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统计学考试复习资料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统计学?答: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它涉及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展示和预测。
2.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有什么区别?答:描述统计学关注于数据的总结和描述,而推断统计学则使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
3. 列举三种常见的概率分布。
答: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4. 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答:中心极限定理表明,当样本量足够大时,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
5. 什么是置信区间?答:置信区间是一个区间估计,它给出了总体参数的一个可能范围,并且该范围有一定的置信水平。
6. 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
答: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根据样本数据来判断一个关于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7. 什么是相关系数?答: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
8. 什么是回归分析?答: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9. 什么是方差分析?答:方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三个或更多组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10. 什么是标准差?答:标准差是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一个指标,它是方差的平方根。
11. 什么是均值?答:均值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它是所有数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数量。
12. 什么是中位数?答: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值,当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时,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13. 什么是众数?答: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14. 什么是样本?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15. 什么是总体?答:总体是指研究中所有可能的个体的集合。
16. 什么是抽样误差?答: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导致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17. 什么是系统误差?答: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或实验设计中的偏差导致的误差,它会导致测量结果持续地偏离真实值。
18. 什么是数据的正态性?答:数据的正态性指的是数据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即呈现出对称的钟形曲线。
统计学复习资料
统计学复习资料
统计学是研究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学科,应用广泛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工程等领域。
以下是统计学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复习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1. 数据的类型
数据可以分为两类: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可以测量且有具体数值,例如身高、体重等;定性数据则是无法测量的特征,例如性别、颜色等。
2. 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通过计算、图表等方式来描述数据特征的方法,可以包括测量中心趋势和变异程度两方面。
常见的描述性统计工具包括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
3. 推论统计
推论统计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可以分为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两类。
参数检验是利用参数进行总体推断的方法,例如t检验、F检验等;非参数检验则是不依赖参数进行总体推断的方法,例如Wilcoxon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等。
4. 可视化
可视化是将数据用图表表示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并发现规律。
常见的可视化工具包括条形图、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5.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在实验中控制和处理变量的一项重要能力,常见的实验设计包括随机化设计、双因素设计、多因素设计等。
上述内容是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点,复习时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和练习,加深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在调查居民对某企业产品的看法时,居民年龄、性别( C )。
A. 都是数量标志 B. 都是品质标志C. 前者是数量标志,后者是品质标志D. 前者是品质标志,后者是数量标志2. 将调查对象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每一类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进行观察,这称为( C )。
A. 等距抽样 B. 整群抽样 C. 分层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 3.一个统计总体( 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4.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 C )A .普查和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C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5.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B )。
A .商品库存量B .出生人数C .月末职工人数D .土地面积6.凡是变量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计算其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应采用( C ) A .算术平均法 B .调和平均法 C .几何平均法 D .中位数法7.若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是低的,则计算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B )。
A.1B.0C.0.5D.-18. 单项式变量数列与组距式变量数列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 C )。
A. 组数和组距B. 组限和组中值C. 变量和次数D. 变量和组限 9. 组距数列中上限与下限之差称为( B )。
A. 全距B. 组距C. 组数D. 极限10. 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相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指标是( D )。
A. 比较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比例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11. 按最小平方法估计的回归方程Yˆ= X b a ˆˆ+,b a ˆ,ˆ的实际意义是使( D )。
A.)ˆ(1i i ni Y Y -∑==0 B.)ˆ(1iini X X-∑==0C.21)ˆ(ii ni X X -∑=最小 D.21)ˆ(iini Y Y-∑=最小12.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是以时间单位为年的指标值,则该数列不体现( B )。
统计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答:描述统计是指搜集、整理、分析并提供统计资料的理论和方法。
主要任务是使反映客观事物的统计数据可以一目了然,条理清晰,使用方便,可以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推断统计是指依据样本资料推断总体特征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方法。
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前提,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发展。
2、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答:全面调查是指国家统计系统和各个业务部门为了定期取得系统的、全面的基本统计资料,按一定的要求和表式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制度。
这种方法所得资料较为全面可靠,但调查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且调查时间较长,不适合一般企业的要求。
非全面调查是指调查范围只包括调查对象中一部分单位的调查。
即对总体的部分单位进行登记或观察。
非全面调查包括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其特点是调查的单位少,可以集中力量作深入、细致的调查,能调查更多的指标,从而能提高统计资料的准确性。
3、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答:算术平均数也称为均值,是全部数据算术平均的结果。
算术平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即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的数学性质是1、各变量值与均值的离差之和等于零2、各变量值与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调和平均数又称倒数平均数,就是各组标志值的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调和平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即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
统计中往往是把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形式,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的。
4、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答:抽样误差是指在遵循了随机原则的条件下,不包括登记误差和系统性误差在内的,用样本指标代表总体指标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误差。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①总体内部差异度②样本容量③抽样方法。
非抽样误差是指在调查登记过程中发生的误差。
是由主观因素破坏了随机原则而产生的系统性偏差。
它包括登记性误差和偏差。
5、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答:第一类错误。
2017中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7中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有关于学生的身高,性别,年龄,成绩的数据,其中属于定性数据的是( )。
A.身高B.性别C.年龄D.成绩2.如果想得到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应该采取的统计研究方法是( )。
A.概率抽样法B.非概率抽样法C.询问法D.随机实验法3.下面有关调查方法正确的是( )。
A.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的样本对总体有代表性C.统计报表是全面调查D.非概率抽样调查中没有抽样误差4.利用线段的升降来描述现象变动与时间上变化相依关系的图形是( )。
A.直方图B.条形图C.环形图D.折线图5.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值,在定性数列中( )。
A.肯定没有众数B.一般不使用众数反映集中趋势C.只能有一个众数D.不一定有众数6.7.(8.假定一个拥有五千万人口的地区和一个拥有五百万人口的地区,居民年龄差异程度相同,用重复抽样方法各自抽取每个地区的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样本平均年龄的标准误差( )。
A.两者相等B.前者比后者小C.前者比后者大D.不能确定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其精确度将( )。
A.保持不变B.随之扩大C.随之缩小D.无法确定10.由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时,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这是满足了评价估计量标准的( )。
A.有效性B.一致性C.无偏性D.同质性11.在对一个总体比例进行区间估计时,二项分布可用正态分布近似估计的条件是( )。
12.进行假设检验时,对于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检验概率值P值是( )。
A.H0为真的概率值B.H1为真的概率值C.H0为假的概率值D.H0为真时,其可能为离群值出现的概率值13.回归分析中的估计标准误差数值( )。
统计学复习资料
《统计学》复习资料一、简答1、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或区别)答: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描述统计和推理统计两大类。
⑴描述统计指如何从已知的观察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并提供统计资料的理论和方法,用以说明研究现象的情况和特征。
描述统计内容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描述统计作用和目的是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使反映客观事物的统计数据可以一目了然,条理清晰,使用方便,可以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⑵推断统计则是指只依据样本资料推断总体特征的技术和方法。
推断统计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种类型。
描述统计作用和目的是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以推知资料本身以外的情况和数量关系,从而对不肯定的事物作出决断,为进行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前提,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发展。
2、抽样推断法的特点和作用?(举例说明抽样法在工商企业中有哪些应用)答:抽样就是从所研究的对象中随机地取出其中一部分来观察,由此而获得有关总体的信息。
它具有三个特点:⑴遵守随机原则。
就是在抽样时每个单位有同等被抽中的机会。
只有遵守随机原则,才能使抽取的部分单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⑵推断被调查现象的总体特征。
抽样的最终目的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被调查现象的总体特征。
⑶计算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可把推断误差控制在一定的精确程度和可靠程度上,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鉴于抽样的上述特点,它在工商管理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1)当某些现象不可能采用全面调查时,可以利用抽样作出推断。
有些现象要经过破坏性或消耗性的实验才能了解其情况,如灯泡的使用寿命和轮胎的行驶里程等,都要作破坏性的实验,无法采用全面调查。
对于某些无限总体不能采用全面调查,而只能从中抽出样本进行检验。
例如,要检查大批量生产的某种小零件的质量,就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
2)当某些现象没有必要采用全面调查时,可以利用抽样作出推断。
统计学复习资料
一:名解
1.小概率原理
2.抽样误差
3.第一类错误/第二类错误
4.检验效能
5.四分位间距
6.变异系数
7.均属的标准误
8.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9.相关系数
10.最小二乘法原理
11.回归系数
二:填空
1.每种检验方法的应用条件
2.统计学的描述指标
3.百分位数的计算公式
4.卡方检验的条件及对应公式
5.实验设计三要素,三原那么
6.相关分析,秩和检验的应用条件
三:单项选择
统计图表〔选择什么图表〕
统计学方法比拟〔即选择哪种最好〕
四:简答
1.频数分布表制作过程
2.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及注意
3.应用相对数的考前须知
4.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之间的关系
5.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的根本思想
6.方差分析的根本思想
7.
五:分析
1.
2.t检验与方差分析〔同上〕
六:计算
一共两题,不考方差分析,只写公式不要计算,题目不难。
2017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附答案.doc
年收入
(元)
家庭数
家庭比重
累积家庭
数
相对累积比重%
组中
值
2000-5000
3
5000-7500
6
7500-1000
0
9
10000-125
00
7
12500-150
00
3
28
(1)、根据以上数据将次数分配表填写完整。
年收入
(元)
家庭数
家庭比
重%
累积家庭
数
相对累积比
重%
(2) (2)如果要求极限误差不超过2,则在同样的概率保证程度下,
至少要抽多少顾客?
解:
(1)t=2, cr = 10.5元,£ = 25,n=49
抽样极限误差△=仅=2*1.5 = 3元
置信区间为:京<% + ?*//艮|J25-3 < X < 25 + 3
BP22 < X < 28
(2)此时t=2,极限误差W2,即2*弟罚
% % %
(3)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1
(4)平均发展速度=B
(5)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一1
3、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名称
计量单
位
基
期
报告
期
计量单
位
基
期
报告
期
甲
件
100
120
元/件
15
10
乙
只
500
500
元/只
45
55
丙
个
150
200
元/个
9
《统计学》复习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统计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则个体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3.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4.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的差异性和组间的同质性B.组内的同质性和组间的差异性C.组内的差异性和组间的差异性D.组内的同质性和组间的同质性5.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A.所有的百货商店B.每一个百货商店C.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D.每一位工作人员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7.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8.在总量指标中,其数值受时期长短影响的指标是()A.实物指标B.价值指标C.时期指标D.时点指标9.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应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3%,则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 A.97.94% B.8% C.2% D.102.11%10.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
A.质量指标B.总量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11.采用加权算术平均计算时,当各组的权数都增加1倍时,平均数( ) A.不变 B.增加1倍C.是原来的一半D.无法判断12.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 106:100,这是( )。
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 13.在出生婴儿中,男婴比重53%,女婴比重47%,这两个指标是( ) A.比例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14.序时平均数中的“首尾折半法”适用于计算( ) A.时期数列的资料B.间隔相等的间断的时点数列的资料C.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的资料D.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资料15.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16.已知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8%、6%和10%,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 A. 105%×108%×106%×110%B.(105%×108%×106%×110%)-100%C.(5%×8%×6%×10%)-100%D.5%+8%+6%+10%17.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 A.报告期 B.计划期 C.基期D.任一时期18.按综合指数变形的要求,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形式编制质量指标总指数时,其权数应该是( )A.11pq B.01p q C.10p q D.00p q19.设p 为商品价格,q 为销售量,则指数∑∑010qp qp 的实际意义是综合反映( )A.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B.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C.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D.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20.某企业的产值,2013年比2012年增长21%,其原因是() A.产品价格上升9%,产量增长了12% B.产品价格上升10%,产量增长了11% C.产品价格上升10.5%,产量增长了10.5% D.产品价格上升了10%,产量增长了10%21.某省教育主管部门要了解所属高校教学设备的使用状况,则统计研究的总体单位是() A.该省每一所高校B.该省全部高校的全部设备C.该省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台设备D.该省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台教学设备22.次数分布中的频数愈大,该组的标志值对总体平均水平所起的作用() A.愈大B.愈小C.可能大,也可能小D.无法确定23.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之间的关系是()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确定D.无关24.下列关于标志变异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 B.反映现象总体的集中程度C.反映现象总体的联系程度D.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差异程度25.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 A.1-p B.pq C.)p 1(p -D.p (1-p)2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 A.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B.环比发展速度之积 C.环比增长速度之和 D.环比增长速度之积 27.1011q p q p ∑-∑表明() A.由于销售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B.由于价格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 C.由于价格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由于销售量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28.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 A.采用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C.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D.采用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29.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时,应采用()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30.累计增长量等于()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D.逐期增长量之差31.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和利润额( )A.均是连续型变量B.均是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32.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一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B.对工业设备的普查C.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D.调查几大彩电厂商,借此了解全国彩电的生产情况33.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将总体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分成( )A.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D.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34.在出生婴儿中,男婴比重53%,女婴比重47%,这两个指标是( )A.比例相对数B.强度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35.在下列平均数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中位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36.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A.增长速度=增长量/报告期水平B.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C.增长速度=增长量/平均水平D.增长速度=增长量/最末水平37.根据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 )A.固定构成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指数D.加权算术平均指数38.抽样调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随机原则B.准确性原则C.系统原则D.及时性原则39.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40.某企业2003年比2002年产量增长了10%,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的价格提高了( ) A.10% B.30% C.100% D.9.09% 二、多项选择题1. 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 2.时期指标的特点有( )A.只能间断计数B.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C.具有可加性D.不具有可加性E.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3.已知各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便能计算出()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增长速度C.平均增长量D.平均发展水平E.定基发展速度4.对某商店某时期商品销售额变动情况分析,其指数体系包括 ( ) A.销售量指数 B.销售价格指数 C.总平均价格指数 D.销售额指数 E.个体指数5.受两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 6.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是( ) A.0)X X (=-∑B.)X X (-∑f=0C.)X X (-∑为最小D.2)X X (-∑为最小E.2)X X (-∑f 为最小7.关于趋势直线方程,bt a yˆt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a 是t 等于零时的趋势值 B.b 是趋势线在y 轴上的截距 C.b 是趋势线的斜率D.b表示时间t变动一个单位时,趋势值t yˆ平均变动的数量E.当b前面是负号时,说明y t与t是负相关8.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典型调查E.重点调查9.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所能够反映的是()A.价格的总体变动情况B.销售额的总体变动情况C.销售量的总体变动情况D.价格水平固定时的销售额变动情况E.销售量水平固定时的销售额变动情况10.时期数列的特点是()A.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B.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C.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加总取得D.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量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三、简答题1.简述统计的三种含义。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2.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 C )A.普查和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3.我国编制零售物价指数是采用( C )法来编制的。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标指数C.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固定加权调和平均指数4.某商品价格比原先降低5%,销售量增长了5%,则销售额( B )。
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5.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6.欲以图形显示两变量X与y的关系,最好创建( D )。
A.直方图 B.圆形图 C.柱形图 D.散点图7.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8.统计调查表可以分为( C )两种形式。
A.单一表和复合表B.简单表和复合表C.单一表和一览表D.简单表和分组表9.大量观察法的数学依据是(C )。
A.贝努里定律B.贝叶斯定理C.大数定律D.中心极限定理10.两变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 -1,说明两变量(C )。
A.完全正相关B.不完全相关C.完全负相关D.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11.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理论上应该(B )。
A.小于1B.等于1C.大于1D.等于012.抽样平均误差的实质是(D )。
A.总体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C.抽样误差的标准差D.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13.某商品价格比上期下降5%,销售额比上期降低了5%,则销售量(C )。
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14.几位工人的年龄分别是32岁,35岁,42岁,这几个数字是(C )。
统计学复习资料全
《统计学》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统计学: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统计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统计分组:根据统计所研究的需要,将原始数据按照某种标准化分成不同的组列。
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中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变量数列:按照数量标志进行分组所形成的分配数列平均指标: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大的变量值中位数: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统计指数:统计指数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变动状况和对比关系的一种特有的分析方法。
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是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为可以相加的因素抽样平均误差:是误差的平均值也就是把误差全部相加除以个数抽样极限误差:是误差的两个极限之间的差距也就是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常住经济单位:指在本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二、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三个基本特点是: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2、如果一个变量是以整数形式取值,该变量被称为__ 离散_变量,如果它在一个区间内可取无穷多个值,该变量称为连续_变量。
3、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了总体,每一家庭的收入是总体单位。
4、总体按其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的多少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5、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6、普查的对象主要是时点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7、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是___ 准确性_、_ 及时性与完整性_ 。
8、变量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组别和次数。
9、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频数,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频率。
10、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合理确定各组界限。
《统计学》 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调查项目通常以表的形式表示,称作调查表,一般可分为( B )。
A.单一表和复合表B.单一表和一览表C.简单表和复合表D.简单表和一览表2. 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D )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次数密度3. 政治算术派产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 B )。
A.亚当·斯密B. 威廉·配第C.康令D.凯特勒4. 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A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的C.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5. 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 D )。
A.填报单位是每个职工B.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C.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企业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填报单位是每个企业6. 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B )A.销售人员测验成绩与销售额大小的关系B.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C.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D.数学成绩与统计学成绩的关系7.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B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8.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C )。
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C.抽样误差系数;D.概率度9.某厂工业总产值逐年有所增加,1999年、2001年、2002年分别增长5%、8%、10%,三年工业总产值总共增长( D ) A.23% B.22% C.11.2% D.24.74%10.某电器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C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11.政治算术派产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代表作是( A )A.《政治算术》B.《国富论》C.《统计学的研究》D.《社会物理学》12.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A )。
统计学复习资料
统计学复习资料1.统计⼀词⼀般有三种含义:即统计⼯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3.总体,亦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4.总体单位,即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单位。
5.标志:指表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属性表⽰;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数量表⽰。
6.指标:亦称统计指标,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
7.标志与指标的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2)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数量表⽰;⽽所有的指标都能⽤数量表⽰。
3)指标数值是经过⼀定的汇总取得的,⽽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
4)标志⼀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作为⼀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
8.标志与指标的联系:1)有些数量标志值汇总可以得到指标的数值。
既可指总体各单位标志量的总和,也可指总体单位数的总和。
2)数量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变换关系。
随着统计⽬的的改变,如果原来的总体单位变成了统计总体,则与之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成了统计指标。
9.统计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数量指标指说明总体规模和⽔平的各种总量指标。
如:⼈⼝数、⼯业增加值、货运量等,⽤绝对数表⽰;质量指标指反映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如:⼈⼝的性别⽐例、单位产品成本等,⽤相对数或平均数表⽰。
10.统计指标体系:若⼲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个整体。
11.流量是指⼀定时期测算的量,即⼀定时期内⽣产的产品和劳务⽽取得的收⼊或⽀出的总量。
是时期指标。
12.存量是指⼀定时点上测算的量,即某⼀时点上过去⽣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存储、资产负债的结存数。
是时点指标。
两者关系:有些现象既有流量⼜有存量,相对应⽽并存且相互影响。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第一章统计总论1.统计三种不同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总体性、数量性、具体性、社会性)2.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总的成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统计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对统计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最初是以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这个客体独立存在于人们的主管意识之外。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关系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4.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界限),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5.统计学的性质: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方法论科学。
.6.统计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7.统计的基本任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8.统计的基本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9.统计的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提供和管理。
10.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
(客观性、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11.总体单位(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简称单位。
1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13.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六要素:指标名称、计算方法、计量单位、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具体数值)14.区别与联系:说明的对象不同。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表示方法不同。
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时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有些统计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一定条件下变换干系。
统计学考试重点
统计学考试重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统计学考试重点(是我去年考试时的,命中率百分之百)1.统计的涵义:从数量方面认识总体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或调查研究活动。
概括为: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的联系:统计工作是获取统计资料的实践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同时又服务于统计工作,统计学来源于统计实践,有用于指导统计实践,它可以使统计工作进行的更科学,得到的统计资料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3.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与规律。
4.统计的研究对象具有以下特点:①数量性②总体性③具体性。
5.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6.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理法7.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确定的所研究对象的全体。
8.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是只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9.指标是指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概念或名称。
10.标志根据表现形式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11.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12.指标所包含的要素有: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时间,空间,计量单位。
13.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又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14.按所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5.变量,所谓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16.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17.数据的类型有:定性数据(由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计量形成)。
定量数据(由定居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
18.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内容):①确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③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式,④确定调查时间、空间和调查期限,⑤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⑥选择调查方法19.统计数据搜集的原则:准确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12题选5个)1、统计数据的类型有哪些?(1)、按计量层次分类:a.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例如: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类。
b.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对事物类别顺序的测度,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例如: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等。
c.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对事物的精确测度,例如:身高为175cm、168cm、183cm。
(2).按收集方法分类:a.观测的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而得到的有关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数据几乎都是观测数据。
b.试验的数据:在试验中控制试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比如,对一种新药疗效的试验,对一种新的农作物品种的试验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大多数都为试验数据。
(3).按时间状况分类:a.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比如,2005年我国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比如,2000年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2、简述数据误差的来源?(1)抽样误差: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带来的误差,所有样本可能的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平均性差异,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的因素为样本量的大小和总体的变异性。
(2)非抽样误差:相对抽样误差而言,除抽样误差之外的,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样本观察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存在与所有的调查之中: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全面性调查。
有抽样框误差、回答误差、无回答误差、调查员误差、测量误差。
3、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哪些?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1).异众比率,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离散程度,衡量众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2).四分位差,用于测量顺序数据的离散程度,衡量中位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3).方差和标准差,用于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常用测度值,衡量均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
4、为什么说正态分布是客观现象中最主要的分布?正态分布有极其广泛的实际背景,生产与科学实验中很多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都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来描述。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
从理论上看,正态分布具有很多良好的性质,许多概率分布可以用它来近似;还有一些常用的概率分布是由它直接导出的,例如对数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等。
5、请你说明小概率原理的含义?在概率论中,我们将发生概率很小一般来说不超过百分之五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小概率原理指的是在假设检验中,我们提出一个假设,用小概率事件去检验,如果小概率事件发生了,证明我们的假设有问题。
6、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哪些?并解释他们的含义。
在实际工作中,总体参数往往是未知的,需要使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
衡量估计量优劣的标准一般有以下三个:(1)无偏性:无偏性不是要求估计量与总体参数不得有偏差,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既然是抽样,必然存在抽样误差,不可能与总体完全相同。
无偏性指的是如果对这同一个总体反复多次抽样,则要求各个样本所得出的估计量(统计量)的平均值等于总体参数。
符合这种要求的估计量被称为无偏估计量。
(2)有效性:估计量与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衡量这个误差大小的一个指标就是方差,方差越小,估计量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准确,这个估计量也就越有效。
(3)一致性:一致性指的是当样本量逐渐增加时,样本的估计量(统计量)能够逐渐逼近总体参数。
7、假设检验的理论基础和推理方法是什么?假设检验理论基础是小概率原理。
所谓小概率原理,就是认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也就是说,对总体的某个假设是真实的,那么不利于或不能支持这一假设的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一的;要是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竟然发生了,我们就有理由怀疑这一假设的真实性,拒绝这一假设。
推理方法为显著性检验有时,根据一定的理论或经验,认为某一假设h0成立,例如,通常有理由认为特定的一群人的身高服从正态分布。
当收集了一定数据后,可以评价实际数据与理论假设h0之间的偏离,如果偏离达到了“显著”的程度就拒绝h0,这样的检验方法称为显著性检验。
偏离达到显著的程度通常是指定一个很小的正数α(如0.05,0.01),使当h0正确时,它被拒绝的概率不超过α,称α为显著性水平。
这种假设检验问题的特点是不考虑备择假设,考虑实验数据与理论之间拟合的程度如何,故此时又称为拟合优度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是一类重要的显著性检验。
8、请你说明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的区别与联系?首先,由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选取的同度量因素不同,即使利用同样的的资料编制指数,两者给出的计算结果一般会存在着差异。
其次,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水平和计算结果的不同,表明他们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经济意义拉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可以消除权数变动对指数的影响,从而使不现时期的指数具有可比性。
拉氏数量指标指数是假定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综合变动,它不仅可以单纯地反映出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水平,也符合计算销售量综合变动,它不仅可以单纯地反映出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水平,也符合计算销售量指数的实际要求。
帕氏指数将权数固定在报告期,不能消除权数变动对指数的影响,因而不同时期的指数缺乏可比性。
但帕氏指数可以同时反映价格和消费量结构的变动,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意义。
9、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和上海综合指数分别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消费者价格指数:1.选择代表规格品,代表规格品的选择是在商品分类基础上进行的,每年可适当更换,但更换数量的比例有限制。
2.选择调查市县和调查点,选择的方法是划类选点。
地区的选择既要考虑代表性,也有注重合理性和稳定性。
调查市县和调查点的抽取都是采用按有关标志排队、等距抽取的方法确定的。
3.价格的调查与计算,代表规格品的平均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
4.权数的确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权数由全国样本的10多万个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确定。
∑iW/∑W5.指数计算,总指数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方法IP=上证综合指数:该指数自1995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为100点,以现在所有上市股票为样本,以报告期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编制,计算公式为:今日股价指数=今日市价总值/基日市价总值×100%10、时间序列可分解成哪几个因素?时间序列可分解成4钟因素:趋势(T)、季节性或季节波动(S)、周期性或循环波动(C)、随机性或不规则波动(I)。
a趋势是时间序列在长期内呈现出来的某种持续上升或持续下降的变动,也称长期趋势。
时间序列中的趋势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b季节性或季节波动,它是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
含有季节成分的序列可能含有趋势,也可能不含趋势。
c周期性也称循环波动,它是时间序列中呈现出来的围绕长期趋势的一种波浪形或振荡式变动。
周期性通常是由商业和经济活动引起的,它不同于趋势变动,不是朝着单一方向的持续运动,而是涨落相间的交替波动;也不同于季节变动,季节变动有比较固定的规律,而变动周期大多为一年,而循环波动无固定规律,变动周期多在一年以上,且周期长短不一。
周期性通常是由经济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d时间序列中除去趋势、周期性和季节性之后的偶然性波动,称为随机性波动。
f时间序列可分为加法模型或乘法模型等。
乘法模型Yi=Ti×Si×Ci×Ii 加法模型Yi=Ti+Si+Ci+Ii11、P值与显著性水平α有何区别和联系?显著性水平α,是指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为真时却被拒绝的概率或风险,即假设检验中的弃真概率,它是根据检验的要求人为确定的。
P值是指当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出现的概率,被称为实测出的显著性水平。
因此,在显著性检验中p值小于等于显著性水平,那么就要拒绝原假设;大于显著性水平,就不拒绝原假设。
因为当p>α时,(以t检验为例),t统计量值落在接受域所以接受原假设;p<α时,t统计量值落在拒绝域,所以拒绝原假设。
12、当我们给出两支股票近一个月的股价走势后,你用什么统计方法选择应该投资哪一支股票(稳健投资者)?根据给出的两只股票近一个月的股价走势利用回归分析法拟合出它们个自的趋势线,然后分别对其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再依据其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就可以得出其各自的线性趋势显著性的结论。
比较其二者的显著性趋势,选择更具有显著性的那一只股票。
论述题(二选一,要有层次感和相应的例子)1、“统计使人豁达,使人睿智,使人哲理”,你怎样理解这几句话?说统计使人豁达,是因为统计总是把着眼点放在宏观大势的把握上,对个体数据如何处理,也取决于怎样科学的得到对总体的认识。
久而久之,统计的训练使人宏观意识得到强化,遇到问题习惯将之放在时空的大背景中去考虑。
比如统计专业讲的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等等,都是从大方面讲、从大的方面把握,碰到个案的时候,就会从大的背景和环境考虑问题,看的比较透彻,从而举重若轻,只是统计使人豁达的重要因素。
另外,统计比较务实,追求实事求是,统计是搞数据,搞数据不能随心所欲,判断和说明问题都要靠数据说话。
所以统计不仅强调宏观的方位感,还特别注重具体的分寸感,这个分寸感就是工作和学问要做的实,仅说个大概不行。
这样,久而久之,搞统计的不论是想问题还是谈问题,就习惯于脚踏实地,就不会离谱走板。
统计能使人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如此行事,统计就容易更豁达,更睿智,更聪明。
统计作用凸显,既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带动自身素质提高。
经过认真收集、整理、分析的统计数字、统计分析、统计报告等资料被不断提供给有关部门和领导,为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统计使人睿智、使人豁达、使人哲理”。
它使我们远离浮躁,远离权势,远离奢华,更加清醒、理性认识世界。
2、统计不是万能的,没有统计是万万不能的,你怎么理解?统计是指在一定统计理论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的总称。
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治国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统计不是万能的,体现在如下的两个方面:一,由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类科学技术力量的有限,样本的选取方式或者偶发的人为失误,统计分析很难做到完全符合客观情况。
二,即使统计结果完全符合客观情况,但是,统计分析的是大量数据所呈现的一种规律,具体的某一次行为或某一个样本展现的数据往往充满了偶然性,面对这样的情况,统计并不是万能的。
三,即使能够准确的对某一事件作出预测,但是统计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依赖于信息使用者的主观态度,如果信息使用者不愿意使用统计所得出的信息,它也不是万能的。