,⽽德国的海因⾥希·许茨、法国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兰的亨利·珀赛尔分别在他们⾃⼰的国家,开创了17世纪歌剧的先河。
⼀直到18世纪,意⼤利歌剧依然是欧洲的主流,纵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国作曲家到法国谋⽣,⽽韩德尔最终落脚英伦。
⽽意⼤利歌剧的主流⼀直是正歌剧,直⾄格鲁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新歌剧”,以对抗正歌剧的矫揉造作。
⽽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纪歌剧巨匠,显然是莫札特。
莫札特少年时先以正歌剧起家,既⽽以意⼤利语喜歌剧,风⾏各地,尤以《费加罗的婚礼》、《唐·乔望尼》和《⼥⼈皆如此》为⼈称颂。
⽽莫⽒倒数第⼆部歌剧《魔笛》(最后⼀部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语歌剧的指标性作品。
19世纪初期是美声(bel canto)风格歌剧的⾼峰期,风⾏当时的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利尼等⼈的歌剧,时⾄今⽇,依然常见于舞台。
与此同时,贾科莫·梅耶贝尔的歌剧作品则成为了法式⼤歌剧(Grand Opera)的典范,并风⾏全法。
⽽19世纪中后叶则被誉为歌剧的“黄⾦时期”,其中理查德·⽡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国和意⼤利各领风骚。
⽽黄⾦时期过后的20世纪初,西欧歌剧继续演变出不同风格,如意⼤利的写实主义(verismo)和法国的当代歌剧,和及后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
西方芭蕾史纲
西方芭蕾史纲西方芭蕾舞是一种优雅的舞蹈形式,它源于欧洲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西方芭蕾史纲,以了解其起源、发展和重要人物。
一、起源与发展1.1 法国古典芭蕾的诞生西方芭蕾舞源于16世纪法国宫廷舞蹈,最早的芭蕾舞剧作品是由意大利作曲家让·贝尔纳杜·洛利和法国作家皮耶尔·卡兰倡导的。
这种舞蹈形式融合了宫廷舞蹈、歌剧、戏剧和音乐,成为法国宫廷的重要娱乐。
1.2 浪漫主义芭蕾的崛起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芭蕾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
浪漫主义芭蕾强调表现情感和幻想,舞蹈演员以轻盈、飘逸的舞姿来展现浪漫的故事。
此时期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吉赛尔》和《天鹅湖》。
1.3 克拉西夫芭蕾改革20世纪初,俄罗斯芭蕾舞家米哈伊尔·克拉西夫斯基对芭蕾舞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他将西方芭蕾舞与俄罗斯民间舞蹈相融合,打破了古典芭蕾的刻板形式。
克拉西夫斯基还提倡舞蹈演员注重角色塑造,推动了芭蕾舞在俄罗斯的发展。
二、重要人物2.1 让·贝尔纳杜·洛利(Jean-Baptiste Lully)洛利是法国古典芭蕾舞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17世纪创作了多部芭蕾舞剧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太阳之王》。
洛利的音乐和舞蹈风格影响了后世的芭蕾舞发展。
2.2 皮耶尔·卡兰(Pierre Beauchamp)卡兰是法国芭蕾舞的先驱者之一,他开创了现代芭蕾舞的基本步法和舞姿。
卡兰是法国皇室舞蹈教师,他的教学方法为后世的芭蕾舞教育奠定了基础。
2.3 米哈伊尔·克拉西夫斯基(Michel Fokine)克拉西夫斯基是20世纪初期俄罗斯芭蕾的重要创作家和改革者。
他的作品《火鸟》和《费尔蒂娜》等开创了以音乐和舞蹈情感表达为中心的芭蕾舞风格。
2.4 安娜·帕夫洛娃(Anna Pavlova)帕夫洛娃是俄罗斯芭蕾舞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以优雅和技巧非凡的舞姿闻名。
帕夫洛娃在世界各地演出,为芭蕾舞在国际上的推广做出了杰出贡献。
关于芭蕾舞赏析
关于芭蕾舞赏析对于一位初学者而言,形体芭蕾的入门课程一般着重于提高学员的基本素质并调整他们的形体姿态。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关于芭蕾舞赏析的资料,供你参考。
一、芭蕾艺术赏析芭蕾(Ballet),15世纪的意大利初次出现该词。
广义上讲,它泛指各种舞蹈和舞蹈剧目。
凡是以人体动作和姿态,表现戏剧故事内容,或是某种情绪心态的舞蹈演出,都可以称之为芭蕾。
狭义上讲,它是古典芭蕾的略称,专指15世纪出现的,经三百年发展而成的,有严格的审美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古典舞种。
芭蕾产生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最早出现在一种城邦君主炫耀财富,权利的歌舞演出中。
比如说1489年出现大与舞会礼仪舞蹈近似的,是表现希腊神话故事的“席间芭蕾”,这是一种兼有朗诵,舞蹈,音乐,杂耍的综合表演形式。
这种形式传入法国宫廷后,颇为流行。
到1581年,则出现了奢华的长达5个小时的《皇后喜剧芭蕾》,这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芭蕾舞剧。
芭蕾在吸收了古希腊舞蹈,古罗马的拟剧表演和意大利的职业喜剧,中世纪杂耍者的艺术,法国和意大利宫廷舞会的舞蹈以及欧洲各国的民族民间舞的营养后,接受了古典注意审美理想的规范。
18世纪以前,法国芭蕾多以歌剧中的插舞形式出现,或是单纯的技巧炫耀,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
当启蒙主义运动兴起时,“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艺术摹仿自然的思想引导芭蕾编导们,开始注重描述和表达“生而平等”的人的情感。
在法国,宫廷芭蕾出现了内部的革命一些著名的表演家逐渐地抛弃了假面,假发,突出了细腻的表情,要求动作符合人物的形象,性格,也称形象芭蕾。
这些都为情节芭蕾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随着西欧芭蕾再次顺应上层人士的消遣品味,变得空洞乏味,而走向衰落时,芭蕾却在俄国迎来了它自身最辉煌的时期。
《睡美人》,《天鹅》的问世,无论舞台规模上,还是动作技巧,舞剧结构的完善上,都显示了古典芭蕾最为经典的形象和它的终结形态。
与此同时,19世纪末的芭蕾艺术也因动作语言的高度程式化,陷入了僵化和陈腐,从而走向了全面的衰落。
歌剧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歌剧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歌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和戏剧的艺术形式,通常以歌唱、舞蹈和对白来表达故事情节。
歌剧是在舞台上演出的,通常还包括了舞美、服装和灯光等元素,以增强演出的视觉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歌剧术语和概念的解释:
1. 歌唱:歌唱是歌剧中最重要的部分,演唱者们以各种音乐形式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2. 对白:除了歌唱,歌剧中也有对白部分,用于推动故事的发展和展示角色之间的交流。
3. 剧情和剧本:剧情是歌剧的故事情节,而剧本则是剧情的文字形式。
4. 独唱和合唱:独唱是单独演唱者在舞台上独自表演的部分,而合唱是演唱者们一起合唱的部分。
5. 配乐:配乐是指伴随着歌剧演出的背景音乐,由乐队或者乐器演奏。
6. 旋律和主题:旋律是歌剧中的乐曲主题,用于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7. 队列和音程:在歌剧中,角色的不同情感和情绪常常通过不同的音调、声音质地和音程来表达。
8. 声乐技巧:歌剧演唱需要具备一定的声乐技巧,如音域控制、发声技巧和音准等。
9. 芭蕾舞和舞剧:歌剧中常常会有舞蹈部分,芭蕾舞和舞剧是其常见形式。
10. 作曲家:作曲家负责创作歌剧的音乐,如威尔第、莫扎特
和普契尼等。
这些解释和术语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歌剧的演出和作品。
西方舞蹈系列之芭蕾的名词解释
西方舞蹈系列之芭蕾的名词解释芭蕾⒈席间芭蕾:法国贵族对舞蹈等各种表演均兴致盎然,并在举行宴会时,常邀请街头艺人前去表演一些短小精悍的节目,为来宾们助兴。
这种节目故而又有“甜食”的美称,并都安排在各道大菜上桌之间,以免大家因等待时间过长而倒胃口,由此产生了“席间芭蕾”的称呼。
史料中不乏这样的记载,如法王查理与英国公主玛格丽特的婚礼盛宴上,就陆续穿插了三道这样的“甜食”舞蹈,或者说三段“席间芭蕾”,登场的人物有独角兽、豹子、狮子、骆驼、飞鸟、牧羊女、男子汉等等,他们连说带唱,载歌载舞,确保宴会开到凌晨三点时,宾客们依然毫无倦意,甚至加入其中,手舞足蹈。
史学家们通常将这种“甜食”形式,或“席间芭蕾”当作芭蕾舞剧的雏形。
⒉幕间芭蕾:1670年,在法国宫廷的庆祝活动中,著名喜剧作家和表演家莫里哀(1622-1673)推出了自己的著名喜剧作品《吝啬鬼》,但由于他的剧团中演员不多,因而特邀了宫廷作曲家和芭蕾大师让·巴蒂斯特·吕利(1632-1687)为该剧的幕与幕之间增添了几段芭蕾,以便为喜剧演员提供充裕的时间去抢装和换场,“幕间芭蕾”由此应运而生,芭蕾也从宴席登上了舞台,并迅速成为一种时尚,代表作有《逼婚》(1664)、《乔治·唐丹》(1668)等等。
尽管“幕间芭蕾”与剧情无关,并对整部喜剧常有喧宾夺主之嫌,但由于它轻松活泼,妙趣横生,因而深受观众的欢迎。
不过,这种舞蹈形式的蔚然成风,恰好就是因为它与剧情无关,其中包括了插科打诨式的滑稽表演,甚至单纯炫耀体能的杂技等丰富多彩的动作语言,仿佛观众们在幕间休息时,喜欢喝的威士忌,喜欢吃的冰淇淋那样!因此,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从“席间芭蕾”发展到“幕间芭蕾”,前进的步伐中仍缺乏质的改变,两者都不过是些无足轻重的调味品罢了,更没有为芭蕾取得独立的存在价值。
⒊喜剧芭蕾:“幕间芭蕾”哗众取宠甚至喧宾夺主的剧场效果逐渐地引起了喜剧导演们的注意,不过,他们没有简单地将喜剧与芭蕾这两者对立起来,更没有粗暴地将芭蕾这种日益受到观众喜爱的表演形式赶出喜剧演出,而是开始尝试如何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挪威国家歌剧和芭蕾舞剧院
台正面和反声器。 歌剧院的正面面向西北 , 从峡湾往南有一段很大的距离 , 这使该建 筑的轮 廓能够清晰 地显现出来。从阿克斯 胡斯城堡和城区网格方面看 , 该建筑将 峡湾和东 面的艾克贝格 金属 ( E k e r b e r g) 山联系在一起。从 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火车站和 弗雷德里克 ( C h r F r e d r i k s ) 广场 朝歌 歌剧 院有很长 的寿命 。这意 味着需要对 简单而现 代感 的金 属包层 进行重 新评估 和设 剧院方向看 , 巨大 的斜面覆盖住峡湾及其岛屿的东部 , 十分壮观。 计, 为此 , 我们联系了多家工厂和车间。 .
城市位置
歌剧院是该城 区规划改造的重 点。 ̄2 0 1 0 年 , 要将建 筑附近繁 忙的车 流转移到 峡湾
下面的隧道。鉴于其建筑规模和审美形象 , 歌剧院距该 区其他建 筑物有些距离。大理
石屋面斜角构成 了观赏城市和峡湾景观的 巨大公共空间。
橡木 已经用氨处理成 暗色 调。在本设计中 , 橡木也用于地板 、墙 壁和天花板 , 以及阳
“ 地毯 ”
” 地毯” 的可用面积约 1 8 0 0 0 平 方米。其细节 设计很重要 : 建筑 师希 望它不要 与建 筑物的主拱相冲突 , 但 同时又能 在近处 充分 体现出其 引人入胜之处 。与 艺术家一起讨 论并提出了几种替代方案 , 最后 才确 定为不 重复的特殊图案 , 把浮 凸区、特殊切口、
灵活性。规 划阶段 已证 明这种 灵活性 极其重 要 : 许多房间和套间按最终用户 的意 图进 量要求。C a mp o l o n g h i 大理石加工厂 家有专业能力 , 对于这样一 个庞大而复杂 的工 行了用途调整。这些改造虽然改变了建筑物的功能性 , 但不会影响结构。 程, 完全具备所要求的技术实力和经验
中国芭蕾舞和戏曲的相关性
芭蕾舞作为极为贵族化的西洋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骑士精神、基督教信仰和罗曼蒂克等欧洲古典文化的精髓。
芭蕾在传入中国后,面临着一个怎样被中国大众更好接受的问题,要想符合东方审美情趣,更好地发展,就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发源地的艺术风格,必然要与中国的姊妹舞蹈艺术碰触、融合,创作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芭蕾。
在这一专业前景下,就要求我们艺术院校的芭蕾舞蹈教学要与中国芭蕾的民族化进程相一致,除了训练好芭蕾基本功,还要注重对中国民族艺术的学习、训练,其中,对中国戏曲等艺术形式的借鉴尤其重要。
目前国内的芭蕾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在教学方法上却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对该学什么又怎么学比较模糊,在这里,我想谈谈本人的看法。
欧洲芭蕾课程安排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两个结合”。
第一个“结合”是指芭蕾舞与其他舞种训练的结合与交替。
当然,在国内的芭蕾舞教学中同样也会进行现代舞、中国舞等舞种的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和舞蹈感觉,这一点世界各国教学是相同的。
但是欧洲的课程安排也具有另外一层用意,通过当地民间舞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理解感悟。
因为西方芭蕾虽然源自宫廷舞蹈,但在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也吸收了很多欧洲民间舞蹈的元素。
因此,注重性格舞(即外国民间舞)的训练,其实起到了促进学生对芭蕾舞的认识和辅助芭蕾舞训练的作用。
第二个“结合”是指芭蕾舞训练与芭蕾舞理论的结合。
在大学阶段的舞蹈教学中,世界各国均开设了理论课。
但国内大学的舞蹈理论课主要是西方舞蹈史和中国舞蹈史,课程的重点是向学生介绍外国与中国舞蹈的发展历程。
而欧洲芭蕾舞专业理论课则与实践紧密联系,其最主要内容是从芭蕾术语分析入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动作。
教师首先从芭蕾舞术语的语源入手,解释该术语在法语中的原有含义,进而解释该动作的含义、动作要领以及它在芭蕾舞中的作用。
比如,在讲授pliē时,教师会首先说明,该术语在法语中本身的含义是“蹲、屈膝”,然后会说明在芭蕾舞基本训练中,该动作的意义在于培养腿肌和膝关节的柔韧性,增强跟腱的灵活和弹性,促进整个身体的平衡。
汇总芭蕾舞历史发展
汇总芭蕾舞历史发展芭蕾舞是一种优雅、精致而富有艺术性的舞蹈形式,它起源于法国,并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壮大。
本文将汇总芭蕾舞的历史发展,从早期的起源到现代的变革,以及它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影响。
1. 起源与发展芭蕾舞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当时人们通过宫廷舞会等娱乐活动中观赏和演绎舞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舞蹈在法国贵族圈子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舞蹈表演中,芭蕾舞逐渐成为主导。
2. 18世纪的突破18世纪是芭蕾舞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许多重要的发展和突破发生在这个时期。
尤其是让·乔治·诺瓦尔创立的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他为芭蕾舞注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和技巧,并组织演出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吉赛尔》和《天鹅湖》。
3. 俄罗斯芭蕾舞的兴起19世纪末,俄罗斯成为芭蕾舞的新兴力量。
由于俄罗斯皇室和贵族的支持,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芭蕾舞团开始崭露头角。
此时的芭蕾舞更加强调表演者的技术和表达力,如奇克莱丝(Vaslav Nijinsky)和巴枯宏(Mikhail Baryshnikov)等艺术家的登场使得芭蕾舞在艺术世界中声名鹊起。
4. 现代芭蕾舞的发展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现代芭蕾舞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变革。
更多的舞蹈家开始挑战传统的舞蹈形式,并将现代舞蹈元素融入其中。
例如,布尔加科夫(Maurice Béjart)提出了“现代芭蕾”的概念,将戏剧和现代音乐元素融入到芭蕾舞中。
5. 芭蕾舞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芭蕾舞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各国的芭蕾舞团和学校纷纷成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和教师。
例如,位于莫斯科的玛丽亚基因佐蕾芭蕾学校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芭蕾舞学校之一,吸引了全球的学生。
6. 芭蕾舞对当代文化的影响芭蕾舞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对当代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在众多的舞台上演出,还受到了广泛的电影、音乐和时尚界的关注。
芭蕾舞的发展过程
芭蕾舞的发展过程芭蕾舞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舞蹈形式,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并在法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介绍芭蕾舞的发展历程,从其起源到现代,带领读者了解这一优雅艺术形式的演变。
一、芭蕾舞的起源和初期发展芭蕾舞最早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末17世纪初。
当时的芭蕾舞更接近歌剧以及宫廷舞蹈,表现形式相对简单,没有后来的技巧和编排。
在法国,路易十四对芭蕾舞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他创建了巴黎歌剧院,并支持芭蕾舞在法国的发展。
这一时期,芭蕾舞开始融入了更多的戏剧和故事元素。
二、古典芭蕾舞的盛行与进一步发展18世纪后期,古典芭蕾舞开始成为主导的舞蹈形式。
尼古拉·萨科茨基创作了《天鹅湖》、《胡桃夹子》等经典作品,使古典芭蕾舞开始迈向鼎盛时期。
在这一时期,芭蕾舞的技巧和编排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瓦茨拉夫·尼金斯基等编舞家为芭蕾舞注入了更多的创造力和技术,使其更加细腻、优雅。
三、现代芭蕾舞的嬗变20世纪初,芭蕾舞在俄罗斯继续发展,而现代芭蕾舞也开始崭露头角。
谢尔盖·达吉利耶夫等编舞家打破传统,引入更多的现代元素,使芭蕾舞充满动态和表现力。
此外,芭蕾舞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出各自的特色风格,如美国的现代芭蕾舞、英国的皇家芭蕾舞团等。
四、芭蕾舞在当代的影响与发展在当代,芭蕾舞作为一种经典舞蹈形式,仍然保持着广泛的影响力。
世界各地的舞团都在不断创作新的作品,推动芭蕾舞的发展。
此外,芭蕾舞通过电影和电视节目等媒介,将其优雅和魅力传输给更广大的观众,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总结:芭蕾舞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简单表演到古典芭蕾舞的繁荣,再到现代舞蹈风格的嬗变,芭蕾舞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门需付出大量努力和艺术才华的舞蹈形式,也是一种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美的表达方式。
芭蕾舞的发展过程充满了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为舞者和观众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芭蕾舞剧白毛女
芭蕾舞剧《白毛女》简析《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
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
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
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第四,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而这段歌词,是故事开始时,老杨给女儿买来一条红头绳,喜儿乐得又唱又跳的情景。
《白毛女》的艺术成就,《白毛女》是创造我国的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
它在群众艺术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同时也借鉴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秧歌剧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创造新歌剧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首先在音乐上,运用了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但它既不是民间小戏的扩大,也不是传统的板腔戏或宫调戏。
它借鉴了西洋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方法,利用富有民族风味的音乐曲调来表现剧中人的性格特征。
河北民歌“小白菜”,原是封建社会中受后娘欺压的儿童歌谣,作者利用它表现喜儿在黄家受黄母压迫的情绪。
由于调子比较幽怨,不适于表现喜儿在杨白劳抚爱下天真活泼的性格,作者们就选用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比较欢快轻扬的曲调,谱写了“北风吹,雪花飘”。
因此,《白毛女》的音乐既对表现人物性格起到重要作用,又为广大群众所熟悉、爱听。
其次,在歌剧的表演上,借鉴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结合的传统。
喜儿的出场就是用歌唱叙述了戏剧发生的特定情景:“爹出门去躲帐整七天,三十晚上还没回还。
”然后用独白向观众介绍了身世和家庭。
其他人物,如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也都在出场时,通过歌唱作自我介绍,不少地方也用独白叙述事件过程。
人物对话采用话剧的表现方法,同时注意学习戏曲中的道白。
在道白与歌唱的关系上,则运用歌唱来叙述事件,回忆历史,介绍人物,衬托气氛,并在感情需要爆发时,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论芭蕾与歌剧的关系
论 芭 蕾 与 歌剧 的关 系
邓琳 娜
( 四川 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0 0 )
作 者简 介 :邓 琳娜 ( 1 9 9 1 一) ,女 ,汉族 ,I  ̄ l J I I 简 阳人 ,研究 生在 读 ,现就读 四川 师 范大学 舞蹈 学 院 ,研究 方 向 :舞蹈 教育 。 摘 要 :舞蹈 在 艺术 的 门类里属 于表 演艺 术。歌 剧 在 艺术 的 门类 里属 于 综合 艺 术 。任 何 一 门 艺术 它们 都 是 互相 有 关联 的,就 像 歌 剧和 舞 蹈 ,它们也 是 有密切 的联 系 的。 比如 舞蹈 中的芭蕾 舞 ,它是综 合 了音乐 、美 术 、舞 蹈 等 同一 舞 台空 间 的戏剧 艺 术形 式。 而歌 剧则 是将 音 乐 、戏 剧 、文 学、舞蹈 ( 其 中包括 芭 蕾) 、舞 台美 术等 融为 一体 。在十 八 世纪 初 之 前 ,芭 蕾舞 经历 了戏 剧性 的发展 ,从 有 自己 的独立 形 态但 却并 不稳 固 ,到独立 演 出减少 ,被歌 剧抢 去 一席地位 ,成 为 “ 幕 间插 舞” 。 芭 蕾从 来没 有 真 正独 立 形 式 的存在 。 此 时芭 蕾 与歌剧 的 地 位是 歌剧 在 上 ,芭蕾在 下。 二者 的关 系是 出现裂痕 的。二者 的分 离也是 必 然 的。
舞 与歌剧 的关 系 。 1 密 不可 分 阶段
我们通 过法 国芭 蕾和歌 剧 密 不 可 分 的关 系上 ,也 可 以看 到 芭蕾 对
歌 剧 的进步 发展 奠定 了基础 。 芭蕾 的萌 芽 时 期 也 吸 收 了 2 裂 痕 阶段
芭蕾舞和歌剧之间的区别
芭蕾舞和歌剧之间的区别
芭蕾舞和歌剧虽然都是舞台艺术的重要形式,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芭蕾舞是一种高度规范化的舞蹈艺术形式,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来在法国和俄罗斯等地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它以其独特的足尖舞技巧和优雅轻盈的感觉而闻名,通常伴随着古典音乐。
芭蕾舞注重身体的线条美、动作的精确性和规范性,强调舞者的身体保持直立、挺拔,舞步和动作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而歌剧则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主要通过音乐、戏剧、歌唱和舞台美术等多种手段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歌剧的音乐通常包括声乐和器乐两个部分,歌唱是歌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舞蹈在歌剧中并不是必需的元素。
歌剧的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可以包括戏剧表演、歌唱、朗诵等,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也更加丰富多样。
其次,芭蕾舞和歌剧在叙事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芭蕾舞通常通过舞蹈动作和舞者的身体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故事情节,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舞蹈形式。
而歌剧则通过歌唱和戏剧表演来讲述故事,歌词和台词是歌剧中的重要元素,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形象。
此外,芭蕾舞和歌剧在表演风格和氛围上也存在不同。
芭蕾舞的表演风格通常较为优雅、轻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而歌剧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戏剧性的展现,表演风格更加多样,可以包括悲剧、喜剧、历史剧等。
总的来说,芭蕾舞和歌剧虽然都是舞台艺术的重要形式,但它们在表演风格、叙事方式、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芭蕾舞以舞蹈为主要表达手段,注重身体的线条美和动作的规范性;而歌剧则通过音乐、戏剧、歌唱等多种手段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是一种更加综合的舞台艺术形式。
挪威国家歌剧及芭蕾舞剧院
Norwegian National Opera and Ballet 挪威国家歌剧及芭蕾舞剧院项目名称:挪威国家歌剧及芭蕾舞剧院设计者: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地点:挪威 奥斯陆委托机构:Statsbygg建筑面积: 38 500m2设计时间:2000-2008建成时间: 2008.04Project Name: Norwegian National Opera and Ballet Designer: SnøhettaLocation: Oslo, NorwayClient: StatsbyggGross Floor Area: 38 500m2Design Time: 2000-2008Completed Date: 2008.04总平面图1989年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赢得了挪威国家歌剧及芭蕾舞剧院的设计竞赛。
评委评价其方案具有辨识度极高的设计主题,旨在将建筑、文化与场地紧密结合,同时呈现出独特而与众不同的外观。
该建筑在各个方面都显得新颖且具有原创性。
设计将高度复杂的功能整合进了一个简明的平面中,从功能实用和造型艺术两个方面塑造了建筑外部形式。
压低的体量使剧院成为了城市的纽带,而不是一个割裂城市的“雕塑物”。
剧院可上人的屋顶和宽敞开放的公共门厅,使其成为了促进城市中社交活动的“客厅”,而非冷漠的雕塑式的纪念物。
剧院的形象介乎建筑和景观之间,因此培养了公众对艺术的认识并提高了参与度。
沿街立面设有大片的落地窗,让行人得以目睹舞美工作室内正在进行的活动。
非歌剧、芭蕾舞剧或交响乐爱好者也对这座剧院甚是喜爱。
剧院内的咖啡馆和礼品店直接通向海边,在营利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多功能的休闲场所。
这些空间在设计时都经过了仔细推敲,使其与剧院大胆鲜明的形象特征高度吻合。
“波浪墙 (The Wave Wall)”在挪威,歌剧和芭蕾都是年轻的艺术形式。
它们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
比约维卡半岛位于一座自古以来就面向世界开放的港口城市中。
舞蹈风格知识:欧洲舞剧——古朴的意大利歌剧和法国芭蕾舞
舞蹈风格知识:欧洲舞剧——古朴的意大利歌剧和法国芭蕾舞欧洲舞剧是以古朴的意大利歌剧和法国芭蕾舞为代表,是欧洲舞蹈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舞剧中,音乐和舞蹈的结合是无法分割的整体,通过它们的组合创造了丰富而深刻的艺术效果。
下面就从两个方面,分别探究意大利歌剧和法国芭蕾舞在欧洲舞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意大利歌剧意大利歌剧是欧洲舞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7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后期逐渐发展起来。
歌剧的背景音乐通常是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歌唱配以舞蹈演出,反映了意大利艺术思潮对融合音乐和诗歌的追求。
在舞剧中,意大利歌剧常常通过舞者精湛的技艺表达出音乐蕴涵的情感和意境。
这些舞者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和表演实践,以其动作的轻盈、优雅与协调性,吸引了众多观众。
同时,舞蹈也表达了身体的美和灵性,加强了意大利歌剧表演的艺术性。
二、法国芭蕾舞法国芭蕾舞是欧洲舞剧的另一种代表性舞蹈风格,源于17世纪的路易十四时期,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逐渐成为法国文化的重要传统。
在欧洲舞剧中,法国芭蕾舞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未来几个世纪中欧洲舞蹈圈的信任和认可。
在舞剧中,法国芭蕾舞是以身体姿态、舞步和姿态为基础的技艺训练。
舞者必须具备优秀的足技、支撑和转体技巧,以及身体线条美、韵律感和表现力等要素。
这样的舞蹈风格融合了法国文化传统和更广泛的欧洲舞蹈风格,使得舞剧能够更好地表达当代欧洲文化的特点。
总的来说,欧洲舞剧中古朴的意大利歌剧和法国芭蕾舞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发扬了欧洲艺术的精华。
这些舞蹈风格共同构建了欧洲舞蹈的文化基础,形成了欧洲独特的舞蹈传统,为欧洲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方舞蹈系列之芭蕾的名词解释
西方舞蹈系列之芭蕾的名词解释芭蕾⒈席间芭蕾:法国贵族对舞蹈等各种表演均兴致盎然,并在举行宴会时,常邀请街头艺人前去表演一些短小精悍的节目,为来宾们助兴。
这种节目故而又有“甜食”的美称,并都安排在各道大菜上桌之间,以免大家因等待时间过长而倒胃口,由此产生了“席间芭蕾”的称呼。
史料中不乏这样的记载,如法王查理与英国公主玛格丽特的婚礼盛宴上,就陆续穿插了三道这样的“甜食”舞蹈,或者说三段“席间芭蕾”,登场的人物有独角兽、豹子、狮子、骆驼、飞鸟、牧羊女、男子汉等等,他们连说带唱,载歌载舞,确保宴会开到凌晨三点时,宾客们依然毫无倦意,甚至加入其中,手舞足蹈。
史学家们通常将这种“甜食”形式,或“席间芭蕾”当作芭蕾舞剧的雏形。
⒉幕间芭蕾:1670年,在法国宫廷的庆祝活动中,著名喜剧作家和表演家莫里哀(1622-1673)推出了自己的著名喜剧作品《吝啬鬼》,但由于他的剧团中演员不多,因而特邀了宫廷作曲家和芭蕾大师让·巴蒂斯特·吕利(1632-1687)为该剧的幕与幕之间增添了几段芭蕾,以便为喜剧演员提供充裕的时间去抢装和换场,“幕间芭蕾”由此应运而生,芭蕾也从宴席登上了舞台,并迅速成为一种时尚,代表作有《逼婚》(1664)、《乔治·唐丹》(1668)等等。
尽管“幕间芭蕾”与剧情无关,并对整部喜剧常有喧宾夺主之嫌,但由于它轻松活泼,妙趣横生,因而深受观众的欢迎。
不过,这种舞蹈形式的蔚然成风,恰好就是因为它与剧情无关,其中包括了插科打诨式的滑稽表演,甚至单纯炫耀体能的杂技等丰富多彩的动作语言,仿佛观众们在幕间休息时,喜欢喝的威士忌,喜欢吃的冰淇淋那样!因此,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从“席间芭蕾”发展到“幕间芭蕾”,前进的步伐中仍缺乏质的改变,两者都不过是些无足轻重的调味品罢了,更没有为芭蕾取得独立的存在价值。
⒊喜剧芭蕾:“幕间芭蕾”哗众取宠甚至喧宾夺主的剧场效果逐渐地引起了喜剧导演们的注意,不过,他们没有简单地将喜剧与芭蕾这两者对立起来,更没有粗暴地将芭蕾这种日益受到观众喜爱的表演形式赶出喜剧演出,而是开始尝试如何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舞剧《歌剧魅影》:以芭蕾再现歌剧院传奇
以情绪为情节铺垫由于舞蹈动作所指模糊性的限制,舞剧无法表现概念,以及建立在概念之上的逻辑关系。
但作为情感表现的符号和人物内心的表征,却是舞蹈擅长的领域。
舞蹈家舒巧曾说,有情自然而然就有了舞。
剧中几处舞蹈段落,编导浓墨重彩渲染情绪,为最终的“解结”作铺垫。
第一幕魅影窥伺到训练演出后拉乌尔和柯莉斯汀在一起的场景,宁静的夜晚,宏伟的建筑,海誓山盟令他愤恨至极。
此处魅影的肢体表达,准确且充满力度。
编导抛却了繁缛的芭蕾动作,选择以最直观的表现形式:魅影低着头,双手剧烈地颤抖着。
没有其他动作,他身躯面向所有观众,毫无保留地将燃烧至沸点的愤怒情绪,传递给剧院里所有人—神通广大的剧院魔鬼如此怒不可遏,将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音乐采用了类似于魅影舞蹈手部节奏的鼓声伴奏。
以重槌快速击打,伴随激烈的鼓声和颤动的肢体,第一幕以令观众印象深刻的愤怒告终。
如此狂风骤雨的暴怒,终了之时却选择成全。
不发一言的恐怖歌剧院鬼影,内心曾经历的争斗、取舍、痛苦、不安、留恋,发人感慨,引人遐思。
下半段起始后,异域风情的“蛇舞”令人想到了经典舞剧《舞姬》之中的段落,随后嵌入的ABA 大双人舞,似乎就像是“心理按摩”,编导短暂地通过切换舞台风格收回了“拳头”,而真正的激变正在酝酿。
舞会结束后,情真意切的拉乌尔与柯莉斯汀的共舞是炽烈的,这段舞蹈令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中著名的“阳台双人舞”,那也是一段编导不留余力,表现爱恋之情的舞码。
编导竭力将柯莉斯汀与拉乌尔的恋情推向顶峰,期间没有疏离的动作,“高造型”“大幅度”的双人复合舞姿,分舞如相互倾诉,合舞又如同心相携。
如果没有这般情浓情真,也没有魅影的滔天嫉恨;对他,这是再一次重创。
这段情感饱和度极高的舞蹈,是魅影最终怒不可遏,决意要杀拉乌尔的导火索。
《曼侬》的卧室双人舞,《斯巴达克斯》里斯巴达克斯与弗里吉亚的双人舞……这些双人舞最终都为悲剧的结尾作了伏笔,成为一种反向的情绪衬托。
舞蹈风格知识:歌剧舞蹈——用优美的舞蹈打造高品质的歌剧表演
舞蹈风格知识:歌剧舞蹈——用优美的舞蹈打造高品质的歌剧表演歌剧舞蹈是歌剧表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优美的舞蹈来增强歌剧表演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让观众深受震撼和感动。
作为歌剧表演的一种重要形式,歌剧舞蹈要求舞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精湛的表现力。
在歌剧中,舞蹈往往被运用到情节的承接和转折中,它不仅可以丰富表演形式,还能够通过表现角色的心理活动来增强歌剧的艺术效果。
歌剧舞蹈的风格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舞蹈形式,从古典芭蕾舞、现代舞到民间舞蹈等,都可以在歌剧舞蹈中得以运用。
这些优美的舞蹈不仅需要舞者们在舞技上做到极致,还需要他们以舞姿、表情、情感等多方面展现出表演角色的特点和个性。
在歌剧舞蹈中,优美的身姿和动作充满了戏剧性和表现力。
舞者们要在繁琐的演出安排中每次化身不同的角色,在演出中赢得观众的喝彩和掌声。
而在现代社会,这种表演手段成为了歌剧舞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歌剧舞蹈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的歌剧演出中舞蹈家的角色逐渐增多,到了19世纪,舞蹈与歌剧的紧密联系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歌剧舞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断和各种不同的表演形式相互融合,从而盛行起来,成为了人们欣赏歌剧演出时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在现代的歌剧演出中,舞蹈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和精致化。
无论是古典芭蕾舞的优美、华丽、高雅还是现代舞蹈的自由、极限和激情,都可以在歌剧舞蹈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这种多样化的表演方式,使得歌剧表演更加富有变化,让观众充分感受到演出中的艺术魅力和品质。
然而,舞蹈作为表达语言不仅可以使歌剧表演变得更为美妙,更为重要的是歌剧舞蹈中所表露出的情感和态度。
在歌剧舞蹈中,优美的身姿和动作充满了表现和表达力。
舞者们表现的不仅是身体的行动和姿态,更是情感的表达。
在表现感情方面,古典芭蕾舞的优雅表达更多是象征性的,它可以通过舞姿和舞蹈动作传递出更深的情感;而现代舞则追求更加直白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注重动作和舞蹈内容的紧密衔接,强调舞者的感受和角色的特征。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BalletdeOpéradeParis)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BalletdeOpéradeParis)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是古典芭蕾的摇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芭蕾舞团。
和许多欧洲和国际上芭蕾舞团一样可以追述他们的起源。
16世纪,由凯瑟琳·德·梅迪奇(Catherien de Medicis)从意大利传入法国的编舞技术标准和用语中的一部分被融入到宫廷芭蕾当中。
之后,法王路易十四(Louis XIV)时期,这位君主希望将这种带有贵族特色的舞蹈变成真正的舞台艺术,1653年,出演了路易十四《夜之芭蕾》(Le Ballet de la nuit)中的太阳神阿波罗之后,这个角色便成为了路易十四的专利,他也因此得到“太阳王”的美名。
路易十四是优秀的舞蹈演员,练功勤奋(自七岁起便坚持每天训练),同时创作并主演了27部以上的芭蕾舞剧。
1661年3月登基亲政之初,路易十四便创立了皇家舞蹈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 Danse),该院成为法国第一所以振兴、完善舞蹈艺术、确定舞蹈规则和进行舞蹈教学为目的的机构。
1669年8月26日,皮埃尔·佩兰(Pierre Perrin)他被授予特权领导皇家舞蹈学院,形成一个独立表演的法国歌剧学院(Académie d'Opéra),同年,路易十四为巴黎歌剧院奠基,直到1673后,它改名为皇家音乐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 Musique),吕利继皮埃尔·佩兰之后领导皇家音乐学院,开创了新的戏曲形式,其中包括舞蹈。
同时并在其内部组建了欧洲的第一支专业舞蹈团,这就是之后的巴黎歌剧院和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1671年3月3日,为巴黎歌剧院首演了《波莫纳》(Pomone),其中包括由博尚编导的芭蕾。
1672年11月,吕利请编导博尚和舞美设计师卡尔洛·维加拉纳(Carlo Vigarani),于上演了《爱神和酒神的节目》(Les fêtes de l'Amour et de Bacchus), 上演的作品主要选自吕利以前为宫廷创作的短小芭蕾和由博尚新创作的入场仪式.然而,最关键的区别是,是从以前的宫廷芭蕾舞剧,变为宫廷成员不再参加,而且是所有的舞者专业。
歌剧舞剧赏析
《睡美人》赏析
伴着一段恢弘的音乐,大幕徐徐拉开,庄严奢华的宫廷背景,演员翩跹而至。
柴可夫斯基的乐曲让我深深沉醉,时而恢弘磅礴,时而悠扬婉转,仿佛置身于宫廷的一角,如宴会中的宾客般身临其境。
开场便是大段的芭蕾舞表演,演员们精湛的舞技、优雅的身姿,让我为之折服,更不用说男女主角堪称绝色的舞姿。
翻转跳跃间,轻盈而优雅,如仙鹤般动作间尽显飘逸。
配以精致的舞服,仅是站立已是道风景。
在我看来,芭蕾舞的动作似乎深受欧洲雕塑艺术的影响,重视形体的美,身段、步法均有范式。
即便如此,仍是变化颇多。
原本自己并未完整地欣赏过一整场的芭蕾演出,感觉它不过是艺术家高雅的爱好罢了。
现在看过这许多的歌剧舞剧,感觉这样的阳春白雪更能陶冶人的心性和情操,寻常人并非难以欣赏。
即使是《睡美人》这样宏大的一场芭蕾舞剧,讲究的并不仅仅只有舞技,对演员的要求亦是很高:滑稽诙谐的典礼官刻画得惟妙惟肖,黑巫婆的疯癫邪恶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及观看趣味和艺术于一身,这样一场表演,从演员到导演所下的功夫可想而知。
这样一场传统的宫廷芭蕾表演,让我不禁拿来和中国的传统戏剧做一番比较。
相比之下,欧洲的传统舞蹈很是注重场面的宏大,细节上也很是精致,服饰、布景皆称得上艺术品;而中国传统戏剧则不然,执跟马鞭便算得骑马,几名兵士便替算千军万马。
或许说西方的艺术更注重“写实”,和我国传统戏剧相比,犹油画和水墨画之比。
究竟孰优孰劣,见仁见智。
这样一场经典的芭蕾舞剧,将童话带入了成人的世界,直渐染得人心灵也更为纯净。
从不曾得知,艺术原是这样的没有界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剧与芭蕾舞赏析
当我们要选择上啥选修课的时候,面对各种课程刚开始有点不之所措。
当看到歌剧与芭蕾的时候,我鼠标一点,确定要上这门课。
其实我是一个几乎没有音乐细胞的人,每次和同学朋友去KTV玩的时候,我都不咋么唱歌。
但我的内心又喜爱音乐,享受音乐。
同时我觉得从歌剧与芭蕾中我可以感受到古典的魅力。
第一堂课上,就体会到这堂课不像其他课那样仅仅讲诉文本知识,更多的是体会和欣赏。
课堂氛围不那么枯燥,影视的播放更加有趣和生动。
在课上赏析了《费加罗的婚礼》、《天鹅湖》、《胡桃夹子》、《猫王》等著名作品。
歌剧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既而传播到欧洲各国。
意大利歌剧、俄罗斯歌剧、德国歌剧都是很经典有名的。
在老师介绍的歌剧名人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莫扎特,不可否认的是这也很平时听的有关。
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一生创作了很多经典作品,为后来的世界的古典音乐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同时,课堂上播放的莫扎特的经典作品之一《费加罗的婚礼》也让对歌剧的了解多了一点。
虽然有些语言无法理解,但是有如天籁的歌声和错综复杂的男女人物关系让我在欣赏着歌剧的时候投入其中。
每当苏珊娜和费加罗出现冲突和矛盾的时候,让观众也紧张起来。
同时这部歌剧里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很重要,也是现实中有些人的对应。
再说到芭蕾舞剧,以前每次在电视电影上看到芭蕾舞者跳芭蕾
舞,心中都有一种敬畏之意。
在我的意识中,芭蕾舞十分的优雅、高贵。
芭蕾舞者纤细的身材和漂亮的舞步让人羡慕不已。
在这部分,课堂上播放的《胡桃夹子》很好的展示了它所具有的魅力。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吸引我们的一方面是由于它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
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
它主要讲述了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
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
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通过《胡桃夹子》的欣赏,我更加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歌剧与芭蕾舞课上的学习,让我对音乐有了更多的认识,在课上欣赏歌剧与芭蕾舞的时候,会不知不觉的投入其中,会把自己的人生与其联系起来进行深切的思索,让自己置身于那巧妙的情节,美妙的歌声中。
虽然这堂可快结束了,但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去体会和欣赏更多有意义的作品,受到艺术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